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精華(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物理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國際單位以及單位間的換算.
2.掌握密度的計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質的特性。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分析概括能力
。1)在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概括出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質量不同,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體積不同.
。2)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不同體積的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對于不同的物質來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3)通過以上分析,概括出密度的定義.
2.培養(yǎng)運用 物理 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種物質密度.
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jié)教學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問題,積極主動進行探究的良好品質.
通過密度概念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欣賞均衡美的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包括三部分內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公式,密度的單位.
密度是表征物質特性的一個重要 物理 量.從上節(jié)實驗中學生已經(jīng)看到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相等.
本節(jié)通過實驗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且單位體積的同種物質的質量是一個定值,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不同.因此可以用單位體積的質量來表征物質的這種特性.
學生在 數(shù)學 中雖然學過比例的知識,但是用到 物理 中來,理解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一個定值的含義,仍是有困難的,所以課文中對此作了解釋: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表示體積增大幾倍,質量也增大幾倍,即質量與體積成正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等于單位體積的質量.幫助學生把 數(shù)學 知識用到 物理 中來,理解比值的 物理 含義.考慮到用比值定義 物理 量比較抽象,教材在說明比值的含義之后,仍用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來定義密度,以便于學生理解.并在此基礎上給出計算密度的公式.然后通過例題說明利用公式求密度的方法.并且在例題計算的基礎上講述密度的單位,使學生對密度的單位不致感到抽象,便于 學習。
教法建議
建議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探究得出密度的概念.
教學設計示例
一、重點、難點分析
密度是一個應用十分廣泛的 物理 概念,也是今后 學習液體內部壓強、大氣壓強、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必要基礎.通過本節(jié)教學應使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讓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是本節(jié)的 教學難點 .現(xiàn)行教材一般都是通過實驗引入密度的概念,再介紹密度的公式和單位.因此,做好實驗是本節(jié)教學的關鍵.
1.密度的概念
密度是表征物質特性的一個 物理 量,它表征的是單位體積的物質質量大小的差別,在一定條件下,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上節(jié)實驗學生已測量出體積相等的鐵塊、鋁塊、木塊的質量,利用測量的結果可引導學生認識鐵塊、鋁塊、木塊在體積相同時質量上的差別,即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相等.還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使學生認識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體積不相等.對每種物質來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都是一定的,跟體積的大小沒有關系,只跟物質的種類有關系,因此它反映了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比值的 物理 意義,可通過具體數(shù)字使學生認識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就是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
2.密度的公式
為了加深認識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跟物質的種類有關.在正確理解密度公式的基礎上,討論公式的 物理 意義,明確三個 物理 量間的關系.
通過課本上的例題,教給學生如何運用公式進行計算.要求學生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驟進行計算,特別是對單位的運算要加以強調.
對于公式 ,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1)由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體積大的質量大,物體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質量和體積的比是一個定值(即密度不變).因此,不能認為物質的密度跟質量成正比,跟體積成反比.即當 一定時, .
。2)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質量大,物體的質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當 V 一定時, .
(3)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體積反而小,物體的體積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當 m 一定時, .
3.密度的單位
可引導學生認識密度的單位是由質量和體積單位組成的.應使學生懂得密度單位的意義和讀法.
二、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
實驗引入,設疑導學模式.
2.模式結構: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量筒、鐵塊、鋁塊、銅塊、投影儀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實驗.
2.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實驗結論,得出密度的定義.
3.師生由密度公式討論導出密度的單位.
六、 教學過程
設計示例
。ㄒ唬┬抡n引入
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特性,正是根據(jù)物質的這些特性來區(qū)分、鑒別不同的物質.
教師展示酒精、煤油、清水、木塊、鐵塊、銅塊實物,分別讓學生進行區(qū)分辨別.指出:特性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進行相互區(qū)別、辯認的一種性質,例如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質的特性.
教師拿出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顏色都是白色,問學生:你們怎么能鑒別出哪種是鐵塊,哪種是鋁塊?引導: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區(qū)分,最簡單的方法是用手感覺一下輕重.提示:拿出一個已調節(jié)好的托盤天平,分別把兩金屬塊放在兩盤中,讓學生說出哪個是鐵塊,從而引入新課.
學生實驗一:用天平測量具有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鐵塊、銅塊、鋁塊)的質量.
學生實驗二:測量不同體積的相同物質(鐵塊)的質量.
教師用投影儀打出下面的表格,指導學生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中,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概括結論.
表一
質量(g)
體積( )
質量/體積( )
鐵塊
銅塊
鋁塊
表二
質量(g)
體積( )
質量/體積( )
鐵塊1
鐵塊2
鐵塊3
實驗一結論: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
實驗二結論:同種物質,不同體積質量不同.即:不同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是不同的.相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是相同的.(投影顯示)
設疑:以上兩個實驗,客觀事物不同,有沒有共性的東西?
很自然順勢提出為表述這樣的客觀現(xiàn)象有必要引入一個新的 物理 概念—密度.
。ǘ┬抡n教學
1.密度概念的建立
學生實驗三:測三個鋁塊的質量.最大的鋁塊體積是最小的鋁塊的三倍.較大的鋁塊的體積是小鋁塊的兩倍.同樣測出體積成倍數(shù)關系的三個鐵塊的質量.(也可以不是整數(shù)倍)
教師用投影儀打出下面的表格表三
質量(g)
體積( )
質量/體積( )
鋁塊1
鋁塊2
鋁塊3
表四
質量(g)
體積( )
質量/體積( )
鐵塊1
鐵塊2
鐵塊3
實驗三結論:鋁塊體積增大2倍,質量也增大2倍.鋁塊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鐵塊體積增大2倍,鐵塊的質量也增大2倍,鐵塊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
歸納推理:
。1)同種類的物質,它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也增大幾倍;且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個定值.
(2)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明確: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等于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不同種類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不同.可見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就是表示物質這種特性的 物理 量.
