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1
《再見了,親人》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篇課文為敘事抒情散文,描寫了1958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最后一批官兵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表現了志愿軍和朝鮮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摯情誼,贊揚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課文感情真摯強烈,敘事抒情相互交織,語言親切感人,構思精巧別致。課文是以志愿軍對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追述了許多難忘的往事,贊頌了中朝兩國人民比山高比海還深的情誼。從內容上看,課文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前三個自然段)各段結構基本相同: 開頭講述送別的情景,以請求的語氣開頭,而后回憶幾個人或幾件事,以回憶的形式進行敘述,最后抒發(fā)感情,以反問的語句結尾。充分說明了志愿軍為什么稱朝鮮人民為“親人”,在送別時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難舍難分的眷戀之情。第二部分(最后三個自然段)以呼喚的方式,抒發(fā)了志愿軍戰(zhàn)士的心聲,表達了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閱讀能力。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感情方面的作用。在閱讀一篇文章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本課所描寫的內容是發(fā)生在半個多世紀之前的特殊環(huán)境下的事件,由于學生對歷史知識了解的局限,對于理解文中所表達的中朝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會有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時注意對背景的介紹,以及使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戰(zhàn)役、封鎖、暫時、硝煙、噩耗、剛強、大嫂、籃子、雪中送炭、同歸于盡、深情厚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使自己感動的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4、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深刻、生動的國際主義教育。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體會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和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上。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根據本課抒情性較強的特點,從整體入手,引導學生弄清全文主要的人和事,通過抓重點詞句,創(chuàng)境朗讀,想象畫面等方法體會文章中心,感悟語言傳達的情感,使學生在語言訓練的過程中,心靈不斷得到凈化,達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育效果。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方式讀:個人讀、小組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對讀、配樂讀為學生創(chuàng)造朗讀的機會和情境,使朗讀和理解密切結合,相互促進。借助錄相、圖片再現當時場面。通過音樂烘托、渲染氣氛,使中朝兩國人民的深情表達的更加強烈。通過觀察書中圖片、文字,啟發(fā)他們展開想象,豐富課文內涵,拓寬思想,強化積累。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采用抓重點詞句體會文章,將個別學習、小組學習、班級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教學過程
。ㄒ唬 激情導入,揭示課題,激發(fā)探究興趣。
1、讀題,解題。課文寫到哪些“親人”?為什么要稱為“親人”?
2、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什么時候說的?為什么要這樣說?
3、介紹寫作背景
。ǘ┏踝x感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讀通句子把握課文內容。
2、學生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理清文章條理。
3、教師檢查初讀成果。
4、課文分別寫了志愿軍向哪幾位親人告別的情景?
5、用具體事例說說他們做了哪些事?
。ㄈ┚x品味,體現真情
1、研讀與賞析。
2、激情朗讀,表達情感。
(四)、課外拓展,知識延伸。
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還發(fā)生了千千萬萬感人的故事。收集有關抗美援朝中出現的感人小故事,開個英雄故事會
板書設計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2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戰(zhàn)役、封鎖、暫時、硝煙、噩耗、剛強、大嫂、籃子、雪中送炭、同歸于盡、深情厚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使自己感動的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4、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點:
