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2分鐘)
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畢生為消除人類的貧窮和疾病而努力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 曾說過: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正象歌詞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那怎樣用偉大的愛去做小事呢?今天我們就隨我國當代女作家楊絳一起去回憶一位車夫——老王,體會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偉大的愛去做小事的。翻開課本76頁(板書課題)(看題目可知,文章的主人公是誰?明確:老王。)
二、簡介作者(1分鐘)
楊絳,生于1911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 翻譯家。她的丈夫就是<<圍城>>的作者錢鐘書。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等,譯有《堂·吉訶德》。
三、整體感知:
(一)、檢查預 習(1分鐘)
傴 攥 惶恐 滯笨 塌敗 荒僻 骷髏 愧怍
(二)聽錄音朗讀后,思考以下問題。
A、了解主人公------老王(10分鐘)
1、課文介紹了老王的哪些情況?并用一個字來概括他的生活。
學生回答:職業(yè)——蹬三輪車(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
身體——殘疾(一只眼瞎另一只眼也有病)
居住條件——差( 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敗的小屋 )
可見老王生活之“苦”
2、老王生活“苦”: 那精神上呢?引導學生看課文中一幅臉的特寫,這是一張怎樣的臉,你能描述一下嗎?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也“苦”,“孤獨、無親 ,受惡意攻擊、被人瞧不起 ”。
飽經(jīng)滄桑、吃盡人間疾苦、凄涼、痛苦等。
3、本文記敘了與老王交往過程中的哪幾件事?通過這些敘述和描寫,你認為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請你用一個字來概括老王的性格。
學生回答:記敘了老王為作者送冰,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去世前給我送香油、雞蛋表示感謝。
學生回答: 老王是一個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的人。他卑微的身份下,卻隱藏著一顆金子般的心!吧屏肌薄
B、了解文中另一個人物------作者(3分鐘)
1、你認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學生回答:“我”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具體表現(xiàn)在: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老王再客氣,也付給他應得的報酬;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讓他白送;關心老王的生活。
四、仔細研讀(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18分鐘):
1、老王為什么在去世前給“我”送香油、雞蛋?這件事體現(xiàn)了老王怎樣的性格特點?這件事是詳寫還是略寫?為什么要詳寫?(5分鐘)
學生回答:因為老王要報答作者一家對他的關心。知恩圖報、心地善良。詳寫。因為這件事更能表現(xiàn)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知恩圖報的高尚品質。(教師解釋:在自己非常痛苦的情況下,還惦記著別人,還關心著別人,這最能表現(xiàn)他卑微的身份下,卻隱藏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所以要詳寫。)
提問:這一點對你寫作有什么啟發(fā)?
要寫某個人物,有許多事可以寫,如果每件事都花一樣的筆墨來寫,那文章可能就會 象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但如果每件事又都一筆帶過,那人物的形象就不會豐滿生動。所以寫人,要通過記事,而記事就一定要有詳寫有略寫,最能表現(xiàn)文章中心的事件要詳寫,其它的可以略寫,這樣就做到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老王臨死前給“我”送香油、雞蛋,那作者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此時的老王?(5分鐘)
學生回答:文章從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幾個方面去描寫老王。(教師解釋:除了正面對老王進 行描寫外,作者還寫了自己見到老王時心里的`想法《見80頁》,通過作者的表現(xiàn)來寫老王,這種描寫方法是什么描寫方法呢?------側面描寫。作者的心理活動描寫從側面烘托出老王行動的艱難。)
提問:這一點對你寫作有什么幫助?
方法指引2:寫人可以從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幾個方面入手,除了這些正面描寫外,還可以對他進行側面描寫,這樣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就使人物的形象變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了。
3、老王說“我不是要錢”,為什么最后還收了錢?你覺得這又體現(xiàn)了他的什么品質? (2分鐘)
學生回答: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給他送錢,平白給“我” 添麻煩。體現(xiàn)了老王的樸實善良。
4、作者一家對老王非常關心、愛護,你覺得除了性格善良之外,還要有怎樣的精神才能做到尊重和關心像老王那樣的不幸者?(4分鐘)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主要是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
提問:看到作者如此關心一個有殘疾的車夫,你有什么感受?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你不要覺得你是城里人,你就可以瞧不起鄉(xiāng)下人;你不要覺得你家里比較富有,你就可以看不起窮人。個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運與不幸的差別,甚至差別很大。但一個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 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作者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做到了嗎?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平等的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要關心、尊重那些卑微的人那些不幸的人!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樹立人人平等的觀念,多關心弱勢群體。
5、對課文結尾一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作者為什么會感到慚愧呢?)(2分鐘)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那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慚愧。
五、拓展延伸(5分鐘)
你知道你的周圍有哪些不幸者嗎,你是平時怎樣對待的?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一 個瞎眼的乞丐向詩人雨果乞討,他便在乞丐面前的紙牌上寫了一句話:“春天就要來了,可我看不見她!”于是,被感動的路人紛紛把錢放入乞丐的鐵罐......。
我們都只是一個普通的人。要像特蕾莎修女那樣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真的需要像圣人一樣的境界,這很難做到?墒俏覀兛梢院陀旯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做一些 觸手可及的事情,讓有人在無助的時候可以抓住我們有力的手。
六、小結(1分鐘)
七、布置作業(yè)(2分鐘)
1、這篇課文敘述的事情較多,作者是怎樣組織的?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2、 本文表達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3、揣摩本文的語言,完成課后習題第二題。
4、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要突出老王的心理描寫)。
老王
物質生活“苦”
苦
老王 精神生活”苦“
善 老實厚道 關心別人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積累“翳”“策”“躋”等實詞的含義。
2、理清作者的記游順序,體會其條理分明的記游特點。
3、學習作者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做到讀準音,讀順句。
2、借助資料,了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記》。
3、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有這樣一部著作,這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記,也是一部我國地理學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記》這部著作被譽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這部著作的文章——————《游恒山記》。多媒體展示作者及文字圖片資料。
二、疏通文意
1、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這一學習任務。
2、交流在疏通文意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疑難問題。由組長匯報,組員補充。班際間解決。
三、合作探究
1、速讀課文,劃出作者登山所經(jīng)過的地方,并繪制作者登山示意圖。
明確:作者上山經(jīng)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岳殿、會仙臺等地方。示意圖略
2、劃出文中標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明確: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
作者這樣寫,顯出文章記游順序清晰,條理分明的特點。
3、細讀文章第三段,說出作者的觀察角度,寫景順序。
明確:觀察角度為俯視,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寫景順序為:按照北—南—西——東的空間順序來寫景,并且是由遠及近的。
多媒體展示恒山圖片,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
4、劃出課文中寫徐霞客登頂經(jīng)過的文字,體會其所擁有的精神。
明確:課文第二段“余時欲躋危崖、登絕頂——————久之棘盡,始登其頂。這是寫作者登頂經(jīng)過的文字。
從登頂經(jīng)過充分表現(xiàn)了徐霞客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于實踐求實的精神。
5、 小結:
這篇文章清晰地介紹了作者的游蹤,描寫了作者游恒山登頂?shù)慕?jīng)過,表現(xiàn)了他不畏險,不怕辛勞,勇于踏勘實踐的精祌。
四、遷移拓展
1、查閱資料,探究“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這種現(xiàn)象的成因。
2、利用圖書館,閱讀整本的《徐霞客游記》,寫好讀書筆記
《游恒山記》復習資料
一、填空
⒈本文作者徐霞客,是我國明朝著名的地理學家,字振之,號霞客,其著作《徐霞客游記》是由他旅途中的日記結集而成的,這部書被譽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
⒉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二、注音或寫漢字
翳(yì)躋(jī)虬(qiú)縈(yínɡ)回穹(qiónɡ)輒(zhé)荊(jīnɡ)棘(jí)
澄(chénɡ)麗斷瓦殘垣(yuán)不啻(chì)比肩連袂(mèi)俯瞰(kàn)亙(ɡèn)古不變
三、寫出三句關于“登高”的古詩詞名句
、庇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膊晃犯≡普谕郏痪壣碓谧罡邔。
、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
、床蛔R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游恒山記》賞析
十一日,風翳(yì)凈盡[風平云散。翳,云霧],澄碧如洗。策杖登岳……[拄著手杖攀登恒山]。[策,拄著,扶著。岳,這里指恒山],面東而上,土岡淺阜(fù)[低矮的土山],無攀躋(jī)勞[沒有爬山的勞累。躋,升,登]。
一里,轉北,山皆煤炭,不深鑿即可得。又一里,則土石皆赤。有虬(qiú)松[盤曲的松樹]離立[并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則崖石漸起,松影篩陰,是名虎風口。于是[從此。是,代虎風口]石路縈回,始循崖乘峭而上[順著山崖,借著峭壁,向上攀登。循,順著,沿著。乘,憑借]。三里,有杰坊[高大的牌坊。杰,高大的樣子]曰“朔方[郡名。這里泛指北方]第一山”,內則官廨(xiè)[官署]廚井俱備。坊右東向拾(shì)級[一步一步踩上臺階。拾,放輕腳步往上走]上,崖半為寢宮,宮北為飛石窟,再上則北岳殿也。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云級[很高的臺階]插天,廡[wǔ,堂四面的廊屋]門上下,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豎立著。穹,高。森立,密集的樣子]。從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著改成一間屋子],曰會仙臺。臺中像[塑造]群仙,環(huán)列無隙。余時欲躋(jī)危[高]崖、登絕頂。還[huán,轉,繞]過岳殿東,望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為登頂間(jiàn)道[偏僻的小路],遂解衣攀躡[niè,踩]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杰然天半[抬頭遠看山頂,還突出地懸在半空里。絕頂,極頂,最高點],而滿山短樹蒙密[茂密],槎枒[chá yā,參差不齊的樣子]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gǔ,水流急的樣子]不能出。余[我]益鼓勇上,久之棘[jí,酸棗樹。這里指有刺的灌木]盡,始登其頂。
