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精選1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1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2.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上學期已經(jīng)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基礎上,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教材利用三捆小樹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
與過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化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的課程標準理念;更加關注了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力求使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造林對人類的好處嗎?每年我們學校都要植樹,那么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植樹的活動中有哪些數(shù)學問題。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所熟悉的植樹這一生活情境,密切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2.請你認真觀察圖后和同桌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幾捆小樹?每捆有幾棵?)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已經(jīng)到了三年級了,已能從圖中收集信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策略。)
二、解決問題,探索口算方法
1.獨立解答。
學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嘗試計算。
2.小組交流。
讓學生結合“小樹一共有多少棵”這個情境,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義,再說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jīng)歷探索多種算法以及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組代表發(fā)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樹,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計算方法
(1)20×3就是3個20相加:20+20+20=60;
(2)因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這樣20×3可以變成10×6。
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全班交流體現(xiàn)了學生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更加方便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達到算法優(yōu)化目的。)
4.解決問題。
4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請同學們先試著解決,然后小組內交流,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練習
1.口算。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計算結果。
師:上面這組算式,橫行、豎列分別有哪些規(guī)律?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只要學生說得合理,教師就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的能力。)
2.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
3.數(shù)學游戲。
教師事先準備好卡片,以同桌為單位開展游戲活動。
游戲規(guī)則:一位學生取一位數(shù),另一位學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數(shù),然后兩個學生都計算這兩個數(shù)相乘的結果,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2
【教學目標】
一、結合現(xiàn)實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區(qū)的作息時間,會看時間表,能從中獲取需要的信息。
二、能獨立制作自己的時間表,掌握制作時間表的基本方法。
三、在觀察、交流、制作時間表的過程中,養(yǎng)成惜時守信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會看時間表,能從中獲取需要的信息。
2.在觀察、交流、制作時間表的過程中,養(yǎng)成惜時守信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音樂課上都學習過一首歌叫《時間是小馬車》,大家還記得嗎?
齊唱《時間是小馬車》。
是啊,時間匆匆而過,我們要想有所作為就應該珍惜時間,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今天,我們就共同制作作息時間表,做愛惜時間的小模范。
二、玩中學:
1.做一做。
請你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
要求:可制作上學時間的作息時間表,也可制作休息時間的'作息時間表,學生自主選擇。
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內展示、交流。
2.說一說。
。1)第一節(jié)課用了多長時間?
(2)第二節(jié)課什么時候下課?
。3)上午10:00同學們在干什么?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ò淹瓿傻淖飨r間表在小組內展示、交流,然后結合上學的作息時間表,選擇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也可以鼓勵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并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學中做
。1)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結果正確就可。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ǹ勺寣W生借助鐘面算出經(jīng)過的時間,通過想一想、撥一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一場足球比賽進行了80分,到10:10結束,這場足球賽是什么時間開始的?
三、做中得。
1.綜合練習。
。1)小麗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紅8秒跑了60米。小麗和小紅共跑多少米?
。2)小強6:00起床,6:30上學,7:10到校,小強上學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3)兒童游泳隊測試100米蛙泳成績,小強2分28秒,小剛3分5秒,小強比小剛快了多少秒?
。4)動腦筋,回答問題。
、賻讜r整時針和分針重合?
、趲讜r整時針和分針組成一條直線?
③幾時整時針和分針組成直角?
、軓12:00開始,時針走一圈,分針和時針重合多少次?
(這道題學生一定會十分感興趣。讓學生想一想、猜一猜、撥一撥,學生能獨立完成。)
2.實踐應用。
。1)實踐活動。
你上學時,路上用了多少時間,在小組內說一說。
(2)一天共營業(yè)幾小時?
建設銀行門口掛著營業(yè)時間的牌子,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算一算:該銀行一天共營業(yè)幾個小時?
。ㄟ@道題的設計是知識的延伸,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是從7時40分上的,到幾時幾分下課?從上課到下課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你增長了哪些本領?
以后,我們要按照自己做的作息時間表,按時上學、按時上、下課,并幫助低年級的小朋友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教學反思】
在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時,除了運用在表上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外,學生還試著用自己能看明白的豎式去解決,提高了計算準確率和計算速度,但是有的學生總是太馬虎,在分鐘不夠減時,借1時總記不住是60分,導致計算錯誤,還要加強練習。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3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言語表達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算理算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 孕伏鋪墊。
口答
246 355 729
366 217 124 88
49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36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二、 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出示植樹畫面,我們三年級的同學參加綠化祖國植樹活動,觀察畫面,上面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回答:每組有多少人?
你是怎樣列式的?(363)
這個算式該怎樣算呢?小組合作,找一找解決的辦法
匯報:
、俳柚中“舻姆椒▉碛嬎悖ㄔ趺捶中“?);
、谙氤怂愠阂驗123=36,所以363=12
③可以把36看成30+6,所以363可以看成303=10 63=2 10+2=12
、芤部梢园36看成66,所以363可以看成63=2 26=12
你還有什么方法?最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
三、 反饋練習
1、 完成試一試第1題
讓學生先獨立計算,抽幾題說說口算方法,最后引導學生觀察每一列算式,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 完成試一試第2題:用除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列式解答再講評。
3、 完成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注意對個別學習困難學生的指導幫助。
4、 完成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嘗試解答第(1)、(2)兩個問題(什么叫幾倍?)。
引導學生提出其他數(shù)學問題。
四、 總結提高
1、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你是怎樣學的?你對今天的學習滿意嗎?有什么建議?
