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免费视频,国产一级a作爱视频免费观9看,色五月丁香亚洲,亚洲欧美性爱在线视频,1000部黄片免费观看一区,国产亚洲性生活视频播放,三级黄色在线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5-26 12:32:53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

  第4課時 有趣的七巧板

  教學內容:

  課本第18-1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拼圖形,體會填寫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2、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與同學的交往、合作意識。

  3、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fā)展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拼圖形,讓學生體會圖形有變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難點:用七巧板創(chuàng)造性地拼圖形。

  教學準備:

  課件、七巧板。

  教學過程:

  一、認識七巧板

  1、出示一副七巧板。

  提問:在這樣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幾塊圖形?你知道每塊圖形的名稱嗎?(同桌互說)

  提問:七巧板中有幾種不同的圖形?哪幾種?哪些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樣?你是怎樣知道的?

  2、請學生試著用兩塊拼成一個正方形。

 。1)學生們拼,指名板演

 。2)說說自己是怎樣拼的。

 。3)動手操作:試試用七巧板中的兩塊,拼成一個三角形、再拼成應該平行四邊形。

  二、動手操作

  1、提問: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圖形?

  2、分小組活動:用七巧板中的三塊,拼出一個已經(jīng)認識的圖形

 。1)學生分小組活動。

  (2)指名板演、講解。

 。3)指名分組匯報時,應多鼓勵、表揚有多種結果的同學。

  3、分小組活動: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六塊。是否也能拼成我們認識的圖形?

  4、出示第 19 頁的幾幅圖。

  5、說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還能拼出有意思的圖形。

  請學生分別說說這幾幅圖是什么?

  再讓學生分組動手拼出美麗的`圖案。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有趣的七巧板

  三角板、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拼擺出不同的圖形,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動手實踐能力。通過對七巧板的操作,使學生初步了解七巧板的作用。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象、嘗試拼圖,然后在交流中互評。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經(jīng)歷了圖形的變換過程,空間觀念得到了培養(yǎng)。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2

  第5課時 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的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 8-1 0 頁。

  教學目標:

  1、探索并理解“求比一個數(shù)多或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計算驗算。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計算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和欲望,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求比一個數(shù)多或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難點:領悟比一個數(shù)多或少幾的數(shù)的簡單實際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出示 8 個圓和 5 個三角形,提問:你能提出一個用減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嗎?

  獨立列式解答。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 4

  提問:你能知道什么數(shù)學信息?學生交流

  根據(jù)這些條件,可以求出哪些問題?

  2、指導學生解答:小華做了多少朵?

  用圓片擺出來, 第一排擺多少個圓片?

  啟發(fā):對照剛才擺的過程,想一想,可以怎樣列式計算小華擺多少朵?

  11 + 4 = 14(朵)

  3、列式后解答后追問:算出的得數(shù)與擺出的結果一樣嗎?

  嘗試解答:小平做了多少朵?

  先用圓片擺一擺,小組合作,再計算

  4、討論:第一排擺了多少?第二排怎么擺?

  5、明確:對應擺,最后空 3 個位置不擺。

  三、練習鞏固

  1、想想做做 第 1 題:

  學生動手畫一畫,再填空。組織交流時著重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2、想想做做 第 2 題:

  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學生獨立解答。

  3、想想做做 第 3 題

  看清條件,問題,有困難的用學具擺擺。強調:上下要對齊。

  思考:算出的數(shù)會不會比 3 2 個少?為什么?

  4、想想做做 第 4 題:

  出示圖后指名說這道題目是什么意思?求小灰兔拔了多少個,怎么求?獨立

  完成。

  匯報:你是怎么做的。2 5 + 7 = 3 2 (個)

  5、想想做做 第 5 題:

  學生獨立做,集體講評。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嗎?

  板書設計:

  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的實際問題

  (1)小華做了多少朵?

  11+3=14(朵)

  (2)小平做了多少朵?

  11-3=8(朵)

  教學反思:

  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的實際問題數(shù)量關系比較隱蔽,解答這類問題時,借助“同樣多”把這類問題轉化成求總數(shù)(求剩余)的問題,再用加(減)法計算。這種推理方法,邏輯性較強,但學生難以理解。這節(jié)課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是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分解擺圓片的`操作過程,把隱蔽的數(shù)量關系在物化活動中外顯出來,使學生形成比較清晰的表象,并以這種表象為基礎,利用已有的知識,直接確定計算方法。這種教學策略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便于學生理解計算方法。

  給學生足夠開放的空間,引導學生自己結合動手操作的經(jīng)驗,總結規(guī)律,既能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又有利于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傾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交流中不斷進步,在合作中整體提高。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3

  第2課時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課本第3 — 4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讓學生掌握10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3、使學生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式題。

  難點:優(yōu)化算法,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式題。

  教學準備:

  課件、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45 + 28 + 16 92 — 44 — 23

  2、9 + 4 — 6 16 — 7 + 8

  二、學習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讓我們先來看一副圖,誰能來說一說畫面中說了些什么?

