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
2.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統(tǒng)計技能,增強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眾數,理解眾數的意義及作用。
教學難點: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的相互區(qū)別,在具體情境中如何選擇恰當的統(tǒng)計量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回憶平均數及中位數的求法,指生回答。
2、求下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和中位數。生獨立完成后課件出示。
(二)完成例1
1.出示例題:
五(2)班要選10名同學組隊參加集體舞比賽.下面是20名候選隊員的身高情況.(單位:米)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師:提出集體舞的要求:身高接近,跳出的舞才更整齊。你認為參賽隊員的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2.學生小組合作選擇10名隊員。
3.根據學生匯報,師課件隨機演示選擇結果。
平均數= (1.32+1.33+1.44+1.45+1.46+1.46+1.47+1.47
+1.48+1.48+1.49+1.50+1.51+1.52+1.52+1.52
+1.52+1.52+1.52+1.52)÷20
=29.5÷20
=1.475
中位數=(1.48+1.49)÷2
=2.97÷2
=1.485
接近1.485m的同學人數太少,不適合大多數同學的
身高。最高的與最矮的相差6cm。
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485,身高接近1.485m的比較合適。
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1.52m左右的比較合適。最高的與最矮的相差3cm。
1 . 52出現的次數最多,最能應這組同學的身高情況.
4.小結:以眾數1.52為標準選擇隊員身高會比較均勻。
師:(小結)集體舞一般要求隊員身高差不多,這組數據中1.52出現的次數最多,所以1.52是這組數據的眾數。所以以眾數1.52為標準選出來的隊員身高會很均稱,組成的舞蹈隊形也會很整齊很美觀!
5.師生共同歸納眾數概念。
師揭示眾數的概念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是這組數據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6、做一做,
7、小練習:
學校舉辦英語百詞聽寫競賽,五(1)班和五(2)班參賽選手的成績如下:
求這次英語百詞聽寫競賽中學生得分的'眾數.
三個數據存在的數量和意義:
比較三個統(tǒng)計量:
(三)學習眾數的特征
師出示練習題:
1、五(1)班21名男生1分鐘仰臥起坐成績如下(單位:次):
19 23 26 29 28 32 34 35 41 33 31
25 27 31 36 37 24 31 29 26 30
(1)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和眾數各是多少?
(2)如果成績在31~37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績在良好及良好以上?
2、一個射擊隊要從兩名運動員中選拔一名參加比賽。在選拔賽上兩人各打了10發(fā)子彈,成績如下: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甲、乙成績的平均數、眾數分別是多少?
(2)你認為誰去參加比賽更合適?為什么?
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師:在找三組數據的眾數的過程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師小結:在一組數據中,眾數有一個,也有多個,甚至沒有。同時眾數也反應了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2、三個數據存在的數量和意義
(四)綜合練習
你去商場買過衣服嗎?你知道休閑類服裝型號的“均碼”是什么意思嗎?均碼一般是根據人的平均身高、胸圍等數據確定的統(tǒng)一商品型號,與多數人的型號接近。所以,均碼里蘊涵著平均數和眾數的原理。
(五)聯系情境,應用眾數
銷售衣服問題。
師:小明很喜歡做社會調查。他到一家服裝店調查后,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一則信息:服裝店銷售了20件T恤,尺寸如下:(單位:cm) 42 39 38 40 41 41 42 39 40 41 41 41 41 40 41 40 41 40 40 41
師:從表格中,你發(fā)現了什么?如果你是這家服裝店的經理,你會怎樣進貨?
生:討論交流,發(fā)表自己想法。
師:(小結)從中可以看出,在衣服的尺碼組成的一組數據中,41cm是這組數據的眾數,也就是41cm衣服銷售量最大。所以,可以多進一些41cm的衣服。商品的銷售里面也要用到眾數的知識,由此看來,生活中還真少不了眾數啊!
(五)拓展延伸(“生活中的數學”)均碼問題。
師:同學們去商場買過衣服嗎?如果你去買過會發(fā)現,商場里很多休閑的服飾,它的型號都是均碼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師:課后請同學們調查和了解一下:什么是“均碼”?
(六)全課小結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上了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長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立體圖形、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具運用:
一些長方體物品,課件。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復習導入
1.談話引入,回憶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它們都是什么圖形?(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頁的主題圖。提問:這些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教師:這些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它們都是立體圖形。提問: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有一種物體是長方體,誰能指出哪些是長方體?
3.舉例: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長方體的物體?長方體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課并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長方體有平平的面)
板書:面
。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講述: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
板書:棱
。3)再請同學摸一摸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個點)講述: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板書:頂點
。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棱、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
2.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1)面的認識。
、僬垖W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數,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6個面)有幾組相對的.面?(3組)前?后,上?下,左?右。
、谝龑W生觀察長方體的6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教師分別出示這兩種情況的教具。
、垡龑W生進一步驗證長方體相對的面的特征。
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苷垖W生完整敘述長方體面的特征。
(2)棱的認識。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教具,引導學生注意觀察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質數和合數例1。
【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并能進行正確的判斷。
2、過程與方法:采用探究式學習法,通過觀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驗證-分類、比較-抽象-歸納總結-鞏固 。 提高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究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體驗與探究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新,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1. 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
2. 正確地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導入課題:前面我們學習了奇數和偶數。那么自然數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質數與合數”(板書課題)
2.說出自己的學號、爸爸、媽媽、爺爺或奶奶的年齡,老師判斷這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3.激發(fā)興趣。
二.探究新知。
1.說出1~20各數的因數。(課件出示,開火車的形式)
2.觀察思考 這些數的因數的個數一樣多嗎?(生:不一樣)
3.師:你能把這些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嗎? ( 學生討論,分類 )
4.學生報結果(學生完成表格)
5. 觀察比較,發(fā)現特點,歸納概念。
。1)師:觀察2.,3,5,7,11,13,17,19 這幾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有什么特點?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2)師:觀察4,6,8,9,10,12,14,15,16,18,20這幾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有什么特點?
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3)師: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6.最小的.質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質數?最小的合數是幾?有沒有最大的合數?
7.展示老師和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
8.判斷自己的學號是質數還是合數?
三.自學例1:
1.指名匯報預習的結果。
2.質疑。
3.找質數的方法是:篩選法。
4.修改自己圈的質數。
5.出示質數歌。
四.智慧大闖關:
1.判斷下面的數字是質數還是合數?
