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觸龍說趙太后》(說課)
《觸龍說趙太后》(說課)1
點擊瀏覽該文件
《觸龍說趙太后》(說課)2
大綱對高中階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如下:
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見附錄一)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
《觸龍說趙太后》是《戰(zhàn)國策》里一篇表現(xiàn)了高超的語言藝術的文章。層層遞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本文最大的特點。根據(jù)大綱的要求,結(jié)合本文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及重要的句子
2、分析本文層層遞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語言藝術
3、語言藝術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意義。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及難點。據(jù)此原則,我確立本文重點和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1、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及重要的句子
教學難點:2、分析本文層層遞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語言藝術
3、語言藝術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意義。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呢?根據(jù)大綱要求和學生學情,要遵循兩個原則:一、以誦讀為主線貫穿本課的教學,掌握主要實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二、在誦讀基礎上,師生共同討論鑒賞,重在點撥。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膠片展示)
趙威后問齊使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悅,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這段文字中,趙威后問得言之鑿鑿,步步緊逼;齊使者則狼狽不堪,囁噓語塞。這充分表現(xiàn)出了趙威后作為政治家的遠見卓識。正因如此,趙太后才會名垂青竹帛,聲施后世。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趙威后也并非至圣至賢之人,她也曾固執(zhí)任性,蠻橫專斷。也曾以溺子之私,置國家危亡于不顧。至此國家生死存亡之際,誰又能挽狂瀾于既然倒,撐大廈于將傾呢?我們今天學習了《觸龍說趙太后》之后,就會認識這位滄海橫流,顯出英雄本色的老人。
二、齊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難句舉釋(面上展開)
將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負責1-2節(jié),第二組負責3節(jié),第三組負責4-5節(jié)。結(jié)合注釋分組翻譯,找出難句相互討論,討論不決,推舉一同學指出疑詞難句,教師集中加以講解。如此,教師重在點撥省時省力,學生積極參與,手腦并用。
2、掌握重要實詞(點上突破)
獨立完成課后練習(二)“質(zhì)”“及”“甚”“少”“異”“為”?煞纸M展開競賽,提高課堂效率。
3、完成課后練習三,了解文言文中的敬詞與謙詞
三、復述課文,培養(yǎng)表達能力
先讓學生再次快速瀏覽課文,然后點名要求學生復述課文的主要情節(jié) 。這樣就能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意概括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可謂一舉兩得。
四、三讀課文,體味文章妙處
學生朗讀課文,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處,為下節(jié)課鑒賞評價奠定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因為學生通過朗讀固然能體味到文章的一些精妙之處,但也會遇到疑難,產(chǎn)生疑惑,學生的學習心理就會處于焦慮狀態(tài),迫切需要解疑答惑。于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教師解疑答惑也就水到渠成。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字詞難句,鞏固所學內(nèi)容(膠片展示)
1、下列各句中加線字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 B、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
C、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D、乃自強步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奉厚而無勞 B、少益耆食
C、祝曰:"必勿使反。" D、太后之色稍解
3、下列句中加線字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A、念悲其遠也 B、趙王之子孫侯者
C、其繼有在者乎? D、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E、祭祀必祝之