  你能根據(jù)這條信息來編一道題嗎?

  根據(jù)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由學生獨立計算一步計算的筆算。

  2、探索新知

  男生一共折了3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給幼兒園33只,還剩多少只?

  誰來說一說,你打算怎么算?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及時巡視,一方面,發(fā)現(xiàn)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鼓勵和必要的指導;另一方面,了解學生在計算中出現(xiàn)的問題,準備下一步組織學生交流。

  請學生試算,并請學生上臺板演,可能會有出現(xiàn)書寫格式的錯誤,由其他學生對其完成的情況進行評價。

  及時評價學生的方法。

  用你喜歡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60—38+40=

  把你的算法和結果向大家介紹一下,說一說先算的什么,又算的什么,結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是:先算38加42,再減33,結果等于47。如果出現(xiàn)先算42—33,再加38,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并談談看法。同時說明一般情況下的計算方法。加減混合運算,一般情況下從左往右依次計算。誰愿意把你用豎式計算的方法給大家介紹一下?

  多數(shù)學生可能會用兩個豎式計算,如果學生出現(xiàn)一個豎式的,就直接指導,如果沒有出現(xiàn),教師主動介紹。

  加減混合運算,也可以用一個豎式進行計算……

  3、教學試一試。

  同學們看這道加減混合運算的題,請你自己算一算,檢查一下加減混合運算知識學得怎么樣。

  課件出示:教材第3頁“試一試”。

  教師巡視的時候,要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做完后交流計算的結果。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說說是怎樣口算的。

  2、指名說一說想想做做第3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5題。

  集體評議。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加減混合運算

  38+42—33=47(只)

  60—38+40=62

  教學反思:

  讓學生自主地去討論、思索,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教師要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恰當點撥、引導,使學生對自己發(fā)現(xiàn)的結論進一步反思,重新認識,找到正確的方法、答案。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不必做過多的鋪墊,不用多余的提問引導。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方法,知道除法豎式中每個數(shù)的名稱,并理解除法豎式中每個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計算、比較等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除法橫式和除法豎式之間的關系,感受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多種表征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以及恰當?shù)剡M行數(shù)學表達的能力,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的嚴謹性。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明白了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之后進行教學的。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與橫式進行對比,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豎式的寫法,知道除法豎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稱,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理解除法豎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重點:

  除法豎式的書寫方法以及理解除法豎式中每個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難點:

  對照操作過程,使學生理解除法豎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活動一:復習導入。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內容。

 。ㄔO計意圖: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明白了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之后進行教學的。這里的復習,既是為了對舊知的鞏固,也是為了學生能夠銜接前后知識,為新知鋪墊。)

  活動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例3: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組,結果怎樣?

  教師:請同學讀一讀,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學生讀題,說說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教師:“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每4根分一組”是什么意思?

  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那么結果會怎么樣呢?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方法?

  學生暢談想法。(畫一畫,擺一擺等)

  2、教師:現(xiàn)在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然后在小組里交流方法,看看結果都一樣嗎,其他同學是怎樣解決的。

  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3、匯報結果。

  預設1:采用畫一畫的方法。

  教師:請用畫一畫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同學上來展示你的結果。

  指名學生上臺展示,并說明是如何操作的,結果是怎樣的。

  將小棒4個一組畫在一起,一共畫了3組,還剩1根。

  預設2:采用擺一擺的方法。

  教師:請用擺一擺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同學上來展示你的擺法。

  指名學生上臺展示,并說明是如何操作的,結果是怎樣的。

  先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就擺一組,一共擺了3組,還剩1根。

  預設3:采用列式計算的方法。

  教師:老師巡視的時候看到有同學用列式計算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請用列式計算方法的同學上來展示你的算式。

  指名學生上臺展示算式。

  13÷4=3(組)……1(根)

  教師:你為什么想到列除法算式?(平均分)你能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含義嗎?算式中13、4、3、1分別表示什么?

  預設4:其他方法

  教師:同學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指名學生展示,只要合理即可。

  (設計意圖:使學生體會平均分的不同的表征形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三:教學除法豎式寫法和各部分含義。

  1、教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樣的結果,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組,可以分成3組,還剩1根。上一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用算式如何表示有余數(shù)的除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用豎式該如何表示。

  板書:除法豎式

  2、教師黑板演示豎式計算過程。

  先用直尺畫,在這個符號里寫被除數(shù)13,表示要分的13根小棒;外面左側寫除數(shù)4,表示每4根一組。

  教師:剛才同學們把小棒分成了3組,這個“3”寫在哪里?