。1)全年12個月,大月有31天,小月是30天,平年2月是28天, 閏年2月是29天。
(2)五(1)班上學期有52人,這學期又轉來1名學生,現在共53人。
2. 下面的說法正確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1)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 )
。2)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 )
。3)在1,2,3,4,5,…中,除了質數以外都是合數。( )
(4)兩個質數的和是偶數。 ( )
3.猜數。
4.猜一猜老師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1)是奇數,但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比最小的質數大1。
。3)比最小的合數大2。
。4)10以內最大的奇數。
。5)是奇數,但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6)10以內既是奇數,又是合數。
(7)和第6個數相同。
。8)10以內最大的質數。
。9)10以內最大的偶數。
。10)和第一個數相同。
。11)是最小的偶數。
5.數學游戲。
五.數學文化:
結合數學文化進行思想教育。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長方體的特征,理解長、寬、高的概念。
2、能會計算長方體的棱長總和。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4、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三、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施及相關課件,長方體實物模型兩個(其中一個兩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長方體的框架一個。
五、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長方體形狀的紙盒和一把尺子。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了幾位老朋友,同學們看,你們認識它們嗎?(屏幕上顯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你們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
生:逐個說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
師:這些圖形都是咱們前面所學過的平面圖形,現在你們再看這些圖形,和前面那些圖形一樣嗎?(屏幕上顯示: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長方體。)
生:不一樣。
師:(指著圖)像這樣的圖形,就是立體圖形,今天,我們一塊來研究立體圖形中的一種圖形(屏幕上顯示:一個長方體)長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面的認識:
師:根據同學們以前所學習的知識,誰能說說長方體的大概樣子呢?
生:它的大概樣子是長長的,方方的。
師:請同學們在這些圖中,找出長方體(出示課件)第幾個是長方體?
生:回答。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發(fā)現哪些物體是長方體?
生甲:煙盒,牙膏盒,藥盒等。
生乙:電冰箱,收音機,微波爐等。
生丙:磚,床,衣柜,教室等。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物體是長方體,只要同學們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很多很多。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學具,跟著老師一塊兒摸一摸(教師拿著長方體教具引導學生摸長方體的面)你摸到了什么?
生:我摸到了長方體的面。
師:它的面是怎樣的?
生:是平平的。
師:這樣平平的面到底有多少呢?請同學們注意觀看屏幕(出示課件)。
生:6個面。
師:你們手中的學具也是6個面嗎?數一數。
生:6個面。
師:對,這是我們對長方體的第一個發(fā)現,長方體有6個面。(板書:6個面。)這6個面到底有什么特征呢?請同學們再注意觀看屏幕(逐個出示:上下兩面重合,左右兩面重合,前后兩面重合。)
師:現在,你看到長方體哪兩個面怎么樣了呢?
生:上下兩個面完全重合在了一起。
師:說明這兩個面怎么樣呢?
生:說明這兩個面的形狀、大小完全一樣。
師:現在哪兩個面又重合在了一起?
生:左右兩個面完全重合到了一起。
師:說明左右兩個面怎么樣呢?
生:說明左右兩個面大小完全一樣。
師:接下來哪兩個面會重合到一起呢?請同學們猜想一下,想出來了請舉手。
生:前后兩個面會重合到一起。
師:這位同學到底猜想的對不對呢?咱們一塊來看大屏幕(顯示:前后兩個面重合。)這位同學猜想的對嗎?
生:對。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fā)現長方體6個面都是什么形?
生:6個面都是長方形。
師:是不是所有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呢?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學具仔細觀察一下。
生甲:我的長方體學具6個面都是長方形。
生乙:我的長方體學具4個面是長方形,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師:一般情況下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在特殊的情況下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及電腦演示,我們就可以得到長方體面的特征。(師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兩個面大小相同。現在請同學們齊讀長方體面的特征。
生:齊讀。
2、棱的認識:
師:(拿出教具邊指邊說)兩個面相交的一條邊,我們把它叫做長方體的棱,F在請同學們拿出長方體學具,用手摸一摸長方體的棱,你有什么感覺?
生:有割手的感覺。
師:看著棱,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棱把相鄰的兩個面分開了。
師:長方體的棱有多少條呢?數一數你的學具。
生:12條。
師:(拿出長方體棱長框架,師引導學生有順序地依次數出長方體棱長。)12條。這是我們的第二個發(fā)現,長方體有12條棱。(板書:12條棱)
師:現在,大家一塊來研究長方體的棱有什么特征呢?請同學們拿出你手中的學具,邊觀察邊用直尺測量,思考一個問題:1、長方體12條棱按長短可以分成幾組?怎樣分?帶著這個問題,四個人為一小組,邊討論邊分。(師巡視)
師:討論好的小組請舉手。
生甲:我們小組把12條棱分成了三組,最長的4條分成了一組,較長的4條分成了一組,最短的4條分成了一組。每組棱長度相等。
生乙:我們小組分成了兩組:最長的4條分成一組,剩下的8條分成一組。
。◣煟旱降走@兩組同學分的對不對呢?請同學觀看大屏幕,顯示1:最長4條分成一組,最短4條分成一組,剩下4條分成一組。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分成。顯示2:最長的4條分成一組,剩下的8條分成一組。)這兩組同學分的對嗎?
生:都對。
師:12條棱一般情況下分成3組,每組有4條棱長度相等。特殊情況下分成2組,一組有4條棱長度相等,另一組有8條棱長度相等。相等的棱是相對的,也可以說成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長方體的棱的特征我們就可以總結為(師邊說邊板書: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3、頂點的認識:
師:(拿出教具邊說邊指)三條棱相交的這一個點,我們把它叫做長方體的頂點。拿出你們的'學具,摸摸長方體的頂點,有什么感覺?
生:有扎手的感覺。
師:這樣的頂點有多少個呢?現在請同學們觀看屏幕(顯示:長方體的頂點)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生:8個頂點。
師:是不是所有的長方體都有8個頂點呢?拿出你們的學具數一數。
生:8個頂點。
師:對,第三個發(fā)現,長方體有8個頂點。(師板書:8個頂點)
師:(出示課件)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邊說邊用鼠標指三條棱)
生:不相等。
師:相交于一個頂點的這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邊說邊用鼠標指長、寬、高)。
師:習慣上,長方體的位置固定以后,(出示學具邊說邊用手指)我們把底面中較長的棱叫做長,較短的棱叫做寬,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F在,請同學們看著老師的學具,老師用手指,同學們說出它的長、寬、高。(師把教具豎放、橫放、側放、讓學生說出長、寬、高)
師:實際上,長方體的長、寬、高是根據長方體所放的位置的不同而改變的,F在咱們來做一些練習題。(電腦出示:練習題1)
三、課堂鞏固
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面畫“√”,錯誤的在括號里畫“×”。)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
。2)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
八、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特殊情況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相對的面大小相等
。12條)棱: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8個)頂點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5
一、教學內容
課本P38~40。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探索體積和體積單位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察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形成空間觀念,體驗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體積概念的建立以及對體積計量方法的理解。
2.教學難點
感知物體的體積以及建立體積單位的概念。
四、教學用具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模型;水杯,水,沙子,大小石塊(用線系好),木塊等;10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
五、教學設計
。ㄒ唬╀亯|選擇研究方向
1.引入:在裝有半杯藍色水的玻璃杯中(先在水面處做個記號)放入一塊石塊。
2.觀察思考。
。ㄒ曨l腳本三:長方體和正方體4.土豆放入水杯的動畫片。)
(1)水面的位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杯中的水為什么會上升?