2、 嘗試完成練一練第5題。
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解決前兩個問題,然后交流反饋。最后鼓勵學生多提其他的一些數(shù)學問題,要求先在小組內提問題,回答問題,再全班交流。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4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知道什么是24時計時法,能夠正確辨認用24時計時法所表示的時刻,能正確地進行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化;會計算經(jīng)過時間。
2.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
3.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1. 能正確地進行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化。
2. 會計算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難點:
會計算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你最喜歡看哪個電視節(jié)目?你知道這個節(jié)目的播出時間嗎?(比如學生回答“大風車”節(jié)目的播出時間是下午6:30,師板書)。
可是老師在電視報上看到“大風車”節(jié)目的播出時間是18:30,這是為什么呢?誰知道?
二、探求新知,講授新課。
。ㄒ唬┱J識24時計時法
觀察鐘面,一天有24時,在一天的時間里,時針正好走2圈。第一圈是從0時(前一天的夜里12時)到中午12時,第二圈是從中午12時到夜里12時,把第二圈的'12小時按照順序與第一圈的12小時排在一起,那么下午1時就是13時,下午2時就是14時……這就是24時計時法。
剛才同學說的“大風車”節(jié)目的播出時間是下午6:30,這是用普通計時法計時,而電視報上“大風車”節(jié)目的播出時間是18:30,這是24時計時法。24時計時法在通訊、交通等部門以及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二)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化
誰知道“新聞聯(lián)播”是什么時間播放?用24時計時法怎么表示?生答,師板書。
觀察7:00 19:00 6:30 18:30,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怎樣將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進行相互轉化?討論。
將普通計時法轉化成24時計時法,就是在時刻上加上12,同時去掉表示時間的早上、上午、晚上等名詞。將24計時法轉化成普通時計時法,就是在時刻上減去12,同時加上表示時間的早上、上午、晚上等名詞。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 P73—想一想。
2. P73—填一填。
重點討論怎樣計算經(jīng)過時間?如果計算兩個整點之間的時間,直接用減法算;如果不是整點,可以先算幾小時,再加上經(jīng)過多少分。
3. P74—畫一畫
。1)這幾個時間都是用24時計時法表示的,怎樣在時鐘上表示出來?(討論)
先將它們轉化成用普通計時法表示,再畫出來。
(2)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yǎng)成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教育。
4. P74—練一練
重點討論2(2)和3,怎樣算經(jīng)過時間?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5
【教學目標】
1.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游園
(1)出示掛圖,創(chuàng)設情境:笑笑想?yún)⒂^這座小公園,有一條小路環(huán)繞著它,你們能算出這座小公園的周長嗎?
(2)學生獨立思考,并解答。
(3)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4)全班交流,鼓勵學生充分說出自己不同的.解法,對于學生的簡便方法進行計算給予充分的肯定。
。5)總結計算多邊形周長的方法。
二、算一算
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2)學生組內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特別是長方形、正方形的計算方法。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建立分數(shù)概念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分數(shù),能自己往下寫分數(sh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shù)的概念。
教學用具:
各類卡片圖,各類折紙。
教學流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說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ㄐ〗Y: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d:出示一個大餅,你能公平公正地來分一分嗎?你能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數(shù)來表示嗎?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shù)來表示,它叫做分數(shù)(板書)
。ǘ┨骄啃轮,不斷摸索:
1.認識。
T:剛才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shù)來表示,這個分數(shù)就是。那怎么來書寫呢?跟著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說: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說:)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折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折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說是。)(學生反對,強調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shù)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shù),把這個分數(shù)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shù),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shù)。(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并說說這個分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說一說: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jù)分數(shù)在圖中涂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shù)的大。
4.它是一個長方形,把它這樣對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塊上涂上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嗎?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今天,你收獲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shù)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24時記時法,使學生發(fā)現(xiàn)和理解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能夠對兩種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換算。并能結合具體情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過的時間。
2、過程與方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逐步養(yǎng)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24時記時法,發(fā)現(xiàn)和理解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把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轉化。
教法學法:
1、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有所悟,在問題情境中學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學有所樂。
2、直觀教學法!鞍俾劜蝗缫灰姟。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豐富的表象信息,激發(fā)學習,突破重難點,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實踐操作法。學生利用學具鐘對鐘面進行觀察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在一天時間里,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鐘面外圈與內圈的數(shù)的關系,使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理解24時計時法。
