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由面旋轉成體的過程,認識圓柱和圓錐,理解圓柱和圓錐的形成與面的旋轉之間的關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了解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稱。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與美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主動性。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柱、圓錐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教學用具:
長方形、圓形、圓形鐵絲圈、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的小旗,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圓柱體和圓錐體的模型。
教法選擇:
與數(shù)學規(guī)律、計算等知識一樣,“數(shù)學概念”在擔負“思維基本形式”這一角色的同時,其本身還有待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去提煉和組織,創(chuàng)造重現(xiàn)的“知識體”。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主要結合教材內(nèi)容,通過觀察、操作、啟發(fā)等方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建立表象、在實踐中探究新知。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恰當?shù)剡\用電化教學手段,寓課堂于生活,移生活于課堂,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學法選擇:
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狀態(tài)和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學法的選擇上,我盡力體現(xiàn)出做中學、學中做、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讓學生在觀察、交流與實踐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牢固建構起“點、線、面、體”的`知識體系。
教學流程:
一、活動——感知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動的世界里,風吹樹梢動,鳥兒飛翔翅膀動、就連我們的血液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跳的,其實我們的數(shù)學世界也正因為有了動而變得豐富多彩。在生活中你見過哪兩種運動?(平移和旋轉)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平移和旋轉在圖形世界里究竟有著怎樣重要的作用。(出示課件)
。ㄒ唬c的運動
(1)出示流星圖提問:如果把一顆流星看做一個點,當它劃過黑暗的夜空,流星的運動是平移還是旋轉?劃過時形成的圖形是什么?(板書:點 平移 直線)
。2)出示自行車圖提問:將自行車后輪支架支起,在后輪輻條上系上彩帶。轉動后輪,觀察彩帶的運動時平移還是旋轉?車輪轉動形成的圖形是什么?(板書:點 旋轉 曲線。)
師小結并板書:點動成線。
(二)線的運動
閉上眼睛想一想:我們拿起一根木筷子分別做平移和旋轉運動會形成什么圖形呢?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并板書:線動成面。
追問:看看下面的直線做什么運動?形成了什么圖形?
(三)面的平移
師:看來點動成線,線動成面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果把我們的數(shù)學書看成是一個長方形,讓它平移,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小結:長方形 平移 長方體
質疑:如果讓它旋轉呢?
揭示課題:面的旋轉
(設計意圖:本著“數(shù)學回歸生活”的理念,充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現(xiàn)實情境中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
二、合作——探究
。ㄒ唬┟娴男D
師:課前,每位同學都用紙片和小棒分別做成了長方形、半圓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形狀的小旗,如果快速旋轉小棒,紙片旋轉后分別會形成什么圖形呢?請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旋轉小棒進行觀察,并完成課本第2頁的第3題。
1、學生活動。
2、交流結果。
3、課件動畫演示圓柱、圓臺、球、圓錐的形成過程,驗證學生結果。
4、師小結并板書:面動成體。(不同的平面圖形可以旋轉成相同的立體圖形,同一個平面圖形卻能旋轉出不同的立體圖形)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反復觀察圖形旋轉前后的變化,不僅加深了對“面動成體”的認識,更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
5、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面動成體”的例子。
6、課本第2頁“找一找”:請找出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
。ǘ┱J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稱。
師: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見到圓柱和圓錐,下面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它們。你想有關圓柱、圓錐的那些知識呢?(哪幾部分組成,有什么特點……)
課件出示小組活動內(nèi)容:利用圓柱、圓錐的實物,通過看、滾、剪、切、摸、量等方法,看看圓柱、圓錐各有什么特點?并把你的想法和伙伴進行交流。
學生匯報。
圓柱:有上下兩個圓形的平面。(板書:底面)通過剪切重合上下兩個面,發(fā)現(xiàn)這兩個底面是大小完全相同的兩個圓。通過滾、摸等活動,發(fā)現(xiàn)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側面。(板書:側面)用尺量出圓柱上下一樣粗,與前面旋轉形成的圓臺不一樣。而且上下兩個地面之間距離一樣,這叫圓柱的高(板書:高)。
小結:圓柱有無數(shù)條高,且高的長度都相等。
圓錐:上面有一個尖尖的點(板書:頂點)下面只有一個圓形的平面叫底面。(板書:底面)圓的圓心正好對著上面的頂點。從圓錐的頂點到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板書:高),頂點到邊緣的線長不是高,圓錐只有一條高。圓錐的側面也是一個曲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質疑:圓柱和圓錐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ㄔO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圓柱、圓錐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稱,并通過看、滾、剪、切、摸、量等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強化圖形表象,引導學生充分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應用——提升
1、 辨一辨:下面物體中哪些部分的形狀是圓柱或圓錐?
