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高三語文專題復(fù)習(xí)(詞類活用)
胡佑民
詞類的活用
漢語的詞類劃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礎(chǔ)。實詞可以分成名詞、動詞、形容詞及數(shù)詞等類;虛詞可以分成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及助詞等類。某個詞屬于某一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語句中充當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詞經(jīng)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jīng)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jīng)常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數(shù)詞經(jīng)常用作定語,代詞經(jīng)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副詞經(jīng)常用作狀語,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漢語里,某些詞(主要是實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xí)慣靈活運用,在語句中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即原來詞性)。例如《狼》:“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本渲械摹岸础北臼莻名詞,表示“洞穴”,這里卻臨時改變了詞性,用為動詞,作謂語,表示“打洞”。再如《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本渲小皥浴焙汀颁J”本是形容詞,這里也臨時改變了詞性,充當名詞,作賓語,分別表示“堅固的鎧甲”和“銳利的武器”,這種情況就是詞類的活用。現(xiàn)代漢語里也有這種活用現(xiàn)象,如“鐵了心”、“密切關(guān)系”、“鞏固國防”等,但卻遠不及古代漢語,特別是上古漢語那樣普遍。
總的說來,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或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等等。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xiàn)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名詞用作狀語,并不是詞類活用,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所以也附在這里加以介紹。
一、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在古代漢語中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钣煤蟮囊饬x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的密切相關(guān),只是動作化罷了。
例如:
①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
②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陳涉世家》)
③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滿井游記》)
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愛蓮說》)
古代漢語不僅普通名詞能活用為動詞,方位名詞也常常活用作動詞。例如:
①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厖攻铚、酂、苦、跖、樵,皆下之。(《陳涉世家》)
②秦師道東。(《左傳氛?????輟罰©
二、名詞用作狀語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一般只有時間名詞才能用作狀語,普通名詞用作狀語的很少見。而在古代漢語中,不但 時間名詞可以作狀語,普通名詞作狀語的現(xiàn)象也極為常見,很值得我們注意。
( 一)普通名詞用作狀語
普通名詞直接用于動詞前作狀語,所起的作用是多種多樣的,有的還具有比較濃厚的修辭色彩。常見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例如:
①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宋定伯捉鬼》)
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記妨?募螄噯緦寫?罰©
2.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jù)、手段或工具。例如:
①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失期,法皆斬。(《陳涉世家》)
3.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或狀態(tài)。例如:
①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史記廢鈑鴇炯汀罰©
4.表示行為的身分或?qū)Υ姆绞健@纾?br />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埃ā妒酚浄??寫?罰©
②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廢鈑鴇炯汀罰©
(二)時間名詞用作狀語
時間名詞用于動詞前作狀語,主要表示行為變化的時間。需注意以下幾點:
1.古代漢語時間名詞用作狀語,往往用連詞“而”或“以”把它和謂語中心詞相連接。這是現(xiàn)代漢語里所沒有的。例如:
①朝而往,暮而歸。(《醉翁亭記》)
②國內(nèi)空,日以削。(《史記飛嘆?寫?罰©
2.古代漢語里“日”、“月”、“歲”等時間名詞,用作狀語時所表示的意義和它們平時的意義有所不同,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時間修飾。例如:
①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傷仲永》)
②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捕蛇者說》)
③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捕蛇者說》)
④謹食之,時而獻焉。(《捕蛇者說》)
(三)方位名詞用作狀語
古代漢語里,方位名詞也可以直接用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或表示動作的趨向。例如:
①泰山之陽,墳水西流。(姚鼐《登泰山記》)
②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③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核舟記》)
三、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在語句中,形容詞如果處在主語或賓語及判斷句謂語的位置上,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義,它就活用為名詞。例如:
①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袆、董允等,此皆良實。(《出師表》)
③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陳涉世家》)
四、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形容詞活用為一股動詞,多數(shù)是由于后面帶了賓語,形容詞本身是不能帶賓語的。例如;
①山多石,少土。(姚鼐《登泰山記》)
②天下苦秦久矣。(《陳涉世家》)
③茍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
五、動詞活用為名詞
動詞的主要作用是充當謂語,但有時也出現(xiàn)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表示與這個動詞的動作行為有關(guān)的人或事,這時它就活用為名詞了。例如:
①吾射不亦精乎?(歐陽修《賣油翁》)
②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列論戰(zhàn)》)
③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
六、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實際上,它是以動賓的結(jié)構(gòu)方式表達了兼語式的內(nèi)容,學(xué)習(xí)的時候必須注意這一點。
使動用法中的謂語動詞,有的是由名詞、形容詞活用來的。由于原來的詞類不同,活用作使動以后,它 們所表示的語法意義也不完全相同。
(一)動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和它的賓語不是一般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guān)系,而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產(chǎn)生這個動詞所表示 的動作行為。
一般說來,活用作使動的動詞,多數(shù)是不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本來不帶賓語,用于使動時,后面就帶有賓語。例如:
①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孟子犯孀酉隆罰©
②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③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④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滿井游記》)
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
①晉侯飲趙盾酒。(《左傳沸???輟罰©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賈誼《過秦論》)
及物動詞本來就帶賓語,在形式上與使動用法沒有區(qū)別,區(qū)別只在意義上,這就需要認真具體分析具體語言環(huán)境,根據(jù)上下文來分辨。
(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形容詞帶上賓語以后,如果使得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的性質(zhì)和狀態(tài),那么這個形容詞則活用為使動詞。例如:
①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犯孀酉隆罰©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三)名詞的使動用法
名詞用作使動動詞,是指這個名詞帶了賓語,并且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馬中錫《中山狼傳》)
②元濟于城上請罪,進誠梯而下之。(司馬光《李濟雪夜入蔡州》)
③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黃生借書說》)
在古代漢語里,名詞用作使動動詞比較少見。
七、意動用法
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的意思。
意動用法只限于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
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chǎn)生某種動作行為,而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或以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內(nèi)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觀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譯為“認為厖”、“以厖為 ”等。
(一)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③吾數(shù)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鐵錐傳》)
(二)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形容詞用作意動,是主觀上認為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
例如:
①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匪的選罰©
上述這些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還不能概括所有的情況。比如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有時也可活用為動詞甚至是使動動詞,因為較為少見,這里就不談了。
高三語文專題復(fù)習(xí)(詞類活用)由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頻道http://www.htc668.com搜集整理,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高三語文專題復(fù)習(xí)詞類活用】相關(guān)文章:
高三語文專題教案11-09
高三語文專題教學(xué)反思04-08
高三語文的復(fù)習(xí)教案11-12
高三語文專題教案(5篇)11-10
高三語文專題教案5篇11-09
高三語文修辭復(fù)習(xí)課教案08-26
高三語文的復(fù)習(xí)教案12篇11-12
高三語文復(fù)習(xí)工作計劃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