2.密度的概念教學
。1)密度的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表示符號:ρ
。2)密度的公式:
這個公式的得出實際上是利用了密度的概念和相應的運算法則,也就是要求出單位體積的質量應當用除法,所以同學們對 物理 知識的 學習,尤其是一些 物理 公式,一定不要死記硬背,要學會運用 數(shù)學 方法研究 物理 問題.
密度是反映物質特性的 物理 量,物質的特性是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區(qū)別的一種性質.密度描述的是:各種物質在體積相同的條件下,所含的質量不相等的特性.各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物質的密度與該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運動狀態(tài)無關.由于物體在溫度發(fā)生變化時,體積會發(fā)生變化(即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而質量不變,則物體的密度要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在物質發(fā) 生物 態(tài)變化時(例如水結成冰)密度一般有變化.
例如一塊鐵,它的溫度升高了,體積會膨脹,但是質量沒變,這樣根據(jù) ,公式中分子不變,分母變大,分數(shù)值應當變小,所以密度會變小.
上邊這些變化有時比較小,比如鐵塊溫度升高.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情況下,可以不考慮密度的變化.,但有些變化較大就必須強調條件,比如氣體的密度,在密度表中就限定了條件,是0℃及1個標準大氣壓下.正是由于這樣,我們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并不是說物質的密度是永遠不變的,它還是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要發(fā)生變化的.前兩節(jié)我們講的質量是物體的屬性,屬性是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的,質量與形狀、狀態(tài)、位置無關.各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指的是在一定溫度和狀態(tài)下.今后我們討論的問題,大多是溫度變化不大的情況,可以把密度視為定值.
3.密度的定義及公式教學說明:
(1)通過設計實驗盡量使 物理 概念形象化,使學生順利地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
(2)密度是用比值描述物性的概念,不能不管具體條件,單純用 數(shù)學 公式討論問題.
(3)建立正確的 物理 模型,明確同種物質密度跟質量不成正比,跟體積不成反比的結論.
4.用投影打出下面的例題
一塊鋁,它的質量是 0.675t,體積是 25 ,求鋁的密度.
請同學們完成這道計算題,解題也要按要求寫出已知、求、解、答.單位一律采用國際單位.
學生練習,教師在學生中巡視,發(fā)現(xiàn)同學在解題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練習后用投影打出下面解題過程:
已知:
求:鋁的密度
解
答:鋁的密度是
教師邊講解要求及過程,邊分析巡視中發(fā)現(xiàn)的學生計算中的問題,提醒同學今后注意.
由例題的講解進入密度單位的介紹.
5.密度的單位
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看到密度的單位是由質量與體積單位復合而成,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單位是“kg”、體積單位是“xx”,則密度的單位是“xx”,常用單位還有“xx”.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比如
。ㄈ┛偨Y、擴展
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對同一種物質來說,在一定條件下,密度是一個常數(shù).密度表示的是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例如鋁的密度是 ,它的意義是1立方米的鋁的質量是 .可見物質的密度是用物質的質量和它的體積的比值求出的,而不是由它質量的多少或它體積的大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說物質的密度跟它的質量成正比,跟它的體積成反比.例如一塊鋁切去一半,剩下一半的密度是否發(fā)生了變化呢?沒有,因為當這塊鋁切去一半時,體積變?yōu)樵瓉淼亩种,質量也變?yōu)樵瓉淼亩种,? m / V 的值即 并沒有發(fā)生變化.
探究活動
【課題】實驗分析金屬的一些屬性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通過實驗,探究幾種金屬和塑料彈性、密度、硬度,說明生活中是怎樣應用物質的這些屬性的.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fā)現(xiàn)新問題.
初中物理教案2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體驗聲音的產生是由于振動引起的。
2、領會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3、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實驗操作技能,能初步學會有目的地觀察。
2、能利用常見的器材進行實驗探究。會描述實驗現(xiàn)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據(jù)信息歸納科學規(guī)律。
3、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標
1、感受自然界聲音的美妙與有趣,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養(yǎng)團結合作、主動與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見解的精神。
3、初步認識科學對人類社會和生活的實際意義,培養(yǎng)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意識。
學習重點
聲音產生的原理;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學習難點
探究物體傳聲實驗;估測聲速。
教具與媒體
鼓一只,吉他一把,紙屑若干,鐘罩一只,抽氣機一臺,鬧鈴一只,氣球一只。
學生合作組器材:紙片、繃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錘和音箱)、梳子、樹葉的葉片、一個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幾塊石頭。
教學程序
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依據(jù)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教師事先錄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見的某些聲音。例如:電鈴聲,鋼琴曲片段,工廠燒電焊聲,叢林中的鳥語,夏日的蟬聲,瀑布聲等。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能聽出剛才都是什么聲音?是哪些物體在發(fā)出聲音?(同學回答)
教師:從本節(jié)課開始我們將研究自然界中聲音的有關知識。
同學們自己想知道有關聲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依照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總結出4個,然后逐個進行探究。這個活動過程分為三個步驟進行:探究性活動──小結──驗證──事例交流。
。ㄒ唬┌l(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1、先觀看有關的視頻(什么是聲現(xiàn)象)。
2、組織學生活動:怎樣利用桌上的器材,讓它們發(fā)出聲音,比比看,誰的方法多,誰的發(fā)聲方法有創(chuàng)意?介紹桌上的器材,特別是音叉活動過程中要求學生體驗:你是如何讓物體發(fā)聲的,你觸摸發(fā)聲的物體時,請體會感覺。
思考:(1)物體發(fā)聲時與不發(fā)聲時有什么不同?
。2)物體發(fā)聲時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共同體驗:摸著自己的聲帶,說一句話。體會手上的感覺,說出感受。
問題:是不是物體發(fā)聲就一定在振動?
演示:擊鼓。鼓面在振動嗎?如果在振動,你如何證明,能否讓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動?說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聽到聲音,卻看不見桌子的振動,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證明桌子的振動?
