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緬懷袁隆平院士作文(精選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緬懷袁隆平院士作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緬懷袁隆平院士作文1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解決了中國的溫飽問題。
袁爺爺逝世的消息令我措不及防,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間愣住了,不知所措。望著眼前熱氣騰騰的米飯,想起了袁爺爺說過的話。他說:"一粒食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你年紀輕不知道,上個世紀的60年代,饑荒的時候餓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飽飯哪,我都親眼見過!毙念^為之一震,眼淚奪眶而出。
袁爺爺臨死前還關心著稻子的長勢,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報投入到雜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端起的每一碗飯,飯碗里的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是中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北極星,喂飽了十幾億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雜交水稻之中,用自己的事業(yè)去拯救了整個國家,他是真正值得我們敬佩的人,他是我們的.脊梁骨。
望著袁爺爺?shù)恼掌,他臉頰上布滿皺紋,眼角含著笑意,顯得和藹可親。我的內(nèi)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極,是為之一振,交織在一起,腦海中想著這位可敬的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的老人,用自己的雙手鑄就了全中國,他是中國發(fā)展的奠基石。我們所沒經(jīng)歷過的,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是袁老內(nèi)心深處的痛苦,他知道,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爺爺,替我們負重前行,給了我們最好的生活。致敬袁爺爺,您用自己的雙手讓我們屹立這片土地。您來時,世間餓殍遍野;您走時,世間稻米滿倉。禾下乘涼夢,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國士,人去稻田豐,袁爺爺千古……
緬懷袁隆平院士作文2
昨天下午我從網(wǎng)上得知袁隆平爺爺逝世的消息。這位“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我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從未見過袁老先生,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袁爺爺,不會忘記他的貢獻他的精神。我們中華民族在這片土地繁衍至今,靠的就是一個又一個像袁爺爺這樣的明星指引護航。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的一日三餐都離不開五谷雜糧,在我們國家人們常吃的主食就是水稻了,也就是大米。袁隆平爺爺不分白天和黑夜,都在辛苦的研究雜交水稻的種植,不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穿著水鞋在濕漉漉的水稻田里親自插秧,培育水稻。
袁隆平爺爺為了培育出超級雜交水稻,用了四十多年的`時間,經(jīng)過上千次上萬次的失敗,流了多少辛苦的汗水都沒有放棄,最后終于成功了,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如今,我國大江南北的農(nóng)田都種上了袁隆平爺爺培育的雜交水稻,增加了我們國家的糧食產(chǎn)量,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這是多么了不起的貢獻。
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就會想起讓人類擺脫饑餓,讓天下人民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是我們國家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所以如果想要紀念袁隆平爺爺,最好的方式,我想就是不要浪費,一粒糧食都不要浪費!
緬懷袁隆平院士作文3
昨天下午,媽媽和大姨在討論袁隆平爺爺逝世的消息,我不知道袁隆平爺爺是誰?于是我問媽媽,媽媽說:“袁隆平爺爺是我國研究與發(fā)展雜交水稻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yōu)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爺爺最初從事的是紅薯育種研究教學,但當時國家糧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轉而從事國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種。雖然我們這里不種水稻,也不種旱稻,但對搞農(nóng)業(yè)的科學家就是熱愛,農(nóng)民的心底里感恩于農(nóng)業(yè)科學家的奉獻,老一代的人們普遍務實,不慕名利,因為他們挨過餓,知道什么最為重要,除了國家安全便是國家糧食的充足,爺爺那一代人特別的珍惜糧食,珍惜每一粒米。
袁隆平爺爺?shù)墓适伦屛颐靼壮晒κ且煤顾托难粨Q來的。同時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靈感才能做出卓越的成就。相信袁隆平爺爺?shù)墓适赂袆拥牟粌H僅是我一個人,激勵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就讓我們這些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去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美好未來吧。
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不,我會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以后我們要做到不隨便浪費一粒糧食便是對逝者最大的告慰。袁隆平爺爺,雖隔千里,但祝您一路走好!
