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合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例4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長,知道1厘米=10毫米。
2.讓學生通過整理,對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有系統(tǒng)、完整的認識。
3.結合實踐活動,滲透長度單位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空間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硬幣、學生直尺、身份證、彩條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媒體展示:美麗的七色彩虹。
教師:多美的七色彩虹呀!在各小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樣漂亮的七彩紙條,請各小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長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記錄。
學生匯報后,發(fā)現紫色彩條的長度有爭議。
教師:用厘米作為長度單位測量,有時得不到準確的結果,需要一個比厘米還小的單位——毫米。(板書:毫米)
二、探索新知識
1.觀察直尺,看1厘米中間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間有些什么?
。2)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長度單位,你是怎樣發(fā)現的?教師小結: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還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間的每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教師媒體展示——毫米。強調: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
。3)指一指:用筆頭指一指1毫米,看一看1毫米有多長。(要求學生多指幾處)
。4)數一數:1厘米中間有多少個1毫米。
。▽W生匯報時,要求學生說出數的是從幾厘米到幾厘米,中間有多少小格)
根據學生匯報,引導分析、概括出1厘米=10毫米。
練習:2厘米=( )毫米8厘米=( )毫米( )厘米=50毫米60毫米=( )厘米
。5)介紹字母表示毫米。
提問: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師指出:國際上規(guī)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寫成1 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寫成1 cm=10 mm。(板書寫出)
嘗試:你能用字母表示2毫米、3毫米、7毫米、10毫米、43毫米嗎?
學生獨立嘗試,全班展示。
2.實踐活動,感受1毫米的長度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體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2)量一量,身份證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毫米?
。3)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
教師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證,然后抽出身份證,指出兩指間的縫隙就是1毫米。要求學生反復練習,體驗1毫米的長度。
。4)說一說:桌上還有什么東西的厚度是1毫米?
。5)想一想: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的厚度是1毫米?
3.實際操作,用毫米作單位測量
。1)認一認,媒體出示練習十三中第2題的兩幅圖,引導學生認一認是多少毫米。
(2)嘗試量一量。
、倜襟w顯示兩種量曲別針的測量方法,哪種正確?并要求學生說明理由。
、趪L試量紫色彩帶的實際長度和量數學課本的厚度。
、坶_放測量,找合作伙伴一起,對周圍物體作隨意測量,看是多少毫米。
4.探究相鄰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議一議: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全組匯報,教師引導學生整理。
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通過整理,引導學生探究:除km和m間的進率是1000以外,其他相鄰兩個長度單位的進率是10。
二、用新知,解決問題
1.做教科書第26頁課堂活動第1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然后選擇合適的單位填入括號中。
2.學生獨立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教師提醒學生用mm為長度單位,引導學生認識其測量誤差。
3.指導學生做課堂活動第3題先估計100張紙的厚度,再實際量一量,并做好記錄。
4.鉛筆的長可能是幾厘米?
三、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應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關問題?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初步認識圓柱的基礎上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2、通過實踐操作,在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的含義的同時,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前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圓柱,誰能說說這位新朋友長什么樣子以及有什么特征嗎?
1.圓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圍成的立體圖形。
2.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兩個底面,側面,高)。
3.把圓柱的側面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同學們對圓柱已經知道得這么多了,還想對它作進一步的了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
二、探究新知:
以前我們學過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觀察一個長方體,我們是怎么求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呢?(六個面的面積和就是它的表面積)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要求圓柱的表面積,那么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結果: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就是圓柱的表面積。
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顧名思義,也就是圓柱側面的面積。
(2)出示圓柱的展開圖:這個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觀察很容易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
(3)那么,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引導學生根據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可以知道: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側面積練習:練習二第5題
學生審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這兩道題分別已知什么,求什么?
小結: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圓柱底面周長和高這兩個條件,有時題里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注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3.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1)讓學生把自己制作的圓柱模型展開,觀察一下,圓柱的表面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通過操作,使學生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由上下兩個底面和側面組成。)
(2)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4.嘗試練習。
(1)求下面各圓柱的側面積。
、俚酌嬷荛L2.5分米,高0.6分米。
②底面直徑8厘米,高12厘米。
(2)求下面各圓柱的表面積。
、俚酌娣e是40平方厘米,側面積是25平方厘米。
、诘酌姘霃绞2分米,高是5分米。
5.小結:
在計算圓柱形的表面積時,要根據給定的數據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有時候給出的是底面半徑,有時是底面直徑。)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4頁“做一做”。(求表面積包括哪些部分?)
2.練習二第6,7題。
四、課后思考。
同學們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圓柱在計算表面積時都可以用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來計算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復習面積的意義、常用的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初步建立圖形的等積變形思想。
2.體會轉化、估計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為教學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作比較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思想準備。
3.學習重難點:
對圖形進行分解與組合、分割與移拼的轉化方法
學具準備:學具盒
學習過程:
一、分一分、數一數
1、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嗎?
2、怎樣數的?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數一數
1、怎樣移動右邊圖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數出它的`面積?