從上述事例中你能否總結出一種“驗證難以覺察的物體些運動”的方法?
觀看視頻資料(奇妙的現(xiàn)象)
小結:在以上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總結物體發(fā)聲的原因。即物體發(fā)聲是由于物體的振動引起。
(二)聲音傳播的探究性活動
1、提出問題:我的講課聲是怎樣傳到你的耳朵的?
2、空氣是氣體,那么液體能傳播聲音嗎?
3、固體是不是也能傳播聲音呢?
實驗:在一個玻璃缸內盛有水,手拿兩塊石頭在水中撞擊,在外面也能聽到撞擊聲。(或把一個正在廣播的收音機用塑料袋裝起來,用細線吊著放入水的水槽中,照樣也能聽到收音機的聲音)
結論: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播聲音,他們都是能夠傳聲的介質。
4、引導學生做些小實驗。
桌子的傳聲實驗:將耳朵緊貼桌面,另一同學在桌子的另一端敲擊或摩擦,會聽到清晰的聲音。
5、觀看視頻(聲音的傳播)
聲波:聲音向外傳播時形成的波(與水波相似)
6、真空能是能傳播聲音呢?
讓學生觀看真空罩實驗的錄像。
思考問題:月球上沒有空氣,宇航員如何進行交流呢?
。ㄈ┞曀
1、提出問題: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嗎?
2、生活實例:距離不同的兩個喇叭,我們聽起來的聲音是不同的,總感覺近處發(fā)聲早。
3、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幾種物質中的聲速。
找出傳播最快的、最慢的傳聲介質,并總結出在一定溫度下:氣體的聲速小于液體的聲速,液體的聲速小于固體的聲速。
4、記住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5、測聲速
我們利用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的不同,如果我們能夠測出其時間差,就可以計算出聲音在這種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了。
能聽出。
學生:
1、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我們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3、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人耳的?
4、為什么有的聲音悅耳動聽,有的卻很難聽?
學生動手做實驗
師生共同活動
讓學生回答感受
觀看視頻
通過空氣
讓學生舉一些固體、液體能傳聲的生活實例
初中物理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道滑動變阻器的構造。
2、了解滑動變阻器的工作原理。
【重、難點】
滑動變阻器的正確連接方法。
【實驗器材】
電流表、電阻絲、電珠、電源、開關、導線、滑動變阻器、木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展示課件“舞臺燈光”視頻,在展示過程中也不斷調節(jié)音量。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燈光的變化和音量的變化。展示調光臺燈的應用,燈光的亮度同樣發(fā)生了變化。
讓學生思考:調光臺燈為什么能夠調節(jié)燈的亮度?是什么因素改變了燈的亮度呢?(讓學生各抒已見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新課教學
1、自制調光臺燈電路實驗
學生根據(jù)看到的調光臺燈實物,利用手邊的器材,連接一個調光臺燈的電路。器材:電源、電珠、開關、電流表、電阻絲、導線若干。
要求:電路必須串聯(lián)電流表,并且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和燈的亮度的變化情況。學生動手實驗接電路,教師對學生進行部分指導。
實驗成功的學生講述自己的實驗電路,以及如何操作使得電燈的亮度發(fā)生改變,教師提問:根據(jù)你的觀察什么因素改變了燈的亮度?在你的操作中你改變了什么從而使燈的亮度發(fā)生了改變。
答:燈的亮度是隨電流的大小而變化的,在操作中我改變了電阻而實現(xiàn)電流的變化,從而實現(xiàn)了燈的亮度的變化。
教師提問:在操作中是如何改變電阻的?
答:用導線一端固定,導線另一端在電阻絲上滑動改變電阻絲的長度從而改變電阻的大小。教師講述:像這種能夠通過改變長度從而改變電阻值的電學元件叫做滑動變阻器。提問:結合剛才的實驗觀察,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控制電路中的電流。
教師講述: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靠改變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流。(演示幻燈片):
。1)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控制電路中的電流。
(2)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流。
2、認識滑動變阻器
教師提問:在剛才的實驗電路中,對于燈的亮度的改變還不夠多,是因為電阻線太長了不方便,如果還要進一步改變電阻值的大小比較多,那么滑動變阻器該做成什么形狀?答:將電阻線密繞成螺旋狀。
各組分發(fā)滑動變阻器,學生仔細觀察滑動變阻器的結構,試說出各個構成部件的作用。提問:根據(jù)對實驗器材使用的熟練程度,猜測滑片頂端所標規(guī)格的含義?答:變阻器上所標規(guī)格的含義:最大電阻值;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
3、滑動變阻器接法的探究
學生實驗探究滑動變阻器的接法。
器材:電源、電珠、開關、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
要求:電路必須串聯(lián)電流表和滑動變阻器,并且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和燈的亮度的變化情況;瑒幼冏杵髟谶B接時只能用兩個接線柱。實驗同樣要達到調光的效果。學生動手實驗探究接法,教師對學生進行部分指導。(在指導、巡視的同時,將某些接法對于改變電流無效的進行全班探討)
提問:如何接滑動變阻器才能有效地改變電流,讓燈的亮度變化明顯。
學生總結出“一上一下”的接法,以及兩種不能改變電流的接法;I位于遠離下接線柱的位置時,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
三、為滑動變阻器編寫一份說明書(包括結構及接法)
四、教學反思: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從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貼近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的親身體驗,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物理現(xiàn)象,揭示物理的本質和規(guī)律;突出強調認知過程對學生發(fā)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質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學探究,提倡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花,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根據(jù)這種教學理念在教授“變阻器”這個內容時,我就充分注意到應該放手讓學生大膽的開展實驗探究,從自身的實驗探究中尋找科學的理論,科學的方法;瑒幼冏杵魇浅踔形锢碇械囊粋基本電學元件,重點在于了解滑動變阻器的原理,熟悉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
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應該按照人的認知規(guī)律,從感性到理性、從形象到抽象、由淺入深的一步步認識。教學的手段&方法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學生實驗探究、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教師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讓學生自己想、自己說;在演示實驗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的培養(yǎng)。下面列舉教學中具有意義的幾點:
1、在教學的引入中,新的物理課程卻是要符合“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學理念,所以引入的視頻是一位歌星的演唱會片斷,這樣的引入對學生來講是非常具有興趣的,再聯(lián)系到生活中天天都能看到的調光臺燈,所以更加激發(fā)學生想了解調光臺燈的原理的熱情度,同時拉近了課程與生活的距離。在教學中先充分調動血色和那個的學習熱情,是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這是每一位教師教學的義務和責任。
2、在引導學生探究變阻器原理的實驗中,教師本人給每一小組的學生準備了一塊自制釘有電阻絲的木板,學生可以根據(jù)這塊木板上的電阻絲自己獨立思考在把電源、電燈、開關接入電路的同時,如何運用電阻絲改變燈的亮度。學生根據(jù)前面學過電阻與長度有關,能夠有效的解決問題。學生能體驗自身實驗探究成功的快樂的同時確實理解了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流。在課堂的實驗探究中應該充分讓學生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教師的包辦代替,學生自己享受成功的快樂是教師所包辦不出來的。
3、在教學的最后,教師提出兩個學生能自己評價自己的問題
。1)今天這堂課你最有興趣研究的問題的是什么?