時日色澄(chéng)麗[明麗],俯瞰(kàn)山北,崩崖亂墜,雜樹密翳(yì)[濃陰遮蔽]。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渾源州[地名]城一方[一座城],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蒼茫無際。南惟龍泉[山名],西惟五臺[山名],青青與此作伍[呈現(xiàn)出一派青色,跟恒山作伴。此,指恒山]。近則龍山西亙(gèn),支峰東連,若比肩連袂(mèi)[肩并肩,衣袖連衣袖。形容靠得很緊的樣子。比,并。袂,衣袖]下扼(è)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尋前入峽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東顧,有一人飄搖于上,因復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后危崖頂。未幾,果得徑。南經(jīng)松柏林,先[先前]從頂上望松柏蔥青,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chì)[不止]百倍之也。從崖隙直下,恰在寢宮之右,即飛石窟也。
十一日,天空無云,風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過一樣。我拄著拐杖開始攀登恒山,向東走,一路盡是低矮的土山,沒有爬山的辛勞。
走了一里,轉向北再走,所見之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又走了一里,山上的.土石都呈紅色。有盤曲的松樹并列路旁,有一座亭叫望仙亭。又走了三里,山崖漸漸高起來,陽光透過松樹像過篩一樣投下陰影,這里名叫虎風口。從此石路縈繞盤旋,開始了順著山崖借著峭壁向上攀登。攀了三里,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著“朔方第一山”,里面有一間官房,有廚房,有水井。從牌坊的右邊向東順著石階而上,崖的半腰是寢宮,寢宮的北邊是飛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岳殿了。北岳殿上面是絕壁,下面挨著官房,殿下很高的臺階插向云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豎著。從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著北岳殿構成一間屋子,叫會仙臺。臺中塑著群仙,四周排列緊密沒有空隙。我這時想著從高崖攀援登。亡絕頂。轉過北岳殿東,望見高崖裂開的地方,中間懸垂千尺草莽,是登頂?shù)男÷贰P辛硕,出了高崖,抬頭遠看山頂,還突出地懸在半空里,然而滿山的荊棘茂密,參差的樹枝和枯竹,只是鉤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斷,不斷地努力,卻好像墜人洪流中,沒在水里不能出來。我更加鼓足勇氣攀登,許久才鉆出荊棘,登上峰頂。
這時陽光明亮絢麗,向下看山的北面,山崖崩裂的石塊紛紛墜落,各種樹濃陰遮蔽。這山的土山?jīng)]有樹,而石山才有樹。北邊的山坡都是石山,所以樹都長在北邊。渾源州城,也在山麓。向北看,隔著一重山,蒼?床坏竭呺H。南邊是龍泉山,西邊是五臺山,一片青蔥,和恒山為伴。近處是向西延伸的龍山,龍山的東邊是它的支峰,好像肩并肩、袖接袖地阻擋著沙漠。
過了一會兒,從峰西下山,尋找先前進入山峽的高崖,俯身看一片茫茫,不敢下。忽然回頭向東看,見有一個人在上面飄搖,因而又上到那里問那個人,他指著東南松柏之間,朝著那個方向走,就是上山時所見到的寢宮后面的高崖頂。不一會兒,果然有一條路。經(jīng)過松柏林,先前從山頂望松柏是一片蔥青,好像是蒜葉草莖,到了這里一看卻是合抱的參天大樹,比虎風口的松柏不止百倍啊。從山崖隙縫直下,恰好到寢宮的右邊,就是飛石窟了。
第一段略寫出發(fā)的時間和天氣情況。敘述中有描寫,“風翳凈盡,澄碧如洗”,真是一個無風無云的好天氣。
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shù)慕?jīng)過。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離都寫得極為詳盡。其景物、地名大致有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岳殿、會仙臺等處,作者一步一景,描寫生動,娓娓道來。雖是簡筆,也各有特色。如:寫松,則“松影篩陰”;寫北岳殿,是“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云級插天……”;寫會仙臺,“臺中像群仙,環(huán)列無隙”。景物的形象,活現(xiàn)于筆下,讀后如歷歷在目。登頂?shù)慕?jīng)過寫得最詳。寫其險峻,“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杰然天半”;寫其難攀,“滿山短樹蒙密,槎材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不能出”,可見登頂之不易。然而,“余益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一位地理學家、旅行家為親歷祖國山河,踏勘地貌、景觀所表現(xiàn)的精神,由此可見。
第三段寫登頂后遠眺所見之景。先寫了山北的特點:“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贝朔N現(xiàn)象,后來有人解釋,山西干旱少雨,山南向陽多蒸發(fā),雖土山也少有樹;山北是陰坡,化雪時間長,又少蒸發(fā),所以較濕潤,雖然多石,也長了許多樹木。這種分析是科學的,徐霞客觀察細致、準確,卻沒有作深入的解釋,略感遺憾。山北還有渾源城,一筆帶過。向南看,“南惟龍泉”;向西看,“西惟五臺”。兩山一派青色,跟恒山做伴。還有“西亙”的龍山,“支峰東連”。這樣就把恒山的地理位置寫清楚了,整個山系一目了然。
第四段寫從西峰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上山難,下山更難。竟然一時找不到下山的路徑!昂龌厥讝|顧,有一人飄搖于上,因復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后危崖頂。”這才找到上山時的原路。下山也在觀察,發(fā)現(xiàn)先前從山頂遠望松柏林,“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闭媸且暯遣煌,距離不同,所見景物大有出入。按照路人所指,很快就到了飛石窟。查《徐霞客游記》,此后還有幾句,記由懸空寺危崖,至渾源州西關,游恒山歷時三日(九、十、十一日)至此結束。此節(jié)選選的是十一日登恒山主峰的日記。
文章敘述描寫了作者游恒山登頂?shù)慕?jīng)過,表現(xiàn)了他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于踏勘實踐的精神。
寫作背景
第一段略寫出發(fā)的時間和天氣情況。敘述中有描寫,“風翳凈盡,澄碧如洗”,真是一個無風無云的好天氣。
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shù)慕?jīng)過。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離都寫得極為詳盡。其景物、地名大致有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岳殿、會仙臺等處,作者一步一景,描寫生動,娓娓道來。雖是簡筆,也各有特色。如:寫松,則“松影篩陰”;寫北岳殿,是“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云級插天……”;寫會仙臺,“臺中像群仙,環(huán)列無隙”。景物的形象,活現(xiàn)于筆下,讀后如歷歷在目。登頂?shù)慕?jīng)過寫得最詳。寫其險峻,“兩崖斷處,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絕頂,猶杰然天半”;寫其難攀,“滿山短樹蒙密,槎材枯竹,但能鉤衣刺領,攀踐輒斷折,用力雖勤,若墮洪濤,汩汩不能出”,可見登頂之不易。然而,“余益鼓勇上,久之棘盡,始登其頂”。一位地理學家、旅行家為親歷祖國山河,踏勘地貌、景觀所表現(xiàn)的精神,由此可見。
第三段寫登頂后遠眺所見之景。先寫了山北的特點:“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贝朔N現(xiàn)象,后來有人解釋,山西干旱少雨,山南向陽多蒸發(fā),雖土山也少有樹;山北是陰坡,化雪時間長,又少蒸發(fā),所以較濕潤,雖然多石,也長了許多樹木。這種分析是科學的,徐霞客觀察細致、準確,卻沒有作深入的解釋,略感遺憾。山北還有渾源城,一筆帶過。向南看,“南惟龍泉”;向西看,“西惟五臺”。兩山一派青色,跟恒山做伴。還有“西亙”的龍山,“支峰東連”。這樣就把恒山的地理位置寫清楚了,整個山系一目了然。
第四段寫從西峰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上山難,下山更難。竟然一時找不到下山的路徑!昂龌厥讝|顧,有一人飄搖于上,因復上其處問之,指東南松柏間,望而趨,乃上時寢宮后危崖頂。”這才找到上山時的原路。下山也在觀察,發(fā)現(xiàn)先前從山頂遠望松柏林,“如蒜葉草莖,至此則合抱參天,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真是視角不同,距離不同,所見景物大有出入。按照路人所指,很快就到了飛石窟。查《徐霞客游記》,此后還有幾句,記由懸空寺危崖,至渾源州西關,游恒山歷時三日(九、十、十一日)至此結束。此節(jié)選選的是十一日登恒山主峰的日記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總體構思]
這是一篇反映當代中學生精神風貌的小說。評價人物性格、體驗人物內心世界、品味幽默活潑的語言無疑是欣賞這篇小說的重點。關鍵在于須著力構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平臺,精心創(chuàng)設有文趣、情趣和美感的教學情境,緊扣文本,組織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感受和體驗小說中的種種人生滋味和堅強、勇敢、負責、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在這樣一個心靈的遠游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和健康人格。
[過程設計]
教法學法
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層層深入地對話,輔之以朗讀,引領學生通過感受和體驗解讀文本、拓展文本。同時,不斷提示學生如何圈點,如何批注。在這個基礎上,教給學生欣賞小說的四步曲:評人物、讀內心、談感受、品語言。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請學生默讀全文。(亦可分角色朗讀)
。ǘ┮阅x、跳讀、輕聲讀等方式自讀課文,獨立思考或輕聲討論,完成以下思考題,批注在文中。
1、概括故事情節(jié)。
2、談談你最喜歡的人物。勾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相關敘述句來說說理由。
3、真正的人生滋味是多味的,賈里是如何體會的?請舉例說明。
4、勾畫好詞好句。
第一課時,完全交給學生自讀和思考,讓學生直接去感受和體會,為第二課時圍繞思考題對話和交流蓄勢。
第二課時
。ㄒ唬┰u人物
組織學生討論并交流:你最喜歡小說中的哪個人物?理由是什么?請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及相關敘述句來說說。
。ǘ┳x內心
1、老師舉例,如何抓住文中心理感受的詞句借助合理想象去體會真正的人生滋味是多味的。
2、走進人物內心世界,組織學生仿照范例討論并交流對人生多味的體會。
。ㄈ┱劯惺
1、請賈里從小說中走出來,傾聽同學們訴說心情故事。
2、在朗讀中感悟堅強、勇敢、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
(四)品語言
1、學生例舉小說中幽默風趣的語言,老師點撥比喻、口語、大詞小用等方法對達成幽默效果的作用。
2、設故事情境引導學生領會幽默是一種智慧、一種自信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的道理。
板書設計
欣賞小說四步曲:
評人物
讀內心
談感受
品語言
教學探討:
1、長文如何短教?可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理性思考,優(yōu)化教材,簡化教學思路。
2、長文如何深教?可以靠提出由淺入深的有價值的問題,組織起學生的實踐活動,激發(fā)和激活學生的深層次思維。
[設計亮點]
評人物、讀內心、談感受、品語言,既體現(xiàn)教學思路,又授予學生欣賞小說的方法,并借此由淺入深地組織起學生、老師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走進去,請出來,從中得出人生感悟。
[教學札記]
反復審視這堂課的教學實錄,便不斷心生遺憾。遺憾一,當一生舉魯艷青幫助賈里班級起草告全校師生書為例,證明她樂于助人,有正義感時,我未能及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此人還有處事果斷,有組織和引導才能的個性特征。這一類的遺憾不一而足。遺憾二,某些對話環(huán)節(jié)拖沓往復,完全可以更高效地駕馭課堂節(jié)奏。由此可見,更理性地思考教材,更詩意地駕馭課堂,實在應成為一個教師孜孜以求的境界。
[專家點評]
這堂課成功地組織起師生、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品讀細膩、積累豐富,既授予學生欣賞小說的方法,又著力培養(yǎng)學生圈點批注的習慣。緊扣文本,隨文講解;立足學情(異地借班授課),循循善誘,老師激情,學生動情,師生密切互動?梢哉f,教師以人格魅力征服了學生;課堂以恰當處理了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而展示了課改的方向。
[由漳州、泉州、石獅、晉江、惠安等地教研員點評]
附:教學實錄(第二課時)
課堂實錄
師(微笑、親切地):同學們,今天我將帶大家卷進一場風波,這場風波叫--(生齊答:選舉風波)走進這場風波,我們將和賈里、魯艷青、魯智勝他們一起去經(jīng)歷一段生活的風風雨雨,去感受一段心情的起起落落。
師:閱讀小說第一步,可以先品評小說中的種種人物。一起說說,小說寫了哪些人物?
生(七嘴八舌):賈里、魯智勝、賈梅、三個女班委、魯艷青、老板、查老師、男籃隊長、作家、陳應達。
師:你最喜歡哪個人物?請抓住文中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及相關敘述句來說說你的理由。先在小組里暢談,待會兒一起來交流。(生交流對話,師融入其中)。
生1:我喜歡魯智勝。他活潑滑稽,很會抬高自己。從P11 喂,我請客、請客?斐园,名牌的,她人不錯,我的優(yōu)點她全有可以看出他的可愛。
生2:賈里。他心地不壞,挺善良,懂得知錯。從P12說實話,這樣賈里才更難過,說明賈里后悔自己沒選魯艷青當學生會主席了。
生3:我補充。從P109到了兩點起,教室里空蕩蕩的只有賈里一個人可以看出他作為班委,很負責任;P117賈里鼓足勇氣說明年,明年我一定選你當學生會主席還看出他勇于承認錯誤,彌補錯誤。
生4:我喜歡賈里的爸爸。喜歡他說話有哲理。比如這句:如果樣樣都順利,還要你努什么力?
師:賈里父親在電話里說這句話時,是怎么說的?(生齊答:充滿激情地)請大家也充滿激情地把這句話齊讀一下。(生齊讀后)還感覺出什么了嗎?
生5:賈里爸爸經(jīng)歷很多風雨,所以遇事泰然處之,很穩(wěn)重。說話很有哲理。
生6:我喜歡魯艷青。她樂于助人,有正義感。從P114她聽見幾句牢騷,下午就到賈里班上探聽,和大家一起起草了告學校師生書,請求大家聲援可以看出。
生7:我補充。從這話還可以看出她是個不愛計較的人。賈里寫了那個選舉理由讓她落選了,可她不記仇還主動來幫忙,真是寬宏大量。
生8:其實賈里也很正直、善良。林武翔受傷,本不是他的錯,他卻面紅耳赤,腦子發(fā)漲,很擔心林武翔,很牽掛同學。
師:(故意地)好象有的人物人氣指數(shù)不高啊,比如陳應達,他可是學習尖子啊?
眾生(脫口而出):他自私!
師:我們來比較一下。當班級受到校外噪音干擾時,賈里怎么做?陳應達又是怎么做的?
