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學作文集合十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學作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研討下,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過程,顯得尤為重要。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教任何功課,教都是為了達到不教!弊魑慕虒W同樣如此。我們教學生作文是為了達到將來即使沒人教,他們自己也能寫文章。幾年來,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寫作興趣,開拓寫作思路,讓學生在多種題材的寫作過程中鍛煉寫作興趣,發(fā)展寫作的創(chuàng)造力。結合教改的新思路,擴大好作文的范圍,張揚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工作要點
1、深入學習新課標、學習本課題有關方面的理論,在其指導下,通過研究,形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作文教學新觀點、新理念及生活化的作文教學目標體系和模式。
2、在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加強作文教學改革的實踐,使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密切結合,更新觀念,形成新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寫作興趣,讓學生的個性在作文中張揚,不斷提高學生習作的水平。
三、研究內容
本年度我們著力于習作課堂的教學研究:
1、著力于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養(yǎng)成習作習慣。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興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學生對寫作訓練有濃厚的興趣是教學的最大成功。
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親近大自然、親近生活和活動的場所,增加作文的素材,發(fā)揮潛能,陶冶情操,增進學識,鍛煉能力。
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研究, 在課堂作文訓練中,教師根據各年級學生的主導活動,找準學生生活的熱點、焦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景,縮小作文和生活的距離,實現“生活向作文的轉化”,讓作文成為學生生活的有趣部分。作文內容要讓學生想表達,要讓學生寫他們感興趣的作文,讓學生漸漸喜歡習作。
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習作評價方式,如取消不及格分,作文實在不行的暫不打分等方式,實行自批互批,家長批,社會批,面批,重批等。讓所有的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都不同程度地獲得成功,這是我們的習作教學所要追求的。
(2)在培養(yǎng)良好的讀寫習慣上下功夫。良好的習慣有賴于長時間的培養(yǎng),但一旦習慣養(yǎng)成就會接響一生。為了學生一生的發(fā)展著想,在我們的作文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要把培養(yǎng)良好的讀寫習慣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著重培養(yǎng)下列習慣:獨立主動地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的習慣;重談、跳讀、精讀、猜讀的習慣;將觀察到的情況用一句話記錄,作素
材筆記的習慣;做資料卡式剪報等詞句段積累的習慣;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限時作文、快速作文的習慣;讓耳朵做“老師”,自己當堂修改,請別人修改的習慣;保存作文本重讀整理的習慣;主動應用語言實踐的習慣。
2、著力于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發(fā)展學生語言。
(1)教師的習作指導課要研究一些新訓練:如口語交際的訓練、大膽的想象創(chuàng)作訓練、序列作文的訓練、實踐應用的訓練等。特別要注意因材施教,多層次訓練。
。2)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作文,是作文教學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要求,也只有訓練和發(fā)展自己的語言,作文教學才有價值,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才有可能。用學生自己的語言表達生活和情感是順暢的、自然的、優(yōu)美的。
四、工作安排
1、加強理論學習,每月召開一次課題例會,定期進行集體理論學習。同時抓好個人學習,隨時將學習心得體會、教學隨筆記載下來。把握教改動態(tài),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組織教師向書本學習。發(fā)動教師查閱、收集、印發(fā)各種學習資料,組織教師學習,更新教學觀念,豐富作文教學的經驗。
2、搜集作文素材。從學校到社會,從課內到課外,以學生的生活、思想、情感為出發(fā)點,選取作文素材。
3、請進來,交流信息。邀請專家、學者上門指導,并作專題報告。
4、走出去,吸收信息。每學期提供每位語文老師外出學習、聽課、培訓回校后匯報、交流。
