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語文教案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學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丨、丿、”和1個偏旁“”。
2、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文字。
二、教材說明:
本課為象形字歸類識字。12個字按器官、動物、天體與現(xiàn)象、植物分類。每個字都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展示漢字演變的過程,以利學生理解字義,認記字形,激發(fā)他們熱愛漢字。
教學重點是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
三、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四、教學建議:
(一)認字、寫字
1、認字
根據(jù)教材的編排特點,教認字可采取舉一反三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即先指導學一個字,歸納學法,再組織自學。如教“目”,先出示生字卡片和實物圖片,認讀“目”,知道“目”指的是眼睛。再看“目”的古文字,看出“目”的字形與實物的形的聯(lián)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兩橫表示眼珠。告訴學生這種模擬實物的樣子造出的字是象形字。然后讀一讀、記一記“目”。最后小結(jié)學法:讀字看圖—看字比形—認記生字。在掌握學法后自學其余生字。檢查自學情況可不拘于生字的順序,讓學生說說我會學哪個字,是怎樣記住的。學生沒有說到的為難點,就重點指導。在學生說字時,教師要針對字中易忽略的地方加以提示:小鳥不能沒眼睛,頭上一點要看清;兔子長著短尾巴,豎彎鉤上有一點;禾苗有穗兒,比“木”多一撇。隨“兔”的教學,認識“”(角字頭)。
鞏固生字除認讀外可采用圖片與生字連一連、貼一貼的方式,也可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給它們分分組,說說為什么這樣分,領(lǐng)著大家讀一讀。
2、寫字
結(jié)合“十、木、禾”的書寫,本課要認識“丨、丿、”三種筆畫,知道“
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兩條筆順規(guī)則。為此,可先用卡片認識筆畫并指導寫法。
豎,有懸針豎、垂露豎兩種。(豎的名稱不必講,或俗稱帶針尖的和不帶針尖的`)豎從上到下要寫直。帶針尖的起筆要重,逐漸輕下去,收筆處為針尖狀;不帶針尖的起筆和收筆都要重些。
撇,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后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注意把力送到筆尖。
捺,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后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后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同時送力到筆尖。
本課的三個字較前有難度,教師必須當堂示范,示范的同時讓學生跟著比劃,以記住筆順,感悟筆筆到位。三個字的寫法是:
十:橫寫在橫中線上,右面略高些,豎在豎中線上。橫筆左右兩面相等,豎筆在橫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長,帶針尖。
木:橫短豎長,不帶針尖。撇、捺起筆應(yīng)相接于豎,左右對稱展開,收筆應(yīng)高于豎的收筆。
禾:第一筆為平撇,應(yīng)寫得平而短,在豎中線上。下部與“木”的寫法相同。
(二)實踐活動
課后“我會連”為擴展練習,其中的生字,學生不一定要掌握,目的是讓他們知道漢字中這類象形字還有不少,只要聯(lián)想實物的形狀,很容易記住。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去連一連,試著認一認,教師再檢查、糾正,指點識字的方法。
配合本課教學還可以開展以下實踐活動:
1、在你認識的漢字中找一找: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如:山、水、田、雨等,不拘于象形字,只要說得出相像即可。
2、猜字游戲。(不拘于學過的生字,自己認識也可。)
“木”加一筆是什么字?(禾、本)加兩筆呢?(米、機)
“口”加一筆是什么字?(中、日)加兩筆呢?(目、田、白、右)
五、教學設(shè)計舉例
這一教學設(shè)計注重發(fā)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引導自主學習。
(一)嘗試認字
出示生字“日、月、兔”,問問誰認識,是怎么會認的?(這三個字在前面課文中出現(xiàn)過,生活中也有接觸,利用學生生活積累認字,激發(fā)其成就感,以投入主動學習。)
(二)揭示課題,教“目”字
1、圖、字對照,認記“目”字。
2、以學“目”為例指導學習方法。
(三)學生自學其余的字
(四)交流自學情況
1、學生匯報認識了什么字,是怎樣記住的,教師相機提示容易忽略的地方。
2、介紹象形字的特點。舉“兔”為例,并認識“”。
3、再讀字、看圖,體會生字的象形特點。
(五)鞏固生字
1、用卡片比賽認讀。
2、選生字卡片放在實物圖下的括號里。
3、完成課后練習“我會連”。
(六)指導寫字
(七)擴展練習
找找還有哪些字是象形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能夠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nèi)容,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重點難點:
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體會寓言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你們讀過寓言故事嗎?(板書: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板書);“言”,講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則寓言。兩則就是兩篇的.意思。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亡羊補牢。2.讀題,誰知道“亡”、“牢”分別是什么意思?