生9:賈里四處奔波,想盡辦法讓噪音消除,而陳應達卻爭做第一個逃兵。
生10:這可以看出陳應達很自私,而賈里為班級打抱不平,很有正義感。
。ㄔ谶@個過程中,師不時提醒學生圈點筆記)
師:(頷首)大家初步解讀了人物,也許還不是很完善,但沒關系,我們還可以進入欣賞小說的第二環(huán)節(jié),走進人物內心世界。看,幾番風雨幾番沉浮后,這場風波的結局怎樣?請大家齊讀小說后兩段。(生齊讀)
師:經(jīng)歷這場風波之后,賈里最大感受是什么?(生答:真正的人生滋味是多味的)多味什么意思?
眾生:豐富多彩。酸甜苦辣。
師:那么賈里在這場風波中到底體驗了怎樣的人生滋味呢?我們一起來走進他的內心世界。老師先舉例子。請看P112第二、三段。大家?guī)屠蠋熇首x一下好嗎?(生齊讀)
師:我們來找找描寫賈里內心感受的詞語?
生(齊答):很抱歉、更難過。
師:當初賈里寫了那個魯艷青的弟弟請我們吃巧克力的選舉理由,結果魯艷青落選了。賈里做了這件事后,一開始可能感到很痛快,因為教訓了魯智勝。這個家伙用賄賂的方式來選舉?珊髞硎虑榘l(fā)展著,感覺就不一樣了。先是魯智勝暴跳如雷,后是魯艷青見了他依舊校友校友好熱情地打招呼,于是他越來越后悔,難過了。這是不是人生多味的感覺?請大家學著老師的樣子也來設身處地地體會一下人物的內心世界。先和前后左右的同學聊一聊,待會上來說。(生交流,師融入其中)
生11:P116有兩個詞,深感內疚,陷入深深地苦惱。我覺得內疚是因為他聽說林武翔的傷會有后遺癥;苦惱是因為一些不知情的人責怪他,罵他害人精。
師(啟發(fā)地):我把這兩個詞位置對換一下好不好?
生12:(頓悟):不好。賈里一開始并沒有聽到別人罵他害人精,所以只為林武翔的傷而內疚;后來不明真情的人都投來鄙視的目光,他就感到內疚加苦惱了。
師(更深入地):這當中他還做了件什么事?
眾生:自告奮勇去照顧林武翔的父母。
師:把這段齊讀一下。再來感受一下。
。ㄉR讀)
師:去照顧林武翔父母,他們怎么對待?
眾生:拒絕!氣惱!
師:想象一下,林武翔的父母可能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生13:我兒子是你害的',你還來假慈悲!然后趕他走。
生14:林武翔是他父母的獨生子,他父母又是盲人,所以他父母一定是很寶貝林武翔的,如今他受傷害,還可能留下后遺癥什么的,他父母一定感覺這世界對他們很不公平。我兒子要有什么不幸的話,我也不活了!
師:哦,臉上神情會怎樣?
生14:非常生氣,一邊說些難聽的話,一邊把賈里一腳踢出去!(眾生會意一笑)
師:同學們想象得很形象啊。好,我們再來設身處地想想,如果我們是賈里,本來好心好意要上門照顧二老,卻遭拒絕,像同學說的,被一腳踢出去!面對這樣的情形,想象一下,賈里會有怎樣的感受?
生(眾說紛紜):難過、自責、后悔、氣憤、憂愁、委屈。
師:這是不是真正人生的滋味是多味的?酸甜苦辣,在這里都嘗盡了啊。
生15:賈里感到委屈還表現(xiàn)在這一句:唉,要是我知道林武翔會受這樣的傷,我情愿在噪音中度過一生。賈里終于委屈地說出這句話,號啕大哭,誰勸都沒有用!
師:好,我們再一起有感情地把這句朗讀一下。(師生齊讀)。
師:我把終于這個詞拿掉,再讀。(生齊讀后)感覺有何不同?
生16:賈里的委屈已經(jīng)忍了很久了。
生17:賈里從一開始的忿忿然,到后來聽說林武翔可能會有后遺癥,感到了事態(tài)的嚴重。他想,當時如果不主張店鋪搬遷,林武翔也許不致受傷,如今造成這種情況怎么辦。
師(動情地):是啊,他不明白自己到底有沒有錯,真是茫然啊。
生18:賈里這樣做是為大家著想,但卻被同學們指責,他可能覺得自己的付出都白費了。
師:嗯,雖然是善意的,結局卻不是那么完美。這種感覺真是難以言盡啊。
師:同學們,學會走進人物內心世界,我們得到了更多的藝術享受。剛才,我們體驗了賈里在這場風波里經(jīng)歷的歡樂與苦惱。賈里是初一年的學生,我想,如果他從小說中走出來的話,走到我們中間,他也一定很想聽聽我們同學在生活中、學習中的一些心情故事。不知同學能否說說看?
。ū娚`竊私語,一學生私下里叫住老師,耳語了幾句,表情有些為難。)
師(面對全體,神秘地)有的同學偷偷跟我說,這是秘密,不能說的,說了就侵犯了我的隱私權。(眾生笑)不過沒關系,你如果覺得是秘密,那么不必說,不勉強同學。可不可以找一些既不是秘密又可以表達酸甜苦辣的心情故事?
生19:我講的是我和我小狗的故事。爸爸給我買了一條小狗,我經(jīng)常帶它去玩。一個月后,因為我們那邊公寓里不許養(yǎng)狗,就把它送人了。不見了小狗,我躲在被窩里哭,感覺挺壓抑的,我認為我寧可要小狗也不要住在公寓里。
生20:我考好的時候,每個人都表揚,感覺自己被捧上了天;考差了,每個人都有說教,那時真想挖個地洞鉆下去。
生21:我第一次月考,考砸了,很難過,我就告訴自己期中考一定要趕上,結果我一下進步了許多。我也對自己通過努力換來的進步感到快樂。
師:當你們在生活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滋味時,一般來說,你怎么讓自己走過去呢?
生22:勝不驕,敗不餒。(眾生笑)
師生(不約而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生23:自己躲在房間里哭哭哭,然后告訴自己一定能行。
生24:把這事告訴同學,或寫在紙上傾訴。
師:那么當賈里經(jīng)歷了這些心情的起起落落后,他是怎么走出這段心情的灰色地帶的呢?
生25:賈里的爸爸幫助他。他說:如果樣樣都順利,還要你努什么力?
師:賈里的爸爸想通過這句話告訴賈里什么?
生26:人生的道路不是順順利利地,如果順利過去了,沒經(jīng)過什么努力,那人生有什么意義呢?
生27: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生活中沒有挫折,又怎樣產(chǎn)生更大的動力去拼搏?
師:多有哲理的話啊。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真心英雄》里的一句歌詞,記在賈里爸爸說的話旁邊好嗎?(生筆記)
師:經(jīng)歷這場風波后,賈里他們慢慢成熟長大了。后來在開慶祝會時,查老師也說了一句話。來,男生扮演查老師齊讀一下。
(男生讀)
師(動情地):當同學們在今后的道路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時,我也想像查老師一樣對同學們說:堅強些,孩子們,走過去,你的前面也許是個晴朗的天空。還有一句格言,苦難是生命的玫瑰,也一并送給大家。請記下來,課后再體會一下其中的含義。(生筆記)
師:我們閱讀小說走到了第三步,談感受。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欣賞小說,那就是從語言角度。我來出個選擇題,大家憑直覺說出你的想法好嗎?這篇文章的語言風格是平淡真摯的,還是深沉含蓄的,還是風趣幽默的?(眾生答:風趣幽默)大家?guī)臀艺艺依雍脝幔?/p>
生23:我不能為你而留一級,魯艷青很幽默。
生24:把巧克力扔在那家伙臉上,挺逗的。
師:他怎么不寫成把巧克力扔在那同學臉上?
生24:那家伙,比較有趣。
生25:比較口語化。
師:寫文章時適當運用口語,有什么好處?
眾生:親切、輕松、活潑。
生26:女生像吃多了發(fā)酵粉,一下子又高又大用了比喻,挺形象的。
生27:這個?杏⒄Z書的家伙,啃字用得好,幽默。
生28:怎么樣,魯艷青是不是位巾幗英雄,巾幗英雄很幽默。
師:為什么?
生29:巾幗英雄。是指為國家為民族做出犧牲,表現(xiàn)英勇的。
師:把大場合用的詞用在這里,這種手法叫大詞小用,就產(chǎn)生幽默效果了。
師:文中幽默風趣的句子還有很多。我希望同學們學會把幽默語言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說,我有一次臉上掛著霜走進辦公室,一同事問你臉色怎么這么難看?我急忙哭喪著臉說:給點陽光,我就燦爛。(眾生笑),嘿,整個辦公室的空氣就輕松活潑起來了。還有一次,我在爬樓梯時,碰見前面兩個同學,一男一女,女的在前,男的在后。那男同學調皮啊,故意把手中籃球打在那女同學后腳跟上。那女同學就轉過頭來,兩手插腰,你們猜她說什么了?--哼!對付你這種人,就應該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ㄈ珗龃笮Γ┣,政治科中嚴肅的詞用在這里,讓人忍俊不禁。同學們,幽默是需要智慧的,它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的體現(xiàn):你要自信、樂觀、大度,你說出來的話才幽默。希望同學多培養(yǎng)自己熱愛生活、自信樂觀的態(tài)度,讓自己的語言充滿幽默感,好嗎?(眾生微笑,點頭)下課!!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一、教材分析:
《陋室銘》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來經(jīng)久不衰。它的顯著特點就是語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辭方法,對偶工整,對比鮮明,互相襯托,虛實相生,引經(jīng)據(jù)典,言志如詩,具有一種韻味如歌的音樂美,讀來如行云流水,文氣通達起伏,是我國古典文庫中膾炙人口的珍品。
二、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背誦全文;對韻文和韻腳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課文“托物言志”和言簡意豐的寫法。
2、布置預習,首先讓學生大致預習一遍,記下其中的難點,然后進入講解;誦讀法、點撥法、問答法。
3、體會劉禹錫安貧樂道、高潔偉岸。
三、教學重點:
1、讓學生反復送讀短文,在誦讀中品味文章的意境。
2、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文言實詞。
3、托物言志的寫法和襯托的運用。
四、教學難點:
托物言志的寫法和襯托的運用。
五、教學準備:
1、教師閱讀教材、教參,制作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認清字詞,并在疑難處作出標記。
六、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情景導入。
多媒體展示山村圖景圖,請同學用語言描述這幅畫面。同學們認真欣賞圖片,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描述。
(二)、認識“銘”。找同學根據(jù)預習回答“銘”的知識。
多媒體展示: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記重點詞語;
2、速讀全文,復述全文
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重點詞句,把握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感受品味孫犁作品的明麗清新的筆調,秀麗雋永的風格。
德育目標:
通過本文學習,讓學生對戰(zhàn)爭與英雄有更為深刻全面的理解,樹立我們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信念。
二、重點難點
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三、教學媒體:投影儀、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可讓學生講抗日戰(zhàn)爭時的故事,或教師講“平原游擊隊”“地道戰(zhàn)”的故事) 歷史上,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你知道嗎?黃帝曾在河北一帶活動,三國時的張飛和宋太祖趙匡胤都是河北涿州人。近代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更有一些群眾英雄,智斗敵人,從容不迫。今天我們學習孫犁的小說《蘆花蕩》,講的就是一個老英雄智斗敵人的故事。
(二)揭題解題,簡介作者
作者介紹:孫犁,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生。1944年在延安,他發(fā)表了《荷花淀》、《蘆花蕩》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引起了文藝界的注意。《白洋淀紀事》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的一部小說與散文合集,其中《荷花淀》、《蘆花蕩》等作品,已成為廣泛流傳的名篇,文藝界甚至視其為現(xiàn)代文學的一種風格流派的標志,視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三)識記重點字詞:
提防dī 竹篙gāo 葦塘wěi 瘧子yào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一梭機槍suō 躥cuān 仄歪zè 趴pā 扒bā 颯sà 轉彎抹角mò
(四)整體感知:
1、放錄音,學生跟讀全文,復述故事內容
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抗日戰(zhàn)爭時期;
地點:白洋淀地區(qū);
故事的主人公:老頭兒——交通員 性格:過于自信與自尊
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與結果
2、感悟老頭子的英雄性格:強烈的愛國抗日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過于自信自尊。
(五)思考品味,具體分析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1、愛國。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現(xiàn)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
A、老頭子將近六十歲了,“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按說應該在后方安度晚年,但他卻像英勇的交通員。“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這是一個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B、他說“你什么也靠給我”,這是他的豪言壯語,可見,為民族抗戰(zhàn)他甘愿盡心竭力,而且充滿自信,他的愛國熱情是如此高漲。
C、 “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他勇敢悠閑,這不僅因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環(huán)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為他具有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藐視敵人,無所畏懼。老頭子能夠沖破敵人的封鎖,對于葦塘里面的隊伍堅持斗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2、愛憎分明。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xiàn)在他具有強烈的愛憎分明的感情。對鄉(xiāng)土、對同胞,對抗日隊伍,他如此深情,對敵人則滿懷仇恨。他對大菱說:“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睈鄣蒙钋袩崃遥薜靡а狼旋X,血債要血來還,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來償還。在老頭子的意識中,咱中國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對鄉(xiāng)土充滿感情,對侵略者充滿仇恨。
3、討論: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xiàn)了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
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xiàn)他“過于自信和自尊”。
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wǎng)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xiàn)他“過于自信和自尊”。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么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xiàn)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于自尊了。
老頭子發(fā)狠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于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jié),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fā)出來的。
2、體會老頭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戰(zhàn)爭的人民性問題)
老頭子實際上成千上萬的抗日軍民的一個典型的代表,他的形象意義在于表明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國人民是不可以被征服的。
(六)教師小結
(七)作業(yè)練習
1、鞏固字詞
2、閱讀課文,進一步體會
3、課后練習預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檢查字詞
2、文中的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3、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來刻畫這個人物的?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例子加以說明。
明確: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二、賞析課文中的景物描寫,進一步體會本文的藝術特色
分組討論討論:小說的三要素分別是: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小說創(chuàng)作最大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物形象,而編織故事情節(jié)、渲染環(huán)境描寫的目的則是為更好地表現(xiàn)人物形象而服務的。那本文的環(huán)境描寫有哪些呢?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請舉例。
明確:(1)小說一開頭一段的景物描寫:“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第1段)
【分析】A、“敵人”“炮樓”,點明了環(huán)境的氣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來的樣子”渲染了淀水的晶瑩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隨著微風的輕拂激起層層漣漪,使得星星也閃爍不定起來,因而給人以“要滴落下來”的幻覺。這樣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是多么令人賞心悅目啊!