5、鼓勵教師上作文研討課,對取得研究成果的教師給予獎勵。
6、重視課題過程資料的積累工作,包括實施計劃、活動記錄、理論學習材料、階段性情況匯報、研討課教案、專題總結等內容,使課題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資料。
中學作文 篇2
凄風。邪冷。大暗。黑天。
“咚咚”我又敲響了一家人的門,走了一天,也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老婦人開了門,見我這般落魄疲憊的便留下了我。老婦人家很貧窮,沒有什么酒肉,但我還是覺得飯菜很好吃,因為我太餓了。
晚上,我被屋外踩在草地上“沙沙”的腳步聲驚醒了,屋中的老翁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趕緊起來從后門走了。隨后便有兇狠的踹門聲伴著叫罵聲傳來,“開門!里邊的人快開門!”老婦人走到門前,“吱——”門開了。那官吏又大聲叫罵起來,老婦人嚇得泣不成聲。
“快讓你家的`男丁出來!”老婦人顫巍巍地走上前抽噎著,絮叨著,“我家的三個兒子都在鄴城防守。一個托人捎來信兒,另兩個也剛戰(zhàn)死。唉,活著的茍且偷生,死了的永遠沒有了!薄凹依锲渌四兀俊薄凹抑性僖矝]有別的男人了。”“真的嗎?讓我看看!崩蠇D人連忙阻攔說:“只有一個還沒斷奶的孫子。因為孫子在,所以我的兒媳還在!薄澳蔷妥屇愕膬合比シ郯!”老婦人抑制住自己的情緒,“只是她進進出出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如何去服役。俊薄安恍,我們今天必須帶走一個去服役!把人帶出來!”老婦人慌了,“等等,我雖然年老體衰,請讓我今晚跟你們一起回營去。趕快到河陽去服役,還能準備部隊的早飯。”只聽其中一個官吏不耐煩的說道:“那趕快帶她走!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沒有了,只有向遠處漸行漸遠的腳步聲越來越小。屋子里隱隱約約傳來低低得抽噎聲。直到天明,我再也睡不著了。天終于亮了,我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揮手與老翁告別。
中學作文 篇3
淺談中學作文教學現狀及其對策論文
作文教學應該是彰顯學生個性,健全學生人格的一種有效載體,是教師在主導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發(fā)展自我,逐漸成為一個自我完善的大寫的“人”的運動歷程。但應試教育體制炮制出來的教師依舊沒能完全走出模式化“精英教育”的思維圈子,致使他們在作文教學中特別注重其結果,忽視其過程,漠視學生主體作為自然人的客觀存在,把“人的價值倫為物的交換價值:分數、學歷、稱謂、頭銜等”①。這樣,學生作文個性化色彩完全尚失,模式化和功利色彩劇增,學生在作文中丟失了自我,讓作文過程游離于創(chuàng)作中的現實主體與偽主體之間,產生無所適從之感,他們故然不能創(chuàng)作出有靈性的佳作,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必然要從最本質的教育體制和作文評價體系入手,否則都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在“治本”無法企及的情況下,只能就作文現狀與對策作簡單的思考。
一、現狀
當前,中學作文教學現狀令人堪憂。學生寫出來的作文除了教師的或從別人那里借鑒來的,就很少有自己的,在作文創(chuàng)作中缺失自我創(chuàng)造內容。此情形恰似張志公先生所講:“語文教學在普通教育中恐怕算得上是一個‘老大難’②,而作文教學恐怕又是這個‘老大難’中的‘老大難’”.具體言之,我認為中學作文教學這個“老大難”,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學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共性凸現而個性全無,文中難以找到自我主體思維的影子。
中學生作文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我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常以眩目的政治道德泡沫掩飾社會現實與精神現實的真相。教師為了讓學生在各種考試中獲取高分,以達到自身功利目的,于是在教學中便一味地宣揚“崇尚+光明”這一主題,使中學生作文普遍出現情調輕淺甜膩的狀況。讓林黛玉似的病態(tài)審美的文章逐漸登臺亮相,有時反而成為上乘之作。
其二、教師指導學生作文常以主流與支流的堂皇托詞反對學生在作文中展示生活的全貌(包括對社會陰暗面和人性缺陷的展示),導致學生為文與做人之間出現兩極對立。即“對作文中所描寫的生活形態(tài)與作者所經歷的生活原生態(tài)之間的完全背離”③,讓學生在寫作文時總在客觀現實生活與“虛擬生活”之間徘徊,出現文學與人學、作文與做人的理論與現實的脫節(jié)。學生為了能在作文中實現為自己邁向成功,以達到濃墨重彩地涂抹一筆的功利目標,不得已之時,只得以主流內容的寫作來博得評價人的“好感”.久而久之,文學與人學就會完全在兩條線上相悖而行。
其三、學生理性認識水平較低,理性思考能力薄弱,加之中學生生活閱歷較淺,對生活本質尚缺深層次思考和探索。本來,寫作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活動,它以“對生存意義的揭示去喚醒人類的靈魂,去洞見被遮蔽的生活底蘊”④,作者既要有對生活的外在表象性的認識,更要對生活現象和本質內容作深層次的理性思考,才能激發(fā)出他們智慧的火花,誘發(fā)其創(chuàng)作靈感,從而揭示出生活中深刻的哲理和意蘊,才能創(chuàng)造出來源于生活而更高于生活的精神產品。由于中學生對生活理性思考的缺失,使作文創(chuàng)作自然地停留在生活表象的展示上,既不能“雜取種種”地嫁接、濃縮生活內容,也無法挖掘現實生活中表象背后的實質性的東西,所以寫出來的作文總是顯得平淡無奇。
中學生作文假、大、空現象突出,在作文創(chuàng)作中把生活概念化和理想化,教師把作文教學模式化,未讓學生在作文中尊重客觀現實生活和洞察、反映社會生活軌跡,于是,作文教學中偽主體和偽科學現象十分明顯。
