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教案2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物理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物理教案 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2、過程和方法
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
重、難點:
1、 光的直線傳播的內容。
2、分析解釋有關現(xiàn)象。
教學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煙霧、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
、傥覀?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物體有光線射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
、趯W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二、 進行新課:
1、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例如:……………………學生舉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
。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傳播
演示試驗①:圖片……陽光穿過樹林
演示試驗②:激光在水中穿過
演示試驗③:激光在煙霧中穿過
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應用:影、排隊、射擊、日食、月食……
(可以讓學生先討論,部分現(xiàn)象要解釋)
3、光的速度:
討論:光有沒有速度?(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 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對比說明:34頁圖示。 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分析總結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點:倒立的實像。
5、影子與像的不同:
三、小結:
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四、課后活動:
1、 完成物理套餐內容。
2、 課本后練習。
八年級物理教案 2
教學目標
1.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激發(fā)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在了解和認識自然過程中有滿足感和興奮感。
2.了解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樂于參與和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活動和探究活動。
3.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能獨立思考,勇于有根據(jù)地懷疑,養(yǎng)成尊重事實、大膽想象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4.關心科學發(fā)展前沿,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有振興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2)知道科學探究的方法和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難點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3)根據(jù)教材內容收集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演示法、討論法、科學探究法、提問題教學法。
教具準備
飲料罐、玻璃杯、鉆子、筷子、裝有水的碗、拉鏈、圓珠筆、燒杯、冰棒、茶壺、實物投影儀、課件、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先讓學生朗讀章首詩,由此引出課文第一部分:物理學就在你身邊。
二、新課教學:
(一)物理學就在你的身邊
播放有關海上日出和閃電的音像片段,讓學生了解有關自然現(xiàn)象。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活動1與活動2的.實驗。
演示1: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發(fā)生偏折的現(xiàn)象演示
演示2:利用感應起電機模擬閃電和雷聲。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標,介紹“世界物理年”來歷。
1905年,愛因斯坦先后發(fā)表了5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為相對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為量子理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物理學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一百年來,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代表的近代物理學,對人類文明和進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為紀念這一奇跡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學界一致呼吁20xx年為“世界物理年”。
世界物理年徽標構圖像一個光錐。紅底代表過去。在物理學中,光譜的含義。藍頂表示未來,天空是藍色的;“藍移”是面向我們方向運動物體的光譜特征。黃和綠表示連結過去到未來,體現(xiàn)出在過去的基礎上建立未來的信心。其中,綠色又代表“綠燈可走”,即進步;黃色代表和平、合作;諛酥饕磉_的意義是:科技的進步和國際的合作可以幫助建設光明的未來。
。ǘ┪锢韺W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
1.運用多媒體,結合物理學發(fā)展史談物理學與人類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關系:
。1)有關簡單機械的應用
簡單機械的發(fā)明與使用:――人類從手工勞動到機械操作
。2)代表蒸汽時代的蒸汽機車、輪船的圖片、錄像
熱學的研究、蒸氣機的發(fā)明:――人類進入蒸氣時代,機械工業(yè)進一步完善
(3)體現(xiàn)電氣時代的各種設備和情景,如電動機、發(fā)電機、電力機車、城市夜景等
電磁學的研究:電動機、發(fā)電機的出現(xiàn)――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4)電子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空間探測技術以及我國發(fā)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錄像資料等。
電磁學、電子――電子計算機
2.舉一些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有關物理學與人類社會關系的實例,進一步使學生體會物理學是有用的。
。ㄈ┪锢韺W的召喚
介紹幾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物理學家的突出貢獻,同時結合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向學生介紹了幾種典型的科學方法,如觀察和實驗、歸納和數(shù)學分析、理性思維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規(guī)律等,從而使學生領悟怎樣學好物理學。
八年級物理教案 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
2、會使用彈簧測力計。
。1)會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知道使用前要先調零。
。3)會正確讀數(shù)并記錄測量結果。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彈簧測力計的學習和使用,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過項羽與文弱書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們就是利用力產生的效果的大小來測量力的!
本節(jié)主要講述力的單位和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教材首先通過文字和插圖說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進行測量,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測量力的大小。對于力的單位,課本中只講了牛頓,因為這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也是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由于初中無法講解牛頓這個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課本中只是給出了單位的名稱、符號,并通過例子使學生認識1N的力有多大。
教材簡單介紹了彈簧測力計是根據(jù)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長就越長這個道理制作的,并通過幾個插圖說明彈簧秤的構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點講解了學生實驗——練習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有關“彈簧測力計”的教學建議
教師可把彈簧測力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觀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彈簧測力計進行講解。引導學生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外形和內部構造;鋼制彈簧、掛鉤、指針及刻度。對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原理可作簡單的說明:在一定的范圍內彈簧的伸長跟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即力增大幾倍,伸長也增大幾倍。講刻度時應該明確單位、零刻度線、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數(shù)以及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要強調測量時不得超過量程。教師可帶領學生讀出幾個演示的數(shù)據(jù)。
最后向學生簡單介紹其他的測力計,指出彈簧測力計只是測力計的一種。
有關“力的單位”教學建議
教師可向學生直接說明國際上力的通用單位是牛頓,簡稱牛,要學生記住。并通過舉例使學生對1N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除了課本中的例子外,還可以補充一些學生常見的例子,例如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對手的壓力大約是1N;一個質量是4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是400N;還可以讓學生拿起兩個雞蛋,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至于牛頓這個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就不必講了。
有關課堂實驗的教學建議
本實驗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上纫龑W生閱讀教材,再按實驗步驟去做。2、3、4、5步都是為了讓學生多使用幾次彈簧測力計。實驗中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和讀數(shù),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在做第3、第4步時,要向學生說明勻速的要求。對于程度好的學生,在實驗基礎上可讓他們思考為什么第3、第4步兩次拉力大小不同,啟發(fā)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還可以讓學生把測出的自己頭發(fā)拉斷時的力跟課本中給出的各年齡組的頭發(fā)的數(shù)據(jù)比較,以提高興趣。
本節(jié)后面的“想想議議”問題,可在學生開始實驗前討論,來回拉動幾次掛鉤,可以避免彈簧破殼子卡住。如果彈簧測力計使用前指針不指在零位置,應進行校正。對程度好的學生可以提出:除調零外,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提示:可以作零點誤差的調整。)
有關新課引入的教學建議
測量是由力有大小引入的。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經驗不難懂得力有大小。教師可以準備一個拉力器,請男女學生各一名分別拉,大家觀察。然后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彈簧伸長程度是不同的,引出力有大小的區(qū)別。為了準確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進行力的測量。并指出在物理學中是利用力產生的效果的大小來測量力的。
教學設計示例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組織學生練習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會正確讀數(shù)。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彈簧秤、木塊、長木板、一根頭發(fā)、拉力器
教學設計示例
(一)引入課題
測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經驗不難懂得力有大小。為了直觀,可以準備一個拉力器,請男女學生各一名分別拉,大家觀察,然后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彈簧為什么伸長了?
2、兩位同學拉彈簧時,彈簧的伸長相同嗎?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學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歸納:拉力使彈簧伸長;拉力大小不同,彈簧的伸長不同;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大。利用彈簧的伸長可以測量力的大小。
由為什么彈簧伸長的長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區(qū)別。為了準確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進行力的測量。并指出在物理學中是利用力產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大小來測量力的。
(二)新課教學
1、力的單位
教師可直接向學生說明國際上通用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要學生記住。教師可以準備兩個普通雞蛋,使學生對1N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
除了課本中的例子外,還可以補充一些學生常見的例子,例如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對手的壓力大約是1N;一個質量是4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是400N;至于牛頓這個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就不必講了。
2、彈簧測力計
有了力的單位還不夠,要測量力的大小還需要有測量工具。測量力的工具是測力計,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秤。
。1)彈簧秤的原理
教師可準備一個彈簧,找學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彈簧。
教師講解:我們知道,彈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長,拉力越大,彈簧伸長的越長。彈簧秤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的。
。2)彈簧秤的構造
教師可把彈簧測力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觀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彈簧測力計進行講解。引導學生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外形和內部構造;鋼制彈簧、掛鉤、指針及刻度。講刻度時應該明確單位、零刻度線、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數(shù)以及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要強調測量時不得超過量程。教師可帶領學生讀出幾個演示的數(shù)據(jù)。
。3)學生實驗:練習使用彈簧秤
讓學生先閱讀課本實驗部分,然后按步驟進行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在筆記本上。實驗中教師巡回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彈簧秤的量程:
最小分度:
水平拉木塊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塊的力:
拉斷頭發(fā)的力:
教師在總結學生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講解。同一個木塊在空中靜止和勻速直線上升時,拉力大小相等。拉著木塊在桌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時所需要的力遠比拉著它勻速上升時的拉力小得多。正因為這個道理,很多沉的東西我們搬不動,但是可把它推動。人的頭發(fā)的強度隨人的年齡大小而變,成年人的頭發(fā)強度大,小孩和老人的頭發(fā)強度小。
最后向學生簡單介紹其他的測力計,指出彈簧測力計只是測力計的一種。
。ㄈ┛偨Y,擴展
可適當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科學家胡克和牛頓的生平,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探究活動
測力計的發(fā)展
【課題】測力計的發(fā)展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利用網(wǎng)絡查找相關信息;調查市場上測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況。總結測力計的發(fā)展概況。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fā)現(xiàn)新問題。
體驗力的大小
【課題】體驗力不同大小的感覺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用測力計等工具體驗不同力的大小的感覺;調查市場上測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況。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fā)現(xiàn)新問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 4
。墼O計意圖]
本節(jié)是本章《質量與密度》的第二節(jié)。在前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質量”和“用天平測量物質的質量”。物質密度的本質正是研究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所以從“區(qū)分由不同物質組成的兩個物體”開始,引入密度的概念。本節(jié)基于實驗的基礎上學習密度的知識,所以教學方法上引采用分組實驗和講授為主。
知識目標:
1.知道密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2.會查密度表. 能聯(lián)系實際應用密度公式進行有關計算 ,會計算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能力目標:
1.探究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2、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習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密度公式.
