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完成寫好鉛筆字、九九歌
學生學習過程:
一、寫好鉛筆字。
1.審題。
指名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寫生字“小、水”。
、僦该x。
②指名按筆順書空。
③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的筆順規(guī)則?(先中間后兩邊。)
、苡^察“小、水”兩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中間高,兩邊低,右邊比左邊高。)
、萁處煼秾憽靶 焙汀八备饕粋,并講解要點。
、迣W生復習書寫要領。
、邔W生描紅、仿影并注意寫字姿勢,教師巡視。
(2)按上面的學習過程學寫生字“廳、同”。
3.練習。
(1)學生集體書空。
(2)學生在書上臨寫,注意寫字姿勢。
(3)指名上黑板寫這4個字,并集體評議。
(4)展示優(yōu)秀作品,提出存在問題。
二、讀讀背背。
1.審題,讀題。
弄清本題有兩個要求:朗讀與背誦。
2.教師簡要介紹。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jié)氣。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叫冬至。從冬至那天起,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一直到第九個九天叫九九。我們的祖先,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編一首九九歌。
教師再向?qū)W生介紹這九個九中的氣候變化。
3.學生借助拼音白讀兒歌,要求讀準讀順。
4.指名讀。分組讀。
5.教師范讀。學生聽清該如何停頓,并作好記號,同時練習讀好它。
6.簡單理解兒歌內(nèi)容。
(1)小組討論解疑。
(2)教師點撥“不出手……‘冰上走”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從哪個九開始天氣轉(zhuǎn)暖?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7.練習背誦,可自由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板書設計:
小 水 廳
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一、抓“爭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情趣。
教師板書《一定要爭氣》,學生圍繞題目質(zhì)疑:
。ㄕl一定要爭氣?為什么要爭氣?為誰爭氣?怎樣爭氣的?結(jié)果怎樣?……)
板書:什么情況下 怎么做的
二、學生通讀全文,找出答案。
三、檢查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1、指名讀文,糾正讀音。
“鄞縣”的“鄞”應讀“yín”,不要讀成“jǐn”。
“成績”的“績”應讀“jì”,不要讀成“jī”。
“平均”的“均”應讀作“jūn”,不要讀成“yún”。
可采用讓學生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方式,進行鞏固練習。
2、識記字形,區(qū)別形近字。
“基”上下結(jié)構(gòu),上邊是“其”,中間不要多一橫,“其”的最后一筆是“捺”。
“考”下面不能多寫一橫。
“試”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千萬不要多加一撇。
“廁”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廠”要包住“則”,不要錯寫成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努”上下結(jié)構(gòu),第一筆是“撇折點”,右上角的第二筆是“捺”。
“需”上下結(jié)構(gòu),“雨”字的第三筆是“橫折”。
“末”字與“未”要區(qū)分開!拔础弊稚蠙M稍短,“末”字上橫長。
區(qū)分“震”與“振”,兩個字的讀音相同,也都有“動”的意思,但用法不同!罢衽d、振奮、振作”用“振”。“震驚”“震蕩”“地震”同“震”。
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形近字、同音字組詞的方法,進行鞏固練習。
末( ) 試( ) 震( )
未( ) 式( ) 振( )
廁( ) 努( ) 技( )
測( ) 怒( ) 枝( )
3、理解詞義。
發(fā)憤:下決心,努力。本文指童第周下決心努力學習。
資助:用錢幫助。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厭煩。
嘗試:做一做,試一試。
鉆研:深入地進行研究。
再三:不止一次,一次又一次,文中指童第周一次又一次地請求校長讓他跟班試讀。
偏僻:離城市比較遠,交通不便。
震動:本文指童第周的重大成就使歐洲生物學界感到驚訝。
鄞縣:浙江省一個縣名。屬寧波市。
四、練習讀書,鞏固生字,了解大意。
五、作業(yè):