教學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應放在體會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和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上,并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課前準備:
課件,了解抗美援朝戰(zhàn)爭,搜集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教學時間:
二課時(本節(jié)課為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fā)探究興趣
1、理解和認識“親人”。
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學的綜合性學習《有趣的漢字》嗎?(記得),當我們遨游在漢字王國時發(fā)現,我們中國的漢字真是歷史悠久,神奇有趣。今天我們來看這一個字,(出示“親”)大家都認識嗎?一起來讀“親”,再讀(出示:親),知道這個字是怎么創(chuàng)造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課件)。我們的祖先看到大樹枝葉的茂盛,聯(lián)想到是下面樹根給予的營養(yǎng),從而創(chuàng)造了這個字“親”,來表示有血緣關系的人,爸爸媽媽等這樣的人叫做“親人”(出示:親人圖)(張貼“親”“親人”在黑板上)
我們每天都在親人的懷抱中感受他們的愛,同學們長了這么大,這里邊經歷的事太多太多,結合你身邊對父母的體會,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說你對這些親人的`理解?(提問,指名答)小結:親人給予我們的愛是不求回報的 偉大的無私的 寬容、理解、包容的。
2、導入新課。
可是有一些人,他們之間并沒有血緣關系,我們也把他們稱為親人,知道為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這樣的課文。(播放課件)讓我們穿過時間隧道,來到五十年前,一同感受那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用多媒體播放配有當年抗美援朝畫面的《中國志愿軍戰(zhàn)歌》)(讀“戰(zhàn)歌”)讓我們再一次追憶那可歌可泣的歲月。(播放抗美援朝畫面)
3、簡介背景。
。úシ耪n件:音樂)師讀:1950年,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把戰(zhàn)火引向中國的邊境。中國人民響應毛澤東主席發(fā)出的“抗美援朝、保家為國”的號召,派出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他們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zhàn),一直打了3年,迫使美國坐下來談判。三年的戰(zhàn)爭,志愿軍死傷幾十萬,停戰(zhàn)后又留守了五年,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我國先后出兵130余萬人,有14萬英烈的忠骨留在了朝鮮的土地上,這其中就有:邱少云、黃繼光、羅圣教、毛岸英, 就這樣他們在朝鮮奮斗了八年 ,在漫長的抗戰(zhàn)中,在血與火的戰(zhàn)場上,我們與朝鮮人民生死與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軍要回國了,當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分別時,有多少朝鮮親人在車站為我們送行,那場面十分感人,他們互相說著“再見了,親人”。想重溫那感人的一幕嗎?(播放課件 再見了,親人)板書:再見了
4、這句話是誰說的?
志愿軍,大娘,小金花,大嫂
5、 “再見”什么意思?(再次相見,美好的愿望)
6、他們是“親人”嗎?為什么稱他們?yōu)椤坝H人”呢?文中的志愿軍是中國人,大娘,小金花,大嫂等是朝鮮人,有血緣關系嗎?同學們,讓我們一同去現場感受那動人的一幕吧。(播放課件:課文情景朗讀)
。ò鍟褐驹杠,大娘,小金花,大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讀通句子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條理。
同學們,現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課文中具體寫了幾位“親人”?為什么稱他們?yōu)椤坝H人”?(教師巡視)
2、學生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3、教師檢查初讀成果。(播放課件:書上生字詞)學生認讀。教讀。
4、理清文章條理。
剛才同學們讀了課文,理清文章條理了嗎?課文分別寫了志愿軍向哪幾位親人告別的情景?(板書:大娘,小金花,大嫂,朝鮮人民)
三、精讀品味,體現真情
。ㄒ唬┙虒W課文1---3自然段。
1、 那么現在你就是志愿軍戰(zhàn)士,你想和誰道別? (自由讀)
2、那么誰想和大娘揮淚道別?(出示課件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誰來有感情的讀讀這一自然段。
。2)。大娘為我們做了哪些事?付出什么代價?(指名回答,并板書:洗補衣服幾夜沒合眼送打糕昏倒在地上救傷員失去小孫孫)
。3)試按“請求——一回憶——反問”將課文分成三層。
同學們把這一自然段分成三層,可以嗎?(出示課件:開頭 中間 結尾)
(4)開頭:讀請求大娘的話。(指名用請求的口氣讀開頭。一人當志愿軍戰(zhàn)士,一人當大娘,情景朗讀。)
(5)中間:(出示課件,理解重點句子)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這真是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哪里寫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難和危險?
