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上冊《夢溪筆談》兩則· 示例之一
教案示例之一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預習第一題導入本課。
1.劃出說明物理的句子(答案見前)。
2.談所受啟發(fā)。
小結要點:我們的先人,在遙遠的古代,在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很低、科學實驗設備極差的條件下,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窮究物理,有不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對推動科學研究和應用的發(fā)展起了重大作用,是值得我們引為驕傲的。
這篇課文作者沈括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二、作者簡介。
沈括是北宋著名的學者。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 ̄1077),他參加了王安石的變法革新運動,是這個運動中的骨干人物之一,官至三司使(度支、戶部、鹽鐵三司,主管全國財政、經濟工作),主持過天文研究、農田水利和軍器的制造。后出知延州(今陜西延安),練軍有方,威聲雄于他府。李贄在《藏書》中將他列為“疆(強)主名臣”。
沈括晚年退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東郊夢溪園,潛心著作,以筆記形式記述和總結了學術領域內的廣泛知識和經驗,寫成《夢溪筆談》一書。全書共30卷(包括《補筆談》3卷、《續(xù)筆談》1卷),609條。其中,有關自然科學和應用技術的有200多條,內容涉及數學、天文、氣象、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理、醫(yī)藥、工程技術等領域,不僅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和應用技術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表現出作者在這些方面的精辟見解(可以附帶指出沈括在石油問題上所作的天才預測——見課本練習,今天已經實現)。
《夢溪筆談》一書長期以來受到國內外科學界的高度重視。美國科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卷一中,稱贊它是“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三、給課文劃分層次。
1.齊讀課文。
。厶崾荆 這是一篇小科學論文,讀時要注意哪些語句是表達作者的觀點的。
2.把重要的語句劃出來。答案如下:
、佟肮欧ú刹菟幎嘤枚隆嗽拢耸馕串敗。(要注意這個“殊”字,表示了作者極不贊成的態(tài)度。)
、凇敖圆豢上抟詴r月。”(“皆”,指上文用根、用葉、用芽、用花、用實諸事。這就提出了針鋒相對的主張。)
③“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拘以定月”跟上文“限以時月”是同一個意思,為避重而更換。這是用反問形式強調作者的主張,兼批“古法”,跟篇首呼應。)
。鄹阶ⅲ 在劃出重要語句的同時,要根據答案后面括號里的話提出一些簡單問題,讓學生回答。對劃錯了的也要加以分析,說明錯在什么地方。例如“緣土氣有早晚,天時有愆伏”,這是解釋原因,不是闡明觀點。
3.劃分層次中應解決的幾個問題。
①“但二月草已芽……在藥則未為良時”一句是屬上還是屬下?(教學參考書以此句屬下。)
討論后小結:此句應屬上。理由是,它解釋了“古法”產生的原因,又以“在藥則未為良時”照應上句“此殊未當”。
、凇敖圆豢上抟詴r月”和“緣土氣有早晚,天時有愆伏”能否做為前后兩層的分界點?(教學參考書將“但二月草已芽……拘以定月哉”作為一層。)
討論小結:“皆不可限以時月”是上文的總括語,是用實物來驗證作者的觀點。“緣土氣有早晚”的“緣”字雖有承上作解釋的意思,但這兩句又是下文的總領語,由此轉入理論性的分析,即用植物的生長原理來證明作者的觀點的正確性。因此,以這兩句話作為前后兩層的分界,可以更明顯地看出作者推理的步驟。
、邸柏M可一切拘以定月哉”這句是否應當專立一層?