2、利用分割與平移,保持面積不變,把多邊形轉化為長方形,計算它的面積。
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三、數一數、算一算
1、下面是牧場中一個池塘的平面圖。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滿整格的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數一數各有多少個,再算出池塘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不滿整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你算出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這樣的算法合理嗎?
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邊樹葉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嗎?
四、估一估、算一算
1、采集幾片樹葉,先估計他們的面積個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樹葉描在第122頁的方格紙上,用數方格的方法算促他們的面積。
2、你能用這樣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積嗎?
五、小結:今天我們進行面積是多少實踐活動,怎樣計算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總復習第11、21、22題
復習目的: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已學統(tǒng)計圖的特點及繪制方法。
2.能夠對統(tǒng)計圖進行分析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辨異能力。
3.在繪制統(tǒng)計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負責態(tài)度。
復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展示目標
要求通過對統(tǒng)計圖的復習,達到下面的目標:
1.掌握統(tǒng)計圖的特點及制作的方法、步驟。
2.會對統(tǒng)計圖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3.繪制統(tǒng)計圖時講究整潔、美觀。
二、回憶梳理,結成絡(15分)
組織回憶:統(tǒng)計這一單元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
三、組織記憶,融會貫通
同桌間相互討論,邊說邊記憶: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和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有什么異同?
經過討論,使學生明白: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和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繪制步驟基本一樣,如果連接每個直條的端點,就使條形統(tǒng)計圖變成了折線統(tǒng)計圖;而沿著折線統(tǒng)計圖的各點畫出直條,就轉變成了條形統(tǒng)計圖。
四、練習矯正,形成技能。
第11題
。1)從圖上可以看出旅行車從8:00到11:00行走的路程為180千米,時間是3時,所以速度是每時60千米。
。2)可以這樣描述,先以每時60千米的速度行駛了3時,休息了1時后,又以每時60千米的速度行駛了1時,然后瀏覽了2時的景點,再以每時60千米的速度行駛1時,總共行駛了300千米。
旅游車停留的3時,學生只要敘述合理就行。
第21題
復習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本題可以用排除法,由跑步可排除C,由跳遠可排除A,再比較跳高可以排除B,選擇D。
第22題
復習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縱軸可以1格代表2個人,可以讓學生用兩種顏色的筆描畫折線圖。鼓勵學生從圖中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學生也可以議一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學生也許會說:從折線統(tǒng)計圖也可以看出,營養(yǎng)不良的學生數大致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肥胖的人數也比0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在生活提高的情況下,人們的飲食也要有所節(jié)制,要養(yǎng)成好的飲食習慣。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一幅訂牛奶的情景圖。(一份牛奶每月28元,訂5個月要花多少錢?)
指導學生從圖中獲知數學信息及所求問題,提問:你打算怎樣列式解答呢?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以前學習的什么知識呢?(285;前面學過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知識)
教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寫出筆算過程,同時請其他同學口算:1320;1240;3021;lOl5;2810。師:這些都是前面剛學過的乘法口算,說說你的口算過程。(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引導學生一起檢查黑板上寫出的285的筆算過程。提問:通過285的筆算,我們可以求得訂5個月牛奶要花的錢。剛才口算2810可以解決這里怎樣的問題呢?(訂10個月牛奶要花的錢)
出示:訂一年這樣的牛奶要花多少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12。再提問:與前面學過的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相比,這是一道怎樣的算式呢?(兩位數乘兩位數)
教師板書課題,并明確今天的學習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揭示數學信息與問題,巧妙地將相關舊知識與要探究的新問題串連在一起,讓學生在得到有效復習與鋪墊的同時,又能體會到解決實際問題由易到難漸進發(fā)展的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不斷探求新知的學習熱情。]
二、展開探索,算法多樣
1.估算2812的積大約是多少呢?(把28看作30,12看作10,2812的積大約是300)
2啟發(fā)談話:28x12的精確答案是多少呢?這是個新的問題,小朋友,開動腦筋能否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得出2812的結果呢?請試著在紙上算一算!如果獨立計算有困難,可以先自學課本30頁中的`算法,再獨立進行計算。
3.學生在小組內展開交流,說說各自的計算方法。
4.全班集體分享,教師將其寫在黑板上,并讓學生分別說出思路。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學習方式和思考結果,給他們充分獨立探索的空間和交流展示的平臺。]
三、深化研究,優(yōu)化算法
1.回顧:我們還沒有學習2812的計算方法,同學們就能用這么豐富的計算方法得出結果,真了不起!老師想知道,你們是借助以前學過的哪些知識來解決的呢?(第1種方法借助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以及筆算加法的知識;第2、3兩種方法借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4、5兩種方法都是運用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
2.賞析:在這些算法中,你比較欣賞哪一種算法?(我喜歡第一種方法,因為它容易理解;我喜歡豎式計算,因為它比較清楚簡捷;我認為四、五兩種方法不僅容易理解,而且只用兩步就可以算得最后的結果)
3.討論:如果要計算2913你會選擇怎樣的計算方法呢?(同桌討論,全班交流)提問:為什么沒有同學選擇像黑板上(4)、(5)兩種方法來計算呢?(4)、(5)兩種方法有局限性,乘數13不能像1那樣拆。