。2)杯中的水為什么會上升,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
。ǘ┌l(fā)現并認識體積
1.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用桌上提供的物品驗證。有:木塊、沙子、火柴盒、工具箱、石塊、玻璃球……
2.教師巡視與學生一起探討。
3.提問匯報。
(1)你們是怎樣進行實驗的?
。2)你們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3)學生動手操作。
。4)學生回答。
生:我們拿出自帶的裝滿細沙的杯子,先把細沙倒在紙上,把一塊木塊放入杯中,然后再把細沙倒入杯中,沙子不能全部倒入杯中,有剩余部分,因為木塊占有一定空間。
4.表象再現。
。1)閉眼回憶剛才驗證物體的樣子。
。2)學生閉眼想象。
5.抽象體積的概念。
。1)物體所占的空間一樣嗎?
。2)學生回答。
生:我們先把小石塊放入杯中,然后在水面上升處作個記號。取出石塊,再放入大一些的石塊,發(fā)現水面比原來的水面高了。
。3)為什么上升的水面會比原來的高?
。4)學生回答。
生:因為大石塊占的空間大,所以上升的水面比原來的高。也就是說,物體的大小不一樣,所占空間的大小也不一樣。
6.看來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就是物體的體積。
(1)什么叫物體的體積?
(2)學生回答: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7.看書質疑。
。ㄈ┳晕姨剿黧w積單位
1.要知道一個物體的體積有多大,或者一個物體的體積比另一個物體的體積大多少或少多少,該怎么辦?這就需要計量,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 】
2.猜想。
你聽說過哪些體積單位?
。1)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2)匯報:將你們學習到的說給大家聽聽。
(3)學生回答。
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
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
棱長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
(視頻腳本三: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5.視頻“1立方米的空間有多大”的演示)
3.估量體積單位。
(1)1立方厘米的空間有多大?比畫比畫。
。2)什么物體的體積大約接近1立方厘米?
。3)1立方分米有多大?比畫比畫。
(4)什么物體的體積接近1立方分米?
(5)1立方米呢?
(6)1立方米有多大?利用一些工具體驗大小,你們鉆進去試一試。(準備3個米尺)
4.填入適當的單位。
。1)橡皮的體積大約是5()。
。2)桌子的體積大約是240()。
5.質疑。
。ㄋ模w積的初步計量
1.教師演示(學生跟著擺)。
。1)出示2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它的體積是多少?為什么?
。2)出示6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它的體積是多少?為什么?
。3)(改變長方體的擺法)這是長方體嗎?它的體積是多少?為什么仍是6立方厘米?
。4)(再改變形狀)形狀變了,體積有沒有變?為什么?
。5)為什么不管擺什么形狀,體積都是6立方厘米?
2.學具操作。
。1)你們每人桌上都放有10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現在請你們擺一個體積是9立方厘米的長方體,想想怎么擺?
。2)為什么所擺的長方體的.體積都是9立方厘米?
3.歸納概括。
。ㄋ娜艘唤M討論)根據剛才所擺的圖形,你怎么知道這些物體的體積是多少的?
(五)鞏固練習
1.填空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
棱長()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棱長()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
棱長()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單位。
。1)一根粉筆的體積大約是10()。
。2)講臺桌的體積大約是0.4()。
。3)一本《新華字典》的體積大約是0.35()。
。4)一張信紙的面積大約是5()。
(5)一塊城磚的體積大約是3()。
3.拼一拼,說說是由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組成的?
(六)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心得和體會?你還有哪些問題?
(七)板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意義: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計量: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6
目錄
一、教學計劃
二、課時備課
一、五年級數學20xx—20xx學年度下學期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二班數學成績不夠理想,學生的書寫狀況有很多不理想,上課主動聽講、積極大膽發(fā)言的個性養(yǎng)成的不夠好。少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從學生的思維能力看,思維的主動性不突出,邏輯能力很差,發(fā)散能力不理想。學習困難的學生占有少部分,他們的特點是: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好,上課走神、不認真聽講、或者說根本就聽不懂上課內容,缺乏學好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要因地制宜,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課堂上安排一些簡單的問題專供他們回答,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及時表揚,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使后進趕先進,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內容包括:觀察物體(三)、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圖形的運動(三)、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折線統(tǒng)計圖、數學廣角和綜合與實踐活動等。
本冊修訂后的教材,既有原實驗教材的主要特點,又呈現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進因數與倍數教學的編排,體現數學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本冊教材的編排既注意體現《標準》中關于因數與倍數教學與教材編排的要求,同時注重體現近年來有關這部分內容教學改革的經驗首先,將以往教材“因數與倍數”的教學內容分散編排,安排在本冊的兩個單元里教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包括因數和倍數的意義,2、5、3的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合數的含義等,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中,結合約分教學最大公因數的概念和求法,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數的范圍在1~100的自然數內,避免題目中的數目過大此外,在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取、習題的設計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進熟悉分數的編排,注意溝通知識間的聯系,加強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從本學期開始,學生將要系統(tǒng)地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四則運算同整數、小數知識一樣,分數知識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分數的概念比較難理解,計算起來也比較復雜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分數,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編排體系,把分數劃分為兩個階段教學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級上冊,借助操作直觀,使學生對分數有初步的熟悉,雖然也出現了簡單的分數大小比較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分數的初步概念,給學生積累一些感性知識在系統(tǒng)認識了小數和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本冊將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比較完整地從分數的`產生、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等方面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進而學習并理解與分數有關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約分、通分、分數與小數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數的加、減法計算在具體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體現《標準》所提倡的教學理念,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闡述新的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小學階段空間與圖形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與前幾冊一樣,本冊教材繼續(xù)把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作為空間與圖形內容編排的研究重點,在教學內容方面安排了“觀察物體(三)”“長方體和正方體”“圖形的運動(三)”。
4.加強統(tǒng)計知識的教學,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逐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
通過四年多的數學學習,在統(tǒng)計與概率方面,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冊教材教學折線統(tǒng)計圖,根據統(tǒng)計內容的調整,將單式和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集中進行編排,這樣的編排有利于學生把握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思想,并根據折線的變化特點對數據進行
簡單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有效建構了數據分析觀念。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fā)展更高素質的基礎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本套教材總體設想之一是:系統(tǒng)而有步驟地滲入滲出數學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的簡單形式,采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呈現出來通過教學使學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欲望,逐步發(fā)展數學思維能力據此,在本冊教材的“數學廣角”單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學,旨在通過“找次品”滲入滲出優(yōu)化思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優(yōu)化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運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教材以“找次品”這一探索性操作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看察、猜測、試驗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再通過歸納、推理的方法體會運用優(yōu)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yǎng)觀察、分析、推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滲入滲出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
習的收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本冊教學內容涉及數學內容的各個領域,為學生探索奇妙的數學世界提供豐富素材。例如,“圖形的運動(三)”中“你知道嗎”呈現了藝術家們利用平移、對稱和旋轉設計出的美麗圖案;綜合與實踐活動“打電話”、數學廣角“找次品”等,都蘊含了優(yōu)化思想方法,簡潔巧妙的解決問題策略中閃爍著數學方法的奇妙。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通分和約分。
2.掌握因數與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
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8.認識單式和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yōu)化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tǒng)計。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內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聯系,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做到對學生基礎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數,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優(yōu)生優(yōu)培,做好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
2.不斷學習業(yè)務理論,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加強直觀教學,通過教具、掛圖、投影儀等教學輔助手段,使學生從實物中認識并掌握數學概念知識。
3.加強基礎教學的同時,繼續(xù)關注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能力。
4.繼續(xù)深入開展“小班化教育在農村的實驗與研究”,使學生在等高、等愛、等距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5.制作必要的數學教具,為有效地開展數學課堂教學而準備。
6.認真寫好每節(jié)課后的反思。
六、課時安排
。ㄒ唬┯^察物體(三)(2課時)
。ǘ┮驍蹬c倍數(7課時)
1.因數和倍數???????????????2課時
2.2、5、3的倍數的特征??????????3課時
3、質數和合數???????????????2課時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7
教學內容
正方體的認識
教材第20頁的內容及練習五第4、第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和動手操作,掌握正方體的特征,建立正方體的概念。
2.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系,明確正方體的特征,掌握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區(qū)別與聯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正方體的特征,理解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
難點: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正方體實物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當右面長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的時候,這個長方體變成了什么?