生字、字詞、讀熟課文、查閱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兩次提到的“一定要爭氣”之間的聯(lián)系。
2、教給學生抓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理解課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抓“爭氣”,理清文章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文中幾次講到“一定要爭氣”。邊讀邊標畫出帶有“一定要爭氣”這個詞語的句子。
2、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爭氣”是在什么情況下講的?學生讀文后可以小組討論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
經(jīng)過討論,學生弄清文中兩次“爭氣”的事情。
(第一次是講童第周中學時由于[基礎差],[成績不好],經(jīng)過刻苦努力,僅用半年時間就趕上來了。各科成績都不錯,數(shù)學還得了100分。童第周看著成績,心里想:一定要爭氣。)
。ǖ诙问峭谥茉趪饬魧W時,刻苦鉆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幾年都沒有成功的試驗,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童第周為中國人、為祖國爭了氣。)
板書:基礎差 成績不好
二、抓“爭氣”,理解重點詞句。
1、1—3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
。1)通過查字典理解“[再三請求]”。
(“再三”是一而再,再而三,即多次的意思。“請求”說明是誠心誠意的!霸偃埱蟆北憩F(xiàn)出童第周當時求學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
(2)根據(jù)本句的意思,判斷、選擇詞義。
投影出示練習:判斷句中“才”字的意思。
“才”字有三種解釋:①剛剛;②僅僅,只有;③勉強。
A、第周17歲才進中學。(①)
B、均成績才45分。(②)
C、同意讓他跟班就讀一個學期。(③)
在上述判斷帶點詞的連續(xù)句中,第1句“童第周17歲才進中學”的“才”字是“剛剛”的意思;第2句“平均成績才45分”的“才”是“僅僅,只有”的意思;第3句“才同意讓他跟班就讀一個學期”的“才”字是“勉強”的意思。
通過這樣的練習要讓學生從中體會出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當中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定相同,要根據(jù)詞語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來判斷詞義,即據(jù)句選義。同時,也要通過反復練習朗讀,來進一步體會童第周渴望學習的堅強信念。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所以童第周更加發(fā)憤學習,刻苦鉆研。
(3)聯(lián)系下文,理解“[發(fā)憤]”的意思。
“發(fā)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自己感覺不滿足,努力地做。
那么,童第周是怎么發(fā)憤學習的呢?讀課文第3自然段,并畫出童第周發(fā)憤學習的句子。
。ㄒ皇恰懊刻焯鞗]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園的路燈下面讀外語。”)
。ǘ且估镌诼窡粝驴磿,被老師發(fā)現(xiàn),路燈關了,又溜到廁所外邊的路燈下學習。)
這兩方面內(nèi)容就已清楚、具體地解釋、說明了“發(fā)憤”的意思。
在理解了重點詞句后,再理解“一定要爭氣”就不難體會出它所包含的意思是:一要爭氣,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我并不比別人笨!;三要刻苦努力,“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jīng)過努力也一定能辦到!
板書:再三請求 發(fā)憤學習
2、讀4—5自然段,理解重點句。
。1)同學們,你們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種手術非常難做?
這個問題要引導學生從兩個基本方面思考:一是聯(lián)系上文,童第周的老師是歐洲一位很有名的生物學教授,他自己做了幾年,[沒有成功];二是同學們都不敢嘗試。由此看出手術的難度之大。
板書:手術難做、教授沒成功 同學不敢嘗試
。2)童第周是怎樣做成功的?
“童第周不聲不響地[刻苦鉆研],他[不怕失敗],做了一遍又一遍,[終于成功]了!
文中只用一句話講述童第周成功的經(jīng)過。教師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刻苦鉆研;二是不怕失敗;三是耐心加細心,最終以頑強的精神和熟練的技巧,使手術獲得成功,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
三、抓“爭氣”,深化中心。
討論:童第周為什么一定要做這件事?