大娘她們僅僅是為我們送來打糕嗎?還為我們送來了什么?(鼓勵、希望、信心……)抓住動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大娘還為我們做了什么?你為我們失去了唯一的小孫孫。“唯一”“說明了什么?大娘心里怎么樣?(痛苦)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6)結尾:將抒情部分的反問句改成陳述句?比較表達情感的不同。(更能體現大娘對我們的情誼,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板書: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7)感情朗讀。(播放課件:配樂集體朗讀)
3、誰想和小金花道別?(出示課件第二自然段)
(1)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
。úシ耪n件:小金花為志愿軍做了什么?付出什么代價?(板書:救老王失去媽媽)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3
。2)找出最感動人的句子: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著媽媽。第二天傳來噩耗,你媽媽拉響手榴彈跟敵人同歸于盡。(抓住“噩耗”、“同歸于盡”兩個詞品味。)
。3)小金花的媽媽與敵人同歸于盡,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為什么沒有哭呢?出示句子:“同志們傷心地痛哭起來,你卻把腳一跺,嘴角抽動著狠狠地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播放課件:請同學扮演小金花,讀。讀出對敵人的恨。)失去媽媽的痛,對敵人的恨,這兩種情感是多么真切,對比又如此強烈。有感情地朗讀。
。4)引讀:多么剛強的小金花,在失去媽媽的一刻,她沒有哭,但當與志愿軍叔叔離別時,她卻哭了,她與志愿軍戰(zhàn)士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5)集體配樂朗讀這一部分。(小組讀)
4、誰要和大嫂道別?(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 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1)(播放課件:大嫂為志愿軍戰(zhàn)士做了哪些事?付出什么代價?(板書:挖野菜失去雙腿)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抓住重點詞句小組交流體會。
。2)重點交流,出示句子:“您知道我們缺少蔬菜,就挎著籃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陣地去挖!钡角把仃嚨厣贤谝安,會有哪些危險?那大嫂為什么還要去挖呢?這說明了什么?(這位大嫂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有感情地朗讀。
(3)引讀:為了給戰(zhàn)士們挖蔬菜,大嫂卻為此付出了雙腿殘疾的代價,所以在志愿軍心目中,這位大嫂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4)集體配樂朗讀這一段。(小組讀)
(5)(對照板書),升華感情。
為了志愿軍,大娘( );為了志愿軍,小金花( );為了志愿軍,大嫂( )。(播放課件)
。6)讓我們再來看一組照片,共同感受中朝兩國人民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偉大友誼。(播放課件)
。ǘ┯懻1---3自然段的結構上的異同點。
1、討論:
這三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ǘ加玫诙朔Q;都先用一個稱呼;這樣寫好像面向對方說話,更便于表達感情,都是通過具體事例直接抒發(fā)作者的感情。
開頭:都是請求的語句
中間:都是以回憶的形式進行敘述
結尾:都是反問的語句
2、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體會二者在表達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3、小結:
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真是感人肺腑,志愿軍怎能忘懷呢?讓我們走進志愿軍叔叔,跟他們一起和朝鮮人民話別,同學們可以站起來讀。(感情朗讀1~3段)
(三)學習4—6自然段(課件)。
列車越開越遠再也看不到親人熟悉的身影,再也聽不到親人親切的叮嚀,戰(zhàn)士們在心里深情地呼喚,朝鮮人民也在心里深情地呼喊。(播放課件)
1、在火車站臺上,志愿軍和朝鮮人民有道不完的離別話。訴不完的離別情。然而就在志愿軍和大娘她們揮淚惜別之際,火車啟動了。千言萬語化作一聲呼喚!霸僖娏耍H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學生接讀課文)。
2、火車徐徐開出,那隆隆的聲音牽動著志愿軍的心。今朝分別不知何時再相見,此時,他們心中唯有希望什么?“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保▽W生接讀)
3、戰(zhàn)士們深深依戀朝鮮的山,朝鮮的水,更依戀朝鮮的親人們!然而,無情的火車卻風馳電掣般向前駛去。戰(zhàn)士們把頭探出窗外,只見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佇立車站,不停地揮手告別。此時此刻,淚水模糊了戰(zhàn)士們的雙眼,要想對朝鮮親人再說幾句惜別的話,然而相距已遠,只能默默地在心頭一次又一次地呼喚著:“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保▽W生接讀課文)
