關于學生調查報告5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調查概況:
20xx年教委下達布置各校對不良行為學生的調查管理,對此項工作,我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研究,現將總結情況報告如下。
具體目標:
以調查方式深入了解當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環(huán)境及非環(huán)境影響的具體現象。從而以資料形式深度了解如今學生心理及思想岔路。使得以更明確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的學習及發(fā)展路線和方向。
調查方法:
使用小組會議討論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
調查內容:
對于現在學生的不良行為,以數字分析,家庭原因,學校原因,社會原因,同學原因,教師原因進行辨證的多元的探討研究,最終完成此文報告。
調查結果:
社會的多面性及環(huán)境的多極影響,導致學生不良行為的滋生與發(fā)展。在各個極端的影響下,唯一核心的問題是一種心理教育和鼓勵,如今學生在面對如此多元化的迷惑下,導致他們失去了明辨力和原則性,他們往往認為“自我”會是一種完美的認知。卻忘記了辨證的統一,并非僅為于此。所以說,要讓學生克服困難,解決不良行為習慣,唯一的出路在于心理教育和引導,告訴他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這樣一來,才能讓學生在新的時代走向正確的道路。
一、 數字分析:
我校不良行為學生科可分為兩種:智育差等生和德育差等生,對學校教育影響較大的重要是德育差等生,其比例占不良行為學生的80%,其中德育差等生產生的原因:家庭教育起制約學生正常發(fā)展的占55%,家長采取“不管不問”態(tài)度的17%,“打罵孩子”的30%,60%左右的父母對孩子是采取說服教育的方式,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差異就是對孩子思想品德的關心不夠。按照關心程度排序,兩類家長對孩子關心最多的前三項分別是:(1)健康、學習功課、吃飯穿衣,思想品德被排到第四位之后!爸刂禽p德”的教育價值觀在不良行為學生的家庭教育中表現突出。。社會影響正常發(fā)展的占12%,學校影響學生正常發(fā)展的占20%,其他影響的占18%。目前,我校在校生約2200人,其中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約1800人;未成年人初一305人,初二318人,初三316人,高一310人,其余為高二和高三學生,他們大部分為18周歲。我笑初一到高三年級學生年齡跨度大,興趣愛好各異,處于身心發(fā)育和世界觀形成個個階段。高中學生來自全縣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初中學生分布也很廣,家長們分布在社會各個領域和各個階層,思想文化素質參差不齊。
二、不良行為學生產生的原因:
不良行為學生成因是多面、復雜和長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從源頭挖起,才能“藥到病除”。了解其學習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際關系背景、心理發(fā)展過程、成長經歷等等。分析我校的后進生,其形成原因如下:
(一)家庭原因
1、父母的綜合素質水平不足以指導、教育孩子,相反不良習慣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將直接影響著孩子。但有的家長熱衷于賭博、嗜酒,甚至游手好閑,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沒有耐心,動不動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認為不值得聽;有的父母見識面狹窄,難以教育“見多識廣”的子女。他們認為樹大自直,使學生缺乏追求;缺乏理想。
2、 兩代人之間存在著代溝,相互之間的溝通困難。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較慢、較少;而不良行為學生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兩代人之間的溝通存在著許多障礙。做父母的對孩子情況知之甚少,甚至認為只要有錢給他們用就行了,“這么好的生活條件,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他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但卻不知道其實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心靈的溝通。有了這種思想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談得上因勢利導呢?