B、可是,敵人侵占著我們的大片國土,在這美麗的葦塘四周,敵人的炮樓林立,封鎖和監(jiān)視著這片革命根據(jù)地。白天,這里一片死寂,連水鳥也“緊緊藏到窩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聽到它們“飛動和唱歌的聲音”。字里行間,流露出多么鮮明的愛憎感情!
C、接下去寫“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種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里頑強生存的姿態(tài)烘托了出來,充滿了意志和力量。
這段景物描寫得很富于生活實感,把讀者引到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和氣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邊故事的鋪墊,藝術上融情人景,寄寓著作者沉沉的情懷。
(2)小說寫兩個女孩在革命隊伍里逐漸成長的過程,也穿插不少景物描繪:
“這是冀中區(qū)的女孩們,大的不過十五,小的才十三。她們在家鄉(xiāng)的道路上行軍,眼望著天邊的北斗。她們看著初夏的小麥黃梢,看著中秋的高粱曬米。雁在她們的頭頂往南飛去,不久又向北飛來。她們長大成人了!(第13段)
【分析】把女孩們的逐漸成長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韻味。莊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飛北回,詩意盎然地暗喻著時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著天邊的北斗”,所以永遠不會迷失方向!氨倍贰,既是實在的景物,因為是在敵人的封鎖下,所以多半是夜行軍,但同時,它又是一種暗喻:黨的光輝的指引。
(3)月明風輕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4)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5)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
(6)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
(7)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
(8)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9)在那里,鮮嫩地蘆花,一片展開地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總之:從這篇小說的景物描寫可以看出,孫犁筆下的景物,不單純是一種點綴,而是蘊涵了深遠的寄寓在內的。在他的小說里,景物描寫起到了點染環(huán)境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因而,它們決不是即可游離的珍珠,而是作品內在氣質的結晶。(《蘆花蕩》的景物描寫,處處與戰(zhàn)爭環(huán)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諧,不僅渲染了故事的氣氛,也給作品增添了一種戰(zhàn)斗的詩情畫意,構成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三、探究置疑
1、人物描寫藝術探究:這篇小說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
(1)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jiān)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干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yè)績。精神,是那么悠閑自得,.異常自信;業(yè)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里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yǎng)。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2、課文著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為”,更有點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A、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第48—50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后來又說“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為老頭子不過發(fā)發(fā)狠,說說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為之奇。
B、再是在敘述過程中只寫其然,不寫其所以然,讓讀者回味其所以然,使傳奇色彩顯得更為濃郁:
老英雄是設好圈套讓鬼子往里鉆。他事先系好了鉤子,又想出用蓮蓬引誘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guī)律。作者不寫這些,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著一大捆蓮蓬,只顧剝著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沖著鬼子這里來,又轉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為什么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說樁子上有無數(shù)鉤子,只寫小船繞著鬼子轉,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么亂轉,一個個都被鉤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為富有傳奇色彩。一個干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于掌股之間,置他們于死地,真可以說是一位傳奇式的英雄。
2、敵人嚴密監(jiān)視著葦塘,然而,第8段寫道:“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像?你還能想到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嗎?
四、作業(yè)練習
1、本文在結尾處寫道:“有一個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葦葉遮掩著身子,看著這場英雄的行
為。”你能想象出當時二菱目睹老頭兒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嗎?補寫出來。
2、閱讀課外閱讀上本文的姊妹篇《荷花淀》,分析兩文的異同。
3、把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抄出來,仔細品味,細心揣摩,在仿寫幾句家鄉(xiāng)的景物。
【附教學后記】本課的重點在于體味老頭子鮮明的性格特征和如畫的語言,要通過朗讀、品味、思考調動學生的情感儲備,達到陶冶學生性情,提高人生品味的教學效果。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分析本文結構,理解散文特點。
2.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歌會習俗。
3.掌握本文的詞語。
4整體會沈從文的語言和文學風格。
教學重難點:
1.散文特點。
2.理解三種不同場合民歌的方式和內容及在寫作手法上的不同。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在云南一些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每逢集會或節(jié)日,人們聚集在一起,即興歌唱,互相問答,游戲傳情。這種古老的歌會形式,蘊涵著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自然引發(fā)了作者濃厚的興趣與由衷的贊賞。
二、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苗族,湖南鳳凰人,歷任武漢大學、青島大學、西南聯(lián)大、北京大學教授,《大公報》文藝副刊編輯,中國歷史博物館文物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散文、小說創(chuàng)作和古代服飾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績,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泛讀,學生聽讀之后復述文中描繪的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
學生自評、互評。
四、研習課文:
1.指定學生甲誦讀1~3段。
指定學生乙誦讀1~3段。
評議優(yōu)劣。此文轉自淘.教。案網(wǎng)
2.歸納第一段:引出歌會地方。
3.討論并歸納第二段的中心內容。
分析:“這是種別開生面的場所……卻互不見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隨口而出!
“在場的既多內行……解口渴去了”
爭論后歸納:寫歌會的場所、方式、勝負的情況。
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結:
了解文章描寫的別開生面的云南歌會,表現(xiàn)了云南人民無限趣味的生活,給讀者嶄新的視野。
六、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聽寫詞語,并用其中的三個詞語口頭造句。
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樸
即物起興引經(jīng)據(jù)典悠游自在龍吟鳳噦
二、繼續(xù)研習課文:
(一)誦讀三~五段。
師生點評誦讀情況。
(二)討論第三段內容。
歸納:寫女歌手的情況(性情、外貌、穿著、本領。)
(三)討論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云南的歌會》教案一》,
第四段內容。
1.本段屬于什么描寫?
(環(huán)境描寫、景物描寫。)
2.本段側重寫什么?
明確:歌聲不斷。
(1)山鳥呼朋喚侶(戴勝鳥、云雀)。
(2)趕馬女孩子唱山歌。
環(huán)境:樹林、山坡、花。
側重“各種美妙有情的歌聲”。
(四)討論第五段。
1.段落主要內容:
寫“金滿斗會”。
2.發(fā)起、處所、人數(shù)、曲名、唱法(聲響)、時間、參加者(婦女飾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師傅。
三、討論問題:
(一)下面兩段人物描寫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1.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開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云南鄉(xiāng)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油光光辮發(fā)盤在頭上。
2.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渡驈奈<邊城>》
明確:兩段人物描寫不同點是個別與群體,一重精神,一重具體的衣服。第二段文字還運用了比喻的修飾方法,把人物描寫得惟妙惟肖。
(二)課文第四段,用許多筆墨描寫由呈貢進城時一路的景色,寫“開滿雜花的小山坡”,“各種山鳥呼朋喚侶”,還有戴勝鳥和云雀的歌唱。這些內容和“趕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關系?你覺得作者寫這些有什么用意?
明確:用環(huán)境作背景,達到詩情畫意的效果。
四、拓展訓練:
課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謠,分小組進行交流,看看哪些屬于“見景生情,即物起興”,哪些屬于“用提問題方法,等待對方答解”,哪些屬于“唱其他故事,貫穿古今,引經(jīng)據(jù)典”的。有興趣的同學,不妨選擇一兩首唱一唱。
學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較。
例如:陜北民歌《信天游》福州民歌(真鳥仔,啄波波,三歲孩子會唱歌……一條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難去放牛)……
五、小結:
《云南的歌會》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三個場合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雖然是描寫音樂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
六、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訓練四。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屏的相關知識。
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詩詞的意思。
3、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征,進一步提高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4、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力。
5、以屏為媒介,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情趣,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更美好。
重點難點:
1、了解“屏”的有關知識;
2、體味本文生動的語言,理解引用的古詩詞的詩意。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查找有關屏的圖片,或上網(wǎng)查找。
2、教師制作課件。
課時設計: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輕松走入“屏世界”
1、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古代的屏并配樂欣賞。(觀后感受,引出屏的話題。)
2、用《口技》中的句子引出屏的作用。要求學生說說屏的作用,初步感知屏。
3、導語
屏風,一個富有詩意的名詞,它有著神秘的作用,集實用與裝飾功能于一身。雖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多見,但它獨有的魅力仍能牽動我們的情思。今天,讓我們與古建筑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一道說“屏”。
二、細心積累生字詞。(投影:識記)
wéi cāng tuī qì
帷幕 傖俗 忒:太 文化休憩:文化享受,身心休息。
韶光:美麗的春光。韶:美 誠:這里是“果真”的意思。
根據(jù)所給的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1.無益地耗費勞力。__徒勞__
2.恰當,恰如其分。__得體__
3.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shù)拇胧因地制宜_
4、果真如此。誠如是
三、示范朗讀了解屏。
(視頻朗讀,學生聽讀、賞讀并勾劃關于介紹屏的知識的句子或段落)
四、深情美讀說說屏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給屏作一解釋。
2、作者介紹了關于屏的那些知識?
明確:“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風,用作遮擋、阻隔的東西。解釋緊扣屏的用途。
明確:屏的作用,屏的種類,屏在設置上應注意的問題。
作用:遮擋視線;起分隔作用;藝術點綴;擋風。
種類: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 竹屏等。
設置上應注意的問題:屏的設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
。ǘ嗝襟w展示不同種類的屏的圖片,讓學生獲得直觀印象,加深對屏的了解。)
五、大膽實踐介紹屏
根據(jù)文中關于屏的知識,用以下的`形式說話。
△假如時光倒流500年,你是屏風店的老板,
a、你將如何向顧客介紹屏風這種器具?
b、你將如何向顧客介紹擺放屏風的注意點?
c、你將進購什么特點的屏風,使你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明確要點:a、向顧客介紹屏風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畫,即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藝術上有雅俗之別,使用人可根據(jù)不同的經(jīng)濟與文化水平選購所需的屏風。
b、屏的設置: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c、屏的主要特點:功能與美感相結合,造型輕巧,色彩不傖俗,繪畫富有詩意。
六、用心感受作者情
速讀課文,勾劃體現(xiàn)作者情感的詞語。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1、文中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
抓住以下關鍵語句把握:“富有詩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覺得它實在微妙”
明確: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小時侯就對屏風產(chǎn)生喜愛、向往之情;后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的贊賞之情。
2、探究理解文中古詩詞的意思,感受濃濃的詩意和作用。
理解詩意
(1)“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投影全詩)
出自唐詩人杜牧《秋夕》詩。全詩如下:“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边@是一首描寫封建帝王后宮宮女生活圖景的詩。整首詩描繪出寂靜凄清的環(huán)境氣氛,烘托出人物內心世界的痛苦。“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表達了作者幼時對屏風無限地向往與喜愛之情,放在開篇,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出自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牡丹亭》的“游園”一出。杜麗娘為自己沒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熱望!板\屏人”指閨中女郎!吧毓狻敝该利惖拇汗,也暗指自己的青春!斑弊x“tuī”“太”的意思。這句話凝聚著主人公心中的無限哀怨。《牡丹亭》中“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放在屏風的定義后既補充了屏風的含義,又使語言生動有趣。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臨江仙”的詞牌。寫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樓參佛誦經(jīng),頓悟一生得失。結尾兩處引用古詩佳句,點出“屏”這種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內涵,表達了作者希望人們更好地開發(fā)和使用屏風的愿望。
小結:課文多處引用古詩詞,有什么好處?