4、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張揚個性,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實現(xiàn)資源共享,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鏈接生活,初步感知
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具有兩個條件,即認知基礎和情感動力。課始,播放學生熟悉的“新聞聯(lián)播”片頭音樂,讓學生說說這個節(jié)目播出的時刻,學生可能說晚上7時或19時,隨機板書在黑板上,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再播放“新聞聯(lián)播”,在屏幕右上角會出現(xiàn)的“19:00”,讓學生知道19時就是晚上7時,接著詢問學生像19時這樣的記時法你知道叫什么記時法嗎,知道的學生可以回答是24時記時法(板書),那晚上7時呢,12時記時法(板書),初步感知兩種記時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然后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說生活中還在哪見過24時記時法,通過老師的收集演示,了解在一些公共場合,一般都要用24時記時法,使學生認識到24時記時法簡捷明了。從而導入新課,激起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
二、實踐探索,自主建構
1、一天從什么時刻開始。
首先讓學生討論一天從什么時刻開始,出現(xiàn)爭議后,課件出示央視春晚倒計時的場面,當我們倒數(shù)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12,這個時刻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新的一天開始了。讓學生了解一天的開始,在24時記時法里記作0時,12時記時法里記做夜里12時。
2、學生動手撥鐘感受一天的作息時間,知道在一天里時針正好走2圈,一天有24小時。
3、課件演示,感受一天的24時
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隨著鐘面的變化,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讓學生整體感受一晝夜從0時到24時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探索24時記時法的記時規(guī)律,強化對0時的理解,知道今天的開始0時就是昨天的結束24時。
4、觀察鐘面上第一圈、第二圈分別從幾時走到幾時,把鐘面變成兩種記時法的時間軸,直觀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12時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三、深入學習,記時轉化
通過利用剛才發(fā)現(xiàn)的兩種記時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首先讓學生試著把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刻,很快的用12時記時法表示出來。然后尋找規(guī)律,發(fā)現(xiàn)24時記時法轉化成12時記時法需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考慮,12時以前的不減12,直接加時間詞;12時以后的要減12,再加時間詞。
再學習12時記時法轉化成24時記時法,讓學生自己舉例體會轉化的方法,加深對兩種記時法之間區(qū)別與聯(lián)系的認識。
最后練習兩種記時法的轉化,從把24時計時法記錄的電視節(jié)目預告改寫成12時計時法,到生活中的不同計時法互換,層層遞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兩種記時方法,突破重點,體驗成功。
四、理解應用,推算經(jīng)過的時間
1、閱覽時間
9:00—12:00,14:00—16:30觀察圖書館中的閱覽時間。看到這些,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自己試著算一算:圖書館全天開放多長時間嗎?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利用撥鐘,結合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位置變化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2、確定乘火車時刻
(課件出示:車票)從車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小明從家到火車站要20分,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小組討論:他最晚在下午幾時幾分從家里出發(fā)才不會誤火車?這時一個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從火車發(fā)車時刻、加到車站所需時間和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五、課堂小結,回歸生活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建構,用自己的語言理解為什么叫24時記時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并在課后用24時記時法做一份作息時間表,教育學生要合理利用時間,珍惜時間,爭做時間的小主人。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并引入新知。
出示練習題目:籃球場是一個正方形,這個籃球場的長是28m,寬是15m,那么這個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m?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我們已學過求長方形的周長,下面,我們一起討論怎樣求正方形的周長?(出示地磚一塊)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俪鍪厩榫常好繅K地板都是什么形狀的呢?(正方形)
、凇懊窟叺拈L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蹖W生獨立思考:怎樣計算每塊正方形地板的周長?
、苡懻摻涣鳎60+60+60+60=240(厘米);(60+60)×2=240(厘米);60×4=240(厘米)
、莼卮饐栴}:每塊地板的周長是240厘米。
、扌〗Y: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三、練習反饋,鞏固提高
1.有一塊正方形的桌布,邊長是20dm,要在它的'四周縫上花邊,花邊的長是多少分米?
2.每張桌子都是正方形,周長是32分米,現(xiàn)在將兩張桌子拼成一個長方形桌子的周長是多少分米?3張桌子呢?
首先求出每個桌子的邊長:32÷4=8(dm)
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
。1)8×3×2=48(dm)
(2)8×4×2―8×2=48(dm)
。3)8×6=48(dm)
3.用16根小棒擺出不同的長方形,能擺出幾種?寫出它們的長和寬。(以小棒根數(shù)為單位)(四人一組,把各種形狀的圖形都擺出來)
提問:這些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一樣長)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擺成的)
四、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如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實踐活動:先估計,再測量黑板面、數(shù)學書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圍學習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長。
3.課后分組測量并計算學校一個籃球場的周長。(可以使用目測、步測、工具測量等各種方法。)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9
教學內容:
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對生活中某些現(xiàn)象推理、判斷的過程,能對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按一定的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并判斷其結果。
2、通過與同伴交流推理的過程和結果,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和語言表達能力。
3、會用表格來解決推理問題,體會表格的優(yōu)越性。
教學準備:
課件 每人一張白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出示柯南圖片:孩子們,請你們看大屏幕,看看誰來了?
師:柯南,你喜歡柯南嗎?
師:為什么喜歡他?
師:哪厲害呀?
師: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偵探。他為什么有名呀?
師:推理能力很強對嗎?(板書:推理)
師:還有嗎?
師:對了,他善于……。也就是說柯南善于觀察,能夠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所以在破案方面怎么樣?
師:那你們想不想像柯南一樣成為非常厲害的小偵探?
生:想!
師: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些推理知識。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推理
二、在游戲中感受推理
1、判斷粉筆在哪只手里。
師:我們先通過玩兩個小游戲,來感受一下什么是推理?
師把手藏在桌子后面,然后把粉筆放入一只手里。問:來,猜猜在哪只手里?
師:敢不敢確定在哪只手里?
師:有的說這只,有的說那只,為什么不敢確定?