。2)在今天的實驗探究中你最得意的表現(xiàn)是什么?
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引入以及兩個實驗探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提出這兩個問題能夠體現(xiàn)善于欣賞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勵自己在學習中的不斷進步,總之,本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實驗探究的積極性,擴展學生的興趣&自主學習的責任感。
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發(fā)現(xiàn)問題,列舉缺點,營造一個活躍合作的課堂氣氛,給學生的主動探究,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自主提高留有充足的空間,幫助學生嘗試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悅,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初中物理教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建立熱值概念。知道熱值是燃料的重要特性,了解熱值的表示法和常見燃料的熱值,能利用熱值表進行有關燃料放熱的簡單計算。
2、了解熱機效率。知道熱機工作時燃料釋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可以怎樣提高熱機效率以及提高熱機效率的意義所在。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社會調查、分組交流合作,了解熱機效率及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熱機的利用與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并能夠簡述熱機使用產生的排放物
對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培養(yǎng)自覺的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燃料的熱值、熱機效率以及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
教學難點
熱機效率的理解和環(huán)境保護。
課前準備
木柴、煙煤、焦炭、汽油、柴油、酒精、液化石油氣(打火機中裝有)等燃料樣本,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課前進行有關環(huán)境污染方面的社會調查。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無論是燒菜做飯,還是奔馳的汽車與火車,乃至直入蒼穹的火箭等都離不開燃料。即從原始人類學會用火的那天起,至今,人們使用的能量絕大部分還是通過燃料燃燒獲得的。那么燃料燃燒釋放的能量究竟有多少用來做了有用功?以及燃料的燃燒對環(huán)境會造成那些影響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節(jié) 熱機效率和環(huán)境保護”。
二、新課教學
1、課件展示:木柴取暖、煤氣燒飯、鍋爐中煤炭燃燒、內燃機車、飛機、輪船等,引出常見的燃料。
2、設疑:常見的燃料有木柴、煤炭、汽油、酒精等,在燃燒時都會釋放能量,但它們釋放能量的能力是否相同呢?如果不同,那又如何來表示它們這種能力的大小呢?
3、交流與討論:如何比較不同燃料燃燒釋放能量的能力的不同?
注:如果學生不能回答,可由教師引導:必須保證哪些量相同才能進行比較?(燃料的'質量要相同,而且都要完全燃燒)。
(一)燃料的熱值
燃料的熱值:把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釋放出的能量(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用q表示。單位是J/kg,氣體燃料熱值單位是J/m3。
注意,質量必須是單位質量1千克,必須完全燃燒。
強調:熱值是燃料的重要特性,只和燃料的種類有關,與質量和是否完全燃燒無關。
學生查熱值表,并表述木柴、液化氣熱值的物理意義。
由熱值的定義我們知道:
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燒釋放出1.2×107J的熱量;
那么質量為m kg的干木柴完全燃燒釋放出多少J的熱量,怎么計算?
m﹒q
由此得出熱值的計算公式:Q=mq 。
思考:氣體燃料通常不用質量而用體積,因此計算氣體燃料放熱時,公式應該寫成 Q=qV
例:計算4kg柴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
解:查表可知q=3.3×107J/kg,
所以Q=mq=4 kg×3.3×107J/kg=1.32×108 J。
答: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為1.32×108 J。
估算練習:在圖12-26所示的情況下,所需的干木柴、煙煤和汽油。
交流與討論:在圖12-26中,實際需要的干木柴、煙煤和汽油的質量大大超過計算得出的數(shù)值,這是為什么?
(二)熱機效率
實際上熱機工作時,并不能將燃料所蘊藏的化學能全部用來對外做有用功,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在工作的過程中損耗掉了。
課件展示:教材圖12-27“熱機燃料燃燒能量走向示意圖”。
由圖可知,真正能轉變?yōu)橛杏霉Φ哪芰恐皇侨剂先紵尫拍芰康囊徊糠帧?/p>
熱機效率:熱機轉變?yōu)橛杏霉Φ哪芰颗c燃料完全燃燒所釋放的能量的比值稱為熱機效率。用η表示(即η=Q有/Q總×100%)。
過渡語:為了合理利用能源,人們一直都在努力提高熱機的效率。
自學P38第四自然段
交流與討論:如何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熱機的效率?
歸納:主要途徑是減少熱機各種能量損失。
具體措施:(1)使燃料盡可能完全燃燒(煤粉、鼓風)
(2)減小機械摩擦(選用優(yōu)良潤滑油)
(3)盡量簡化機械傳動部分(三角旋轉式發(fā)動機)
5、課件展示:各種熱機的效率
思考:熱機的效率能否達到100%?為什么?
