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免费视频,国产一级a作爱视频免费观9看,色五月丁香亚洲,亚洲欧美性爱在线视频,1000部黄片免费观看一区,国产亚洲性生活视频播放,三级黄色在线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范文大全>經(jīng)典語錄>孟子的語錄

孟子的語錄

時間:2022-11-05 22:38:15 經(jīng)典語錄 我要投稿

孟子的語錄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有名的語錄吧,語錄具有引起共鳴的、發(fā)人深省的教育意義。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語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子的語錄,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子的語錄

孟子的語錄1

  1、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3、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4、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5、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

  6、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dá)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7、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游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8、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9、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0、是欲終之而不可得也。雖加一日愈于已,謂夫莫之禁而弗為者也。

  1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12、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13、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竊負(fù)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斤然,樂而忘天下。孟子自范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yǎng)移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

  14、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15、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

  16、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7、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yuǎn)矣。

  18、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19、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20、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1、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22、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子失義,達(dá)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dá)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23、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fā),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24、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5、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26、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27、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魯君之宋,呼于垤澤之門。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此無他,居相似也。

  28、是猶或纟?其兄之臂,子謂之姑徐徐云爾,亦教之孝悌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為之請數(shù)月之喪。公孫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29、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30、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31、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32、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33、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cè)缫。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34、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3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3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37、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38、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dá)之天下也。

  39、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40、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41、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

  42、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43、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44、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45、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6、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47、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48、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饑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49、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50、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51、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52、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zhí)中。執(zhí)中為近之。執(zhí)中無權(quán),猶執(zhí)一也。所惡執(zhí)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53、恥之于人大矣,為機(jī)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54、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shù),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dá)。

  55、人之有德、慧、術(shù)、知者,恒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dá)。

  56、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57、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的語錄2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熟練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準(zhǔn)確把握課文主旨。

  3、準(zhǔn)確理解“舍生取義”的思想內(nèi)涵;提升自身素質(zhì)和能力。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使用說明和學(xué)發(fā)指導(dǎo):

  1、學(xué)生自瀆課文,對照譯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學(xué)生能自讀自悟,在反復(fù)品讀的基礎(chǔ)上,指導(dǎo)學(xué)生抓注重點詞語,從多角度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把握文章的主題,思考對自己的啟示。

  3、課前完成預(yù)習(xí)自測,將預(yù)習(xí)中遇到的需要給大家提醒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寫下來,等待課堂上和老師同學(xué)交流。

  教材助讀: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相傳為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戰(zhàn)國時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學(xué)派大師,史稱“亞圣”。

  《孟子》一書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基本上是繼承孔子的仁政思想。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張。

  2、題目賞析: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魚”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關(guān)鍵時刻應(yīng)該如何作出正確選擇的問題。說說它們各自表現(xiàn)出了怎樣一種精神。

  預(yù)習(xí)案:

  1、給帶點字注音。

  熊掌( )兼顧( )舍身( )選擇( )

  2、辨字組詞。

  孟( ) 欲 ( ) 掌( ) 仰( )

  盂( ) 浴( ) 黨 ( ) 抑( )

  3、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舍棄—— 選擇——

  4、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舍棄—— 真理——

  5、解釋下列詞語。

  所: 欲: 也:

  亦: 可: 得兼:

  舍: 者也: 生:

  義:

  整體感知:

  有感情的朗讀古文,對照譯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細(xì)細(xì)品讀文章感悟寓意深刻的句子。(朗讀指導(dǎo):要放聲讀,讀準(zhǔn)字音、讀清句子、讀出語氣體會作者的感情)。

  我的疑惑:請你將預(yù)習(xí)中遇到的需要給大家提醒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寫下來,等待課堂上和老師同學(xué)交流。

  探究案:

  探究點1:怎樣理解成語“舍生取義”的意思?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認(rèn)真讀古文,在理解整篇課文意思的基礎(chǔ)上,圈出重點字詞感悟,作批注,爭取課上精彩交流。)

  探究點2、全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訓(xùn)練案:

  1. 填空。

  (1)《孟子語錄》節(jié)選自《 》一書,這是一本記錄 的書。

  (2)《孟子語錄》以 和 設(shè)喻,告訴我們 的道理。舍生取義的含義是 。

  2.背誦并默寫《孟子語錄》。

  3.完成《配套練習(xí)》的《孟子語錄》一課。

  名言積累:

 、佟⒏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堋⒖愁^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