3、 父母沒有盡到監(jiān)護人的職責,疏于管教和關心孩子。
許多家長都是忙于生計,托孩子的爺爺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則一味溺愛,對孩子缺乏嚴格的管理;有的雖在家,卻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縱其行為。有些家庭是父母離異或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單親家庭,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從對后進生的家庭背景資料分析來看,父母疏于管教和關心孩子是形成后進生的重要原因。
4.離婚率的增加使學生在家得不到完整的父愛、母愛從而學生造成非正常的心理。
如:我校學生王楠同學,由于父母離異,王楠同學由父親管理,但父親忙于商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孩子只能由爺爺,奶奶看管,但他們根本無法達到管理孩的.效果。
5.獨生子女的逐年增加使家長從小過分寵愛、溺愛學生,學生從小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長大后的不到根本的糾正。
針對學生的家庭原因:我校利用家長學校機會統一用廣播形式宣傳新的教育理念,指導家長共同提高素質,對后進生的家長又專門召開會議耐心細致的加以引導,分析孩子落伍的原因,并提出共同教育學生的具體措施。
(二)學校原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焙筮M生的出現和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密切相關。但是,學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誤,班級和學校的管理不當,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之一。
1、學習遭受挫折后,教師卻諸多責怪,使其喪失了學習信心。
學生在學習上屢遭挫折后,他們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幫助的,但如果教師缺乏應有的耐心,挖苦、譏諷、責罵他們,必然會使學生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幾經挫折,失去信心,僅有的一點興趣也消失了,厭學情緒自然也就乘虛而入了,學習上的困難者很快就變成學習上的落后者。時間一長,在他們的意識中就會出現偏離集體的傾向,在行為上就會出現失控的現象,最終發(fā)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臉皮性格的人”,甚至會以各種反常的行為與班集體抗衡,少數的后進生就會到社會上尋找自己的“地位”,這也是發(fā)展的必然。
2、某些愛好、特長受到壓抑,使其喪失了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特長和愛好,后進生也不例外。但如果班主任因他是后進生,便覺得他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不讓他參加一些活動,不讓他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甚至于處處都鄙視他。那么,久而久之,后進生就會錯誤地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喪失了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漸地對個人,對集體完全失去信心。在特定的誘惑面前,甚至會失去理智而無法控制自己,來個“破罐子破摔”,從此一蹶不振。
3、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教師的教育觀念未得到根本轉變,教師只顧眼前利益認為分數是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標準,而忽視了德育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的影響。
4、教師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不夠,缺乏足夠的談心、面對面輔導以及和學生一起共同活動。
(三)社會原因
1、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不良行為學生失去了正確的價值觀。
不少不良行為學生個人主義思想嚴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錯位的現象;社會中戀愛、婚姻道德觀念混亂,婚外戀、婚外性行為日益增多,家庭責任感淡漠,重幼輕老現象嚴重的影響了不良行為學生的價值取向。
2、急功近利的價值取向,影響了對不良行為學生培養(yǎng)的投入。
培養(yǎng)子女投入是巨大的,有的家長因此覺得不劃算,甚至覺得子女早一點賺錢自己也可早一點享福;或是把錢挪做它用,有的家長舍得建豪華的房子,卻舍不得花錢給孩子讀書,這樣的家長在鄉(xiāng)村并不少見。這樣造成不良行為學生無心學習,甚至也覺得本來就應如此。
3、消費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其負面的、消極的方面對不良行為學生的危害更大。
影視、計算機及網絡的普及,給部分不良行為學生虛擬情感走向極端創(chuàng)造了可能;商家為了商業(yè)利潤竭盡了手段,吸引人們消費。在商業(yè)行為中不適度的夸張其說,使得一些不良行為學生注重享受而逃避勞動;暴力、色情的內容也使得不良行為學生往不良的方向發(fā)展。
在長期的不良行為學生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專家們認為社會方面對不良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利影響的主要方面有:(1)歌舞廳、酒吧等娛樂場所限制未成年人消費問題;(2)媒體宣傳上不適當內容對未成年人的人生觀形成的影響問題;(3)未成年人走上不良道路后社會該施以怎樣教育;(4)未成年人遭受暴力侵害的法律支持及社會支持。這些都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問題。:
(四)同學原因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學中很容易自然形成“好生”一圈,“差生”一圈的現象,并且變本加厲,差生越差。這也是很多家長十分關注自己的子女與誰為友的原因。
上述四點可歸納為客觀原因或環(huán)境因素,自然也存在差生的內在原因。
1、歷史原因。由于某種原因學習成績和品行一貫落伍,或者雖然得到幫教后已向好生方向發(fā)展,但是碰到挫折又“舊病復發(fā)”。
2、心理原因。個別學生心理不健康,當發(fā)現自己差別人一截時,不是找原因、想辦法,積極努力迎頭趕上,而是怨天尤人,甚至產生妒忌、憎恨的病態(tài)心理。
我校對后進生進行詳細分類:德育后進生,智育后進生并對他們的表現進行細致分析,詳細登統后進生名單,按號入座以便教育。
后進生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習目的不明確,態(tài)度不端正