4、朗讀,情感升華。播放課件 讓學生全體起立,(配樂集體朗讀)
。1)看,站臺上,志愿軍跟朝鮮人民一邊握手一邊告別:“再見了,親人”(學生相互握手)
。2)列車即將啟動,志愿軍正向朝鮮人民揮手告別,朝鮮人民也頻頻揮手致意:列車開動了,看著站臺上的朝鮮親人,看著這片中朝兩國人民的鮮血染過的土地,我們的志愿軍激動地高喊:“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學生揮手朗讀)
。3)列車隆隆向前,戰(zhàn)士們還在訴說著自己的心愿——(列車呀,請開得慢一點兒,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4)列車越駛越遠,戰(zhàn)士們從心底發(fā)出呼喚——(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5)讓我們帶著對親人的依依不舍,對這片土地的深深眷戀,再讀。(配樂集體朗讀)
四、課外拓展,知識延伸。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收集有關抗美援朝中出現的感人小故事,開個英雄故事會。
。úシ耪n件語氣沉重)同學們,當年奔赴朝鮮的志愿軍英雄們,在朝鮮的戰(zhàn)場上,涌現了一個個感人的小故事,譜寫了一篇篇壯麗的詩篇,請看這一組照片,他們曾經把自己的鮮血永遠地留在了朝鮮的土地上,讓我們去收集這些英雄的事跡,開個英雄故事會,我們會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許多可貴的精神!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4
學習目標
1、 會認8個字,會寫12個字。能正確讀寫 “戰(zhàn)役、封鎖、暫時、硝煙、噩耗、剛強、大嫂、籃子、雪中送炭、同歸于盡、深情厚誼”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
學習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式導入新課
1、板書“親人”
2、師提問:什么是“親人”?有血緣關系的人。我們身邊哪些是我們的親人?父母、兄弟、姐妹……他們對我們怎樣?十分關愛我們
3、師過渡:生活中也有一種人,他們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也被稱為“親人”。我們課文中的親人是指誰?(大娘、小金花、大嫂)課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與志愿軍戰(zhàn)士并沒有真正的血緣關系,那為什么把他們也稱為“親人”呢?──激發(fā)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4、補充板書課題:再見了,親人。介紹時代背景
二、精讀品味,體現真情
。ㄒ唬┲v親人
1、生自由讀文,想一想從哪些具體的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們是“親人”?(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中的幾個故事)
2、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歸納概括哪些事例說明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為了志愿軍,大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志愿軍,小金花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志愿軍,大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志愿軍,朝鮮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朝鮮人民,志愿軍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進情境,感受體驗。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親人一樣對待志愿軍戰(zhàn)士?
重點出示: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這真是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大娘她們僅僅是為我們送來打糕嗎?還為我們送來了什么?(鼓勵、希望、信心……)抓住動詞朗讀。
“八年來,您為我們花了多少心血,給了我們多少慈母般的溫暖!”想象一下,說說大娘還會為我們做哪些事?我們長這么大,就是在我們父母這樣的親人的懷抱里成長著。他們愛我們,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表達我們的愛。比如:〈游子吟〉可以用歌曲比如:〈世上只有媽媽好〉用電影和音像來表達。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
重點指導:小金花的媽媽與敵人同歸于盡,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為什么沒有哭呢?出示句子:“同志們傷心地痛哭起來,你卻把腳一跺,嘴角抽動著狠狠地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失去媽媽的痛,對敵人的恨,這兩種情感是多么真切,對比又如此強烈。
(3)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重點交流,出示句子:“您知道我們缺少蔬菜,就挎著籃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陣地去挖!
