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八單元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1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100~102頁的例1、例2及第103頁“做一做”、第105頁練習二十的第2、6題。
內容簡析
例1 認識質量單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這些常見、帶有質量標示的物品,使學生直觀認識克的作用——用來計量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
例2 認識質量單位“千克”。與例1編排思路相同,同樣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使學生直觀地看到質量單位千克的作用——計量比較重的物品的質量。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和交流,使學生了解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及計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并學會以此為標準去估量物體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質量單位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在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體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是基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通過數學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達到懂得使用數學的語言描述身邊物體質量的狀態(tài),并能根據實際情況估計出物體的質量,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體驗學習質量單位的實際意義。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親自掂一掂、說一說、估一估等一系列實踐操作方法來學習克和千克,建立數學模型思想。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法:課件出示主題圖中超市水果區(qū)域的情境,特別要突出標簽上的錢數和500克、1千克等。請學生結合自己買東西的經驗,說一說在圖中發(fā)現(xiàn)的數學信息。
師生交流:我們在買東西時,經常要稱一稱物品的質量,在數學上我們稱為物品的質量。像圖中的水
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錢來標價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教師板書課題:克和千克。)
【品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見的計量單位,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數學思維!
實踐操作法: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去商店買東西吧!你買過什么?這是老師昨天在超市買的兩袋東西。(出示:一袋鹽和一袋洗衣粉)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準確的質量該怎么辦呢?(用秤稱一稱)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用秤稱物品及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品析:直接用實踐操作,掂一掂,感受質量,引出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為后面開啟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作了鋪墊。】 游戲體驗法:請三位學生到臺前做“背一背”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一胖一瘦,輕重對比明顯)。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品析:在游戲中感悟物品的質量,體驗輕重,在歡快的游戲中開始了對物品質量問題的思考。】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認識“克”。
(1)借助實物感知克。
、僬n件出示超市里常見的用“克”作單位的食品包裝袋,讓學生初步感知“克”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積累生活經驗。
、谟^察交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了解關于它們輕重的信息。
③小組活動:每一位同學用手掂一掂老師準備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裝瓜子,體驗3克、12克、100克分別是多重。
、苋鄥R報:說一說掂量后的感受,輕還是重。
⑤師生小結: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克也可以用符號“g”表示。教師板書:克(g)。
⑥你們知道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以克作單位的物品嗎?
(2)掂一掂,體驗1克有多重。
讓學生取出自己準備的2分硬幣,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閉上眼睛感受它的輕重,并把這種感覺記在心里。
(3)找一找,鞏固1克的質量觀念。
、傩〗M活動:在老師準備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還有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
、趯Ρ仍囼:讓學生試著從裝黃豆的袋子里取出一些黃豆,使這些黃豆共重1克。
③提練方法:操作后交流匯報,你用什么方法取出1克黃豆?
、苜|疑交流:怎樣驗證多少粒黃豆重1克?(用稱一稱的方法來驗證)教師指出稱比較輕的物品我們常用天平。
2.認識天平。
(1)看一看:①出示天平。通常我們把要稱的`物品放在左盤,右盤放砝碼。②介紹砝碼。砝碼中最輕的只有1克,這盒砝碼中最重的是100克,你們知道砝碼是用什么作單位的嗎?
(2)稱一稱:演示利用天平稱1克黃豆的過程。
(3)掂一掂:請每個小組都取出約1克重的黃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現(xiàn)教材第101頁的“做一做”,讓學生進行判斷,并說明判斷的方法。該題以1克為標準,估量物品的輕重。以此使學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選定的標準去比較。最后通過說出生活中比1克輕的物品,進一步鞏固對1克的認識!酒肺: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找一找等實際操作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質量的輕重,明確“克”用于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3.認識“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俪鍪纠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蘋果的實物圖。
、谝龑W生認真觀察,了解關于它們輕重的信息。
③多請一些學生來提一提這兩樣物品,談談自己的感受。
、軒熒〗Y:計量比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單位,千克也可以用符號“kg”來表示。教師板書:千克(kg)。
(2)算一算,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
、俳處煶鍪2袋鹽,每袋500克,學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預設1:1000克 ;預設2:1千克。
、诮處熜〗Y:對,1千克等于1000克。板書: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體驗1千克有多重。
①小組活動:每一位同學用手掂一掂老師準備好的2袋鹽,在心里記住它的質量。在老師準備的其他物品中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看誰找得準。
、诮涣髡曳: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找的。
、鄄僮鞅容^:小組內每個同學輪流一手拿著1克的物品,一手拿著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說說自己的感受。
(4)游戲:猜一猜。
出示一物體,教師知道它的準確質量,讓學生猜一猜。在猜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猜的數據運用“重一些”“重得多”“輕一些”“輕得多”來進行提示。并適當請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猜的,引導學生運用參照物對比著來猜物體的質量,提高估量的準確性。誰猜中了,就將物品獎給誰。
【品析:在學生認識克的基礎上,通過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動,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具體感知1千克的實際質量,并將它與熟悉的物品質量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
4.認識用千克作單位的幾種秤。
(1)認識盤秤。
、僬n件出示盤秤,教師介紹盤秤的名稱。讓學生觀察,并找找盤秤的單位。
、谡n件演示盤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針指向1,讓學生認一認有多重。還可以變換幾種質量讓學生加以辨認。
(2)認識彈簧秤。
、僬n件出示彈簧秤,教師介紹彈簧秤的名稱。讓學生觀察,并找找彈簧秤的單位。
、谡n件出示彈簧秤掛上5個一袋的西紅柿,指針指向1,讓學生認一認是多重,有幾個。
、圻@個彈簧秤最多可以稱幾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樣想的?