學習目的是直接推動學生的內驅力,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學習要求、動機,才會認為學習是一種有價值的活動,才能發(fā)揮自己對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與積極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目的的強度對學業(yè)的影響呈顯著的正比關系。當今的初中生他們的年齡小,缺乏社會閱歷,且世界觀在形成過程中,他們對學習的目的、社會意義、個人的理想抱負、將來的職業(yè)等想的較少,甚至不想。因此,明確、主導的學習目的還沒有形成,正由于他們缺乏遠景性的學習目標和近景性的學習動機,使他們往往視學習為一種負擔,認為自己的家長、老師在逼迫自己學習,在內心深處會有一種消極的對抗心理,造成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逐漸向后進生過渡、轉化。
2、 意志薄弱、不夠堅定
堅強的意志對于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在某種意義上講,學習是一種堅苦的勞動過程,它要求學生付出較多的腦力和體力勞動去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沒有堅強的意志,是不能勝任學習任務的。后進生由于缺乏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學習遇到困難就回頭,失去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放棄對學習目的的追求,不想也不愿意同學習作斗爭,時間長久養(yǎng)成了害怕困難、回避困難的心理,形成了不求進取、意志薄弱、放棄征服困難勇氣的不良個性。
3、 智力活動呈被動狀態(tài)
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善于動腦、動手、思維活躍,而那些懶于動腦筋、思維不活躍、無獨立思考習慣的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積極解決問題,作業(yè)和考試時反復出現不應該出現的錯誤。在學習成績不理想時會產生自卑感,產生厭學情緒,認為自己智力差、無能力,安于現狀,缺乏競爭意識,逐漸變成后進生。
4、 道德水準模糊、認識不明確
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個性的成長,不良行為學生學生的道德形成過程至關重要,他們的道德觀念在幼年時只是受父母及周圍伙伴的影響,還沒有形成。在學生時期,他們處于形成階段,盡管如此,他們還沒有堅定的道德信念。此時他們對道德認識不明確、不穩(wěn)定,很容易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不能分清真、善、美、丑,也缺乏對道德的正確評價,形成錯誤的認識。如:把打架鬧事看成是有“本事”,甚至“英雄”,把尊敬他人當作是“屈服別人”,把擾亂課堂秩序引起全班學生哄堂大笑認為是“自豪的事”。少數學生還做出嚴重違反道德規(guī)范、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這些都是后進生的表現。
5、貪圖享受、愛慕虛榮
現代的家庭對孩子過分的溺愛,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的家長在對待子女的問題上要求不夠嚴格,他們以超標準的物質滿足孩子生活需求,忽略了對孩子思想道德、獨立生活的能力、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孩子個性的發(fā)展,使孩子身心發(fā)展失調,產生攀比的心里,扭曲了正確的消費觀念、審美情趣及興趣愛好,使子女在人生觀和世界觀上偏離正常的軌道,這些對于他們的成長都是不利的。
作為教師,我們僅看到這些學生的缺點是不行的,我們應看到不良行為學生充滿著生機和活力,應該耐心的運用多種方法,行之有效的采用各種教育方式,正確的看待引導他們,為此針對不良行為學生我建議采取的幾點建議:
1、 教師的信心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作為教師,要相信后進生是可以轉化的。這是轉化后進生的前提。事物總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發(fā)展的。后進生的“后進”往往也是暫時的,可變的。他們經過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的教育是可以逐漸擺脫“后進”的狀態(tài),乃至成為優(yōu)秀。同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后進生的“后進”也是相對的,他們身上往往存在不同的“閃光點”,他們可能在一方面后進,但在另一方面卻很優(yōu)秀。為此,我校要求教師要樹立發(fā)展觀念,相信后進生的可變性,以一分為二、辨證的觀點來看待后進生,既看到后進生后進的方面,更要看到其優(yōu)秀的一面。同時,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后進生以其長克其短,克其短揚其長,鼓舞他們上進,從而激勵他們自我進步,走向優(yōu)秀。
2、教師的愛心
愛是教育工作的基礎,愛能融化一切,特別是對于后進生,愛是促進其轉化的一個重要外部條件。后進生往往有意、無意的表現出對老師和同學的疏遠與隔閡。他們往往缺乏愛,在學校和家庭都難以得到應有的關心和愛。為此,教師首先應彌補后進生愛的缺陷,用愛的暖流開啟學生的心扉。愛后進生,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學習上,給他們多“吃偏飯”,生活上多體貼關心,通過愛,最終感化后進生,讓他們從內心里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從而教師所期待的目標努力,實現新的轉化。
3、教師的細心
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細致入微的工作。后進生的缺點和錯誤是明顯的、外露的,他們的優(yōu)點和積極因素往往少而甚微,又往往被他們的“烏黑面”所遮掩,讓人難以覺察和不足為奇。因此,轉化后進生關鍵就是要細心,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一)細心的了解后進生,掌握其后進的原因,分清其類型,看看到底是“成績后進生”、“品德后進生”,還是“成績、品德雙后進生”。從而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有側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長善就失。二)細心尋求后進生的“閃光點”、“可取點”、“優(yōu)秀點”,發(fā)現他們的點滴進步,并加以發(fā)揚光大,從而揚長避短,實現后進生“舊我”向“新我”的轉變。三)細心把握后進生轉化的時機。矛盾的轉化總是有一定的時機,后進生的轉化也是如此。為此,教師要細心觀察后進生,通過其思想狀態(tài)、行為表現的體現,見微知著,由此及彼,準確、靈活的把握住后進生轉化的時機,加以教育和引導。
