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數學教案范文匯編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發(fā)現能按一種圖形的數量不變,另一種圖形的數量遞增或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2、大膽嘗試,體驗發(fā)現的樂趣,進而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活動準備:課件、教學具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排排,發(fā)現排排家里的規(guī)律。
二、整理積木1、積木亂了,排序。自由排序。
2、排排怎樣排的,幼兒排序。
3、積木變化,排序。
三、總結活動反思:
排序是孩子們在生活中接觸的比較少,所以一開始教師創(chuàng)設排排家積木亂了來引導孩子排序。之后是操作,操作分三次。聽課的老師覺得前兩次的操作沒有提升,應該合并成一個。之前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加一個小朋友自由操作環(huán)節(jié)。這樣層次更加明顯。
本次的骨干活動,讓我的收獲很大,知道自己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還需很大的努力。希望自己可以通過不斷地努力,成功上好每一節(jié)教學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這一活動來源于生活。年歷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是比較常見的,在年歷中蘊涵著很多知識,特別是數學方面的知識,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讓幼兒學習了解生活中的數學,使數學教學充滿生活的氣息。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一年有十二個月,有大月小月之分。
2、學習使用年歷查找日期。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日常已觀察過年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知道自己的生日,認識漢字年、月、日。
2、房子年歷卡片、數字卡(12、365、31、30、28)、漢字卡(大月、小月、平月)
活動過程:
一、出示房子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看看,這里有幾座房子呀?(12)每座房子里面住著一些數字寶寶,請大家仔細觀察每座房子里住的數字寶寶一樣多嗎?奇怪。怎么有的住了31個、有的住了30個、有的又是28個呢?想知道原因嗎?請聽個故事,答案就在故事里。”
二、欣賞故事,加深理解。(邊講邊出示數字卡)
1、師:“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有多少個?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幾座房子?”
2、師:“這12座房子連起來就是1年,每座房子代表1個月,那一年共有幾個月呢?”
小結:原來一年有12個月把所有的天數加起來總共有365天呢。
三、了解大月小月。
出示數字卡(31、30、28)
1、師:“剛才我們發(fā)現有的月是31天、有的月是30天、還有的是28天,是哪幾個月呢?請三個小朋友來找一找、排一排。”
2、師:“誰能將這幾個月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排列。”
3、師:“現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第一排31天的這幾個月和下面一排30天的這幾個有什么不同?”
小結:我們把所有是31天的月叫大月,是30天的月叫小月。
4、師:“還剩幾月了?有幾天?二月是這一年中天數最少的一個月,我們叫它平月!
總結:剛才我們了解了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是平月只有28天。
四、了解練習查找日期。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呢?我們來找找在哪?”(請個別幼兒來找)你是怎么找的?”
小結:原來先要找?guī)自,然后在它下面找(guī)滋枴?/p>
2、集體練習“找生日”。
師:“前幾天請小朋友回去了解了自己的生日,想不想來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在哪?”“誰愿意來告訴大家你的生日在哪是幾月幾日?”筆圈。
3、個別操作,鞏固練習。
師:“老師來考考大家,這是哪一年的年歷?在一年中要過很多節(jié)日模擬知道這是什么節(jié)嗎?能把這些節(jié)日9從年歷上找出來嗎?”(幼兒互相說說,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在年歷上找自己的生日、節(jié)日,回去可以幫爸爸、媽媽找找他們的生日,還有其他的一些節(jié)日!
活動反思:通過以故事的形式展開,使幼兒比較形象、直觀的了解的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活動中給幼兒提供了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幼兒的興趣較濃厚。
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幼兒園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溫州三幼得勝園區(qū) 潘雪如
活動目標:
1、感知輕重,知道要有兩個或者幾個物體才可以比較重量。
2、學習用自然測量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用工具測量來比較三個物體的重量,并做好記錄。
3、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學具筐:面霜瓶、積木、天平8個。
2、皮球、桶、紙盒、水瓶、鉛筆盒、杯子、積木、瓶子各兩個。
活動過程:
一、提出概念。
1、請一名幼兒上來。
。1) 今天老師想給XXX小朋友比重量,你們覺得一個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辦法呢?你們覺得誰重?