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中國傳統(tǒng)器具是相稱的。
3、文中運用哪些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確:舉例子、分類別、引用等
4、體味語言,把握寫作特色。
明確:本文是一篇輕松、隨意的小品式的說明文。
。1)作者從欣賞者的角度介紹相關知識,使讀者在欣賞文章的同時了解屏風,不覺文章枯燥。
。2)多處引用古詩詞,文白相雜,不僅很好地為說明對象服務,且使說明語言更生動
七、發(fā)揮想象設計屏(投影:作創(chuàng)意性引導)
請發(fā)揮你的想象,自己動手設計一道屏,并為它取一個合適的名字。
舉例:錦上添花 事事如意 胸有成竹 難得糊涂
八、拓展延伸尋找屏
拋磚引玉 朗讀積累
例:南朝《閨怨篇》“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李商隱《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柳 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李 賀《洛妹真珠》“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屏風》“月風吹露屏外寒,城上烏啼楚女眠。”
九、深入挖掘來尋根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也孕育了一代代中國人,每一個中國人的身心中都留下了傳統(tǒng)文化的烙印,每一件傳統(tǒng)器物里都浸潤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屏風只是一個例子,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個迷人的世界。想一想,說一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傳統(tǒng)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國人民的智慧。
提示:扇子、椅子、床、窗、土炕、中國結、陶器、木雕、剪紙、戲曲等。
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并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fā)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借此喚起建筑師和家具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永遠散發(fā)著不朽的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著,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重新大放異彩。讓中華文化
十、課外閱讀長技能
1、記誦積累與屏風有關的詩句。
2、閱讀《中國結》。
中國結年代久遠。漫長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國結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純粹的文化精髓,富含豐富的文化底蘊!袄K”與“神”諧音,中國文化在形成階段,曾經(jīng)崇拜過繩子。據(jù)文字記載:“女媧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庇忠蚶K像蟠曲的蛇龍,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神的形象,在史前時代,是用繩結的變化來體現(xiàn)的!敖Y”字也是一個表示力量、和諧,充滿情感的字眼,無論是結合、結交、結緣、團結、結果,還是結發(fā)夫妻,永結同心,“結”給人都是一種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結”與“吉”諧音,“吉”有著豐富多采的內容,福、祿、壽、喜、財、安、康,無一不屬于吉的范疇!凹本褪侨祟愑篮愕淖非笾黝},“繩結”這種具有生命力的民間技藝也就自然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興盛長遠,流傳至今。
中國結不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盤長結、藻井結、雙錢結等,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濃郁的宗教色彩,體現(xiàn)著人們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在新婚的帖鉤上,裝飾一個“盤長結”,寓意一對相愛的人永遠相隨相依,永不分離。在佩玉上裝飾一個“如意結”,引申為稱心如意,萬事如意。在扇子上裝飾一個“吉祥結”,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在煙袋上裝飾一個“蝴蝶結”,“蝴”與“!敝C音,寓意福在眼前,福運迭至。大年三十晚上,長輩用紅絲繩穿上百枚銅錢作為壓歲錢,以求孩子“長命百歲”。端午節(jié)用五彩絲線編制成繩,掛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稱為“長命縷”。本命年里為了驅病除災,用紅繩扎于腰際。所有這些,都是用“結”這種無聲的語言來寄寓吉祥。中國人在表達情愛方面往往采用委婉、隱晦的形式,“結”從而義不容辭地充當了男女相思相戀的信物,將那縷縷絲繩編制成結,贈與對方,萬千情愛,綿綿思戀也都蘊含其中。《詩經(jīng)》中關于結的詩句有:“親結其縭,九十其儀!边@是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一面與其扎結,一面叮囑許多禮節(jié)時的情景。這一婚禮上的儀式,使“結縭”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唐朝著名詩人孟郊的《結愛》當屬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一度欲離別,千回結衣襟。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始知結衣裳,不知結心腸。坐結亦行結,結盡百年月!薄敖Y”字,使我們同祖先思緒相連;“結”字,使我們與古人情意相通。正可謂是:“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情節(jié),體會作者的感情。
2、抓住關鍵語句,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
3、理解課文圍繞“臺階”組織材料,安排詳略的方法。
4、感受父親性格中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yǎng)對待人生的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
把握故事內容,分析父親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蘊和組織材料的詳略安排。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踏上臺階,走近父親。
1、導入激趣:鋼琴曲《雨的印記》下,教師朗誦《寫給父親》導入:都說風/能讓石頭吹裂/都說雨/能將鋼鐵銹蝕/都說歲月/能把你的脊梁壓彎/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撓/千磨不變/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
(這是一首贊美父親的詩,詮釋了父親任勞任怨的一生。有人說,人生是一級一級的臺階,許多人希望在臺階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親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讓我們踏上李森祥的小說《臺階》,走近父親,看父親是怎樣去建構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2、檢查預習,辨音識義。
凹凼(āo dàng) 涎水(xián) 淌汗(t?ng) 揩汗(kāi) 嘎嘎(gā)
黏性(nián) 摻水(chān) 躥上(cuān) 胯骨(kuà) 舀米(y?o)
尷尬(gān’gà) 聊天(liáo) 撬石板(qiào) 硌(gè)了一下
3、生速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jié),復述故事。
、偕僮x課文,復述故事。
閱讀要點:a、父親為什么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b、父親是怎么造成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c、新屋造好了,父親怎么樣了?
、谔釂枺罕疚牡木索是什么?人物呢?(板書:線索——臺階、人物——父親)
我們可用三個詞組來概括故事情節(jié):嘆臺階——造臺階——坐臺階
、圩穯枺航ㄐ挛,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臺階反而詳細,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明確:文章的詳略由中心定。題目是“臺階”,所以主體工程略寫,造臺階詳寫。
二、研讀賞析——凝望臺階,感悟父親。
(師:人物是小說的靈魂,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小說塑造了一個
怎樣的父親形象。)跳讀課文,合作討論父親的形象,找出你印象深刻的描寫父親的語句,說說他是個怎樣的人。
(一)嘆臺階
提問:
1、父親造屋原因最關鍵的一句話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從這,看出父親是怎樣的人?
(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也就高——文眼。臺階——地位——尊重,父親——要強、不甘人后)。
板書:嘆臺階——有志氣、不甘不后
(二)造臺階
提問:
1、父親為建九級臺階的新屋做了哪些準備?
(撿磚、拾瓦、塞角票,積銖累寸。七個月種田,四個月砍柴、半個月?lián)炻咽?
2、出示圖片一、二,猜猜內容,與課文造臺階部分的哪個段有關。
圖一:渴慕圖,寫了父親對高臺階的渴慕。
提問:這是什么描寫?為什么不用心理描寫?你來說說父親的心理。
明確:神態(tài)描寫。專注的望著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向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早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羨慕。
這是用第一人稱寫的,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以形傳神。分析人物描寫,要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瞧瞧人家的,那才叫氣派。這輩子,我也要建一棟九級臺階的房子,叫大人小孩都神氣神氣。咱身體好,有的是力氣,拼命干,早晚都有攢夠錢的那天!
圖二:高興圖。動工時,父親忙前忙后,干到半夜,不辭勞苦,樂在其中。臺階造好了,他那個高興勁當然是別提了。
提問:不過,課文寫的高興與這幅圖相同嗎?課文是怎樣寫的?(尷尬的笑)。體會一下,他的'這種神情有什么特色?
(他奮斗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了,新屋就要完工了,他心里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他一輩子老實厚道,低眉順眼,高興起來也自有他高興的樣子。作者微妙地寫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異乎平日而又與眾不同的樣子。他手足無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尷尬的笑,這副喜悅的樣子是非常個性化的。)
情感體驗·模仿秀:哪個同學愿意來模仿一下父親的笑?
板書:造臺階——不怕艱辛 樂在其中
(三)坐臺階:
1、提問:在父親的努力下,新臺階終于砌好了,可父親卻感到怎樣?為什么?(引導學生找出:不對勁、不自在。臺階低、地位低,父親因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臺階高了,他反而感到處處不習慣、不對勁了。)
追問:那他最后坐到了哪?(門檻上——多樸實的人啊,這就是我們中國的農(nóng)民,特謙卑。)
2、提問:那他的身體呢?(累跨了)。有什么表現(xiàn)?(挑水閃腰,很少跨了家門,若有所失)
3、出示圖三:失落圖。品析:若有所失 這人怎么了?
明確:父親干了一輩子,勞動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勞動是創(chuàng)造,勞動有收獲,勞動體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這一切,所以感覺若不所失。
這人怎么了?——沒怎么,奮斗一生,愿望實現(xiàn),心滿意足,但不經(jīng)意間,曾經(jīng)體壯如牛的自己卻老了,從不知苦累的自己竟不能干活了,連水也挑不動了,一時間,精神支柱也倒了,內心有著許多的失落、惆悵、沮喪,真是無法言說。但從中,我們分明可看到父親的倔強、不服老!——這就是勞動人民的本色!
板書:坐臺階——不自在 若有所失。
4、總結父親形象:
父親
(不自在)
踏黃泥
編草鞋
堅
吹柴 韌
生 不
種田 命 拔
的
塞角票 高 艱
度 苦
撿卵石 創(chuàng)
業(yè)
拾瓦
撿磚
父親
(覺太低) 地位 尊重
一生勤勞 平凡偉大
三、深入挖掘——回首臺階 探究父親
師:的確,這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親,發(fā)展中中國農(nóng)村一個農(nóng)民的典型形象,他為了臺階,付出了歲月、青春、健康,但他一輩子的奮斗,所得的結果不過是一間普通的房子,只不過臺階高些罷了。
1、提問:造房子為何用了大半輩子?(窮——創(chuàng)業(yè)艱難)
是什么原因讓如此勤勞、要強的父親這么艱難?
(建一棟房子建到人老,說明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建材是撿來的,錢是一角角存起來的,辛苦賣一擔柴1.5元,這一切說明經(jīng)濟落后。)
2、師總結:小說告訴我們,父親的創(chuàng)業(yè)之所以艱難困苦,根源在于農(nóng)村經(jīng)濟極端落后,小說深沉地響著時代的呼喚——億萬人民的希望在于先進的生產(chǎn)力,以改變農(nóng)村經(jīng)濟落后的局面,結束老牛拉破車的日子。
3、那么作者在這篇小說里寄予了什么感情?
(對父親的優(yōu)秀品質——崇敬。對父親一輩子的艱辛和中國農(nóng)民特有的謙卑——憐憫。對改變農(nóng)村的落后面貌寄予了希望。)
4、寫作技巧探究:(圍繞中心選材,安排詳略的重要)
提問:對老屋三級青石板的描寫能刪去嗎?
明確:來歷——體壯如牛(與后面閃了腰作對比)
粗糙——經(jīng)濟條件差
我跳上跳下——年幼,蓋好新屋時,已長大。說明建屋所用時間長。
腳板——終年辛勞,家庭貧困。
四、拓展延伸——回味臺階、描寫父親
師:好的文章具有感染力,能打動人,親愛的同學們,你被課文里的父親感動了嗎?你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了嗎?老師不由自主的也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1、我說我父:①師說自己的父親。
、谝龑f自己的父親,了解父親的人生經(jīng)歷、生活故事,能體現(xiàn)父親的追求、品格、做人原則,或是講講父親對自己的關愛。
要求:抓住父親某個令你感動難忘的特點,講述清楚、生動、突出重點。
2、作業(yè):日記《我的父親》。注意選材立意。
3、總結全文:從凄楚、辛酸中走來的父輩,可能他們的愿望、追求,在兒子眼里,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著的那份堅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撐托事業(yè)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獲和喜悅,讓我們說聲:父親,您辛苦了,感謝您。把這首歌送給他們,好嗎?