教學難點:
1.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2.密度公式的應用.
教學方法:
1.觀察法:
2.實驗法:
3:講授法
教學準備:
天平,砝碼,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和學具]
天平,砝碼,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
[課前準備]課內小組交流5分鐘
一:復習舊知
1、如何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
二 :自學導學(以下內容采取自學的方式,在小組內探討完成并匯報)
2、密度 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計算公式: 密度的公式:ρ=公式變形:m= V=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ρ—— ——(kg/m3) m—— ——千克(kg) V—— ——立方米(m3) 說明:密度ρ的單位是由質量的單位和體積的單位決定的.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單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質量單位用克(g),體積單位是立方厘米(cm3),則密度的單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
1 g/cm3=1×103kg/m3.
3、例題自己做一遍和書中的解法對比 。反思。
4、生實驗:用紙包著一塊肥皂和一塊泡沫的長、寬、厚度一樣,也就是體積一樣,但是,用手掂一掂,肥皂的質量要比泡沫的質量大得多。
5、同樣的兩個燒杯分別裝有體積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卻能平衡,說明它們的質量卻又是相同的。 提出問題:
。1) 為什么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相同?
。2) 為什么體積不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卻又相同?
。3)你在生活中見過類似的現(xiàn)象嗎?
(4)通過以上思考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重力產生的條件,
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
3、會計算重力的大小。
能力目標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會分析各個物體的重心。
2、聯(lián)系實際,重力的三要素在實際中的運用,鍛煉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教學建議
一、重點難點分析:
1、本節(jié)重點是:重力的實質(萬有引力)。
2、本章的難點是:重心的確定。
二、基本知識技能:
1、基本概念: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三要素:作用點(重心);方向(豎直向下);大小(G=mg);
2、重心的確定
質量分布均勻的規(guī)則幾何形狀的物體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上;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不僅跟物體質量的分布有關,還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教法建議
一、有關重力大小講解的教法建議
在介紹重力時,除了明確指出: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教學中還需要補充實驗測量重力的方法,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測力計測得,可以向學生們展示幾種測力計,如彈簧測力計、牽引測力計、壓力測力計等等。
另外讓學生區(qū)分重力、重量的概念。
二、有關重力方向講解的教法建議
介紹重力方向時要明確重垂線的方向為豎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與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為豎直方向(靜止的水面為水平方向),同時也要注意:不能把重力的方向說成指向地心的方向。
關于重心和質心的`區(qū)分的有關內容教師可以參考擴展資料中的《重心和質心》。
三、有關重心位置講解的教法建議
在講解如何確定物體重心的位置時,可以講解懸掛法測量均勻薄板的重心。同時讓學生討論理解。對于重心位置的確定,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身邊的物體的重心的確定,如課本的重心的確定,沙漏的重心確定,另外也可以通過數(shù)學方法來計算物體的重心,如折尺的重心的確定。
八年級物理教案 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從實際中了解聲音的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
2、通過實驗,知道聲音的音調跟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的音色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和“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師引導組織和學生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聲樂基礎知識的樂趣。
2、通過學習聲音的三要素,提高學生對樂音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音調、響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
1、正確區(qū)分音調和響度。
2、探究決定音調、響度的因素。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引入新課
1、引入(1)
(1) “賽馬”欣賞2分鐘視頻展示:讓學生認真欣賞,談談感受。
(2) 教師指出:像剛才的音樂一樣,讓我們感到悅耳、動聽的聲音叫做樂音。
(3) 教師提問:那么我們通過哪些方面來描述樂音呢?
2、引入(2)
介紹:俄羅斯最著名的男高音Vitas的魔鬼高音,征服了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他為什么會有如此魅力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聲音的`奧秘,進入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
引入新課:聲音的特性(板書)
二、師生共同活動,進行新課
1、聲音的音調
(1) 教師演示:
①用電子琴彈奏高低不同的音符,讓學生感受有什么不同;
、谟靡纛l播放男低音獨唱曲、女高音獨唱曲,讓學生感受不同。(展示課件:聲音的音調)
(2) 得出:聲音的高低不同,高音尖細、高亢;低音沉悶。
物理中把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板書)
(3) 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
、俜纸M實驗: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撥動鋼尺,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發(fā)聲時振動得快慢及聲音的特點。
②分組實驗:用硬紙片快慢不同的撥動梳子,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③讓學生討論、分析得出: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4) 教師幫助學生建立頻率的概念
、傥覀儼盐矬w一秒鐘振動的次數(shù)叫做頻率,單位:赫茲 Hz( 板書)。
②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板書)。flash課件展示:音調與振動的快慢、
(5) 學生看書,了解人和一些動物的聽力和發(fā)聲范圍圖。
(6) 教師提問:人的聽覺范圍是多少?那么低于20 Hz和高于20000 Hz的聲波我們能聽見嗎?學生回答,找出次聲波和超聲波的概念。
次聲波:發(fā)聲頻率低于20 Hz的聲音。
超聲波:發(fā)聲頻率高于20000 Hz的聲音。(板書)
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超聲波和次聲波。
2、聲音的響度
(1) 教師演示:用不同的力擊鼓,學生感受聲音的不同;改變錄音機的音量控制開關,讓學生聲音大小或強弱的不同。
物理中把聲音的強弱叫做聲音的響度。
(2) 探究影響響度的因素
、俳處熝菔荆河眉毦把乒乓球吊起來,使乒乓球靜止在豎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個叉股接觸、輕敲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重敲音叉,使音叉發(fā)出響度更大的聲音,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
、趯W生思考、討論:比較音叉發(fā)出不同響度的聲音時,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有什么不同。通過上面的探究活動,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垌懚雀l(fā)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劢處熖釂枺喉懚冗與其它因素有關嗎?(學生思考、猜測。)
、軒熒∮螒颍航處熜÷曊f一段話,后排學生不知所云,而前排學生能準確說出。
⑤學生得出:響度還與距聲源的距離有關。(讓學生再舉些例子加以說明)
⑥師生歸納總結:影響聲音的響度的因素是振幅和距聲源的距離。(板書)
3、探究什么是音色
(1) “猜樂器”:播放用不同樂器演奏的歌曲,讓學生指出不同的樂器。
(2) 學生小游戲:讓后排的幾個學生說同樣的話,前排學生不回頭指出說話學生的姓名。
(3) 教師提問:你憑什么區(qū)分不同的樂器和不同的同學?得出: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品質、特色叫音色。
課后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的學習內容:
知識:
1、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
2、音調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3、響度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幅決定的。
4、不同的發(fā)聲體具有不同的音色。
能力和技能:
了解示波器在展現(xiàn)樂音特征中的特殊優(yōu)勢。
八年級物理教案 7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
2、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3、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
2、通過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對生活中彈力應用的實例有濃厚的興趣,體會科學技術的價值。
學習重難點: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既是此節(jié)的重點,又是此節(jié)的難點。
教具準備:
彈簧測力計 氣球 橡皮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
1.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 ,符號為 。
2.物體受力會發(fā)生_______,不受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________,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_________。使用彈簧時不能超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否則會使彈簧損壞。
3.物體發(fā)形變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_________,它是物體由于_______________而產生的。
4.彈簧測力計制造原理: 。
5. 彈簧測力計的構造: .