。2) 今天老師帶來了蹺蹺板,看看誰重一點?我給重一點那邊貼上箭頭向下的標記。
。3) 小結:原來比重量要兩個或者幾個物品才可以比較,一個物體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兒探索。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兩樣物品,老師請你們來給他們比一比輕重。
(2)我請兩個孩子一組,站在桌子旁邊去找兩樣物品比輕重,給重的那樣東西貼上朝下的箭頭。
2、小結:原來我們用我們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三、工具測量。
1、出示三樣物品。(三個玩具)
(1) 剛才我們給兩樣東西比了重量,我這里有三樣東西,誰愿意上來給他們比較輕重。誰跟他有不一樣的意見?
。2) 那到底誰排的對呢?我也不知道。當我們用手也沒辦法分出輕重的時候,那我們就需要一個準確的測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們先將兩個物品進行比較,把輕的那個拿下來,重的那個不動。然后再把第三個物品拿來進行比較。那這個比其他兩個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輕的,中間這個叫什么呢?他叫不輕也不重。
。4) 因為他最重的要輕,比最輕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輕也不重。一起來說說看。(貼上箭頭)
。5) 教師示范記錄表。
2、幼兒操作。
。1) 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邊,合作一人記錄,一人測量,給三樣物品比輕重。
。2) 教師檢驗:將幼兒的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樣的檢測一次。
。4)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比較輕重,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數學:貓捉老鼠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fā)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活動準備:
老鼠(背后有式題)、小貓頭飾、拱形門、海洋球(球上貼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數字為1-10)、算式題(幼兒、老師都有)、彩旗(旗上有數字)、布置場景、鈴鼓一只、雪花片
活動過程:
1.老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貓寶寶
師: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來,坐上火車,出發(fā)啦!(火車音樂)
進場后轉一圈
2.無意發(fā)現鼠跡
師:呀,這里真漂亮,你們找個朋友玩一會兒吧!
寶寶,你們快來看哪,這里怎么亂七八糟,是誰干的呀?瞧,這里還有老鼠腳印呢!
幼:老鼠
師:喔。原來是老鼠干的壞事情呀,我們來收拾一下(帶領幼兒將垃圾撿干凈)
師:寶寶,來,我們坐下來想用什么辦法對付他們,好嗎?
幼兒坐好后
師:寶寶們,你們想用什么方法對付他們呢?
幼兒討論回答。
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得辦法真多,現在媽媽就來教你們一些捉老鼠的本領,好嗎?
3.老師教本領
A.看誰腦筋動得快(看算式說答案)
師:媽媽現在就來看看哪個寶寶的腦筋動得最快,好嗎?
出算式,幼兒說答案
B.對暗號(復習對數游戲)
師:剛才,寶寶們的腦筋動得真快,現在媽媽還要來考考你們,待會兒抓老鼠時,媽媽和你們會有聯絡暗號,我們的暗號是看媽媽小旗上的數字,聽媽媽跺腳,你們接下去跺,讓媽媽跺腳的次數和你們跺腳的次數合起來是小旗上的數,好嗎?
C.看誰耳朵靈(聽得數出算式)
師:現在媽媽要來考考你們的聽力,看誰的聽力最棒,好嗎?請你們從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媽媽拍鈴鼓,你們聽是幾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媽媽鈴鼓聲一樣,那就站起來,好嗎?
D.打靶(綜合練習)
師:現在媽媽來請你們玩?zhèn)游戲,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來,好嗎?
幼兒擺好椅子后
師:寶寶,瞧,這里有什么,知道怎樣玩嗎?誰來說一說
老師交代要求,幼兒練習投擲,玩后,老師檢查對與錯。
4.執(zhí)行任務
師:寶寶,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現在我們就出發(fā)去抓老鼠啦!來跟在媽媽后面
放音樂,走一圈,停下
師:寶寶們,現在媽媽先去試探一下,待會兒我們用暗號聯絡,好嗎?