到前沿陣地上挖野菜,會有哪些危險?那大嫂為什么還要去挖呢?這說明了什么?
。ǘ┱b親人:再讀課文,加深體驗
8年奮戰(zhàn)終于取得了勝利,志愿軍戰(zhàn)士即將和朝鮮人民分別了。在分別的當天,年邁的大娘為志愿軍送別,不肯停住腳步。小金花一直哭過不停,不肯離開。(www.htc668.com)走路不方便的大嫂架著雙拐也要出來為志愿軍送別;厥淄拢楦,意更濃,F在請你們以志愿軍的身份和他們送別吧!誰想和大娘、小金花、大嫂誦別?
、僖x:“大娘,停住您送別的腳步吧!為了幫我們洗補衣服,您已經幾夜……”“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懷?”──師引,大娘,您就是我們的“親人”,就是我們的`母親!
、谝x:“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淚,再給我們唱個《搗米謠》吧!……”“可是今天,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么落淚了呢?”
、垡x:“大嫂,請回去吧!看,……”“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是的,八年的血雨腥風一起渡過,八年的崢嶸歲月共同走過,血與肉凝成的深情厚誼怎能不感天動地?怎能不牽腸掛肚!讓我們齊聲讀──再見了,親人!
。ㄈ﹦e親人
1、不管我們怎樣勸大娘、小金花、大嫂,他們都舍不得離開。是啊!志愿軍戰(zhàn)士和朝鮮人民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怎么舍得分開呢?可是送君千里,終有一別;疖嚲鸵吡,千言萬語難于表達內心的情感,F在讓我們一起代表志愿軍戰(zhàn)士和朝鮮人民作最后的送別吧!
A組: 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
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B組: 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戰(zhàn)士!
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讓我們再看一眼中國的親人,請你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2、此時此刻,志愿軍戰(zhàn)士把朝鮮人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朝鮮人民也把志愿軍戰(zhàn)士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煟┓謩e時,他們握著手說…… (生)再見了,親人
。◣煟┑巧狭嘶疖嚂r,他們說…… (生)再見了,親人
(師)火車馬上就要開走時,他們說 ……(生)再見了,親人
。◣煟┗疖囘h去時,他們仍然呼喊著說…(生)再見了,親人
3、當離別的抽泣聲與長鳴的汽笛交織在一起時,當我們從車窗伸出手、探出頭跟朝鮮親人再見時,當列車的轟鳴一聲緊似一聲時,你的心情是怎樣呢?(難舍難分、依依不舍……)
五、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1、齊聲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是以志愿軍的口吻來說的,但是在依依惜別的時候,朝鮮人民肯定也有千言萬語要表達。想一想,朝鮮人民會說些什么?請選擇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們的口氣,寫一個片斷,題目也是《再見了親人》。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5
教學要求:
1、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固而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精神的教育。
重難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比較準確的表達課文思想特點。
教學過程 :
。ㄒ唬┖喗楸尘,揭題釋題。
1、(放《志愿軍軍歌》)同學們,你們聽,這是《志愿軍軍歌》,1950年10月25日,我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并肩作戰(zhàn),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者,在戰(zhàn)斗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58年3月15日那天,朝鮮人民去車站含淚送志愿軍踏上回國的列車,志愿軍也含淚告別,彼此的嘴里深情地說著:再見了,親人(板書課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題,讀出依依不舍的感情。
3、“親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通過預習你知道文中的親人指誰?課文具體寫了哪幾位朝鮮親人?
板書:大娘 小金花 大嫂
4、小結:她們和志愿軍沒有血緣關系,為什么彼此稱為親人?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課文中的哪句話最能看出志愿軍與大娘的深情厚誼?用“――”劃出來。(板書:深情厚誼)
2、出示: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忘記?
⑴“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說明了什么?
、七@是什么句?把它改成陳述句。(出示)
、莾删湓挶容^,那一個句子好,好在哪里?