生:正方體。
師: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老師暫時先保密,相信學完本節(jié)課的內容,大家就都清楚了。
【設計意圖:通過把長方體變成正方體,把正方體的特征化難為易,學生初步體會到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投影出示例3 。
1.探究正方體的特征。
師:誰還記得上節(jié)課我們是從哪幾個方面研究長方體的特征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面、棱、頂點。
師:那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呢?請你也用探究長方體的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你的發(fā)現記錄下來。
師:請同學們觀察正方體的特征。(出示觀察要點)
(1)正方體有幾個面?有什么特點?
(2)正方體有幾條棱?有什么特點?
(3)正方體有幾個頂點?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進行看、數、量、比的實踐活動,凸顯知識的形成過程,采用多種方式開展小組合作研究,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生學會學習方法,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組匯報:
(1)正方體有6個面,這6個面都完全相同。
(2)正方體有12條棱,這12條棱長都相等。
(3)正方體有8個頂點。
2.探究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區(qū)別與聯系。
師:通過制作正方體,相信同學們一定對正方體的特征有了更深的了解,到現在為止,我們已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這兩種立體圖形,那么讓我們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對照長方體和正方體模型,在組內交流觀察到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投影展示:
相同點不同點面棱頂點面的形狀面積棱長6個12條8個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相等6個12條8個6個面都是正方形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12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師:說它是特殊的長方體,它特殊在哪兒呢?(讓學生明確正方體是一個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
師:現在我們之前的那個猜測,是不是得到驗證了呢?如果我們畫圖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該怎樣畫呢?
板書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對長方體及正方體的特征的比較,從而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的辯證思想。以圖文表結合的形式,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讓學生銘刻記憶,融會貫通】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在這節(jié)課里,我們認識了正方體,知道了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完全相同,有8個頂點,12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了解了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區(qū)別與聯系,知道了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知識的條理性,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研究問題和總結結論。在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qū)別和聯系時,我讓學生分別從面、棱、頂點三方面去研究,學生對于研究有了方向。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結束后,我組織學生有條理地總結,并有條理地板書。讓學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為后面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作鋪墊。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1.因為正方體是長、寬、高都( )的長方體,所以正方體是( )的長方體。
2.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為a,棱長之和是( ),當a=6厘米時,這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 )厘米。
3.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5厘米,這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多少厘米?
B類
用72厘米長的鐵絲焊接成一個正方體的框架,這個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厘米?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
1.相等特殊2. 12a 72 3. 5×12=60(厘米)
B類:
72÷12=6(厘米)
教材習題
教材第20頁做一做
(1) 8個(2)略(3)搭成的是正方體
教材第21頁練習五
4.正方體10厘米6個9. C F D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8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收集原始數據和分類整理的方法。
。2)通過有說服力的數據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收集數據的方法。
教學用具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復習題
。2)學生每人準備一枚一元的硬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已學過收集靜止的數據,如:第1頁的復習題(投影顯示)。
1、點一名學生上來完成下面的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其余的學生做在書上。
2、統(tǒng)計一下我們班同學寒假里讀課外書的數量情況。
以前我們學習的是收集靜止事物的數據,如復習題,但有的時候要收集的數據往往不是靜止的,要隨著時間的變化逐個收集和積累,這時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來收集和積累數據。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
(板書課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數據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種內各種機動車通過的錄像,讓學生看。
。1)小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種車輛的出現有沒有規(guī)律?
②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準確無誤地記下各種車輛通過的數據?
、坌〗M討論:用什么方法記錄數據?
④匯報展示,統(tǒng)一方法。
(2)學生實際操作。
每人拿出一張紙寫出各種車輛名稱,然后聽老師報通過的車輛,并畫“正”字記載。
講:你們紙上收集的數據是原始數據。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種內各種機動車通過路口的輛數和總輛數,需要把這些數據加以整理,制成統(tǒng)計表或條形統(tǒng)計圖。
2、數據的整理。
。1)統(tǒng)計表。
想:這個統(tǒng)計表該怎樣制?要分幾欄?
(2)條形統(tǒng)計圖。
投影顯示教材第2頁空白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想:①圖中的每格代表幾?
、诿糠N車的輛數如何用豎條表示出來?
③如果收集的數目較大怎樣辦?
做:讓學生翻開書第2 頁,將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三、實踐操作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硬幣,按照剛學的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進行,并填好書上的統(tǒng)計表。
2.課堂作業(yè)。
做練習一的第1題。做練習一的第3題。
四、課外實踐
收集本班同學家庭人口數的數據,并按照所學的整理數據的方法進行整理。
課后反思: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依照他們積累的經驗解決問題,是新課程觀的具體體現。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
課題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教學要求①使學生認識分組整理和編制統(tǒng)計表的意義;②初步學會分組整理原始數據的方法;③學會填寫簡單的統(tǒng)計表。
教學重點分組整理原始數據的方法。
教學用具放大例2的兩張統(tǒng)計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我們復習一下已學過的簡單數據整理和一些統(tǒng)計表的知識。
2.下面是某班數學興趣小組中女同學測量身高的統(tǒng)計表。
姓名:
平均:
身高:(厘米)
獨立之后思考回答問題:
、偃绾吻蟪鲞@組女同學的平均身高?
、谶@組女同學的身高有什么特點?
③最高的女同學比最矮的女同學高多少厘米?
④如果這張表上的女同學很多,又不能清楚地看出她們身高的'分布狀況,怎么辦?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把原始數據按照數量的大小劃分成幾組,再制成統(tǒng)計表。
二、探索研究
1.分組整理原始數據的方法。
。1)教師出示記錄單,學生獨立思考
、僬l最高?身高多少?
、谡l最矮?身高多少?