老師悄悄走過去,用小旗揮揮,跺暗號,幼兒回答。
A.先派一名幼兒抓
師:瞧,老鼠真狡猾,還有問題讓幼兒回答對了才能真正抓住。寶寶把題目算出來,抓住一只就到媽媽這里來領獎。
幼兒計算后到老師那里那雪花片(老師看幼兒題目是否正確,如正確才給予雪花片)
老師小結:今天開心嗎?誰抓的老鼠最多?
5、結束部分
帶幼兒開火車回家。
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制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么做呢?”
(1)介紹制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么?“(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請你把你做的正方體找出來,說說它是什么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6個面里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斑@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并說說你送的是什么形體。
4、搭積木游戲
數一數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門卡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加減運算,能正確地列出8的加減算式。
2、嘗試用三個數字在符號板上擺出不同的加減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和減法的互換關系。
3、積極地動腦思考,主動探索數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過7以內各數加減法及8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符號底板(底板分成四格,兩格上寫有加號和等號,另外兩格寫有減號和等號,符號中間有空間便于寫數字),8、3、5三個數字各一張,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14、15、16),幼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奇怪的門卡。
——教師:爸爸帶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們住飯店時,服務員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教師(出示符號底板和8、3、5三個數字):服務員說,當他們用這三個數字在門卡上擺出四道力口減算式,才能順利地拿到門卡進房間。你們愿意來試試嗎?
——幼兒思考。請個別幼兒來演示,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算式,集體檢查。鼓勵幼兒用三個數擺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2、幼兒操作活動。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觀察8座小房子,根據房子的顏色,在加減符號旁邊填寫數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觀察左邊的數字,請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觀察三組蔬菜,想一想:哪兩組蔬菜力口起來和下面的數字相同,請畫線連起來。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第15、16頁引導幼兒練習8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加減運算。(也可以采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舌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曰;騾^(qū)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fā)現兩道加法算式的數字都相同,但加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不同;兩道減法算式是等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交換了。
——請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結果,看看有沒有同樣的發(fā)現。表揚正確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的幼兒,然后結束教學活動。
大班數學活動:保齡球館
舟山海娃幼兒園 虞 益
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幼兒學習時,經常會出現機械記憶的情況,有些雖然開始關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論事”地擺弄桌面材料為主,比較單一、乏味。新《綱要》中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齡球就是孩子們生活中常玩的一個合作體育游戲,整個活動以保齡球館為游戲情節(jié)線索,以兒童思維發(fā)展的理論為依據,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fā)現一些簡單的規(guī)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將數字10分成兩個部分時,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組數。
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多組分和記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能用符號表示,體驗互換、互補關系。
3、在游戲活動中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保齡球若干 記錄表 皮球 投影儀 獎品 抽獎箱
活動過程:
一、幼兒游戲,記錄結果
1、引題:樂樂保齡球館今天開業(yè)了,你們想不想去嘗試一下?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分表,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2、介紹規(guī)則:等會三個小朋友一組,請你們商量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量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請你看清楚記錄表的左上角是數字幾,就到幾號保齡球館玩。
3、游戲與記錄
二、交流結果,梳理經驗
1、交流結果
師:你是怎么記錄的?
2、引導梳理
教師提升:10個保齡球可以分成3個站著的和7個倒的。3和7合起來是10。
3、探索互換規(guī)律
4、用已知規(guī)律整理記錄表
師:在老師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記錄你們還有嗎?是不是你們打保齡球的所有記錄都在這上面了?