(3)認識體重秤。
①課件出示體重秤,教師介紹體重秤的名稱。讓學生觀察,并找找體重秤的單位。
②課件演示一個學生稱體重時,指針指向20和25之間的23處,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讀出該生的體重。
③通過對三種秤的觀察,你發(fā)現(xiàn)在測量時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嗎?
【品析:讓學生認識用千克作單位的幾種秤,了解不同的秤稱物體的方法,逐漸豐富對1千克的感知,使他們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進一步加強直觀感受,深化對千克的認識!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質疑: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約有1克重,哪些物品有1千克重?
學生列舉交流,比如1個2分硬幣、1粒花生米、2粒黃豆等大約有1克重;2瓶500毫升的礦泉水、1升大瓶可樂、16個雞蛋、4袋牛奶等大約有1千克重。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認識了質量單位克與千克,還知道了這兩個質量單位之間的關系。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教材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與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質量觀念,教材的安排是分兩個課時認識克和千克的。由于這一節(jié)是學習質量單位的開始,學生雖然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質量觀念,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著力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活動,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感知體驗,切實讓學生建立質量觀念。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克和千克的認識
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g)作單位;計量比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單位。
↓ ↓
1個2分硬幣約重1克 2袋鹽約重1千克
↓ ↓
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天平來稱 比較重的物品常用秤來稱
第2課時 解 決 問 題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104頁例3、“做一做”及第106頁練習二十的第9題。
內容簡析
例3 安排了解決問題的內容,意在鞏固學生已經建立的1千克的質量觀念,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量能力。題目要求比較簡單,但越簡單可能越覺得無從下手,要引導學生轉到對蘋果個數的關注上,由此喚起學生已有的稱量的經驗。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受質量單位,建立千克與克的質量觀念,牢固掌握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
2.學生在實踐、觀察和推算的活動中,能夠根據物體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量能力。
3.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通過估量解決問題。靈活運用估量的方法解決問題,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學生應用已學的質量單位的知識,通過估量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鞏固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估量意識,幫助學生積累估量的經驗,形成估量策略。
2.本課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與他人合作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猜謎語法:衣服有綠又有紅,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臉紅紅人人愛。猜一猜這是什么水果?(蘋果)大家經常吃蘋果,蘋果有大有小,誰能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老師這里有20個蘋果,大家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謎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老師借著學生的興奮情緒,提出估計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的問題,為新授做好了引導。】
實踐體驗法:老師帶來幾個蘋果,它們有大有小,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掂一掂,估計幾個蘋果大約有1千克。學生用手掂一掂蘋果,交流蘋果的輕重大小,估計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然后教師出示例題3:王奶奶摘了20個蘋果,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進入新課教學之中。
【品析: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體驗法,通過討論交流,確認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為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對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質量,估一估1千克蘋果的個數。
(2)學生匯報。
2.稱一稱。
(1)小組活動:稱1千克蘋果并數一數個數。
(2)匯報各小組稱重的結果,教師記錄。
(3)觀察記錄的數據,從數量上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4)討論:同樣都是1千克蘋果,為什么稱出的個數會不一樣呢?
【品析: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先估再稱”這個有效的學習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活動代替老師的講解,全班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通過估計1千克蘋果大約有多少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量意識,又滲透了辨證思想的啟蒙教育!
3.提出問題。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個蘋果,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
(2)學生讀題后匯報發(fā)現(xiàn)的信息。
(3)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量。通過“知道了什么?”環(huán)節(jié)理解教學,注意突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估計。
師:要想知道20個蘋果大約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預設一:
生:估一估每個蘋果有多重,再算出20個蘋果的質量。
師:這是一種辦法。你估計一下一個蘋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師:那20個蘋果就有20個200克。你認為計算起來怎么樣?