教師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課文,深入理解童第周為祖國爭氣的崇高思想境界。
首先讓學生自讀4、6自然段,從文中找出帶有“爭氣”一詞的句子,然后想一想,童第周這次成功是在什么情況下為誰爭氣?經(jīng)過討論,要讓學生認識到全文兩次提到的“爭氣”含義是相同的。即:一是要有志向,二是要有自信心;三是要肯努力。但是第二次爭氣要比第一次爭氣更深一步。第一次是為自己爭氣,不甘落在同學的后邊。第二次是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爭氣,不讓外國人譏笑我們,不甘心落在外國人的后邊。
四、抓“爭氣”,練習朗讀。
這課的朗讀,應該重點放在第三自然段,在學生理解了童第周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刻苦學習的精神后,應集中體會他是怎樣學習的,把對童第周的敬佩之情讀出來。如,這一段的最后童第周說的話,“一定要爭氣”,他是說給誰聽的呢?是說給自己聽的,同時也是勉勵自己的話,應指導讀書。另外,“我并不比別人笨”這個“并”字就突出了童第周下決心,要把學習成績提高上去的堅定信心,讓學生把這個堅定的語氣讀出來。
五、作業(yè):
1.找出描寫童第周發(fā)憤學習的詞句,再抄下來。
2.預習27課。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四個生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做到節(jié)奏停頓得當。
2、通過自學、交流、感悟、讀書,能理解兩則論語的意思,體會到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并得到啟迪。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總結(jié)歸納學習方法的能力,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感受中國古典文化的語言韻味和思想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并感悟文中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明白學思結(jié)合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發(fā)現(xiàn)新知激發(fā)興趣
1、二年級時,我們曾學過一篇文言文——《論語》一則,誰還記得?(指兩生,再全班齊背)課件出示:三人行……
2、光會背可不夠,你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3、你記得真清楚,說得也很明白,在這方面你就能成為我們大家的老師了。
4、剛才我們復習了《論語》一則,孔子的話讓我們知道做人要有虛心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則文言文同樣出自于《論語》,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體會明確句意的重要性
1、請您自己先試著讀一讀這篇文言文,看你能不能把字音讀準?課件出示:兩則論語。
。ㄖ该簧
2、生字讀音有點難,咱們先標上拼音,自己再練練,看看這回能不能讀準、讀通順了。(學生自由讀)誰來試試?(指名兩生)
3、指導字音。
。1)文中四個生字讀的都挺準的,但這兒有個多音字(課件強調(diào):為)既念wéi又念wèi,猜猜在這句話里應該讀哪個音?為什么?(學生爭論)
。2)不能瞎猜,猜得對不對得用字典檢驗一下。老師從字典中查到了這個多音字,請你默讀它的意思。課件出示:為兩個讀音的不同解釋
想一想,根據(jù)哪個意思能確定這個字的'讀音呢?(引導學生說把哪個意思放到句子里最恰當)這么解釋比較合理,你們同意嗎?這個字的意思是做、當。課件出示:為:做、當。這個字讀?課件出示:為:wéi
(3)把字義放到句子里解釋,看看句子通不通,這樣來選擇字的正確讀音真是個好方法。可見,學習古文時,弄清字義、句意真的很重要。
三、了解句意積累方法感悟道理
(一)學習第一則,積累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悟“學思結(jié)合”。
1、回憶方法。
(1)以前學過哪些方法,可以知道字的意思或者句子意思?(板書:看)誰給大家讀讀第一則論語中注釋了哪幾個字的意思。(課件出示:子、故、新的意思,指名讀)說明:連詞成句是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那些沒注釋的字,我們怎樣弄清它的意思呢?(查、猜、連)
2、運用方法。
。1)現(xiàn)在就請你用上這些方法(指板書),自己試著解釋第一則論語中每個字或詞的意思吧。
。2)小組里交流交流,這個字什么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3)誰來說說你用什么方法知道每個字或詞什么意思的?(問別人,也是種好方法,但應該是在經(jīng)過自己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時候問。板書:問)
相機指導
溫:復習。什么叫復習?(把學過的知識再學一遍。)
而:回憶剛才復習“擇其善者而從之”時,那個“而”什么意思?是連詞,沒有實際意義,可以不解釋。復習已有知識對我們學新知識很有幫助。
知:知道。
矣:文言助詞,一般放在結(jié)尾,相當于“了”。
。4)字的意思弄清楚了,現(xiàn)在就請你連一連,試著說出這句話的意思吧。
3、匯報學習成果,積累方法。
。1)誰愿意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學習成果?(指名)
不通順怎么辦?這時就可以做適當?shù)恼{(diào)整?(舉例:新的意思)誰再來試試?(指名說)
你說得挺清楚,沒把每個字詞的意思一個個的拼在一起,連成句子,做了適當?shù)恼{(diào)整。(板書:調(diào))
(2)小結(jié):調(diào)整時,有時需要添幾個字,有時需要減幾個字,有時換個意思相近的詞,以后,我們還可能遇到需要調(diào)整詞語順序的情況呢,但不管怎么調(diào),都不能改變句子本來的意思。用這樣的方法,自己再試試。
。3)老師也解釋了這句話,并且也進行了一定的調(diào)整,看看這樣解釋是不是更通順一些?你默讀一下,看看和你們要說的意思一樣嗎?(課件出示:第一則意思)
(4)知道了句子意思,建議每一個同學都說說,可以和同桌合作,一人讀句子,一人說句子的意思。說完后可以再交換一下,比比誰句子讀得好,誰意思說得清楚。(學生合作說)
。5)讓我們一起邊想著句子的意思,邊讀一讀,看看你能不能讀出味了。
5、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道理。
(1)“溫故知新”已經(jīng)成為成語了,(板書:溫故→知新)可見人們都認同這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2)想象一下,孔子和弟子在交往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情況,孔子才說出這樣一番話呢?課件出示:孔子和弟子
角色扮演:誰愿意扮演孔子?我們試著演一演當時的情景。你能不能用孔子說的話回答弟子的問題。師:“先生,怎樣才能成為像您這樣學識淵博的老師呢?”生:“溫故而知新……”師:“你真棒,你已經(jīng)理解了孔子這番話的意思了;你都能用孔子的原話來回答我了!