③身高大多在什么范圍?(很難看出,要分組整理一下)
(2)小組討論:
怎樣分組整理?說說你的設想。
。3)分組整理的具體做法(對照著做):
、僬页鲈紨祿姆秶▽W生找出記錄單中原始數據的范圍)。130~154厘米。
②把數據的范圍劃分成幾組并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制成表。(按5 厘米一組可分為五組,再分成“身高”和“人數”兩欄制好表并出示例2的統(tǒng)計表)
、劢y(tǒng)計各組中的數目,填寫統(tǒng)計表(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并讓學生填好統(tǒng)計表)。
。4)看書回答問題:
、倏唇滩牡3頁,回答下面的三個問題。
②看教材第4頁,“想一想”該怎么辦?(說明記錄單上的原始數據的重要性,不能隨便丟掉)
三、課堂實踐
1.調查本班學號1~32的學生的體重,并將調查結果按分組的方法進行整理。
2.課堂作業(yè)
做練習一的第4、5題。
課后反思:
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是現代化社會對人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一個人必備的技能之一。而讓學生感受體驗到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意義,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內驅內的最好方法。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體積的概念和體積單位,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單位的大小。
能力目標動手操作,正確推導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并能熟練計算它們的體積。
情感目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歸納推理能力,進一步發(fā)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體驗探索的樂趣。
重點: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激趣引入
同學們,最近你們發(fā)現的城市有哪些變化呢?在城市里為什么要建這么多高樓大廈呢?如果建平房,會怎么樣?
老師帶來一件衣服,誰想試一試?(點名讓一胖一瘦上來)問:同樣一件衣服,為什么有的寬松,有的緊?(因為他們體型不一樣,也就是占的空間不一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跟空間有關的內容。板書課題:體積
二、學習“體積”、“體積單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蘋果,問:哪只蘋果占的空間大?你能從自己的身邊選兩件物體,比比它們的大小嗎?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個長方體石塊,你知道它們哪個大嗎?那你有什么辦法?
演示書上的實驗,得出:土豆占的空間小,石塊占的空間大。
3、師揭示: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土豆和石塊相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
4、計量體積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請同學們自學14頁中間部分。
5、學生匯報:
。1)常用的體積單位
。2)拿出課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說說哪邊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規(guī)定的?老師用3根1米長的木條搭成一個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墻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擺一擺:用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擺成下圖中不同形狀的模型,你知道它們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見教材)
得出: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三、自主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
1、猜一猜: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跟什么可能有關?
2、實踐:拼擺長方體,四人一組,用不少于16塊小正方體拼擺長方體,并分別記下擺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體積。
3、小組合作:學生四人一小組操作并做好實驗記錄。
四、知識遷移推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1、師: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
師:根據這種關系,你能推導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2、師生共同歸納: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字母表示為:V= a×a×a= a3
師強調: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3 a表示3個a相加。
拓展應用學校要在操場修建一個長方體的沙坑,如果長6米,寬4米,里面要鋪墊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噸計算,這些沙子重多少噸?
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最高興的是什么?你還有什么疑惑?
作業(yè)布置33頁8、9題
板書設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正方體的個數=每排個數×每層排數×層數
‖ ‖ ‖ ‖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 = a×a×a= a3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0
20xx年春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9單元,每單元一個word文件,以下為第一單元部分內容:
第一單元 觀察物體(三)
本單元是觀察物體的第三部分,主要內容有:根據給出的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給定數量的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以及根據給出的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
例1:教學是根據給出的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給定數量的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學生需要借助空間想象力進行操作,初步經歷逆向思考的過程。
例2:根據給出的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利用例1的經驗進行操作,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精心選擇學生熟悉的并能承載相應教學內容的現實素材,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尋求立體圖形的觀察方法,以形式化的方式表達出來。通過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引導學生能靈活掌握所學知識,掌握觀察物體的方法和規(guī)律,培養(yǎng)自覺探索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提出不同的方法,并對方法進行比較,體會觀察物體的不同思路。同時要有層次地組織練習,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應用數學模型解決問題,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又有利于發(fā)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1課時 觀 察 物 體教學內容
教材第2~4頁例1、例2,相應的“做一做”及練習一。內容簡析例1教學是根據給出的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給定數量的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學生需要借助空間想象力進行操作,初步經歷逆向思考的過程。接下來,例2是根據給出的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利用例1的經驗進行操作,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學目標1.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給定數量的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體會擺法的多樣化。
2.根據給出的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體會有些擺法的確定性。
3.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想象、猜測、分析和推理等過程,積累活動經驗,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教學重難點重點:根據看到的平面圖形按要求擺出相應的立體圖形。
難點:借助空間想象還原立體圖形。教法與學法1.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觀察法、發(fā)現法和講授法,讓學生從觀察、想象和操作中體會立體圖形與視圖之間的聯系,積累三維圖形與二維圖形轉換的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2.學生學習主要以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為主,學生通過觀察以及總結來解決問題,教師不需要做太多的講解,只適時作適當的引導。承前啟后鏈回顧從上面、左面、正面觀察物體。
從三個不同方向觀察到的形狀還原立體圖形。
進一步學習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互化。
教學過程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古詩導入法:同學們,還記得《題西林壁》這首古詩嗎?同一座廬山,為什么詩人看到的卻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這是因為詩人從不同的角度對廬山進行觀察。如果觀察老師手里的這兩個立體圖形,但只讓你看到它的正面,又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謎語導入法:同學們,老師和你們猜一個謎語:“左一片,右一片,摸得著,看不見,是什么呢?”(耳朵)為什么能看見別人的耳朵,卻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呢?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研究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競猜導入法:同學們,我這里有兩個立體圖形,但只讓你們看到它的正面,你能猜出是什么立體圖形嗎?看看誰能猜對。(學生答,教師隨機點評)
(出示課件:長方形、圓形圖片。)
預設:長方體和球、長方體和圓柱、長方體和圓錐;長方體和球、橫放著的圓柱和豎放著的圓柱、橫放著的圓柱和圓錐。
教師:其實,老師擺的是兩個圓柱?磥,同學們只看到正面并不好確定究竟擺的是什么立體圖形。別急,今天的知識能幫助到你們!(板書:觀察物體)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根據一個面的擺放,體會擺法的多樣性。
1.出示探究內容,明確探究要求。
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探究用4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出從正面看到的是 的圖形。可以怎樣擺?
2.學生動手拼擺,驗證交流方法。
請同學們拿出4個小正方體,根據你的理解,用手中的4個小正方體先擺一擺。擺好后仔細觀察正面,驗證自己的擺法是否正確,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擺的。
3.全班交流,形成認識。
教師指定學生上臺展示,反饋學生的擺法?偨Y:正面看起來形狀相同的幾何體,其擺法不一定相同。從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在拼擺立體圖形的過程中有多種拼擺方法,所得到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是不同的。
◎根據三個面的擺放,體會有些擺法的確定性。
1.出示課件教材例2。
談話:下面分別給出了從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圖形,你能用小正方體擺出原來的幾何體嗎?
