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12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4時記時法的表示方法,及24時記時法簡單的時間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能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出一張屬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過相互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教學對策: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
1、4:00是下午()時
16:00是下午()時
18:30是下午()時()分
2、晚上8時睡覺,第二天6時起床。她睡了()小時。
二、實踐活動。
1、出示小華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學生分組討論:從小華的作息時間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根據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4、師從中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問題,如:做家務用了多少時間?做作業(yè)用了多少時間?到新華書店購書呢?
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解決。使學生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5、讓學生說說小華這樣子安排有些什么好處?或者你認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里?
6、指導學生說說安排周末的時候:要合理,科學,充實而有意義。
三、那么你會安排你自己的周末嗎?
如果讓你安排你覺得該注意些什么地方?學生自由說說。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
1、每個學生拿一張紙,自己動手制作自己的周末。
2、制作完后再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周末時間安排表,說說好在哪里?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
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各別情況進行評比,鼓勵一些安排得特別好的學生。
板書設計:周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課后反思:(略)
小學數(shù)學教案 2
【教學內容】教材第20頁例5、做一做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看圖理解圖意,編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
[2.初步學會分析解答簡單求總數(shù)的加法應用題和求剩余的減法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通過畫圖來輔助分析“求另一個加數(shù)”數(shù)量關系,從而確定解題方法,突出檢測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2—8 7+9 17—8
16—7 15—5 11+2
2.●●●●●和 ● 一共有多少個?
3、△△△△△△△△ △△△還剩多少個△?]
二、合作探究,展示匯報
1.出示教科書P20頁的圖。
[讓學生觀察畫面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講—講畫面的內容。讓學生自由結合,互述畫面內容。]
2.板書:有16人來踢球,現(xiàn)在來了9人,我們隊踢進了4個。
[教師:同學們看到這些話,想一想問題是什么?]
有16人來踢球,現(xiàn)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教師:這道題的己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該怎樣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
教師提醒學生凡是應用題,得數(shù)后面都應該寫上它的單位名稱,并加上括號。]
討論:有一個信息“我們隊踢進了4個!边@個條件有用嗎?
[介紹多余條件。]
怎樣檢驗答案是否正確。
我是這樣檢查的:沒來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確。
[3、討論:針對圖文應用題,我們應怎樣解答?]
4、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的是圖文應用題,今后我們在做應用題的時候看清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比如:第(1)題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總數(shù)用加法。(2)、(3)兩題是知道兩個數(shù)的總數(shù)和其一個部分數(shù),求另一個數(shù)是多少用減法。
[可讓學生自行討論教師再進行總結]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20的.“做一做”。
[提問:這里有幾個條件?有沒有多余條件?]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布置作業(yè)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在學生收集信息后,圍繞要解決的問題展開分析,運用畫圖、擺一擺等方法,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和解決的方法,能找到題目中多余的信息排除掉,從而在圖文應用題解答中明確求其中一個加數(shù)要用減法計算。
小學數(shù)學教案 3
教學內容:
教材2~3頁的例1、例2,練習一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紙依據數(shù)對確定物體的位置或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
2、在確定位置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平面坐標最基本的知識。
3、能把自己的思維過程與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并與同伴進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4、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產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運用數(shù)對準確表示物體位置。
教學難點:
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導入新課
1、介紹位置
先請若干名學生站上講臺,要求學生說出xx同學的位置。
由學生介紹自己座位所處的位置,然后再介紹幾個好朋友所處的位置。
學生介紹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兩種:
。1)用“第幾組第幾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來描述。
2、談話導入
。1)教師肯定以上學生描述的方式。
(2)明確說明本節(jié)課我們要進一步學習確定位置的有關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
二、探索活動,獲取新知
1、教學例1
實物投影出示主題圖:班級座位圖
。1)說一說
學生觀察座位圖,想說誰的位置就跟同伴說一說。
(2)想一想
師:李剛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樣說?
學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寫一寫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李剛的位置表示出來
A: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巡視課堂,記錄不同的表達方式。
B:展示幾個不同的表達方式
。4)討論
師:同樣都是李剛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卻各有不同。雖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總讓人感到太麻煩。你有什么好建議,可以用一種統(tǒng)一的既清楚又簡便的方法來表示?