。3)希望你們不僅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還能做一個“溫故知新”的人。
。ǘ⿲W習第二則,運用方法,獨立研究,重點體會“學思結(jié)合”。
1、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研究第二則論語的意思?要想把事做完,做好,必須先把工具準備好。
這兩個生字還記得嗎?課件出示:罔、殆。心里拼拼,記住它。光記住讀音還不行,還要知道意思。
罔:同字框里是點點橫,加上一個亡,本義是捕魚用的網(wǎng),(課件出圖)而經(jīng)過演變,現(xiàn)在的意思是?你覺得這張空網(wǎng)和字的意思有什么聯(lián)系嗎?
殆:左歹,右臺,現(xiàn)在的意思是?(疑惑)你怎么理解疑惑這個詞?(疑問無法解決)
2、生字工具準備好了,就請你自己用學過的方法說說每個字的意思,再把字義連起來說說句子的意思。(學生自由說)
如果說完了,就快和同學交流自學成果,互相幫助解決問題。
3、匯報學習成果。
。1)還有哪些合作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嗎?(則:猜猜。就。查字典檢驗。論語二則的則是哪個意思?)
。2)誰想展示合作學習結(jié)果?
學生說“學而不思則罔”的意思:古人說的學習一般指讀書學習,只讀書學習不深入思考,危害多大。回顧剛剛我們學過的溫故知新這句話,其實學習過程中包括了溫習舊知識,只學習不思考,就會沒有收獲,學習中怎樣溫習舊知識就能有收獲,有新發(fā)現(xiàn)呢?(板:思)
溫故只有深思才能有新收獲,你們正是溫習了剛學的知識,經(jīng)過思考,有了新收獲,這就在“溫故知新”呀!
。3)學生說“思而不學則殆”。
(4)考考你的同桌,他是不是能完整地說出第二則論語的意思了?
4、小結(jié):學而不思,思而不學,都是孔子勸告我們學習中應該避免的情況,這樣做不對,那我們該怎樣做?(板書:學思結(jié)合)把學習思考結(jié)合起來,才能獲得新知識,時間長了,我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就有辦法解決更多問題,獲得更多的新知識,這樣我們也可以為師矣。
。ㄈ┝私馕难晕奶攸c有感情地誦讀
1、這兩則論語的意思你都記住了嗎?哪兩位同學敢接受挑戰(zhàn),你背一句論語,他解釋一句意思。(學生背)
2、剛才聽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文言文和我們現(xiàn)在說的話相比,有什么不同嗎?
是呀,短短兩句話,才二十幾個字,卻能告訴我們這么深刻的道理,這正是它歷經(jīng)兩千五百多年,還能流傳至今的原因!
3、(師配樂范讀全文)古人讀書講究吟詠,邊讀邊想句子的意思,讀的入情時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jié)奏晃動。你們也配上動作試一試,看看能讀出滋味來嗎?(生自由讀,指名讀)
4、讓我們一起伴著高山流水之音,邊讀邊想著它的意思,去感受古文特有音樂美吧。(課件音樂)
四、總結(jié)學法拓展閱讀延伸興趣
1、學習了孔子的這兩句話,你懂得了什么道理?還有什么其他收獲?
2、這些方法你會用了嗎?請你試著用讀讀,能用今天學到的方法說說你這兩句話的理解嗎?(師范讀,生讀后試著說意思)
課件出示作業(yè)
1、背誦《論語》二則,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2、用學過的方法,試著說說《論語》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句話的意思。
希望你能把今天學到的道理和方法學以致用,做個學思結(jié)合,溫故知新的人,相信終有一天你們也可以為師矣!