  請同學們猜一猜,教師引導糾正,說一說為什么寫在個位上。(分成3組)

  教師:13根小棒,分成3組,現(xiàn)在已經(jīng)分掉了多少根?(12根)

  讓學生體會,從豎式中我們可以用商乘除數(shù),也就是3×4表示12。

  教師:這個“12”寫在哪里?(寫在要分的13的下面,要求相同數(shù)位對齊。)

  教師:從活動中我們知道,還剩1根小棒,想一想在豎式中如何表示。

  教師演示畫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13根小棒分掉12根后,用13-12正好表示剩余的1根小棒。

  3、回顧梳理。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剛才是如何寫豎式的?對比除法算式13÷4=3(組)……1(根)看看豎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意思?小組里說一說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

 。ㄔO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演示講解,結合分小棒的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及各部分表示的含義。除法橫式與豎式的比較,加深學生對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理解。)

  4、鞏固練習一。

  完成教材第62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學生匯報交流。

  活動四:遷移對比。

  1、教師:如果我們有16根小棒,每4根一組,結果會怎么樣?豎式怎么寫?請同學們先動手分一分,然后寫出橫式和豎式。

  小組里交流比較,再請學生上臺展示,說一說是如何想的,為什么這么寫?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正確的書寫方法。

  2、教師:這道題和剛才的題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鞏固練習二。

  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學生匯報交流。

  活動五:小結歸納。

  教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5

  與前兩冊教材相同,本冊教材是以《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jù),在總結現(xiàn)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jīng)驗的基礎上編寫的。我們一方面努力體現(xiàn)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同時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實驗教材具有創(chuàng)新、實用、開放的特點。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既注意反映數(shù)學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國數(shù)學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fā)展性。

  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共包括九個單元,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內容。

 。ㄒ唬┯嬎憬虒W內容

  1.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

  2.表內乘法。

 。1)表內除法沒有結合表內乘法在本冊出現(xiàn),主要目的是分散難點

  (2)仍分成2~6、7~9兩段編排,讓學生有更多的練習時間。

  (二)空間與圖形

  1.長度單位(認識厘米和米)

  注意讓學生經(jīng)歷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的過程。

  2.角的初步認識

  3.觀察物體(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軸對稱、鏡面對稱)

 。ㄈ┙y(tǒng)計(以1當2的條形統(tǒng)計圖)

  繼續(xù)學習簡單的數(shù)據(jù)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二的條形統(tǒng)計圖。

  (四)數(shù)學廣角(排列組合、邏輯推理)

  是新的教學內容,介紹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思想。

 。ㄎ澹⿲嵺`活動--“我長高了”、“看一看,擺一擺”,第一學段主要是通過模擬現(xiàn)實與數(shù)學游戲,鞏固所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二學段的“綜合應用”重點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簡單的課題研究。

  本冊教材的主要特點

  一、筆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習計算的同時,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二、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三、表內乘法教學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四、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加強估計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

  五、注重體現(xiàn)探索性的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六、有步驟地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6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知道一個單位刻度不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3,4,……。

  2、會識別統(tǒng)計表與條形統(tǒng)計圖。

  3、會填寫統(tǒng)計表、畫條形統(tǒng)計圖。

  4、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感悟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一個單位刻度不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能畫完整的條形統(tǒng)計圖。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標簽

  教學過程

  一、新授引入

  1、師:觀察數(shù)學書第41頁圖片1

  師:小丁丁他們班級每月有幾個人過生日?生回答。

  2、師:你是怎么收集到這些數(shù)據(jù)的呢?

  生: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板書:

  1、數(shù)一數(shù)

  2、用乘法計算

  3、完成統(tǒng)計表。

  4、師: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比較出每個月過生日人數(shù)的多少呢?

  生:我們可以通過畫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條形統(tǒng)計圖

  出示課題。

  二、新授與探究

  探究一:出示數(shù)學書第43頁圖2

  師:看了這張統(tǒng)計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學生回答

  師:這張條形統(tǒng)計圖上,用來確定項目的叫橫軸,用來確定數(shù)量的叫縱軸,橫軸和縱軸可以無限延長,用來表示更多的數(shù)量和項目。表示數(shù)量的軸上有單位名稱,這張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的是每個游戲項目活動的人數(shù),所以單位名稱是“人”。

  師:這張條形統(tǒng)計圖上,一個表示幾呢?

  生:一格表示2

  師:為什么要一個表示2呢?一個表示1可以嗎?學生討論

  師:對呀,這里要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最多達到了20,如果一個表示1的話,要畫很多格。所以我們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數(shù)量來表示一格,有時候一格表示1,有時候一格表示2,有時候一格表示5,也可以一格表示10等等。

  探究二:

  1、指導畫法

  師:4個小朋友拿氣球應該如何畫直條呢?

  生:畫2格?

  師:為什么畫2格?畫4格行嗎?

  出示畫法:

  1、每格表示2人,從下往上涂2格。

  2、在縱軸上找到4,橫軸上找到對應的項目,從上往下涂。

  3、請大家按照剛才的畫法完成其余的直條。

  4、師:如果老師將劃船的小朋友改成15人,你能畫出直條嗎?