生:用加法算比較麻煩。
師:那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預設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幾個蘋果。
師: 以你的生活經驗,1千克一般有幾個蘋果?
生:5個。
師:那就可以每5個蘋果放一堆。(用電子筆將5個蘋果圈一圈。)這樣的話,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幾個5?
4.解決問題。
(1)通過閱讀“怎樣解答?”兩個學生的對話,突出了估計的方法,即運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質量觀念作標準估出結果。同時,通過答案的文字呈現(xiàn)突出了估計的標準。
(2)引導學生按蘋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個蘋果大約重多少千克。
(3)分組解決問題。
第一、二兩組解決如果蘋果1千克4個,20個大約重多少千克;第三、四兩組解決如果蘋果1千克5個,20個大約重多少千克。
(4)匯報交流。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2
教學目標:
1.通過參與統(tǒng)計活動,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有所體驗。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并完成相應的圖表。
2.借助有趣真實的情景,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感受統(tǒng)計的必要性。
3.經歷運用數據進行分析并作出決策的過程。
4.能根據統(tǒng)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教學目標 :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體驗數據、實物整理、統(tǒng)計的過程。
教學難點:
體驗數據、實物整理、統(tǒng)計的`過程。
教學準備:
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
一、啟發(fā)教學,實踐體會
1.我們班要舉行元旦聯(lián)歡會,需要習一些水果,現(xiàn)在市場上蘋果、梨、香蕉、桔子這四種水果最多,咱們調查一下到底習哪種水果吧!
2.小組活動
第組一張白紙,四種水果畫片。每人選一種最喜歡吃的水果,貼在紙上,讓大家一眼看出你們組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完成后,貼在黑板上展示。
3.全班交流
同學們評議哪個組的圖讓大家一看就知道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幫助我們班決定習哪些水果。通過討論,得出貼圖片時要一邊對齊,按種類順序排列,左右也要對齊,并允許貼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組重新調整。
4.各小組的統(tǒng)計圖進行匯總,制成全班愛吃的水果統(tǒng)計圖及統(tǒng)計表,并引導學生根據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二、練一練
1.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1)喜歡吃蘋果和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個?
。2)香蕉比梨少多少個?
(3)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
2.說一說
。1)哪樣東西最多?最樣東西最少?
。2)哪兩樣東西同樣多?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小組討論)
3.第1題先讓學生觀察圖意,明確問題,然后讓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讓學生數一數各種圖形的數量,體會數據的整理過程,再動手畫圖,完成填空?梢宰寧讉小朋友合作完成。
4.第2題,先讓學生把書后附頁上的水果圖剪下來,再獨立解決問題。
5.第3題,通過學習獨立的調查,整理數據,表達結果,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相互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6.迎新年。
。1)先讓學生獨立去觀察圖。
。2)引導學生根據圖意提出并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說一說自己班如何過新年,開展哪些活動,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三、全課總結
談談這節(jié)課自己的學習感受。
板書設計:
最喜歡的水果
蘋果 梨 香蕉 桔子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3
教學內容:
課本P106~111頁,第八單元(統(tǒng)計)
第一課時
統(tǒng)計(一)
教學內容:
統(tǒng)計(一)(教材106、107、10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調查和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學生填寫比較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周圍現(xiàn)實生活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和參與意識。
教學重難點:
填寫簡單的復式的統(tǒng)計表
教學準備:
相關掛圖、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例1主題圖,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測量過體重嗎?
測量了幾次?
2、讀一年級剛入學時,你測量的體重是多少?(學生自由匯報各自的體重情況)
3、怎樣才能讓大家一看就明白我們班所有人的體重情況呢?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統(tǒng)計表(1):
體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數
師:現(xiàn)在我們就用“正”字記錄法來統(tǒng)計一下剛入學時的'體重(集體活動)
2、活動結束后,師生共同將收集的數據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級時,我們的體重有什么變化呢?
4、討論:如果想把兩年的體重數據填入一個統(tǒng)計表中,該如何表示呢?
學生討論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單位:千克)
5、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填空,然后小組合作交流。
指名上臺在黑板上填寫數據。
7、觀察復式統(tǒng)計表,回答問題。
。ǎ保┮荒昙墪r,體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ǎ玻┒昙墪r,體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先在小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匯報。
。、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組織學生對體重過輕或過重的學生提些合理的建議等。
三、整理數據,鞏固練習
出示“做一做”,練習情景圖。
1、交流圖上的小朋友參加了哪些課外活動?