緬懷袁隆平院士作文4
“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記
南園北李指的就是袁隆平和李登海,兩位偉人都在全球的溫飽問題上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水稻是南方地區(qū)的主要糧食作物,人的生命離不開食物,這也就體現(xiàn)了兩位偉人的重要性。
2021年5月22日下午,“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九十一歲,當殯儀車在道路上行走時,路兩旁圍滿了路人,有的泣不成聲,有的致敬默哀,行駛的汽車都長名為袁老送行,當時天上還下起了雨,原來老天爺在替他哭泣。
在元老最后離世的湘雅醫(yī)院門口,不知是誰送來了三束水稻,稻子還帶著泥,有著土地的味道。這是他留給人民的饋贈,也是人民為他踐行的禮物。2004年,“感動中國”曾給了袁老這樣的頒獎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時候,已經(jīng)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nóng)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喜看稻淑千里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成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事業(yè)才能根深葉茂支持出果樹,我們更要學習袁老這種為國家奉獻了一生的精神,珍惜吃的每一粒米飯,讓袁老犧牲的有價值。
緬懷袁隆平院士作文5
2021年5月22日的下午,打開新聞,一片黑白色的照片映入眼簾,一副老農(nóng)民般的面孔上滿是飽經(jīng)風霜留下的一條條溝壑。新聞標題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時07分,袁隆平爺爺永遠地沉睡了過去,他面色安詳,去世時還面帶著笑容。在去世之前,他就算于病危之際仍在關心稻子的長勢。袁隆平,最終于在長沙去世,享年91歲。袁隆平,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利用僅占世界7%的耕地,但卻養(yǎng)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腳水稻35億多畝,增產(chǎn)稻谷3500億公斤,相當于每年解決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
他以這番貢獻,先后獲國內(nèi)國際多項頂尖大獎,身兼數(shù)十學術和職務。
他曾拉著身上的`衣服說:“這是我買的最貴的一件T恤,七十元。一般我買的都是三、四十元。在香港,一百元我買了六條領帶,人家都說好。”不論袁爺爺有多少錢,地位多高,他仍只是種水稻的人,一個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的而無私貢獻的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禾下乘涼夢,不悔是初心”是他一生的最好證明。
緬懷袁隆平院士作文6
多么希望這永遠是一條假消息;多么希望再有一次辟謠。但是時間永遠停留在了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湘雅醫(yī)院,91歲的袁隆平院士還是走了。
兩年前,袁隆平還神采奕奕出現(xiàn)在共和國勛章的領獎臺上,那慈祥的'眼神仍蕩在我心中,幾個月前在抖音上刷到他在視頻里的語言,還在我耳邊回憶,讓人怎么相信?時間只是讓人錯不及防的東西。
回憶袁隆平從平民到雜交水稻之父的歷程:袁隆平是聽了農(nóng)民說:“施肥不知勤換種”,受到了啟發(fā),“對呀,為什么不培良種呢?”這是農(nóng)業(yè)增產(chǎn)的途徑,說到做到,袁老開始良優(yōu)品種試驗,可天不如愿,試驗以失敗告終,可是袁老的不服輸精神,“天不如我意,那就逆天改命”于是他便對14000多個稻穗檢查,在神圣的播種中袁老試驗終于成功了,為世界解決了糧食問題。同時他對自己十分“摳門”他不講究吃穿,有一次商場打折,襯衫才10塊錢一件,袁老一下子買了幾十件;同時他也是博學的,2017年在長沙的一場國際研討會上,袁老獻上一段流利的英文致詞,一開口就把大家震驚了。
你是一顆紅星照耀了中國,你有一種精神讓我克服困難。你貼近大眾,我們愛您愛得深,讓萬丈的深淵因您而美麗,黑暗的夜晚因您而光明。袁隆平院士,你一路走好!
【緬懷袁隆平院士作文】相關文章:
緬懷袁隆平作文04-11
悼念袁隆平院士作文范文(精選6篇)09-14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的優(yōu)秀作文(精選14篇)05-11
以袁隆平院士為榜樣的作文(通用6篇)03-24
緬懷袁隆平作文12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