  學生嘗試

  師:我們知道圖中一格表示2,所以在縱軸上找不到正好是15的格子,所以我們可以先找到14所在的格子,然后再往上畫半格,這樣就找到表示15的`位置了。

  師:找到14后為什么不往上畫一格?

  生:畫一格表示2,那就變成16了。

  師:像這樣的統(tǒng)計圖,我們叫做條形統(tǒng)計圖。

  探究三

  1、小丁丁畫了一張條形統(tǒng)計圖,你看得懂嗎?和組內小朋友交流。

  將結果填入統(tǒng)計表內。并交流是怎么數(shù)的?

  2、師:一格代表幾人?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呢?

  生:一格代表2人。

  3、師:班級購買人數(shù)最多的是哪種冷飲?有多少人?

  生:是冰淇淋,有16人。

  3、師:從統(tǒng)計圖上看,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生:買冷飲的人數(shù)一共有幾人?

  買雪糕的人數(shù)比買棒冰的人數(shù)多幾人?

  三、練習與鞏固

  練習一

  聯(lián)系實際,調查同學最喜歡上什么課,將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并制作

  成條形統(tǒng)計圖。(小組合作)

  師:在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時,要先想好1格代表幾人,再畫條形統(tǒng)計圖。

  課堂小結

  本課小結:

  條形統(tǒng)計圖是通過條形的高低來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

  條形統(tǒng)計圖要有名稱,表示數(shù)量的軸上要有單位名稱。

  在條形統(tǒng)計圖中,一格不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

  我們要會讀、會畫條形統(tǒng)計圖。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38~41頁例1至例4。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 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3、 會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4、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角和直角,會判斷直角

  教學難點:

  能正確畫角和直角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

  1、搶答:說出下列圖形的名稱

  2、下列圖形中有角嗎?(有,拍拍手;沒有,跺跺腳)

  3、猜一猜,長方形后面藏著的圖形中有角嗎?(猜對了握手祝賀,猜錯了刮鼻子。)

  二、童話情境,引入新授

  1、昨天大家在家里找到角了嗎?說說看,你們都在哪發(fā)現(xiàn)了角?通過觀察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生1:我知道今天要學的角和牛角、羊角與走路的腳不一樣。

  生2: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角多得數(shù)不清。

  生3:我還發(fā)現(xiàn)圓的東西沒有角。

  2、大家的收獲真不!角王國的小公主也夸你們聰明呢!今天我們就和角公主一起來研究角和直角(出示課題: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

  3、尋找角公主

  看,這是角公主所在的學校,漂亮嗎?角公主就藏在校園里,你能把她找出來嗎?

 。娔X演示課本38頁主題圖)

  生1:老爺爺?shù)募舻渡嫌薪恰?/p>

  生2:老師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3:做操的學生伸開兩臂組成了角。

  生4:教學樓的掛鐘上有角。

  電腦演示:學生說出哪些地方有角,馬上在畫面上用紅色線段標出來。

  4、看,鐘面上隨著時針和分針的轉動,形成了許多大小不同的角。(電腦演示)

  三、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給角公主畫像——畫角。

  聰明的小朋友拿起筆,給漂亮的角公主畫張像——就是請你畫出一個角。比比誰的角畫得漂亮!動手試一試。

  2、誰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畫的?(指名演板)還有不同的畫法嗎?

  生1:我是沿著三角板這個角的邊畫出來的。

  生2:我先畫了一個點,從這個點再畫出兩條線。

  誰的方法好?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指導閱讀例題2。

  3、那就用第2種方法畫一個比它大一些的角。好!再畫一個更大的角。還有比它更大的角嗎?畫出來。

  4、小組討論:我們畫的這些大小不同的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它們分別叫做什么呢?

  5、對,每一個角都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板書各部分名稱)

  6、選出你畫得最漂亮的一個角標上各部分名稱。

  7、練一練:與角公主一起游戲:(電腦演示課本42頁第1題)

  請判斷下面圖形哪個是角?是,請拍拍手歡迎它;不是,跺跺腳趕走它。

  (二)折一折、量一量

  1、角公主的'禮物

  真不錯,判斷準確。◣煶鍪疽粓A片,翻面變?yōu)樾δ槪┙枪鳑Q定送給大家一個禮物。是什么呢?

  它還可以是什么?發(fā)揮你的想象力,看誰說得好?

  生1:這是地球娃娃的笑臉,它在夸我們呢!

  生2:月亮姐姐笑瞇瞇地看著我,好象在邀請我跳舞。

  生3:是太陽公公在說:“今天真熱呀!小朋友們熱嗎?”

  生4:這是一個圓圓的大月餅,我想把它分給聽課的老師吃!

  2、這張圓紙片中有角嗎?那你能不能想辦法變出一個角來?引導學生動手試一試。(學生有的動手折角,有的用剪刀剪出角)。

  3、請出直角大將軍

  看看這位小魔術師變的,有誰知道這個角叫什么名字?對,它就是角王國的大將軍——直角。你們也能請出一個直角將軍來嗎?