4、 教師的齊心
大量的教育實踐表明,許多后進生轉化工作的失效,往往是因為教育者之間對后進生要求的不一致造成的。為此,在轉化后進生時,教育者之間要齊心。教師與家長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要齊心,要力往一處使,對后進生都要有共同的美好愿望,對后進生的要求要一致,言行要一致,從而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促進后進生的轉化。
5、 教師的恒心
“凍結三尺,非一日之寒!焙筮M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有一個漸變的過程。因此,他們身上的“后進”的轉化也需要有一個過程。為此,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就必須要有恒心。要不怕反復。正確認識和對待后進生的反復?酥谱约旱母星椋潇o、耐心、堅持不懈的做好“反復”的教育工作。否則,將會“竹藍打水一場空”,那轉化后進生的意愿,將落為一句空話。
活動形式:要求班主任每月必須做一次后進生的家訪工作和談話工作。
總之,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細致的工作。我校教師充滿信心、愛心、細心、齊心、恒心,從而把“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促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主動和諧的發(fā)展”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三、 強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個人法律意識淡薄往往同缺乏道德修養(yǎng)有關,一些不良行為學生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常常從道德淪喪開始,而違法犯罪行為本身又是違反道德的集中反映。所有不良行為學生違法犯罪的案例,實際上無一例外都是法律和道德意識缺乏和淡漠的結果。因此,只有通過對不良行為學生加強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讓他們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許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什么是道德提倡的,什么是與道德相悖的,才能提高他們自覺抵制不良思想和辨別美丑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向上、向善、向美的心理素質和道德情操,從總體上提高其自身素質。具體工作中,要針對在校生、不良行為學生實際情況,分別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對于在校生,既要注重法律、道德知識的傳播,更要注重其道德意識、法律意識的養(yǎng)成。要把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列為必修課,做到教學有計劃,學習有教材,講課有教師,課時有保證,逐步使他們樹立起崇法、崇德意識,養(yǎng)成遵紀守法和良好的道德行為,增強明辨是非能力、依法自我保護能力和抵御不良影響的能力。對于社會不良行為學生,特別是“失學、失業(yè)、失管”的未成年人群體,要教育引導他們自覺遵守社會秩序,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正確處理各種矛盾,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要加強對這部分不良行為學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這是預防和減少不良行為學生違法犯罪的關鍵。要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各方面密切配合,對那些“家長管不住、學校不想要、公安很難辦”的不良行為學生,落實專人結對幫教,有的放矢地釋法說理,疏導勸誡,重點在轉化其思想,感化其感情,幫助他們找準人生的軌跡,使他們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法律道德素質回歸社會。
四、凈化不良行為學生成長的人文環(huán)境。
就網吧治理而言,嚴格禁止不良行為學生進入網吧不是上策,不良行為學生上網問題,宜疏不宜堵,堵是堵不住的,關鍵是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凈化網絡環(huán)境,研發(fā)推介綠色上網軟件,為不良行為學生上網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給不良行為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提供條件,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文化市場的管理不能一風吹,要建立起一套有效防范和及時打擊色情、暴力信息以及其他有害出版物、音像制品的長效機制。有朝一日,不良行為學生成長的人文環(huán)境得到徹底治理,全社會預防和減少不良行為學生違法犯罪的事業(yè)也必將取得成果。
總之,教師是一個崇高而神圣的職業(yè),要當一名好的教師更不容易。在此次實習和調查中,我想到了學生環(huán)境影響下的差距。社會的不斷進步,使學校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師范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學高為師,行正為范”的內涵也在不斷地加深。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完善自己,準備全身心投入將來的教育事業(yè)。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 調查時間:20x年8月
二、 調查地點:xx市各大超市
三、 調查對象:各超市店長及消費者
四、 調查方法:實地考察及問卷調查
五、 調查小組:xx
六、調查小結:
(一)經營者部分
1、規(guī)模比較:調查的幾家超市中25%為 小型居民生活型超市,50%為普通綜合型超市,25%為大型超市。
2.管理方式比較:100%對員工進行定期培訓和考察,具備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3.經營策略:市場調查結果顯示:
①地理位置:25%處于交通要道,25%在居民區(qū)附近,50%商業(yè)區(qū)附近。
、诔行蜗螅50%具有人工儲物部和自動儲物柜,50%只有人工儲物部。75%有休息長凳,25%無休息長凳(小型居民型超市)。100%店內有音響設備,有購物音樂。100%有清晰的購物區(qū)招牌。75%購物設備單一,25%有多種類的購物籃、購物車,方便各類消費者。
、鄯⻊眨100%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和考察。75%注重責任心(小型超市和普通綜合型超市),25%注重導購力(大型超市),50%注重親和力(小型和普通綜合型超市),0%注重信息素養(yǎng)。