6.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1)了解彈簧測力計的 ,使用時不能超過它的 。
。2)觀察彈簧測力計的 ,了解刻度值的大小。
。3)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內彈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 ___ ,觀察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 。
二、合作探究
(一)實驗1 :壓氣球或拉橡皮
請大家同學們壓氣球或拉橡皮,仔細觀察它們的變化,體會你的感受,然后談談你的發(fā)現(xiàn)。
1.手壓氣球,氣球會 ;手拉橡皮筋,橡皮筋會 ;物體的形狀或者體積改變,叫__________。
2.堅硬的物體是否也會發(fā)生形變呢?_______________
3.我們把如果物體形變后,撤去外力就完全恢復原來的形狀,這種形變叫_______形變。
當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能產生力,這個力叫做________。
。ǘ⿲嶒2:手壓橡皮泥
這樣的形變和彈性形變不一樣,我們把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_________。
(三)實驗3:探究形變大小與外力的大小的關系
提出問題:形變大小與外力的大小有沒有什么關系?
猜想:形變大小與外力的大小有關系。
進行實驗:
1、用大小不同的力拉橡皮筋,用的力越大,橡皮筋伸長就 。
2、用大小不同的力壓氣球,用的力越大,氣球形變大小 。
結論:通過以上兩個實驗說明 。
。ㄋ模┨骄繌椈蓽y力計的原理和使用
1、彈簧測力計的構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彈簧測力計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1)觀察你們的彈簧測力計,說說量程和分度值分別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
。2)怎樣校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受力方向沿彈簧的________方向;觀察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__________。
4、我們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一下桌子上鉤碼的重量,說說2個鉤碼的重是多少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鞏固提升
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面幾種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
B.使用前必須檢查指旬是否指在零點上 C.使用中彈簧、指針、掛鉤不能與外殼摩擦
D.使用時,必須注意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
2.關于彈力,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彈性物體只要有接觸就一定會產生彈力 B.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則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 C.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一定產生彈力 D.彈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變程度有關,形變程度越大,彈力越大
3.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發(fā)現(xiàn)指針在零刻度線以上,用這個測力計測出一個力是4N,則該力的大小實際是( )A、大于4N B、等于4N C、小于4N D、無法確定
資源庫4.彈簧測力計是一種常用的測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據(jù)彈簧在一定的彈性范圍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四、拓展延伸
觀察圖5-6所示的彈簧測力計,請你回答:
(1)彈簧測力計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組成的。
。2)圖中的字母“N”表示_____________。
。3)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時,是否需要校零?___________
。4)如果用這個彈簧測力計去測量10N的力,可能會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5)如果用4.4N的力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在圖中畫出指針的位置。
五、教后記
八年級物理教案 8
1.知識與技能
知道電能的單位是焦耳,另一個單位是千瓦時,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瓦或千瓦。
會使用家庭電能表。
2.過程和方法
體驗電能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電能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
認識節(jié)約用電的重要性。
說明與建議
本節(jié)教材是圍繞“電能”這個概念展開的。課文開始即用兩幅組合圖,從供電和用電兩方面展現(xiàn)了電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實際生活中用到電的例子遠不止這些。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活動引入新課。例如:點亮小燈泡,讓學生體驗電能可以轉化為光能;觸摸通電的小燈泡,體會電能可以轉化為熱;給小電動機通電使其轉動,體會電能可以轉化為動能,等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體驗電能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為以后了解普遍的能量轉化做鋪墊。然后結合課本圖7.1-1和7.1-2,交流生活中還有哪些電能轉化的現(xiàn)象,以身邊的實例豐滿、深化學生對電能的認識。
課本圖7.2圖注中出現(xiàn)了動能和熱等詞語,而且講課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這類詞匯。按照以往的'觀念,一個新的概念只有在課堂上學過了才能用。但考慮到初中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或多或少接觸過或使用過這些名詞,因此在這里一般性地使用也是可以的。
電能的單位
介紹電能的單位時,可以舉出一些實例,使學生對焦耳和千瓦時的大小有具體的感性認識。例如:將一個蘋果從地面舉到桌面所需要的能量大約為1J;手電筒通電IS,消耗的電能大約也是1J;微波爐工作lmin消耗的電能大約為60000J;Ikwh電能大約可以煉鋼1.6kg,等等。
電能表
教材詳細介紹了電能表的使用方法,教學中應盡量結合實物講解。重點是介紹電能表的讀數(shù)方法。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觀察電能表并讀出它的示數(shù),再假定一個月后它的另一個示數(shù),請學生說出這個月內家中共用了多少電。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每消耗Ikwh電能表盤的轉數(shù),計算用電器在較短時間(如lmin)所消耗的電能。
根據(jù)具體情況的木同,電能表的參數(shù)并不完全一樣。例如,有的電能表的額定電流為5A,每消耗Ikwh的電能轉盤轉過1500轉。建議學生觀察自家的電能表,結合實際情況了解這一點,不要機械記憶這些數(shù)據(jù)。
目前有的地方出現(xiàn)了新式電能表。課本舉出兩例,意在開闊學生視野。
電功
課程標準對電功概念的要求不高。這里,學生只需要知道“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過程是做功的過程”。學生應可以舉出生活中電流做功的實例,并知道功的單位和能量的單位是一樣的。
動手動腦學物理
1.本書的練習側重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最后一問的結論是開放的。電費的變化可能是由于費率調整,或用電量有變化。
2.這也是一個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計算一下,意在學習處理實際問題。
3.2000年我國的總發(fā)電量(1239億千瓦時),這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查,培養(yǎng)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
八年級物理教案 9
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 知道運動的物體能做功,具有動能。
2. 知道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速度有關,并能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
3. 知道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的概念和決定因素,并能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
。ǘ┻^程與方法
1.經歷自主設計探究動能、勢能的影響因素的實驗過程,培養(yǎng)和提高探究能力。
2. 能夠運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動能、勢能的影響因素,并體會這樣做的優(yōu)勢。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增進學生熱愛科學、追求科學、獻身科學的學習熱情。重視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的認識,注意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2. 讓學生經歷探究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探究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讓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 難點:學生設計完成探究試驗,并交流評估各自的實驗方案
【教學儀器】
。ㄒ唬┒嗝襟w教室:配備高亮度投影機及師、生用電腦、實驗展示臺
。ǘ┓纸M實驗器材(每組):乒乓球三個、橡皮筋三根、沙子一盆、自制四腳桌一個、海綿一塊、自制滑軌一組、紙盒一只、大、小鉤碼、銅、鋁圓柱體及小木塊個一個
。ㄈ┒嗝襟w網(wǎng)頁課件,
。ㄋ模┬@網(wǎng)BBS系統(tǒng)+投票系統(tǒng)
【教學過程】
。ㄒ唬、課題引入
1. 觀看多媒體視頻:
(1).風暴的肆虐
教師提問:同學們,剛才的片段中,你看到了哪些場景?
學生回答:看到龍卷風吹倒了房屋,拔起了大樹,掀翻了路邊的車輛……
教師提問:這其中又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識呢?
學生回答:龍卷風是運動的,龍卷風具有很大的能量,龍卷風能夠對其他物體做功。
。2).劉翔110米欄的沖刺
教師提問:誰來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這是劉翔在奧運會110欄比賽中奮力沖刺,勇奪金牌的場景。
教師評述:對!劉翔用他的速度征服了全世界,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如果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這里你又能發(fā)現(xiàn)哪些物理知識呢?
學生回答:劉翔也是運動的,具有動能。
2. 活動:投擲乒乓球
教師:請每一位同學從實驗盒中拿出一個乒乓球——全體起立!——目標,老師手中的氣球,我們比比看,哪一位同學能夠準確命中!預備——發(fā)射!好,請認為剛才命中目標的同學舉手。請你來談一談,你是如何判斷你的乒乓球命中氣球的?
學生回答:我看到氣球被乒乓球推動了。
教師提問:從物理學的角度考慮,又可以如何來描述呢?
學生回答:乒乓球對氣球做了功,乒乓球具有動能。
教師提問:從以上三個事例中,你能歸納出它們具有的共同點嗎?
學生回答:物體都對另一物體做了功,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學生討論事例的共同點,引出探究的主題——各種形式的機械能
。ǘ⑿抡n講述
板書(投影):一個物體如果能對另一個物體做功,那么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 運動的物體所具有的能量,我們稱之為動能。
由學生的討論,引導至對動能及勢能影響因素的探討。
教師提問:關于動能,你能提出一些我們可以研究的問題嗎?
