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小學數學教案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多樣性。
(2)采取小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互相學習、合作交流能力。
2.情感目標:
(1)采用小組之間互評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力和審美觀。
(2)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分類,處處有數學,并養(yǎng)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學具準備:
各種水果卡片(每組9張),各種鉛筆(每組各8支)。
教具準備:
各種文具盒、各種玩具、各類書、若干個瓶子。
教學策略選擇:
分類思想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教材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分別安排了單一標準的分類和不同標準的分類兩部分內容。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我認為學生對單一標準分類生活中接觸的較多,不必教學一課時,可把這兩部分內容合并為一節(jié)課來上,重點放在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這塊內容上。同時,我認為學生分類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兒童能夠自己提出分類依據。因此,教學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孩子怎么分,孩子就怎么分的幼兒分類水平上,而應重點觀察兒童能否獨立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不同的分類,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根據這一要求,我從學生熟悉的事物中取材,讓學生能較快的從事物的大小、形狀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標準。有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中提出不同的標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用他的稚嫩的眼光去劃分世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學習單一分類)
1.【設計意圖:學生6人一組,教師在上課前兩分鐘在講臺上倒出各種雜物(瓶子、文具盒、玩具、書各若干件),讓學生感受到教室講臺的雜亂,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揭示課題。】
2.引出分類的必要性。
師:同學們,你看現在在我們的講臺上堆放了許多東西,你們瞧都有什么呀?(學生回答。)
師:這些東西放在這里,好不好?為什么?(生:亂七八糟、不舒服等。)
師:那你說該怎么辦好呢?(生:把東西分類堆放好;文具一類、玩具一類、書一類、瓶子一類。)
師:誰愿意上來把這堆東西分類擺放好?(請四位學生上來整理。)
師:現在的講臺與剛才的講臺比有什么不同?(生:舒服了,整齊了、美觀了。)
師:是呀,這樣一分,看過去就非常得整齊。剛才,我們把一大堆的雜物按照同一類物品為標準對他們進行了分類。其實我們還可以給同一類物品進行分類,比如說這堆瓶子,我們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板書課題:分類)
二、主動探索,實踐操作(學習不同標準分類)
1.【設計意圖:預先把第39頁的“做一做”進行了改編,并用彩色卡紙做成水果卡片。把原來同一形狀都是同一底色的(如三角形都是綠色的),改為同一形狀,底色卻不同的(如三角形有綠色、紅色和黃色,另兩種形狀也各有三種顏色)。并把制作的9張卡片放在1個大信封里,讓6人小組的小組長保管;顒又,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把水果卡片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多次分類,從而使分類過程不斷地細化,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同一類物品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然后再通過分鉛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2.動手分水果卡片,初步體會到不同標準分類。
師:現在請組長拿出(1)號信封,倒在桌面上,看看是什么呀?(學生倒時,請上來整理的.四位學生把講臺上的物品裝進袋子。)
(生看好后,答:水果卡片。)
師: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把這些水果卡片來分一分,分類前我先提幾點要求:
(1)分類前,每位同學先自己獨立思考一下想好你將怎樣分,是按什么分的?想好后再小組動手交流。
(2)當一個同學在發(fā)表他的想法時,其他同學要靜靜地聽,等他講完后再講講自己的想法或對他的話進行補充。
(3)分好后,你們小組也可以商量一下,如果上來給大家匯報,誰做介紹員,誰配合拿卡片。
聽口令開始操作,教師巡視。等學生操作完后,請學生匯報。
師:哪個小組愿意先來匯報?