其實,生活就如萬花筒。有人認為它是一杯濃濃的咖啡,苦澀之中蘊含著幾分纏綿與悠長;有人認為它是一朵美麗的浪花,讓人充滿著奇妙幻想;也有人說它是一杯苦酒,牽腸掛肚,絞痛難耐。其實,這樣的理解才是生活的本真,才是尊重客觀現實生活,把生活內容融入作者自身情感體驗,從而產生獨特的理解、感悟和思考。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作文。()無獨有偶,但在我們的許多中學生筆下,要么把五彩繽紛的生活概念化,要么通過作變形手術進行美容,把它理想化,以扭曲客觀現實生活的本來面目,編造出自己“心中的.生活”以服務于寫作。一旦他們寫老師,就離不開深夜窗前的那縷燈光,寫父母就逃脫不了雨中送傘、冷天送衣等生活情節(jié)。這在學生心中已把豐富多彩、變幻莫測的生活模式化、概念化、理想化了。
我們主張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充分體現閱讀欣賞過程中讀者思維的再創(chuàng)造。其實,作文亦然,有一千個人就應該有一千種思維,對某一事物就會產生一千種體驗,引發(fā)出一千種、一萬種思考,而今天的情形正好相反。在廣大語文教師“大一統(tǒng)”教育觀念和學生作文為適應單一主流主題去創(chuàng)造生活的思想影響下,出現一千個人只有一個鼻孔出氣,一張嘴巴說話的狀況。而且,不少學生在寫作中沒有生活素材編素材,沒有語言套語言。他們所編出的生活素材要么與客觀現實遠離萬里,要么麻皮不爬豆桿,風馬牛不相接。他們?yōu)榱讼蚶蠋熃徊,編造出一系列的偽素材和偽語言,使作文完全遠離客觀現實生活,遠離自我,把寫作主體完全置于理想化的“真空”世界。
由于中學作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自主精神缺乏,于是在學生潛意識中出現“我寫的不是我”,致使教師命題中的“無我”和學生寫作中的展示“自我”之間進行抗爭。尤其是教師總要求學生寫帶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為國、為民、為時、為事的題材,總是把“利他”放在首位,學生的“自我”意識得不到渲泄,自我形象得不到展示,個性得不到張揚。在老師必須要求學生作文與學生無心作文的矛盾中,使作文中并非自我的偽主體形成。在老師的強硬要求下出現的偽主體寫作,并非是學生自我主體的情感自然流露,何以讓他們寫出有血有肉有骨頭的富有靈性的佳作呢?
再者,不少語文教師在學生習作時習慣性地運用程式化方式教學作文。當然,作為初習者,這種方法能很快地讓他們掌握一些作文套路,不致于讓寫作天馬行空,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情況。但作為中學階段學生而言,老師依舊有意無意識地在作文教學中強調“三段式”、“四段式”謀篇布局,強調作文審題、立意上的“魚池”和禁區(qū),學生在寫作時自覺不自覺地被教師思維所左右,并逐漸地把鐐銬箍緊,因為他們生怕考試時由于作文失敗而招致十年寒窗付之東流,生怕因高考、中考失敗而改變人生航向。這樣,在學生潛意識里,他們毫無知覺地利用“學業(yè)上的功利性代替了學問上的進取性、探索性!雹萦捎谧魑慕虒W中教師強調太多,要求太規(guī)范。再加之教師以程式化的思維去要求和影響學生創(chuàng)作,不但會使其喪失對自然生活本真的領略和感悟,反而扼殺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作靈感的產生,這便使作文教學中的偽科學現象出現。這對中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是極端不利的。
二、對策
首先,教師須轉變教育觀念,要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主體意識、獨立意識、自主探究意識等方面入手,大膽實施學生作為自然人的影響和教育,把他們逐步培養(yǎng)成“學會創(chuàng)造,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的具有個性色彩的、完整的、鮮活的“人”.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人文思考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活寫作內驅力,引導他們把對生活的體驗、感悟,逐漸“內化”為能力,并以此促進學生個體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使他們逐步踏上展示和超越自然人的坦途。
其次,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大膽放手引導學生探索生活的奧秘,找回缺失的自我,滿足自己作為人的本能的基本心理需求,引導他們多寫解剖自我,表現自我的作品,從而找回自我的存在價值。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在動力,培養(yǎng)其寫作興趣。
1、強化學生“我能行”的潛意識信念,克服他們的懼怕、怯懦和悲觀心理。因為“培養(yǎng)心靈力量的唯一要求是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只有樹起他們的強者信念,才能讓他們找到自信心,產生我不是弱者,我能把作文寫得更好的欲望。這恰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少年,只有當他學會了不僅仔細地研究周圍事物,而且仔細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時候,只有當他不僅努力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而且努力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時候,只有當他的精神力量用來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完美的時候,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雹抟虼,作文教學要讓學生首先認識自己,引導他們把自己的內心情感與外界事物巧妙融合,方能逐漸培養(yǎng)其寫作熱情。