。ā巴觥钡囊馑际鞘ァ!袄巍毙蟮娜。)
3.誰能連起來把題目解釋一下?
。ㄑ騺G失以后修補羊圈。)
二、初讀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解決。
2.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三、檢查復習。
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提醒學生應(yīng)注意的問題。
讀音方面: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讀“juàn”,不要讀成“quān”。
“窟窿”的“窿”讀輕聲。
字形方面:
“叼”: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最后一筆是“提”,不要寫成“撇”。
“悔”: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忄”不要寫成“十”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兩點寫成豎。
“修”:左右結(jié)構(gòu),右下方是“三撇”,不要寫成“三點”
詞語解釋:
叼走:銜在嘴里拖著。
街坊:鄰居。
勸告:說服,講清道理,使人感動聽從。
后悔:懊惱過去做得不對。
四、學習課文內(nèi)容,理解寓意。
1.出示課件,思考:《亡羊補牢》寫的是一件什么事?
。B(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后,不聽街坊的勸告,第二天又丟了羊。他后悔沒有聽街坊勸告,趕
緊把羊圈修好,從此,再也沒有丟羊。)
2.養(yǎng)羊人對街坊的勸告開始是怎么想的?后來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
(1)讀書,小組討論。
。2)班上交流。
開始想:羊丟了,修圈已晚,沒用。
后來想:如果現(xiàn)在不補羊圈,就不是丟一只、兩只的事,而會丟得更多。因此現(xiàn)在修還不晚。做:動手,堵上,修得結(jié)結(jié)實實。
結(jié)果: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
五、小結(jié)。
1.明確寓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有了錯,只要認真改,就不算晚。
2.聯(lián)系實際,談感想。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海底世界》是小學六年制蘇教版語文第六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圍繞著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這兩個特點來介紹的。通過課文的學習,要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但在教學本課時,有一個難點:學生對海洋生物的了解是微乎其微。在教學第一課時,就有學生問我:“老師,什么是海參呢?”“老師,烏賊,章魚長什么樣?”雖然課文有圖片,但不是很清晰,學生對這些海洋生物的了解還是不能加深。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使他們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呢?
于是就有了如下的教學片段:
師:上一課,有同學問老師“什么是海參?”“烏賊、章魚長得什么樣?”這節(jié)課老師帶來了這些海底動物的照片,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朋友好嗎?
生:(齊答)好!
師:那好,我們比一比誰能先叫出這些海底朋友的名字。
[課件出示照片:貝類、海馬、海星、海參、烏賊、章魚……]
(學生自由說海底動物的名字,針對學生不認識的海參、烏賊、章魚等,教師作特別指導,其他只要認識就行。)
師:(在看到海參時)看,這就是海參,它長得怎樣?
生:海參原來長得比蚯蚓胖,怎么黑糊糊的,身上還有刺?
生:老師,我看到了,書上那在呆在巖石上不動的就是海參。
師:對,看來,你已經(jīng)認識海參這位朋友了。
師:(在看到章魚時)誰來形容一下它的樣子?
生:噢,我知道了,這個圓腦袋的家伙就是章魚,我以前在書上看到過它。
生:章魚還有很多只手呢!
……
師:老師有幸拍到了這些海底動物的活動錄像,同學們想看嗎?
