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免费视频,国产一级a作爱视频免费观9看,色五月丁香亚洲,亚洲欧美性爱在线视频,1000部黄片免费观看一区,国产亚洲性生活视频播放,三级黄色在线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七年級數(shù)學教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12-09 07:03:08 七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

  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初步理解筆算減法中驗算的算理。

  2.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ǘ┠芰τ柧汓c

  1.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有序思維能力。

  2.通過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ㄈ┑掠凉B透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教學要求:

  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yǎng)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yǎng)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把下面減法算式改寫成加法算式。

 。1)15—3 = 8()+()=()

  (2)42—30=12()+()=()

  2.按課本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減數(shù)加起來,結果怎樣?算算看!

  用豎式計算:1230—425 805 + 425

  指定二名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下面列式計算。

  做后,引導學生觀察兩道復習題,并說說加法和減法算式中各部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授

  1.教師將上述兩題豎式中相同部分用線連起來如下:

  在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如下結論:“差和減數(shù)相加,結果等于被減數(shù)。”我們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教師說明:為了保證計算的正確,不僅要掌握計算法則,認真計算,還要學會驗算方法,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教師板書課題:減法的驗算。

  2.教學例4。

 。1)出示:4736 — 826 =

  指名用豎式演算,然后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驗算。全班學生計算并驗算。

 。2)利用學生的板演,指名講計算過程。(數(shù)位要對齊,從低位減起,百位不夠減,從千位退1作10,百位17減8得9,千位剩3。)

 。3)正驗算是否正確,看差與減數(shù)相加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教師還要指出:如果題目沒要求驗算,為了簡便,也可以不另寫驗算的豎式,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驗算時也是把差和減數(shù)加起來看得數(shù)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可以讓學生看看原來的豎式,從下往上,由學生口述:個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進上的1加3得4。

  板書如下:

  3.小結: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齊讀驗算的方法。

  做課本“做一做”和習題第1 — 3題。

  四、課堂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5 — 7題。

  五、課后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8、9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

  一、總體說明

  數(shù)學是為生活服務的。本單元解決問題,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內容包括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和運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運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和掌握需要兩、三步計算解決問題。教材通過實際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貼近度很高的生動例子,讓學生先從直觀的圖畫中了解信息,再運用了解的信息來解決問題,既培養(yǎng)了學生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運用乘法計算或除法計算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2)培養(yǎng)學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生動的實例,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4)結合適當?shù)慕滩膬热輰W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學設想

  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就是要能運用數(shù)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圖畫,了解和收集圖畫中的信息,再運用所學的知識,根據(jù)信息在小組中討論、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然后讓學生解決問題后總結和歸納生活中一般性的規(guī)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建議用5課時安排教學。數(shù)學廣角(單元教案)

  一、總體說明

  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是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擴展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主要內容包括:統(tǒng)計中的重復問題和等式中實物代換問題兩種類型。是在學生學習了統(tǒng)計和等式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統(tǒng)計中出現(xiàn)的重復現(xiàn)象和等式中通過實物進行代換問題。通過運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解決實際問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教學目標

  (1)理解統(tǒng)計中出現(xiàn)的重復現(xiàn)象,運用集合圖推算事物的數(shù)量。

 。2)通過實物代換,初步理解代換思想,推算事物的數(shù)量。

 。3)擴展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三、教學設想

  根據(jù)奉單元知識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和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的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采用實物分析的方法進行教學.先讓學生能通過實物理解重復現(xiàn)象和代換思想,再通過適當?shù)木毩暭訌妼W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能充分理解,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本單元建議用2課時安排教學。

  集合的思想

  教學內容

  課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108頁例1,練習二十四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能借助具體內容,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

  難點:用集合直觀圖來表示事物。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借助熟悉題材,滲透集合思想

  1、巧妙設疑,直觀感悟

 。1)談話:老師知道同學們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有的喜歡音樂,有的喜歡美術,有的兩樣都喜歡,老師想進一步了解你們,請允許我對其中的一個小組進行調查,好嗎?

  (2)(指定小組)分別在“音樂”和“美術”下面簽上名字,兩者都喜歡,兩邊都簽。

 。3)全班一起統(tǒng)計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人數(shù)。

 。4)(故作驚訝):咦,這個小組沒有這么多人呀?問題出在哪兒呢?