2、大膽鼓勵學生寫作“放膽文”,引導他們多角度展示現實生活和精神風貌,使其在作文中講真話,抒真情、探真理,從而實現做人與為文、理想與現實、客觀主體與創(chuàng)作主體的吻合。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切忌用功利眼光去權衡得失,因為這樣反而會鉗制自身思維發(fā)展,不能引導學生大膽為文。其實,學生作文只要是積極的健康的,只要寫出了真情實感,哪怕是他用自己獨特的審美眼光去揭示社會的陰暗面或人性的弱點,均可進行大膽鼓勵。這正如蕭統(tǒng)在《文選》中所語:“文章之道與立身異,立身須謹慎,文章且要放蕩。”如果教師不能讓學生放膽寫作,學生在文中就無法“放蕩”,無法表現出生活的多面性和復雜性,個性就難以張揚。
3、在作文中教師要不斷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鼓勵他們寫“我想寫”
、“我愿意寫”的作品。雖然古之有“不依規(guī)矩,不成方園”之說,但規(guī)矩太多也會阻礙學生潛能開發(fā)。作文教學要切實改變輕生活、重技法的狀況,要把學生生活寶庫的開掘與探索放在首位,引導學生多作寫作生活素材和語言的積累,讓寫作源頭活水逐漸豐富起來。教師不可只在技法指導上打轉,要引導他們打破一切寫作中的固定框框套套,并且把寫作內容、形式、主題的選擇權完全交給學生,賜予學生自主選擇的力量,使他們在寫作中逐漸學會“獨立行走”,定能寫出“我樂意寫”的好作品。
4、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惡、人文,以提高學生審美價值,使人本精神在作文實踐中得以復歸。
在作文教學中,要把作文的工具性、實用性和人文性有機統(tǒng)一起來,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實現審美教育和人格教育,把變化多端的人間萬象、千姿百態(tài)的人文景觀、奧妙叵測的精神世界和神秘懸妙的社會自然完全滲透到作品之中,通過展示人與客觀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來提高作品的藝術審美。因為,要使作品震憾人心,除要表現一種原生態(tài)的要義外,還必須把人的精神、情感融于外物之中,才能產生出超然于物外的東西。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作文時,要鼓勵他們大膽地挖掘出他們作為自然人與社會人的內涵,并恰當入文,不斷在創(chuàng)作中完善自己,健全自己,并在龐大社會體系中學會恰如其分地進行人生定位。這樣,人本精神在作文中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復歸。
改變中學作文教學現狀的策略頗多,在此,我反從未能徹底改變當前教育體制和作文評價體系的前提下,對如何暫時改變這種不堪的狀況,表征性地提出幾點思考策略。但作文教學歸根到底落實到一點,引導學生在作文中塑造自身人格,實現人本精神的復歸,是讓他們健康成長,形成健全人格,最終達到“為文 ”與“做人”和諧統(tǒng)一的一個有效措施。
參考書目:
、佟督逃剿鳌20xx.11.18
②張志公《張志公語文教育論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版
、坳惐蟮取懂敶Z文教育的改革及對策》《天津師大學報》(基教版)20xx(第二卷)。1.8
、芰夯菥辍缎蜗笏季S能力的重要體現》《語文教學通訊》20xx.3.28
⑤吳敬東《從兩份高考模擬作文分數說起》《語文教學通訊》20xx.3.34
、蓿ㄌK)蘇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與自我教育》北京出版社 1943年
中學作文 篇4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多媒體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整合,不僅解決了習作中素材缺乏、想象匱乏的現狀,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文修改費力、無效的局面,有效推動了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多媒體;作文教學;整合
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應用不僅使課堂教學的容量大大增加了,而且更好地推動了課堂教學的進展,尤其是在初中語文作文課上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就像一雙翅膀,帶著作文教學在更廣闊的天地翱翔。
多媒體走入課堂,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打天下”的教學模式被打破了,先進的教學手段使語文學習的空間變得更寬廣了。在以往的作文課上,存在著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單向性。教師出示題目,引導學生分析,由于農村學校地處偏僻,學生家庭缺少良好的讀書氛圍,絕大部分學生在閱讀積累方面的缺口很大,頭腦中的作文素材庫常常是空空如也,因此,在作文課上,大部分學生在聽取了教師對題目的理解之后,雖然能做出自己的思索,但最終只能苦思冥想,拼湊成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被動地聽、被動地想、被動地寫,最后被動地接受教師對自己的評價,這樣的方式讓作文教學出現了師生一提作文便頭痛的怪圈。
當多媒體技術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通暢無阻等優(yōu)勢走進教學領域,它的圖文并舉、聲情并茂、直觀形象、優(yōu)教促學等方面的優(yōu)勢使從事教學的教師對它產生更多青睞,也推動了初中語文作文課的教學。它給農村中學的語文作文教學帶來了哪些改變呢?