、苄麄鳎75%利用報刊式廣告宣傳過,25%沒有(小型超市)。
4.金融危機的影響:
、贍I業(yè)額:50%下降(普通綜合型超市),50%不變。
、谙陆档脑颍100%認為家居生活用品和休閑娛樂用品銷量下降。
、鄄蛔冊颍100%認為良好的信譽使得消費者在物價上漲的時候愿意選擇他們。
、懿扇〉拇黉N手段:100%特價商品,25%購物贈禮或抽獎(大型超市),50%提供貴賓卡會員卡來刺激消費(普通綜合型超市和大型超市)。
綜上所述,由于大型超市貨物種類齊全,可滿足廣大消費者需要;小型超市貼近人民生活,經營的商品以生活必
需品為主抗風險能力較強。所以,金融危機對其影響并不大。而普通綜合型超市沒有主要銷售的產品,此時就很難均衡盈虧。對于金融危機,供給量增加需求量減少的狀況,商家都選擇價格為主的促銷手段來吸引顧客,基礎雄厚的大型超市會有購物贈禮或抽獎的輔助手段來刺激消費,為其增光不少。
這里特別要提的'是發(fā)放貴賓卡和會員卡的促銷手段(尤其是團購),這樣可以吸引固定的消費群體,這個固定的消費群體,可以成為商場生存的基本保障,也使得進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減少庫存量,增加流動資金使用量,算是不錯的促銷手段。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建議小型超市加強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適時的搞一些購物活動;普通綜合型超市可以在這段時間突出糧食、油等生活必需品的買賣,注重宣傳,增加固定消費群體數量;而大型超市在店員的態(tài)度上多下功夫。此外,各超市都應注意培養(yǎng)店員的信息素養(yǎng),把握消費者心理,這會增強超市的運營效果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在這段時間內,新生的思想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新生作為學校一股新的力量,他們對學校開展活動,組織建設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為了更好地了解新生的思想動態(tài),我部門通過隨機調查的方式對新生的思想動態(tài)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大部分新生的心態(tài)都比較積極,學習態(tài)度端正,人際交往和諧,有堅定的理想和目標。但是也發(fā)現了新生中普遍存在的缺少學習動力,缺乏遠大理想等問題與現象。
在學習方面,大多數同學都比較積極,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課下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關注政治時事與新聞。但是仍然有有一部分同學對大學的學習不是很重視。緊張的高中生活和沉重的高考壓力使他們普遍產生了一種擠過獨木橋后的放松感。沒有意識到在大學學習的重要性。產生了一些享受輕松生活的消極思想,思想上的懈怠直接導致了行為的散漫。主要表現為上課睡覺,玩手機現象嚴重,作業(yè)抄襲現象嚴重,對待考試態(tài)度不端正,有一部分同學抱著“不求高分,只求不掛”的心態(tài),還有些學生頻繁上網,沉溺于網絡游戲而無法自拔。
在生活方面,大多數同學有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喜歡交友,在大學中積極的表現自己,踴躍參加各類社團與活動,磨礪自我,但是有一部分同學產生了一些負面思想。因為剛剛進入大學,一些同學有點不適應。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自己無依無靠,遇到的阻礙比較多,再加上與同學,舍友相處不是很順心。于是就產生了一種自卑與孤獨的心理,感覺自己什么事情都處理不了,也處理不好與同學朋友相處的問題。于是怨天尤人,唉聲嘆氣。這樣更難融入集體。也容易產生一些極端的想法。
在消費心理方面,學生思想主流是以節(jié)儉為主,控制自己的日常消費,有些同學勤工儉學或者在外面找兼職來減輕父母的負擔。 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合理的消費思想存在。一些同學認為自己度過了艱難的高三,來大學就應該好好享受一把。于是經常性出現在飯店,網吧,ktv等場所。出手闊綽,不符合大學生的應有的表現。還有一些同學的攀比思想嚴重,認為自己不應該比別人差。平時購置物品都是以名牌為主,不求物美價廉,只求品牌響亮。
在理想方面。經調查,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目標與計劃,但是還有一部分同學對自己以后沒有一個具體的規(guī)劃,對以后的生活比較茫然,不知道自己該干些什么,整天渾渾噩噩的過著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沒有多余的活動來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經歷。隨著就業(yè)壓力的增大,大部分同學都比較關心自己以后的就業(yè)問題,開始為以后就業(yè)做準備,閱讀相關書籍,查閱相關資料,來豐富自身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但是有一些同學面對激烈的競爭,索性放棄,開始放縱自我。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作為學生干部的同學,應該多多與其交流和溝通。用自己的心去貼近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 溫暖。也可建議他們去和相關的老師交流,及時糾正這些不健康的思想,避免其走上歧途。
作為大學生,應當多多了解時事,了解國家政策。要用平和的心態(tài)和發(fā)展的眼光去關注形式的發(fā)展和變化。培養(yǎng)自己的集體榮譽感,積極參加學校,系部,班級組織的各類活動。充分利用自己的在校時間,積累知識,拓展素質,提升技能,為自己以后在社會上的競爭增加籌碼。多多與老師學長交流,學習他們的.經驗,融合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從而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F在社會上的競爭主要看個人能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當多出去走走,開拓自己的眼界,也可以為自己找一份兼職,在鍛煉自己能力的同時積累經驗,即有了經濟補貼,又可以提高自我,何樂而不為呢?大學生更應該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以自信的姿態(tài)來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zhàn)。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作為一個在校學生,我們更應該把自己的學習放在首位。知識才是自己手中最寶貴的財富,我們的考試不單單是要求及格,更應該向著更高的目標去努力。做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