學生回答:動能的大小各不相同,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呢?……
學生活動1: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由學生使用現(xiàn)有的器材自行設計并完成實驗的科學探究。
探究實驗完成后,由學生上臺展示他們的實驗過程,并講述實驗方法。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對他的實驗操作過程及方法有什么看法嗎?
引導其他學生對這種方法進行評價,分析實驗操作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形成辯論式的探討氛圍,以尋求更科學的探究方案。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形成共識。
教師總結: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充分運用控制變量法。在研究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時,應保證兩物體具有相同的速度;而在研究動能大小與物體的速度有關時,又要保證兩次實驗物體的質量保持一致。
板書(投影):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的質量和運動的速度
教師提問:之前的活動中,扔出去的乒乓球落到地面后又會彈起,請同學們想想,除了動能,還有哪些形式的機械能呢?
學生回答:還有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學生活動2:探究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由學生自主挑選所要探究的命題,將全班同學分為兩部分,分別進行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大小影響因素的'探究實驗。
探究實驗完成后,由學生分別上臺展示他們的研究方法和結果。教師繼續(xù)發(fā)動其他同學對此做出相應的評判,重點突出控制變量法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運用。
板書(投影):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的質量和被舉高的高度
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物體形變的程度
教師提問:操場上飛來的足球可以用腳去踢,飛來的鉛球可以用腳去踢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不能。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速度有關,飛來的足球和鉛球速度基本相同,但鉛球的質量大,所以動能也大,能對人做的功也多,將造成的傷害也大。
學生列舉生活中有關能量的實例。
教師提問:你還能舉出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嗎?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把課堂知識應用到對實際生活中去。
(三)、課堂鞏固:
1. 使用BBS的投票系統(tǒng)進行選擇題的練習和對錯統(tǒng)計,當堂反饋教學效果。
2. 利用多媒
體網(wǎng)絡課件,瀏覽網(wǎng)頁內容,復習鞏固的同時,擴大知識面,激發(fā)繼續(xù)學習的興趣。
。ㄋ模、課堂小結:
1. 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物理知識?
2. 你學會了哪些研究問題的方法?
八年級物理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了解現(xiàn)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2、通過觀察、參觀或者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重難點
。ㄖ攸c)現(xiàn)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難點)聲在現(xiàn)代技術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活動流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復習提問
引入新課
進行新課
1. 什么是噪聲?(分別從物理角度和環(huán)保角度加以說明)
2. 噪聲的危害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3. 控制噪聲的三種途徑是什么?
在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有趣的聲現(xiàn)象,知道了聲的概念比較廣,包括聲音(人耳能感覺到的那部分聲)、超聲(頻率高于20000 Hz的聲)和次聲(頻率低于20 Hz的聲).聲在生活實際、工農業(yè)生產和現(xiàn)代科技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一 、聲在醫(yī)療上的應用
1.中醫(y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聞”就是聽,這是利用聲音診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醫(yī)生向病人體內發(fā)射超聲波,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攜帶的信息通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超聲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可以利用超聲波為孕婦作常規(guī)檢查,從而確定胎兒發(fā)育狀況.
3.藥液霧化器
對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藥力很難達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將藥液破碎成小霧滴,讓病人吸入,能夠增進療效.
4.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可將人體內的結石擊碎成細小的粉末,從而可以順暢地排出體外.
二、超聲波在工業(yè)上的應用
1.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這種加工的精度和光潔度很高.
2.在工業(yè)生產中常常運用超聲波透射法對產品進行無損探測.超聲波發(fā)生器發(fā)射出的超聲波能夠透過被檢測的樣品,被對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樣品內部有缺陷,超聲波就會在缺陷處發(fā)生反射,這時對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發(fā)生器發(fā)射出的超聲波信號.這樣就可以在不損傷被檢測樣品的前提下,檢測出樣品內部有無缺陷,這種方法叫做超聲波探傷.
3.在工業(yè)上用超聲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聲波,清洗液的劇烈振動沖擊物品上的污垢,能夠很快清洗干凈.
三、聲在軍事上的應用
1.現(xiàn)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就是仿照蝙蝠的超聲波定位系統(tǒng)設計制造的..
很多動物都有完善的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但它們從來不會撞到墻壁、樹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確度確認目標.它們的這些“絕技”靠的是什么?原來蝙蝠在飛行時會發(fā)出超聲波,這些聲波碰到墻壁或昆蟲時會反射回來,根據(jù)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聲納
根據(jù)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們發(fā)明了“聲納”,利用聲納系統(tǒng),人們可以探測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四、聲在生活中的應用
1.超聲波加濕器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跟振動頻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國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
2.我們在生活中利用聲音獲得信息.例如人們交談、聽廣播、聽錄音等,聲音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閱讀課本30頁“科學世界”
提問
創(chuàng)設情境
介紹聲音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回答
學生
閱讀課文
討論思考
板書設計
教學小結
1.聲在醫(yī)療上的應用
2.聲在工業(yè)上的應用
3.聲在軍事上的應用
4.聲在生活中的應用
作業(yè)設計
1.“動手動腦學物”中的1、2題。
2.學習高手49頁1、2、8題。
3.完成配套練習冊中相應的內容。
八年級物理教案 11
一、 教材分析
1、本節(jié)內容不僅屬于《機械與人》章節(jié)的重點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整個八年級(初二)物理學習的集大成章節(jié)。其內容包含本章節(jié)機械功能特點、功、功率等相關知識,還囊括了多種受力分析、判斷和物體運動、平衡等眾多知識?梢赃@樣說,本節(jié)內容基本上把一本書大部分知識都融匯交織于此。因此不僅是一堂新課,而且還是一堂涵蓋面非常廣的總結課,當然也是一堂很具有難度的挑戰(zhàn)課。
2、本節(jié)課不僅學習新的物理概念“機械效率”,能夠對于機械效率進行分析和計算,而且還需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和生活當中真正的理解”效率”的切實意義,能夠在生產實際中解決實際問題,達到人文和科學的高度結合。
3、本節(jié)內容基本上可以認為是8年級物理學習一年以來的收關之課,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能夠把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認識和理解水平提升一定的層次和高度。
4、本節(jié)教學不能停留在簡單的理論分析上,更重要的是結合實驗讓學生真切的理解機械效率的意義。考驗學生的實驗探究,創(chuàng)造性、歸納總結、團隊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 學生分析
通過一年以來的學習,同學們儲備了一定量的物理基本知識,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學習方法和具有一定的實驗、實踐方法和能力。大部分同學能夠適應本節(jié)課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應當主意少數(shù)同學學習能力不足的現(xiàn)象。所以本節(jié)課的學習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少一些高難度的理論分析和復雜的多步驟計算,盡量把抽象的知識生活化和形象化,讓學生通過生活來理解知識,同時利用知識來解釋、指導生產、生活。
2、適當?shù)奶荻群推露龋疹櫜煌瑢W習能力層次的同學,讓所有同學都能夠參與學習和思考,有收獲。
3、讓學習走向生活,給學生預留一定的不同難度的課后實踐探究問題,培養(yǎng)實踐能力。
4、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和反思,提升知識和能力的高度。
5、根據(jù)本地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本節(jié)內容分為兩部分,兩個教學時進行。第一部分讓學生通過簡單的實驗理解機械效率,能夠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計算,達到對機械效率的切實理解,掌握實驗探究各種機械效率的方法,為下一節(jié)實踐探究各種機械效率做好充分準備。第二部分為實踐探究課,同學們應用上節(jié)所掌握的知識和方法及要求探究不同機械在多種情況之下的機械效率,并且進行歸納總結,加深對機械效率的認識理解,同時能夠利用所掌握和發(fā)現(xiàn)的知識去解決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倮斫庥杏霉Γ~外功,總功,以及三者之間的區(qū)別、來源、聯(lián)系等關系。
、谡莆諜C械效率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壅莆胀ㄟ^實驗、實踐探究、測量和分析計算各種機械的機械效率的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采集數(shù)據(jù)和分析,初步形象的理解機械效率,然后能夠在理論分析的層次更加深入透徹的'理解機械效率以及影響機械效率的各種因素。并且最終能夠從理論走向生活和生產。
3、情感和態(tài)度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團隊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理論實踐相結合,主動探究尋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四、 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理解機械效率,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分析。
難點:對機械效率深入分析,掌握機械效率的影響因素,能夠區(qū)分功、功率、機械效率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意識。掌握實驗探究機械效率的基本方法。
五、 教學設備和教輔工具
多媒體投影儀、 滑輪、細線、彈簧測力計、鐵架臺、鉤碼等
六、 設計思想
本堂課應該有以下幾點突出表現(xiàn):
1、教師成為學生們學習的引導者,巧妙和高效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不應該成為知識的灌輸者,甚至教師要學會裝“不懂”讓學生教老師,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自我學習的能力。