一、多媒體信息技術使師生得到了更多的寫作素材
語文學科是一門廣博的學科,它滲透著歷史、地理等諸多領域的內容,沒有相關內容的連接,單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參和教師腦子里原有的一些儲備,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顯然是杯水車薪,面對作文教學,仍會有無從下手之感。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出現,使教師在短暫的時間里搜集到了無窮盡的教學素材,不僅豐富了教師自己的知識視野,促動教師分析和擴展教材,而且對教師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案采用最優(yōu)的教學方法,安排最合理的教學流程,提供了最大限度地幫助。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7~9年級學生的寫作提出了如下要求:“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的寫作能力”。
但是農村中學的學生生活單調乏味,往往是學校、家庭兩點一線,書又讀得少,準備功夫不足,胡編亂造或者陳詞濫調的現象就在所難免。而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促動了學生信息量的攝入,學生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信息量。
“俗傳一句玩笑話‘千古文章一大抄’。就讀他人文章以學習表達方法說,這句話卻有相當的道理,一種意思可用的表達方式不止一種,但不管其中哪種都是由前人習用的框架描畫或脫化而來。你不讀,或者讀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達框架茫茫然,拿起筆就難以得心應手,反之,多讀,熟了,筆未著紙?捎玫谋磉_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狈敝氐膶W習任務,使得當今的中學生難以有更多的空余時間走出去,感受世界的博大與多彩,單一的成長環(huán)境、閉塞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們儲存的寫作資料很有限,在寫作中常常會出現“下筆無詞”的茫然狀態(tài),而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出現卻為這些處于“下筆難,難于上青天”寫作困境中的大部分學生指出了一條“柳暗花明”的陽光大道。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學生可以在短暫的時間獲得更多的素材,不僅打破了時空的界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體味到更細膩、更深沉的情感,而且大量素材的累積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聯(lián)想、回味、思索自己平凡生活中的感動,安靜的生活中始終流動著的絢麗的美,從而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二、多媒體呈現生動、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感受美、享受美
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把抽象的文字符號所塑造的形象、揭示的內涵轉換成可欣賞的畫面展示出來。豐富的畫面,流動的場面和教師口頭語言的描述相比更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愿望,不僅如此,多媒體信息技術還可以打破時空界限,讓學生欣賞到眼前所沒有的風景,從而豐富學生的感觀積累,進而幫助他們下筆如流。例如,在教讀《春》《濟南的冬天》這樣寫景的課文之后,筆者通常會做個寫作小練筆,要求學生寫一寫大自然的美,但是由于大部分學生并不是隨時觀察自然、體味生活的有心人,因此,他們很難在頭腦中勾畫出形象可感的自然畫面,而多媒體在視覺上占盡優(yōu)勢,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提供精美的相關圖片,讓學生在獵奇獵新的視覺喜悅中感受不同韻味的自然風景,形象而生動的畫面豐富了他們的閱歷,更給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在動筆中走出困惑,有的放矢。再如,在寫人的作文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父母師長默默付出,無私奉獻、辛苦勞作等相關主題的畫面或視頻,通過或靜態(tài)或流動的畫面喚醒學生沉睡已久的生活記憶,喚醒學生心中或溫柔或深沉的情感,觸其心懷,動其心魄,學生自然而然便會打開記憶、情感的大門,寫出生活中和父母師長相處過程中最為溫馨、難忘、感動的瞬間真情。
三、多媒體信息技術讓作文評改化靜為動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毙碌慕逃砟钫J為合作是比競爭更重要的素質,而作文教學更需要發(fā)揮集體力量,學生在互學、互助、互評、互賞中,作文能力可以較為迅速地得以提高。
傳統(tǒng)的作文課,通常是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教師指導、學生修改的模式。修改時,學生完成草稿后,教師一一指出每個學生作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修改建議,學生經過修改,請教師再次指導。這樣的指導方式雖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文本的修改通常是處于一種靜態(tài)模式,這樣的作文修改過程勢必會需要大量的時間,從而降低其時效性。況且“無論是語是句,凡是文字都不過是一種寄托某若干意義的符號,這符號因讀者的經驗能力的程度,感受不同:有的所感受的只是其百分之一二,有的或者能感受得多一點,要能感受全體那是難有的事。普通學生在讀解正課以及課外讀書中,對于一句或一語的誤解不必說了,即使正解,也絕非全解,其所感受到的程度必是很淺。收得既淺,所發(fā)變得也自然不能不簡單空虛!苯柚鷮W生一己之力去修改自己的文章,勢必會因其閱讀感受能力的限制而使作文修改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當多媒體信息技術走進作文教學以后,這種靜態(tài)的作文評改方式便發(fā)生了極為重要的改變。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初稿作文,教師和學生充分合作,借助彼此的智慧分析文章存在的優(yōu)點和不足,針對不足,教師和學生之間再次發(fā)揮合作的作用,指出修改的方向和建議,借助集體的力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佳的修改。多媒體技術參與的作文評改課將傳統(tǒng)的靜態(tài)修改變?yōu)閯討B(tài)的修改,學生們在合作中不僅明白了應該怎么改,而且明確了為什么要這樣改,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作文的時效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學過程直觀、動態(tài)、情感,又極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學的成效。
合作才會共贏,而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農村中學的作文教學恰恰就是這樣合作共贏的關系。多媒體信息技術使作文教學可以更好地展示它的魅力,使閱讀貧瘠的學生視野開闊了,生活豐富了,情感深厚了,在快捷、前沿的互聯(lián)網中感受不曾經歷的生活,積累不曾閱讀的文字,體味不曾經歷的情感,曾經枯燥、惱人的作文換上喜人的新裝在他們心里開始生根、發(fā)芽,茁壯。當然,一切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多媒體信息技術與作文教學的整合過程中,勢必也會出現“內容龐雜,畫面不佳、動畫干擾”等弊端,但只要教師能在教學中多加注意,就一定可以避免這些狀況的發(fā)生,從而充分發(fā)揮其在作文教學中的優(yōu)越性。
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先進與前沿,為山重水復的作文教學插上翅膀,讓學生們在自然、社會、人生的藍天自由翱翔,書寫最美的篇章!
