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優(yōu)質教案最新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優(yōu)質教案最新,歡迎閱讀與收藏。
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優(yōu)質教案最新1
設計思想:
古人行文很講究文氣,或曰氣脈,特別是駢偶句式為主的散文,尤其如此。與此相適應,誦讀課文時要整體整篇地讀,一氣呵成地讀,分段分句、支離破碎地讀容易破壞文氣,所以進行誦讀訓練時一定要把好這一關。
課時安排:
本文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有關岳陽樓的情況:可從岳陽樓上鐫刻的`詩詞歌賦談起,也可從岳陽樓的修建歷史談起;可放錄像或多媒體資料,也可由學生介紹。
二、結合課下注釋、工具書正音正字。
三、初讀課文兩遍,熟悉文章的基本內容。
四、齊讀或個讀文章,教師進行誦讀指導。
五、教師介紹作者情況和相關的背景知識。
六、熟讀成誦,也可組織背誦比賽。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師生通過討論、串講等方式了解主要內容。
三、從表達方式、對比反襯、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主旨,學習本文情景相生的寫法。
四、討論: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和個人的成長談談怎樣達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怎樣樹立“憂國憂民”的意識。
五、整理文言字詞,積累文化常識。
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優(yōu)質教案最新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鞏固重點詞、句翻譯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寫作意圖
3、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后天下人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
能力目標
1、誦讀指導
2、中考知識遷移
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2、結合實際領會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曠達的思想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第二十七課《岳陽樓記》請大家觀看幻燈片現(xiàn)在大家所看大到的圖片即是岳陽樓的岳陽樓使建于唐代,現(xiàn)在我國湖南境內,它和滕王閣、黃鶴樓并稱我國南方三大名樓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名傳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現(xiàn)在大家欣賞到的是岳陽樓的兩幅遠景圖
二、復習
。ㄒ唬┫旅嫖覀円黄鸹貞浺幌律瞎(jié)課的教學內容安排:
1、了解了本文的文常知識以及寫作背景
2、疏通全文文意
3、概括段義
記敘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
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并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引出下文抒情
用兩個排比段分別寫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一暗一 明,一悲一喜,形成鮮明對比
抒發(fā)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
。ǘ┲R檢驗
1、《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 ,字希文,蘇州吳縣人, 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 的痛苦感受較深
慶歷三年,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私蔭”為官,選用干練的人員、嚴格執(zhí)行政令導項,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于慶歷五年貶放鄧州
2、解釋下劃線詞語
增其舊制 通“增” 增加 擴大
前人之述備矣 詳盡
日光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曾經
微斯人,吾誰與歸 沒有
百廢具興 通“俱” 都
屬予作文以記之 通“囑” 囑托
3、翻譯下列句子
1、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看到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矣
登上這座樓,就有離開國都思念家鄉(xiāng)之意,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和悲傷的心情到了極點
3、 或異二者之為?
或許不同于上述兩種人的心情?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5、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再樂
三、講授新課
。ㄒ唬┙酉聛砦覀儊韺W習新課
師:請大家看圖片,根據(jù)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請判斷這是表現(xiàn)哪段內容的圖片?(第二自然段)
師:第一自然段交待了滕子京的政績和寫作緣由從表達方式上屬于敘事
師:這一段的內容安排作者沒有停留在寫景上,而用“然則”從岳陽樓的地理形勢,轉入寫什么? (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師:作者的寫作思路由第一自然段的敘事轉入寫景再轉入抒情表明由寫景轉為抒情的句子是(覽物之情的無異乎)
。ǘ┰僬埻瑢W看這幅畫面這又是表現(xiàn)哪段內容的圖片?(第三自然段)
師:齊讀3自然段思考:
1、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ū臍夥;以己悲)
2、第3段寫悲景抒悲情,找出體現(xiàn)“悲”景意味的詞句 ;體現(xiàn)悲情意味的句子
3、朗讀時語調應表現(xiàn)為?(語調較低沉)
。ㄈ 再請同學看這幅畫面這又是表現(xiàn)哪段內容的圖片?(第四自然段)
師:齊讀4自然段思考:
1、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喜的氣氛;以物喜)
2、第4段寫喜景抒喜情,找出體現(xiàn)“喜”景意味的詞句 ;體現(xiàn)喜情意味的句子
3、朗讀時語調應表現(xiàn)為?(語調較高、輕快)
4、以上兩個自然段從內容和表達方式上是相同的,都是寫景議論相結合
。ㄋ模 師:齊讀5自然段思考:
1、古仁人之心與遷客騷人們有什么不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指古仁人這里暗指滕子京,從而表示對友人的勸勉之意)
3、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于民本思 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fā)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 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任途進退的原則,表現(xiàn)他曠達的胸襟和偉 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 教育的意義
4、師:結合當今時代,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給你怎樣的啟示
抒情轉入議論
。ㄎ澹┱b讀指導
在剛才同學們齊讀課文的時候,幫大家簡單的概括誦讀的方法,下面系統(tǒng)的給大家歸納誦讀的方法并加以實踐練習