一班的同學參加各項課外外小組活動人數的情況是怎樣的?
你參加了哪項課外活動?
2、討論:怎樣收集我們班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數據?
3、活動、統(tǒng)計數據。
4、整理數據并把數據填入復式統(tǒng)計表中。
5、討論并回答統(tǒng)計表后面的四個問題。
四、匯報收獲,回顧總結
第二課時 統(tǒng)計(二)
教學內容:
統(tǒng)計(二)(教材第109、110、111頁內容及練習二十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
方法收集和表現(xiàn)數據。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xiàn)形式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
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xiàn)形式
教學準備:多媒體CAI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服務。(播放錄像)同學們請年,這是一條道路上過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其中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究新知
1、組織記錄:
。ǎ、學會制作統(tǒng)計圖。
(1)分組討論:
如果用每個 表示2輛汽車,最多要畫幾個格?
太麻煩了,怎么辦呢?
討論后得出結論:用1個 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ǎ玻⿴熒餐瓿梢砸桓翊砦鍌單位的統(tǒng)計圖的制作。
先讓學生獨立繪制,指名上臺涂色繪制,然后共同訂正。
。ǎ常┰跁贤瓿衫苯y(tǒng)計圖1、2、3小題,指名口答。
。ǎ矗┙M織討論:20分鐘后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2、師生總結繪制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
三、形成應用
1、獨立完成第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四、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課后從小組為單位調查班里同學看電視的時間,把調查得到的數據制成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使學生在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中互相交流和促進。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4
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運用連加和連減等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運用估算,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可以順利運算。
教學重難點:
1、靈活運用連加連減等有關知識,結合具體情境,解決問題。
2、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教學準備:
草稿紙
教學過程:
一、你學到了什么
這一欄目,目的在于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整理,這一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關的知識。這兩副畫是對學生學過知識的一個提示,左圖是有關認識圖形的知識,右表可以利用呈現(xiàn)的數據練習加減法。教師可以通過這幅圖,引導學生自己說一說想到了什么,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二、我的成長足跡
這一欄目,目的在于讓學生回顧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體現(xiàn)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生成長記錄的方法,是學生自我評估的一種方式。教科書中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問題,比整理與復習(一)提高了一步。學生可以展示最滿意的一次作品,可以組織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展示和交流,并適當加以指導。
三、練一練
1、第1題
練習萬以內的加減法。學生可以列豎式計算,要求學生計算正確,在速度上不要提過高的要求。
2、第2題
教材通過“五一”旅游的情境,提出了三個問題,不僅復習了萬以內數的感受和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計意識。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試著解決,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第3題
復習認識圖形的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反思: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三109頁例2,練習二十二第十二3、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現(xiàn)數據。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xiàn)形式,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1、認識、并會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
3、能簡單分析和預測。
教學難點:能根據數據的大小確定用不著格表示幾個單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請同學們看,這是一條道路上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求新知
1、組織記錄。
(1)給學生記記錄單
種 類轎 車面 包 車客 車貨 車
輛 數
(2)學生記錄。
同學們,在觀看錄像的時候,你是如何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的?交流后明確用“正”字的.方法記錄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錄像,學生記錄。
由于車輛過往速度快,學生記錄會產生困難,反饋時如果學生記錄不全,再次組織學生研究如何記錄才能完整。強強調分組合作記錄,每人記錄一種車輛的數量。
(4)再次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
(5)整理數據并填入統(tǒng)計表。
4、制作統(tǒng)計圖。
(1)學生分組討論。如果運用一個■表示1輛或5輛車,最多畫幾個格?應該怎么辦?明確用1個■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2)師生共同完成統(tǒng)計圖。
先讓學生嘗試獨立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然后回答問題。
組織討論: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3)師生總結繪制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
三、鞏固應用
1、獨立完成第三者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一~題。
(1)練習二十二的第1題。
組織學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記錄數據并填寫統(tǒng)計表,完成填空題。
(2)練習二十二的第2題。
(3)練習二十二的第3題
(4)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0~2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學生能對本單元萬以內數的數法、讀法與寫法及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較大數的估計等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感,形成萬以內數的概念。
【教學重點】
讀數、寫數及數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回憶整理
。1)教師:和同桌的小伙伴說說,本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萬以內數的認識數數
寫數讀數
大小比較
較大數的估計
二、自主復習
1、數數
以一個人數、小組一起數或全班一起數的方式進行。
一個一個地數,從597數到610;
一十一十地數,從3990數到4080;
一百一百地數,從600數到1300;
一千一千地數,從1000數到10000。
2、寫數讀數
(1)復習計數單位。
教師:小朋友們都會數這些數,真棒!我們要準確地數數,就要知道計數單位及數位。我們學過的萬以內的計數單位有哪些呢?