參考文獻:
[1]趙志偉.舊文重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2]夏丏尊,劉薰宇.文章作法[M].北京:中華書局,20xx.
中學作文 篇5
我們經常會聽到人們不停地抱怨自己整天就是瞎忙,太累了。究其實質,是他們沒有學會如何從忙碌中學會讓自己的心變得閑暇。
人們?yōu)榱松,都在不停地忙碌著,正如西西弗每天把大石頭推向高加索山一樣,每個人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事情,沒有片刻的閑暇。然而無論我們的肉體怎么忙碌,我們的內心依然要保持閑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輕松面對人生的每一天。
孫楊每一天要游10公里的距離才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競技狀態(tài),這基本上每天都泡在泳池之中,他是忙碌的,然而他并沒有抱怨,反而全身心投入。
只是因為投身于真心熱愛的事業(yè),即使忙碌也是愉快的,就如同在閑暇時光中一樣悠閑自在。
達爾文跟隨船隊出海,整天忙碌著觀察各種動物,然而他的心是閑暇的,他能夠很早起床觀察海上的生物,船靠岸時他也要下船到當地去觀察動植物的特征。他是忙碌的,然而他并沒有抱怨,反而更加投入地工作。
只是因為投身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業(yè),即使整天忙碌,也能讓自己的心處于閑暇的狀態(tài)。
當人們整天忙碌著機械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久而久之會產生反感,而如果此刻你能換一種心態(tài)來思考,那么你就能讓心情的忙碌變得閑暇。不然無論什么工作做長了都會覺得很累,很煩。而真正讓我們閑下來的'時候 我們又覺得百無聊賴,所以保持內心的閑適才是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同樣是忙碌的工作,三個建筑工人的故事也在提醒著我們只要調整好心態(tài)才能讓自己擁有更大的成功。
高三的學生無疑是忙碌的,也許外在的忙碌讓很多學生內心對學習也產生了厭惡感,然而光明的未來在眼前浮現,他會選擇放下疲憊,繼續(xù)忙碌,如果此刻他能改換一種心情,那么內心的疲憊自然就會消失,輕松地對待即將到來的所有的磨難。
無需抱怨,只是因為投身于充滿希望的事業(yè)中,即使忙碌,有干勁的。
海利斯特說 越是忙碌,就越是有閑暇。這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態(tài)度,只有愛上自己所做的事情,才會樂于為其忙碌。當忙碌的充實與閑暇的輕松完美結合時,生活便會充滿朝氣,充滿陽光。
中學作文 篇6
他們是這樣一群人,生活中你時常可以看得見他們,但你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只是以他們從事的職業(yè)來定位他們——掃垃圾的、送水的、攤煎餅的,我們每天行色匆匆地與他們擦肩而過,在固定的時間、地點碰見他們。他們不是業(yè)主,也未能與我們比鄰而居,他們明明生活在明處,卻被冠以“暗人”,他們是在城市邊緣討生活的一群,沒有城市戶籍,像蟻族一樣,無名而又默然。
掃垃圾的那家,與我同鄉(xiāng),長年住在汽車庫里,孩子們則住在自行車庫里,他們夫妻倆兼做收破爛的營生,以貼補家用。每天清晨,我們還未起床,便可以聽到樓下掃帚窸窸索索的聲音,從這單調的聲音里你竟可以聽到生活的安寧。見到相熟的.住戶,他們會很熱絡地打聲招呼,而招呼已入鄉(xiāng)隨俗地稱為“阿姨”或“老伯”了。曾經耕田犁地的手,如今拿起掃把,想必也有一個習慣與適應的過程吧。年后有次我坐公車,那戶掃地的男主人招呼我,我一時竟認不出他來,身穿皮夾克,衣服挺刮,手里提了三、四箱白酒。一問才知,他從老家回來,大兒子回家結婚辦酒,現在一家子剛從安徽趕回來。大兒子在家蓋了棟樓,說是花了三十萬,他還有個小兒子,一個閨女,閨女是不用花多少錢的,但小兒子肯定也要花上幾十萬。聽到此,我有點明白他們?yōu)槭裁催@樣克己與節(jié)省了。
還有一個攤煎餅的,每天早上在人家店前支個攤子,攤子很簡陋,一個爐子,上面罩個鏊,她很熟練地將面糊攤在鏊上,平鋪開來,再打只雞蛋,夾張油葉子,撒上蔥花、香菜、榨菜、抹上甜醬或辣醬,卷巴卷巴,一張餅就做得了。常年的風吹日曬,給她的皮膚鍍上了一層古銅色,是勞動的本色。她是山東人,煎餅是她們那兒的日常吃食,如今變做維持生計的手藝,她是美食文化的推介者與踐行者。
送純凈水的那家,兒子讀初中,有時,父親會開著電動三輪車,兒子側坐在車框上,車里還放些純凈水空桶,車聲隆隆地送兒子上學,那氣勢竟比小轎車來得雄壯。在代際關系變遷難度加大的今天,他們正用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多一分向上流動的空間。