 。5)四人小組討論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過程中有學生既喜歡音樂又喜歡美術,是重復的,在計算總人數(shù)時只能計算一次。

  2、圖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兩個小組的'集合圈,再把兩個圈進行合并。

 。2)讓學生說一說圖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3)讓學生列式求出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說說想法。

 。5)師根據(jù)課堂實際情況適當小結。

  3、運用集合思想解決問題

 。1)情境出示課本p110第1題。

 。2)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3)同桌交流,重點說說想法。

 。4)反饋。(昨天和今天進貨的重復部份用重點號顯示)

  二、靈活運用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1、談話:小動物在討論在陸地上生活還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來了10種動物,有6種動物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的,有6種動物可以在水里生活。這里面有幾種動物既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ㄟm當給學生介紹“兩棲動物”的常識,擴展學生知識面。)

  2、練習二十四第2題

  要求:(1)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2)班內交流方法。

  三、全課總結。

  1、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2、小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學知識來解決。等量代換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9例2及做一做,練習二十四第3、4、5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等活動,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shù)學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原理,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為以后學習簡單的代數(shù)知識做準備。

  難點: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shù)學思想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

  卡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看,今天水果園里正在進行“體重”大比拼呢?(播放)我們先來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說明: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的物體一樣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師:接下來進場的是蘋果妹妹,我們假設每個蘋果同樣重。(繼續(xù)播放)看!天平又平衡了,這又說明什么?(引導學生說出:4個蘋果重1千克。)

  師: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

  讓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二、教學新知。

  (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合作探究解決方案。

  師:這個問題提得真棒,幾個蘋果與1個西瓜同樣重呢?(10個、12個、15個、16個……)

  師:小朋友不要急著猜,好好動動腦筋。或者在小組內擺擺學具,通過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艚o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及操作學具的時間,老師巡視,給予學生適當?shù)膯l(fā)與指導。)

  小組匯報:這時大部分的學生喊出:16個。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為:一個西瓜4千克(等于4個砝碼),1千克(1個砝碼)等于4個蘋果,我們用替換的方法,把一個1千克(1個砝碼)換成4個蘋果。西瓜重4千克(4個砝碼),總共要換4次,因此是16個。

 。◣熞缹W生的回答,一邊擺學具,利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生2:我們組認為:如果第二個圖中天平的右邊變成原來的4倍,左邊也要變成原來的4倍,就是16個蘋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個西瓜和4千克砝碼同樣重,而4個蘋果和1千克砝碼同樣重,所以4千克砝碼就有4個4,4×4=16(個)。

  生4:……

 。ǘ┻M一步體會等量代換方法。

  師:小朋友說得都對,(展示:1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這時又來了波蘿哥哥,1個波蘿的“體重”等于2個蘋果。一個西瓜與幾個波蘿一樣重呢?()為什么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匯報結果。

  生1:32個。

  (可能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老師要及時給予分析引導,再通過生生評析,幫助其改正。)

  生2:8個。因為,2個蘋果可以換1個波蘿,1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就可以換8個的波蘿。

  生3:2個蘋果換一個波蘿,16個蘋果里面有8個2,16÷2=8(個),所以1個西瓜和8個波蘿一樣重。

  生4:把2個蘋果變成原來的8倍就是16個,等于1個西瓜的重量。把1個波蘿也變成原來的8倍就是8個,這樣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個。

  師:(略小結。)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完成p109“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個別輔導。講評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師生共同梳理解題思路:要求2頭牛和多少頭羊同樣重,首先要知道2頭牛和多少頭豬同樣重,再利用豬和羊的關系進行替換(計算),最后求出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四第3題。

  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關系,并嘗試抽象地推導(計算)一下。如果學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難,可以讓學生先用學具擺一擺。

  2、完成練習二十四第4題。

  提示:直接比較1只雞和1只鴨誰重一些比較困難,可以轉化為2只雞和2只鴨,或4只雞和4只鴨的比較。

  3、完成練習二十四第5題。

  第1小題,把第一個等式中的△用□+□+□替代,就變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討論,尋找方法。

  建議:直接用等量代換的方法來解決比較困難,可以先把三個等式的左邊相加,右邊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換,依次求出○、△、□的值。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什么是等量代換嗎?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p28~29頁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七的第1~3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白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能發(fā)現(xiàn)許多的知識。請同學們仔細觀察p28頁的這幅圖,你能從圖中發(fā)現(xiàn)哪些有趣現(xiàn)象?

  2、(學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頁的主題圖)是啊,在游樂場里,空中飛舞著的蜻蜓風箏、蝴蝶風箏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里面就蘊含著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對稱!景鍟簩ΨQ】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跟對稱有關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ㄒ唬┱J真觀察,體驗對稱。

  1、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特點。

 。1)看書第29頁的樹葉、蝴蝶、天安門的圖,這些圖形它們在外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數(shù)學特點,你能發(fā)現(xiàn)嗎?