師:現在請你們三個人一組將記錄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讓它有次序、很整齊、也記得牢、不會漏掉、也不會重復。
幼兒交流記錄表。
三、頒獎活動,遷移經驗
1、交待規(guī)則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抽獎箱)抽獎時間到了!每個小朋友可以到抽獎箱里摸一張獎券,請你們看清楚是幾元的獎券,每張獎券只能領兩種獎品,兩種獎品合起來的價格剛好是獎券的面額。
2、領取獎品
3、交流分享
師:你拿的是幾元的獎券?你用這獎券領了哪兩樣獎品?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7以內的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7以內的數)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fā)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活動準備:
1-7的數字娃娃,大寫數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圖片7張,四個星期轉盤,星期娃娃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 復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
1:今天數字娃娃也來到我們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同時出示無序的數字1—7),請你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數字娃娃排隊,還要說出排在第一的是哪個數字娃娃。
2:以“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形式鞏固鄰數。
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朋友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朋友。幼兒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了解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
1:現在我們要和數字娃娃一起來聽一個童話故事,聽的時侯要仔細聽,故事里講了什么。
老師講述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講完后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
它給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ɡ蠋熾S幼兒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順序。)
強調: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請你們幫星期妹妹來排隊,好嗎?(排好隊后讀一讀)
2:轉盤游戲“找鄰居”。
老師示范轉動轉盤,然后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guī)則:轉動轉盤后,指到星期幾,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游戲反復進行3—4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周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三:幼兒操作活動:轉盤游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3大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是星期幾和星期幾。
。ㄗ層變和ㄟ^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感念。)
四:活動評價: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jié)課認識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講講玩星期轉盤游戲的感受。
五:分組進行角色游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戴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著星期一發(fā)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余六個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游戲繼續(xù)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欣賞動畫的過程中,學習7的第一組加減。
2、借助動畫演示,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加減的互逆規(guī)律。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二、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學習7的第一組加減》
幼兒每人一套數字
三、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問答游戲:復習7的組成與分解點擊課件,出現貓媽媽:"小朋友看,誰來了?貓媽媽要和小朋友做一個問答游戲!
點擊課件,貓媽媽問:小朋友,我問你,7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回答:7可以分成1和6依次復習7的組成和分解,貓媽媽表揚小朋友"棒極啦!"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
基本部分:
(一)欣賞"小貓釣魚",學習7的`第一組加減。
1、演示課件,幼兒欣賞動畫,回答問題。
(1)小貓咪也來啦,看一看,貓媽媽和小貓一共有幾只?你是怎樣算出來的?可以怎樣表示。學習1+6=7 6+1=7 。
(2)貓媽媽帶小貓到河邊釣魚,觀看小貓釣魚、吃魚,學習7-1=67-6=1 。
2、動畫演示加減互逆規(guī)律動畫演示數字和加減號的移動、變化,引導幼兒發(fā)現規(guī)律。
(二)欣賞"小貓撲蝶""小貓追鳥"自編應用題。
1、課件演示小貓撲蝶:來了幾只蝴蝶,飛走了幾只,還剩幾只?
操作練習:6+1=7 1+6=7 7-1=6 7-6=12、課件演示小貓追鳥:樹林里有幾只小鳥,飛來幾只,又飛走幾只?
幼兒自編應用題,操作練習:6+1=7 1+6=7 7-1=6 7-6=1 。
(三)根據實物編應用題。(泥工在計算活動中的應用)
(四)看算式編應用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教學指導思想
新的《幼兒園綱要》強調,要引導幼兒在生活或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感知數學,形成數學意識。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2元超市”的情境,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意義,在操作中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
教材分析
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是大班幼兒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其目的在于讓幼兒借助具體的事物和直接的操作活動,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從而發(fā)展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學情分析
大班幼兒對單、雙數的概念普遍生疏,不能準確區(qū)分出單雙數,由此要求教師應該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表述,將單雙數概念講解具體明白,引導幼兒從“感知”到“理解”再到“運用”單雙數。
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多種游戲活動,感知、理解10以內單雙數的含義。
2、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qū)分10以內單雙數。
3、啟發(fā)幼兒發(fā)現身邊的單雙數現象,產生對周圍生活中數學現象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法學法
教法:1、情境法—引入“2元超市”場景。
2、啟發(fā)法—注重演示,啟發(fā)幼兒理解單雙數的概念。
3、游戲法—購物、兩兩相抱及其他游戲操作。
4、循序漸進法—引導幼兒。
5、直觀法—充分運用“代用券”、“紅藍房子”等直觀教具。
學法:1、由感知到理解再到運用單雙數。
2、在游戲中做到幼兒與教師、同伴以及材料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媒體選擇
充分運用以下教具:
1、布置“2元超市”場景,準備相關圖片和1—10元面額的代用券。
2、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分組操作材料若干。
3、幻燈片(展示生活中具有單、雙數的物品)。
教學程序
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出示“2元超市”場景,問幼兒:為什么叫“2元超市”?