4.比較:方法(2)、(3)都是用的豎式計算,你發(fā)現它們有什么異同呢?(這兩個豎式只是十位上的1去乘28,所得的積寫法不同,其它都一樣)提問:你是怎樣理解這兩種不同寫法的呢?(方法(2)與以前學習的筆算一樣,用乘法口訣一八得八、一二得二記錄每步乘得的積;方法(3)乘數12十位上的1表示10,2810口算得280)思考:在方法(2)中,乘數十位上的1乘得的積28與第一次乘得的積56相比,寫的位置靠前一位了,你是怎樣理解的呢?(這里的28表示28個十)試想:如果乘數十位不是1,而是數字較大的9時,你覺得運用哪種寫法比較好呢?(口算的方法有些困難,運用乘法口訣記錄每步乘積比較容易)
觀察方法(1)、(2)之間的聯系,教師根據學生的口答進行連線。
5、小結:方法(2)是將方法(1)分步計算的過程用豎式的形式表示出來,當我們理解之后,采用方法(2)的寫法不僅使計算過程清晰,而且還便于檢查。所以小學階段我們進行筆算的基本算法是豎式計算,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它的優(yōu)勢將會更明顯。(完善課題,添上筆算)同桌小朋友相互說一說怎樣用豎式計算2812,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積的末尾要和十位對齊)
6.練習:出示課本第31頁想想做做第一題,學生獨立練習后,全班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由算法多樣化到算法優(yōu)化是通過比較選優(yōu)的漸進過程,教學中教師將兩位數乘兩位數探究的實例進行擴展,在2812與2913的對比中,尋求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方法;在2812與2892的對比中,得出簡捷的筆算寫法;在(1)、(2)兩種方法的聯系中,進一步明晰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算理。]
四、發(fā)現規(guī)律,學會檢驗
1.教師在黑板上出示1228的豎式,與剛才2812的豎式比較異同。(都是兩位數乘兩位數,只是乘數的位置交換了)提問:它們的計算結果會怎樣呢?學生帶著猜想補充完整課本31頁試一試的計算并觀察驗證。啟發(fā):運用這一規(guī)律可以對兩位數乘兩位數進行驗算。
2.課本想想做做第二題。
[設計意圖: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進行驗算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另一任務,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思考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主動接受這一檢驗方法,獲得提高計算正確率的保障。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檢查的學習習慣,更能鍛煉他們良好的學習品質。]
五、熟練運用,拓展提高
1.完成課本想想做做第三題,學生糾錯后在全班集體交流。
2.學生獨立完成課本想想做做第四題,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課本想想做做第五題。啟發(fā)談話:學以致用不僅能鞏固我們學習的知識,還能提高我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看到了這樣的生活情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進行解答。
4.提問:你能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計算語文課本上你喜歡的一篇課文大概的字數嗎?(數一數課文每行有多少字,大約有多少行,利用今天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算一算就可以知道了)學生試著練習。
[設計意圖:學生對新知的掌握需要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在學生獨立筆算中,教師能發(fā)現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在錯例的糾正中強化運用新知注意的要點,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中,拓展了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六、交流體會,分享收獲
啟發(fā)談話: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你有很多學習的體會和收獲,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吧!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分享,不僅有利于對今天學習的新知進行歸整,還能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成就感,使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一、課題:量的計量
1.單名數、復名數的復習,并舉例.
請你說說圖里學過的四邊形的名稱、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義.
2.小組共同回憶探討.
二、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
談話:回到學校,馬明對手頭的材料認真研究起來。
提問:你能幫馬明出個主意,更好地對這些數據進行比較研究嗎?
小結:用統(tǒng)計圖可以把數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得更加形象具體。
提問:我們根據統(tǒng)計表選擇什么樣的統(tǒng)計圖?為什么?
總結:我們是根據統(tǒng)計圖的特點來選擇統(tǒng)計圖的,F在打開書p140,再看一看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三、根據統(tǒng)計表畫統(tǒng)計圖。
要求:小組長拿出課前老師發(fā)放的制圖紙,在征求組員意見的基礎上合作制圖。每個小組3人,每人完成一種統(tǒng)計圖。
引導評價板演學生的制圖。
四、分析統(tǒng)計圖。
出示討論題:
1.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產值增長得快?
2、從條形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工作人數多?哪個廠的技術人員多?
3、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外銷產品占產品銷售總數的百分比大?
4、綜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議馬明到哪個單位應聘,為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認識直角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看書21-22頁。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和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和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和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和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和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一數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才能數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 直角
(七)課后作業(yè):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后記及反饋:
本節(jié)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困難,所以課堂節(jié)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效果不錯。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7-24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02-07
小學趣味數學教案02-24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9-28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