(三)環(huán)境保護
熱機為人類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如噪聲污染、廢氣污染等。
課件展示:燃料燃燒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的有關圖片和生活場景。
交流與討論:通過上面的展示,并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談一談:燃料燃燒對環(huán)境有哪些影響?
歸納:(1)燃料燃燒排放的煙塵,使空氣混濁,影響動植物生長。
(2)汽車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如過多二氧化碳,引起地球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CO能造成“煤氣中毒”,讓人缺氧致死。二氧化硫會形成酸雨,危害植物、危害莊稼,破壞生態(tài)平衡,還會腐蝕建筑物……
閱讀:我國大氣環(huán)境質量標準和信息窗內容,進行環(huán)保總動員。
三、課堂小結:
1、熱值:①概念:②單位;③公式:④計算:
2、熱機效率:①概念:②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具體措施:
3、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
四、課堂練習
1、液化氣的熱值是4.9×107J/ m3,,其物理意義是 ,完全燃燒5 m3 的液化氣可以產生 J的熱量。
2、火箭常用液態(tài)氫氣作燃料,其原因是 。
3、下列關于熱值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燃料不燃燒,其熱值為零。
B、燃料不完全燃燒其熱值要變小。
C、.燃料的熱值與燃燒情況和質量無關,只與燃料種類有關。
D、 燃料燃燒時放出熱量多的其熱值就大。
4、一個含0.6 kg無煙煤的蜂窩煤,能燒開5瓶水,而0.6 kg的液化氣可以供普通人家一天做飯、燒開水、洗澡用水。這樣看來不同的燃料的 不同,若q無煙煤=3.4×107J/kg,5瓶水的質量是9kg,從20℃到燒開,那么這個煤爐的效率是 。(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5、要提高熱機的效率,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盡量減少廢氣帶走的熱量。
B、盡量保持機械部件之間有良好的潤滑。
C、盡量減少曲軸傳遞給飛輪的機械能。
D、盡量減少散熱損失。
6、煤和石油在燃燒時生成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燒還會產生粉塵和一氧化碳,這些 和 排放到空氣中,嚴重污染了大氣。
7、用煤炭燒開水,水實際吸收的熱量遠遠小于依照熱值計算的熱量,為什么?
作業(yè)設計
、僖慌_大型推土機的推力約為3×104N,勻速推著土總行程達10km,消耗柴油約30.3kg,求推土機上裝的柴油機的熱機效率。
、邳c燃一只無煙煤(0.6kg),能燒開5瓶水,而點燃0.6kg的液化氣可以供普通人家燒一天的飯菜,開水還可以燒淋浴用的洗澡水。這樣看來:不同的燃料( )不相同。若q無煙煤=3.4×107J/kg,5瓶水的質量約為9.5kg,從20℃燒開,那么這個煤爐的熱效率是( )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 熱機效率和環(huán)境保護
一、燃料的熱值。
熱值:1千克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
(1)符號:q
(2)單位:焦/千克。(J/kg);驓怏w燃料的熱值:J/m3
(3)熱值的物理意義:
(1) 公式: Q=mq或q=Q/m
二、熱機效率。
三、環(huán)境保護。
初中物理教案5
【教學目標】
1.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v—t圖象的特點.
2.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關系的公式,能進行有關的計算.
3.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會應用這一公式分析和計算.
4.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v—t圖象的物理意義,會根據(jù)圖象分析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時間、位移-時間公式的理解及計算.
【教學難點】
勻變速直線運動v—t圖象的理解及應用.
【教學過程】
。ㄒ唬┲R回顧
教師提問:
什么是加速度?加速度與有什么速度、速度變化、速度變化率的關系?
判斷:加速度變大,速度一定變大?加速度不變,速度也不變?
。ǘ┦裁词莿蜃兯僦本運動
物理學中將物體速度發(fā)生變化的運動稱為變速運動.一般來說,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速度變化情況非常復雜.本節(jié),我們僅討論一種特殊的變速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汽車勻加速啟動時,各時刻對應的瞬時速度:
t/s 0 1 2 3 4 5
v/m· 2 4 6 8 10 12
生:每增加1s,小汽車的速度值都增加2m/s。每個相同時間,速度變化相同。
師:計算小汽車的加速度,選取任意兩個時刻,如將3s和4s,2s和5s對應的速度值代入加速度定義式。
生:加速度為2m/s2
教師:從數(shù)據(jù)中可知:小車速度怎么變化,但是加速度又如何呢?.
生:小車速度不斷增大,但是加速度保持不變.
得出結論:物理學中,稱物體加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為勻變速直線運動.
教師:勻變速直線運動是一種理想化的運動模型.生活中的許多運動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運動規(guī)律往往比較復雜,但我們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后,有時也可以把它們看成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例如:在乎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在超車的一段時間內,可以認為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剎車時則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停止.深受同學們喜愛的滑板車運動中,運動員站在板上從坡頂筆直滑下時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筆直滑上斜坡時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ㄈ┳兯僦本運動的速度—時間關系v-t=v0+at
速度——時間公式可以由上述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通過數(shù)學歸納法得出。也可以通過加速度的定義式推導得到:a=
其中vt為末速度(時間t秒末的瞬時速度)
v0為初速度(時間t秒初的瞬時速度)
a為加速度(時間t秒內的加速度)
教師:之前我們復習了加速度的定義:a=。那么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在勻變速直線中,加速度a確定不變,初速已知v0。時間t秒末的瞬時速度怎樣表示呢?
生:vt=v0+at.
教師:很好,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關系vt=v0+at。
那么什么時候物體勻加速運動,什么時候勻減速運動呢?