確定:列表示豎排,一般從前往后;行表示橫排,一般從左往右。
。5)探索用數(shù)據表示位置的方法。
結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用數(shù)據表示位置的方法。
問:確定一個位置要用幾個數(shù)據?
A:明確說明:李剛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這樣的一組數(shù)來表示。
B:學生嘗試用這樣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趙強、王宏偉的位置。
要求:
a、先說一說他們分別在第幾列第幾行,再用數(shù)據表示;
b、根據數(shù)據再說一說在第幾列第幾行。
C、總結方法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些數(shù)據和他們所在的位置,你能總結出用數(shù)據表示位置的方法嗎?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與同學交流,再匯報。
歸納:
先看在第幾列,這個數(shù)就是數(shù)據中的第一個數(shù);再看在第幾行,這個數(shù)就是數(shù)據中的第二個數(shù)。
2、教學例2
投影出示課本中的“動物園示意圖”。這個示意圖將各場館都畫成一個點,只反映場館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內容。而且表示場館的那些點都分散在方格紙豎線和橫線的交點上。
(1)觀察示意圖,說一說那看到了什么。
。2)解決第(1)個問題
師:如果用(3,0)表示大門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嗎?
A:學生獨立操作,解決問題。
B:投影展示學生解決的結果。
熊貓館(3,5)
海洋館(6,4)
猴
山(2,2)
大象館(1,4)
(3)解決第(2)問題
A:出示要求
在圖上標出下面場館的位置
飛禽館(1,1)
猩猩館(0,3)
獅虎山(4,3)
B:學生按要求在書上完成
C:反饋練習結束
學生回答,利用投影展示。
問:如果兩個場館的`第一個數(shù)相同,說明這兩個場館的位置有什么特點?
靈堂第二個數(shù)相同呢?
小結:表示同一列中景點位置的數(shù)對,它們的第一個數(shù)相同。表示同一行中景點位置的數(shù)對,它們的第二個數(shù)相同;
3、全課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剛才,我們是怎樣探究出用兩個數(shù)據表示位置的方法的?
。2)教師簡要介紹確定位置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比如播放有關地球經緯度的知識等。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一中的1~5題
第1題:說一說(9,8)中的“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按照題目給出的數(shù)據,涂一涂
第2題:
(1)觀察棋盤,與第1題方格圖比較,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2)引導學生正確說出黑方的“五”所處的位置。
(3)引導學生說出其他棋子的位置,并與同學交流。
(4)完成題中第(2)小題,并和同學交流。
第3題:第1小題,用投影展示學生所確定的區(qū)域。第2小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表示結果。
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學之間互相檢驗交流,最后,教師再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評價。注意提醒學生不要忘了連接EA。
第5題:
(1)學生自己在方格紙上畫一個簡單的多邊形。各頂點用兩個數(shù)據表示。
(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畫圖。
板書設計:
位置
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數(shù)對(列,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項規(guī)律。
2.掌握帶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轉化的能力,同時提高他們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
帶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項規(guī)律.
教學手段:
引導——活動——討論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
知識復習
(二)引導探究:帶括號的方程的解法。
例1.2(x-2)-3(4x-1)=9(1-x).
解:(怎樣才能將所給方程轉化為例1所示方程的形式呢?請學生回答)
去括號,得:
移項,得:
合并同類項,得:
系數(shù)化1,得:
遇有帶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驟:
(三)練習:(A)組
1.下列方程的解法對不對?若不對怎樣改正?
解方程2(x+3)-5(1-x)=3(x-1)
解:2x+3-5-5x=3x-1,
2x-5x-3x=3+5-3,
-6x=-1,
2.解方程:
(1)10y+7=12-5-3y;(2)2.4x-9.8=1.4x-9.
3.解方程:
(1)3(y+4)12;(2)2-(1-z)=-2;
(B)組
(1)2(3y-4)+7(4-y)=4y;(2)4x-3(20-x)=6x-7(9-x);
(3)3(2y+1)=2(1+y)+3(y+3)(4)8x+4=2(4x+3)-2(-3+x)
(四)教學小結
本節(jié)課都教學哪些內容?
哪些思想方法?
應注意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5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括號內含有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2.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3.培養(yǎng)學生類推能力及計算能力,指導學生計算和做事要仔細認真.