語調 語調的高低與朗讀的感情色彩相聯(lián)接
較高——表達輕松歡悅、激憤熱烈的感情
較低——表達沉重憂傷、低回婉約的感情
練習 三、四自然段
重音 以語意的主次為依托
即,作者著意突出的內容就要加上重音
練習
節(jié)奏 節(jié)奏即停頓,其原則首先是不破讀
練習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屬于作文以記之
以上方法請同學們熟記,并在實踐中運用鞏固誦讀指導就到這里
。┲R遷移練習
1、一詞多義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初極狹,才通人
國 國恒亡 通 正通人和,百廢具興
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或 而或長煙一空
或異二者之為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居 面山而居
居十日 曠 土地平曠
則有心曠神怡
2、下列詞語中“薄”字與“薄暮冥冥”中“薄”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厚此薄彼 B日薄西山 C廣種薄收 D厚今薄古
四、小結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入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 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合起來,句 式上駢散交錯,節(jié)奏不斷變化,讀起來聲調鏗鏘,使人產生審美的感受
五、作業(yè)
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優(yōu)質教案最新3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寫作背景及文體特征,掌握常見文言實詞,熟練地翻譯課文。
2、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顯志的寫作特點。
3、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4、學習我國古代進步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思想。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4、
教學方法:
朗讀、研討。
課型:
新授課。
課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憊甚,輒以涼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人不堪其憂,仲淹不改其樂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讒受貶,慶歷五年由參知政事(副宰相)謫守鄧州。勤政愛民,有政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彼乐眨姆铰務,皆為嘆息。
思考:
1、范仲淹少年時為什么發(fā)憤苦讀?
2、范仲淹論政事奮不顧身,力主改革,勤政愛民,他的思想基礎是什么?(指定語文學習好的學生讀講。)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岳陽樓樓址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士們登樓賦詩。
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現(xiàn)在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死后謚號文正。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胸襟被千古傳唱!对狸枠怯洝愤x自《范文正公集》。
3、學習生字:
謫守(zhé) 朝暉(zhāo) 騷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bó) 冥冥(míng) 岸芷汀蘭(zhǐ tīng) 潛形(qián)
皓月(hào) 檣傾楫摧(qiáng jí) 寵辱偕忘(xié)
4、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古漢語知識:
1、通假字:“具”通“俱”,全,皆。 “屬”通“囑”,囑咐。
2、古今異義:
①微:沒有,微斯人;今義細小。
、跉庀螅壕跋螅瑲庀笕f千;今指大氣的狀態(tài)和現(xiàn)象。
3、一詞多義:
、僖裕簛,屬予作文以記之;因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觀:看,予觀夫巴陵勝狀;景色,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垡唬阂唬槐倘f頃;全,長煙一空。
、荛_:放晴,連月不開;打開,開我東閣門;開設,設置,旁開小窗。
⑤則:那么,然則何時而樂耶;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迾O:極點,感極而悲者矣;盡,此樂何極。
、呋颍河袝r候,而或長煙一空;或許,也許,或異二者之為。
、嗫眨禾炜,濁浪排空;消散,長煙一空。
⑨通:順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峽。
、夂停汉蜆,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那,予觀夫巴陵盛狀;發(fā)語詞,不譯,夫環(huán)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聲起。
去:離開,去國還鄉(xiāng);距離,西蜀之去南海;逃離,逃跑,委而去之。
為:行為,活動,或異二者之為;做,為,全石以為底。
4、詞語活用:
、傧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形容詞作狀語,“先”“后”是形容詞,在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狀語。
、趹c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5、本課成語: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們和樂。信任國泰民安。
四、默讀課文,理清條理:
全文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記敘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由此生發(fā)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體。寫“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第一層(2自然段):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并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
第二層(3—4自然段):用兩個排比段分別寫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發(fā)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這是全文的核心。
五、教師小結:
作者借描寫岳陽樓周圍景物,通過對“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的分析議論,深刻地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宏大政治抱負。
六、布置作業(yè):研討與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學生自由朗讀全文。
2、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師提示重點詞語與句子,要求學生自讀時注意。
3、思考:
。1)范仲淹寫本文的緣由是什么?當時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處境如何?