學生:個、十、百、千、萬。(教師板書:萬、千、百、十、個)
。2)復習進率。
教師: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先請小朋友們填一填書上第25頁的第2題。
學生填完后匯報:(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時在剛才板書的計數單位間標示出進率。
教師: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3)復習數位及數的組成。
教師:每個單位都有它的位置,就是數位。
教師:“千”所在的位置叫“千位”。你能說出計數單位“個、十、百”所在的位置叫什么嗎?
學生1:“百”所在的位置叫“百位”。
學生2:“十”所在的位置叫“十位”。
學生3:“個”所在的位置叫“個位”。
教師:千位上的小圓點可以用數字幾表示?(2)這個2表示什么?(表示2個千)
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說出百位、十位、個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
教師:也就是說2個千、4個百、1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數是(2413)。
。4)寫數。
教師:你會寫幾個數嗎?請寫在書上。并寫出后面兩個數,再說說這兩個數的組成及讀法。(主要是“0”的讀法。)
。5)游戲:你說我寫。
游戲規(guī)則:同桌之間一人說數,另一人寫數,然后交換。
。6)匯報寫數情況。請兩個小朋友在黑板上寫出他們剛才所寫的數。(按左右各寫一豎排)
3、大小比較
。1)(學生寫好以后,教師在學生剛才寫出的幾組數中間畫“○”)
教師:你能比較出這幾組數的大小嗎?(抽學生口答)誰能說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學生: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最高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數相同,就從下一位比較大小……
。2)寫數小競賽:每個大組報出1個數字,要求用這4個數字組成最大的四位數(或最小的四位數)。每個大組派1名同學上臺寫數,并說一說怎樣才能使寫的四位數最大(或最小)。
4、較大數的估計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都要用到估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估一估。
。1)教師:我們學校有6個年級,每個年級2個班。如果按每個班40人算,你能估計出我們學校大約有多少人嗎?這樣的幾所學校大約有10000人嗎?請4人小組討論一下。
。2)教師:哪位勇敢的孩子來說說你們是怎樣估計的?估計的結果怎樣?
學生:按每個班大約40人算,1個年級大約有80人,1所學校大約有480人,這樣的20所學校,大約有10000人。
教師:還有不同的估計方法嗎?
學生:按每個班大約50人算,1個年級大約有100人,1所學校大約有600人,這樣的17所學校,大約有10000人。
。3)教師:我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還用到過估計?學生:我用1分走了多少步,可以估計出從我家到學校要走5分,大約有多少步!
[點評:通過對1個學校學生人數的估計及說一說生活中的估計,讓學生建立起估計和猜測的基本思想,并用于實際生活中。]
三、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整理、復習了哪些知識?
四、課堂作業(yè)
教科書第26~27頁的練習三。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7
一、教學內容
簡單的排列組合和邏輯推理。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編排特點
1、逐步滲透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不僅是人們生活和勞動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學習數學還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邏輯推理知識也是人們在生活和科研中很重要的知識,人們從事學習、科研、經濟和法律活動(如偵破、審理案件)都要用到推理,計算機就是以數學邏輯為基礎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傳統(tǒng)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這部分內容,這方面的知識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本套實驗教材試圖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嘗試性的'探索,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xiàn)出來,并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一年級下冊已經滲透了找規(guī)律,本冊滲透排列組合、推理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后還要進一步學習復雜一點的排列組合、可能性(也就是概率)、運籌、等量代換等高等數學思想方法。
2、讓學生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進行學習。
如在例1中安排了學生用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的情境,在做一做中安排了學生握手的活動;在例2中安排了猜球游戲。
四、具體編排
排列組合
例1
。1)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組合來解決的知識。如體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賽場次,密碼箱中密碼的排列數,電話機容量超過多少電話號碼就要升位等等。排列組合思想是學習概率的基礎,也可以講得很難很深,但這兒只是通過活動,讓學生簡單地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至于排列組合中的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公式等都不要求學生掌握。
。2)2張卡片的排列順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兩位數。給出了一幅學生用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的情境圖,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先用2張卡片擺,學生通過操作感受擺的方法以后,再用3張卡片擺;然后小組交流擺卡片的體會:怎樣擺才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
P99做一做
屬于組合,選定的一組事物與順序無關。
推理
例2
。1)最簡單的推理知識,讓學生根據已知條件通過活動判斷出結論。
。2)給出了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猜拿的是什么書,第二個活動猜拿的是什么花。通過這兩個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例3
是在例2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條件,難度稍有增加。實際上例3可以轉化為例2的形式。小紅拿的是語文書,說明小麗和小剛拿的是數學和社會書,再根據條件判斷,與例2就非常類似了。
五、教學建議
1、注意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進行學習。
這部分內容的抽象性比較強,要通過操作活動,深入淺出,化難為易。
2、注意把握教學要求,不要撥高要求。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但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要人為撥高要求。例如,講邏輯推理時,不要向學生講大前題、小前題等概念,也不要增加條件的數量,教材上最多是讓學生根據三個條件來進行推導,教師不要增加到4個,如果處理不好,反而會出現(xiàn)科學性錯誤。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8