音樂:劉和剛 《父親》。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一、班情分析
本班現(xiàn)有在籍學生23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0人。在實施新課改中,教師熱心進行語文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綜合實踐能力,對推進新一輪教學改革積累了成功的經(jīng)驗。但是,部分學生對新教材新教法仍然不能適應。受應試教育的慣性影響,教師在實施教學中,仍然有重知識輕能力的現(xiàn)象,沒有進入課改規(guī)定的情境。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體現(xiàn)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于構建新的教材系統(tǒng),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全書按主題合成單元,每個單元按照主題進行綜合訓練,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思想品德目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fā)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識目標:
了解課文中出現(xiàn)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了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3、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
在小學語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的思路,了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yǎng)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4、人文素質目標
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tài),為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四、教學措施
1、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為契機,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教師要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教科書,弄清編輯者的意圖及內在聯(lián)系,從本校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實施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面向全體。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3、認真抓好聽說讀寫訓練,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4、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后勁,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課堂活動,進行網(wǎng)上學習的探索,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的效率,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多讀文學名著,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學修養(yǎng),陶冶高尚情操,使學生獲得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6、注重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開發(fā)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語文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終身受用。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句式。
2、了解我國古代藝人高超的雕刻技藝。
。ǘ┠芰δ繕恕
1、學習掌握本文運用說明和描繪相結合的筆法。
2、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探明主體部分的說明順序。
。ㄈ┑掠繕恕
文章生動介紹了明末雕刻藝人王叔遠高超的雕刻技藝和獨特的才華,熱情頌揚了我國古代民間藝人的藝術成就。學習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樹立起關于核舟的空間概念,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
2、品味語言,真切感受本文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探究課文主體部分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
四、教學方法。
1、讀想法。
這是一篇實物說明文,要使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像核舟各個部分的樣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現(xiàn)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繪制示意圖。按照課文內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簡單示意圖畫出來。這樣做,既熟悉了課文內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種景物及人物的空間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寫作順序。
2、發(fā)現(xiàn)法、探究法。
引導學生學習運用“發(fā)現(xiàn)法”閱讀,便于整體感知文意;在學生繪制核舟示意圖、理清文章寫作順序后,引導學生探究為什么寫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頭→中間→船尾”的順序寫,而是按照“中間→船頭→船尾”的順序。
3、點評法。
文章除了說明外,不乏生動傳神的描寫。篩選文中寫人物情態(tài)的語句,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品味這些生動傳神的描寫。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六、課時安排。
3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語言,品味文中生動傳神的描寫;課堂訓練,強化文言知識積累和運用。
教學步驟:
。ㄒ唬⿲дZ設計。
設計1:
稀世珍寶明代桃核舟“蘇東坡夜游赤壁”在寧波被發(fā)現(xiàn)的消息傳出后,成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聞。據(jù)專家鑒定,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世上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這一則新聞出現(xiàn)在1995年10月27日《文匯報》上)今天,我們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進魏學洢的《核舟記》開開眼界。(板書文題)
設計2:
同學們,我國古代流傳下來許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誰來講給我們聽聽呢……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遠的故事,他能把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動再現(xiàn)了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文學故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核舟記》。(板書文題、作者)
。ǘ├首x課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課文,力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教師提示并領讀以下內容(投影顯示):
。1)注意以下字的讀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u)
奇(jī) 詘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確讀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2、學生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正確讀、準確譯的學習任務,學生互動共同研究解決閱讀理解方面的疑難問題。教師巡視各組,隨時答疑釋疑。
(三)整體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寫作順序。
1、疏通文意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以此為話題進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學生仔細研讀課文,繪制核舟示意圖,樹立起關于核舟的空間概念。
按照課文內容,一步步繪制核舟的簡單示意圖,看誰畫得既準確又逼真。然后選畫得最好的同學出示自己繪制的示意圖,介紹示意圖,復述課文內容。
3、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弄清作者的說明順序。
(1)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整體思路。
明確: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模式。開頭第1段總說,介紹王叔遠在雕刻技術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題。中間(2——5)詳細介紹“核舟”的結構、舟上的人物和題名。最后(6段)總結全文,通計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數(shù)量和刻字的總數(shù),又以“計其長曾不盈寸”呼應開頭,然后用“嘻,技亦靈怪矣哉”作結。
。2)辨明說明順序。
提問:在課文的主體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核舟的?
明確: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先整體后局部。先寫核舟的`正面,次寫它的背面。寫正面則整體介紹核舟的體積,接著寫舟的中間部分船艙,然后介紹船頭和船尾。
多媒體顯示主體部分的說明順序:
學生齊讀2——5段。
。3)探究思考。
提問: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頭→船艙→船尾”的順序寫,而將船頭和船艙的順序顛倒,請?zhí)骄窟@樣寫的原因。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在此基礎上稍作點撥。
明確:原因大概有兩個:
一是核舟的中間部分是船艙,高起而寬敞,十分引人注目,艙邊的窗又可以關閉,這樣說可以引發(fā)讀者的興趣。
二是窗上又刻有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寫景的名句,可以使讀者通過想像感知蘇軾當年泛舟赤壁時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如果我們把核舟比作一幅圖畫的話,船艙無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說背景,不僅可以引人入勝,而且可以使讀者初步感受這個環(huán)境中的特殊氛圍。
4、學生齊讀課文,根據(jù)寫作思路提示,背誦2~4段,在頭腦中完善“大蘇泛赤壁”的故事。
第二課時
(四)品析語言,真切感受本文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的特點。
1、問題討論,引導學生注意作者的細致觀察。
提問:課文第一段介紹雕刻品核舟的主題是“蓋大蘇泛赤壁云”,課文哪些地方說明這次水上游覽者是蘇軾和他的兩位朋友,而不是別人呢?哪些地方說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說明是“泛赤壁”呢?
學生根據(jù)問題提示,讀課文,思考。教師可就第2個問題稍作點撥:至少有三個地方說明是“泛舟”。第一,從“蘇、黃共閱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從“舟尾橫臥一楫”船漿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從“舟子”“居右者……若嘯呼狀。居左者……若聽茶聲然”可知“泛舟”。
教師總結:我們學習《核舟記》,能如此具體而細致地感受一件主題鮮明的藝術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遠巧妙的藝術構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藝,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細致的觀察。 看來,寫好說明文的前提和關鍵是細致觀察、精心構思。
2、揣摩語言,品味文中生動傳神的描寫。
多媒體顯示:揣摩下列語句:
(1)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2)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
。4)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學生齊讀四句話。教師示范分析(2)句:寫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灑脫不群的神態(tài),放浪形骸、超脫塵世之情呼之欲出,讓人感到他在望著天空和兩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風明月中。
學生選例,師生一起評點:如(1)句描述蘇黃二人泛舟時的閑適心情,二人共閱一手卷,顯得那么情深意篤。他們在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卻了現(xiàn)實的煩惱,這是何等曠達的襟懷啊。如(3)(4)句描寫得細致入微,神韻畢具,惟妙惟肖,一個悠閑自在,一個神情專注,這樣來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題,也渲染了舟中輕快、愉悅的氣氛。
學生自選其他一些說明生動的語句,自主品評揣摩。
教師總結:這些生動傳神的描寫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作者在說明這件雕刻品時,不為原作所囿,在細節(jié)上又大膽想像,進行了藝術上的再創(chuàng)造,賦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這啟發(fā)我們說明事物時不應是呆板平實的,而應該是能打動人的,給人以想像的。
3、教師請五位同學上臺表演:一為東坡,一為佛印,一為魯直,其余兩個為舟子,注意表現(xiàn)他們的位置、姿態(tài)、動作。
。ㄎ澹┱n堂小結。
課文通過介紹王叔遠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藝,反映了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偉大成就。篇幅雖短,卻說明順序合理,就連雕刻家的藝術構思都介紹得淋漓有致,確實令人驚嘆。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細致的觀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體的描繪和生動的說明。這無疑給我們以很多啟示。
。┱n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顯示一題,完成一題):
1、解釋下列劃線詞的意思。
A、嘗貽余核舟一。
B、詘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
D、其船背稍夷。
E、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F、神情與蘇、黃不屬。
G、八分有奇。
2、選出加粗詞詞性、含義不同于其他的一項。
(1)A、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B、為宮室。
C、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D、為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之。
B、左臂掛念珠倚之。
C、閉之。
D、能以徑寸之木。
。3)A、中軒敞者為艙。
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C、其兩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將下列各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力求簡潔。
。1)蘇、黃共閱一手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尾橫臥一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又用篆章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邊是課文第2段的現(xiàn)代漢語譯文,文字不夠簡潔,大約可刪去30字左右,請你修改。
這只船從頭到尾的長度大約是八分還多一點,高大概是兩個黃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間高大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船艙的上面蓋著一張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艙的旁邊開著小小的窗戶,左右兩邊的窗戶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開窗戶一看,可以看見左右兩邊雕刻著花紋的欄桿正好相對,把窗戶關上以后,只可以看見右邊窗戶上面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個字,左邊的窗戶上面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個字,每個字都用石青給它上了色。
選幾位同學逐題回答,明確:
1、A、贈送。
B、“詘”同“屈”,彎曲。
C、“衡”同“橫”。
D、平。
E、挑選。
F、相類似。
G、“有”同“又”,用來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奇”,零數(shù)。
2、(1)A。(A解釋為“是”,B、C、D均為“做”“雕刻”)
。2)D。(A代詞,指代船艙;B代詞,指代左膝;C代詞,指代窗。D“之”為結構助詞,“的”)