(請一組學生上來匯報,教師指導:按什么分,分了幾堆。)
師:下面哪個小組也是這樣分的?(請不同分法的小組繼續(xù)上來匯報。)
(出現的分類標準有:按顏色分,按形狀分,按水果種類分,后來學生又指出可按水果有沒有葉子分,卡片有沒有角分,水果有沒有柄分等多種分類方法是我課前所沒預料到的,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由于學生的出色表現上得很精彩。)
師:同樣是這9張卡片,我們剛才按照形狀、顏色、種類等多種方法來進行了分類,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結果,F在我們再動手把自己小組沒分過的方法再來分一分。
師小結:經過大家的合作交流,你有沒有發(fā)現原來同一類物品分類時,按照不同的標準去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
3.再次實踐,鞏固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師:現在我們再來動手分一分,請大家把(2)號信封倒出來,現在大家的桌面上有很多鉛筆對嗎?請繼續(xù)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按照不同的標準分一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方法多?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操作完后,教師統(tǒng)計分的方法有幾種?請分的方法最多的小組上來匯報,匯報前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仔細看,看看他們分的是否合理。如有什么疑問可以舉手向他們小組提問。(學生匯報,教師根據教學中出現的情況進行靈活操作。)
4.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分類,我們又一次體會到了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是各有用途的。
三、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分類
師: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處處接觸到分類,你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或接觸過分類?(學生自己匯報,教師適當追問:是按什么分,有什么好處。)
四、活動,充分利用教室資源,讓學生把全班同學按不同的標準把人進行分類,以達到鞏固的目的。
師:是呀,生活中處處有分類,最后,請同學們利用今天學到的本領來把我們一(4)班全班同學分分類,好嗎?(學生自由分類,分完后匯報交流,交流過程中,可請其余學生按匯報學生要求進行配合。)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知識遷移推導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下面各題.
13×30 23×10 24×4 21×40
120×6 40×7 8×60 500×8
2.筆算并板演.
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二、探究新知.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1.出示例2:212×34=
。1)引導學生觀察例2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2)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應該怎樣計算.
(3)板書:
、僖龑W生觀察第一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848個一表示212×4的積.
、谝龑W生觀察第二個積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636個十或6360個一,表示212×30的積.
、蹚膬刹接嬎阒心阒懒耸裁?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7208表示什么?
使學生明確:7208表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2.出示“做一做”(投影出示).啟發(fā)學生分組合作.
。1)
963表示什么? 321乘1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2)
264表示什么?132乘30的積寫在什么地方?
。3)獨立填寫.
訂正并說明計算過程.
三、.繼續(xù)演示課件“筆算乘法(一)”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傧扔脙晌粩祩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
、谠儆脙晌粩凳簧系臄等コ肆硪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
、廴缓蟀褍纱纬说玫臄导悠饋恚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1~42頁例9、例10和“練一練’’,第45頁練習七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認識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能用列舉的方法求100以內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能通過直觀圖理解兩個數的因數及公因數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借助直觀認識公因數,理解公因數的特征;通過列舉探索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體會方法的合理和多樣;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能有條理地進行思考,發(fā)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學生主動參加思考和探索活動,感受學習的收獲,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求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教學難點:
理解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鋪墊準備
1.直觀演示,作好鋪墊。
出示邊長6厘米和邊長5厘米的兩個正方形。
提問:觀察這兩個正方形,哪一個能正好分成邊長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課。
談話:根據上面我們看到的,如果一個長度是原來邊長的因數,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F在就利用這樣的認識,學習與因數有密切聯系的新內容,認識新知識,學會新方法。
二、學習新知
1.認識公因數。
。1)出示例9,了解題意。
啟發(fā):觀察正方形紙片的邊長和長方形的長、寬,哪種紙片能把長方形正好鋪滿,哪種不能正好鋪滿?先在小組討論,說說你的理由。
交流:哪種紙片能把長方形正好鋪滿,哪種不能?你是怎樣想的?
結合交流進行演示,引導觀察用正方形紙片鋪的結果,理解邊長6是長方形兩邊12和18的因數,能正好鋪滿;(板書:12÷6=2 18÷6=3)邊長4是12的因數,但不是18的因數,就不能正好鋪滿。(板書:12÷4=3 18÷4=4......2)
。2)啟發(fā):想一想,還有哪些邊長是整厘米數的正方形,也能把這個長方形正好鋪滿?為什么?先獨立思考,再和同桌說一說,并說說你的理由。
交流:還有哪些邊長整厘米數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鋪滿?你是怎樣想的? 你發(fā)現正方形邊長的厘米數符合什么條件,就能把這個長方形正好鋪滿?