總之,大家的思想主流是健康的,積極的。但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夠忽略,要及時的加以改正。我們希望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大家能夠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意識。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來面對我們美好的明天。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導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以及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強,使以往曾頗具含金量的學士學位如今已成了一條底線,一張大學文憑不再是人才市場上的搶手貨了,因而許多學子紛紛選擇考取更多的證書,使得大學生考證現象趨于白熱化。在理想與現實的抉擇中已更多偏向于后者的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把大學學習當作求職的資本,但學習的最大動力是求職,是積蓄4年以后的競爭實力!澳孟隆庇嬎銠C培訓、英語考級、第二學歷等等證書,已構成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題。為了了解我校學生的考證狀況,我們進行了一項有關大學生考證情況的抽樣調查。調查的主要是目前我校學生考證現狀,分析其特點,以便進一步探討大學生考證熱潮的緣由及其利弊。
二、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我校大三學生為總體,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取調查對象。具體做法是:先以我校大三全部學生名單為抽樣框,在每個院的大三學生中,按均等比例隨機抽取大三學生260人構成本次調查的樣本。
2、資料收集方法
本次調查采取問卷法收集資料。問卷由12個問題構成,主要詢問了學生對于考證的認識和態(tài)度、周圍人對考證的看法、考證與就業(yè)的關聯等方面。實際發(fā)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0份,有效回收率93.3%。實際調查樣本的構成狀況見表1。
表1 調查樣本構成情況
男生女生 合計
人數 6575140
比率46.4% 53.6%
三、結果與分析
1、我校大三學生對于考證的總體認識狀況
當金融危機席卷整個世界時,大學生就業(yè)轉入低潮。然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一股熱潮的興起。目前,考證已成為大學生中的一股潮流。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在大學里一定要努力去拿盡可能多的證書,因為那是在就業(yè)時證明自己能力的“絕對王牌”。本次調查結合現在的大三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對學生考證的了解情況和考證現狀進行了了解。在問卷中,筆者就“你
對考證了解多少”為題進行了調查,下圖為我校大三學生對考證了解的自身認識情況(見表2)。 表2 大三學生對考證了解情況
很了解 一般般 只知道一點點 一點都不了解
人數 23 76 338
比率 16.4%54.3% 23.6% 5.7%
表2表明,絕大多數學生對考證的了解只是一般般,其次是知道一點點,且了解深入和完全不了解的人數較少,這一結果顯示出大學校園中考證氛圍較廣,大部分學生對于考證都較為了解。
為了進一步從各方面分析大三學生對考證的認識,筆者就學生們何時關注考證進行調查(見表3)。
表3 關注考證時間
大一大二大三
人數 37 76 27
比率 26.4% 54.3% 19.3%
表3說明大多數學生早就有考證的意愿,大一是個迷茫階段,而跨入大二一般大家都有了明確的目標,在這個時期準備考證可以說是比較合適,若等到大三才開始關注并準備,時間有些拖延。被調查的學生都認為在大學時期考證最好,至于考何種證書,是否要與自己的專業(yè)有關,各人有各自的看法。大多數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認為考證可以開闊視野,掌握一些技能和增加知識面。不敢保證以后絕對有用,但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去多考一些證書,說不定以后用得上。
2、對于考證的性別差異
性別不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同時也是人的基本社會特征之一。不同性別的個體,其社會化過程所具有的特點不會一樣。對于目前的男女學生,他們在對待考證方面是否具有一些不同的特點呢?這是我們希望了解的問題之一,下面是學生們有關考過或者準備考的相關證書的調查結果(表4)。
表4 男女生考取部分證書比率
英語四、六級教師資格證駕駛執(zhí)照
男50% 35% 88%
女50% 65% 12%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英語四、六級等大學校園廣為考取的證書,男女生選擇的比率大多相等,而對于教師行業(yè)方面的證書,比較偏向文科性,女生的比率明顯高于男生,這也可以看出女生對于未來的就業(yè),較偏向于安穩(wěn)的行業(yè)。并且,關于技術方面的證書,偏向實踐型和理科性,就如駕駛執(zhí)照,男生比率大大超過女生。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傳統的國家,“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還未徹底根除。在大學生就業(yè)市場上存在明顯的性別歧視,如有些企業(yè)的“招聘啟事”上就明文規(guī)定“僅限男生”,這一現象也使得不同性別的人在“考證”上有不同的態(tài)度。
《現代勞動經濟學》中有這樣一劇話,“如果說具有相同生產率特征的人僅僅是因為他們所屬的人口群體不同而受到不同對待,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在當前存在勞動市場歧視!痹诋敶袊丝谀信攘胁黄胶獾那闆r下,各就業(yè)單位應當轉變其觀念,給每個人相同的就業(yè)機會,使人才得到更好的利用,為人才搭起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3、考證的專業(yè)差異
從1999年起,我國各大高校開始擴招,各學校也因此不停地增設專業(yè)以解決大容量的`生源問題,并適應整個社會的變化發(fā)展。不同系別,不同專業(yè),所學內容不同,同學們對于考證的價值取向也有所不同。
表5 你所考的證書是否與你的專業(yè)有關(截取部分學院情況)
商學院 人文學院 教育學院 外國語學院 計算機學院 機械學院 電信學院
有 31.6%78.4% 82%71%70% 45% 20%
無 68.2%21.6% 18%29%30% 55% 80%
從表5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學認為其所考的證書與其所學專業(yè)是有關的,但也不能排除部分系別的同學認為其所考的證書與其所考專業(yè)是無關的,如電信學院僅有20%的同學認為其所考證書與其所學專業(yè)有關。