販夫走卒,蕓蕓眾生,他們背井離鄉(xiāng),為生活奔波,雖然辛苦,但比那些尸位素餐的人要來得坦蕩與高尚得多。如果你用世俗的眼光去打量他們,會覺得他們讓這個小區(qū)跌了檔次并顯得凌亂——他們的衣服搭根繩子就晾在屋外,門外時常堆著破爛,沒有空調、沒有抽油煙機,他們的生活竟一覽無余地有些蒼白。但如果哪天他們休息,你會發(fā)現自己的生活回不到原來的秩序,原來他們的生計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
如今,市儈的人漸漸多了,他們與權貴交游,唯領導“馬首是瞻”,甚至以“對我有用還是無用”作為結交的砝碼與尺度,他們察顏觀色,八面玲瓏,視普通群眾為“暗人”。從某種角度而言,簡單如你我確是一種“暗人”,安安靜靜地活著,平凡而自尊,而生活,正在不遠處綻放她的面容。
中學作文 篇7
暖暖的春風吹過山巒和平原,萬物復蘇,生機勃勃。輕輕的,春姑娘穿著一襲綠色的長裙,款款地向我們走來了。
春風給柳樹梳頭,柳樹擺動著迷人的長發(fā),讓春風給她別上無數個綠頭花,柳樹驕傲的在小河上照來照去,柳枝兒隨風蕩漾。春雨給花兒淋浴,贈給她鮮艷的紅色、黃色、橙色和紫色……春雨和春風在河面上戲耍,把冰塊融化,濺起一個個水窩,吹起一層層漣漪。啊,多么有意思啊!
春雨綿綿。大地喝足了水,讓自己的皮膚更加烏黑油亮。桃樹開花了,滿樹綠色的嫩芽,中間隱約點綴著一點鮮艷的紅,就那么高高的聳立在樹頂,乳黃色的花蕊,淺紅的花瓣,讓人憐惜,又讓人愛不釋手,驕傲、孤零零的挺立在綠色中,接受著春雨的洗禮,在細雨淋濕的模糊的`綠色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你聽,“沙沙沙”的雨聲時;厥幵谖业亩,像一首動聽的歌兒敲打著那無情的冬,用春姑娘賜給他優(yōu)美的歌吼使得萬物復蘇。
你看,牛毛般的細雨從空中飄落下來,像一縷薄紗在空中飄蕩,它是多么般輕盈柔和。幾只小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不時“嘰嘰”地叫,像是要有自己的尾巴來剪斷雨簾似的。
你聞,那春雨與泥土混合的一種“春天的味道”是多么的新鮮。∥衣劦寐劦,咦?怎么這么想嘗嘗這味道的滋味呢?這時,我又聞到了復蘇的植物散發(fā)出的那誘人的香味。
春雨如絲,細雨蒙蒙。在這讓我如癡如醉的景象中,我仿佛也變成了一滴雨。這時,我富有感情的朗誦了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是美好的希望,也是美好希望的開始。仰望天穹,多少只風箏在蔚藍的天空下飛翔,我的心也飛上了云端。讓我們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放飛自己的夢想,放飛美好的明天吧!
中學作文 篇8
短短幾天的軍訓生活中,每天我們都必須接受三四個小時的軍事訓練,接著還要為國慶活動而練習……這對于我們這些怕苦怕累的同學來說,無疑不是一種艱苦考驗。
就在軍訓的第一天,教官就先給我門來了個下馬威……站軍姿三十分鐘。雖說只是三十分鐘,但在烈日當空下,同學們都一個個地倒下了。還好,教官們也是會體貼的把身體不好的同學扶到樹陰下,讓他們休息?墒牵斀坦賯冝D過頭來,看見有同學動的話,那就要被狠狠的批評。大家都只好堅持著一動不動,心里卻暗自抱怨教官的冷酷無情。
當然,教官們也是會說笑的。當大家休息時,教官就會教我們唱軍歌,為我們表演節(jié)目。他們精彩的演出博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有時,他們還與我們聊聊部隊的生活。每當我聽到他們講部隊生活時,我都會感到敬佩。原來,教官們比我們年齡大不了多少,也就大一兩歲,可是,他們的生活和我們可是天壤之別。他們作為軍人,每天艱苦的鍛煉,只為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人民。我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他們流了那么多的汗水,而我們有時卻在玩中難以自拔虛度光陰,不禁有些自責,也同時對教官們肅然起敬。
幾天之中,教官與我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漸漸的,休息時我們之間也會開些小玩笑調節(jié)氣氛,但在訓練中卻是說一不二,因為教官告訴我們: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在最后一天,大家都感覺到了一絲悲傷,這是我們與教官相處的最后一天了,我們與教官合影留念。告別時,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
是這些年輕的教官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軍人的精神,感動了我們,讓我們銘記了這難忘的一次經歷,銘記了他們。
中學作文 篇9
生命就是一只小船,當船上裝載的東西越來越多,小船也漸漸地不斷下沉……
命運
梧桐樹的葉子在漸漸凋敗,這一次也許就是也在從樹上落下 最后一次。深秋的風,肆虐地切開它的樹皮。下一個春季,它不會再有生命。
轉動在倦流中,方向在迷失。
精心挑選了許多石頭,卻又通通留在海邊。那些美麗的石頭,有的將會被海浪卷走,有的會被別人撿走,有的會永遠留在原地。每一顆小石頭,都有著自己的悲歡離合,上演著自己的變化無常的命運。