。3)引導:現在你發(fā)現,哪些數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指出:大家發(fā)現,1、2、3、6這幾個數,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也就是12和18公有的因數,我們稱它們是1 2和18的公因數。(板書)
追問:4是1 2和18的公因數嗎?為什么不是?
2.求公因數。
。1)出示問題。
引導:我們已經知道,兩個數公有的因數,是它們的公因數。那如果已知兩個數,你能不能找出它們所有的公因數呢?接著看一個問題。
出示例10,讓學生明確要找出8和1 2的所有公因數,并找出其中最大的一個。
(2)探索方法。
引導:先想想怎樣的數是8和12的公因數;再想怎樣可以找到8和12的公因數。和同桌商量商量,找出它們的公因數,并找出最大的一個。
學生思考、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你是怎樣找8和12的公因數和最大的公因數的?
結合交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思考方法:(在交流中板書過程)
、 分別找出8和12的因數,再找公因數,并確定最大的一個。
②先找出8的因數,再從8的因數里找1 2的`因數,并確定最大的一個。 提問:為什么可以這樣找8和12的公因數?
、巯日1 2的因數,再從1 2的因數里找8的因數,并確定最大的一個。 追問:這種方法是怎樣想的?
小結
3.用集合圖表示公因數。
出示兩個圈:8的因數 12的因數(圖略) 讓學生分別說出8和12的因數,教師板書。
引導:如果要在圖里既看出8的因數和12的因數,又能把公有的因數寫在共同的部分,這兩個圈怎樣合并到一起比較合適?小組里討論討論。
4.回顧內容。
提問:回顧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哪些內容?(板書課題) 什么是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三、鞏固深化
1.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2題。
3.做練習七第1題。
學生練習,指名板演。檢查板演過程,說明最大公因數;有錯訂正。
4.做練習七第2題。 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
提問:能根據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或倍數嗎?
四、小結收獲
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在學習過程中你還有哪些體會?<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17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組合作研究出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奇數= 奇數。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變化過程,在活動重視學生體驗探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合小游戲使學生體會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數學規(guī)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通過實踐報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變化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從生活中的擺渡問題,發(fā)現數的奇偶性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運用數的奇偶性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杯子。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自然數包含有奇數和偶數,一個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這一節(jié)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數的奇偶性。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一:示圖(右圖)
小船最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
再從北岸駛回南岸,不斷往返。
1、
(1)小船擺渡11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為什么?
(2)有人說擺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
他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2、請任說一個擺渡的次數,學生回答在南岸還是北岸?
3、請學生畫示意圖和列表并觀察。
4、想:擺渡的次數與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關系?
擺渡奇數次后,船在 岸。
擺渡偶數次后,船在 岸。
試一試
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反動2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后,杯口朝 ,反動19次后杯口朝 。
1、想一想:翻動的'次數與杯口的朝向有什么關系?
翻動奇數次后,杯口朝 。
翻動偶數次后,杯口朝 。
2、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活動二
圓中的數有什么特點?正方形中的數有什么特點?
圓中的數都是偶數,正方形中的數都是奇數
試一試:(投影)
三、鞏固練習(投影出示習題)
四、總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五、作業(yè)
1、課本第17頁試一試的題目。
2、優(yōu)化作業(yè)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通過看和數了解畫面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看和數是認識生活中的事物,
是學習數學常用的方法。
2、 引導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初步培養(yǎng)
有條理地觀察的習慣。
3、 讓學生在自己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觀察、學習。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數數。幫助學生解決認知過程中的
困難。
教具:教學光盤或教學掛圖、學具
教時:一課時
教學課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 講述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熱鬧的地方——動物樂園,
高興嗎?
2、 出示掛圖,進一步激發(fā)起數數的興趣,初步探索。嗬!動物樂園到了,你們看,動物樂園里可熱鬧啦,讓我們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睜大眼睛,你看看圖上有些什么?