教學重點
理解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準確計算三步運算式題.
教學步驟
一、復習溝通
1.練習:(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30-10053 (43+57)(28-21)
師:并說出為什么按這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總結: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課:
要求學生將32+54018和100-(32+30)合并為一道題.
學生組題,老師板書:例1.100-(32+54018).
2.對照例1與復習題2,討論:例1與以前我們學習過的混合運算題有什么不同?
結論:例1的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
3.學生自己直接試做例題,指名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形成板書:
例1 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4.討論: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讓學生明確: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先算括號內的乘除法,再算括號內的加減法,最后算括號外的運算.
5.教師:在100-(32+30)外圍畫上虛框,表示計算時可以省略.
6.反饋練習:
。90-212)12 70+(750-6511)
三、鞏固發(fā)展
1.判斷下列計算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改正過來.(投影逐一出示)
通過訂正,強調:在計算時,除要注意運算順序外,還要注意計算的準確性.
2.變式練習:說出運算順序,并口算出計算結果.(投影出示)
484+24
然后利用抽拉投影片在式子的不同部分加上括號,分別形成:
。484+2)4
48(4+2)4
48(4+24)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注意什么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285-15+203 285-(15+203 )
285-(15+20 )3 (285-15+20 )3
小學數(shù)學教案 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5頁的第45題,練習九的第46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掌捏用比例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用比例解答應用題
教師: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有些應用題就可以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F(xiàn)在我們就來復習一下。
1、用小黑板出示第35頁第4題:
我國發(fā)射的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空中繞地球運行6周需行10.6小時,運行14周要用多少小時?
教師解釋:運行一周就是繞地球一圈,人造衛(wèi)星的速度是一定的。
2、用小黑板出示第35頁第5題:
一個農業(yè)專業(yè)組乎整土地,原來打算每天平整0.4公頃,15天可以完成任務。結果12天完成了任務,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頃?
指名學生讀題,并說出這道題的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當學生說出每天平整的公頃數(shù)與時間成反比例后,讓學生完成這道題。教師板書出解答過程。
3、總結。
教師:像上面這樣的題在解答時,先要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然后列出含有未知數(shù)x的等式,再進行解答。
二、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九的第46題。
1、第4題,先說明一下,農藥是藥液和水合起來的重量,再提示:第(1)小題。要求配制這種農藥750、5千克,需要藥液與水多少千克,要先算出農藥和藥液的比、農藥和水的比。
2、第5題,讓學生說一說根據什么來判斷方磚的面積與方磚的塊數(shù)成什么比例。
3、第6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說解答思路。
小學數(shù)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感受到交集的含義,能借助直觀圖,體驗利用維恩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設計集合圖的活動,啟發(fā)學生對交集部分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說理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生活情景的課堂再現(xiàn),讓學生在探究、應用知識中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利用交集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用圖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教法
本節(jié)課劉老師主要采用游戲法、直觀演示法、講解法、師生合作探究法,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學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進而將問題解決,達到教學目標。
學法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游戲、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等方法來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義,根據集合圖直觀形象的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1劉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利用猜拳和搶凳子的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集合圖的理解。
2在游戲中引起矛盾沖突,提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世界中出現(xiàn)碰撞,便產生了求知的火花,從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領悟問題存在的根源——重復。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集合圖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4借助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的語數(shù)競賽活動的情況,讓學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計算方法。
5小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設計集合圖,進一步加深對集合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6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讓學生考慮到集合與集合之間關系的多樣性使所學知識得到了延伸。
總之,數(shù)學課不僅是讓學生學數(shù)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欣賞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從欣賞和體驗中去感悟數(shù)學道理、培養(yǎng)數(shù)學素養(yǎng)。本節(jié)課學生在學習活動的參與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體驗到了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小學數(shù)學教案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就是“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過程與方法: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學準備:
根據例題制作的掛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新知探究】
一、探索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例2(課件出示情景圖)
(1)師: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該怎樣計算?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1:求3桶共多少升?就是求3個12L的和是多少。
預設2:還可以說成求12L的3倍是多少。
預設3: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所以12×3=36(L)。
(2)師: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思考,自主列式。)
(3)出示第2小題
(4)師:依據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你還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并解決嗎?(學生練習,交流。)
歸納小結:在這里,我們依據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的'關系式可以得出:一個數(shù)乘幾分之幾表示的是求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除了有之前所學分數(shù)的意義作為基礎之外,學生還在前一課時明確了整數(shù)乘分數(shù)可以用來表示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因此在本堂課中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們自己去思考、學習、嘗試,教師只要起到一定的點撥作用就可以了。】
2、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例2“做一做”
小學數(shù)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1.根據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等式。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理解方程的意義,滲透符號意識,發(fā)展數(shù)感。
2.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過程中,經歷從現(xiàn)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用數(shù)學符號建立方程,表示數(shù)學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形成模型思想。
3.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激發(fā)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義,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相等”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談話:同學們,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有許多的珍稀動物,你知道有哪些?