。2)找出本文中寫景的句子,想一想它們所寫的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它們在文章中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
。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二、學習第一段:
1、寫文章,往往以一兩個警句(關鍵性詞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這背景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明確: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基礎上“重修岳陽樓”,這說明滕子京在謫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作者欣賞他的闊大胸襟,與一般的“遷客”不同。
2、重點詞句:
越明年——課本注解為“到了第二年”(即慶歷五年),而據(jù)《岳州府志》載《宗諒求記書》,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在慶歷六年,所以這句中的“越”還是按它的本來意義作“過”講為妥,“越明年”就是“過了第二年”,即進入了第三年講(慶歷六年)。
謫——封建社會官吏的降職或遠調,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遠方,如“發(fā)閭左適(同“謫”)戍漁陽九百人”。
屬——同“囑”,通假字,“屬予作文以記之”點明寫作本文的緣由。
3、首句中“謫”字點明了滕子京當時的處境。滕被謫以后心情不好,準備修好岳陽樓后“憑欄不慟數(shù)場”?勺髡咂谖恼碌囊婚_頭就點出這個“謫”字,這不是存心觸痛老朋友嗎?試聯(lián)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這樣寫是否別有深意?
引導要點:從這個“謫”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說的“遷客騷人”,作者一開頭就點明滕的處境,其實暗暗包含對老朋友的勸勉:你雖然身處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遷客騷人那樣為個人的遭遇而悲嘆,應該像“古仁人”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同時,作者自己在慶歷五年也遭貶謫,這樣寫也暗寓與老朋友同處逆境、自勉勉人之意。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对狸枠怯洝匪詡髡b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記事寫景之作,百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遠的好文章。
4、學生朗讀、背誦第一段。
三、學習第二段:
1、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
明確:
(1)氣勢非凡:銜遠山,吞長江。
。2)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3)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2、重點詞:
夫——本文中幾個“夫”都念(觀夫、若夫、嗟夫)前兩個“夫”有指示作用,相當于“那”;“嗟夫”,感嘆聲,亦作“嗟乎”。
然則——順接連詞。注意不要跟轉折連詞“然而”搞混!叭粍t”在這句中有承上連下的作用。從岳陽樓的地理形勢,轉入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騷人——課本注解:詩人。戰(zhàn)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世也稱詩人為騷人。但在某種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兩者不能對換,如本文“遷客騷人”若換成“遷客詩人”就不恰當。因為《離騷》的作者屈原是一個遭到貶逐的詩人,所以“騷人”比“詩人”有時還多一層“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騷人”與“遷客”相配比較合適。
得無異乎——“得無”本是一個表示測度的語氣副詞,但本句中“得”“無”是兩個詞,相當于現(xiàn)在說的“能不”。以詰問語氣表達肯定的意思。
3、這一段寫“岳陽樓之大觀”,雖然概括,卻寫得富于形象,氣魄宏大。仔細體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詞語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明確:作者善于選取形象化的詞語繪聲繪形。如:銜遠山——“銜”字形象地寫出湖與山的關系。吞長江——“吞”字,不僅形象地寫出湖與江的關系,而且“吞”字聲音寬舒洪亮,讀來有氣勢磅礴之感!般暋薄巴獭弊诌B用,更使靜景富于動態(tài)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又加強了氣勢,形容水大流急,繪聲繪形。氣象萬千——連用兩個數(shù)詞寫洞庭湖上景象變化之多之快,極有聲勢。此外如“橫無際涯”的“橫”,與“廣”近義,但作者用“橫”而不用“廣”,因“橫”字顯得境界開闊而有氣魄;“朝暉夕陰”的“暉”換成“晴”字,義通順,但作者用“暉”而不用“晴”字,因為“暉”字具體,容易使讀者聯(lián)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煉字的功力。
4、學生朗讀、背誦這一段。
四、教師小結:
“記”是一種文體,散文的一種。范仲淹借為重修岳陽樓作記,一方面重申自己的報復,另一方面借此勉勵、規(guī)勸老朋友。
五、布置作業(yè):研討與練習二。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3、4段:
1、細讀這兩段寫景的部分,說說作者為表現(xiàn)“悲”“喜”兩種不同的感,分別選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樣渲染氣氛的?