2.學生動手拼擺,驗證交流方法。小結:根據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不能準確確定拼擺圖形的位置關系、形狀和立體圖形的個數;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綜合考慮,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質疑一:從同一方向去看兩個立體圖形,如果看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是一樣的,能否判定這兩個立體圖形的形狀形同呢?
師生交流,小結:不同的立體圖形,有時候可以在同一方向得到相同的平面圖形,所以根據從一個方向得到的平面圖形,是無法斷定立體圖形的形狀的,而要真正知道這個圖形究竟是什么樣的。就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
質疑二:從多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形成的是唯一的表象嗎?
小組討論,反饋交流,結論:有時從多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也不一定形成唯一的表象,如從左面看 ,從正面看 ,從上面看 ,拼擺的立體圖形可能是 或 等。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由學生自己來說說這節(jié)課的體會,共同總結。
1.根據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不能準確確定拼擺圖形的位置關系、形狀和立體圖形的個數。
2.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綜合考慮,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本節(jié)是一節(jié)觀察物體的課,內容接近于實際生活,在了解學生已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總結、交流觀察物體的感受,并根據自己的想象利用豐富的圖形構造生活實景。避免了教師一味地講解,學生一味地記憶的教學方法。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1.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幾何知識的教學,重要的是建立空間觀念。由實物抽象出實物圖形,是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學時先出示實物,讓學生親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狀,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的正面、左面和上面,并能從這三個面觀察到物體的不同的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觀 察 物 體
第一單元復習教案復習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觀察物體(三)”。知識梳理1.根據一個面的擺放,體會擺法的多樣性。
從正面看形狀相同的幾何體,其擺法不一定相同。從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在拼擺立體圖形的過程中有多種拼擺方法,所得到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是不同的。
2.根據三個面的擺放,體會有些擺法的確定性。
還原原來的物體時,我們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拼擺,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最后驗證確認。
復習目標
1.能根據給出的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給定數量的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讓學生體會可能有不同的擺法。
2.能根據給出的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體,體會有些擺法的確定性。
3.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復習重難點重點:能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畫出不同擺放方式的小正方體。
難點:引導學生進行空間圖形的平面和立體想象,找出被遮擋住的小正方體。復習方法1.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查漏補缺,通過復習,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
2.復習課不僅要突出知識的綜合性,更要通過各種層次、各種類型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復習中應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復習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復習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在觀察物體(三)這一單元里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先想一想,然后與同伴交流。 指名匯報所學內容。(可以讓2~3名學生匯報)
大家真了不起,學會了這么多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對第一單元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課題)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1.讓學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匯報。
2.師生共同梳理。
(1)復習:根據一個面的擺放,體會擺法的多樣性。
(2)復習:根據三個面的擺放,體會擺法的確定性。
3.建構網絡。
談話:請同學們利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列舉、表格、網絡圖等)把我們復習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整理,并在組內進行交流。最后每小組推薦一位整理得最好的同學介紹自己整理的方法。
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知識結構網絡。
教師總結形成較完整的知識網絡。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在本單元中,同學們認為哪里比較難理解,容易出錯呢?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讓學生充分地說)老師再強調擺法的多樣性和確定性,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綜合考慮,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四、自主檢測,完善提高芳芳和蘭蘭用5個小正方體搭成一個立體圖形,從右面看到的形狀是 ,從左面看到的形狀是 ,你能判斷她們誰搭的對嗎?
芳芳 蘭蘭總結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對于本單元的知識,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嗎?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使學生理解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能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把分數化成小數。
②使學生認識能化成有限小數的最簡分數的特點,能判斷一個最簡分數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2)能力目標:在學生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最簡分數的過程的參與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在找出能化成有限小數的最簡分數的規(guī)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待知識的科學態(tài)度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 導入新課
1、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小紅和小明進行登山比賽,從山下到山頂,小紅用了0.8小時,小明用了3/4小時,哪位同學登得快?”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辦法?
生1:把小數化成分數,再比較。
生2:把分數化成小數,再比較。
師: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要想比較兩個人的速度,需要把這兩個數統(tǒng)一成一類數,要么都是小數,要么都是分數,這樣才能便于比較,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分數、小數互化的一般方法。(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學習新知
1、自主探究小數化分數的方法:
(1)出示例1:把一條3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長多少米?
師:誰來列出算式?
生:3÷10=0.3米
3÷10= 3/10米
師:還是這根繩子,如果平均分成5段,每段長多少米?
生:3÷5=0.6米
3÷5=3/5米
師:觀察一下上面兩組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0.3= 3/10
0.6=3/5
師:兩種不同形式結果是相等的,說明小數和分數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同學們想一想,能不能把一個小數直接化成分數呢?
怎樣能較快地把小數化成分數?
0.3 0.6
問題:請你自己試著把 0.3 和 0.6 轉化成分數。
學生獨立完成。課件演示。
問題:1.說說你的想法。 2.這樣轉化的依據是什么? 3.把小數化成分數要注意什么?
生:能,因為小數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所以可以直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化簡就行了。
(2)師:試一試,請大家在練習本上,嘗試把下面的小數化成分數:
0.07= 0.24= 0.123=
(3)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請學生到黑板板演,并講解自己把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師生小結如下: 把小數化成分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的后面寫幾個0做分母,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做分子。
師:小數化成分數,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需要化簡的分數,要化簡成最簡分數,還要看清楚原來的小數是幾位小數。
2、自主探究把分數化成小數的'一般方法:
怎樣能較快地把分數化成小數?
把化成小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保留兩位有效小數)。
師:現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用你們喜歡的方法做。
問題:1.說說你的想法。 2.這樣轉化的依據是什么? 3.把分數化成小數要注意什么?
要求: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來作匯報。
(2)交流反饋:
請小組派代表板書,并講解本組比較的過程及方法。其他同學質疑。(課件出示)
師:你認為哪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是怎樣把分數化成小數的?
生:我認為把分數化成小數比較更簡便,因為不需要通分了。
生:分數化成小數的一般方法是:分子÷分母(除不盡時按要求保留幾位小數)
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時,要根據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幾位小數。
特殊方法:分母是10、100、1000...時,直接寫成小數;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數時,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寫成小數。
試一試: 把下面的分數化成小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問題:說說你的想法。
三、鞏固應用
1、師:剛才我們一起研究了分數和小數的互化,讓我們再次回到開始時提到的問題,你能解決了嗎?下面就用你喜歡的方法比較吧!
2、李阿姨和王叔叔誰打字快些?
問題:
1. 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
2. 你想把小數轉化成分數還是把分數轉化成小數?
強調學生說一說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及時作出評價。
1.把0.7 、9/10 、0.25 、43/100 、7/25 、13/47 這6個數按從小到大的
順序排列起來。
拓展提高:
你知道嗎?
下面這些分數中哪些可以化成有限小數?
