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成人和兒童的反向敘述
一,背景說明
《朝花夕拾》收錄的是魯迅寫于1926年的十篇回憶性散文 。其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成于這年的九月,是魯迅剛到廈門大學教書的頭一個月。1926——1927這兩年,是魯迅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如魯迅說的:
“到了一九二六年,有幾個學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說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語堂的幫助逃到廈門,去做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廣東做了中山大學教授,四月辭職,九月出廣東,一直住在上海。”
從北京到了廈門,再到廣東、上海。是魯迅一生中最多變數(shù)的時期。這兩年,他由政府官員轉(zhuǎn)到大學教授,再到一個沒有固定職業(yè)的自由寫稿人。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是魯迅由一個官僚土紳淡出的過程,也是魯迅由這個社會的主流走向民間的過程。這種變化,促成了魯迅思想的變化。比如,他一向服膺的進化論思想,在這個時期就徹底的崩毀了。對于他一直批判解剖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的思想,他卻有了新的感想。這些也都在他這時的文章中體現(xiàn)了出來。
因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對自然喜愛和對上學生活不滿的描寫,人們多認為文章是對舊式教育的批判,這也許只是皮相。事實上,這時魯迅已經(jīng)年過不惑,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思想交鋒,見過了眾多的新舊學派。他自己的思想,正在蘊釀確證過程中。離開生活多年的北京,來到遼遠的廈門海邊,使他有時間安靜思考。在返觀兒童時視為是痛苦的學塾生活時,他懷有一種相當溫馨的眷念之情。同時,他在描寫兒童舊事時,對于現(xiàn)代世界也在作著隱隱然的比較和批判。 經(jīng)歷這么多,其心情也和當初離開家鄉(xiāng)到了南京就新學一樣,充滿了復雜的心理反映吧!所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回憶性的少年的成長故事。
錢理群先生曾指出;魯迅有意利用“看/被看”二項對立模式和設(shè)置“無知者”視點來寫小說。如《示眾》《孔已己》等運用不同的敘述角度的變化來造成作品的多義性 。同樣,他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也有許多篇幅利用了對立模式和兒童視角(無知者)來敘述故事!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就是主要利用了兒童視角,敘述兒時學前自在的生活和上了私塾以后感到拘束的生活,在回憶往事時,既描寫了自己少年時代的生活,又表達他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中情感思想的變化過程,而且還發(fā)表了對于當時社會和文明的看法。兒童的敘事是真實然而是無知的,而成年人的敘事是復雜多義的。成年人的行為,少年多不能判斷真實與否;而少年的行為,成年人多是清楚其含義的。兩種敘事方式是不同的,因年齡不同而產(chǎn)生了敘述真實程度的差異。這種兒童和成年人思想和行為方式的反向差異,構(gòu)成了本文文本意義上的沖突和張力。由于成人的角度和兒童的構(gòu)成了一種反向意圖的對照,從現(xiàn)象上看,是相互否定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這種敘述稱為反向敘述。
二 文本分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前半寫自己童年在百草園的快樂時光,后半寫學塾中的上學生活和老師。在對自然和學塾場景描寫以外,還寫了三個不同身份的故鄉(xiāng)人物。
“我家的后園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做百草園,F(xiàn)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未次的相見也已經(jīng)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文章首先破題,從百草園講起。這百草園雖然早已經(jīng)是別人家的了,“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是以成年人的語氣講出百草園在作者記憶中的親切感覺。
接著的一大段描述一個生機盎然的百草園。魯迅先用概括的方法寫百草園的物什之多。他筆下的植物,“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這一層是靜物描繪,以各種植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進行粗線條的描寫。“不必說”三個字正說明這些物什是平常之物,有兒童式的夸張語氣,也是引出下文精彩描述的伏筆!耙膊槐卣f”引出百草園里的動物,長吟的鳴蟬,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簡單地選取三種動物,各以其叫、伏、直竄的代表性動作來描寫,說明這些動物在百草園中的生活是多么地自由。這里雖然用的也是鋪開的寫法,但是魯迅用得卻很簡明!耙膊槐卣f”也是欲揚先抑,為下文作鋪設(shè)。魯迅這廖廖幾十個字,百草園里各物的形影聲色便如活了一般。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魯迅極為出色的繪影圖形的描寫能力。
接下來“單”字一轉(zhuǎn),引出園子的泥墻來寫。不寫園子而寫墻,墻竟然也是能給孩子帶來樂趣的場所,用的是烘托旁襯法。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彈琴,既是擬人狀物,又暗示出園子里既是各種小生物的天堂,也是孩子的樂園。從蜈蚣、斑蝥到何首烏、覆盆子,這里的動物植物都讓孩子感到新鮮。單是泥墻就有如許的樂趣,我們自然就會想到,這百草園會給孩子們帶來多少快樂了。
這一部分是描寫兒童在自然中的樂趣,重在表述自然給孩子的啟示和快樂。
這段中一句不大經(jīng)意的話,為下一步進入人的教育作了一個鋪墊:
