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十三歲的際遇》 2
十三歲的際遇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敘述、議論、抒情相結合,材料安排精當合理的寫法。
2、注意文中第一人稱與二、三人稱交替使用的特點和作用。
3、體會作者展示后來居上與眾不同的個性,勃發(fā)向上的追求與熱情。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敘述、議論、抒情相結合,材料安排精當合理的寫法。
2、注意文中第一人稱與二、三人稱交替使用的特點和作用。
3、體會作者展示后來居上與眾不同的個性,勃發(fā)向上的追求與熱情。
教學設想:
1、 朗讀全文,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2、 這篇文章詩意盎然的優(yōu)美散文,文辭優(yōu)美,字里行間透著靈氣,迸發(fā)出勃發(fā)向上的追求與熱情,展示了作者與眾不同的個性。要在反復"讀"中用心去體會。
3、 本文抒情性強,篇幅長,行文思路不易把握;有些語句含義深刻,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吃力。所以教學中應注意突出重點,以簡馭繁,扣住“十三歲的際遇”重點研讀文章第二部分,并通過對精彩語段的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意,而不必進行過于繁瑣的分析。
4、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教程;
一、導入
田曉菲是個早慧型的人才,她13歲就被北大破格錄取,為紀念北大九十周年校慶而.寫作這篇文章時,她也只有16歲,卻已是大三的“老生”了,北大帶給她怎樣的影響呢?她又想對這所享譽全國的著名高等學府說些什么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
二、整體感知。
1、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文,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2、文章分成獨立的三部分,概括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
三、局部研讀。
1、 學生瀏覽課文,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課文哪部分內容集中敘寫了“十三歲的際遇”?
A快速閱讀課文第一部分,用兩個最能體現(xiàn)作者心路里程的字,概括作者7歲到16歲的四個生活剪影。
7歲的 見到一張泛黃的北大照片,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著一個“北大”。
10歲的 過北大校門而不顧,堅信自己會成為北大的學生,要保持新鮮感。
13歲的 考入北大,從此在北大成長。
16歲的 為紀念北大九十年校慶之際創(chuàng)作此文回顧兩年北大生活,展望未來,渴望創(chuàng)造與飛翔。
B指導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一部分。指定四名學生作示范,分別朗讀7歲、10歲、13歲、16歲四個時段的內容。
C再選四個同學分別對四個角色朗讀的同學作評價,指出其優(yōu)缺點。
(2)課文寫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目的是什么?
2、默讀第二部分,摘錄關鍵詞句完成下表,全班交流。(交流中可穿插對精彩語句、語段的朗讀)
北大的書 最初的感覺 后來的感悟 對學校的評價 個人的成長
北大的人 學生 師長 對學校的評價 個人的成長
肖像 品質
兩年的北大生活使作者對北大有了深刻而豐富的認識,你能說說北大是如何深刻地影響著作者的成長的嗎?學生研讀第二部分。
提示:北大的書和北大的人。
北大的書:400多萬冊圖書開始讓作者幾乎感到絕望,如那個哭泣的小女孩一樣感到自己的淺薄,慢慢的,作者在書的世界里心情變得沉靜、愉悅、安詳。
北大的人:北大學生的敏感、純潔、機智與生機勃勃讓作者感受到北大特有的清新自由的氣氛。北大的老師讓作者第一次懂得了老師二字真正的涵義:嚴謹治學,誠懇做人。
小結:北大委于我心的太多,這是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淚水與歡笑而格外充實的時光。
3、勾畫出第一部分、第三部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談談自己的體會,帶著感情朗讀。(教師不必強求學生體會的深刻性,只在學生已有認識的基礎上稍加點撥提升就可以了)
4、文章使用了許多優(yōu)美的比喻句,在課文內勾畫出來,在全班交流。(課后“探究•練習”二、三題,理解比喻句和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四、請學生談談學習完課文后的感受,教師小結。
補充資料
[資料整合平臺]
一、田曉菲近況
田曉菲在哈佛(節(jié)選)
張維攻
在波士頓,在美國最負盛名的哈佛大學,我見到了從天津走過來的田曉菲。
9歲的田曉菲兩年前在美國哈佛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在受聘于哈佛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做講師。
……
 
【《十三歲的際遇》 2】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十三歲的際遇》教案02-13
初中語文《十三歲的際遇》教案設計08-25
《十三歲的際遇》讀后感2篇04-09
《十三歲的際遇》讀后感08-24
十三歲際遇讀后感06-15
我的際遇08-24
《十三歲的際遇》讀后感5篇03-22
眼睛的際遇作文05-05
眼睛的際遇初二作文08-18
十三歲的天空作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