師:為什么我們的答案現(xiàn)在是不確定的呢?舉手說。
師張開了右手,做出舉手的姿勢。
師:剛才當我攥著的時候有的同學說在左手里,有同學說在右手里。當我打開這只手的時候,你能不能斷定它在哪只手里?
生指著我的左手,異口同聲地說:那只。
師:為什么?
生:因為剛才這只手打開了,那它肯定藏在這只手里。
師:因為老師只有……
生:兩只手。
師:那現(xiàn)在排除了一只手,就還!
生:另一只手。
師:這就是推理的一個小知識,它叫作排除法。(板書:排除法)
師:當我們排除了一種可能,它就會確定在……
生:另一種可能。
師:好,現(xiàn)在我們玩第二個小游戲。
2、猜猜他(她)是誰。
師:猜猜他(她)是誰。我們經(jīng)常玩的,誰愿意來玩?
生舉手。師叫到生1。
。ㄓ螒蛎枋觯簬熃幸晃粚W生到前邊,這位學生背對著黑板,師在黑板上寫上一位學生的名字,然后等其他學生看過后就擦掉,然后其他同學為他(她)提供線索,只能說這個學生的特點,不能說出他的名字,然后請這位同學猜出老師寫的是誰。)
師:孩子們,她根據(jù)大家提供的`線索,進行了連續(xù)的思考。(板書:連續(xù))
師:剛才大家給她提供了幾條線索?
師:孩子們,這也是推理,其實在小游戲當中我們就運用了一些推理方法,只不過把很多線索連續(xù)起來思考,看來推理其實就在我們的……
生:身邊。
師:它并不神秘。好,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還帶了一個小任務,柯南想讓老師在三四班找?guī)讉小偵探,當然小偵探一定符合要求。好,那我們就一起走入淘氣和笑笑的校園去看一看那里有什么推理問題。
三、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師出示:學校組織了足球、航模和電腦興趣小組,淘氣、笑笑和小明分別參加了其中一項。
生自主讀題。
師:先說你讀懂了什么?你現(xiàn)在知道了什么?
師:我卻有點疑問,這分別參加了其中一項是什么意思呀?能不能解釋解釋?
師:那就是笑笑參加了足球,淘氣就參加……
師:也就是現(xiàn)在我們還不敢確定他們參加的哪一項。
師:需要什么?
生:線索;證據(jù)。
師接著出示:笑笑不喜歡踢足球,小明不是電腦興趣小組的,淘氣喜歡航模。
生自主讀題,有些孩子開始有想法。
師: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是嗎?
生:嗯。
師:看來我們推理能力是很強,但是孩子們,要想做一名不錯的偵探,很好的偵探,還要能把你推理的過程跟大家……
生:交流。
師:表達清楚。(板書:表達)能跟大家交流。
師:好,現(xiàn)在就請你把你推理的過程記錄在大白紙上。(板書:過程)
師:看誰的過程更有利于我們之間的交流,更能讓家簡單明了。用彩筆寫在大白紙上。
生開始記錄自己的推理過程。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師:好,孩子們請坐好。先來看看黑板。我從我們班搜集到四種方法。都誰用文字表達的請舉手。
(1)交流文字表述的方法
。2)交流連線的方法。
。3)交流列舉、排除的方法(表格的另一種形式)。
。4)交流表格的方法。
。5)綜合交流四種方法。
師:好了,孩子們,我們班出現(xiàn)了四種方法,剛才在大家推理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相同點沒有?
師:抓住了關鍵句,
師:我明白了,他們不僅抓住了關鍵句,而且依據(jù)三條線索進行逐步的推理,其實他們的過程是怎樣的?
生:一樣的。
師:而且最后推理出的結果怎么樣?
師:方法不一樣,但是你能給這些方法分分類嗎?
師:好了,孩子們,那也就是我們的推理方法大體分為……
生:兩類。
師:一類是把推理的過程用文字表達出來,跟寫日記似的,對吧?還有一種……
生:簡便。
師:好,那么讓你再次選擇推理過程的表達方法,你會選哪邊的呢?
生:表格,簡單。
師:也就是你選擇這邊這類,簡單明了,是嗎?
生:對。
師:那剛才說了,我們把它歸為一類,因為它們有著共同點,那這三種你覺得哪個更簡單明了,一眼就能看懂。
生:表格那個。
師:它把很多的信息都寫在表頭上,然后綜合起來進行推理。
生:我覺得應該是第一個更清楚。
師:第一個把所有推理的過程都寫出來,你覺得比較清楚是嗎?
師:但是如果,既能把推理過程表達清楚,又能讓大家看起來比較簡單,你覺得是哪一個?
師:剛才說了,在表達過程中我們有很多種方法,但是一定要選擇一個便于和大家……
生:交流的。
師:好了,其實表格的方法,在推理過程中是經(jīng)常用到的。(板書:表格)它能夠讓我們更加有序的思考,而且能夠把推理的過程表達得更加……
師:好,那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表格是否有這樣的作用。請你打開數(shù)學書86頁。
四、用表格來解決推理問題。
1、在比較中感受表格。
2、練習用表格解決推理問題。
3、提高題。
師:好,請你看大屏幕。出一道難一點的題。
師出示
四個學生A、B、C、D正在上自習,他們當中有一個人在練字,一個人在畫畫,一個人在寫作業(yè),另一個人在看書。
1、 B沒有寫作業(yè),也沒有練字。
2、 C不在看書,也不在練字。
3、 D不在看書,也沒有寫作業(yè)。
4、 A在專心的畫畫。
他們各自在做什么?