預設:熊貓、白鰭豚、東北虎?
課件出示:(金絲猴、短尾猴、白鰭豚、東北虎、熊貓)
談話:這些都是我國的珍稀動物。
談話:老師非常喜歡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嗎?瞧,它們在做游戲呢。
2.提供素材、感知“相等”
出示課件:
談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1.蹺蹺板平衡,追問:說明了什么?
2.熊貓一樣重,追問:你怎么看出來的?
談話:熊貓的質量是50千克,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嗎?
預設:50=50
談話:觀察這個式子,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式子有什么不同?
預設:以前的式子中有運算符號,這個式子中沒有。
追問:沒有運算符號,為什么也能用“=”連接呢?
預設:兩邊的重量是相等的。
小結:原來相等的關系就可以用“=”表示出來。
談話:想一想,生活中,你學習的知識中,也有相等的關系嗎?
2.預設:這輛車的速度和那輛車的速度一樣ab=ba
二、分析素材、理解“相等”
1.借助蹺蹺板,理解相等與不相等。
出示課件:
談話:能用式子表示現(xiàn)在的`關系嗎?
預設:40100,100span=
談話:同學們看,又來了一只熊貓,你猜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預設:1.左邊重、右邊輕或左邊輕、右邊重
2.平衡,一樣重
談話:你能說說它們的關系嗎?
預設:1.兩只小熊貓的重量〉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或兩只小熊貓的重量span=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2.兩只小熊貓的重量=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2.認識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
談話:小熊貓?zhí)先ズ,蹺蹺板是這樣的。你能說說這三只熊貓的質量有怎樣的關系呢?
預設:1.小熊貓的重量+40=100
談話:你是怎樣想的?
預設:一只熊貓的質量加40千克熊貓的質量等于100千克熊貓的
質量
追問:你能用誰和誰是相等的再來說一說嗎?
談話:同學們找得到了蹺蹺板中相等的關系,能用更簡潔的式子
來表示嗎?
預設;a+40=100
2.x+40=100
談話:真了不起,會用字母表示未知數(shù)。不知道的數(shù)量,我們通常用字母表示。一般情況下,像這樣的未知數(shù)用字母x表示。
出示課件
談話:現(xiàn)在兩邊的熊貓交換了位置,你還能用式子來表示嗎?
預設;100=x+40
小結:看來“=”不僅可以表示運算的結果,還可以表示相等的關系。
三、借助素材,理解等量關系
1.理解圖示中的等量關系。
(1)課件出示:
談話:誰會用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來表示?
預設:3x=200+200,x+x+x=200+200小結: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談話:說說你這個式子的意思?(引導學生說說誰和誰是相等的)
談話:天平平衡,說明兩邊相等,你能說幾個這樣相等的式子嗎?
預設:10+20=30
x+300=1000
(2)課件出示(出示動物的名字)
談話:這幅圖中,既沒有蹺蹺板、天平,你還能找到相等的關系嗎?預設:兩只金絲猴的質量和一只短尾猴的質量是100千克
教師引導,也就是這些猴子的質量和與100千克時相等的
小結:像這樣相等的關系數(shù)學上稱為等量關系。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需要先找到這樣的關系。
2.理解信息中的等量關系。
談話:看圖找等量關系同學們都學會了,有些等量關系還藏在文字信息中,試試看,你能不能找到他們。
(1)課件出示:白鰭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臨滅絕。1980年約有
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談話:信息中提供了哪幾個量?