明確:作者選擇的景物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為例:雨是“霪雨”,風是“陰風”,浪是“濁浪”,時間是“薄暮”,所聞是“虎嘯”和“猿啼”,無不是帶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號”“排空”“冥冥”等詞語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風高、恐怖凄慘的畫面就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來沒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檣”“楫”等,但配以“隱耀”“潛行”“不行”“傾”“摧”等詞語,就帶上了濃重的愁苦色彩。
。ǖ4段的特點與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體會。)
2、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人議論,突出全文的主旨。
3、“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
5、“進”指什么?“退”指什么?(“進”指“居廟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處江湖之遠”,不在朝廷上做官。)
6、“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7、重點詞語:
“則有……者矣”是一長定語句!罢摺敝复坝[物之情”。以第3段末句為例,從“去國懷鄉(xiāng)”到“感極而悲”都是“者”的定語。第4段末句的結構相同。這兩句可分別譯為“登上岳陽樓,就會產生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憂慮讒言,懼怕譏諷,滿眼凄涼,感傷到極點而悲痛的心情了!薄啊蜁a生一種心胸開朗,精神愉快,榮譽和屈辱一齊忘記,端著酒杯面對和風,充滿了喜悅的心情了!
浮光躍金——這句寫月夜有風時湖面上的景色!案 焙汀败S”兩個動詞分別作名詞“光”和“金”的定語,構成兩個偏正短語。把湖面上“浮動的月光”比喻成“躍動著的碎金”,造成了一種動態(tài)美。
靜影沉璧——這句寫月夜無風時湖面上的景色。語法結構、修辭方法跟上句相同,不過它寫的是靜態(tài)美:靜靜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其喜洋洋——洋洋,眾多或盛大貌,這里形容喜的樣子。朗讀時“喜”字后要稍頓一下。這句可譯為:那喜悅真是達到了極點。
8、兩段在結構上也是完全相同的;甚至連前后兩個抒情句的表達方式也完全相同。試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兩個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明確:這兩個抒情句是文章思路發(fā)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前句遷客騷人登樓而悲,后句寫遷客騷人登樓覽物而喜,聯(lián)系上文看,是為了落實“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聯(lián)系下文看,是以遷客騷人隨物而變的心情,襯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從而引發(fā)出“先憂后樂”一段正論。如果把兩個抒情句刪去,文章思路中斷,也破壞了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
二、學習第五段:
1、作者認為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明確: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個人遭遇或外物的觸化而發(fā)生變化;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有沒有快樂的時候呢?