討論:
(1)當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加時,a 與v0 同向,為勻加速直線運動;
(2)當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均勻減小時,a 與v0 反向,為勻減速直線運動;
。3)如果初速度為零,v0 = 0 , 則 vt = at 。
一般取v0方向為正,當a與v0同向時,a>0;當a與v0反向時,a<0
可見:v-t=v0+at為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公式的一般表達形式(只要知道v0和a就可求出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例題1:斜面上一小球以初速度12m/s沿斜面向上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為 ,求5s后該小球的速度。
。ㄋ模┧俣取獣r間圖象:
1.取初速度為正方向,勻加速直線運動圖像
先通過一個實例來讓學生畫圖,讓他們對速度時間圖像有直觀的了解。
(1)由vt=v0+at可知,vt是t的一次函數(shù),根據(jù)數(shù)學知識可知其速度—時間圖象是一傾斜的直線.
(2)由v-t圖象可確定的量:
圖線上點的意義——某時刻物體速度的大小、方向
圖線中線的意義——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直線為勻變速運動)
線的斜率的意義——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圖線與縱軸的截距——物體的初速度
2.其他勻變速直線運動圖像
下面圖像都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嗎?加速減速?初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用正負表示)
3.輔助練習
例如:根據(jù)圖我們可以求出:
(1)甲的初速度為2 m/s,乙的初速度為12 m/s;
(2)在第2 s末甲、乙瞬時速度相同,均為6 m/s;
(3)甲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為2 m/s2;乙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為-3 m/s2;
(4)甲、乙前2 s內的位移分別為:s甲=(2+6)×2/2 m=8 ms乙=(12+6)×2/2 m=18 m.
。ㄋ模┪灰啤獣r間關系
1.先說明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時間圖像與時間軸所夾的面積大小等于物體運動的位移。由此得出速度位移圖像與時間軸所夾的面積等于位移。
猜測:勻變速直線運動中,v-t圖包圍面積也表示位移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v-t圖來推導(微元法).把勻變速直線運動分成幾個勻速運動,勻速運動位移為速度乘以時間。當分成越來越多的勻速運動后,就越接近勻變速直線運動。由此可見包圍面積表示位移。
意義: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的位移數(shù)值上等于速度圖線下方梯形的面積.
得s=×t,s=(v0+v0+at)t=v0t+at2.
討論:當a=0時,s=v0t;
當v0=0時,s=at2;
當a<0時,s=v0t-at2(此時a只能取絕對值).
初中物理教案6
《比熱容》教學設計
一、基本說明
1、本教學設計參與人員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學內容
1)所用教材出版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級或模塊:九年級
3)所屬的章節(jié):第十六章第三節(jié)4)教學時間45分鐘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會查比熱容表。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利用探究學習,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2、內容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熱傳遞、熱量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提出了比熱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點知識。本節(jié)教材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常識出發(fā)提出問題,經(jīng)過探究活動得出結論,并應用探究所得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實驗探究。本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比熱容的概念的建立,這是下節(jié)課進行熱量計算的基礎。應把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作為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由于比熱容的概念內涵較深、外延較廣,涉及熱量、溫度變化、質量三重概念間的關系,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所以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以及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來解釋自然現(xiàn)象、解決實際問題,則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3、學情分析
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變量、轉換、比值定義等方法的運用,本節(jié)的探究活動教材采用的是一種部分探究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實體驗物質的熱屬性,以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4、設計思路
主要采用科學探究等方法開展本節(jié)教學,探究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給比
熱容下定義時,用到比值定義法、類比法。探究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對課本提供的探究方案進行大膽的改進,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體驗成功的愉悅。為幫助學生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努力使本節(jié)的教學活動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幫助學生構建“身邊的物理”,從而順利突破教學難點。
四、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設法讓學生體會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設計此課時,從老百姓極為關心的天氣預報入手,引入新課;緊接著讓學生聯(lián)系著他們極為熟悉的燒水現(xiàn)象,探究出影響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的兩個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現(xiàn)象,這些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無處不蘊含著物理知識,極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縱觀本節(jié)課的設計,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由提出問題入手開展教學的,這一個個精心設計的問題,組成一個步步攀升的臺階,帶領學生走向科學的殿堂。
3.在不違背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在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如問題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設計等等。這些改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
。2)理解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推理過程。
。3)理解力和物體運動的關系。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
難點: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推理過程;對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和慣性的正確理解。
教學過程
。ㄒ唬┬抡n引入
第一章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第二章研究物體的受力情況,本章在前兩章的基礎上,研究力和運動的關系。
【問】:那么力和運動究竟有怎樣的關系?
。ǘ┬抡n講授
【演示實驗】:在桌面上輕推小車,使小車從靜止開始緩慢運動,撤掉推力,小車很快停下,為什么?(提問學生:為什么運動?為什么停下來?)
一、力和運動的關系
1、亞里士多德: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閱讀與思考】
結合課本內容,組織學生思考、討論并引導學生得出下列問題的答案。
(1)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什么,他憑什么得出觀點的?(小車停下來)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觀察和直覺。
(2)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剛才運動的小車沒有推力后,會怎么停下來?事實呢?
沒有力小車會立刻停下來,事實上小車會運動一段后才停下。
【過渡引導】一邊解說引導,一邊用小車演示
其實,最先悟出這一原因的是17世紀意大利的物理學家伽利略。他觀察到,在推力作用下運動的小車,撤去推力后,小車并不是立刻停止,而是運動了一段時間才停下來的。撤去推力,小車仍可以運動,這就說明:“力是維持運動的原因”這一觀點,并不是力和運動的真正關系。為了找出力和運動的真正關系,伽利略巧妙的設計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把他深邃的思想和超人的睿智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那么,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實驗呢?
2、伽利略的實驗
。1)實驗過程
。▽嶒炚故荆簩訉釉O問,步步深入,讓學生經(jīng)歷伽利略的思考過程,體驗理想實驗的科學研究方法)
【裝置介紹】:兩個對接的斜面,一邊的斜面可以變化傾角。
【師】:讓小球從一個斜面的`某一個高度靜止釋放,小球的運動情況如何?試描述出來。
【生】:小球滾上另一個斜面,到不了原來的高度就返回了,然后在兩個斜面間往返運動,高度越來越低,最終停在斜面的低端。
【師】:小球為什么達不到原來的高度,而且最終又停下來呢?