  (2)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圖案上觀察。

  (3)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樹葉圖:以樹葉中間葉脈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圖:以蝴蝶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門城樓圖:以天安門城樓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師小結。

  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沿圖形中間的一條直線對折后,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59~60頁例1及第60頁“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1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動,先進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動,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再進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動,通過對比使學生體會其異同,幫助學生理解有剩余的情況,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過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使學生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jīng)歷認識余數(shù)的過程,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通過主題圖教學,讓學生知道計算問題是從生活實際中產(chǎn)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能夠準確求出余數(shù)。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運用自主學習法,引導學生通過擺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jīng)歷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學習。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故事描寫法:周末小熊打算請2個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請大家一起吃草莓?墒撬蜷_冰箱一看,發(fā)現(xiàn)只有7個草莓,3人怎么分7個草莓呢?他很苦惱。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為什么苦惱嗎?誰能來說一說?(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品析:把教材中的情景進行了改編,增加了課堂的趣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新知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炕顒訉敕ǎ赫埻瑢W們拿出10個小圓片。

 、侔10個圓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

  ②把10個圓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幾個?

 。▽W生說法不一:有的說不能分,有的說分不出來)

  這樣的問題究竟應該怎樣解決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品析:活動導入,讓學生動手操作,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并思考沒有剛好分完怎么辦?于是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隨著老師的引導進入新知的學習中!慷熒献,探究新知

  1、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平常我們分東西,有時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shù)就叫余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出示課題)。

 。1)課件出示6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交流獲取信息。

 。3)利用學具實際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過程。課件出示6個草莓擺放的結果圖:

  (5)小組內說說6÷2=3(盤),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酒肺觯簻贤ú僮鬟^程、算式、語言表達之間的轉換,使學生明白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xiàn)有剩余的情況。

  ①課件出示7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趯W生利用學具操作。

 、劢涣靼l(fā)現(xiàn)的問題:剩下一個草莓。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

 、賹W生用算式表示剛才擺的過程,教師巡視,選取典型案例。

 、诮處煱鍟(guī)范寫法:

  7÷2=3(盤)……1(個)

  余數(shù)

  ③讀作:7除以2等于3余1。寫法:首先在等號的右面寫商,然后點上6個小圓點再寫上余數(shù)。

 、芙涣魉闶奖硎镜囊馑,7、3、2、1各表示什么?明確“1”是剩下的草莓數(shù),我們把它叫余數(shù)。

 。3)歸納總結,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①比較兩次分草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②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呈現(xiàn)下表。

  分的物品幾個一份分的結果算式表達

  6個草莓每2個一盤分了3盤,正好分完6÷2=3(盤)

  7個草莓每2個一盤分了3盤,還剩1個7÷2=3(盤)……1(個)

  品析: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通過擺學具的直觀方式讓學生在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中,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構建知識的空間。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余數(shù)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tǒng)整理。

  質疑一:什么是余數(shù)?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歸納:當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夠再分的時候,剩余的數(shù)叫余數(shù)。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相同。

  質疑二:什么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學生討論后總結:帶有余數(shù)的除法就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本節(jié)課中,你有什么收獲?聰明的你能幫老師簡單總結一下剛剛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嗎?

  “本節(jié)課中,我們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一樣。”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本節(jié)課,我使用故事導入,通過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況,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他們初步感受到余數(shù)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余數(shù)的意義。

  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當出示問題時,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分一分,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這樣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7÷2=3(盤)……1(個)

  余數(shù)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5

  教學內容: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進位),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退位),問題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加減法估算。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能力點:

  1、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對比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

  5、培養(yǎng)他們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德育點:

  1、使學生知道數(shù)學問題的提出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鼓勵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3、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1、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2、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協(xié)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對學生進行公德教育。

  教學重點: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計算方法,能運用多種方法正確計算。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學校決定組織我們二年級的小朋友去參觀博物館,出示圖。4個班的同學只給了兩輛車,每輛車只準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大家估算一下哪兩個班可以合成一輛車呢?(小組交流)

  匯報不同的乘車方法。

  師:有這么多的方法,我們如何驗證呢?(把兩個班的人數(shù)加起來看看是否超過70人)

  二、自主探究:

  1、驗證二(1)和二(2)班的`同學能否乘一輛車。小組合作,也可以請小棒來幫忙。學生匯報:

 。1)用口算30+30=60,60+6=66沒有超過70,可以兩個班合乘一輛車。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兩個班可以和乘一輛車。

 。3)用小棒,先擺3捆6根,再擺3捆,合起來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梢詢蓚班合乘一輛車。

  (4)我使用豎式計算的,個位6+0=6,在個位寫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寫6,所以等于66。

  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又快又準確?