討論小結:專立一層,可以再次強調作者的觀點,并呼應開頭,以示批判“古法”之意。但行文又跟上文聯系得緊密,併入上一層也可。
4.各層大意如下:
第一層(開頭至“在藥則未為良時”)對“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一說提出異議。
第二層(“大率用根者”至“皆不可限以時月”用實物說明采用部位不同,采藥時間也應不同,由此作出“不可限以時月”的結論。
第三層(“緣土氣有早晚”至“此人力之不同也”)說明地勢、物性、地氣和人力對植物的影響,進一步論證采草藥不可拘以定月。
第四層(最后一句)是全文結論。
四、本文的論證方式。
1.根據層次分析可以將作者的觀點概括如下:
采草藥應根據用藥的部位和藥草的生長環(huán)境選擇最佳的采集時間,不能“拘以定月”。
。壅f明] 在明確這個觀點之后,可以再就本文的體裁問題進行短時間的討論,然后小結如下:
、傥恼聫摹捌啤比胧,先指出古法“未當”。
②通觀全文,都是從正面闡明作者的主張。
、畚恼率亲h論性的。
至此,教師可以引用夏丐尊、葉圣陶兩位先生的話(引文見“教學設想”),指出:在本文中,說明正是議論的一種手段,所有的說明內容都證明了“這樣干”(按用藥部位和藥草生長環(huán)境選擇最佳時間)是對的,而“那樣干”(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是錯的。
2.分析文中的說明成分。
可分為兩步走:第一步,分析第二層?商岢鱿旅娴膯栴}(括號里的話是答案要點,下同)。
、龠@一層說明的中心是什么?(采草藥的最佳時間。)
、谠谡f明方式上有什么特點?(一是詳說和略說相結合,二是按根、葉、芽、花、實的順序。)
補充問:詳說這一部分(說“根”)又用了怎樣的說明方式?(分類:有宿根和無宿根。用實物檢驗:蘆服、地黃、紫草。對比:形態(tài)、重量、根色。)作者在說明順序的安排上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芽”應置于“葉”前,這樣就完整地概括了植物的生長過程。)
附板書如下(跟討論同步進行):
第二步,分析第三層?商岢鱿旅娴膯栴}:
、龠@一層從整體看,用的是怎樣的說明方式?(總領語之后,分條列目地說明。)分幾條?(四條:地勢、物性、地氣、人力。)
補充問:“此……不同也”是什么句式?(判斷句。)應當怎樣理解它的意思?(聯系上文,應是“這是……不同的緣故”的意思,這是“省意”,不是省略句子成分。)
、谠倏疵恳粭l,又用了怎樣的說明方式?(前兩條可以明顯地看出是舉例說明,后兩條也是舉例,但有概括性。)舉例的目的是什么?(從現象說到實質。)
補充問:白居易的詩很短,為什么不引全詩?(后兩句跟作者要說明的問題無關,引前兩句正是舉例。)
、圻@一層在語言上有怎樣的特色?(運用了引文、對偶等修辭方法。)
3.分析說明與議論的關系。
可以從比較入手,提問學生:《華佗看病》和《預浩造塔》這兩篇短文里也有說明成分,這些說明成分有什么作用?(前者表現華佗醫(yī)術之精,后者表現預浩用心之精,都是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的。)
討論題:說說本文中的說明成分是怎樣為議論服務的。
補充題:①作者是否認為“古法”說的采藥時間完全錯誤?②作者按部位來說明采藥時間的用意是什么?用對比的方式來說明“根”,證明了什么道理?③說到“皆不可限以時月”已將“古法”基本否定,為什么下還要說“土氣”和“天時”?④說“土氣”“天時”這一層,所舉例證大多跟草藥無關,是否離題?
討論后小結如下:
、僮髡卟⑽赐耆穸ā肮欧ā,認為在二月、八月采芽還是對的,但采根、葉、花、果則不應限制在這個時間,所以說它“殊未當”。這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作者立論是正確的。
、谧髡呓檎崭⑷~、花、果的順序來說明采藥的時間,因為它們絕對不可能在同一時間,這是由草藥的生長過程決定的,所以“多用二月、八月”的說法是錯誤的。
、塾脤Ρ鹊姆绞絹碚f明采根時間不同則效果不同,以此證明不按該部位的最佳采集時間去采,則效果不佳,這是作者的主要論據之一。這個道理既已說清,下文再說到葉、芽、花、果時,就不再做對比說明了——僅此一端即可看出本文的實質是議論,說明是手段;如果是說明文,在葉、芽、花、果中至少可以選出兩項作比較詳細的說明。
、艿诙䦟与m已指出各部位的最佳采集時間,卻未指明月份。為什么呢?第三層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植物的生長過程特別是各部位的生長狀態(tài),要受地勢、物性、地氣、人力等因素的制約。有了這一番理論性的說明,采草藥不可“拘以定月”的論點就完全確立了。文中所舉例證都不是草藥,但草藥也是植物,同樣要受上述諸因素的制約,不能叫做“離題”。
五、留作業(yè)。
1.將《采草藥》中的對偶句劃出來。
2.預習《雁蕩山》,準備整理詞語。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第一題。附答案如下:
工整的對偶有:①“嶺嶠微草……望秋先隕”;②“諸越……夏榮”。還有一些不夠工整:①“土氣……愆伏”;②“無苗……虛而浮”;③“一畝之稼……后種者晚實!
二、補充介紹:①雁蕩山位于浙江省東南部,分兩個山群:南雁蕩山在平陽縣西,北雁蕩山在樂清縣東北。本文所記的是北雁蕩山,山中風景點很多:百有二峰、六十一巖、四十六洞、二十六石、十三瀑、十七潭、八橋七門等。②貫休(832 ̄913),本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屬浙江)人。
三、齊讀課文并歸納段意。
1.讀第一段。
① 給下面兩句話劃分停頓,然后朗讀。
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表示較長停頓,下同)。
皆│后人‖以貫休詩│名
【上冊《夢溪筆談》· 示例之一】相關文章:
《屈原列傳》示例之一07-16
《瑞雪》 之一05-01
學與問之一教案06-07
提案范文示例05-31
新郎致詞示例08-24
吉他作文示例06-15
“儒學與憲政”網絡筆談之一08-18
傳統(tǒng)婚俗之一——說媒篇08-24
《南京長江大橋》 之一05-01
來賓致詞示例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