五、總結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結合應用“乘除法”等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感受列表策略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解決“租車”和“購買紀念品”兩個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讓學生掌握列表等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課題:淘氣他們學習今天要組織同學們去游樂園玩耍,這節(jié)課,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游園吧(板書課題:我們一起去游園)。
一、租車
1.出示情境圖
師: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生1:數(shù)學信息是:有48人去游園,需要租車,小車每輛最多乘12人,租金是120元,大車每輛最多乘18人,租金是160元。
生2:問題是:可以怎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師:把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讀兩遍,獨立思考,再與同伴說一說:可以怎么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生:獨立思考,與同伴交流可以怎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學生匯報思考的過程:可以租3兩大車,坐54人,有6個空位,租金是3×160=480(元);
2.師:到底有幾種租車方案?我們來整理一下吧。出示列表:把你想到的租車方案,依次序填在表格里。
小車輛數(shù) 大車輛數(shù) 可坐人數(shù) 租金/元 方案1 方案2 生:獨立完成表格,把各種租車方案都填在表格里,交流展示。
展示完學生的列表后,師選出學生(有條理思考的)代表方案展示
小車輛數(shù) 大車輛數(shù) 可坐人數(shù) 租金/元 方案1 4 0 4×12=48 4×120=480 方案2 3 1 3×12+18=54 3×120+160=520 方案3 2 2 2×12+2×18=60 2×120+2×160=560 方案4 1 2 1×12+2×18=48 1×120+2×160=440 方案5 0 3 3×18=54 3×160=480 3.怎樣租車最省錢?
。1)觀察上面幾個方案,如何做最到省錢?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最省錢的是方案4:租1輛小車和2輛大車440元。
師:為何方案1和4都是坐48人,相同的人數(shù),為何租金不同?
。2)淘氣說:如果我們是40人,怎樣租車最省錢?你們能幫幫淘氣嗎?學生用列表的方法試著解決問題,匯報:租2輛小車,1輛大車省錢。
小結:租車最省錢的策略是:車上的座位盡可能坐滿,如果坐不滿,空座位必須盡可能少,盡可能用大車。
師:解決了租車的問題,同學們開心的乘車去游樂園里玩耍了。在游園的時候,同學們又遇到了數(shù)學問題,請我們幫忙解決呢。
二、購買紀念品
1.師出示情境圖:觀察情境圖,你知道了什么?
生:觀察,匯報:小包裝里有3個玩偶,每盒5元,大包裝里有4個玩偶,每盒6元。買30個玩偶,可以怎么樣買?
師:大小包裝各需要幾盒?獨立思考問題“可以怎樣買?”
請你寫出3種購買方案,哪種最省錢?
問:怎樣寫出你的方案呢?(生:用列表)
2.學生在題單上完成表格2,交流展示
小包裝 大包裝玩 偶數(shù)量 金額 方案1 2 6 2×3+6×4=30 2×5+6×6=46 方案2 6 3 6×3+3×4=30 6×5+3×6=48 方案3 10 0 10×3=30 10×5=50 比較:哪種方案省錢?討論:省錢的'方案有什么規(guī)律?(盡量購買大包裝盒的省錢,因為大包裝盒里每個玩偶的單價少)
生:觀察表格,思考,交流,匯報。
3.師:利用列表還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生:自由回答
三、鞏固應用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用列表的方法解決了租車和購買紀念品時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F(xiàn)在你能用學到的知識,幫助笑笑和淘氣解決他們在游園時遇到的問題嗎?
1.笑笑的問題是:買50個玩偶,怎樣買最省錢?
2.淘氣的問題是:如果大車可8人,小車可坐5人,我們28人乘車,怎樣安排車輛空座最少?
學生獨立思考,用列表的方法,解決這兩個問題。
師巡視,個別指導。
學生展示,匯報。
四、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游園的活動中,學到了什么數(shù)學知識?
學生回顧,思考,自由發(fā)言。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11
設計說明
1.結合情境,進行有效學習。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蓖ㄟ^呈現(xiàn)淘氣存零用錢的情境,引入小數(shù)的加減法。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明確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自主探究,實現(xiàn)知識遷移。
在上課的開始,首先進行了整數(shù)加減法的復習,并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即列豎式時應注意什么,計算時應從哪位開始算起。通過復習,有目的地對學生的思路進行有效引導。當學生在解決所提的問題時,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算法。在學生的匯報中,追問:怎樣才能保證相同的數(shù)位對齊?學生馬上就說出只要小數(shù)點對齊就可以了。這樣,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印象深刻。由于有了復習的鋪墊和探究中適時的點撥,學生很自然地實現(xiàn)了從整數(shù)加減法到小數(shù)加減法的知識遷移。最后總結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以舊引新,喚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
1.回憶整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筆算:35+52 168-27
想一想:
(1)在計算整數(shù)加減法時,列豎式應注意什么?
(2)計算時應從哪位開始算起?
學生獨立計算后個別匯報。
2.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小數(shù)加減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在回顧整數(shù)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同時,為探究新知作鋪墊。
⊙探究新知
1.解決第一個問題:淘氣兩個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錢?
(1)觀察主題圖,獲取數(shù)學信息。
(2)說說獲取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淘氣兩個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錢?