  課外閱讀: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名軻,從小喪父,全靠母親倪氏一人日夜紡紗織布,挑起生活重?fù)?dān)。倪氏是個勤勞而有見識的婦女,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讀書上進(jìn),早日成才。但小時候的孟軻片天性頑皮好動,不想刻苦學(xué)習(xí)。他整天跟著左鄰右舍的孩子爬樹捉鳥,下河摸魚,田里偷瓜。孟母開始又罵又打,什么辦法都用盡了,還是不見效果。她后來一想:兒子不好好讀書,與附近的環(huán)境不好有關(guān),于是,就找了一處鄰居家沒有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后,孟軻還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邊洗衣服,回來一看,孟軻又腳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這周圍又沒有小孩,他又會到哪里去呢?找到鄰居院子里,見那兒支著個大爐子,幾個滿身油污的鐵匠師傅在“丁丁當(dāng)當(dāng)”地打鐵。孟軻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磚塊做鐵砧,用木棍做鐵錘,模仿著鐵匠師傅的動作,玩得正起勁呢!孟母一想,這里環(huán)境還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圍沒有鄰居,門外是一片墳地。孟母想,這里再也沒有什么東西吸引兒子了,他總會用心念書了吧!但轉(zhuǎn)眼間,清明節(jié)來了,墳地里熱鬧起來,孟軻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著孝服的送葬隊伍,哭哭啼啼地抬著棺材來到墳地,幾個精壯小伙子用鋤頭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覺得挺好玩,就模仿著他們的動作,也用樹枝挖開地面,認(rèn)認(rèn)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dāng)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來,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學(xué)堂,有個胡子花白的老師教著一群大大小小的學(xué)生。老師每天搖頭晃腦地領(lǐng)著學(xué)生念書,那拖腔拖調(diào)的聲氣就像唱歌,調(diào)皮的孟軻也跟著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孟母以為兒子喜歡念書了,高興得很,干脆拿了兩條干肉做學(xué)費,把孟軻送去上學(xué)。

  可是有一天,孟軻又逃學(xué)了。孟母知道后傷透了心。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問他:“你最近書讀得怎么樣?”孟軻說:“還不錯!泵夏敢宦,氣極了,罵道:“你這不成器的東西,逃了學(xué)還有臉撒謊騙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織布為了什么!”說著,揪著他的耳朵拖到織布機(jī)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嘩”的一聲,把織機(jī)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

  孟軻嚇得愣住了,不明白母親為什么這樣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厲聲說:“你貪玩逃學(xué)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yuǎn)成不了人才!

  這一次,孟軻心里真正震動了。他認(rèn)真的思考了很久,終于明白了真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由于他天資聰明,后來又專門跟孔子的孫兒子思學(xué)習(xí),終于成了儒家學(xué)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語錄3

  1、彼一時,此一時也。

  2、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4、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5、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6、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7、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

  8、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9、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10、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1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1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3、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14、人皆可以為堯舜。

  15、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17、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18、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20、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21、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2、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4、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25、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26、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

  27、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2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29、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30、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3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33、志,氣之帥也。

  34、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35、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6、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37、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38、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39、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本誓蝗,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

  40、食色,性也。

  41、脅肩諂笑,病于夏畦。

  42、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43、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44、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45、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46、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7、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48、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49、胸中正,則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吒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庚哉?

  5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1、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52、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53、仁人無敵于天下。

  54、居移氣,養(yǎng)移體。

  55、國人皆曰可殺。

  56、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57、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8、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5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0、出于其類,拔乎其萃。

  61、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62、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6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64、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

  65、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6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7、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68、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6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0、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71、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2、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73、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74、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75、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76、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7、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78、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孟子的語錄4

  1.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2.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於道路矣。

  4.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圣而作者也。

  5.定天下者,在乎仁政為一者也。

  6.孟子問王曰:今有戰(zhàn)者,兵刃已交,其負(fù)者棄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7.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9.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0.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的語錄5

  1、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2、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3、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4、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5、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8、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9、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10、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1、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1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3、不以規(guī)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4、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15、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16、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17、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18、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19、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20、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1、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fā),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22、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23、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4、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25、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2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7、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8、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dá)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29、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dá)之天下也。

  30、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zhí)中。執(zhí)中為近之。執(zhí)中無權(quán),猶執(zhí)一也。所惡執(zhí)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孟子的語錄6

  一.說教材

  教學(xué)內(nèi)容:義務(wù)教育小學(xué)六年級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拓展閱讀課文《孟子語錄》。這是一節(jié)文言文,學(xué)生通過對文言文的認(rèn)識和理解,進(jìn)一步加深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深入了解,達(dá)到思辨的目的!睹献诱Z錄》包含深刻的哲理,學(xué)生要多讀,通過多讀,加深理解。小學(xué)六年級學(xué)生已掌握了初步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多給學(xué)生機(jī)會,讓他們自己表現(xiàn)自己。