第二步:購物游戲——體驗、感知單雙數。
1、理解游戲規(guī)則:向幼兒發(fā)放代用券,數字為1-10,看看在“2元超市”能買到幾樣東西?引導幼兒兩個兩個地圈記東西。
2、購物游戲。放手讓幼兒憑代用券去“2元超市”購買東西,并匯報購買情況。注意1元代用券的處理辦法。
第三步:交流與比較——理解單雙數
1、感知單雙數。幼兒學習表述:“我用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剩幾元錢或剛好用完?”
2、回收代用券。幼兒將用完的代用券送到“紅房子”,將剩1元錢的代用券送到“藍房子”。
3、理解單雙數。教師引導: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像2、4、6、8、10總能湊成兩個兩個的數叫雙數。
第四步:游戲操作——區(qū)分、鞏固單雙數。
1、尋找單雙數。請小朋友自己或相互找一找,身上什么東西是單數,什么東西是雙數?
2、區(qū)分單雙數。教師提供五種操作材料,幼兒自主選擇玩法:
、俜忠环郑涸谠S多點卡和圖卡中區(qū)分出單雙數。
、谂乓慌牛涸1-10的撲克牌中分別選出單數、雙數排排隊。
、廴σ蝗Γ簝蓚兩個地圈,區(qū)分單雙數。
、苻D一轉:記錄轉盤停下時指針所指的數,并分辨是單數還是雙數。
、萑右蝗樱河涗浫喻蛔拥玫降臄挡^(qū)分出單雙數。
3、鞏固單雙數
教師念兒歌:“單腳單腳跳跳,雙腳雙腳跳跳,單腳單腳,雙腳雙腳跳跳!碑斈钔曜詈笠粋“跳”時,教師就報出一個數,讓幼兒做動作,如果是單數,就馬上蹲下;如果是雙數,就馬上找一個朋友抱一抱。此游戲反復進行。
教學反思
在教學“10以內的單雙數”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與教師、同伴以及材料之間的互動,讓他們充分感受和體驗事物間的數量關系,并引導幼兒整理、歸納單雙數的學習經驗,促進其邏輯思維的提高,這樣才會更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認為,本案例做到了以下五點:
1、緊扣活動目標,有效設置了活動環(huán)節(jié)。
2、創(chuàng)設生活化、游戲化情境,有效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3、準確把握教學語言,形成了有效的師生互動。
4、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促進了幼兒主動建構知識。
5、面向全體幼兒,實現了集體教學活動效益的最大化。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學會比較大小并且知道大和小的概念。
活動準備
彩色絨線球,棉布,膠水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做手指操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展開]
1、研究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比較一下寬度。
這個是什么?
大人的衣服和小孩兒的衣服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兩件衣服的寬度有什么不同呢?
2、比較其他物品的`寬度。
、贉蕚浜酶鞣N不同大小的物品。
、诎盐锲忿谝黄鸨容^一下大小。
、郯盐锲钒创笮∨帕谐鰜。
④比較老師的手和我的手的大小。
⑤在圖畫紙上畫出我的手。
⑥把畫上的手剪下來,和其他人的“手”互相比較一下大小。
3、觀察活動紙。
這是誰的衣服?
大小有什么不同嗎?
4、用活動紙上的材料畫出條紋。
、俦容^爸爸的衣服和我的衣服,說說誰的衣服大。
②用絨線球蘸上顏料在爸爸的衣服上印出條紋。
、塾妹薏颊荷项伭显谖业囊路嫌〕鰲l紋。
④通過在大的衣服上印出大的條紋,在小的衣服上印出小的條紋比較出大小。
[結尾]
1、讓孩子們把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