  4、它們都是直角嗎?可是聽課的老師不相信!怎么辦?小組討論:用什么辦法能證明這些直角大將軍的身份呢?

  5、誰說給大家聽聽?你們可真聰明,和角公主說的方法一模一樣。(電腦演示、講解驗證直角的方法)

  6、給直角將軍戴上將軍帽

  打開數(shù)一數(shù),你一共折出了幾個直角?直角將軍一定要戴上將軍帽,也就是這個直角符號?旖o它們戴上將軍帽——標上直角符號。

 。ㄈ┱乙徽、量一量

  1、(電腦演示例題3)問:國旗、椅子和運動員身上有角嗎?它們都是什么角?

  2、我們的國旗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我們要尊敬、愛護國旗?粗r艷的五星紅旗,你想對它說些什么呢?

  生1:我會對它說:國旗,國旗,我愛你!我一定會好好學習。

  生2:國旗,你是我們的驕傲!你看見了吧,我是一個好孩子,是媽媽的驕傲。

  3、國旗是什么形狀的?它有幾個角?都是什么角?

  4、看,這些直角慢慢地飛出屏幕,飛進了我們的教室。它們藏在哪兒?請找出教室里的直角。

  5、尋找教室里的直角將軍:學生下位尋找、測量教室里的直角。(電腦播放音樂)

 。ㄋ模┫胍幌、問一問

  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對角和直角有了一定的了解。仔細看看書回顧一下剛才的學習過程,還有什么疑問?或者你還想知道什么?請大膽提出來,老師最喜歡會提問的小朋友。

  四、和角公主一起游戲

  1、 快樂課中操

  聽音樂、念兒歌、伸伸手臂,來做操。

  伸開兩只小手臂,我也變成一個角,兩手張開是大角,一橫一豎是直角,并攏手臂角變小。

  2、空間想象畫

  想畫一個這樣的角嗎?好,請閉上眼睛,腦子里出現(xiàn)一張大大的白紙。先畫一個頂點,從頂點引出兩條邊,它們不斷的延長、延長——,角的大小變了嗎?角的兩邊繼續(xù)延長,它們延伸到哪了?

  生1:我畫的角兩邊已經(jīng)延伸到北京了,它要代我向奧運鍵兒問好呢!

  生2:我畫的角兩邊已經(jīng)延伸到北極了,感覺好冷呀!

  生3:我畫的角兩邊已經(jīng)延伸到月亮上了,我和嫦蛾姐姐一起吃月餅呢!都變得輕飄飄的。

  角的大小變沒有?對,無論角的兩邊延伸到哪,角的大小永遠不會改變。

  3、名畫欣賞

  這幅想象畫,畫得真不錯!角公主也想請大家欣賞她的畫。數(shù)一數(shù),她畫了幾個角?

 。ㄕn本43頁第7題)

  4、擺一擺、比一比

  這8個角是由幾條線段組成的?角公主可真聰明,5根小棒擺出8個角!我們也來試一試:3根小棒你能擺出幾個角?比一比,看誰擺出的角最多。▽W生可擺出以下幾種圖形)

  5、聰明題

  擺的方法不一樣,結果當然不一樣。用不同的方法試一試這道題會是什么結果呢?電腦演示:長方形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學生可想出以下幾種方法)

  6、彩色圖畫——心中的角王國。

  今天的知識大家掌握得非常好!我真想帶大家去角王國游玩。角王國到底什么樣呢?請小朋友大膽想象,用彩筆畫出你想象中的——角王國。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8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表內除法42頁例1例2,試一試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在數(shù)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

  12根小棒、8個圓片、學案、課件等。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們,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實掛在枝頭,動物王國里可熱鬧啦!讓我們跟著樂樂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時間,懂事的樂樂主動幫媽媽洗桃。他洗了6個桃,打算放在2個盤子里。你們猜樂樂會怎么放呢?

  師:不著急,先請你們和同桌討論討論,看看誰想的.分法多?

  三種不同的分法。(并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語言表達)

  把6個桃子分成2份,兩份都是3個

  把6個桃子分成2份,一份1個,另一份5個

  把6個桃子分成2份,一份2個,另一份4個

  師:大家給出了三種分法,你們最喜歡哪種?(我猜測,喜歡平均分的最多)

  師:奇怪了,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第一種呢?

  (這樣公平、兩盤同樣多、都是3個、不多也不少)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添補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

  師:像這樣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

  師:(指著另外兩種分法,問:那這兩種是平均分嗎?

  生:不是。

  師:為什么?