(3)想一想應該用什么方法解答。
(用加法解答,列式為11.5+3.2)
(4)探究算理和算法。
師:請同學們估一估大約有多少元。
組織學生各自獨立探究計算方法。
學生集體交流后個別匯報。
預設
生1:把元化成角來計算。
11.5元=115角 3.2元=32角
115角+32角=147角147角=14.7元
生2:用豎式計算。 生3:用小數(shù)計算。
(5)組織學生討論:
、偃N算法有什么共同之處?(相同單位的數(shù)才能直接相加)
、谟秘Q式計算小數(shù)加法時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小數(shù)點一定要對齊;小數(shù)點對齊,就是相同數(shù)位對齊,不對齊就不能直接相加)
(6)集體評議:哪種算法比較簡單?(教師引導學生直接用小數(shù)來計算并掌握這種算法和算理)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4頁。練習二十的第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周長和面積的含義,以及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怎樣導出的。并能根據(jù)它們的含義和公式計算所學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教具準備:
教師把教科書第134頁的兩個圖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周長和面積的含義
教師:我們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分別說一說多邊形和圓的周長的含義。然后,教師用教科書上的結語進行概括: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計量周長要用什么計量單位?(要用長度單位。)
教師:我們還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形的面積?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然后。教師用結語進行概括: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頃、平方千米。)
請你用手勢比劃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大小。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中間的圖,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讓學生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較。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左圖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而平行四邊形的周長長一些(它的高與長方形的寬相等,那么兩斜邊就要長一些);右圖中的兩個圖形的面積不相等,但是周長是相等的。
二、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下面的圖。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這些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請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各是怎樣計算的。它們的計算公式是怎樣導出的?先復習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然后,復習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基礎,正方形的有關公式是在長方形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因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都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圓的周長公式是怎樣導出的?(通過實驗導出的。)
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怎樣的關系?
表示什么?它是哪兩個數(shù)量的比值?
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圓轉化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教師:從前面的復習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哪個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最基礎的?(長方形。)
教師還可以把圖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整理成下表: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三十的第1題。
教師說明要求,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做練習三十的第2題。
題目中沒有給出數(shù)據(jù),讓學生先判斷要求面積需要哪些數(shù)據(jù),然后自己想辦法量出數(shù)據(jù),再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磳W生做題有什么問題。集體訂正時?梢宰寣W生說一說有沒有不同的做法。
3、做練習三十的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說一說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明道理。必要時,教師可以畫圖演示。
4、做練習三十的第9題。
先讓學生認真審題,明白題中所說的事情,然后指名說一說題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學生明白后,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四、小結
(略)
五、作業(yè)
練習三十的第4、5、6、7、8、10題。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13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能讀、寫分數(shù)。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3、體會分數(shù)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秋游圖,把每種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用拍手表示。
二、認識幾分之一、操作深化。
1、直觀操作、初步感知。
老師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問:半個可以用什么數(shù)表示?
揭題:認識分數(shù)。(板書:認識分數(shù))
小結:把一個蛋糕平均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貼)
2、操作理解,深入認識。
老師這里有一張長方形紙,你能折一折,并涂出這張紙的1/2嗎?
學生活動。
這些折法都不同,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1/2表示?
師:雖然折法不同,但他們都把這張長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3、辨別判斷,鞏固認識。
下面哪些圖形的涂色部分也可以用1/2來表示?
4、聯(lián)系生活,豐富認識。
想想看,在生活中1/2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看來: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5、認識幾分之一(5分)
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你想試著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嗎?
。ㄐ〗M活動:表示出圓、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匯報:說說看你表示的是幾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每人向同組的小伙伴介紹自己表示的分數(shù)。
小結:把一個物體或者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6、教學各部分名稱及寫法。
7、用分數(shù)來表示一些圖形的涂色部分:想想做做1
誰來說說看圖1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哪個分數(shù)來表示?圖2呢?說說看為什么能用1/6表示?圖3圖4
8、感受幾分之一與1的關系:想想做做3
請大家看屏幕,把一張紙條全部涂滿顏色用1來表示。
隨著電腦的演示,讓學生猜猜看:現(xiàn)在涂色部分是這張紙條的幾分之一?
觀察一下從中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小結:同樣長的紙條,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三、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1、實驗:(每小組有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實驗:用兩張同樣大小的紙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2、1/4,再比一比它們的大小。
小結:1/2大于1/4
2、猜想
那請你猜一猜,1/8和1/2、1/4比一比大小怎樣?
你是怎么想的?
3、驗證
用另一張同樣大小的紙片折一折、涂出它的1/8,和它的1/2、1/4比比,看看我們的猜想正確嗎?
小結:通過實驗我們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越多,表示每一份的分數(shù)就越小。
4、想想做做第5題。
四、全課小結
1、回顧一下,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找分數(shù):其實分數(shù)就在我們身邊,讓學生在熟悉的教室中尋找分數(shù)。
3、小結:生活中的分數(shù)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做有心人,善于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大膽猜想,勇于探索,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收獲。
4、介紹分數(shù)產(chǎn)生的歷史。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2~113頁上的例1~例5,練習二十七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和學生都準備長方形紙條若干張,圓形紙片1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分梨。
提問:把12個梨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幾個?可用幾表示?(板書3)
2.分繩子。
提問:把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長?可用幾表示?(板書2)
3.分鉛筆。
提問:把 3枝鉛筆平均分給 3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幾枝?可用幾表示?(板書1)
二、新課
1.教學例1。
(1)教師提問: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可用幾表示?教師演示:把一個餅(實物圖)平均分成兩塊,把分后的兩塊重合起來,讓學生看到它們的大小完全一樣。告訴學生這樣就把餅平均分成了兩塊。
。2)把一個餅(實物圖)分成大小不等的兩塊。提問:可不可以說是平均分成了兩塊?為什么?