板書設計:
27 《論語》二則
學 看 連
思 查 調(diào)
溫故 知新 猜問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設計示例
1.所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朗讀和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ㄒ唬┯^察課文配圖
1.圖上都有什么?(兒童、牛、大樹、蟬)
2.仔細觀察圖畫,看看這個兒童是什么時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導學生抓住兒童的衣著及牛和兒童手上的鞭子的聯(lián)系,明白這個兒童是古時的一個放牛娃。)
3.圖上的兒童在干什么?(指導觀察兒童的表情,初步體會牧童看見樹上的蟬時的心情。)
。ǘ┙翌},解題
1.解釋題意: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于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切給一個叫袁枚的'詩人看見了,他就寫了一首詩,叫“所見”,意思是說詩中寫的內(nèi)容是自己親眼看到的。
2.出示課題:“所見”,讀題。
3.介紹作者:袁枚,清代詩人,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讀詩歌,理解課文
(一)初讀課文
l.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確,讀通順。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卡:
。2)注意翹舌音,前鼻音:振蟬
3.教師范讀。
4.看插圖,讀詩句,想想每句詩說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讀得好的學生讀全詩。要求學生邊聽讀,邊看圖,思考:起初牧童在黃牛背干什么?后來呢?
(指名讓學生試著回答問題。牧童開始在黃牛背上唱歌,后從牛背上下來了,站在那兒想捉蟬。)
。ǘ⿲W習詩句,理解詩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1)用自己的話說說前一個分句的意思。通過觀察圖使學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黃!5囊环N,角短,皮毛黃褐色,或黑色,也有雜色的,毛短,常用來耕地或拉車,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讀整個詩句,查字典說說“振”“樾”的意思。
振——振動 樾——樹蔭
教師補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樹林。
。3)用自己的話說說后半句的意思。(響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里振蕩。)
。4)讓學生讀詩句,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整句詩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齊讀第二句,并看圖,說說圖上的牧童在干什么,與第一句說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ㄖ刂笇W生觀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個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說說“欲”“捕”在詩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話說說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鳴叫的知了。)
(3)讀全句,想一想:牧童聽到廣蟬的叫聲后,怎樣做的呢?
“閉口”在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從牛背上迅速跳下來,站在樹下。
理解“忽然”一詞在詩中的意思。(騎在牛背上唱歌時,忽然聽到蟬叫聲。)
。4)讀詩句,用自己的話說說整句詩的意思。
三、齊讀全詩
四、敘說詩意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l.熟讀全詩。
2.說說下面幾個詞語的意思。
振 欲 捕 鳴 閉 口 立
二、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全詩,說出詩意。
1.看插圖,講圖意。
2.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ㄏ奶,一個牧童在樹林中騎著一頭黃牛高聲歌唱,知了在樹上叫著。牧童聽到了知了叫聲。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樹下,望著樹上的知了。)
三、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1.指導讀第一句詩。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心情。
指導讀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2.指導讀第二句詩。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忽然閉口立”使我們想到了什么?(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貫注地盯著知了。想象牧童的動作,他踮起腳尖,身子向前傾,雙手輕輕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準備。想象牧童的內(nèi)心活動,他不住盤算怎樣抓知了。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產(chǎn)生“屏住呼吸,別驚動了知了,趕快捉住它”的感覺。)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四、背誦全詩
五、分析指導字形
1.比較字形。振——晨 蟬——彈 忽——物 閉——閑
2.重點分析、記憶字形。
欲:左邊是“谷”,第四筆“捺”改為“點”,右邊是“欠”,不是“文”。
所:左邊不要寫成“戶”。
3.指導書寫。
六、.總結(jié)
1.朗讀全詩。
2.背誦全詩。
3.學了這首詩,你覺得這個牧童怎么樣?(活潑可愛,愉快、頑皮)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tài)度,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zhì),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zhì)。
課前準備:
教師查閱、收集關于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故事、文章。
教學過程:
一、回顧前文,導入新課
在前幾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位不怕困難、苦戰(zhàn)攻關、善于發(fā)現(xiàn)、極具科學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讀課文,想一想:
①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谧髡邽槭裁凑f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劃出課文的中心句。(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迷信書本、也不要不迷信權威。)
三、讀議結(jié)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實說明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2.老師在讀這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3.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劃、議)
四、回歸整體,加深對科學的認識
1.古今中外,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伽利略等。)
2.結(jié)合本單元前三課文,談一談你對科學又有了哪些認識?
五、拓展閱讀,遷移延伸
1.閱讀《嗅蘋果》,讀后交流自己的體會。
嗅蘋果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后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著,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后,他回到講臺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
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臺,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臺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jīng)過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說聞到了蘋果的香味。
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huán)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于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么味兒也沒有!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詩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