2、寫一寫:寫出下面圖形的名稱,并標出底面直徑和高。
3、連一連:轉動后會形成怎樣的圖形?
。ㄔO計意圖:夯實基礎知識,加深對圓柱、圓錐的認識,提高學生辨析、理解能力。)
4、新興包裝廠為底面直徑8厘米,高20厘米的“露露”花生奶做包裝盒,將12罐花生奶放在一個包裝盒內(nèi),你打算怎樣設計包裝盒,這個包裝盒的長、寬、高至少各應是多少?
。ㄔO計意圖:利用一題多解的形式,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四、總結——反饋
1、今天大家的學習積極性都很高,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哪些數(shù)學問題?
2、我們是怎樣研究這些學習問題的?
。ㄔO計意圖:鞏固深化本節(jié)課知識,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的策略和方法。)
板書設計:
面的旋轉
點動成線 線動成面
面動成體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 材 分 析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shù)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北菊n所學內(nèi)容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的方案,初步體會統(tǒng)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學 情 分 析
四年級學生在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其思維能力尚停留在形象化和表面化,對于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也不能靈活運用,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做好課前準備,讓學生提前了解烙餅的方法和時間。
教 學 目 標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優(yōu)化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蓖ㄟ^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餐ㄟ^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
⒊能用小數(shù)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教學過程:⒈想一想,憶一憶。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1米有多長嗎?
用手勢表示一下,我們來看看黑板有多長?今天我們學習新課。(板書:測量活動)
、擦恳涣
、琶拷M各派一名代表,分別測量黑板的長度。
、茀R報結果。
、切〗M合作學習,怎樣以米為單位來表示呢?
、葏R報:2米85厘米=2 米=2.85米
1米1分米=1 米=1.1米
小結: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重點學習的內(nèi)容。
、吃倭恳涣。
、偻瑢W們,在你的'身邊有許多物品,選擇自己喜歡的量一量?以米為單位記錄下來(學生自行完成填一填)。
、趨R報結果。
、丛囈辉
媒體出示燕子
春天來了,燕子也從南方趕來了,它給同學們提了幾個問題請你們來回答,你們愿意回答嗎?(愿意)
我(燕子)的體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為單位怎么表示?
全班匯報:1千克500克=(1.5)千克
113克=(0.113)千克
小結:同學們都能用千克把燕子的問題回答出來,那么同學們老師的身高用米作單位,你能表示出來嗎?(能)
、导とせ顒。
我請一名學生來測量我(老師)的身高,再請一名學生監(jiān)督,不當之處,給予糾正。
匯報:1米70厘米=(1.7)米
下面請同學到自己的小組里任選一人,測量同學的身高,并以米為單位表示出來?