預設:1980年只數(shù)2004年只數(shù)300只
談話:這三個量之間有怎樣的等量關系呢?
預設:1980年只數(shù)-2004年只數(shù)=300只
1980年只數(shù)-300只=2004年只數(shù)
2004年只數(shù)+300只=1980年只數(shù)
談話:你怎樣找到等量關系的?
預設:根據1980年約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談話:你太棒了,抓住了關鍵的信息,你很會讀題和思考。
談話:1980年的只數(shù)和2004年的只數(shù)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預設:1980年的只數(shù)比2004年的只數(shù)多300只
談話:根據這個關系,你能用未知數(shù)x表示出它的等量關系嗎?
預設:x+300=400
(2)課件出示:2004年,我國野生大熊貓約有1600只,是人工養(yǎng)殖大熊貓數(shù)量的10倍。
談話:為了保護珍稀動物,我國采用了人工繁殖的技術來增加珍稀動物的數(shù)量。
談話:自己默讀題,你能找到哪幾個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0
單元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3、獨立自學,使學生初步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4、使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的含義,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5、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單元重點:
1、認識圓和軸對稱圖形;
2、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
單元難點:
理解圓周率“π”;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以及畫具有定半徑或直徑的圓。
第一課時 認識圓
(1)圓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會使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圓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圓規(guī)等。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么線圍成的?簡單說說這些圖形的特征?
長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梯形
3、 出示圓片圖形:
(1)圓是用什么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2)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鐘面、車輪、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認識圓心、直徑和半徑。
1 、教師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個圓紙片。
(2)課本第56頁動手折一折。
折過2次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再折出另外兩條折痕呢?
(3)指出紙片的圓心、直徑和半徑。
2、自學,教師巡回指點,發(fā)現(xiàn)難點。
3、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個別學生上臺指出。
4、小組討論:
(1)什么叫半徑?圓上是什么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徑?過圓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然后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里,
(2)58頁做一做第一題。
(二)畫圓。
1、介紹圓規(guī)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讓個別學生說出老師剛才是如何畫圓的。
學生自學課本第57頁并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3、小組內畫r=3cm的圓。組長檢查評比,然后全班評比。
三、當堂測評
1、判斷,并說明理由。(40分)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 )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 )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4)圓的半徑都相等。 ( )
2、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厘米的圓。(30分
3、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30分)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查看,發(fā)現(xiàn)疑難。
小組內評比,糾錯。組長組織解決存在問題
四、談收獲、講表現(xiàn)。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課堂表現(xiàn)還有什么提議嗎?覺得在哪些地方還需改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1
課題:二元一次方程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學會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幾個解和檢驗某對數(shù)值是否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學會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個未知數(shù)用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一次式來表示;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并滲透德育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難點: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形式,其實質是解一個含有字母系數(shù)的方程。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通過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較,加強學生的類比的思想方法;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認識數(shù)學是根據實際的需要而產生發(fā)展的觀點。
四、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新聞鏈接:桐鄉(xiāng)70歲以上老人可領取生活補助,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課教學:
引導學生觀察方程80a+150b=902 880與一元一次方程有異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并且所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傩∶魅タ赐棠蹋I了5 kg蘋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別求蘋果和梨的單價。設蘋果的單價x元/kg,梨的單價y元/kg;
、谠诟咚俟飞希惠v轎車行駛2時的路程比一輛卡車行駛3時的路程還多20千米,如果設轎車的速度是a千米/小時,卡車的速度是b千米/小時,可得方程:。
。2)課本p80練習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學習:
活動背景愛心滿人間——記求是中學“學雷鋒、關愛老人”志愿者活動。
問題:參加活動的36名志愿者,分為勞動組和文藝組,其中勞動組每組3人,文藝組每組6人。
團支書擬安排8個勞動組,2個文藝組,單從人數(shù)上考慮,此方案是否可行?為什么?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兩邊有沒有相等?由學生檢驗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兩邊相等。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一對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書寫方法。
試一試:
檢驗下列各組數(shù)是不是方程2x=y+1的解:
、??x=4,?y=3,②??x=2.5,?y=4,③??x=-6,?y=-13.