設計說明
根據“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這一新課標理念,本節(jié)課著眼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以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游戲是啟發(fā)心智與興趣,令人身心愉悅的最佳方式。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首先圍繞游戲展開,使學生的興奮點集中到游戲上來,然后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數學游戲,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在說一說、擺一擺、猜一猜的過程中復習舊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方法。
2.以操作促進學生的有序思考。
動手操作是一種由多個感官參與的`,以感知形式為主的認知活動。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活動時間,不僅讓學生親身經歷思考與自主探究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還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操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合作,在學習中應用。初步培養(yǎng)學生全面、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數字卡片
學生準備 數字卡片 彩筆
教學過程
⊙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1.游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喜歡)下面,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數學游戲,看一看誰的反應最快。
。1)快速讀數。(依次用卡片分組出示)
18、81;56、65;32、23;97、79;36、63
。2)這些數有什么共同特點?(都是兩位數,數字相同,只是位置交換了)
。3)每組數分別表示什么?(如18表示1個十和8個一;81表示8個十和1個一)
。4)用1和2這兩個數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哪幾個兩位數?(根據回答板書:12 21)
2.導入。
師:那么用1、2和3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簡單的排列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通過競賽游戲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為進一步探究簡單的排列問題做準備。
⊙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97頁例1。
用1、2和3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2.討論、交流。
師:從題目中,你獲取了哪些信息?想到了什么?
。ㄒ龑W生明確:因為要組成兩位數,所以每次要從1、2、3這三個數字中選兩個數字)
3.操作、記錄。
師:請同學們三人一組,用1、2、3三張數字卡片組數,看哪組動作最快,擺的兩位數最多。
。ㄒ龑W生分工協(xié)作:一個人當記錄員,其余兩個人擺數字卡片)
4.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作為小組代表說一說,你們組擺出了哪幾個兩位數?
。ǚ纸M匯報:12、13、21、23、31、32)
5.討論、比較。
師:為什么有的組擺的兩位數多,而有的組擺的兩位數少呢?
預設
生1:擺的兩位數少,是因為有的組在擺數的過程中遺漏了。
生2:擺的兩位數多,是因為有的組在擺數的過程中重復了。
師:有什么好辦法能保證既不遺漏也不重復呢?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9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
教材分五段安排教學內容:
第一段,第69~72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和練習九,教學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和口算;
第二段,第73~80頁的例題、“想想做做”和練習十,教學倍的認識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第三段,第81~85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和練習十一,教學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以及用乘法和加(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第四段,第86~90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和練習十二,教學需要連續(xù)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以及用乘法和加(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的另外一些實際問題;
第五段,第91~93頁的復習,是本單元內容的與練習。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是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邏輯基礎。學生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的方法歸納起來無外乎兩種:一是把整十數乘一位數轉化為連加來計算,二是把整十數乘一位數轉化為表內乘法。而后者本質上是改變計數單位進行的一種簡單推理。如,計算20×3時,先把20看作2個十,因為2個一乘3得6個一,所以2個十乘3乘6個十,也就是60。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通過交流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解釋自己的算法,從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引導學生利用現(xiàn)實情境中的數量關系,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本質上是對乘法分配律的應用。但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不可能邏輯地從乘法分配律推演出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解決這一教學矛盾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借助現(xiàn)實情境中的數量關系,引導學生在直觀水平上應用乘法分配律來解決新的計算問題。教學時,一般應遵循以下步驟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第一,呈現(xiàn)實際問題,讓學生根據對實際問題的理解列出乘法算式。如,14×2。第二,鼓勵學生想辦法計算14×2的結果,并在學生自主探索算法的過程中適時啟發(fā)學生先算10×2,再算4×2,最后把兩次算出的積相加。
第三,呈現(xiàn)如右的豎式
(1),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計算經驗理解計算的過程。如,豎式中的“8”是哪兩個數相乘的積?為什么要寫在個位上?豎式中的“20”又是哪兩個數相乘的積?豎式中的“28”是怎樣算出來的?