2、實驗、實踐和理論相結合,首先由生活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實驗探究歸納總結,解決問題。然后上升到高層次的理論分析,最后又回歸到生產生活中。切實的體現(xiàn)物理科技知識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3、師生之間具有良好的互動,教師能夠切實的掌握學生對于知識和能力的把握程度,能夠隨機應變,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及內容。
4、巧妙鋪墊,預留學習內容,為下節(jié)實驗探究做好充分的準備。
七、 教學流程
1、學生課前預習
2、課堂用簡明、形象的問題引入新課題
3、實驗探究,歸納總結
4、小習題訓練,檢查知識掌握程度
5、對機械效率深層次,高高度的理論分析,掌握測量機械效率的基本方法
6、安排課后作業(yè),以及下節(jié)學習內容
7、總結
八、 教學詳細環(huán)節(jié)以及學生活動
。ㄒ唬┮胄抡n,簡單的知識構建
1、讓學生選擇搬運磚塊的方式引入新課
學生活動:抽點學生回答,讓其說明理由
2、分析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有用功:為了達到目的必須做的功。
額外功:為了達到目的,不得不克服其他阻礙因素所做的功。
總功:使用機械時所做的功,等于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
學生活動:教師引導示例,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學生分析運送磚頭時的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引導學生分析:在實際使用機械的時候,總功總是大于有用功,不得不做額外功。
3、引導分析機械效率
分析引入原因
、俣x: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
、诒磉_式:
、壅f明:<1>: 數(shù)值用百分數(shù)表示,沒有單位
<2>意義和作用:評估機械的性能,效率。
學生活動:翻看書本,找出答案回答。并且對知識點加強記憶。
(二)實驗探究,切實體驗實際,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向提問如何進行實驗體驗和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機械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和回答,教師引導
2、學生分組實驗,采集數(shù)據(jù),分析計算,并且把各組數(shù)據(jù)公布于黑板之上。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進行評估。
八年級物理教案 12
教學目標:
1.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2.能理解常見的光沿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
3.知道光速是3× 108m/s。
4.觀察光在空氣、水中傳播的實驗現(xiàn)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5.通過閱讀相關資料,感受我國古代科學的偉大成就,增強對中華民族的科學文明的自豪感。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重點:
1.實驗探究得到光沿直線傳播的特點。
2.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教學難點:
1.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2.小孔成像的原理。
教學器材:
水槽 激光筆 水 牛奶 煙餅 鑷子 燒杯 滴管 紙杯 蠟燭 火柴 玻璃磚 投影儀 電腦
教學過程:
一、 新課教學
1.利用“影子”現(xiàn)象引入新課。
學生如果愿意展示手影,則邀請學生進行手影表演。
展示影子圖片,學生思考影子的形成原因。
引導:你知道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嗎?(也許學生根本講不出來。)要形成影子首先得有光,影子是一種與光有關的現(xiàn)象,它的形成與光的傳播特點有關。
2.實驗探究光的直線傳播。
(1)光在液體中的傳播【學生實驗】
學生將一束激光在水槽中的水中通過,觀察水中光線的傳播情況。
解決實驗中的問題:水中的光線看不清楚怎么辦?(滴幾滴牛奶)
光在水中傳播的現(xiàn)象描述: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2)光在氣體(空氣)中的傳播【學生實驗】
學生將一束激光在水槽中水上方的空氣中通過,觀察空氣中光線的傳播情況。
解決實驗中的問題:空氣中的光線看不清怎么辦?(噴一些煙霧)
光在氣體(空氣)中傳播的現(xiàn)象描述:光在氣體(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3)光在透明固體(玻璃)中的傳播【演示實驗】
教師將一束激光在玻璃表面通過,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情況。
光在透明固體(玻璃)中的傳播現(xiàn)象描述:光在透明固體(玻璃)中沿直線傳播。
總結:光在同種且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光線
展示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圖片,學生想象光線的形象。
引導:為了直觀的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我們用一條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用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這樣的'帶箭頭的直線稱之為光線。
強調:光線是為了方便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而引入的一種描述手段,是假想的。
4.應用
(1)影子的形成
投影展示影子的形成原理。
引導:a 光在同種且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b 不透明物體光不能通過。
原理:光在同種且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遇到不透明物體,在物體后面形成一個無光的黑暗區(qū)域。
(2)小孔成像
學生閱讀教材【生活 物理 社會】有關“小孔成像”的介紹,了解我國古代科學研究偉大成就。
【學生實驗】按照教師提示,分組實驗,觀察小孔成像現(xiàn)象。
利用動畫展示小孔成像,畫小孔成像原理圖。
小孔成像特點:像與物相反;實像。
(3)日食
(4)月食
動畫展示日食、月食原理圖。
原理:日食——地球上的人看太陽,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太陽光被月球擋住了。
月食——地球上的人看月亮,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太陽光被地球擋住了。
5.光速
(1)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光的傳播速度。
(2)學生回憶聲音的傳播速度情況,將光的傳播速度與聲音進行對比。
(3)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3.0×108m/s。
(4)學生閱讀“激光測距儀”介紹材料。
八年級物理教案 13
教學目的:
1.通過探究,認識到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2.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
3.通過探究浮力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的過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會用來解決簡單的浮力問題。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重點:
浮力的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測量
教學難點:
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經歷探索浮力大小過程;
從日常生活現(xiàn)象入手,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識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大膽猜想,在實驗過程中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
教學用具:
乒乓球、鐵塊、水、燒杯、圓柱體、彈簧測力計、細線、溢水杯、鹽
教學過程:
。ㄒ唬、引入新課
投影展示一組圖片:艦艇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人為什么能浮在“死!钡乃妫瑲馇驗槭裁茨茯v空而起,氣艇為什么浮在空中,思考這些現(xiàn)象為什么產生?
(二)、進行新課:
演示實驗1:壓入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乒乓球從水里浮上來,最后浮在水面上靜止不動。
提問:乒乓球為什么能從水里浮上來?是誰給它的作用?
總結:物體靜止時受平衡力,物體重力豎直向下,平衡時還應受到豎直向上的力,施力物體誰?是水或空氣。表明浸在液體內部或漂在液體表面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向上的托力。浸在氣體里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向上的托力。物理學中力把這種力叫浮力。
一、浮力
1、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的托力,這個力叫做浮力。
2、符號:“F浮”
3、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或氣體。
思考:根據(jù)浮力的定義及壓入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乒乓球從水里浮上來,說明浮力的方向向哪?
4、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思考:你還能舉出那些例子說明物體受浮力的作用?
演示實驗2:把鐵塊放入水中,放手后鐵塊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問:下沉的鐵塊受浮力作用嗎?
活動10.9 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
猜一猜: 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想一想 :用什么樣的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
實驗器材
設計與實驗:
比較鐵塊在空氣和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1)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金屬塊,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 N;
。2)再將金屬塊浸沒到水中,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 N。
比較:比較兩次測量的結果
現(xiàn)象:金屬塊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比在空氣中時 了。
思考:為什么金屬塊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比在空氣中時減小了?
受力分析:
結論: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思考:能不能計算出浮力大?
分析:物體在F浮、F、G這三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tài)。
所以 F浮 + F= G 變形為: F浮 = G-F
二、浮力的測量:
方法:彈簧秤測力計測出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G, 將物體浸在液體中測出此時的拉力F,G與F的差值即為物體浸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F浮。 即“稱重法” 。
表達式:F浮 = G-F
課堂練習:
1、一鐵塊掛在彈簧秤上,在空氣中稱量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是32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稱量時,讀數(shù)是12N。鐵塊受到浮力是多少?
播放動畫:水底下大魚小魚的辯論。
小魚:我們在深處,受到的浮力大
大魚:我的體積大,受到的浮力大。
請你說說哪個魚說得正確?為什么?
要知道誰說的對,就要知道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浮力的大小
學生實驗: 探究影響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與那些因素有關?
液體里的深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液體的密度。
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實驗器材:
實驗與探究
1.在溢水杯中裝滿水.
2.測出圓柱體的重力 G物=_____N.
3.將圓柱體逐漸浸入在水中,直到浸入一半時,觀察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F1=_____N. 計算 F浮1=____N.
4.將圓柱體逐漸浸入在水中,直到完全浸沒,觀察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F2=_____N. 計算 F浮2=____N.
5.改變圓柱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觀察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F3=_____N. 計算 F浮3=____N.