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加之當前經濟危機如此嚴峻,企業(yè)紛紛面臨裁員、倒閉的風險,大學生就業(yè)的問題也日顯尖銳。很多人抱著“多一張證書,多一份就業(yè)機會”的思想,盲目跟從“考證熱”,隨波逐流,從而忽視了大學生其在大學校園里所學的知識,在社會上甚至出現了個別同學“證書一大堆,專業(yè)課掛科”的現象。這一現象難道是值得提倡的嗎?!“考證熱”的出現不僅僅是社會的原因,同時也體現了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誤區(qū)以及部分大學生急功近利的就業(yè)心態(tài)。
四、小結
本研究通過對抽樣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從方式、內容等方面描述了目前大學生考證的現狀
和特點,并分析了性別差異和專業(yè)差異。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結果有以下幾點。
。1)周圍人的態(tài)度
老師對待學生考證的態(tài)度如何,40%的學生的反映是老師偶爾提起,28%的反映是老師建議他們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可以去考證。至于周邊的同學,有48%的學生認為大家對考證很感興趣,36%認為當提及考證時,大家都沒什么反映,態(tài)度一般。這些正好說明他們對考證的了解只是一般般而已。存在著盲目的態(tài)度,所以專家建議,大學生要理性的對待考證,不能隨波逐流。然而,家人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只有極個別學生的家人反對他們考證,大數是支持的。
。2)自身考證的原因
就業(yè)競爭的壓力當然是學生考證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人力資源市場的發(fā)展和需求決定了證書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我國從1993年起開始推行學歷文憑和職業(yè)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現在和以后的趨勢是既要有學歷又要有職業(yè)資格才能進入人力資源市場。所以,現在大學生就業(yè)幾乎都要手持資格證書。這無疑會迫使大學生去考一些資格證書,為自己以后在就業(yè)競爭中買個“保險”。所以,證書不必去分高低,誰也不能確保以后是否有用,在學好專業(yè)知識的前提下,考一些證書對自身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是有益處的。
。3)考證的途徑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選擇自己購買相關的資料輔助學習,選擇參加培訓的學生較少,他們選擇的培訓費用也局限在100--500元之間。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培訓會浪費比較多的時間,而且,如果態(tài)度不端正去選擇培訓就顯得太浪費錢了。作為大學生,自學能力應該是比較強的,所以,可以選擇自學考證知識。不過如果想學到更多關于自己所考證書方面的知識,選擇參加培訓再結合自學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據調查,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學生消費存在著以下特點。
1、 消費觀念復雜,感性消費占優(yōu)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wěn)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范效應的結果。據調查目前在校大學生中有30%擁有手機但對手機的消費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擁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范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 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fā)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xù)使用下去。
3、 消費傾向多樣化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當代的大學生們已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娛樂、運動、手機、電腦以及新型的IT產品都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大部分學生會去旅游,去歌廳、酒吧消費,或是購買電腦,手機、MP3,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學生消費的結構和層次分析
大學生的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通過調查發(fā)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 有75%的同學依靠父母,13%的同學依靠貸款,8%的同學獲得了獎學金,9%的同學通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另有1%的同學還需減免學費。由此可見, 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來源趨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費不包括學雜費和住宿費等,要是這個大頭加上去,來自父母的比例將更高,可以這么說,大學生基本上還是以一個純消費者的身份出現在社會的舞臺上。
對于大學生的消費去向問題,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費金額較大的比如手機、電腦、各類培訓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機已成為大學生主要消費品,這從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學生是手機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調查表明,煙臺大學有47.2%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年級越高,手機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剛入校僅有6%的學生擁有手機,而大四學生中擁有手機者已經高達82%,遠遠高于社會群體手機平均擁有率。約有83%的大四學生明確表示,購買手機主要是為了方便找工作。雖然手機的主要功能是通話,但大學生們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選擇手機時,他們認為價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間的手機最受青睞。