第四,介紹如右的豎式
。2),通過討論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計算過程并初步掌握算法。
3、通過豎式兩種寫法的比較,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的筆算方法是學生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計算的難點。教學第81頁的例題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估算獲得乘積的大致范圍,或通過其他能夠理解的方法獲得計算結果。如,先算40×2=80,再算8×2=16,把80與16合起來是96。在此基礎上,
呈現(xiàn)如右的兩個豎式,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2乘8得16,右邊豎式中積的個位為什么只寫了6?2乘40得8個十,右邊豎式中積的十位為什么寫9?9可以用幾乘幾再加幾得到?從而使學生理解筆算的計算過程。第86頁例題的教學過程與上述例題的教學類似,重點也可放在豎式的兩種寫法的比較上。
要啟發(fā)學生思考:3乘40得多少?120是多少個十?為什么計算結果中有14個十呢?14可以用幾乘幾再加幾得到?
4、指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倍的含義,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以及“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等簡單實際問題的解法。有關倍的數量關系是小學數學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數量關系之一。教材在教學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之后,集中安排倍的認識以及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這樣安排的意圖主要有兩個:一是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乘法運算含義的理解;二是讓學生相對完整地掌握有關乘、除法的基本數量關系,拓寬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并為接下來學習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打好基礎。教學時,要抓住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第一,通過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引出倍的含義?梢韵茸寣W生利用已有知識對給出的兩個數量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時,除了可以求它們的差,還可以求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幾倍。由此,結合畫圖或實物演示介紹倍的含義。第二,根據倍的含義,引導學生認識到:要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把其中的一個數看作1份,看另一個數中有這樣的幾份,也就是把一個數按指定的每份數進行平均分,所以用除法計算。第三,鼓勵學生根據對倍的含義的理解,探索并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方法,并在交流中明確:要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幾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5、引導學生借助生活經驗掌握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策略。從本單元開始,教材將教學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在已知信息的收集、選擇、組合方面,在合理確定解題思路方面,在靈活解答解題策略方面對學生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以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的挑戰(zhàn)。第一,要幫助學生弄清問題情境中的事理,以對事理的準確把握促進對數量關系的準確理解。第二,要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信息。第三,要多讓學生說說從已有的信息中,還能想到些什么。第四,解答后要讓學生適當解釋每一步運算的實際意義。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10
教學任務分析: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9頁的“數學廣角”其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傳統(tǒng)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這部分內容,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就是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向學生滲透有關排列與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當然在“擺數”、“握手”等活動中,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溝通,也促進知識的互補和互聯(lián),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生分析:
簡單的排列組合對二年級學生來說都早有不同層次的接觸,如用1、2兩個數字卡片來排兩位數,學生在一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而對1、2、3三個數字排列成幾個兩位數,不少學生通過平時的奧數輔導都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地排列。再如組合題中用錢買物品等,學生基本上都能準確地回答出結果。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教學的重點應該偏重于讓學生說一說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理由,體會到有順序、全面思考問題的好處。并在設計“擺數”、“握手”這些活動時難度再稍微提升些,盡量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事可做。同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教案時也要做到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環(huán)節(jié),靈活處理教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3.引導學生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方法,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排列可以不重復、不遺漏。
教學準備:
三只小動物的頭像、兩頂小雨傘圖片、上鎖的大門圖片、紙條、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看它們是誰呀?(邊說邊貼出動物頭像:小刺猬、小鴨、小雞)小刺猬、小鴨和小雞三個好朋友今天準備到企鵝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剛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來,它們三個只有小鴨和小雞帶了傘,小刺猬沒帶傘,怎么辦呢?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答案有:
、傩‰u和小刺猬拼一把傘,小鴨自己打一把傘。
、谛▲喓托〈题匆话褌,小雞自己打一把傘。
、坌▲喓托‰u拼一把傘,小刺猬自己打一把傘。)
▲當學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相應的動物頭像帖在傘的下面。
師: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的確,三只小動物都和你們一樣試了上面這三種方法,可最后它們卻選擇了第③種方法,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原來呀,當它們開始用前面兩種方法時,可沒走幾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鴨和小雞給刺疼了,所以只能選擇第③種方法。
(教學設計意圖:不拘泥于教材,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引入新課,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又滲透了簡單組合及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方法的數學思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二、用開密碼鎖的方法進行數的排列活動
師:三只小動物到了企鵝博士家,卻發(fā)現(xiàn)大門緊閉,門上還掛著一把鎖(邊說邊在黑板上貼出圖片)咦,鎖上還有一張紙條呢,讓我看看紙條上寫著什么呢?(教師讀紙條上寫的內容:歡迎你們的到來,為了考考你們的智慧,請你們先想辦法把這把密碼鎖打開,鎖的密碼提示是:請用數字1、2、3擺出所有的兩位數,密碼就是這些數從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個。──企鵝博士留。)
師:三只小動物都犯傻了,怎么辦呢?同學們能不能給他們幫幫忙?