  2、用你喜歡的方法驗證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輛車。選出比較快的人,說一說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豎式計算應注意什么?(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的數(shù)寫在個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數(shù)寫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運用:

  1、計算下面各題。

  59+40=20+67=24+63=46+53=

  62+17=35+24=3+84=43+40=

  2、數(shù)學醫(yī)院:

  17+20=19 50+26=42+3=72

  1 7 5 04 2

  + 2 + 2 6 +3 0

  1 9 7 67 2

  3、老師有一位鄰居小明非常喜歡運動,媽媽給他買了一雙跑鞋、一個足球共用多少錢呢?一身運動服又用多少錢?

  4、 3 74 5

  + 2?+?4

  5 97 9

  開放題:3 6

  + 6 3你能寫出幾個象這樣的算式。

  9 9

  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2、會正確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的筆算加法。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點: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會正確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的筆算加法。

  教學難點: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計算:36+21=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計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學生試算。交流算法。

  2、擺小棒:小組說擺法。問: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單根還剩幾根?整捆的有幾捆?合起來是多少?

  3、怎樣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從哪一位加起?6+5超過了10怎么辦?師:我們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寫上一個小小的“1”字表示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在加十位時不要忘記加上這個1,也可以從這個1加起。

  4、比較36+21與36+35有什么不同?

  5、計算46+24,試算,可以借助于小棒。個位的0可不可以不寫,為什么?

  6、小組合作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你認為還應該提醒同學們什么問題?

  三、拓展運用:

  1、“做一做”,圖中有什么信息?根據(jù)信息提出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6

  第1課時

  圓柱的認識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材第17頁圓柱的認識、第18頁例1和第19頁例2。

  內容簡析

  圓柱的認識:通過觀察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圓柱。

  例1:通過觀察圓柱,認識圓柱的側面、底面和高。

  例2:通過觀察圖形,掌握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的側面、底面和高;認識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理解圓柱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

  2、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交流,讓學生自主探究,掌握學習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理解圓柱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

  難點:圓柱側面展開圖與圓柱的關系,建立圓柱的空間觀念。

  教法與學法

  1、在教法上,應加強直觀演示和操作,利用多媒體課件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的圖形,幫助學生建立圓柱的表象,再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圓柱的特征。

  2、在學法上,學生把觀察和動手操作相結合,通過摸一摸、量一量、畫一畫等實踐操作活動認識圓柱的特征。本節(jié)課也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加強小組合作與交流。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實物展示法:

  教師拿出一個做好的圓柱模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初步感知圓柱;緊接著讓學生觀察這個圓柱的特征,觀察圓柱的組成。(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

  學生1:圓柱由三部分組成:兩個圓和一個曲面。

  學生2:兩個圓的面積相等。

  學生3:……

  教師表揚并鼓勵學生的回答!酒肺觯河糜^察實物的方式導入,讓學生看到了真實的物體,使學生對圓柱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時用動作摸一摸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件展示法:

  1、課件出示“旋轉門”的畫面,引導聯(lián)想: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圓柱的形成)

  我看到了旋轉門,想到了它轉起來會形成一個圓柱。

  2、課件出示:比薩斜塔、客家圍屋、立柱、蠟燭、水杯等。課件抽出圓柱的幾何模型。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圓柱。(板書課題)【品析:課件展示的效果是使圖形更加形象具體,學生一目了然,對于圖形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準確和深刻,有助于學生對于圓柱的學習和研究!

  動手操作法:

  讓學生拿出所帶的硬紙板、直尺、剪刀、圓規(guī)等學具,小組合作,教師引導動手制作圓柱的模型。

  小組展示制作成果,教師給予評價。【品析:親自動手操作制作圓柱模型不僅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圓柱,而且讓學生有一種喜悅的成就感。同時,對下面觀察總結圓柱的組成和特征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教學例1

 。1)整體感知圓柱

 、僬務剤A柱,大家知道什么是圓柱嗎?請同學說說你理解的圓柱。

 、谡艺覉A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狀的物體。

  引導學生閱讀觀察教材第17頁幾個圓柱物體的圖形,認識圓柱。

  (2)教學例1:

  出示教材第18頁例1:觀察一個圓柱形的物體,看一看它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有什么特征。

 、僬J識圓柱的面。

  師: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指導看書,再次觀察例1中的圖形,引導歸納。(上、下兩個面叫作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谡J識圓柱的高

  引導學生觀察例1中的圓柱,根據(jù)圖形上的提示認識圓柱的高,再根據(jù)例1中的高找到自己手中圓柱的高。結合教材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作高)

  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總結:圓柱是由3個面圍成的。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作底面。圓柱周圍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側面。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作高。

 。科肺觯捍私虒W環(huán)節(jié)先運用提問交流的方式引出認識圓柱,再聯(lián)系生活實物模型,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自己所制作的圓柱模型來認識圓柱的組成和特征,使學生記憶更加深刻!