平均分的這半個餅可不可以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數(shù)表示?
教師講解:過去我們學過的0、1、2、3都是整數(shù)。遇到不夠1個的情況,就不能用整數(shù)表示,比如這半個餅。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數(shù)分數(shù)。
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塊,我們就說每塊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用分數(shù)表示就是(板書)。
。3)指導學生讀。
。4)指導學生寫。
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塊,在橫線下面寫
2.表示其中的1塊,在橫線上面寫1,寫作。(教師在兩塊半個餅上分別寫上。)
。5)涂色練習。
讓學生拿出一張圓形紙片,試折出它的,涂上顏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寫上。
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條,試折出它的,涂上顏色,并標出。
。6)指導練習。
教師拿出畫有下面幾個圖形的掛圖,讓學生判斷圖中哪些陰影部分是原圖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說明理由。
3.教學例2。
。1)先出示一個整圓,再把它平均分成三份。
提問:這個圓被平均分成了幾份?
每份是這個圓的幾分之幾?
想一想:是不是只要把一個圓分成三份,每份都是它的三分之一?
。2)指導學生寫出。
。3)讓學生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折出它的,并標上。
4.教學例3。
學生自己拿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再對折。
提問: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幾份?
每一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把這個分數(shù)寫出來。(一人板書,全班齊練。)
數(shù)一數(shù)這張長方形紙上有幾個。
5.教學例4。
先讓學生看教科書上的圖: ,再填空:
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寫作。
6.教學例5。
。1)指導學生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再對著尺子上的刻度,把線段平均分成10份。
提問: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幾份?
每份是1分米的幾分之幾?
。2)讓學生在自己畫的圖上標出。
。3)數(shù)一數(shù)這條線段一上有幾個。
7.教學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1)教師指出上面我們學習這樣的數(shù)都是分數(shù)。
。2)結合介紹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讓學生回答:
分母表示什么?(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
分子表示什么?(其中的1份。)
三、課堂練習
1.做一做中的第1題。
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可以讓一些先折出來的同學示范怎么折。分數(shù)的折法很多,只要學生能折出最常見的幾種折法就行了。
2.做一做中的第2題。
這道題是判斷題,學生判斷后要說一說為什么。
3.做練習二十七的第1~5題。(第1題、第2題、第3題、第4題、第5題)
四、課外作業(yè)
用正方形紙片分別折出它的。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1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及幾百幾十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 進一步體驗除法的意義,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迅速正確的計算
教學方法:
探索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練習,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數(shù)。
二、新授
1、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滲透環(huán)保教育。提出問題:可以分多少組?
2、 將學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書。并用全班學生一起復述,使每個學生弄白算法。
3、 將答案完成在書上。
4、 完成試一試第1~2題。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第2題先說說用什么方法作,然后由學生完成。
三、練習。
完成P11 1~3題
第一題,學生獨立完成
做完后交流算法。
第2題:先讓學生看圖,明白圖意,然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3題:先讓學生看圖,明白圖意,然后根據(jù)問題選擇有用的數(shù)字信息。
四、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 自己學得怎樣?
學生聽算,做完后交流。
學生看圖,從圖中獲得數(shù)學信息。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與同伴進行交流。
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交流算法。
從圖中獲得信息,然后獨立完成。
學生自己完成,個別學生給于適當輔導。
學生互評,自評。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1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8~100頁的內容
教材簡析
這節(jié)課是認識分數(shù)的第一課認識幾分之一。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由分幾個東西每人能分到整數(shù)個到分1個蛋糕,每人分不到一個,體會分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而后通過實物圖直觀顯示 的意義。試一試和想想做做提供了許多練習形式,為學生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奠定了基礎。借助于圓紙片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以及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不僅使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得到了鞏固,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意識。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實物或圖形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目標
1、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
2、會借助實物或圖形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小。
3、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中,正確地理解概念。
4、培養(yǎng)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意識,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體驗分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
1、談話:同學們,在家里或在學校你們有沒有分過東西呀?(請學生說說分東西的情況,進行適當?shù)乃伎冀逃С銎骄郑?/p>
2、出示例1圖(先不出示蛋糕)。問:圖上兩人在分什么呀?誰來幫他們平均分這東西呢?(根據(jù)學生說的結果,板書:2個、1瓶)
3、出示蛋糕,問: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同桌說說看,你打算怎樣分呢?(根據(jù)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分的過程。)
4、問:每人得幾個呢?(板書:半個。)
5、師:剛才我們平均分了三樣物體,得到了三個結果,你覺得哪個結果比較特別呀?(體會半個這個結果的特別之處:〈1、是漢字。)
6、你能創(chuàng)造一個數(shù)或者符號來表示半個嗎?(學生獨立創(chuàng)造,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
7、你想知道現(xiàn)在人們用哪個數(shù)來表示一半嗎?(板書 )介紹這個數(shù)的來歷。問:人們?yōu)槭裁从眠@個數(shù)來表示一半呢?(同桌議一議,初步體會各部分的含義)
8、師:這個數(shù)就讀作二分之一,其實,半個就是二分之一個。像 這樣的數(shù),我們稱之為分數(shù)。(板書分數(shù))
9、下面誰來說說看,我們剛才是怎樣得到一個蛋糕的 的?