6. 將圓柱體逐漸浸沒在濃鹽水中,觀察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F4=_____N. 計算 F浮4=____N.
交流與小結:
比較F浮1、F浮2可知:浮力大小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F浮2、F浮3可知:浮力大小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F浮3、F浮4可知:浮力大小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其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通過實驗和理論研究得出了有關浮力大小的原理。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公式: F浮=G排液
推論: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表明F 浮的大小與 ρ液和V排有關,也論證了“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所得到結論。
注意:使用推論是單位必須ρ液單位為千克/米3 ,V排單位為米3。
V排與V物的關系
A、“全部浸入(即浸沒)” V排=V浸=V物
B、 “部分浸入” V排=V浸物
課堂練習:
2、將一木塊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溢出500g水,則木塊所受的浮力為多少?
3、浮在空中的氣球,排開空氣的重力為1N,則氣球所受的浮力為多少?
。ò⒒椎略硪部梢杂嬎銡怏w產生的浮力。)
4、已知物重為G=5N,體積V=0.6dm3,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有0.2dm3露在外面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浸沒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多大?(g=10 N/kg,ρ酒精=0.8×103千克/米3)
。ㄈ、課堂小結
學生先歸納,然后教師補充。
(四)、布置作業(yè)
課本P93 第1、2、3題。
板書設計
四、 浮力
一、浮力(符號:“F浮”)
1、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二、浮力的測量: “稱重法”
F浮 = G-F (G是物體重力,F(xiàn)是液體中拉力)
三、浮力的大小
1、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其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公式: F浮=G排液
推論: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八年級物理教案 14
一、教學任務分析
本節(jié)學習光的色散。學習本節(jié)內容需要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識為基礎,進一步學習因不同單色光折射本領不同引發(fā)的光的色散現(xiàn)象、三原色光和物體的顏色之謎。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各種顏色,而對彩虹類的現(xiàn)象見之不多,對其成因較難理解。通過小組實驗、討論,交流,知道有復色光與單色光的區(qū)別,并嘗試解釋彩虹形成原因,體會三原色組合應用,了解物體的顏色之謎。
本節(jié)課的教學要求學生主動參與,體驗學習過程中的動手樂趣及學習活動中的實際操作,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能力層次,感受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思維方法,感悟觀察、實驗、推理對形成概念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現(xiàn)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物體的顏色成因。
。4)初步學會觀察與光的色散有關的實驗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把白光分解為各種色光的實驗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實驗過程。
。3)經歷研究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顏色成因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色散的各種事實,了解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體驗研究“白光分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顏色成因”的實驗過程,萌發(fā)對物理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學習的興趣,樹立尊重他人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難點:色散的原因。
四、教學資源
1、學生實驗器材:手電筒、裝有水的圓形燒瓶、三棱鏡、玻璃磚、彩色透明紙、三色陀螺、計算機等。
2、演示實驗器材:強平行光源、三棱鏡、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等。
3、自制模擬演示PPT幻燈片。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設計的'內容包括白光的色散、物體的顏色等兩部分內容。
本設計的基本思路是:以關于彩虹傳說的flash動畫和探究小實驗為基礎,以學生分組實驗討論、教師點撥為基本方法,引入白光的色散現(xiàn)象。通過“探究三原色光的混合”等學生實驗,建立“三原色光”的概念。最后通過“透明物體顏色的成因”和“不透明物體顏色的成因”等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得到物體顏色的成因。
本設計要突出的第一個重點是白光的色散。方法是: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和實驗現(xiàn)象兩方面信息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實施教學時,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利用傳說導入彩虹現(xiàn)象,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并鼓勵他們利用現(xiàn)有的器材設法找到類似彩虹的彩色條紋,活動中讓學生在沒有框定的情況下以多種方法去探索尋找,從而全方位釋放學生的思維活動,體驗活動中的愉悅及成功的滿足感。緊接著在同學間交流中加強協(xié)作,擴大視野。通過播放錄像和動畫等多媒體信息讓學生了解白光的色散現(xiàn)象和原因。七彩光復合成白光的實驗對環(huán)境和實驗器材都要求很高,為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這一現(xiàn)象,在課前可將這一實驗過程拍成錄像,教學時播放這段錄像信息資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然后運用多媒體動畫解釋彩虹形成原因,作好知識的首尾呼應。
本設計要突出的第二個重點是三原色光。方法是:先讓學生觀察電腦顯示屏,引入三原色光。然后通過感受三色陀螺(顏色比例不同)旋轉時的不同顏色,體會三原色的組合應用。
本設計要突破的難點是對色散原因的理解。方法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轉為直觀的圖像信息,以解決初中物理知識中沒有提及折射率概念、學生難以從理論上理解的問題。
本節(jié)課考慮到多媒體能為學生展現(xiàn)不能直接和明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提供生動活潑的直觀形象思維材料,且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故選其作為教學的主要手段。
八年級物理教案 15
【課標要求】
通過實驗,認識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學習目標】
1. 感受浮力的存在及方向。
2. 經歷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 會運用阿基米德原理。
4. 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協(xié)作精神。
【學習重難點】
1.探究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2.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評價目標】
1. 通過演示實驗一、二達成目標1.
2. 通過實驗二和實驗三達成目標2和4.
3. 通過達標測試達成目標3.
【學習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激趣
放映幻燈片,提問,并板書課題。觀看、思考、回答通過觀看圖片:死海中的人
可以仰面看書;輪船在水中航線
航行;節(jié)日放飛的氣球等,
引出課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任務一:感受浮力
實驗一:讓學生將乒乓球按入水中,松手。
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到得現(xiàn)象,并設疑:乒乓球為什么會浮上來?
再設疑:乒乓球靜止時受幾個力得作用?
點評學生的受力分析情況并適時給予鼓勵。
總結:乒乓球除了受到重力外,還受到浮力得作用。且浮力得方向是豎直向上。實驗二:讓學生將鐵塊放入水中,松手、設疑:鐵塊受浮力嗎?
當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時,引導學生做課本上的實驗,并提出實驗要求。
巡回指導。
學生報告數(shù)據(jù)時板畫物體受力示意圖。
提出問題:為什么在空氣中鐵塊拉彈簧測力計的力大?而同一個鐵塊浸入水中時拉彈簧測力計的力卻小了?
聽取學生匯報,給予適當?shù)难a充說明,得出結論,并板書浮力大小的表達式及浮力的'方向。
通過觀察、思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組織語言敘述:乒乓球受力情況,并上黑板畫出離得示觀察鐵塊的運動情況。
引起認知上的沖突。
學生通過回答,爭論,對需要探究的問題更明確。
根據(jù)要求進行實驗,并記錄數(shù)據(jù)。
比較數(shù)據(jù):思考,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意圖。通過實驗感受浮力。
任務二:經歷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提問:浮力跟什么因素有關?耐心聽取學生的猜想,并對各種猜想提出疑問,最后達成共識。
引導學生做實驗去驗證。(為學生提供實驗器材)
巡回指導。
聽取學生匯報。引導學生學會評估。
而后得出結論。并點出這一結論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得出來了。它不僅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氣體帶著疑問思考。
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根據(jù)要求進行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探究實驗,思考,回答。
通過實驗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任務三: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出示題目,讓學生限時完成。
(教師巡視。)完成后讓學生展示答案并理由。
1.用彈簧秤在空氣中稱一鐵塊,測得重20牛,當把這個鐵塊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為16牛,這時鐵塊受到的浮力是 牛,若將鐵塊全部浸沒在水中,鐵塊受到的浮力是10牛,這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為 牛。
2.一個燒杯裝滿水,將一個體積為120厘米3的物體放入燒杯中,溢出的水重為1牛,此物體所受的浮力是。
3. 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的鐵塊重7.9N,當它全部浸沒在水中時, 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6.9N, 鐵塊受到的浮力是 N,如果鐵塊剛好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 鐵塊受到的浮力________N,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___N。 4.質量是395克的鐵塊全部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如果把這個鐵球放入水銀中,它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大?(已知ρ鐵=7、9×103千克/米3)。
5.一個鋁球重4、5牛,體積為0、5分米3,如果把這個球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靜止時它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大按時完成題目。說出題目答案并理由學以致用
三、歸納總結,說出收獲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大膽敘述自己的收獲
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并表達能力。
四、布置作業(yè),鞏固升華
課后3、4、6.選作:5認真完成作業(yè)。發(fā)散思維,張揚個性。
八年級物理教案 16
教學目的、任務要求:
1、理解人聲音的特性。
2、體驗聲音的特性一——音調、響度、音品。
3、了解聲音的特性在生產與生活中的應用。
學習方法:
實驗、探究、討論、歸納、練習
學習過程:
(課前已讓同學們準備好教學案、課本和器材)
一、引入:
用不同樂器演奏同一樂曲“愛的奉獻”問學生能否分辨出來,反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我們學習了這節(jié)課后就明白了,(激起學生氣氛“大聲回答想不想知道”)
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聲音的特性這節(jié)課(板書課題:三、聲音的特性)
大家知道春晚的小沈陽唱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時由于調過高拔不上去,歐了,還有俗話講得好“要想唱歌得先對調”這里的“調”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聲音特性之一--------音調
。ò鍟阂弧⒁粽{)
1、 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
這里指的高低不是我們生活中聲音的'大和小,是從音樂學中講的音階的高低,比如1 2 3 4 5 6 7 i(用唱或是演奏讓學生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的聲音有的渾厚低沉,有的清晰尖細。前者音調低,后者音調高(用畫眉哨演示讓學生感受聲音的高低變化)
通常男女生相比男生音調低而女生的音調高,那么音調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關呢?