  ◎教學例2:圓柱的側面展?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后討論:展開后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后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2)操作探究: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歸納: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fā)現(xiàn):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4)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并觀察教材第19頁例2。

  總結: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品析:此環(huán)節(jié)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動手實踐的機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與思考,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活動體驗,讓學生動手操作推導出圓柱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通過這樣的活動體驗,讓學生經(jīng)歷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認識了圓柱,學習完例1、例2的基礎上,讓學生及時消化吸收,教師提出質疑,師生共同系統(tǒng)整理。

  質疑一:圓柱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圓柱有什么特征?

  師生共同總結:圓柱是由3個面圍成的。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作底面。圓柱周圍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側面。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作高。

  質疑二: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師生共同總結:圓柱側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圓柱,學習了圓柱的基本特征和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你能說說你的收獲嗎?找兩個學生暢談本課時的收獲,教師對其進行補充完成課堂的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

  1、圓柱的組成及特點:圓柱是由3個面組成的。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作底面;圓柱周圍的面(上、下面除外)叫作側面;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作高。圓柱的底面都是圓,并且大小一樣。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2、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圓柱的側面沿高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銜接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給大家留一個思考的話題:

  什么叫作圓柱的表面積?包括哪幾個面?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回味課堂,發(fā)現(xiàn)亮點之處:兩次質疑的討論使學生的學習進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過程,這次內化把圓柱的基本特征和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有關知識真正掌握了。

  反思過程,有待改進之處:在教學中,應多給予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和思考的同時,教師應進行相應的提問,這樣學生學習的印象才能更深刻,學習的知識才會更扎實。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位數(shù)除的算理,正確進行口算

  四、教學設計。

 。ㄒ唬⿲胄抡n。

  1、口答。

 。1)24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84呢?

 。2)42個十,90個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ǘ┙淌谛抡n:

  出示主題圖:

  1、根據(jù)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里面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途中提出的問題嗎?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和你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3、小組匯報:解題思路

 。1)想口訣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個問題輕松解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也運3次就運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這題如何考慮?

  240÷3=。

  4、小結: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的計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ǘ┱n堂練習:做一做。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8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61頁例2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抽象思維。

  3、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主要是運用計算和對比的教學方法,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課題

  操作實踐法:如果擺1個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8÷4=2(個)。

  學生動手實踐,得到8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接下來,咱們就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看看能擺幾個這樣的正方形。一人擺小棒,一人把擺的結果及所列的算式寫在下面的記錄單上。

  小棒根數(shù)擺的結果算式

  8根8÷4=2(個)

  9根9÷4=2(個)……1(根)

  品析:在實踐操作中,學生情趣盎然,積極參與,并把操作結果一一記錄,為下一步觀察、比較、分析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故事描述法:孫悟空開了一家眼鏡店,給人做鏡框,他做一個正方形的鏡框用4根鋁合金條。8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9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1根;10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2根;11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余下3根……真有趣,孫悟空的眼鏡店里所包含的數(shù)學知識就是我們學習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我們今天就跟孫悟空一起探究這些有余數(shù)的除法里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

  品析:把用小棒擺正方形編寫成孫悟空做鏡框的童話故事,大大增加了課堂情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師操作:在實物投影儀上用4根小棒擺出一個正方形。

  (2)學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擺出幾個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嗎?

 。3)小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擺出獨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還剩多少根?(每組準備的小棒根數(shù)不同,共分成以下5種情況)

 。4)根據(jù)擺出的小棒圖,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饋。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將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

 。1)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組織學生討論:

  ①你們發(fā)現(xiàn)余數(shù)有什么規(guī)律?

 、谫|疑:為什么余數(shù)總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數(shù)?

 、鄄孪氩Ⅱ炞C:余數(shù)可能是4或5嗎?為什么?

 、苡鄶(shù)和誰有關系?是怎樣的關系?

 。3)教師小結并板書:

  余數(shù)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余數(shù)

  品析:充分讓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實踐操作可以使學生對知識點印象更深刻。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2-05

(經(jīng)典)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1-07

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4-27

初中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13

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精】03-14

【熱門】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3-15

【熱】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3-16

【精】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3-16

【薦】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3-14

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薦】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