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紙》的教學設計
《紙》的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會認十九個生字,寫好十個字。
2.了解“便宜、質(zhì)量、方便、自豪”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部分詞句。
3.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了解紙的發(fā)展過程,了解到紙的發(fā)明是我國古代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賞析
《紙》這篇課文以母女對話的形式講述了紙的發(fā)展過程。小麗在影片中看到,“古時候的書是用竹片做的”,感到很奇怪,“這是怎么回事”,通過媽媽耐心地回答,使小麗知道紙的產(chǎn)生由來。由此激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紙的產(chǎn)生過程本來是一個說明性很強的話題,這篇課文以女兒提問媽媽回答的方式輕松的表述出來。
在紙發(fā)明以前,我國古人曾用過多種物質(zhì)來做書寫材料,“把文字刻在龜甲、獸骨、青銅器、石頭等上面”,后來又把字寫在竹片、絲織品上,顯然竹片、絲織品比甲骨等適用,但它們也有不足之處!爸衿敲粗,帶著它多不方便哪”,絲綢倒是輕便,可價錢太貴了,“一般人用不起”。經(jīng)過千百年的探索、實踐,我們的祖先發(fā)明了造紙術,到東漢時,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發(fā)明了一種便利的書寫材料,這就是“紙”。紙的材料來源豐富,生產(chǎn)方法也比較容易,造紙生產(chǎn)得到發(fā)展,從而不只是皇家貴族有紙用,勞動人民也有了足夠的紙張,“用紙的人多了起來”。紙的發(fā)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引以為自豪的,后來傳到國外,在國際上的影響非常大。“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準備各種紙的實物,了解紙的用途,了解新型紙。
2.布置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
。ǘ┛梢圆捎貌煌绞郊と,如:
1.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紙,讀書、寫字、看報,作畫……你知道它是怎樣發(fā)明出來的嗎?
2.看課件畫面:
(大意:西漢時,文學家東方朔給漢武帝寫了一篇奏章,用了三千多根竹片,由兩個武士抬進宮中,漢武帝看了兩個多月才看完。)
。ㄈ┳灾髯x文、識字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并想辦法認識這些字,讀準字音。
注意糾正字音:
“便”在“方便”一詞中讀“biàn”,在“便宜”一詞中讀“pián”。
“了”在“了不起”一詞中讀“l(fā)iǎo”。
“重”在文中讀為“zhònɡ”,通過組詞的辦法區(qū)別兩個字音。
2.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趣味識字,調(diào)動學生認字的興趣。
3.寫字指導:
骨:上半部分代表“骨架”,要寫的剛健有力,有支撐感;下半部分代表“血肉”,注意“月”的撇變成豎。
。ǹ梢赃@樣記“骨”字:張口不封口,拐棍朝里走,安上禿寶蓋,下月不能丟。)
錢:左右結構,右邊“戔”兩短橫從豎中線起筆,略向上傾斜,寫在右上半格,斜鉤要拉長。
便:左右結構,右邊“更”首橫略短,第六筆長撇頂在橫中,直穿“曰”后撇向左下方,最后捺伸到“曰”的左下方,取平勢斜向右下。
品:由三個“口”組成,下面兩個口分寫在豎中線兩側,托住上面的一個口,整體形狀為“△”
龜:注意“曰”要寫的扁寬一些,最后一筆豎彎鉤的豎略在中線左邊一點兒。
價:第五筆撇起筆在豎中線上,不要寫成豎。
紙:最后一筆斜鉤要寫舒展些。
漢、術兩個字筆畫較少,要寫得舒展些。
(四)吸納信息、整理信息,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認真閱讀,吸收信息。
。1)整體感知:本文的表達方式為對話,根據(jù)課文特點可以把分角色朗讀作為整體感知層次的閱讀方式。適時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2)在學生熟讀課文,掌握課文信息之后可以通過各種檢查方式檢查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如:給出關鍵詞,打亂順序,讓學生重新排列,體會紙的發(fā)展過程,從中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竹片、絲織品、龜甲和獸骨、紙
2.制作積累卡,整理信息。
可以啟發(fā)學生回憶作資料卡片的方法,然后把從本文中吸收的信息加以整理,以資料卡片的方式積累下來。
。ㄎ澹┘ぐl(fā)情感,指導朗讀
蔡倫通過努力改革了造紙術,造出了又便宜質(zhì)量又好的紙,這是中國人的驕傲,是中國人的自豪,讀第5自然段末尾及第6自然段時,感情要飽滿,要讀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卣够顒
1.說說紙有哪些用途?現(xiàn)在又發(fā)明了哪些新型紙?
2.把學生在課前查找的有關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的資料作以交流,從中再次深化民族自豪感。
【《紙》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紙的教學反思08-17
《紙》教學反思03-08
紙風鈴教學反思08-26
《紙的發(fā)明》教學反思04-01
《紙》科學教學反思03-08
科學《紙》教學反思03-09
《紙的發(fā)明》教學反思范文09-01
紙的發(fā)明教學反思02-10
《紙的發(fā)明》教學反思(通用8篇)03-19
紙與字體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