[評:這一學習過程自然又流暢,學生不知不覺中經(jīng)歷了分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并積極的創(chuàng)造分數(shù),并與 比較,體會了分數(shù)的優(yōu)越性,并且初步理解了分數(shù)各部分的含義,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二、聯(lián)系生活,多重感知,理解的意義
1、師:吃完了蛋糕,他們又玩起了折飛機,可是紙只有一張三角形的紙,怎么辦呢?(讓學生說說怎樣平均分?多媒體演示分法)
2、師這樣平均分成2份以后,每一份都是原來這張紙的 。
3、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的 。你還會找出其它圖形的 嗎?(學生動手折)
4、學生交流。
找長方形的 時,請幾位同學分別演示,多媒體演示并比較幾種分法。
問:為什么折法不一, 形狀也不一樣,卻都是這張長方形的 呢?
[評:理解 是理解其它分數(shù)的一個基礎,教師以 為突破口,采用聯(lián)系生活、多重感知的方法,特別是找長方形紙的 的多種方法,使學生對于分數(shù)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體會。]
三、嘗試遷移,設疑激趣
1、有人也找出了幾個圖形的 ,(出示圖)你認為對不對?同桌討論一下。
2、那你認為圖3的涂色部分該用什么數(shù)表示呢?
你是怎樣想的?(同桌說一說)
3、問:除了紅色部分可以用 表示外,還有哪部分也可以用 表示?
[評:從 到 的教學,過渡自然,學生通過遷移、比較、討論,很好地理解了 的含義。]
四、大膽猜想,自主探索,認識其它分數(shù)。
1、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 、 ,猜猜看,你覺得還可能會有其它分數(shù)嗎?能把它們寫下來嗎?
2、學生匯報,師示范寫。
(選擇其中的一個分數(shù),請學生用圓紙片折一折,說一說。)
3、師: 有沒有? 呢?(師生一起寫)
師:其實分數(shù)各部分都有它的.名稱。請自學教材P100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4、你能用分數(shù)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嗎?
問:為什么這些分數(shù)的分母都不一樣呢?為什么它們的分子都是1呢?
[評:認識分子是1的其它分數(shù),形式較為開放。并通過學生自學,認識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通過最后一題的分子、分母的比較,學生更深化了對分數(shù)的認識。]
五、學習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小
1、師:你會折出一個圓紙片的幾分之一嗎?(學生自由折,上來演示,并將學生折的圓紙片在黑板上。)
2、出示兩個分數(shù)之后,請學生比較這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問:你認為哪個分數(shù)大呢?你是怎樣比的?
3、再請學生展示折出的分數(shù),并與前面的分數(shù)進行比較。
4、師:老師折出了這張紙的 ,你認為這個 應該排出哪里呀?
5、師:如果折出圓紙片的 ,應該排在哪里?為什么?(讓學生體會:分得份數(shù)越多,每一份就越少)那我們一開始折出的 ,又該排在哪里呢?為什么?(分的份數(shù)越少,每一份就越多)
[評: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小,是重點也是難點。教師通這借助折圓紙片的幾分之一,并為它們排隊的方式,符合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也很好地突破了難點。]
六、生活中的分數(shù)
1、師: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砸姷椒謹(shù)。出示黑板報圖(將其改成 和 的大。f說科學天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園地呢?哪一部分大一點?
2、師:你能舉些生活中分數(shù)的例子嗎?(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shù)囊龑аa充)
[評:與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
3、小結:生活中到處都有數(shù)學,我們要善于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看事物,這樣我們學的數(shù)學才是有用的數(shù)學。
七、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分數(shù),你還想進一步了解關于分數(shù)的哪些知識呢?
[評:最后一問,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不知不覺中將課堂引伸至課外,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
[總評]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集中而又不單一,教者緊緊圍繞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先獲得感性認識,又通過觀察、折紙等實際操作,把圖和數(shù)有機結合,在讀者討論、交流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大膽猜想、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使學生獲得了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1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
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的質量
。1)老師手里握著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里有什么,并估測它的質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只熊哥哥約重多少千克?
2、講故事
師: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條河岸上,這條河,河水很清,在河對岸也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住著白兔、小猴等動物。
3、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師:
(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第十一頁,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只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么?
。3)匯報;
4、小結:
。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5、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匯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
四、全課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18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俪鍪剧娒妫]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诔鍪剧娒妫ㄓ忻脶槪核c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塾^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苷乙徽遥赫乙徽易约簩W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俳沂荆好脶樧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僬n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谡n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蹖W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發(fā)現(xiàn)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僬n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诮榻B秒表的計時方法。
、壅n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
、茏x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菽氵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①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
課件驗證。
、趯W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⑤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fā)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薷惺軒酌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
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估算北師大版數(shù)學初二上冊教案01-02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1-19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1-09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復習教案01-27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