【生】: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師】:設想斜面光滑,沒有摩擦,小球的運動情況如何呢?
【生】:小球將達到跟原來同樣的高度,然后在兩個斜面間往返運動,永不停息。
【師】:如果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斜度,小球在該斜面上運動的路程與原來相比如何?
【生】:經(jīng)過的路程會變長。
【師】:推想:如果繼續(xù)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斜度,小球在該斜面上運動的路程與原來相比又會如何?
【生】:走的路程會更長。
【師】:繼續(xù)推想:當?shù)诙䝼斜面變成水平面時,小球的運動情況如何呢?
【生】:小球將沿著光滑的水平面一直運動下去,永不返回。
【師生總結】: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仍可以運動,這就說明: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伽利略由此得出結論:維持物體運動不需要力。
【學生活動】:填表、練習
【過渡引導】
伽利略實驗的整個過程,都是在假設斜面光滑沒有摩擦的前提下進行的,而絕對光滑的斜面是不存在的(提問學生),所以說伽利略的實驗是一個理想實驗。那么什么是理想實驗呢?
。2)理想實驗
在學生稍加討論后,給出理想實驗的概念。
理想實驗又叫想象實驗,它以可靠的事實為基礎,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過抽象思維深刻揭示自然規(guī)律。
【學生活動】:練習
舉例說明:理想實驗并不神秘。在我們下棋時,每走一步之前,總會先在腦海里布局一個假象的戰(zhàn)場,我如何走,對手如何應付,我該怎樣走,對手才無路可走。棋技越高,設想的布局方案也就越多,越深入,越全面。在這個過程,我們就在進行著理想實驗。愛因斯坦曾用一列接近光速的列車做理想實驗,非常有說服力地說明了相對論的概念。
(3)實驗驗證
【演示實驗】:氣墊導軌(氣墊導軌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力學實驗儀器。它利用小型氣源將壓縮空氣送入導軌內腔?諝庠儆蓪к壉砻嫔系男】字袊姵觯趯к壉砻媾c滑行器內表面之間形成很薄的氣墊層;衅骶透≡跉鈮|層上,與軌面脫離接觸,因而能在軌面上做近似無阻力的直線運動,極大地減小了以往在力學實驗中由于摩擦力引起的誤差。使實驗結果接近理論值。)
【過渡引導】
在伽利略實驗的基礎上,法國科學家笛卡爾,對力和運動的關系做了進一步的推論。英國科學家牛頓做了進一步的補充、完善和總結,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
二、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一切: 體現(xiàn)出普遍性、共性;
總保持: 體現(xiàn)出物體的固有性、特性;
直到有外力:說明了外力的作用。
2、理解(意義):(結合開頭引入小車的實驗說明)
【問題1】: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處在什么狀態(tài)?(強調水平方向不受力)
。1)物體不受外力時的狀態(tài)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支持伽利略觀點)
【問題2】: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是什么?
。2)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體改變其運動,說明力是使物體運動速度改變的原因。(完善)
。3)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的一種固有屬性——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叫做慣性定律。
【說明】:牛頓第一定律雖然不能用實驗直接進行驗證(不受力),但它是客觀存在的,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
【過渡引導】
那么什么是慣性呢?(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得出慣性的定義。)
三、慣性
1、定義: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特性。(不是慣性定律,慣性定律是一種運動規(guī)律)
2、說明: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
【演示實驗】:一切:固體、液體、氣體;固有:靜止、運動。
3、應用慣性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避免“產生慣性”、“克服慣性”或“消除慣性”等字眼)
【舉例】:剎車、啟動等,完成“自主活動”
。ㄈ┬〗Y
1、歷史上幾位科學家對力和運動關系的看法和研究。
2、伽利略得到力和運動關系的研究方法。
3、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4、慣性及應用慣性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ㄋ模┳鳂I(yè)布置
完成試卷上作業(yè)
初中物理教案8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jié)教學重點是電壓表的使用,電壓表的使用包括電壓表的讀數(shù)和電壓表的連接。在電壓表連接時,首先要選擇量程,其次是把電壓表并聯(lián)在被測電路中,讓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本節(jié)的難點是根據(jù)電壓表不同的量程去讀數(shù)。應當通過反復練習讓學生掌握。
教學過程分析
1.通過比較電流表和電壓表,加深對電壓表的印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前面學完電流表使用的基礎上,學習電壓表有類似之處。因此在教學時,首先提出測電壓的必要,其次指出測電壓的儀表叫電壓表。在介紹了電壓表之后,要把電壓表與學過的'電流表進行比較。可以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方法是每兩個學生位一組,課桌上擺放一塊電流表和一塊電壓表,看一看表頭的標記有什么區(qū)別?表盤的標度有什么區(qū)別?表盤的接線柱標記有什么區(qū)別?