F、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
4、對下列句中加線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太后之色少解 (顏色) B、曾不能疾走 (竟)
C、婦人異甚 (差異) D、持其踵為之泣 (大聲哭)
二、分角色朗讀,進行賞析品位
分角色朗讀能讓學生進入特定的語言情境,進入特定的'角色,領悟觸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高超的語言藝術,并能激活課堂氣氛,發(fā)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
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教師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引導學生賞析觸龍由遠及近,迂回包抄說服太后的策略。教師拋出問題:觸龍是通過幾個回合讓太后入轂的?都采用了哪些策略?然后師生共同討論賞析。
1、敘家常,緩和氣氛
“入而徐趨,至而致謝”--年邁羸弱,老態(tài)龍鐘
自訴病苦之況--引起太后憐憫之心
問候飲食起居--以士關心同情
如此將心比心,趙威后心頭的堅冰開始融化,心靈之門已經(jīng)開啟?磥,觸龍確實深諳太后此時的心理。“自己死了丈夫,國家一攤子事情等著自己去操心處理,偏偏最心愛的小兒子又成了關鍵人物,外交上強國……出兵侵略自己的國家,危及自己的政權,而盟國的條件又如此苛刻;內(nèi)政上,盡管自己掌了權,可大臣們并不體諒自己,一味‘強諫’,把局面搞得很僵。”此時趙太后可謂滿腹委屈,迫切需要體貼安慰。觸龍經(jīng)過敘寒溫,話家常,讓趙太后感到到底還是年老舊臣體貼自己,從而解除了太后的精神武裝,緩和了緊張的氣氛,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為下一步進諫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2、談幼子,托及身后(誘敵深入)
盡管打破對峙,氣氛雖有所緩和,但深談時機仍未成熟,所以觸龍便“王顧左右而言它”,提出讓幼子舒褀“補黑衣之數(shù)”?删蛣萏釂枺骸坝|龍此舉目的何在?引導學生討論,明確觸龍此舉意在引起太后的錯覺:一、這老家伙竟然也為幼子走后門,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二、這老家伙竟然也那么疼愛幼子,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并且觸龍還說:“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用自己的愛子之情翻轉(zhuǎn)來引起太后的關注與同情,引出太后的愛子之情,從而引起太后的情感共鳴。這就使太后進一步放松了警惕,而且還把左師公引為知音同調(diào)。談話已經(jīng)觸及矛盾本身,而太后卻渾然不覺,這就是左師公的高明之處。
3、談燕后,辨明愛法(避實就虛)
按照常理,下文該談及長安君了吧,誰知卻不然,左師公反而談起了燕后,而且故意強調(diào)太后愛燕后甚于長安君。左師公的一番陳詞有著極為豐富的內(nèi)涵:一、太后對自己的女兒的前途考慮長遠;二、太后是深明大義的;三、事實證明,疼愛子女并非一味溺愛。就太后來說,也有不溺愛的時候:既有不溺愛的方式方法,更有不溺愛的對象。四、太后對燕后并非沒有親子之情,只是從長遠考慮,讓理智戰(zhàn)勝了感情。這一番陳詞,表面上大談燕后之事,實際上是借客形主,與溺愛長安君形成鮮明對比。凡此種種,無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從而摧垮了太后的精神防線。
4、話今昔,點明后果(單刀直入)
行文至此,似乎應該觸及問題的本質(zhì),但作者仍欲擒故縱,非但沒有提及長安君,反而把筆蕩開,這不禁讓人感到納悶?左師公從三家分晉說及諸侯各國,話題越說越遠,范圍越來越大,但扣題也越來越緊。這番話看似漫無邊際,實則步步緊逼。左師公“從廣泛的舉例中得出了一條必然規(guī)律:作為諸侯國的統(tǒng)治者,為國君的如果不讓他的子孫為國家出力,只是坐享其成,利用其特權享受揮霍……那他(子孫)遲早會喪失封爵和土地,被剝奪特權……甚至觸犯刑律,斷絕子嗣!敝链俗髱煿銌蔚吨比耄赋鑫糁T侯如此,今日太后亦然。太后正在溺愛長安君,過分的溺愛只能斷送長安君的錦繡前程。反之,如果讓長安君“有功于國”,那么將來他就能在趙國站穩(wěn)腳跟,飛黃騰達。通過對比,其中利害,孰輕孰重,判然分明。趙太后雖然一時糊涂,但聽到當頭棒喝,又怎能不猛然警?文章由遠及近,層層深入,從冰凍三尺到堅冰消融,從溪流潺潺到波濤洶涌,可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5、以《古文觀止》總評作結(jié)
左師悟太后,句句閑情,步步閑情。又妙在從婦人情性體貼出來。便借燕后反襯長安君,危詞警動,便爾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誠則生巧。至今讀之,猶覺天花滿目,又何怪當日太后之欣然聽受也。
三、自讀(第)三節(jié),完成背誦任務
文言文誦讀不僅可以積累相關的文言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作品的情感,更可以讓學生接受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從而“提高道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文化品位”。誦讀感悟,至關重要!
四、借古鑒今,培養(yǎng)寫作能力
1、由趙太后溺愛幼子所想到的。
2、談左師公的語言藝術在現(xiàn)實中的意義。
【《觸龍說趙太后》說課】相關文章:
《觸龍說趙太后》說課稿06-25
說課教學反思08-25
說課改作文05-05
說課培訓心得12-06
說課與教學反思01-28
說課PPT模板07-21
說課教學反思01-06
聽美術說課有感08-24
小學音樂說課教案11-02
你說,我說,他說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