我們來探究一下:
大家手中有橡皮筋把它拉不同長度撥一下聽聽聲音的音調高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W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導到橡皮筋振動的快慢上去)
再拿鋼鋸條做實驗:撥動伸出桌面不同長度的鋸條撥聽聽聲音的音調高低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W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導到鋸條振動的快慢上去)
學生填寫教學案學習研討的2、3小題并歸納
教師總結:
2、 物體振動得越快, ,聲音的音調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 ,音調就越低。
物理學中為了表達物體振動的快慢引入了一個重要的物理量-------頻率,
3、 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介紹頻率的概念)
赫茲 Hz
大家知道我們人類交流也好歌唱也好,發(fā)聲是有一定頻率范圍的(比如調高了唱不上去,過低了說不出來),實質上我們的聽覺也有一定的頻率范圍,大家快速閱讀課本20頁,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重要知識點,小組交流分享并填寫教學案學習研討的4小題。
全班交流教師總結評價超聲波、可聞波、次聲波等知識點。并用示波器演示不同頻率音叉(聲音)在示波器上的差異
接下來我們要學習聲音的第二個特性,好不好?
學生回答
教師要求大聲點
再大點聲回答
問這三次回答有什么不同?---------------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三次聲音的大小或強弱不同,這正是我們學習的聲音的又一特性-------響度
板書并定義(二、響度)
1、 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大小)。(有些詞語“震耳欲聾”、“竊竊私語”)
那么響度又和什么因素有關呢?我們探究一下:
幾次敲響音叉且使這幾次響度不同,觀察叉股彈開乒乓球或鑰匙幅度的不同,引導學生分析響度跟什么因素有關。
2、 物體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也越大
并用示波器演示不同響度的聲音在示波器上的差異
完成教學案(二)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填空部分并思考響度還和什么因素有關?
響度還跟距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兩個小游戲:
大家都閉上眼我拍到誰誰就說“你知道我是誰嗎?”
大家僅憑聽說出他的名字
大家都閉上眼睛猜我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教師演奏學生來猜
同學們之所以能分辨出來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一樣,這正是我們要學習的聲音的第三特性--------音色
板書:
三、音色
可以區(qū)別不同的人或樂器
小結一下
大家完成第四部分:基礎訓練(比比誰最快)
填空一人回答 另一人回答選擇
作業(yè)
仔細閱讀P23科學世界:打擊樂器、管樂器、弦樂器
如果有時間做中考鏈接可在課上完成(比比誰最棒)
八年級物理教案 17
一、本節(jié)三維目標要求
1、知識和技能
知道望遠鏡、顯微鏡是由多個透鏡組合而成的。
了解望遠鏡、顯微鏡的基本作用。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利用兩個透鏡組成望遠鏡的實踐過程。
經歷利用兩個透鏡組成顯微鏡的實驗操作過程。
初步學習逆向、類比的物理思維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宇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進行觀測的興趣。
增強學生的自然審美能力,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進一步形成科學的認識觀。
二、重點與難點
本節(jié)的重點是讓學生利用凸透鏡自行組裝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兩個動手操作過程。
三、教學過程
1、顯微鏡
講顯微鏡之前,可以先復習一下放大鏡。用放大鏡可以看清書本上的小字等較小的物體,要想看細胞等非常小的物體,用一個放大鏡就無能為力了,這就引入了顯微鏡
從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知道,凸透鏡能使物體成放大的實像,凸透鏡又能成放大的虛像,引導學生去思考:先用一個凸透鏡使物體成一放大的實像,然后再用另一個凸透鏡把這個實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體了,這就是顯微鏡的原理。教學時可以在投影片畫一小物體,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投影片畫面上的這個物體,再把投影片放到投影儀上,讓學生觀察屏幕畫面上的這個物體,然后讓學生拿著放大鏡再去觀察這個物體。說明這就是顯微鏡的原理,顯微鏡是利用兩個透鏡放大作用的組合制成的。這里可以讓學生講一講感受。
照課本圖3.5-1介紹顯微鏡的結構。特別要強調兩個透鏡的組合作用,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2、望遠鏡
學過顯微鏡之后,學生知道了利用兩個透鏡的組合,可以制成顯微鏡,顯微鏡的物鏡距離要觀察的物體較近,使物體成一放大的實像。如果利用物鏡使遠處的物體成一縮小的實像,這個實像再經過目鏡放大,就能看清楚較遠處的物體,這就是望遠鏡
照課本圖3.5-2介紹望遠鏡的結構。利用望遠鏡能看清楚遠處的'物體,主要是由于望遠鏡物鏡的直徑比眼睛的瞳孔要大得多,它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線,使遠處的物體看起來更明亮。對于視角的問題,只要作簡要的介紹,讓學生知道有這么一個概念,不要求學生完全理解。主要還是要強調兩個透鏡的組合作用
課本中主要介紹了開普勒望遠鏡,同時可以向學生介紹其他類型的望遠鏡,擴大學生視野?
3、動手動腦學物理
。1)、這個實驗可以讓學生做一下,但要注意安全,不要讓燒熱的玻璃珠碰到身體
。2)、把放大倍數(shù)較大(焦距較短)的凸透鏡放在靠近眼鏡的位置時,遠處物體看上去變大了;兩個放大鏡位置對調以后,遠處物體看上去變小了。為了使遠處的物體看得更清楚,就要使物體放大,所以要用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如果兩個放大鏡焦距相同,就沒有放大作用了。
八年級物理教案 18
【教學內容】
電流的磁效應;探究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
【教材分析】
電流的磁效應是學習電磁現(xiàn)象的重要基礎。因此,要盡可能讓學生認識到電流及其周圍的磁場是同時存在而密不可分的。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在做奧斯特實驗的時候,要讓學生親手做實驗,把小磁針放在直導線附近,通過觀察導線通電時和斷電時小磁針發(fā)生的變化,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初步認識電與磁之間存在某種關系。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是本節(jié)的重點之一,因此,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之間的關系,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探究結束后,讓學生自己歸納、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方法,再在師生相互交流的氣氛中引導學生得出安培定則。
【學情分析】
學生已研究了簡單的磁現(xiàn)象,知道了磁體周圍存在磁場以及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知道磁場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針發(fā)生偏轉;對條形磁鐵的磁場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
【教學重點】
認識電流的磁效應,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分布,通電螺線管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
【教學難點】
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并總結得出簡單的判斷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認識電流的磁效應,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lián)系。
。2)知道通電導體周圍存在著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相似。
。3)會判斷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或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
2.過程和方法
。1)觀察和體驗通電導體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lián)系。
(2)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奧斯特的圖片、事跡介紹,感悟奧斯特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進行科學探索的`精神;通過體驗電和磁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樂于探索自然界奧秘的習慣。
【課程資源】
教具準備:電腦平臺、實物投影儀、學生電源、螺線管演示器、小鐵釘、長直導線一根、干電池3節(jié)(帶電池座)、小磁針4個、導線若干、多媒體、鐵屑、紙杯(內裝 9 V 電池、小電磁鐵組成的電路)。
學具準備:鐵釘、鉛筆(或木筷)、鐵屑一小包、小磁針四個、長直導線一段、干電池三節(jié)(帶電池座)、塑料圓筒一個、導線若干。(分12個學習小組)
【教學流程圖】
魔術引入課題──探究奧斯特實驗──介紹奧斯特實驗,對學生進行物理史教育──由現(xiàn)象設疑,如何增強通電導體的磁場──學生探究活動:纏繞螺線管──學生探究活動:檢驗螺線管通電后產生磁場──學生探究活動:探究螺線管的磁場分布──學生探究活動:探究改變螺線管磁場的方法──師生探討得出安培定則──學生課堂練習──知識回顧──布置作業(y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實驗興趣和求知欲)
教師: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紙盒吸鐵,然后提問學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據(jù)是什么?