  生:因為每份分得不一樣多。(找兩個學生回答)

  師:也就是平均分必須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樣?(同樣多)教師在同樣多的下面劃上著重號。

  生齊讀2遍:每份分得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師:那剛才6個桃子我們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個)

  教學案例《認識平均分》 教學案例《認識平均分》我們把這3個桃作為一份,圈起來,放在一個盤子里。(師每三個磁鐵外面加一個圈 ○○○ ○○○ )

  師:樂樂的爺爺想給他出了個問題,6個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個盤子里,還可以平均分放到幾個盤子里呢?(課件出示問題)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9

  單元教學目標

  1、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并能利用他們進行拼圖折紙等活動。

  3、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

  4、欣賞利用圖形組成的'美麗圖案,并能嘗試進行設計。

  認識圖形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體會面在體上。

  2、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區(qū)分,了解它們的用途。

  3、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認識圖形,了解用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把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拿出來。

  2、小組互相介紹。

  3、小結學習情況。

  二、新課教學

  1、小組匯報:

  一邊介紹圖形一邊拿起實物模型。

  2、歸納板書:

  長方形圓三角形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形狀的圖形嗎?

 。1)小組交流

 。2)匯報評議

  三、鞏固練習

  1、連一連

  仔細看清題意,獨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畫一畫。

  3、想一想

  請你接著畫下去。

  4、數(shù)一數(shù)

  眼睛看仔細,試做,校對。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課本第68-6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更加鞏固對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估測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3、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人的身體上特有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形成估測技能。

  教學準備:

  學生尺一把、一張長方形紙、一把常見的其他形式的尺。

  教學過程:

  一、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請學生介紹一下課前準備的尺。

  2、著重介紹學生尺、米尺和卷尺。

  二、認識自己身上的尺。

  1、提問:如果要量一量一有拃多長,你覺得用什么尺量?一步呢?一庹呢?

  2、學生分組合作測量,再匯報測量結果。

  3、介紹:根據(jù)所測量的一拃、一庹、一步的長度,我們可以利用它們來老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

  三、用學生尺量。

  1、用學生尺量一量一張長方形紙。

 。1)學生量一量,并填在書上。在量時先找到什么?(0刻度)

  (2)反饋測量的數(shù)據(jù)

 。3)組織討論:通過測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

  2、這張長方形紙任意折一次,再打開,用學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約有多少厘米?學生量好,匯報各自測量的結果。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交流:怎樣折?折痕最長?大約多少厘米?你用什么尺量的?

  3、想一想,這么一張長方形紙,如果用米尺或卷尺來量方便嗎?為什么?

  說明:根據(jù)所要測量的物體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四、想辦法量。

  1、學校的籃球場很大,如果要測量出它的長,你覺得用哪種尺量比較好?為什么?

  2、如果給你一根3米長的繩子,你會用繩子量籃球場的長度嗎?

  小組討論:具體的`方案。按方案到球場去測量。

  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

  運用所學的知識,認識的測量工具,還可以量出球場上哪些線段的長度?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我們身體上的“尺”

  1. 認識“身體尺”。

  2. 用“身體尺”量。

  教學反思:

  注重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歸納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主動建構,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己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補充、修正,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

  【學習內容】:

  課本P19例2、例3

  【學習目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2、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的.愛國這情。

  【學習重點】:

  掌握用筆算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并明白其算理。

  【學習難點】:

  能運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

  【教學具】:

  實物投影、主題圖、小棒。

  【學習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主題圖。還有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中國比美國多多少枚金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2。

  A、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思考計算方法。

  B、分小組交流想法:個位上1減6不夠減怎么辦。

  C、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豎式計算。

  E、用擺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思考并匯報。

  2、教學例3。

  出示50—24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你的算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

  3、小結。先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分小組交流想法。并匯報: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

  [設計意圖]:通過猜想、練習、交流總結,使學生掌握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第19頁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5題。先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指名匯報

  3、完成練習三第6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并說明錯誤的原因,及怎樣改正。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么。

  五、隨堂練習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課本第39-40頁復習1~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乘法的含義,了解乘法口訣排列的一些規(guī)律。

  2、使學生熟記1~6的乘法口訣,并且能運用口訣熟練計算。

  教學重點:

  讓學生熟記1-6的乘法口訣并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發(fā)現(xiàn)并提出身邊用乘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口算卡片,1~6的乘法口訣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1~6的乘法口訣。今天,我們復習已學過的乘法口訣。要求小朋友能熟練地背出這些乘法口訣,還要能用這些口訣很快地進行乘法口算。

  二、復習。

  1、復習第1題

  出示題圖,學生獨立觀察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2、復習第2題。

  (1)出示1~6的乘法口訣表:這是我們學過的1~6的乘法口訣,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適的口訣嗎?(獨立填寫,集體訂正)

  (2)學生對照口訣放大表,橫著看,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橫著看,口訣的排列與我們學習時的順序一樣,第1行是1的乘法口訣,第2行是2的乘法口訣,第3行是3的'乘法口訣,……一行一行排到6的乘法口訣。

  請小朋友一行一行背一遍。

 。3)豎著看,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小結:豎著看,每一行中口訣的第一個數(shù)相同,第二個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也就1個幾1行、2個幾1行……這樣排列的。例如第一行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第二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

  請小朋友豎著一行一行背一遍。

 。4)拐彎看(要說明先橫后豎地讀),每一組口訣間有什么聯(lián)系?