  二.說教法.學(xué)法

  1.借助有趣的談話,激發(fā)學(xué)生興趣。

  《孟子語錄》是一篇文言文。為了激發(fā)學(xué)生的興趣,教師從簡單的例子入手,從學(xué)過的知識中入手,用談話的方式,即復(fù)習(xí)了舊課,又為學(xué)習(xí)新課作鋪墊。達(dá)到了兩全其美的目的。

  2.運用課本自學(xué),引導(dǎo)學(xué)生探究

  課本是教學(xué)大綱的具體體現(xiàn),是學(xué)生學(xué)習(xí)的主要依據(jù)。教學(xué)中,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地調(diào)動學(xué)生的積極性,學(xué)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xué)習(xí)整理和歸納知識,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3.積極組織討論,精心設(shè)計

  教學(xué)中教師在重難點處精心設(shè)計問題,讓學(xué)生帶著問題討論。有問題,學(xué)生各抒已見,在討論中教師不急于評價,而是留給學(xué)生時間,讓其他學(xué)生加以補充、評價。通過各抒己見,學(xué)生才能對“舍生取義”有所了解。

  4.通過摘抄名句,促進(jìn)學(xué)生發(fā)展

  本課知識點較少,學(xué)生通過對孟子名句的摘抄,會更進(jìn)一步的了解孟子,了解古代文化。

  三.說教學(xué)程序

  教學(xué)中,我主要運用“洋思”理念,設(shè)計了一下教學(xué)程序:

  談話激趣導(dǎo)入

  出示學(xué)習(xí)目標(biāo):(課件出示)

  初讀文章,整體感知

  四.交流探討,理解真意

  你如何理解孟子的觀點?請你舉出歷史上有名的“舍生取義”的例子。(學(xué)生自由回答,教師做評價。)

  五.提高升華

  1.課件出示孟子名言,學(xué)生朗讀并摘抄。

  2.小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你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學(xué)生各抒己見)

  六. 課堂作業(yè):

  1.孟子這段話在寫法上的特點是:以什么設(shè)喻,表達(dá)了什么樣的觀點?

  2.成語“舍生取義”是什么意思?

  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xué)生真正理解課文內(nèi)涵。達(dá)到“堂堂清”的目的。

孟子的語錄7

  1.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cè)缫病⒅辉,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2.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3.不以規(guī)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4.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5.臣聞郊關(guān)之內(nèi),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7.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fā),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9.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1.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1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1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5.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6.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17.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18.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19.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20.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21.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於道路矣

  22.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3.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24.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25.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7.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8.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1.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圣而作者也

  32.孟子言凡欲天子之萬乘者,且於其內(nèi)取千乘,而為天子之諸侯;欲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內(nèi)但取百乘而為之大夫,是亦不為少矣,何必交相爭奪,慕多為勝耶

  33.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義,而先且以自利,則不交相殺奪,故不足自飽饜。言必殺奪

  34.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國喪亡者,是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弒也,無它焉,則千乘之家欲以萬乘之利為多也。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弒也,亦無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為多也

  35.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眾

  36.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37.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38.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dá)之天下也。

  39.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40.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1.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42.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43.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44.如千乘奪取萬乘,百乘奪取千乘,然後為飽足也

  45.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46.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47.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48.是猶或纟?其兄之臂,子謂之姑徐徐云爾,亦教之孝悌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為之請數(shù)月之喪。公孫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49.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說《詩》也。今諸解者往往摭取而說之,其說又多乖異不同

  50.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52.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3.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

  54.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55.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56.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魯君之宋,呼于垤澤之門。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此無他,居相似也。

  57.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5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59.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60.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61.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62.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6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64.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65.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66.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67.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68.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69.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70.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

  71.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

  72.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7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74.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子失義,達(dá)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dá)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75.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的語錄8

  一、按原文填空

  魚,(),熊掌,();二者(),舍()而取()者也。(),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者也。

  二、解釋詞語

  欲亦可得兼舍生義

  三、用現(xiàn)代漢語來講述課文

  四、這段故事就形成了后來的成語(),請解釋成語意思。

  五、回答問題

  這段話的`作者是(),()時期()國人。()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被尊稱為“”,著有《》一書。你還知道哪些孟子名言?