②③是方程的解,每個學生再找出方程的一個解,引導學生得到結論:一般情況下,二元一次方程有無數(shù)個解。
3、合作學習:
給定方程x+2y=8,男同學給出y(x取絕對值小于10的整數(shù))的值,女同學馬上給出對應的x的值;接下來男女同學互換。(比一比哪位同學反應快)請算的最快最準確的同學講他的計算方法。提問:給出x的值,計算y的值時,y的.系數(shù)為多少時,計算y最為簡便?
出示例題:已知二元一次方程x+2y=8.
。1)用關于y的代數(shù)式表示x;
。2)用關于x的代數(shù)式表示y;
。3)求當x= 2,0,-3時,對應的y的值,并寫出方程x+2y=8的三個解。
。ó斢煤瑇的一次式來表示y后,再請同學做游戲,讓同學體會一下計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課堂練習: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則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變形為y=當x=2時,y=;
。3)已知??x=2,?y=1是關于x,y的方程2x+ay=5的一個解,則a= 。
5、你能解決嗎?
小紅到郵局給遠在農村的爺爺寄掛號信,需要郵資3元8角。小紅有票額為6角和8角的郵票若干張,問各需要多少張這兩種面額的郵票?說說你的方案。
6、課堂小結: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書寫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關性;
。3)會把二元一次方程化為用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形式。
7、布置作業(yè):(1)教材p82; (2)作業(yè)本。
教學設計意圖:
依照課程標準,通過分析教材中教學情境設計和例習題安排的意圖,在此基礎上依據學生實際,制訂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堂教學的設計始終圍繞這教學重點和難點展開。
在充分理解教材編寫意圖、教學要求和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關心老人,突出情感主線,并貫穿整個教學。并對教學
內容進行適當?shù)闹亟M、補充和加工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所選擇的例習題都體現(xiàn)實際問題數(shù)學化的思想,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這兩個方面的設計貫穿整堂課,把知識內容和情感體驗自然連貫起來。
其次,在教學過程設計中,體現(xiàn)了讓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幾個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主動去接觸問題,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生生間的相互評價,關注學生對解題思路回顧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教學中,通過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類比的方法,使得學生加深印象。在突破難點的設計上,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選題時,通過降低例題的難度,使學生迅速掌握用關于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字母的方法,體會運用這種方法的可使求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更簡便。
小學數(shù)學教案 12
教學內容:教材第37頁例5、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第4~日題。
教學要求:
1. 讓學生深入了解比例尺的含義,掌握如何根據比例尺求解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 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深對數(shù)學在生活中應用的理解。
教學重點:深入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比例尺求解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 提問:什么是比例尺?
2. 出示一些數(shù)據比例尺,讓學生說出比例尺前項和后項的倍數(shù)關系,并解釋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3. 說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本節(jié)課將學習比例尺的應用。
二、教學新課
1. 教學例5。
出示例5并讀題。提問:這道題里已知了哪些信息,需要求解哪些信息?按照比例尺的`含義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讓學生討論并展示不同的解題方法。指名學生進行口頭解題,老師進行板書記錄。解題時要注意統(tǒng)一未知數(shù)x的單位與圖上距離的單位,暫定為厘米單位,完成后再轉換為米數(shù)。提問:不同的解題方法是怎樣的?指出:已知圖上距離,可以根據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倍數(shù)關系求解,也可以列出比例尺并用比例求解。
2. 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演示解題過程,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作答。集體進行訂正,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3. 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并讀題。提問:這道題里已知了哪些信息,需要求解哪些信息?能否自己解決?讓學生在練習本上進行解題。指名學生口頭解題,老師進行板書記錄。對于用比例解題的學生,指名詢問如何列出比例并確定未知數(shù)x的問題。指出:已知實際距離,可以將其縮小相應倍數(shù)求得圖上距離,也可以列出比例尺并用比例求解。
4. 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演示解題過程,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作答。集體進行訂正,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 完成練習七第4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該題,隨后詢問學生口頭答案,老師亦在黑板上作筆記。
2. 完成練習七第5題 學生需在練習本上完成該題。
3. 課堂小結 今天的課程內容涉及哪些方面?你從中學到了哪些知識或技能?
4. 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七第6、8題; 家庭作業(yè):練習七第7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10-04
(經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4-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