四、暢談收獲 知識小結
誰來說一說你今天這節(jié)課都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鞏固知識
作業(yè):第78頁練習十九, 第3題、第8題、第10題。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和判斷方法,能靈活選擇方法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3)能判斷兩個自然上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猜想驗證、理解感悟質數、合數的含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發(fā)展過程,進一步完善學生對自然數的分類方法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理解質數、合數的含義,能正確快速地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難點
能運用一定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判斷、感悟質數合數。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討論法、講解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課件第2張)
1.談話: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做一個搶答游戲,看你們對以前學過的知識掌握的怎么樣。
2.搶答:請同學們以最快的速度說出下面的數有幾個因數。
師出示數,學生搶答因數的個數。
3.思考:
。1)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幾?最大因數是幾?(課件第3張)
(2)一個數的因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3)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
生1:一個數是最小因數是1,最大因數是它本身。
生2: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生3:找一個數的因數,用這個數依次除以1,2,3,4……商如果是整數,除數和商都是這個數的因數。
設計意圖
用搶答游戲的方式引入課題,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為下面要學習的質數與合數做準備。
4.師:我們學過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那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又有什么規(guī)律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兩個新概念:質數和合數。
。ò鍟n題)
(二)探究新知
1.找出1-20各數的因數,看看它們的因數的個數有什么規(guī)律。
。1)學生小組內交流,寫出1--20各數的因數,看看它們的因數的個數有什么特點。(課件第4張演示)
1的因數有:1 11的因數有:1,11
2的因數有:1,2 12的因數有:1,2,3,4,6,12
3的因數有:1,3 13的因數有:1,13
4的因數有:1,2,4 14的因數有:1,2,7,14
5的因數有:1,5 15的因數有:1,3,5,15
6的因數有:1,2,3,6 16的因數有:1,2,4,8,16
7的因數有:1,7 17的因數有:1,17
8的因數有:1,2,4,8 18的因數有:1,2,3,6,9,18
9的因數有:1,3,9 19的因數有:1,19
10的.因數有:1,2,5,10 20的因數有:1,2,4,5,10,20
(2)師:觀察它們因數的個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根據因數的個數,你覺得可以怎樣分類?
(3)(課件第6張)
生1:有的數只有兩個因數,如5的因數是1和5。1只有一個因數1。
生2:有的數的因數不止兩個……我們來分分類吧!
2.學習質數與合數(出示課件第7張)
師: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如2、3、5、7都是質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如4、6、15、49都是合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3.做質數表。(課件第8張)
。1)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2)學生討論:怎樣找100以內的質數?說說你的方法。
(課件第10張)
生1:可以把每個數都驗證一下,看哪些數是質數。
生2:先把2的倍數劃去,但2除外,劃掉的這些數都不是質數。3的倍數也可以……
劃到幾的倍數就可以了?
生3:劃到7的倍數就可以了.
(3)(課件第11張演示)剩下的數都是質數。
(4)師出示100以內的質數表(課件第12張)
4.牛刀小試。(課件第13張)
。1)將下面的各數分別填入指定的圈內。
2 27 37 11 58 61 73 83 95
。2)兩個質數,和是10,積是21,這兩個質數是多少?
生:21=3×7,3和7都是質數,而且3+7=10,所以這兩個質數就是3和7。
兩個質數,和是7,積是10,這兩個質數是多少?
10=2×5,2和5都是質數,而且2+5=7,所以這兩個質數就是2和5。
5.探索兩數之和的奇偶性。(課件第15張)
師:奇數與偶數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奇數與奇數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偶數與偶數的和呢?
。1)師: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題目讓我們對奇數、偶數的和做一些探索。
生2:我把問題表示成這樣……
。2)小組討論:你怎樣判斷任意兩個整數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
。3)匯報交流:
生1:我隨便找?guī)讉奇數、偶數,加起來看一看。(課件第17張)
奇數:5,7,9,11,…
偶數:8,12,20,24,…
5+7=12
7+9=16
……
奇數+奇數=偶數
5+8=13
7+12=19
……
奇數+偶數=奇數
8+12=20
12+20=32
……
偶數+偶數=偶數
。ㄕn件第18張)生2:奇數除以2余1
偶數除以2余0
奇數加偶數的和除以2還余1,所以,奇數+偶數=奇數。
奇數加奇數的和除以2余0,所以,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加偶數的和除以2還余0,所以,偶數+偶數=偶數。
(4)師:同桌討論:這個結論正確嗎?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試一試。
同桌找一些大數,驗證一下所得的結論是否正確。
(5)(課件第20張)匯報交流:
534+319=853
所以:偶數+奇數=奇數
681+249=930
所以:奇數+奇數=偶數
564+232=796
所以:偶數+偶數=偶數
設計意圖
用歸納的方法得出結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6.火眼金睛辨對錯。(課件第21張)
。1)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2)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3)在1,2,3,4,5中,除了質數以外都是合數。(×)
。4)兩個質數的和是偶數。(×)
。5)兩個奇數的和是偶數。(√)
7.小結:剛才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課件第22張)
。1)質數與合數的概念。
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2)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3)自然數可以分為質數、合數和1。
。4)偶數+奇數=奇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三)課堂練習
談話:同學們,你們學得怎么樣了?我們一起到智慧樂園挑戰(zhàn)一下自己吧!有沒有信心呢?
1.寫出下面各數的因數。(課件第23張)
。1)在50以內的自然數中,最大的質數是(47),最小的合數是(4)。
。2)既是質數又是奇數的最小一位數是(3)。
。3)如果兩個質數的和是24,可以是(5)+( 19),(7)+(17)或(11)+(23)。
。4)在自然數中,最小的奇數是(1),最小的偶數是(0),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
2.不計算,判斷下面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課件第24張)
1+2+3+4+…+40
生:1-40的自然數中,奇數和偶數各有20個,因為奇數+奇數=偶數,20個奇數相加和是偶數,偶數+偶數=偶數,20個偶數相加和是偶數,所以最后結果一定是偶數。
。ㄋ模┩卣固岣
算一算:3個不同質數的和是最小合數的平方,這3個質數的積是多少?
最小的合數是4,4?=16。
哪3個質數的和是16呢?
2+3+11=16
2×3×11=66
答:這3個質數的積是66。
(五)課堂總結
師: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交流:
1.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2.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3.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4.奇數+奇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
。┌鍟O計
質數和合數
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教學反思
在教學質數和合數這一課時,我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參與中產生求知欲望,調動學習積極性。首先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入課題,在學生復習因數和倍數的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寫出1-20這20個數的因數,再根據因數多少進行分類,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生通過交流,知道可以分為幾種情況,從而引出質數、合數的概念。?在教學中教師努力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思維實際出發(fā),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共同發(fā)展。學生經歷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悅的情感體驗。
課堂上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一個“配角”,最大限度地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充分激發(fā)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中,要求學生觀察1--20的因數的個數,自己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分完后先小組內交流。說說你是按什么來分的?分成了哪幾類?由于采用分的標準也必定不同,然后在讓學生說標準的過程中,感悟到質數和合數的各自特征,一點點的提煉歸納出質數和合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分類、觀察、分析、歸納和交流的數學能力,建立正確的分類思想。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動手操作、交流討論、歸納概括,而教師只是在關鍵之處適當點拔,引導學生質疑、釋疑、歸納、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并能正確的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什么叫加法、減法?