、戎笇в懈星槔首x。(指名讀、齊讀)
3、為什么這么說,課文回憶了大娘的哪幾件事?
板書:送打糕昏倒 救傷員失孫
4、課文中把大娘的“送打糕”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比喻?結合理解“雪中送炭”。
5、(出示投影)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給我們吃,真是雪中送炭呀!
。1)齊讀這句話,讀懂了什么?從哪些詞中讀懂的?
。ù竽锩爸kU送打糕,可見她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從“冒、穿”等詞看出。)
。2)“雪中送炭”用得好,誰能用“雪中送炭”說一句話?
。3)指導有感情朗讀。
6、自由讀“救傷員失孫”這一部分,讀懂了什么?從哪些關鍵詞中體會出來的?
。▉G――丟掉的是自己唯一的小孫孫的生命)(結合理解:唯一)
。ū敞D―背回的是志愿軍傷員,一背一丟反映了大娘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
7、這兩件事都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緊緊抓住這句話中的哪個關鍵詞寫的?
現在你明白了為什么稱大娘為親人了吧。是啊,大娘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8、看課文插圖我們的戰(zhàn)士握著大娘的手會說些什么?(想象說話)
帶著尊敬、感激、勸慰的感情朗讀書上的有關句子
9、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用什么方法學懂第一自然段的?(投影出示)
、抛x課文,找出最能反映志愿軍深情厚誼的句子……改陳述句
、茖ふ沂吕プ≈攸c詞……體會思想感情
、歉星槔首x,加深理解……分層
(三)按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二三自然段。
1、按要求自學。
2、分四人小組討論。
3、全班反饋討論。
、鍣z查第二自然段
、牛ǔ鍪就队埃┛墒墙裉,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么落淚了呢?
A、改陳述句
B、比較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茝哪募驴煽闯鲞@件事是圍繞這句話寫的?
板書:救老王失母
、悄男┰~語最能表現小金花的剛強?(結合理解“噩耗、同歸于盡”的意思)
、雀星槔首x,體會小金花落淚的原因是她對志愿軍的那份依依惜別的`深情。
、鏅z查第三自然段
、牛ㄍ队俺鍪荆┠鸀槲覀兏冻鲞@么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A、改陳述句。
B、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⑵大嫂付出的代價是什么?
板書:挖野菜致殘
⑶分層引讀。
。ㄋ模┬〗Y。
1、有感情朗讀1、2、3自然段
2、志愿軍與大娘、小金花、大嫂道別,來送行的人成千上萬,志愿軍戰(zhàn)士多么想一一道別呀,可列車已啟動,千言萬語只能匯成一句話――再見了,親人(齊讀課題)
。ㄎ澹┳x中誦情,想象創(chuàng)造。
1、引導學生變換角色,入境體驗列車啟動時,志愿軍戰(zhàn)士的內心情感,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再次感受中朝人民之間似鴨綠江水一樣源遠流長的濃濃真情。
2、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與想,分別后的志愿軍與小金花、大娘、大嫂是如何傳遞這種偉大的友誼的?五十年后的今天,面對感人至深的告別場面,你又有何感受?引導學生通過說一說,寫一寫,畫一畫、唱一唱等多種形式,再次感受中朝人民之間“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
。、拓展延伸
(1)推薦大家閱讀《誰是最可愛的人》、《三千里江山》、《凱歌聲中話友誼》。
。2)小練筆。
寫你周圍的同學是怎樣講禮貌的。要求:選取典型事例,內容具體,語句通順。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讓學生理解“再見了親人”這一主題所蘊含的深厚情感,學會表達對親人的感激與不舍。
通過寫作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同理心,加深對家庭親情的認識和珍惜。
教學內容:
分析“再見了親人”這一主題可能涉及的場景和情感。
學習如何通過具體事例和細節(jié)描寫來展現親情的珍貴。
練習如何使用恰當的語言和修辭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教學步驟: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分享與親人告別的經歷,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2、討論告別時的情感復雜性,包括不舍、擔憂、感恩等。