明確:在天下人感到快樂后古仁人才會快樂?梢娝麄兊幕驊n或樂完全是隨天下人的或憂或樂而轉移的。這就是作者所認為的“古仁人之心”。
3、這種“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實際也許并不存在。聯(lián)系第一課時介紹的有關作者的資料,說一說作者為什么要議論這種實際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明確:作者以天下為己任,常說“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這種“先憂后樂”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從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愛民的行為看,確實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囑寫《岳陽樓記》的機會,提出這種理想化的人物來,正是為了“假托古人,自寫懷抱”,表明自己本來就不為個人的進退、榮辱而悲喜,雖遭貶謫,但憂國憂民之心決不改變,同時也包含著對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問句的形式表達,自勵勵人,委婉含蓄。
4、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明確: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边@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fā)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仕途進退的原則,表現(xiàn)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三、朗讀全文。
要求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進一步領會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以及具有音樂感的語言特色。
四、教師小結: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人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
五、布置作業(yè):研討與練習三。
六、板書設計:
26、岳陽樓記
1、作記緣由(敘事)——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屬予作文以記之。
2、概寫洞庭美景(描寫)——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抒情)——霪雨霏霏(悲、憂);春和景明喜、悅)。
4、胸懷抱負(議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鋪墊。
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優(yōu)質教案最新4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文的興趣,提高在比較中鑒賞詩文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文意境。
3、體會詩與散文兩種體裁的異同點。
學情分析
我所教班級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優(yōu)等生占百分之三十,中等生占百分之五十,后進生占百分之二十。班內人數(shù)不多,我們教師在輔導學生,檢查作業(yè)時,力求照顧周全,逐一過關,努力讓每一個學生的作業(yè)精益求精。在課堂教學時,想盡各種辦法,努力學習各種先進而適用的教學方法,使之付諸于課堂效率上。
重點難點
1、激發(fā)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的興趣,引導學生初步把握賞析詩文的方法。
2、體會詩與散文兩種體裁的異同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導入:
1、檢查背誦《詩兩首》。
2、《游岳陽樓記》作者簡介:
袁中道,明代文學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萬歷進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長愈豪邁。與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時稱“三袁”,同為公安派。其績稍遜于宏道。反對復古擬古,認為文學是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天下無百年不變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寫性靈。晚年針對多俚語纖巧的流弊,提出以性靈為中心兼重格調的主張。
二、感知課文
1、請學生根據(jù)課文注解,理解課文內容。
提示:第一段寫洞庭湖水奇的原因;第二段寫作者由洞庭湖上風景變幻而引發(fā)自己的聯(lián)想和感慨。
2、根據(jù)課文回答問題:
。1)洞庭湖水勢浩大的原因是什么?(即“所以奇也”的原因)
提示:袁中道的文章用知識為我們客觀準確地回答了此問題,他在文中談到如此盛大的水勢,是由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九水”,九條江的水匯集了,才有湖的規(guī)模。
第二,是長江的水奔騰而來。
第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擋長江的水勢,水面擴大了,才“澄鮮宇宙,搖蕩乾坤八百里!
第四,岳陽樓正好在“江湖交會之間”,因而才能“朝朝暮暮”看到“吞吐之變態(tài)”。
第五,樓前有君山,在君山上觀景,“得水最多”,“千里一壑,粘天沃日為奇”。
第六,在岳陽樓上看水比較少一點,但有“君山妖蒨”彌補了缺陷。
第七,如果沒有君山,“莽莽洪流”一覽無余,比較單調;有了君山,就富于變化了。
結論是:岳陽樓的景觀之美,就在于“得水而壯,得山而妍也!
(2)找出文中表作者因景變而發(fā)生感情變化的句子,對于這情感的變化,你有什么看法?
明確:予時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
提示:作者居然因為風景變幻而哭將起來,可見不但感情容易激動,而且對感情相當放任。這種敢哭敢笑,在封建道學自矜自持、喜怒不形于色蔚為風氣的時代,明清小品作家敢于表述自由的性靈,正是其可愛可貴之處。
(3)作者在文中還聯(lián)系了哪些歷史人物?有何用意?
明確:作者在文中還聯(lián)系了宋朝滕子京、范仲淹,聯(lián)系了修建岳陽樓的滕子京因在在官場上受到打擊而賓客間大哭的'典故,以及范仲淹在其流傳千古的《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提示:用這樣的聯(lián)系來對照自己當時的人生經歷,表現(xiàn)自己的人生感慨。袁中道認為滕子京不應該哭,因為他已經在中央朝廷為著名的諫議,在地方也是著名的將帥,又有范仲淹這樣的知己,到了岳陽這個地方,用不了多久,就該有政跡可報,如此境遇,“有何可哭?”而像自己這個樣子,四十多歲了,頭發(fā)都白了,還沒有為保衛(wèi)國家作出什么貢獻;遭逢兄長病故,加上飄零異鄉(xiāng),又是面對“寒雁一影”這樣的遭遇,“是則真可哭也,真可哭也!”他這不僅是為自然現(xiàn)象而哭,更是為個人政治遭遇而哭!他這種敢哭敢笑的個性追求,即他文學創(chuàng)作中一直追求的“獨抒性靈”。
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優(yōu)質教案最新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疏通文句,并嘗試背誦課文。
2、識記文言一些文言實詞、虛詞。
3、能找出過渡性的詞句,體會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
2、體會課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多媒體出示詞句練習。
a、解釋詞義:
。1)乃重修岳陽樓
(2)屬予作文以記之
。3)予觀夫巴陵勝狀
。4)此則后陽樓之大觀也
。5)前人之述備矣
(6)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7)若夫霪雨霏霏
。8)薄暮冥冥
。9)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10)至若春和景明
。11)而或長煙一空
。12)寵辱偕忘
(13)或異二者之為
。14)是進亦憂,退亦憂
b、翻譯:
。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誰與歸?
