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
楊修之死
自讀目的:
一、通過典型事件刻畫人物。
二、進一步理解敘事順序。
三、從歷史的角度、藝術的角度,認識曹操。
教學重點:目的一;
教學難點:對楊修被殺原因的正確理解。
教學關鍵:目的三;
教學方法:引導自讀;
教學時數(shù):一節(jié)。
內(nèi)容和步驟:
一、簡介背景導入新課。
二、指導學生分析敘事的邏輯性。
1.選文圍繞曹楊之間的矛盾寫了那幾件事?記述這件事的行文順序能否變動,為什么?
——(1)嫌門闊 忌之
(2)一盒酥 惡之
(3)殺近侍 愈惡之
(4)告發(fā)丕 愈惡之
(5)斬門吏 大怒
(6)作教 殺心
(7)雞肋 殺
2.文中這些事的記述順序不宜變動。
——七件事從時間順序看是倒敘,但從曹操“進兵收兵猶豫不決——殺楊修——進兵失敗——班師”的過程中,殺楊修的事是順序的事。因此,從篇章結構上看,殺楊修前的七件事,要當插敘對待。
3.楊修死后,原著中有幾句詩,對楊修之死是這樣說的:“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我們現(xiàn)在想想,說得準確不準確?
——有道理。楊修恃才放曠,喜耍小聰明。而曹操在文中是個表面上“稱美”,而“心惡之”的妒賢嫉能的人,兩種性格互相沖突,必然導致一個結局,但楊修與曹氏父子間爭寵奪權的斗爭,卷入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政治斗爭,這才導致他遭殺的本質(zhì)原因。
4.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有“奸雄”之稱,從文中能看出他的“奸”嗎?
——一奸:借故殺人,
——二奸:不讓人識破心機,
——三奸:惠善后。
三、課堂練習:
比較下列“以”、“乃”的詞性和詞義:
(1)此乃楊修之所教也;
(2)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
(3)吾乃在夢中;
(4)門內(nèi)添“活”乃“闊”字也;
(5)修以雞肋之意對;
(6)再入以惑之;
(7)操以植為能;
(8)以今夜是令,便知。
板書:
嫌門闊 忌之
恃才戲主 一盒酥 惡之
楊修 恃才傷主 殺近侍 愈惡之
(恃才故曠) 告發(fā)丕 愈惡之曹操(奸雄)
恃才干政 斬門吏 大怒
作教 殺心
恃才亂軍 雞肋 殺
楊修之死由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頻道http://www.htc668.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楊修之死】相關文章:
楊修之死教學反思04-22
《楊修之死》教學反思02-17
《楊修之死》教學反思6篇03-07
《楊修之死》教學反思13篇03-09
《楊修之死》讀后感07-19
楊修之死讀后感05-30
《楊修之死》讀后感11-14
楊修之死讀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