二、 自己探索
看圖了解畫圖的內容,圖上有些什么?分別在哪里? 結合畫面下的10幅小圖觀察,這10幅小圖都是從場景里提取的,讓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 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圓點與物體有一一對應關系,滲透著對應的思想。) 第七、八、九、十幅小圖中有圓點無物體,放手讓學生根據圓點個數,到情景圖
中找相應的物體。
三、 實物操作
分4人小組,由任意一個小朋友說出物體的個數,讓其他3個小朋友用圓點擺出表示的數。
四、 拓展運用
講述: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數一數,即1—10的'物體的個數。你能用1-10這10個數字中的其中一個數來說句話嗎?在小組內說說。
如:我有10個手指,我們小組有4人,等等。
五 小結
小朋友愛動腦,又愛動手,真不錯,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鞏固深化
1、 游戲:火車鉆山洞
講述:剛才小朋友數數數得可真棒,現在我們一起去兒童樂園玩玩。
游戲方法:我們分小組進行,兩個小朋友手拉手抬起來,圍成山洞,請小組后面的幾位同學當司機,前面報幾,后面接著往下報,如1、2、3,如果說對了,就發(fā)出嗚嗚聲,說錯了,就“咔嚓”暫停,說對了再通過。
2、 數水果,摘水果
講述:秋天來了,樹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蘋果、香蕉等。去數數吧,再把數出的結果告訴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數的?說對了就摘個水果送給你的朋友嘗一嘗吧!
七、總結評價
我們既能去動物園,還能玩游戲,摘水果,開心嗎?在這節(jié)課里,你學到了哪些本領?你是怎么想的?
教后記:1 學生對看圖數數很有興趣,并能根據圖說話,掌握了數數的技能。
2 對于事物與圖的對應(點的對應)不太清楚。
3 學生還不太能按一定的順序和方向數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學習內容:
教科書28-29頁例5、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圖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的計算方法。
2、通過觀察、比較,弄清商中間與末尾的不同意義。
3、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4、能主動思考、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學習重點、難點:
讓學生理解0作為被除數時的意義及除數為0時的意思。從“以學生為主體”這個觀點出發(fā),讓學生討論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不斷溝通乘除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得出規(guī)律
將書中四幅圖逐一顯示,并配上解說,在故事中嵌入數學問題:
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
2、你說孫悟空會怎么分?
3、這時豬八戒說我來分,卻偷偷的把西瓜全吃光了,
4、沙僧急了,忙問:我們3人怎么分呀?每人能吃到幾個西瓜?你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嗎?
5、0÷3=0說明其它3人分不到了,
6、做一做:0÷2=0÷4=0÷5=
7、討論:0÷0=由于這個內容不是小學時學到的,但為了讓學生有個認識,所以可以略帶一些,當0作為除數時,是沒有意義的。
8、小結: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是0
9、做一做
0÷2=0÷4=0÷5=0÷102=0÷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6。
(1)出示例6,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電數,你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嗎?得:309÷3=
。2)你認為這道題的商是幾位數?
。3)嘗試用豎式計算,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4)反饋,比較得出簡便寫法,指板演題,問為什么十位上要寫0?
(5)獨立解決“萬青平均每月用電數”,及時糾正。
三、練習鞏固
(1)豎式計算:604÷2=840÷7=296÷4=835÷5=
比較今天學習的與以前所學的筆算除法的聯系
揭題: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
。2)判斷題:書第30頁,讓學生在改錯中鞏固方法。
(3)解決實際問題:第30頁第4題
四、課堂小結(略)
五、隨堂作業(yè)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2、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用猜測、列表、假設或方程解等方法。
3、體會到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2、難點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
【學習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我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早在1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
閱讀書本P112雞兔同籠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話表述一下題目的意思嗎?
二、探索新知
1、閱讀P113例1,根據書本提示,會用列表法求出雞、兔各幾只嗎?
(完成課本表格。)
2、假設籠子里都是雞或者都是兔,腳數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能列式解決嗎?
(會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自己動筆,嘗試用方程的方法解決雞兔只數的問題?