、抖嗝襟w出示,練一練。
(學生自行完成,同桌互批)
、吠瑢W們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覆贾米鳂I(yè),試一試1、2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總目標:
1. 使學生認識自然數(shù)和整數(shù),掌握十進制計數(shù)法,會根據(jù)數(shù)級正確地讀、寫含有三級的多位數(shù)。
2. 使學生理解整數(shù)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
3. 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shù)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
4. 使學生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數(shù)據(jù)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shù)。
6.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7. 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shù)量關系稍復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并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
8. 結合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的主要知識及結構: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nèi)容: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整數(shù)和整數(shù)四則運算,量的計量,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學法及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方向:
1. 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 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4. 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5. 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lián)系,探索規(guī)律。
6. 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7. 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習習
慣。 教學的重點:
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是本冊書的一個重點。
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整體感知
第一單元內(nèi)容分為三節(jié),第一節(jié):混合運算;第二節(jié):應用題;第三節(jié):數(shù)據(jù)整理和求平均數(shù)。
混合運算中的三步試題是在第五、六冊已學過三步試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三步試題,是小括號內(nèi)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式題,通過學習,進一步鞏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題與兩步計算式題間的聯(lián)系,強化運算順序,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獨立計算,并逐步提高運算的正確率與運算速度。三步計算文字題是在兩步計算文字題的基礎的擴展,以提高學生理解數(shù)學語言并用算式表達的能力和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進一步強化運算順序。計算三步文字題時,要著重從分析文字敘述人手,先確定最后一步是什么運算,再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向前推導,確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號怎樣使用等,直到列出綜合算式。 應用題是本單元的重點,其中兩步計算的連乘和連除應用題與第六冊學習
過的連乘和連除應用題有所不同,特點是未知量可以隨兩個量的變化而變化。教學時,要從求未知量與兩個已知量的聯(lián)系人手,分析數(shù)量關系,得出兩種解題思路,進而列式解答。連乘應用題與連除應用題從解題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學時,應加強兩種類型題的聯(lián)系,通過對比練習強化數(shù)量關系,并要求會用兩種方法解答,能列綜合算式解答。
應用題部分還安排了比較容易解答的三步計算應用題,這是原來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發(fā)展。這部分內(nèi)容離學生生活實際較近,數(shù)量關系簡單,學生利用兩步應用題的基礎,通過類推,可以比較容易掌握三步應用題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學時,可以從兩步應用題引入教學,讓學生利用兩步計算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來分析主要數(shù)量關系,從與兩步應用題的對比中確定運算步驟。應用題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利用線段圖表示數(shù)量關系的能力。同時,教材還介紹了檢驗的方法,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檢驗的良好習慣,但檢驗方法只要求學生初 步掌握,不要求寫檢驗過程。數(shù)據(jù)整理和求平均數(shù)是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教材在以前滲透統(tǒng)計思想的基礎上,從本冊開始介紹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數(shù)據(jù)整理包括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條形統(tǒng)計圖,通過教學,要使學生對數(shù)據(jù)整理有初步認識,會看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能把不完整的簡單統(tǒng)計表或條形統(tǒng)計圖填寫完整。求平均數(shù)是一種統(tǒng)計方法,要著重讓學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注意與平均分的區(qū)別,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據(jù)的方法。本單元的統(tǒng)計知識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學生理解即可。
在本單元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知識間的遷移、類推、比較、拓展,將新知識點與學生原有知識體系聯(lián)系起來進行教與學。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放手讓學生去探究,要多動手、多討論、多交流,盡量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要調動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特別是學習應用題的樂趣。此外,在知識學習的同時,要注意結合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包括計算能力、分析判斷能力、綜合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混合運算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第1、2題。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掌握括號內(nèi)含有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能夠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類推能力及計算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計算和做事要仔細認真。 ’
(四)美育滲透點
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美,提高審美意識。
二、學法引導
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經(jīng)驗,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小括號內(nèi)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教學難點:準確計算三步運算式題。
四、教具學具準備
卡片、 課件
五、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練習:(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同桌各選一題,互相說一說:題中含有哪些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說出為什么按這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訂正并強調: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含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
3,計算:
32+540÷18 100—(32+30)
同桌互說運算順序,并口算出結果。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課:
觀察剛才的兩道題,能不能把這兩道題合并成一道式題呢?(教師邊提問邊用色筆在30和540÷18下面畫上線。)
學生組題,老師板書:100—(32+540÷18)
指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混合運算的例題1。
板書課題: 混合運算 例1
(抓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運用知識遷移類推,學會知識。)
2.對照例1與復習題,討論:例1與以前我們學習過的混合運算題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得出結論:例1的小括號內(nèi)含有兩級運算。 教師引導:這道題中的小括號內(nèi)含有除法和加法兩級運算,應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學生自己直接試做例題,做完后同桌對照,并互相訂正。
4.指名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形成板書:
例1 100—(32+540÷18)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情境中,體驗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2、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
3、培養(yǎng)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難點是學生前后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情境教學、游戲
教學準備:
紙制的方向盤4個、車站牌5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老師請5名學生上講臺排成隊列 5名學生排成隊列,其余學生描述其中一位學生的位置。
2、在老師的`口令下,學生按要求調換位置,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具有一定的相對性。
二、觀察討論、學習新知
1、觀察課本主題圖、討論并填空。
2、老師出示:課本“做一做”第2題小動物賽跑圖
問:你看到了什么?現(xiàn)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動物?誰第二?小白兔跑第幾?小牛跑第幾?你能把上面的問號位置填上嗎?