  小結:拐彎看,先橫后豎,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與2有關的口訣,也就是2和1、2和2、2和3……相乘的口訣;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與3有關的口訣,也就是3和1、3和2、3和3、3和4……相乘的口訣。

  請小朋友齊著拐彎試背一遍

 。5)師生共同對口令。

  3、復習第3題。

  競賽的形式同桌同學兩人一組,比比誰先過河;比兩次,使每個同學都能練習到兩組題。

  4、復習第5題。

  在寫出得數(shù)的算式里填寫運算符號,先讓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之后組織交流,講講是怎樣想的?

  5、復習第6題。

  填方框里的乘數(shù),由于只學到6的乘法口訣,所以方框里暫時填1~6個數(shù),要求學生說出所填乘數(shù),所得的積并說說用了哪句口訣?(第一題可按橫著背的6的口訣的順序想,后面兩小題可以按拐彎背的順序想。)

  6、復習7。

  引導學生弄清圖意,交流后獨立解答,集體匯報訂正。

  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呢?與同學一起分享一下吧。

  乘法口訣

  板書設計: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5×1=5 一五得五

  5×2=10 二五得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1×6=6 一六得六 2×6=12 二六十二

  3×6=18 三六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

  5×6=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教學反思:

  學習完本單元,學生對本單元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在這節(jié)課進行回憶,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構建知識網(wǎng)絡。注意檢查學生對乘法的含義是否都清楚,乘法口訣是否記熟,有效督促學生進行階段性復習鞏固。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94~9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并能辨認從某個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能根據(jù)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劉老師拍了兩張學校校門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課件出示校門的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小結:同一個校門,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樣子是不同的。

  談話:老師這里還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嗎?(課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導:仔細觀察這兩張照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評析:讓學生觀察自己學校校門和教室的照片,學生有話可說,興趣高漲,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生活中的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合作探究

  1.指導觀察。

  出示并介紹小猴。

  示范:下面我們來觀察小猴,請小朋友看老師是怎樣觀察的。(邊說邊示范)我先觀察小猴的前面,像這樣(從前面平視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師看到的是這里四幅圖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圖片讓學生選擇)

  讓每個小組的1號小朋友學著老師的.樣子觀察小猴的前面,師生共同評價。

  繼續(xù)示范:再觀察小猴的左邊,(教師轉到小猴的左邊)這回老師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圖片呢?(一邊看,一邊從四幅圖片中找出相應的圖片)哦,是這一張圖片。(舉起小猴左側面的圖片)

  談話:下面請每組的四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按要求活動,并從四幅圖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教師巡視,注意糾正不規(guī)范的觀察姿勢。

  反饋:請每組1號小朋友舉起你看到的小猴圖片,(學生舉起圖片)說一說,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別讓每個小組2、3、4號小朋友舉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并說一說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較:(舉起每個組2、4號小朋友選擇的圖片)這兩張圖片,分別是每個組2、4號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們分別是哪個小朋友看到的嗎?你是怎樣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評析: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是有效組織觀察活動的前提。讓學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的圖片,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觀察者的位置與所看到的視圖的對應關系。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正確區(qū)分小猴的左側面和右側面,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的結果也不同。]

  2.換位觀察。

  談話:剛才每個組的四個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了小猴,每個小朋友觀察到的小猴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樣子嗎?請每個小組的小朋友按這樣的順序(手指順時針方向)換個位置再觀察,并在四張圖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觀察后,組織反饋。

  繼續(xù)換位觀察,使每個學生都分別從四個位置觀察小猴。

  提問:通過剛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評析:換位觀察,并找到相應的視圖,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觀察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關系,從而深刻體會到觀察同一個物體,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到的結果也不同。]

  3.學會判斷。

  談話:小紅、小云、小芳和小玉也為這只小猴拍了照片(出示第二個例題的情境圖),你知道下面這些照片(出示四幅圖片)分別是誰拍的嗎?

  學生回答,并闡述理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完成連線。(著重讓學生弄清判斷從左側面和右側面看到的視圖的方法。如:當學生說到小云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圖時,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是怎樣想的)

  [評析:引導學生應用已經(jīng)積累的觀察經(jīng)驗,通過想像判斷每一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把學生的認識水平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上升到“根據(jù)看到的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這一層次,加深了學生對觀察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關系的理解,發(fā)展了空間觀念。]

  三、活動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瞧,校園里有一輛汽車,(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三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這輛汽車,你知道右邊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反饋。

  2.“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請小組長拿出這樣的茶壺,(出示茶壺)像這樣放在桌上,(放在一個小組的桌上)你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

  學生到黑板上分別指出自己看到的視圖。

  提問:你能說出你們組其他三個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著重引導學生根據(jù)壺嘴和壺把的朝向判斷茶壺的左視圖和右視圖)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課本第42-43頁。

  教學目標:

  1、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數(shù)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今天,小猴子采了6個桃子,想把他們分給幾個好朋友,但是他們不知道可以怎樣分?聰明的你能幫幫小猴子嗎?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動手操作

  教師先把6個桃子圖片貼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你們想到了嗎?趕快行動,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擺一擺,看誰最聰明,分的辦法最多!