教師斷開開關,再去接觸鐵屑,由不能吸引鐵屑引起學生思維沖突,此時教師將紙盒打開,讓學生明白,剛才產生的磁可能跟電有關。
二、探究新課,釋疑解惑(經歷科學探究過程,獲得相關知識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1.探究奧斯特實驗──通電導體周圍有磁場
教師提問:我們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磁性呢?
學生回答:看他能否吸引鐵屑。利用磁體間的相互作用來檢驗。
教師:一個電池能吸引鐵屑嗎?我們怎樣做才有可能產生磁呢?
學生回答:要有電流……要形成一個電路,電路閉合才有電流。
教師:我們可以設計一個什么樣的實驗來檢驗你的猜想?
小組討論后交流。
教師:根據(jù)學生所述對該實驗進行演示。
學生實驗,并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向全班交流。
過渡:其實我們今天研究的問題早在1820年丹麥偉大的物理學家奧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實驗中就發(fā)現(xiàn)了電和磁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他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視頻吧!
2.播放奧斯特實驗的操作方法。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的教育
教師提問:看了這個實驗后,大家覺得與我們剛才做的實驗相比,有哪些不同嗎?
視頻中的小磁針偏轉的角度那么大,而我們實驗的時候卻那么小,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學生思考后回答。
教師:在實驗中利用短路獲得較強的電流來增加磁性。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的,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用什么辦法來增強通電導體的磁場呢?
設置問題過渡:
人們在生產實踐中把導線彎成各種形狀,發(fā)現(xiàn)把導線繞成一圈一圈的螺線管狀,磁場就會強得多,這樣在生產生活中用途就大,下面我們也來制作一個螺線管,怎樣做呢?
3.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探究1:制作螺線管
教師:針對教材內容演示螺線管的纏繞方法。
教師提問:下面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器材制作兩個螺線管,為了纏繞方便,請大家一個纏繞在鉛筆上,一個纏繞在鐵釘上,比一比,看誰繞得即快又好。
教師:你認為可能有幾種纏繞的方法?
學生制作螺線管教師巡查,學生展示。(對展示的予以肯定和鼓勵)
教師:你認為可能有幾種纏繞的方法?
探究2:通電螺線管吸引鐵屑
教師:很好,大部分同學都非常成功地繞好了螺線管,下面請每個小組給螺線管通電,然后去吸引鐵屑,看哪一個螺線管吸引的鐵屑最多。
學生實驗。教師巡查,不能吸引的小組討論解決,可以請其他小組的同學幫忙(通過吸引鐵屑的多少讓學生內心明了用鐵釘?shù)膶嶋H意義)。
探究3: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分布情況
教師設問:剛才同學們的探究已經證實了通電螺線管能產生磁場,它的磁場以前研究的哪種磁體的磁場相似?說出你的猜想及猜想的依據(jù)。
學生回答。
我們用什么方法來研究它的磁場分布情況呢?(教師播放幻燈片,讓學生通過對比找出判定辦法。)
教師:要求學生按照教材圖示進行實驗并在圓圈中畫出小磁針,把小磁針的N級涂黑。
教師:演示用鐵屑研究螺線管磁場分布的實驗。
教師將用鐵屑做的演示螺線管磁場的分布投影到銀幕上并播放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對比圖,引導學生分析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形狀。即: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
探究4: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
教師提問:如何改變螺線管的極性?
引導學生思考:在電路不變的情況下,將螺線管掉頭,看看螺線管中哪些因素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實驗檢驗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
教師:我們知道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跟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有關,有什么樣的關系?我們能不能找到一種判定的方法呢?(出示投影),下面請大家看畫面中螞蟻和猴子是怎么說的,我們能否受到某種啟示呢?
學生合作學習:學生看螞蟻和猴子說的話,小組討論。
教師給予適當提示:如果我們自己沿著電流方向走,北極在哪一邊?你能用右手來概括通電螺線管的北極與電流方向的規(guī)律嗎?
教師:偉大的物理學家安培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右手上找到了規(guī)律,人們?yōu)榱思o念他,把他總結的規(guī)律規(guī)定為安培定則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安培定則: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并教會學生安培定則歌: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順著電流轉,拇指指向N極端。出示投影,讓學生熟記安培定則歌。
學生練習:將長直鋁導線纏繞在黑色的膠管上,假設電流從螺線管的左流入右流出,應該怎樣判斷?如果電流從螺線管的右邊流入左邊流出呢?再改變螺線管的纏繞方向試試看?
教師投影,檢驗學生掌握情況。
三、交流小結、隨堂練習、總結評估(幫助鞏固知識,讓物理走向應用、走向社會)
1.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有哪些新的體會。
2.布置作業(yè):
。1)反饋練習:動手動腦學物理:①②③
。2)知識拓展:研究你家或附近住宅樓的電動門是如何工作的,主要靠什么控制門鎖。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通電螺線管在生活中的應用。
(3)走進生活:研究牽;、菜豆的莖纏繞的方向與生長的方向之間的關系。觀察葡萄、絲瓜的卷須的纏繞方向與生長的方向之間的關系?纯磁c我們研究的磁場與電流方向之間有沒有某種聯(lián)系。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電生磁
一、電流的磁效應
1.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
2.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
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1.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
2.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跟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有關。當電流的方向變化時,通電螺線管的極性也發(fā)生改變。
3.安培定則歌──右手握住螺線管,四指順著電流轉,拇指指向 N 極端。
八年級物理教案 19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知道凸透鏡能成放大的像;
2、通過觀察和初步實驗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知道透鏡焦點和焦距;
3、會利用平行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以豐富、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帶著問題,體驗科學
探究的過程;
2、經歷用多種方法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過程,并嘗試對各種方法的優(yōu)劣做初步評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提出質疑,養(yǎng)成學生主動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
2、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逐步提高物理學習的興趣
重點:
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難點:
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
學法指導:
通過觀察和實驗,總結歸納規(guī)律。
預習導學:
本節(jié)課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做”,通過“解決問題”,通過“交流與合作”,感知有關方法,構建關于透鏡的科學內容。在問題給出時注重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讓學生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導入:
同學們知道,用放大鏡可以把小字放大我們會看得更清楚;旅游時有看到美好的風景我們會用照相機拍攝下來;眼睛近視的同學配一副眼鏡就又可以看清楚東西了,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讓我們共同來揭開上述現(xiàn)象中的秘密,引出課題,閱讀教材并完成以下題目:
預習習題:
1透鏡是利用光的_________規(guī)律制成的。透鏡有兩類:一類是中間比邊緣厚的透鏡叫做,如鏡片;另一類是中間比邊緣薄的透鏡叫做,如鏡片。
2、光心大致在透鏡的中心處,通過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線叫做透鏡的。
3、凸透鏡對光有作用,凹透鏡對光有作用。
4、平行光通過凸透鏡,將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稱為凸透鏡的,到光心的距離叫做,一個透鏡有兩個。
八年級物理教案 20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現(xiàn)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過程和方法
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
重、難點:
1、 光的直線傳播的內容。
2、 分析解釋有關現(xiàn)象。
3、 知道顏色、顏料之迷。
教學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煙霧、三棱鏡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無前面無相關內容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我們?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物體有光線射
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
、趯W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進行新課:
1、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例如:學生舉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
(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傳播
演示試驗①:圖片陽光穿過樹林
演示試驗②:激光在水中穿過
演示試驗③:激光在煙霧中穿過
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應用:影、排隊、射擊、日食、月食
(可以讓學生先討論,部分現(xiàn)象要解釋)
3、光的速度:
討論:光有沒有速度?
(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 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對比說明:34頁圖示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問答:(1)我們?yōu)槭裁纯吹搅斯爬系氖澜?
(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
5、顏色:
(1)、試驗:光的色散說明什么問題?
結論:白光是由各種顏色的光組成的',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后會變成其他顏色。不同顏色的光分散的過程叫光的色散。
(2)、顏色之迷: 不透明物體:
透明物體:
(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3、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 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 完成物理套餐內容。
2、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在怎樣顯示光路、光的傳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課堂反應比較好,以后應加強這方面的探究。在需要較多時間的課時上,不要只顧進度,要避免出現(xiàn)學生的滯后情況。
【八年級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物理教案11-13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11-23
八年級物理教案:慣性08-25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12-17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案12-21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案12-22
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15篇)12-30
八年級物理教案15篇11-16
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20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