我坐在海灘上,看著那些星星,似乎也重復著石頭的悲劇,發(fā)了一晚上的呆。
無助
甚至連最后一次都沒有,風就無情地把正熱烈的燭火吹熄,我最終還是無法誤會殘酷的現實。
我坐在海灘上,它還是那么的滾燙,似乎生命的余暉掉落在憂藍的海面,隨著海浪,愈漂愈遠,我仿佛聽到它在呼喊,而我終究沒有能做什么。
淚水從眼角滑出,就連如此的小事,我卻無法制止。它在滴落在灼熱的沙灘前,也被無情地蒸發(fā),消失在視線中。
瞬間
花,一朵朵凋謝,緩緩落下。
我微笑,但神情卻有點不自然。我一直擔心,當你按下快門時,我卻剛好閉上眼睛,而你又悄悄地從我眼睫中再度消失。
記憶里,剩下些什么,我早已忘記,那是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失去你。而你,在我的最后記憶的`瞬間,一朵花飄落的瞬間,我卻恰好輕輕地閉上眼睛。
花自飄零水自流,回憶忽隱忽現……
睜開眼,一切全部都消失了。
祝福
從天堂傳來的聲音,星星閃爍,那是永遠的祈禱,祈禱明日的陽光驅除這一夜所有的陰霾。
霧,迷繞在心中,一直彌散不去,我失去了方向。曾經以為自己擁有那片燦爛的星空,卻不斷盤旋于狹小的山谷中,久久不能自已。
即使在被黑暗深處包裹著的心中,只要有一縷陽光的照射,那黑暗也不復存在,我相信,相信定能拾回失落的星(心)海,相信,在不久以后……
中學作文 篇10
“和則兩利,敵則兩害!边@是前些天,溫家寶總理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對中美兩國關系的看法。
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而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的思想。中華民族歷來有“友誼之邦”的美稱,“和”始終貫穿于民族的發(fā)展中,以至在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中都能看到關于“和”的表演。
從小,我們的老師就教育我們要“以和為貴”,要我們像鮑叔牙對待管仲那樣對待別人。相傳古代有鮑叔牙與管仲這兩個人。年輕時,兩個人合伙做生意,管仲總想占小便宜,但鮑叔牙不以為他無賴,知道這是因為他家里窮。之后,管仲出了不少餿主意,導致生意幾乎做不下去,但鮑叔牙不認為他蠢。后來兩人分別投奔齊國的小白和糾。管仲因為糾死而成為階下囚,但卻在鮑叔牙的力薦下,成為齊桓公(小白)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功臣,官位甚至在鮑叔牙之上。這應該是中華文化中“和”的經典范例。我們不難看出“和則至貴,和則興家,和則強國”的道理。若鮑叔牙因為管仲的一些過失而各奔東西,怎么會有后來共同輔佐齊桓公;若不是鮑叔牙不計較管仲在自己之上而力薦,怎么會有后來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難怪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
生活中,我們常說“和氣生財”。在清朝康熙年間,就有這樣一則故事。相傳大學士李英一天收到一封家書,信中家人稱與鄰居因三尺宅基地而鬧得不可開交,希望李英幫忙疏通下關系。李英看后笑了笑,揮筆寫了一封回信,并附送一首:“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后,主動讓出三尺,鄰居見狀,也讓了三尺,也就有了后來六尺巷的故事。的確,“和氣生財”。鄰居之間為何非得鬧僵呢?抬頭不見低頭見。若非“和”,又哪里來的六尺巷的佳話呢?
“和”在過去,當今以及未來,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小到處理鄰里關系,大到外交事務,“和”文化都有其存在的身影。
如今,我們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口號,也不難看到和諧的`重要意義。在當今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中,“和”文化更不可缺少。家和則寧,國和則興!在幾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和”融入到我們的文化中,融入到我們的血液里。只有以鮑叔牙,李英等人為榜樣,從我們中華文化中汲取“和”的精髓,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和則至貴,和則興家,和則強國!
【中學作文】相關文章:
中學的作文03-28
中學寫景作文12-05
推薦中學作文03-31
關于中學的作文06-06
中學優(yōu)秀作文01-15
進入中學作文12-22
中學作文優(yōu)秀05-20
中學作文范文03-23
中學的優(yōu)秀作文06-07
優(yōu)秀中學作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