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xù)寫詩文。
教學重、難點:
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準備:
錄音帶(適合做朗讀背景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師:秋的腳步輕輕,可我們還是分明聽到了秋的聲音,不信,你聽!(錄音響起)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仔細聆聽,想像一下,你的腦中會出現(xiàn)怎么樣的畫面。(音樂中師范讀全詩)
2、你覺得這秋天的聲音美嗎?生:秋天的聲音很美。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請學生讀課題,讀得美一點。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學生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
3、感知內(nèi)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學生回答
4、你最喜歡的是哪種聲音?(是否可以小組合作學習)
(其中的哪一種因?qū)W生說了拿來體驗感悟)(朗讀和想象、說話結(jié)合)
(1)、“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聲音,(看課件)
黃葉從樹上一片一片地掉下來,你看著像什么?黃葉對大樹媽媽說:“”哦,你能用你的朗讀把它們的飄飄灑灑表現(xiàn)出來嗎。呵,多美的黃葉啊。
(2)“蠷蠷”蟋蟀振動著翅膀,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要到哪兒去了呀?(看課件)
蟋蟀在唱著“”朗讀指導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他們在說些什么呢?(課件)舍不得走,因為這兒的秋天很美麗。朗讀表現(xiàn)。
(4)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發(fā)出“”的聲音,(課件)這是秋風送來的豐收的歌吟。秋風吹過,田野里果園里……人們的心里你能用朗讀表現(xiàn)么?配樂朗讀1----4節(jié)。
三、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
學生發(fā)散說,師引導到詩歌的形式,為寫打下基礎(chǔ)。用聽聽,秋的聲音……這樣方式來說。
師:是啊,秋的聲音,我們已經(jīng)說了好多,還有好多好多……把你聽到的聲音也像這個小詩人一樣把它們寫下來好嗎?
出示:聽聽,秋的.聲音
四人小組合作,寫詩,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組合作寫的詩,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來。
師:是啊,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顆綻開的谷粒里,聽到秋的聲音,我們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我們的喜悅吧!
感情朗讀。
擴展,可以欣賞一首寫秋的詩歌,送作為禮物。
布置作業(yè)。
1、為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搜集有關(guān)秋的詩歌,畫面,歌等
3、感受秋天寫詩:看看,秋的色彩——————
聞聞,秋的味道————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物候?qū)W的內(nèi)容、意義、規(guī)律和發(fā)展前景等有關(guān)知識,培養(yǎng)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guī)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4、讀準“翹”“衰”“落”“觀”“差”等多音字。
5、學習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和恰當?shù)剡\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2、學習寫讀書摘要。
3、了解物候知識的掌握和物候?qū)W的研究在農(nóng)業(yè)上的重要意義,激發(fā)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難點:
本文的邏輯順序及各部分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里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春天,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冬天草色“暗黃”。從“綠綠的”知道春天到了;從“暗黃色”知道冬天已經(jīng)降臨。大自然仿佛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這是怎樣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人們解釋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課前已經(jīng)預習了這篇課文,對一些難字難詞也已經(jīng)查閱過字典詞典,下面一起讀讀課文中這幾個字詞。
[利用課文“預習提示”內(nèi)的5組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
接下來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這篇課文介紹了什么知識?
2、“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么?
3、對照注解①,說說看,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chǎn)的科學——物候?qū)W》,課文為什么把它改為《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發(fā)表意見后教師歸納]
1、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xiàn)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xiàn)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qū)W”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用5分鐘時間快讀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練習題中的4個小題,填寫段的序號。
[學生讀、練后簡要討論。]各小題后括號內(nèi)應填的序號為
第1題(一至三);第2題(四至五);
第3題(六至十);第4題(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層次,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xiàn)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chǔ)上,引導討論,然后歸納]
第1大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說明什么是物候,并進一步說明物候?qū)W和它研究的對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qū)W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討論后歸納]
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并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恰當?shù)捻樞蛑痦椪f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并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nèi)容、層次,對課文已經(jīng)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為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后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nèi)容之后,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zhì)上就是對信息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nèi)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gòu)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關(guān)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當調(diào)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xiàn)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qū)W。
2、物候觀測應用在農(nóng)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它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就在這里。
3、物候現(xiàn)象的來臨決定于四個因素:首先是緯度,第二是經(jīng)度,第三是高下差異,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
4、物候?qū)W研究,首先是為預報農(nóng)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利于安排農(nóng)作物區(qū)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qū),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qū)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
第二課時
(一)交流讀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jīng)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xù)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以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shù)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jīng)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nèi)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為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北京”和“煙臺——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三)理解語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一、二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后教師范讀一遍,然后掛上預先準備的小黑板]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回暖。
2、再過兩個月,燕子飛來了。
3、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掉到地上。
4、杏花開了,就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叫了,該及時耕作。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么不同,啟發(fā)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
[討論后歸納。]
第1句沒有課文中“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這一句生動!皾u漸回暖”是一般的說法;“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則很自然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沉睡”、“蘇醒”兩個詞用得貼切而生動,具體地喻寫了嚴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態(tài)。
第2句沒有課文中“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這一句生動!帮w來了”是一般的動態(tài)敘述;而“翩然歸來”是輕松、活潑的動態(tài)描寫,而且還包含有親切歡迎回到家來的感情。
第3句沒有課文中“……在秋風中籟籟的落下來”這一句生動,“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動態(tài)敘述;而“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則是具體、生動的描寫,黃葉在秋天紛紛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電影的鏡頭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第4句沒有課文第二段中幾個原句生動。那幾句緊扣“大自然的語言”,先后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還模仿布谷鳥的叫聲,寫成催促農(nóng)民耕作的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比直接說“及時耕作”要新鮮、生動得多。
(四)復習、復述。(略)
備注
1、黑體部分的問題和答案必須抄寫在語文筆記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學生參考講過的筆記,原來已經(jīng)記下來的不用抄寫。原來沒講過的的需要補充在筆記本上。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15
小學語文三年級經(jīng)典教案02-10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01-02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05-16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