。3)C。
3、(1)譯文:蘇軾和黃魯直一同觀賞一幅書畫卷子。
(2)譯文:船尾橫放著一支槳。
(3)譯文:總計這條船上刻了五個人、八扇小窗。
。4)譯文:原來是挑了一個長而狹的桃核刻成的。
。5)還有一顆篆文圖章。
提醒學生注意兩點:
。1)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數(shù)量詞的不同點在于:大多數(shù)文言文有數(shù)詞無量詞,現(xiàn)代文則數(shù)詞、量詞同用。文言文的數(shù)詞可放在名詞前或后,現(xiàn)代文的數(shù)詞習慣于放在名詞前。
。2)“桃核修狹者”“兩膝相比者”屬于定語后置句,翻譯時應提前,譯為“長而狹的桃核”“互相靠近的兩膝”。
4、修改后的譯文為:這條小船從頭到尾大約有八分多長,兩粒黃米那么高。中間高敞明朗的地方是船艙,上面蓋著刻出來的箬篷,旁邊開著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開窗來看,雕花的欄桿兩邊相對。關上窗子,可以看見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對聯(lián),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ㄆ撸┎贾米鳂I(yè)。
1、背誦默寫2——4段。
2、研討與練習第四題。
板書設計:
核舟記
魏學洢
總說: 奇巧
分說: 船尾——船頂
總結: 通計 照應開頭
第三課時
(一)語文實踐活動設計。
請同學依據(jù)課文內容提示,用橡皮泥試著捏一個“核舟”,把課堂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能力。
。ǘ┛谡Z表達活動設計。
按空間順序口頭介紹一件你所喜歡的工藝品。
注意:讓學生廣開思路,在如實摹寫實物的前提下,也可以加進合理的想像,最好是預先準備發(fā)言稿?陬^介紹可以先分小組進行,誰介紹得好,再說給全班同學聽。
。ㄈ┰O想自己是舟上五人中的一個,不改變他們的位置、動作,以篇一人稱,展開想像,描述其余四人的動作、語言、心理。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一、單元內容
本單元所選用的課文全部圍繞“愛國主義”這一主題,古往今來,人類有著許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鄉(xiāng)愛國是人類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
蕭乾的《棗核》以“棗核”為線索,采用以小見大、以物傳情的手法,寫了一個美籍華人要幾顆故鄉(xiāng)的棗核試種,以寄托思鄉(xiāng)之情的故事,反映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識和豐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后一課》通過最后一課的生動描述,反映了法國人民在遭到普魯士侵略以后所表現(xiàn)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閱讀這篇作品對我們學好祖國語言不無啟迪。
劉敬智的《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一文,通過錢學森情愿放棄國外優(yōu)厚的生活待遇,歷盡艱險回國的經(jīng)歷,寫出了一代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
《古代詩歌四首》收錄了杜甫、杜牧、陸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洞和敷w現(xiàn)了老杜憂國憂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抒寫了陸游的郁悶和理想,《過零丁洋》體現(xiàn)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過對晏子言行的刻畫,塑造了一位熱愛自己祖國的賢相的形象。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動的背景,傾聽他們抒發(fā)的愛國主義心聲。
2、感受作品中富有個性的人物就特定的`事件,引發(fā)熱愛家園、報效祖國的情思。
3、能根據(jù)文章中心選取材料,分清主次,寫作中做到詳略得當;
4、記誦、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語句。
5、能根據(jù)文意,使用正確的標點符號修改作文,養(yǎng)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習慣。
6、能就本單元感興趣的問題確立主題進行專題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開展訪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活動,從中汲取愛國主義養(yǎng)分。
三、教學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課文《棗核》 (2課時)
課文《最后一課》 (2課時)
課文《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 (1課時)
課文《古詩四首》 (1課時)
課文《晏子使楚》 (2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寫作 (3課時)
語文實踐活動 (1課時)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學習消息的基本特點。
。、掌握消息的要素和結構。
。场⑦\用相關知識和方法進行消息寫作。
二、教程
(一)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過有關消息的文章了。我相信大家對消息有關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更好地把知識學到手,用到手,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學習寫消息”,一起瀏覽“學習寫消息”的相關知識。(出示第一屏:學習寫消息,展示教學目標)(學生看書后,對“消息”的有關知識進行回憶、對照、討論、交流、復述)。明確:消息,就是新聞。它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及時地對新近發(fā)生的事實進行報道的一種文體。(出示第二屏:消息的特點)
(二)講解消息的要素和結構
1、知識講座
消息的六要素: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為何、結果如何。
消息的結構: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后兩部分有時暗含在主體中)
2、以《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為例,分析它的`主體和導語,體會消息在結構安排上的特點。
導語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
主體事實1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三十萬人全部渡過,占領長江南岸。
事實2西路軍三十萬渡過三分之二,已占領廣大南岸陣地
事實3東路軍三十五萬已渡過大部,經(jīng)過整天激戰(zhàn),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南岸陣地,控制江陰要塞,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
導語
次重要事實
再次重要事實
主體、更次重要事實
最次要
事實
(三)、寫作實踐
1、交流互動,成果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搜集的消息,進行“好消息獎”推選,評出一、二、三等獎。
2、就本活動撰寫一則短消息。
評選標準:
1):新聞要素完整,時效性強,角度新穎,內容充實。
2):語言簡練,100字以內。
(四)、作文
就你所在的班級、學校,或者你居住地社區(qū),最近發(fā)生的有趣或特別的事,寫一則消息。不少于500字。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教學依據(jù):
教讀任何一篇課文一定要注意與作者、與編者、與作品三方面的對話。
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xiāng)村世界的主要表現(xiàn)者和反思者,他認為“美在生命”,雖身處于虛偽、自私、冷漠的都市,卻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杰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致,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筑,這廟供奉的是“人性”。
就教材的編輯意圖而言,根據(jù)單元開頭的單元提示短文所說,是按照“民俗”的主題來編排課文的,所以,關注民俗文化因該是本單元教學目標的著眼點之一。
研讀課文本身,我們發(fā)現(xiàn)在“歌會”的大標題下,三種不同場合的民歌演唱鮮活滋潤,各有風情,我們就能感受到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贊賞,捕捉到沈從文字里行間所充溢著的活力,是一種自然本色的生命力。而這一切,正如他在原文《記憶中的云南跑馬節(jié)》中所說“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于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為有意思了!彼晕覀兛梢园颜n文的解讀為是一曲“生命的頌歌”。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三種不同場合的歌會。
2、品讀作品語言,通過多種形式的展示,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賞析能力。
3、感受作者情懷,感受云南歌會的人之美、景之美、情之美,進而激勵學生關注民俗文化。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個性研讀文本的能力。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注重課文的朗讀,語言的感悟積累。
教學難點:
激勵學生感悟生命之美,關注民俗文化。
教學構思:
本文計劃兩課時完成。分為預習課與展示課。
第一課時是預習課,主要以自主閱讀、小組合作等形式,疏通字詞,完成導學案中的部分內容,讓學生對云南歌會有初步了解,并以小組為單位對研讀的重點做好展示準備。
第二課時是展示課,主要以小組展示、老師點撥等形式,對文本研讀賞析,感受云南歌會的人之美、景之美、情之美,進而激勵學生感悟生命之美,關注民俗文化。
全班分為5個大組,每大組又分為A、B小組,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參與完成教學任務。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預習課)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
2、完成導學案二、三。
教學過程:
一、默讀課文。
請認真默讀課文兩遍,完成以下任務:
1、標劃課前提示、課下注釋、課后練習。
2、中心句、關鍵詞、自己喜歡的句子,對于特別喜歡的句子寫一點點評。
3、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的注音、理解。(重點“讀一讀、寫一寫”)
二、美讀課文。
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可比賽或合作)
三、研讀課文
1、借助資料,了解作者。(把重要信息整理在課本上)
2、完成導學案二、三。
附:導學案
二、課文初探
1、落實字詞
A、注音:
迤( )西 譬( )喻 淳( )樸 蹲踞( )
忌諱( ) 酬( )和( ) 鐵箍( ) 熹( )微
龍吟鳳噦( ) 即物起興( )
B、釋意:
悠游自在:
熹 微:
2、在認真研讀課文的基礎上,完成以下兩個問題:
你對云南歌會有了哪些了解?
個人探究:(可從演唱場合、方式、內容等方面考慮)
小組合作:(對篩選的信息分析、匯總)
你認為沈從文先生是帶著怎樣一種情感寫這篇?你能否從課文中找到依據(jù)?
個人探究:
小組合作:
3、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提出1-2個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小組探討,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下面。
三、文本拓展
東莞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四、合作探討
1、各學習小組逐一討論明確導學案二、三中的問題,把討論后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匯總起來上交老師。
2、各小組認真研討分組的預習任務,明確答案,小組代表做好展示準備。
一組:研讀全文,思考云南歌會有幾種不同場面?演唱地點、內容、形式各有什么不同?
二組:研讀第一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選擇這部分中你們認為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兒最精彩,適合什么形式的展示。(溫馨提示:朗讀、語言賞析、表演、繪畫、仿寫等,鼓勵有個性的表現(xiàn))
三組:研讀第二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選擇這部分中你認為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可以先想想哪兒最精彩,適合什么形式的展示。(溫馨提示:朗讀、語言賞析、表演、繪畫、仿寫等,鼓勵有個性的表現(xiàn))
四組:研讀第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選擇這部分中你認為最精彩的地方做展示?梢韵认胂肽膬鹤罹,適合什么形式的展示。(溫馨提示:朗讀、語言賞析、表演、繪畫、仿寫等,鼓勵有個性的表現(xiàn))
五組:研讀全文,你們能否從三種不同場合的云南歌會中發(fā)現(xiàn)共同點?如果有,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第二課時(展示課)
教學目標:
1、品讀作品語言
2、感悟作者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作者、題目。(課前播放音樂《彩云之南》)
師:同學們,“彩云之南”是哪里?
——
今天,就讓我們和沈從文先生一起走進風光旖旎的云南,領略生面別開的云南歌會。
板書:題目、作者
師:哪位同學可以為大家介紹一下沈從文?
示例: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人,在散文、小說創(chuàng)作和古代服飾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績,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師:你怎樣獲取了這些信息?
示例:看注釋、查資料、上網(wǎng)搜索等等。
師:請同學們注意學習這種自學的方法。老師也想補充一點,沈從文曾在云南生活長達8年之久,他像愛自己的故鄉(xiāng)一樣,愛上了云南的山水,云南的百姓,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能夠體會到這種情感。
二、小組展示
師:預習課同學們已經(jīng)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今天就分小組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有請第一小組的代表。
第一組代表發(fā)言(中心發(fā)言人先說,其他同學可補充)
示例:我們探究的是云南歌會的三種場面的不同。演唱地點分別是山野、山路、山寨;第一種場合的演唱內容多是情歌酬和、也唱其他故事,第二種場合是各種本地悅耳好聽的山歌,第三種是唱什么都不犯忌諱;演唱的形式有對歌、漫歌、傳歌。
。◣煟鹤⒁庖龑W生從原文尋找答案。)
教師點撥
1、師:能否用簡潔的語言對三種場合加以概括?
示例:山野對歌、山路漫歌、山寨傳歌。(學生也可能有其他答案,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2、師:“對歌”“傳歌”都出自課本,為什么第二個場合要概括為山路漫歌,而不用山路唱歌?
你能否結合原文說一下你的理由?(引導學生注意研讀文本)
示例:不可以。從“一面——一面-----”等句子中可以感受到趕馬女孩是輕松愉悅的心情,是隨意的自由的'歌唱,山路唱歌不能體現(xiàn)這一特點。
3、師:提醒其他小組同學做好筆記。
第二組代表發(fā)言(中心發(fā)言人先說,其他可補充)
示例:我們展示的是第一個場面的歌會。我們選擇了兩種不同的展示形式。A組賞析2節(jié)人物描寫;B組仿寫3節(jié)人物外貌描寫。請A、B組的同學分別展示。
A組示例:“一連”“三個”“逼”等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年輕女人對歌水平高;“輕輕”“理理”“拍拍”“笑笑”等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年輕女人心情的愉快輕松。(學生也可能有其他答案,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B組示例:本班同學的一段肖像描寫。
教師點撥
1、師:你能否把這種高超的技藝、輕松的心情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來?
----
2、師:“一連”“三個”“逼”是輕讀還是重讀?為什么?“輕輕”“理理”“拍拍”“笑笑”讀時要注意什么?
示例:“一連”“三個”“逼”需重讀,可以體現(xiàn)年輕女人水平高;“輕輕”“理理”“拍拍”“笑笑”語速要舒緩。
3、指導學生誦讀“那次——去了”部分,老師傾聽,相機點撥,指導,再讓學生齊讀。
4、師:你認為3節(jié)的人物外貌描寫有什么特點?能否結合原文來說?你們小組在仿寫時注意了什么?
示例:原文人物外貌描寫抓住了人物外貌特點,寫得比較細膩,如“黑中透紅棗子臉”“白白的糯米牙”等詞語真實細膩地刻畫了人物形象。所以仿寫時應注意這些。
5、師:你知道這種外貌描寫的方法叫什么嗎?它的特點是什么?
示例:人物描寫中的工筆描繪,特點是真實細膩。
6、師:范讀3節(jié),提醒同學進一步體會工筆描繪的特點。
7、師小結:山野對歌,雖然是劍拔弩張的比賽,沈先生卻著重渲染了它的輕松與快樂。
第三組代表發(fā)言(中心發(fā)言人先說,其他可補充)
示例:我們展示的內容是山路漫歌的場面,展示的形式是A組朗讀加表演,B組語言賞析。
A組示例:學生選擇課文中的精彩片段一生朗讀,其他模擬動作或唱歌(學生也可能有其他展示,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B組示例:“馬上一面欣賞土坎邊的粉藍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里不住點頭——而成的”寫出了花的可愛!按F痤^頂花冠”的“!焙汀暗芍鴤油亮亮的眼睛”的“瞪”動詞寫出了戴勝鳥的調皮,可愛。(學生也可能有其他語句的賞析,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師:請其他同學點評、補充。
教師點撥
1、師:題目是歌會,為什么要花大筆墨寫環(huán)境呢?是不是喧賓奪主?
示例:用環(huán)境的美襯托歌聲的美。(學生也可能有其他的理解,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2、師:還有沒有更深的理解?廣東本地有沒有這種山歌呢?與山歌相比,廣東特色的文藝有什么?