生:(齊答)想。
師:好,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海底動物是怎么活動的。
[放錄像:內(nèi)容是海參爬行,梭子魚游動,烏賊、章魚的活動方式,深水魚在游動,一些貝類借助外物運動。(時間3分鐘)]
。▽W生邊看,邊議論。錄像放完,學生意猶未盡。)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我先來說。我看到海參爬得很慢。
生:我看到章魚游動時,它的很多只手在往前劃水,而它就往后退。怎么會這么奇怪?[]
生:老師,我看梭子魚游動的時候非?,像一枝箭飛了出去。
生:我怎么看不到貝殼的活動呢?……
師:對海底世界就是這么神奇。那么,課文又是怎么介紹的?我們來讀課文。要求學生自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這里介紹了幾種海底動物,他們的活動特點各是什么?用筆劃出有關(guān)的詞句,然后填寫下表。[出示表格]
動物名稱活動特點
海參肌肉伸縮爬行,慢
梭子魚快
烏賊、章魚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貝類自己不動
深水魚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
師:為了突出海參的爬行特別慢,課文是怎么介紹的?(提示: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生:課文用了舉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海參靠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生:課文還用了比較的說明方法!八笞郁~每小時能有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要快。”這是把梭子魚游動的速度和普通火車比。
生:課文還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斑有些深水魚,它們自身就有發(fā)光器官,游動起來像閃爍的星星!边@是把深水魚比作閃爍的星星。
。ㄖ笇ёx好課文中的句子,體會課文的表達方式。)
師:蘇州在20xx年,也建起了海底世界。我們的海底世界來了許多新朋友,有海馬、海膽、海星、?取,F(xiàn)在,我們都是海底世界的解說員。我們也來介紹一下它們的活動特點,行嗎?
[觀看有關(guān)海底動物的動畫,學生做準備。教師巡視。]
生:各位游客,請看這渾身長刺的家伙,他叫海膽。海膽靠調(diào)整刺來慢慢移動!
生:老師,我也來介紹海膽。我覺得海膽行動起來真比蝸牛爬得還要慢。
師:不錯,用了比較的說明方法。
生:大家看,這長得特別漂亮的是?,它靠底部強有力的吸盤牢牢地吸在海底的巖石、淤泥上,不仔細看,你會以為它只是一棵漂亮的海底之花的。
。ɡ^續(xù)介紹,師鼓勵學生用上課文中的語句和一些說明方法。學生表現(xiàn)踴躍。)
總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然而,面對自己比較陌生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又如何真正的探索學習呢?因此,學生的學習也離不開教師的“主導”。教師精心設(shè)計教學過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這才是我們“教”與“學”的完美組合。在以上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在不斷努力。
一、讓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更好地服務(wù)于教學。
新一輪課改的實施,不但引發(fā)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變革,而且引發(fā)了教學手段的更新,F(xiàn)代信息技術(shù)運用得當,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有助于發(fā)揮語文教育的感染作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提高。在教學中,學生提出不知道“什么是海參”,不知道“章魚、烏賊長什么樣”。學生的.質(zhì)疑就是我們教學中要突破的難點。為了讓學生認識海底動物“海參”、“章魚”、“烏賊”等,教師在課件中,安排了一組海底動物的照片,讓學生比賽說出它們的名字,為學生的學習掃除了障礙。學習、了解海底動物的活動特點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由于受時間、范圍等條件的限制,我們不可能讓學生參觀“海底世界”,但是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shù)能幫助我們看到海底動物活動的錄像資料。在教學中,當教師播放了海底動物的活動錄像后,生動的畫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他們想弄清“章魚怎么會向后游動的”,“貝類是怎么活動的”,由此,很自然的,學生又進入了課文語言文字的學習、積累中。錄像和課文結(jié)合,幫助學生更深入地體會到“海參爬得慢”,“梭子魚游動速度特快”,“深水魚在海底游動時,海底的景色特別美”。
二、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我們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喚醒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需求。因為興趣是兒童認知活動的動力,最好的學習是學生對所學有內(nèi)在興趣。從上面的教學過程可以看到,教師首先通過看照片,比賽說出動物的名字這個游戲,將學生帶入了學習的氛圍。學生的競爭意識是很強的,因此教師說要比賽說出動物的名字時,他們的注意力就高度集中。他們認真地看照片,在老師的引導下,一下子就能說出“海參”“章魚”等的外形特征,還能在書上的圖片上找到相應(yīng)的動物,為下面的學習作了鋪墊。當學生已經(jīng)熟知各海底動物的活動特點后,教師又提出新的學習任務(wù),要學生學習課文,做一回海底世界的解說員。這種活動性的學習又是學生所感興趣的。學生們都精心準備,全身心地投入,主體性參與極高。為了能當好解說員,學生一方面認真讀課文,學習課文的語句和寫法;另一方面,認真看有關(guān)的錄像。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