三、練習鞏固、啟發(fā)思維
1、說一說
(1)你的座位前面是誰?后面是誰?(目的: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體會前后意義和相對性)
(2)你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你是排在第幾位?(使學生學會從前面數(shù)或者從后面數(shù),得到不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 解題思路,掌握求比兩個數(shù)的和多(少)幾的應用題 結構。
2、掌握用線段示意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 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發(fā)展性目標:
1、向學生滲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觀點, 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分析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
教學準備:多媒體軟件一套,卡片10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為了慶祝十六大的召開,三一班同學做了一些美麗的花來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多媒體出示黃花,紫花圖)今天的課就從這些花說起。
1、根據(jù)題意,自編應用題。
2、質疑:根據(jù)黃花、紫花的朵數(shù),能求出紅花的朵數(shù)嗎?
學生積極討論:進一步提問,為什么不能求出紅花的朵數(shù)?必須要告訴什么(再次討論)。
二、分析解答應用題例1,了解兩步應用題特點。
1、學生自由讀題,同桌兩位同學互說題意。
2、檢查理解題意情況。
3、學習用線段示意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小組討論組內(nèi)畫出線段示意圖。多媒體演示線段圖,驗證學生的畫法。
4、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
找出關鍵句,明確要求紅花有多少朵?必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學生試做,教師板書。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 目標
1.通過“旅游中的數(shù)學”的活動,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2.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3.通過設計“旅游計劃”,提高收集數(shù)據(jù)與處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解決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難點:在解決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收集一些有關黑魚湖的.信息,有收獲嗎?你們從哪里獲得的?(學生發(fā)言)老師從上也收集到了一組黑魚湖的圖片資料,請看大屏幕。(多媒體播放黑魚湖的風景圖片,并配以文字說明)
我們大慶的黑魚湖美嗎?今日的黑魚湖以她的恬靜、秀美、張開臂膀,歡迎四海賓朋。ㄕn件播放聲音“黑魚湖歡迎您!”)同學們想去嗎?什么時候去?(五一)好!我們就五一去,去一天時間,早上去,下午返回。
可在去黑魚湖之前我們應干什么?預案中都應包括哪些內(nèi)容?(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利用課件隨機出示。
時 間 安 排
活 動 安 排
上 午
中 午
下 午
二、指導實踐
怎樣才能高效完成準備工作?(分工)請同學們注意聽安排,一、二小組負責制定日程,三、四小組負責選擇食品,五、六小組負責制定租車,最后我們一起來算一算所需的費用。這樣安排同學們能接受嗎?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競爭,我們要在同一任務的兩個小組間選擇一個最佳。
1、在制定日程安排時要綜合考慮到哪些因素?(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可以一個信息:從學校開車到灜湖需要50分鐘,請同學們將具體的活動安排填在這張工作紙上:(課件出示)
2、在購買食品之前應先做好哪些準備工作?(調查同學們都愛吃什么食品,統(tǒng)計出吃每種食品的有多少人,每種食品的單價)全班按63人計算,請三、四小組同學根據(jù)事先調查結果將購物填在下表中,(課件出示)計算過程中同學們可以使用計算器。
教學工作紙二
--------超市食品價目表
品 名
單價(元)
數(shù) 量
總 價
合 計
/
/
3、在制定租車時盡量想到什么?(每個人都有座,而且經(jīng)濟合理)還應調查些什么?(去黑魚湖有哪幾種車型,每種車的費用)你們調查了嗎?全班學生按63人,請五、六小組將租車填在下表中,(課件出示)計算過程中必要時可用計算器。
教學工作紙三
大巴車租金100元 限坐30人
中巴車 租金60元 限坐22人
小巴車 租金40元 限坐15人
一:
二:
三:
四:
4、各小組明白自己責任了嗎?發(fā)工作紙。
三、解決問題
各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四、交流
。薄⑽覀円豢匆、二小組制定的日程安排,先有請一組的代表上臺展示并解說,(師生共同優(yōu)化)下面有請二組代表上臺展示,(師生共同優(yōu)化)在此基礎上,師生評選出一個最合理的日程安排。
。、三、四小組的代表請你們上臺來展示你們所做的購物,有請!你們完全采用了事先調查結果嗎?為什么?(有些食品不適合外出攜帶)有些食品為什么買這么多?不買這么多行嗎?為什么?(師生共同優(yōu)化,并評選出一個最佳的購物)
。、有請五、六小組代表上臺展示他們所制定的租車,(由學生評選出一個最佳)你們認為這個有沒有不足?(只想到63個學生的座位,沒有考慮到還有兩個老師)從中你有什么感悟?(想問題要周全)
4、還有哪個沒有解決?(所需費用)怎樣估算每人所需的費用?(學生自由發(fā)言)實際支出會比這個多還是少呢?為什么?