第二環(huán)節(jié):范文學習
1、閱讀一篇關于“再見了親人”的優(yōu)秀作文范文。
2、分析范文中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
3、討論如何通過具體事例來展現親情的美好。
第三環(huán)節(jié):寫作指導
1、指導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角度和內容。
2、教授學生如何使用生動的細節(jié)和形象的比喻來描寫情感。
3、強調寫作中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流暢性。
第四環(huán)節(jié):自主寫作
1、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技巧,獨立構思和撰寫作文。
2、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中遇到的問題。
第五環(huán)節(jié):作品展示與評價
1、學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文,進行同伴評價和教師點評。
2、分析作品中的亮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六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布置
1、要求學生回家后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鼓勵學生與家人交流寫作內容,聽取家人的意見和建議。
教學反思:通過本次教學活動,學生不僅學會了如何表達對親人的感激與不舍,還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同時,通過寫作和交流,學生對家庭親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珍惜。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索更多關于親情的話題,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和寫作素材。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7
一、啟發(fā)導入
1、談話:同學們,我們都在祖國媽媽的懷抱中長大,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因此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好本領,長大后建設好自己的祖國。今天,我們學習《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去感受那血濃于水的親情。
2、簡介課文背景。 《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敘述了1953年,志愿軍出國作戰(zhàn),在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中,許多中華兒女在朝鮮人民身上找到了“親人”,從而生死與共,結下了親如骨肉、休戚與共的深情厚誼。1953年志愿軍勝利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作者魏巍在文中指明,這種親人般的深情厚誼“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1、自由讀課文:
。1)圈點生字,勾畫生詞,借助拼音糾正字音。
(2)自由讀順,要求學生讀通、讀順。
2、匯報交流:
(1)指名分段讀課文: 要求:認真聽讀,注意評價。
。2)分小組討論: 課文描寫了哪幾位朝鮮親人?她們?yōu)橹驹杠娮隽四男┦拢窟@些事各表現了她們怎樣的品質?
3、匯報交流。
1、結合上述回答填空:
。1)大娘不顧__________,__________給我們送打糕;為了救護志愿軍傷員,失去了__________。
。2)小金花__________救出了老王和小楊;媽媽犧牲時只落得__________。
。3)八位大嫂__________去挖野菜,__________著塞給志愿軍。
5、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位親人?結合課文說說你的理由。
6、課文為什么用“再見了,親人”作題目?“親人”指哪些人?為什么稱她們?yōu)椤坝H人”?
三、學習第一、二段
1、指名讀第一、二段: 思考:這兩段主要寫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并質疑:
3、討論第一、二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1)“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你從“頂”、“冒”、“穿”中體會到了什么?
。2)“當時有很多同志感動得流下眼淚!笔鞘裁词雇緜兏袆拥昧飨铝搜蹨I?