孟子的語錄9

  1、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吾善養(yǎng)浩然之氣。

  3、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4、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5、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8、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仁者無敵。

  10、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11、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12、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13、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14、言近而指遠(yuǎn)者,善言也。

  15、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6、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開端;羞惡的心,是義的開端;恭敬的心,是禮的開端;辨別是非的心,是智的`開端。

  17、人無廉恥,王法難治。

  18、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發(fā)。

  1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20、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21、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22、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23、彼一時,此一時也。

  24、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5、君子之于禽獸,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

  26、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7、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28、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fēng)也,小人之德,草也。

  31、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32、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33、無事而食,不可也。

  34、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人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

  35、惟孝順父母,能夠解憂。

  36、不以文章害辭,不以辭害志。

  3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8、道在邇而求諸遠(yuǎn),事在易而求諸難。

  39、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40、持其志,勿暴其氣。

  41、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42、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43、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44、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也。

  45、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46、君子不以其所以養(yǎng)人者害人。

  47、禍福無不自我求之者。

  4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9、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0、春秋無義戰(zhàn)。

  51、學(xué)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5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3、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4、魚我所欲也。

  5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6、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57、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58、人皆可堯舜。

  59、權(quán),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6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61、夫志,氣之帥也。

  6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63、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64、志,氣之帥也

  65、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66、學(xué)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67、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68、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69、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70、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1、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72、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73、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74、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75、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7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77、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78、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7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80、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81、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則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82、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83、吾善養(yǎng)浩然之氣。

  84、責(zé)難于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85、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86、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87、人有不為也,而后能夠有為。

  8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89、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

  90、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91、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92、王顧左右而言他。

  93、盡心知性,盡性知天。

  94、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

  95、治則進(jìn),亂則退。

  9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97、人不能夠無恥。

  98、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99、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00、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的語錄10

  1、超過忳團(tuán)隊與擁有氣習(xí),我獨自窮人也在這個時候。

  2、周夕哪條路可以,老公哪條不同的路可以互相?

  3、鼓勵上升和下降以上的xi,與矩形鍋。

  4、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5、不沾強而棄臟,為何不改此度?

  6、除了胡江和芷溪,我還想到了秋佩蘭。

  7、遺憾的方式看不見,耽誤的我會逆轉(zhuǎn)。

  8、天下好朋友兮,夫何獨而不聽。

  9、云總其離合兮,點自其上而下。

  10、飲木蘭露夕之秋,餐秋菊之秋。

  11、渾濁的嫉妒和咸喜,暗藏著美與惡。

  12、羌人以寬恕來衡量熙、各興之心與羨慕。一場突如其來的追逐,并不是刻不容緩的。

  13、我們整天搞喜和,希望晏子不要勉強。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4、欲集千里而不盡兮,暢聊而逍遙。

  15、女性嫉妒的'月牙,誹謗和誹謗與良好的通奸。

  16、羅德尼死了,被放逐了,我不能忍受為此而死。

孟子的語錄11

  1、世界在哭泣,為身體而死。沒有殉道之道。

  2、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公義和利益不能兼得,那就犧牲生命來換取公義吧!

  3、如果一個人沒有意志,他就像一頭野獸。

  4、慈悲是仁的根本;羞恥的心,公義的結(jié)局。逆來順受的心,結(jié)束了儀式;明辨是非的心是智慧的終結(jié)。

  5、官心思,思是得,不思是不得。

  6、做工作的人統(tǒng)治,做工作的人統(tǒng)治。

  7、君子有三樂,國王不與世同存。

  8、富貴不能淫,貧窮不能移,權(quán)勢不能屈,這就是人。

  9、仁如射:射的`是自己和以后;送而不送,不怨勝自己,反映自己才是。

  10、而今天不是統(tǒng)治世界的日子,如果要統(tǒng)治世界,今天的世界,拋棄我的還有誰?

  11、父子有親,君臣有友,夫妻間有分歧,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12、因此,這一天將是一個重大的責(zé)任

孟子的語錄12

  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2.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遺棄其親者,亦未有存義而後去其君者。

  3.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4.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5.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6.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7.生有淑質(zhì),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述之道。

  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9.不以規(guī)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的語錄13

  1.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說《詩》也。今諸解者往往摭取而說之,其說又多乖異不同。

  2.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5.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6.臣聞郊關(guān)之內(nèi),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sha人之罪。

  7.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8.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9.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父母;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仇寇。

  10.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的語錄14

  1、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人皆可以為堯舜。

  6、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7、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8、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0、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1、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1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3、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14、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發(fā)

  15、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7、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18、志,氣之帥也

  19、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0、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1、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4、吾善養(yǎng)浩然之氣。

  25、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26、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8、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29、人不可以無恥。

  30、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31、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3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33、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孟子的語錄15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5、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6、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7、恥之于人大矣,為機(jī)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8、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0、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1、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2、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13、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14、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6、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7、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18、不以規(guī)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9、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yuǎn)矣。

  20、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21、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2、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4、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25、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的語錄】相關(guān)文章:

孟子經(jīng)典語錄08-18

孟子經(jīng)典語錄11-19

孟子的語錄15篇01-10

有關(guān)孟子經(jīng)典語錄11-05

孟子的語錄(15篇)01-23

孟子經(jīng)典語錄9篇04-18

孟子的語錄(匯編15篇)01-23

孟子二章說課稿11-12

孟子教會我們放棄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