(生略)
師:那么我們就先每人拿出數字卡片,自己擺一擺,邊擺邊記,完成后,再小組內交流匯總,組長把整個小組擺出的數全寫出來,當然重復的數字不用再寫,然后全組同學一起把這些兩位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找到密碼。
▲ 學生先自己擺、記,然后小組匯總、排列、交流,教師進行巡視并作適當指導。
(教學設計意圖:以幫小動物開密碼鎖的方法來進行數的排列教學,使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擺數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活動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這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再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氣氛中,參與學習過程。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fā),適當增加了難度,讓這個密碼出現(xiàn)在所有的'兩位數從小到大排列的第4個,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設計意圖。)
師:你們找到密碼了嗎?是多少?你們是怎么找到的呢?
▲請幾個小組的學生匯報找密碼的過程。(略)
師:那么剛才你們擺兩位數時,你擺出了幾個呢?請用手勢表示一下。
▲學生舉手后,問沒擺全的學生是怎么擺的,問全擺出的學生又是怎么擺的,學生出現(xiàn)的情況可能有:有把1、2組成12,然后再交換位置變成21;1、3組成13,交換位置后是31;2、3組成23,交換位置后是32;蛘呤请S便擺一個看一個的。或者是這樣擺12、13、23、21、31、32等。對這些擺法可讓學生去比較一下,得出第一種方法有序地去擺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
▲讓剛才不是用第一種方法去擺的學生按這種方法再重新擺一擺,感覺一下是不是比剛才方便多了。
師:同學們都擺得很好,都動了腦筋,要想擺得快又不漏掉,我們應該選擇一定的順序去擺。
(教學設計意圖:既然是數學活動課就該讓學生充分地擺,充分地說,以“擺”來幫助思,以“說”來表達思,在“擺”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說”中交流問題,解決問題。)
(三)模擬小動物之間的握手來解決組合問題。
師:通過大家的幫忙,企鵝博士家的密碼鎖被打開了,小動物們可高興了,它們激動地互相握起手來,小刺猬邊握手邊在想:“我們三個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幾次手呢?”(教師邊說邊在小刺猬的頭上打個問號。)
▲ 學生猜好后,教師指出可以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三人模擬小動物握手,一人數握手的次數,找出答案。最后通過模擬得出: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師:排數時用了3個數字,握手時是3個學生,都是“3”,為什么出現(xiàn)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學生交流后得出:兩個數字可以交換組成2個兩位數,而兩個人握手不能交換只能算一次。)
(教學設計意圖:模擬小動物握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后通過比較,找出區(qū)別,在區(qū)別中強化知識,此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四)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使知識得到鞏固。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今天,我們不僅幫3只小動物解決了不少的問題,還學到了許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高興嗎?
師:那現(xiàn)在我們就帶著這份興奮的心情,來做幾道題吧!
1.(出示實物投影)第101頁第1題,問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練習設計意圖:通過“搭配衣服”這個練習,不但使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而且鞏固了所學知識。)
2.(出示實物投影)一張5元,4張2元的紙幣及3個1元的硬幣,還有一輛標價為8元的跑車。
(1)買1輛玩具跑車夠嗎?買2輛夠嗎?
(2)如果買1輛,可以怎樣付錢?
(練習設計意圖:這個練習,把書中的“做一做”中的買“5角錢的拼音本”改為買“8元的玩具跑車”,在鞏固簡單組合的基礎上,還加入了估算的練習,提高了這道練習題的層次,訓練學生多元化、多角度綜合地考慮和解決問題。)
3.打靶游戲。
規(guī)則:每一列必須從下往上打,但打哪一列可任意選擇。
(1)像圖1這樣的靶,打的順序一共有多少種?
舉例:①→③→④→②
(2)像圖2這樣的靶,打的順序一共有多少種?
(練習設計意圖:這個練習如時間不夠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完成。這個設計是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能結合今天所學的知識,進行更高層次的運用,讓優(yōu)生能“吃得飽”。同時,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知識有所回味,起到課后延伸與發(fā)展的作用。)
(五)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得高興嗎?為什么?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八單元教案11-25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案01-04
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教案02-24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案7篇01-04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教案(7篇)01-04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教案01-26
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