(有困難的可參考書本P114)
4、用假設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決P112“雞兔同籠”問題
(1)方程解:(2)算術解:
解:設雞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解:假設都是雞。
根據雞兔共有94只腳來列方程式2×35=70(只)
2x+(35-x)×4=9494-70=24(只)
2x=4624÷(4-2)=12(只)
x=2335-12=23(只)
35-23=12(只)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5、以上三種解法,哪一種更方便?
☆友情小提示:
要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以采用假設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6、閱讀P114閱讀資料,了解下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三、知識應用:獨立完成P115“做一做”,組長檢查核對,提出質疑。
四、層級訓練:1.鞏固訓練:完成P116練習二十六第1--5題。
2.拓展提高:練習二十六第6、7題。及P117“思考題”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學習心得XXXXXXXXXX(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獲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臺:(把你個性化的解答或創(chuàng)新思路寫出來吧!)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能夠熟練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快速地進行計算。
。、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優(yōu)良品質。
。场⑼ㄟ^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同時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夠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視算
13-917-912-9
18-914-915-9
誰能說一說: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擺一擺,并與你的同桌說一說(邊擺邊說)
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你最喜歡哪一種算法?用你最喜歡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幾說給你的小伙伴聽
2、看圖寫算式
◎◎◎◎◎◎◎
◎◎◎◎◎◎◎◎
板書:9+6=15
6+9=15
15-6=9
15-9=6
3、練習二第1、2題
4、算一算
練習二第5題
要求:先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體訂正,對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二、變式練習
1、練習二第3題
2、第4題
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口答教師拿出準備的數學抽拉卡片或數字轉盤,隨意抽拉或轉動,讓學生口答出得數
三、應用練習
出示課件(練習二第6題和第8題)
要求:
1)先讓學生看圖說圖意
2)再列式計算,并與同桌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四、鞏固拓展練習
完成書中第7題
回家寫一個十幾減九的算式,給媽媽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說出幾種方法就說幾種,比一比,看誰說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復習面積的意義、常用的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初步建立圖形的等積變形思想。
2.體會轉化、估計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為教學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作比較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思想準備。
3.學習重難點:
對圖形進行分解與組合、分割與移拼的轉化方法
學具準備:學具盒
學習過程:
一、分一分、數一數
1、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嗎?
2、怎樣數的.?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數一數
1、怎樣移動右邊圖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數出它的面積?
2、利用分割與平移,保持面積不變,把多邊形轉化為長方形,計算它的面積。
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三、數一數、算一算
1、下面是牧場中一個池塘的平面圖。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滿整格的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數一數各有多少個,再算出池塘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不滿整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你算出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這樣的算法合理嗎?
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邊樹葉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嗎?
四、估一估、算一算
1、采集幾片樹葉,先估計他們的面積個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樹葉描在第122頁的方格紙上,用數方格的方法算促他們的面積。
2、你能用這樣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積嗎?
五、小結:今天我們進行面積是多少實踐活動,怎樣計算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熟練計算10的加減法算式,加深認識加減法間的聯系。
2、逐步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重點難點:
熟練計算10以內加減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瞧,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
今天我們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
課件出示小松鼠
二、合作練習
1、課件出示松鼠過早
看,松鼠媽媽有6顆松子,小松鼠有4顆,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那你能算出來嗎?
2、你們可真聰明,小松鼠們要出門去采果子了,他們要動腦才能拿到自己的籃子,出示題卡。
小松鼠手上的數用10去減,得到的結果就是籃子上的數。
比一比,哪個同學做的快?
3、小松鼠提著籃子高高興興地出門去,在路上遇到了美麗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
課件出示P68孔雀圖
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
4、松鼠媽媽和兒子比賽撿松子,撿完了他們擺在地上比誰撿的多。
課件出示P68 8 獨立看圖并填空
5、P68 7 看鄰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數一數屋后的冬瓜
三、練習
第。68面的第9、10題 看松鼠來到了學校,你看圖中哪些可用7+3=10來表示。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