示例:粵劇
3、師小結: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根植于它的土壤中,正所謂地杰方能
人靈。請大家記住,正是因為有了云南的山靈水秀,才有了淳樸自然的云南民歌。
第四組代表發(fā)言(中心發(fā)言人先說,其他可補充)
示例:我們小組展示的是村寨傳歌,A組同學用圖畫的形式展示對村寨傳歌的解讀,B組同學用朗讀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示參加歌會的人物。
A組同學黑板展示簡筆畫,并對簡筆畫的內容解說、介紹。(如代代相傳的特點、熱情無私的精神等)
B組同學一生朗讀“我以——真不少”部分,其他穿插表演。
。◣煟阂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鼓勵學生個性解讀,老師對學生的不同理解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教師點撥:
1、師:參加村寨傳歌的都是什么人?多不多?為什么作者不厭其煩地介紹他們的身份?(引
導學生感受村寨傳歌場面的宏偉,氣勢的壯觀,領悟云南歌會是民間的歌會、百姓的歌會)
——
2、師:村寨傳歌中大家僅僅在傳歌嗎?你能結合原文分析一下嗎?(引導學生結合原文分析
體會歌會不僅傳歌,更傳遞了熱情與智慧)
——
3、師:如果朗讀這一部分,描寫老吹鼓手的那一句如何去讀?(引導學生體會“最當行出色”“早”“卻”等詞要舒緩、重音。)
——
4、自由朗讀:“集會表面——原來如此”部分,注意讀出贊美欣賞的語氣。
5、師小結:有人說,心中擁有陽光的人,才能把陽光撥撒到別人的心理,老吹鼓手不僅在傳歌,更傳遞了真誠與熱情,這種情之美是最動人的!
6、師:以上我們分析了三種場合歌會的不同,那么透過這些不同,我們能否發(fā)掘出他們的相同點呢?請第5小組的同學深入分析一下。
第五組代表發(fā)言(中心發(fā)言人先說,其他可補充)
示例:我們探究的是云南歌會三種場面的相同點。我們通過分析認為三種場合的歌會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學生可能有不同答案,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點撥、引導。)
教師點撥
1、師:你認為沈從文先生為什么對云南的歌會感興趣?(引導學生認知歌會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
——
2、師小結:在云南的歌會上,有輕松愉快、有淳樸自然,更有熱情與真誠,就是這些深深吸引了沈先生,而他也早在課文的開頭就以總領全文的兩句話,表達了這種贊賞之情,請齊讀課文第1節(jié)體會,注意讀出贊美之情。
3、生齊讀課文1節(jié)。
三、擬寫副標題
1、師:通過以上的品讀、分析,我們已經(jīng)對課文有了相當?shù)睦斫,能否從不同角度,為本文擬一個副標題,傳達自己學完本文的獨特感受?請獨立思考,想好以后可以到前面板書出來,也可以和直接和大家交流。(自由發(fā)言,鼓勵不同的答案,激勵思維火花的碰撞)
示例:“云南韻”“不同的歌會,同一種美”“情動云南”等等。
師:以上同學的答案非常精彩,也觸動了老師,在云南的歌會上,人美、景美、歌美、情更美,怎一個美字了得!而透過這些美,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一個個鮮活質樸熱情的生命,所以沈先生也是用這篇譜寫了一曲“生命的頌歌”。ò鍟
四、課堂釋疑
1、師:預習環(huán)節(jié)同學提出的有價值而尚未解決的問題提出1-2個,大家共同釋疑。(先請?zhí)岢鋈苏効捶,其他同學補充,老師引導、點撥。不一定要有完整答案,只是引導思考,探討)
——
2、師:最后,老師提醒同學們注意,任何一篇課文不能孤立地學習,我們應該了解編者的意
圖,本單元是民俗單元,編者選編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同學們能關注民俗文化。
有消息證實,世界上篇幅最長的史詩--藏族英雄史詩 《格薩爾》,目前也面臨瀕危搶救的問題;嶺南文化的瑰寶——粵劇目前“鐵桿”戲迷只有20xx多人。同學們,相信你們現(xiàn)在的心情一定和老師的一樣沉重。所以老師特別希望通過今天這篇課文的學習,提醒大家注意:
有些聲音我們不能遺忘,雖然時間讓它們沉下歷史的河床,但當伴著田間嗒嗒的馬蹄和奏響在山野村落的鳥鳴,民歌、腰鼓、戲曲、民間藝人悠揚的二胡,這些民俗文化的精粹在我們的耳畔隱約傳來的時候,同學們,讓我們駐足、欣賞,讓這些天籟之音,把我們的智慧之燈點亮,讓民俗文化源遠流長!
五、布置作業(yè)
師:想不想做民俗文化的守衛(wèi)者?
——
請課下小組合作完成課后練習四。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內容預覽:
走向蟲子
教學目標:
。薄盐瘴恼聝热,了解幽默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2、感悟文中作者對人類弱點的思考。
。、激發(fā)學生走向自然,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讀懂文章。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作者對人類弱點的思考,學會反思。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南帆先生的《螞蟻》和馬克·吐溫先生的《辛勞的螞蟻》,知道了他們其實是通過螞蟻來寫我們人類,今天我們要走近更多的小蟲子,看看作者是不是也通過小蟲子來寫我們自己。我們今天一起--《走向蟲子》。
二、作者簡介:
劉亮程,男,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的沙灣縣一個小村莊里,在那里度過童年和少年時期。長大后種過地、放過羊,當過十幾年鄉(xiāng)農(nóng)機管理員。勞動之余寫點文字,大多寫自己生活多年的一個村子。在這個人畜共居的村莊里,房子被風吹舊,太陽將人和牲畜曬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葉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敘述著一種人類久違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該書在99年引起巨大反響,被譽20世紀最后的文學景觀。還著有詩集《曬曬黃沙梁的太陽》,散文《風中的院門》、《庫車》等。曾獲馮牧文學獎·文學新人獎,F(xiàn)為《中國西部文學》編輯。
批評家們對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劉亮程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陽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筆下的'塔希提島,但是又沒有那種原始的浪漫情調,在那里夾雜地生長著的,是一種困苦,一種危機,一種天命中的孤獨無助,快樂和幸福。
三、整體感知,把握文章內容:
。、疏通字詞。
蜣(qiāng)螂 鏟(chǎn) 喘(chuǎn)
土坷(kē)拉:土塊。
骨碌碌(gūlūlū):形容很快的轉動。
忙碌(lù):忙著做各種事情。
倉皇而逃:匆忙而慌張的逃走。
掄(lūn):用力揮動。
2、疏理文章脈絡。
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八條腿的蟲子慢慢悠悠的爬。
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蜣螂滾土塊。
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螞蟻搬干蟲。
四、具體研習。
1、分組討論:這三只小蟲子的行為是否如作者一開始說的可笑呢?
明確:不是。對于第一只蟲子,作者說到這下該我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沒有看見指頭底下還有路。對于蜣螂,作者寫到還是少管閑事。我已經(jīng)有過教訓。對于螞蟻,作者的感慨是我這顆大腦袋,壓根不知道螞蟻那只小腦袋里的事情。可見,剛開始是看得可笑,但到最后我們可以感受到真正可笑的是我們人類。
2、從文中的三只蟲子身上,大家能否找出我們人的可笑之處呢?
明確:從第一只蟲子身上,可笑人的自以為是;從蜣螂身上,可笑人類智慧的有限;從螞蟻身上,可笑人類能力的有限。
小結:至此我們可以說,課文內容雖寫的是走向蟲子,其實是透過蟲子看清自己。作者感悟出:人的局限性如此之明顯,在某些方面連一只小蟲子都不如,卻常常盲目地為優(yōu)越感所蒙蔽。
3、討論:前面我們學過的南帆先生的《螞蟻》,大家比較一下二者的異同?(對人的思考)
明確:相同--都是通過小動物來思考人類。不同點--《螞蟻》反思的是人的命運,人在何種意義上能夠駕馭自己的命運,它突出的是人類生存的困惑問題,而本文作者反思的則是人性的弱點。在某些方面,人其實不如蟲,但人類對此卻不自知,它突出的是對人類缺乏自審意識的剖析。
五、結合習題四,品味作品幽默的語言。
1、幽默是一種智慧,是讓讀者在微笑中品味深刻的哲理。課文中幽默的語言比比皆是,請同學們找出一兩例來談談,品味一下。
例:第7自然段中對蜣螂姿勢的描寫、第8自然段中說孤寡老小在等著這條蟲呢、第9自然段中它生氣了、第12自然段我會搬它回家嗎的心理活動,特別是想象兩只螞蟻見面商量等等,都是大詞小用,賦予了螞蟻人的思想行為,顯得特別風趣。
2、朗讀第8--12自然段。
六、課堂小結。
《走向蟲子》這篇文章讓人類看見自己身上的弱點,那么我們就應盡力去克服它,時時注意自我反省?鬃佑性疲喝诵校瑒t必有我?guī),我想,我們不僅要向他人學習,還得向大自然中萬千生靈學習,畢竟我們人類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員。那么,希望同學們今后能夠走近自然,關注自然,保護自然,做個真正的有心人。
七、作業(yè)布置:完成課后習題。
附:板書設計
1--3 八條腿的小蟲--人類的自以為是 走向蟲子
4--6 蜣螂--人類智慧的有限 反思自己
7--13 螞蟻--人類能力的有限 缺乏自審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品味本文優(yōu)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品味本文優(yōu)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課前學生借助網(wǎng)絡或圖書,查閱一些有關的圖片資料,或依據(jù)課文內容繪制幾幅圖畫。(體現(xiàn)橋與周圍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微機或投影儀。
教學步驟
-整體感悟
導人新課。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lián)想到家的溫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chǎn)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板書課題,“美”字寫大,突出一下)
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要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問題.a(chǎn).在作者的眼中橋美在何處?
b.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
c.聯(lián)系課文說說怎樣欣賞一幅畫?
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并不著眼于橋自身的結構美,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b.舉了四個例子:烏鎮(zhèn)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xiāng)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云南、貴州山區(qū)的風雨橋。
c.畫面的構成是否有塊、線、面的搭配;畫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
不失和諧。
■研讀與賞析
(過渡)通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構、種類、功用,更重其美學價值。那么你能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幅畫面嗎7
重點研讀第④小節(jié)。
(出示學生繪制的四幅圖畫)
四人小組討論:
a.說說四幅圖中你最喜歡哪一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畫面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b.請有繪畫天賦的同學點評。
c.我們應從哪些角度欣賞一幅藝術作品?
明確:
a.厚厚實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chǎn)生憋悶感;間或出現(xiàn)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細弱的柳枝拂著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里有形體上的強弱、輕重、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fā)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因橋的輪廓精心設計而和諧統(tǒng)一。
長橋一般建筑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
出現(xiàn)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整個環(huán)境似乎有了靈氣和生命。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閑、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b.點評語言、欣賞的角度。
c.從色彩的搭配、畫面構成(塊、線、面)、景物的選擇(強弱、明暗、動靜等)是否對立統(tǒng)一……角度來判斷。
美句賞析。
(過渡)吳冠中以他畫家的真知灼見,不但告知了我們如何用“美學”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事物,而且他還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上的共鳴。
a.找出意蘊豐富的語句,體味句子的情昧。
b.先四人小組討論,再讓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重點賞析以下語句:
茅盾故鄉(xiāng)烏鎮(zhèn)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xiàn)一座石橋
時,仿佛發(fā)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早春天氣,江南鄉(xiāng)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xié)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田野無聲,畫家們愛于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仿佛孩子們尋找熱鬧。
(過渡)我們從《橋之美》中,體會到了橋的美感,真是賞心悅目。同是寫橋的文章,
《中國石拱橋》與之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拓展延伸
比較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明確: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xiàn)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里橋美在何處,隨后舉了一些具體的例子。但是與《中國石拱橋》這種較為規(guī)范的說明文不同的是,在舉例時,作者并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fā)感情,文字極富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畫家吳冠中的帶領下,一起領略了橋的風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勝收的景致,或纖弱或雄壯或含蓄……讓我們練就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去鑒賞這大干世界吧!
點 評
《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極富表現(xiàn)力,適合朗讀。因此本教案因勢利導,采用以讀帶講的教學方法。
從教學目標上看,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設置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循序漸進, 易于實施。
從教學流程看,用詩句導入,富有內涵,極具感召力。整體感知、研讀賞析、問題設計由淺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沒有機械、繁瑣地逐一分析幾幅圖畫,而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用畫筆或課件描繪自己最喜歡的圖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教學有了活力。讓學生運用美學的知識進行鑒賞,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將品味語言作為本課的學習重點,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的方式,使學生對語言有更真切的體會。拓展延伸部分安排學生賞析影片《英雄》中的畫面,貼近生活,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總之,本教案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的精神,可操作性極強。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25
八年級上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09-25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8-27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16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12-07
語文八年級上冊《背影》教案12-29
語文上冊教案01-17
語文上冊教案03-05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熱門】03-15
八年級上冊語文《美麗的顏色》教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