  1、學生操作擺桃子。

  2、匯報并認識“平均分”

  談話:同學們,你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辦法。6個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個,可以分成兩份,一份兩個,一份四個,也可以分成兩份,每份三個…… 那么,你們根據(jù)每份分的個數(shù)的相同與不同,把這些分法分成兩類嗎?

  小組或全班交流。

  提問:你們是怎樣分的?說一說這樣分的理由。

  師講述:(結合板貼)像這樣,每份都是2個或每份都3個,我們就可以說,每份分的同樣多,這樣的分法我們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學生之間互相說一說什么是“平均分”。老師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擺,不僅幫助了小猴子解決問題,還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特點

  談話:現(xiàn)在老師手上有8個桃子,要想把他們平均分可以怎樣分呢?請同學們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擺一擺,分一分。分完后給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老師把桃子圖片貼在黑板上)

  小結:同學們都很聰明,把8個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辦法,雖然分的.個數(shù)和份數(shù)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樣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義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先在黑板上畫一棵樹,再把8個桃子圖片貼上去。

  談話:同學們看黑板上的桃樹,數(shù)一數(shù)樹上有多少個桃子?如果老師想把它們分給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2個,那么可以分給多少個小朋友呢?想一想!

  板書:每個小朋友分2個,可以分給( )個小朋友。

  找?guī)讉學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給其他同學,要求每人分2個,看有多少位同學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師小結:對了!8個桃子就可以把它2個作為一份分給1個小朋友,一共分了這樣的4份,就是分給了4個小朋友。像這樣把每幾個作為一份來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組織練習,深化認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題中的插圖,再指名回答,要求說出理由。

  2、書本第43頁的“試一試”

  學生自己動手用小木棒分一分,邊分邊寫答案。

  3、“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讀懂題意,老師指導完成。

  4、第3題

  學生讀懂題意,老師指導完成。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平均分:分的同樣多

  教學反思:

  創(chuàng)設了“分桃子”的問題情境,通過小數(shù)目“分一分”的操作活動,體驗平均分的意義。平均分的圖形表征是對平均分具體操作過程的概括,有助于形成表象,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發(fā)展。平均分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不必作為固定名詞,也不必用固定的語言給它下定義,可以用“分的同樣多”“分得一樣多”來理解它或替換它。教學時強調人人操作,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平均分的意義。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目的:

  1、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會恰當?shù)倪x擇長度單位

  3、會比較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一千米有多長?生活中有那些距離是千米?

 。、走1千米大約要多少時間?跑了?

 。、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二、新課

 。薄⒔虒W例3

  問:大家知道三峽嗎?我們的三峽大壩呀,全長2300米,他長嗎?

  我們北碚有一條高速公路叫什么?誰知道?

  其中有一條隧道,長6公里

  你門說,大壩和隧道誰長?

  學生思考,回答

  小組討論后匯報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換成米,還可以把米換成千米

  2、練習

 。1)對口令,選擇合適的單位

  教室長8()公路長800()飛機飛行高度8000()火車每小時開60()

  (2)說說大約幾千米

  引導學估計

  1675千米大約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3)學生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三、作業(yè)

  練習十二1-4

  2題,學生看題目要求和圖,理解了題目的意思后在做

  學生獨立作業(yè)

  四、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79頁例4,80頁課堂活動,81-82頁練習十二5-9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體會毫米的實際長度

  2、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3、會選擇正確的單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千米有多長,生活中的1千米呢?

 。病⑶缀兔子惺裁搓P系?

  3、3657米大約是多少千米?4567米呢?

  二、新課

 。、教學例4

  學生拿出直尺,請觀察,直尺上長度單位都有哪些?

  學生逐漸觀察得出許多小格,這每一個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說是1mm,學生讀

  這些小格把1厘米分成了幾份?

  學生觀察數(shù)

  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

  1厘米=10毫米,學生讀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

 。病⒏兄1毫米

  請你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

  學生自己比劃

  生活中有1毫米的.物體嗎?

  拿出2分硬幣,量一量有多厚,大約是毫米

  還有嗎?

  學生在量

 。、整理長度單位

  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

  你可以把他們從大到小排一排嗎?

  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鄰兩個單位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三、練習

  1、80頁1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病80頁2、3

  學生測量

  3、完成81頁5-9

  四、課后記

  五、時分秒

  1、能認識,寫鐘表的具體時刻

 。、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场⒛苓M行時分面的簡單換算

 。础⒛苡嬎憬(jīng)過時間,知道珍惜時間,會合理安排時間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1-24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上冊02-14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30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02-15

關于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1-19

【薦】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2-21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人教版11-25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精品)05-24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優(yōu)]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