二、教學新課
1、學生自學例1和例2
2、學生提出問題。
3、向學生提問:
。1)為什么分母相同的'分數,可以直接把分子相加?
(2)填空題:2/9+5/9表示()個1/9加上()個/1/9,一共是()個1/9,就是()。
。3)3/4-1/4表示()個1/4減去()個1/4,還有()個1/4,就是()。
4、在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看題目說出計算過程。
2、完成應用題。
四、本節(jié)課的內容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如何?
2、為什么分母不便呢?
3、最后的結果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質因數、的意義,初步會把一個合數.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質因數和的意義.
教學難點
用短除式.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在5、13、21、32中,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為什么?
2.把上面各數用兩個自然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
5=× 13=×
21=× 32=×
教師:填出的這些數與原數有什么關系?
3.以上幾個自然數都可以用兩個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其它的自然數行嗎?
教師:用一句話來概括,一個自然數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出來?
板書:把一個自然數用兩個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
二、新授
1.如果我們做一個規(guī)定,“1除外”(板書于因數外),也就是因數不能用1,這句話還能這么說嗎?舉例說明.
教師:在因數不用1的前提下,什么數仍能用兩個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什么數就不能?
(合數能,質數不能)
板書:把一個合數用兩個因數(1除外)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
2.根據這條結論把下面幾個合數用兩個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
6、15、24、28
6=2×3 24=2×12
15=3×5 =3×8
=4×6
28=4×7
=2×14
3.這些合數(指24、28)的因數中還有合數12、8、6……根據剛才的結論又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現在不限制因數的個數(擦去結論中的“兩個”)把這些合數用最多個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
組織學生討論匯報.
24=2×2×2×3
教師:6和15還能不能用更多個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為什么不能?
明確:這些因數都是質數,根據這一特點,我們給它們起一個名字?(質因數)
根據黑板上的例子說一說什么叫質因數?
4.反饋練習
6的質因數有.2和3是6的'
2和3還是誰的質因數?24的質因數有哪些?
28的質因數有哪些?
如果說3和5是質因數對嗎?怎么改?
(12、4、6……)這幾個因數是不是質因數?
5.現在我們是把一個合數用什么形式表示出來?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在原結論中添上“質”字,去掉“1除外”.
同步板書課題:.
三、練習
1.判斷下面各題,對的畫“√”,錯的畫“×”,并說明理由.
(1)35是35=1×5×7
(2)60是60=2×3×10
(3)27是27=3×3×3
(4)14是2×7=14
2.把下面各數.
(1)口答:4、6、8、9、10.
(2)筆答:16、18、54.
3.把9、90、900,你發(fā)現什么?
四、小結
什么叫質因數?什么叫?時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作業(yè)
1.把下面各數.
8 12 16 24 54 72
2.下面的數是由哪幾個質數相乘得到的
10 21 27 35 49 50
六、板書設計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建立平均數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補少的統(tǒng)計思想),理解平均數的概念。
2、掌握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并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方法進行解答。
3、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靈活選用求平均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難點:
平均數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
。ㄒ唬┕适聦耄
課件出示;一個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個桃子,回到家后叫來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給他們,猴一7個、猴二4個、猴三1個。
師:對老猴分桃這件事,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樣多。
生:應該三只猴分的一樣多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不一樣多 一樣多
(二)探究新知:
1、用磁性小圓片代替桃子(老師將磁性小圓片按照7、4、1、分別排列在黑板上)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人小組討論一下,你們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組的個數一樣多。
2、交流反饋
。1)引出移多補少、(2)(7+4+1)÷3
師:觀察移動后的小圓片,思考:移動后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
板書: 總數不變
一樣多 不一樣多
3、小結,并揭示課題
師:剛才我們通過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個同樣的數4,這個數就叫平均數
。ò鍟n題)
4、剛才有同學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們的平均數,現在老師再擺一組為8個,這時平均數又是多少呢?會嗎?
生:會。(生自己完成)
反饋 (7+4+1+8)÷4=5
比較歸納得出 : 總數÷份數= 平均數
。ㄈ⿷脭祵W
教師課件出示列舉生活中的.平均數問題,學生自己閱讀這些信息
1、 國家旅游局關于20xx年“十一”黃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 上海東方明珠平均每天的門票收入為130萬元,北京故宮平均每天門票收入為200萬元
(2) 南京中山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宮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開北京連續(xù)5天日平均氣溫超過10℃。
3、三年級1班平均身高為136厘米。
。ㄋ模、研究平均身高
1、剛才談到了平均身高,要求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該怎么辦呢?
出示三年級某班的身高統(tǒng)計表(單位:厘米)
①140 141 139 143142 145
、135 134 136 131 132 134
、130 131 132 130 128 127
、128 129 128 127 127 125
、124 127 124 125 124 123
、123 122 120 123 124 122
2、師:估計,全班的平均身高會在什么之間或是多少厘米?該怎么辦?現有三種方案,你選擇哪一種呢?
A、 選擇第一排最矮的
B、 選擇第六排的
C、 選擇第一組有高,有矮的
師:說說你為什么這樣選擇?
3、學生試算
4、師:看到這個平均身高,你有什么想法?對于這個平均身高還有沒有更大膽的想法,它還能代表哪些范圍內的大概平均身高?
學生反饋
。ㄎ澹、鞏固發(fā)展。
選一選(用手勢表示)
1、少先隊第三中隊發(fā)動隊員種樹,第一天種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種了315棵,平均每天種多少棵?( )
2、(180+315)÷2 2、(180+315)÷3
3、氣象站在一天的1點、7點、13點、19點,測得的溫度分別是攝氏8度、15度、24度、17度。請算出這天的平均氣溫。( )
4、(8+15+24+17)÷4 2、(8+15+24+17)÷(1+7+13+19)
。、拓展練習
1、猜老師平均每個月的開支
2、教師板書:平均每月開支1000元 提問,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老師把今年前三個月的開支情況做了大概的統(tǒng)計,
出示:20xx年陳老師1——3月每月開支情況統(tǒng)計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
金額108010201050
你能不能幫老師算一算,今年前三個月的平均每月開支多少元?
3、學生反饋
4、你們能不能預測一下老師4月份的開支大概是多少?
5、如果要使前4個月每月平均開支不超過1000元,四月份老師最多能花多少錢?
五、總結:
“求平均數”是新教材“ 統(tǒng)計與概率”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它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現代社會的公共媒體大量使用統(tǒng)計圖表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統(tǒng)計圖表是現代公民必備的數學素養(yǎng);诖吮菊n教學把重點放在運用平均數的理念分析數據、理解數據的意義上,放在根據數據做出必要推斷上。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01-19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09-05
數學下冊教案03-16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7-22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2-09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教案03-13
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1-08
新課標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19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5篇01-19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5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