4、指導朗讀。
5、有感情地齊讀課文第一、二段。 四、課堂練習
6、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7、摘錄使自己感動的句子。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讓學生理解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血濃于水的深厚情誼,掌握文章中的人物描寫手法和情感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分角色表演、小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珍視和平、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國際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主題思想,掌握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情感表達。
教學難點:體會戰(zhàn)爭背景下中朝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以及這種友誼背后的人道主義光輝。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播放抗美援朝相關歷史視頻或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再見了親人”。
自主預習: 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初步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提出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文本研讀:
(1)全班齊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情感基調。
。2)分段細讀,分析典型語句,如:“你們是中國人民的優(yōu)秀兒子”,理解其深層含義。
(3)組織小組討論,探討文中朝鮮大娘、小金花、大嫂等人物形象的特點及其代表的意義。
情境體驗: 分角色朗讀或表演課文片段,加深對人物情感的理解,感受中朝人民依依惜別的`深情厚意。
拓展延伸: 討論現實生活中如何體現和傳承這種超越國界的友誼與互助精神。
小結作業(yè): 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布置作業(yè),如寫一篇讀后感或者以“和平與友誼”為主題的小作文。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體會中朝兩國人民在戰(zhàn)爭中用鮮血凝成的深厚友誼。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之間深厚的感情,從中受到國際主義教育。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本課主要講述了志愿軍戰(zhàn)士在離開朝鮮時,與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以及人民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之間難以割舍的深情厚誼。課文在敘述中恰當地運用了抒情的表達手法,字里行間充滿了人類最崇高的感情。重點是通過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友誼。這也是教學難點。另外,課文中有些語句含義深刻,需要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三、教學步驟
1、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 教師導入:展示志愿軍抗美援朝圖片,簡介時代背景。同學們,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在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zhàn)的日子里,志愿軍戰(zhàn)士和朝鮮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分別時,志愿軍戰(zhàn)士發(fā)自內心的說:“再見了,親人!”同學們,今天我們就學習第8課《再見了,親人》。(板書課題)
。2) 學生齊讀課題。
。3) 設疑:親人指哪些人?志愿軍戰(zhàn)士為什么稱他們?yōu)橛H人?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同桌互讀生字和新詞,并說說課文寫了哪些親人?
。3) 再讀課文,畫出表現中朝兩國人民友誼深厚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3、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并說說讀得怎么樣?
(2) 指導朗讀。要帶著難舍難分的情感去讀。再請幾位同學讀這一節(jié),以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學生自由練讀。
(3) 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來品讀。(小金花、大嫂的有關段落)
(4) 指名匯報。通過品味重點詞句來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
4、精讀課文,深化情感
。1) 齊讀最后一節(jié)。質疑:為什么志愿軍稱朝鮮人民為“親人”?為什么志愿軍說:“您為我們失去了唯一的.親人!币贿B三個“不”,又表達了志愿軍怎樣的情感?
(2) 小組合作討論解疑。
(3) 全班交流。適時點撥:親人是指有血緣關系的人彼此之間互相親愛的關系?姑涝瘧(zhàn)爭中,朝鮮人民給予了志愿軍戰(zhàn)士莫大的支持與幫助,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歌。所以,志愿軍戰(zhàn)士把朝鮮人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三個“不”字表達了志愿軍戰(zhàn)士對朝鮮大娘的不舍與請求原諒的心理。
5、品讀課文,拓展延伸
(1) 再讀課文中的抒情句子。學生自由交流體會。
。2) 請學生模仿課文中的抒情句子寫一段話,把對親人、對祖國的感激、贊美和懷念表達出來。
6、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本課,我們體會到了中朝兩國人民在戰(zhàn)爭中用鮮血凝成的深厚友誼。我們更要珍視和平、反對戰(zhàn)爭。作為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振興中華貢獻自己的力量!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體會中朝兩國人民之間的“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深情厚誼。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
2、難點:體會中朝兩國人民之間的“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深情厚誼。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志愿軍抗美援朝的相關資料,制作教學PPT。 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志愿軍抗美援朝的歷史背景。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故事導入,教師講述一段志愿軍抗美援朝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入課文。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指導朗讀技巧,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
3、深入研讀,體會情感: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通過分析重點詞句,體會中朝兩國人民之間的“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深情厚誼。
4、互動交流,拓展思維: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見解,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全班交流解決。
5、總結歸納,提升認識:教師總結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強調中朝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深情厚誼,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6、布置作業(yè):課后閱讀相關資料,了解志愿軍抗美援朝的歷史背景和戰(zhàn)爭情況,寫一篇讀后感。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08-25
《再見了親人》教學新探08-16
《再見了,親人》教學談08-16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08-23
再教《再見了,親人》,已是第五次。08-16
《再見了,親人》“主導——自學”式 設計08-16
《再見了,親人》引讀教學08-16
課文《再見了,親人》教學心得03-01
《再見了,親人》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