。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二、精心導入
1、以賞析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導入課文。
2、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三、解難答疑
1、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2、請學生說說預習感受。
3、學生質疑,小組討論后,教師點撥明確。
4、學生自由朗讀剛才自己有疑難的語句,進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讀分析
本文做到了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的高度融合,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請同學們找出對應的語段或語句。
2、第一節(jié)的“謫守”與第二節(jié)的哪個詞對應?他們被“謫”后的心情會怎樣?
[明確]“謫守”與“遷客”對應。
3、第二節(jié)中有一個過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對“遷客”之“情”的描寫,請找出來,讀一讀。
[明確]過渡句:“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4、“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有“異”,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為什么會有不同呢?
[明確]“物”“異”而“情”“異”:陰冷險惡——悲;春光明媚——喜。
5、“古仁人”的“覽物之情”又怎樣呢?他們是怎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們以什么為“喜”,又以什么為“憂”呢?
[明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們以“天下”為“憂”,以“天下”為“樂”。
6、作者把“遷客騷人”與“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
[明確]既是自勉,更是勸慰友人。
7、另外,本文能做到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的高度融合,還得益于幾個關鍵性詞語的恰當?shù)嘏浜鲜褂,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p>
[明確] “觀夫——然則——若夫——則有……者矣——至若——則有 ……者矣——嗟夫——然則——噫”這些標志性詞語的運用,使文章敘事、寫景、抒情、議論一氣呵成,渾然一體。
教師小結:全文先以敘事帶出寫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議,點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議的高度融合。
板書(多媒體顯示)
遷客騷人 謫 古 仁 人
以“陰”悲,以“晴”喜 “覽物之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淳笆闱椋 (由情入議)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學生自由朗讀一遍課文,進一步體會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特點。
五、嘗試背誦全文
1、教師指導背誦:
a、全文結構:敘事——寫景——即景生情——議論抒懷
b、抓住關鍵詞句:
謫守——觀夫——然則——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則有……者矣——至若——則有 ……者矣——嗟夫——然則——噫
2、學生嘗試背誦
六、教師小結:
同學們,《岳陽樓記》這篇文章,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賞析,去探究,比如還有文中的.對偶句,凝練優(yōu)美的四字句等等,千古流傳,膾炙人口,常讀常新。閱讀這樣的文章,會曠達我們的心胸,照亮我們的靈魂。
七、布置作業(yè):
1、熟練地背誦全文。
2、仿照課文3、4兩段,寫一段100字左右的即景抒情的文章(可以嘗試用文言文創(chuàng)作)。
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優(yōu)質教案最新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按照學校的安排,我擔任了九年級1班和2班的語文課。這兩個班的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有好有差,且距離較大。
如何在這一學期當中,使學生的語文教學工作有效開展是我所不斷探索和思考的。
二、教學目標
1、內容
講完九年級上冊和九年級下冊部分內容。
2、目標
、僭谡Z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fā)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這是初中三年的最終目標,本學期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打下基礎。
、诹私庹n文中出現(xiàn)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了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yǎng)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
、鄢醪綄W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tài),為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三、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fā)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fā),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lián)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3、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fā)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
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fā)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lián)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jù)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8作業(yè)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qū)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優(yōu)質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初三上冊語文岳陽樓記教案11-03
語文優(yōu)質教案01-06
九年級上冊語文《岳陽樓記》教案07-19
《岳陽樓記》初三上冊語文教案11-02
三年級語文上冊優(yōu)質教案01-19
《母愛》語文優(yōu)質教案07-29
母愛語文優(yōu)質教案02-17
語文上冊教案03-05
語文上冊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