五、活動反思
1、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有哪方面的數(shù)學知識?課前我們都做了哪些數(shù)學實踐?解決問題時都綜合運用了哪些知識?
2、學習過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六、活動欣賞
播放一組黑魚湖圖片,我們家鄉(xiāng)美嗎?你們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嗎?哪以后怎么辦?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第四冊P18-19例4、例5及P20練習四(2、3、4、)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演示:(情境圖)8個小朋友,在春天在哪里?的歌聲中,踏青尋找春天來了。在一片竹林中,小朋友看到熊貓媽媽帶著小熊貓挖竹筍,小熊貓請小朋友到家做客。
2、小熊貓挖了12個竹筍,想把這些竹筍平均送給鄰居的王奶奶和它的三個小伙伴。每人送給幾個?
師: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貓解決這個問題嗎?
出示: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個。
二、分一分,認識除法、除法算式。
1、師:請你們用△替代竹筍,用小棒代替盤子動手分一分。
學生動手操作。
師:請告訴小熊貓:該怎樣分?分得的結果,每盤應放幾個呢?
學生說一說分的方法、過程。
2、數(shù)學王國小精靈:你們真能干!
想一想:剛才這一平均分的過程,這樣的問題能不能也用一種方法來計算?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12、4、3表示的意思,你會列式表示嗎?
、僮寣W生說一說,議一議,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引導,引出除法,列出除法算式。
124=3/*
除號(表示平均分)
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趯φ掌骄值倪^程,在小組中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3、操作:P18做一做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結果。
、賻煟耗阒绬?有多少塊餅干要分?要怎樣平均分?(明確:要把18平均分成3份、2份、6份。)
學生用長方形分一分,再填寫算式。
②交流討論:
你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呢?
算式怎樣寫,除號和等號后面的數(shù)是怎樣填出來的.?
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小結: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每份一樣多,這個過程和結果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三、解決熊貓媽媽的問題,進一步認識除法的含義。
1、師:熊媽媽請小朋友幫助解決什么問題呢?
出示:把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盤。
師:想一想,熊媽媽要分的總數(shù)是多少?
按什么要求來分?該怎樣分?
學生動手操作后,說說自己是怎樣分的。
2、思考交流:
師:你會用算式來表示分的過程嗎?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為什么這個問題也用除法來表示?(熊媽媽的問題也是平均分,所以用除法來計算。)
3、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賻煟撼ㄋ闶街械娜齻數(shù),能給它們起個名字嗎?(看書,對照算式說說。)
、谙胂肫骄值倪^程,說說被除數(shù)20,除數(shù)4、商5分別表示什么。
4、操作鞏固。P19做一做(1)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侏毩⑼瓿。
、诮涣鳎悍值慕Y果和算式的寫法。
、圩x一讀,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思考討論:
師:想想說說,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因為他們都是把一些物體,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
四、做游戲。(課件演示:8個小朋友在樹林中采集活動)
小朋友告別了小熊貓,來到樹林里采集,將采集到的東西進行平均分。
。1)藍藍采了16個草莓,要平均分給大家,如果每個小朋友分4個,夠分嗎?(在p21第六題的圖上圈一圈,再列算式。)
。2)東東、小立和玲玲捉到15只蝴蝶,用這些蝴蝶做成標本,每5只做成一版,可以做成幾版?(在p21第六題的圖上圈一圈,再列算式。)
。3)小云和小麗把采來的18朵花扎成3把,平均每把有幾朵?
。4)我們平均分成2組做游戲,每組幾個人?
五、課堂練習。
P20第2、3、4題。
獨立練習,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
六、總結。
師:小朋友,今天,你們有哪些收獲?
[課后小結]
重視操作,豐富表象,形成概念。在教學中陳老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實際操作,引導學生在分東西的實例中理解除法的意義,這樣的設計既注意了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又能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