“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
這里,成人所說的話,引出了“我”的興趣。我拔何首烏的經(jīng)歷,卻讓我對成人的教訓產(chǎn)生了懷疑。成人的教誨和兒童自己的生活體驗總是有著反向的結(jié)果。這是魯迅這篇文章的基本框架。我們也知道,成人的教誨和我自己(兒童)的理解力之間總是有著差距,但是,這篇文章的許多地方講的都是一個相同的經(jīng)歷模式:兒童從成年人那里接受教誨,按照教訓到生活中去體驗,結(jié)果卻多是錯誤的。這是用反諷的方法說明成人在兒童教育上失敗,是一種典型的反向敘述。這種敘述類似于一個證明的程序,其中包含著一些隱蔽的結(jié)論,即知識不是教出來的,而成人也多是不可為師。
所以,在下面的段落里,魯迅就談到了成人教育兒童的方法在兒童中的反應(yīng),并引出長媽媽和閏土父親等故鄉(xiāng)人物,美女蛇故事和捕鳥的敘述則分別寫出了鄉(xiāng)下人迷信的思維和高超的捕食能力。重點雖然在.寫作者和他們之間的深厚的情感,照應(yīng)的卻是題目,“百草園”——鄉(xiāng)間和自然。寫的是自然中各種可愛的生物(包括愚昧的鄉(xiāng)民),自然和兒童間溫馨的親和力。
在對百草園的回憶作了非常節(jié)制的敘述以后。魯迅用了一種情境突轉(zhuǎn)的手法,在這種對自然的敘述漸入佳境時,在情緒達到高潮時,引出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講述他的學生生活:
“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
作者先以兒童哀傷的語氣發(fā)問,家里大人為什么送他入學。然后,連用三個“也許是”外加“…… 都無從知道”,來加強兒童對成年人意圖的懷疑和不信任感!癆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的語氣是孩子式的,但是用了成人式的戲仿。強烈地表達了作者離開百草園時依依不舍的心情。
而對書塾和老師的描寫,也是運用兒童無知的視點。除了對上學和學生戲耍場面的描寫,我們都會認為這里對先生的兩處描寫很精彩。下面我們來看魯迅對他的老師的描寫。
“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的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fā)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就知道,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zhì)樸,博學的人!
這里魯迅先用幾個代表性的特點(高而瘦、須發(fā)花白、和藹)對老師作了簡要的交待,然后,用了很經(jīng)濟的三個場景,很傳神地描繪出了老師最精彩的幾個側(cè)影。
先說他的博學!拔摇闭糜械涔嗜フ埥蹋瑓s不料老師說“不知道”“臉上還有怒色了”。這里暗中有著與和藹和博學的交待的照應(yīng)。
“我這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yīng)該問這些事的,……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說。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
這里又是一種反向的敘述。雖然兒童是在自我解剖,可是,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對“博學”這種名號的揶揄。當然,這里并不是判斷老師是否博學。魯迅設(shè)計了一個悖論式鈕結(jié)在里面。雖然是寫往事,卻是在戲謔當世成人的各種成見。事實上,無論是“我”還是讀者,是不能依“我”的敘述來判斷老師學問的深淺的。博學是成人的觀念,并無必備的標準。不知“怪哉”為何物不能說明老師有沒有學問。無論何等博洽的人,也不能成為通事解人。但在兒童看來,全城里大人以為是的,定然不錯,因為都是大人們教導孩子事理。從兒童的角度,暗中點出成年人也有許多和兒童一樣的信仰。方之今世,成人們何嘗不也是迷信大人物、相信博學的大人物能解決一切難題嗎。這也是從兒童的幼稚來推知世人對名人尊崇現(xiàn)象的反諷。
而最精彩卻是對老師讀書的描述:
“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
這幅人物描寫,抓住了老師的幾個動作,便活動了一個質(zhì)樸而有情性的先生。他的老師—一個鄉(xiāng)下的私塾先生,在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成了逝去的風景了。椐魯迅弟弟周建人回憶,魯迅老師名叫壽鏡吾,確是紹興城內(nèi)有名的秀才,正是個方正的塾師。想來魯迅的正直,也會有這位先生的影響吧。而魯迅,雖然有過在大學教書的經(jīng)歷,卻總是不能和許多名流教授相容。他內(nèi)心深處,一定有著這個老師的影子吧。
魯迅曾在《破惡聲論》中提到“偽士當去,迷信可存”。 在今天的學者看來,就是反智主義了。魯迅也大約總愛和文明人有些不平吧。在這篇回憶少年生活的文章中,他對于曾對他的少年心靈產(chǎn)生影響的鄉(xiāng)下風景和人物,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成人和兒童的反向敘述】相關(guān)文章: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心得08-18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文11-05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6-2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范文08-2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反思04-04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08-24
語文教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02-2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通用5篇)08-0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通用7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