因此,大學生消費結構呈現出類似于正立錐形的結構。家庭比較富裕的同學位于錐形的上端,他們擁有電腦、名牌手機等貴重物品;家庭貧寒的同學則處于錐形的下端,他們往往要靠勤工助學或貸款來維持大學正常生活;其他同學則位于錐形的.中間,他們衣食無憂,生活水平居中。同時,從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從錐形的上端到錐形的下端依次降低,這也鮮明的體現了大學生消費的層次性。
三、大學生消費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大學生消費直接影響著家庭。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平均每年約一萬元的費用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來說,滿足一個大學生一年的消費將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別對于農村的家庭而言,更甚。雖然由于經濟的發(fā)展,農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學生消費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緩慢且比重之大已經是某些家庭所難以承受的。一個大學生的消費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別是農村,可占到80%~90%。無疑,目前大學生的消費已經給學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特別一些貧困家庭,在調查中我發(fā)現,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學需要通過申請助學貸款來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yè),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保證,更不用說這近萬元的費用了。由于山東省經濟算中等發(fā)達,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學生家庭的收入水平還要低一些。所以實際比重可能比這個數目還要偏高一些,影響可謂深遠。
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行為決定了大學生消費的影響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場上的很多消費都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大學生消費已直接影響著整個消費市場和國民經濟。目前,大學生消費市場已經形成,這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結果,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要。它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將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四、有關大學生消費的幾點建議
大學生消費不僅僅關系到自己、學校,而且還是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問題,F從個人、學校、社會三方面對大學生消費提出幾點建議。
(一)對于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qū)。如今有的學生消費上大手大腳,還有沉迷于盲目消費中,比如最近許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這將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學生也會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己,以至影響到自己的學業(yè)。另外,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yǎng)。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于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yǎng)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對于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guī)范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huán)境讓其消費。無論從哪方面講,大學生的消費市場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了,它已嚴重影響著高校周圍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
(四)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結束語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發(fā)展,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著方方面面。對于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同樣大學生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高校的大規(guī)模擴招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guī)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guī)范并合理的發(fā)展這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學生消費才會一路走上。
【學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生的調查報告09-05
學生調查報告09-06
學生調查報告06-16
學生的調查報告03-26
學生調查報告06-16
學生消費調查報告09-05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06-04
學生調查報告【薦】01-17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12-16
學生調查報告[實用]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