2.介紹與量程對應的表頭讀數(shù)。在使用電壓表測電壓前,要先估計被測電壓值,再確定量程。確定量程后,介紹讀數(shù)方法。照上圖做表頭試教板,移動指針練習讀數(shù)。
3.教師示范連接電壓表,側小燈泡兩端電壓。在連接教材圖6—8電路用電壓表測燈泡兩端電壓過程中,向學生介紹電壓表的使用規(guī)則(教材中的三條)。
4.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練習連接電壓表測小燈泡兩端電壓。在實驗室每兩個學生為一組進行練習。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
電壓表的種類、原理、構造。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活動方式】
制訂分類課題:
1、種類
2、原理
3、構造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
查閱有關文檔資料
2瀏覽網(wǎng)上有關站點
3小組討論、交流
初中物理教案9
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知道質量的概念及其單位。
2、通過實驗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ǘ┻^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和觀察,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空間位置的變化而變化的物理量。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的體驗,使學生認識到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實際: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托盤天平的使用。
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理解質量的含義。
教學方法
1、教法
(1)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2)實驗法: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使學生理解質量是物質的屬性。
。3)講授法:通過語言信息的傳遞,使學生準確的掌握物理科學知識。
(4)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學法:
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因此這節(jié)課采用研究法、討論法、實驗法等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和動手實驗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設置問題:鐵錘和鐵釘兩個物體都是由鐵制成的,但是它們含鐵的多少一樣嗎?通過設置情景,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第二環(huán)節(jié):演示實驗
首先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學生觀看,認識托盤天平以及學習天平的使用方法。
看完視頻后,用天平做演示實驗,用天平測量一個鐵塊的質量。
第三環(huán)節(jié):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學生分組實驗,用不同的鐵塊、鋁塊、木塊進行實驗,學生分別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熟悉和正確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新課探究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在于:由生活例子引入,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開啟學生思維,集中學生注意力,并能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四環(huán)節(jié):內化提高,實際應用。
練習3-5個小題,列舉生活中的實際現(xiàn)象,讓學生學會用質量的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問題。
并且設置實驗探究的題目,培養(yǎng)學生實驗探究的能力,掌握實驗探究的科學方法。
這個環(huán)節(jié)設置目的在于:傳授學生知識,并使學生從課本走向生活,用課本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第五環(huán)節(jié):感悟收獲,課堂小結。
小結內容:
1、質量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2、質量的單位:m
3、天平的使用方法。
第六環(huán)節(jié):學后反思。
讓學生談談本節(jié)課的學習感受,和大家分享自己所學到的知識。
第七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鞏固升華。
初中物理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動能、勢能的概念。
(2) 在探究實驗中掌握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
。3) 用能量的初步知識理解分析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觀察認識動能、勢能的存在。
(2) 通過歸納概括得到動能、勢能的概念。
。3) 在探究實驗中總結影響動能、勢能的因素。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經(jīng)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
。1) 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2) 動能、勢能的影響因素。
三、教學難點:
動能、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四、實驗器材:
玩具小車、玩具小球、雞蛋、沙土、小桌、彈簧、斜面、小鋼球、塑料球等.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實驗演示:玩具小車推著小球前進,舉高的砝碼砸碎盒子里的雞蛋,壓縮的彈簧恢復原狀時推動小球前進,以及白板上展示的風推帆船前進,舉高的重錘砸樁,拉彎的弓射箭等圖片引出能量的定義。
。ǘ┬抡n講解
1、能量:物體能夠對外做功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
2、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老師引導]:對比、分析課前的演示實驗,以及白板上風吹帆船前進、舉高的重錘砸樁、拉彎的弓射箭三幅圖片,把能量細分,得出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概念。
[學生總結]: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勢能:把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又叫做勢能。
[學生練習]:學以致用,相應習題的練習使學生加深對各種形式的能的理解。
3、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提出問題]:有的物體動能大,有的物體動能小,你能猜想一下動能的大小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活動]:學生前后四個人一組討論、分析猜想得出,動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量、運動的速度有關。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現(xiàn)在我們利用桌上的斜面、小球、小方塊來探究動能的大小是否與物體的質量、運動的速度有關。學生前后四個人一組,討論、交流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三分鐘后大家一起來分享討論結果。
[學生活動]:小組分享討論結果,并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實驗中注意的一些問題。
。1) 動能的大小可能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因素有關,在實驗中用到的實驗方法?(答:采用控制變量法。)
。2) 實驗時如何比較動能的大?(答:使小球從斜面滑下,看物塊被撞擊的距離,被撞的距離越長,運動小球所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3) 如何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答:使它們分別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滾下。)
。4) 如何改變小球的速度?(答:使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滾下。)
[動手探究]:某一小組學生講臺上演示實驗后得出結論。
[交流結論]: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4、探究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提出問題]:剛才我們的演示實驗:舉高的砝碼能把雞蛋砸碎,以及舉高的重錘砸樁,想想重力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活動]:學生前后四人一組,分析、討論得出重力勢能大小可能與被舉的高度和物體的質量有關。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利用老師提供的一盤沙土、大小砝碼、木頭小桌,同學們前后四人一組,想一想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實驗方法是什么?怎樣比較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咳昼娭蠓治鲇懻摻Y果。
[學生活動]:小組分享討論結果,并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實驗中注意的一些問題。
。1) 重力勢能的大小可能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因素有關,在實驗中用到的實驗方法?(答:采用控制變量法。)
。2) 實驗時如何比較重力勢能的大小?(答:使砝碼從某一高度砸下,看桌腿陷進沙子里的程度,陷的越深,說明被舉高的砝碼所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動手探究]:某一小組學生講臺上演示實驗后得出結論。
[交流結論]:高度相同時,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
質量相同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5、探究彈性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提出問題]:剛才我們的演示實驗:壓縮的彈簧去頂小球,以及拉彎的弓射箭,想想彈性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活動]:學生前后四人一組,分析、討論得出彈性勢能的大小可能與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利用老師提供的彈簧、小車、小球等,同學們前后四人一組,想一想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實驗方法是什么?怎樣比較物體彈性勢能的大?三分鐘之后分析討論結果。
[學生活動]:小組分享討論結。
[動手探究]:某一小組學生講臺上演示實驗后得出結論。
[交流結論]: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彈性形變的程度越大,物體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ㄈ┱n堂小結
。1)能量:物體能夠對外做功就說物體具有能力;
。2)能量的分類:動能和勢能,勢能又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3) 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其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4) 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被舉高的高度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其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5) 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程度越大,其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ㄋ模┎贾米鳂I(yè):
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從演示實驗引入,加深學生對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概念的理解,隨后緊跟著相應習題的練習,可以更好的掌握它們之間的區(qū)別。進一步啟發(fā)學生設計實驗,探究三種形式的能量分別與什么因素有關,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討論、交流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學生上講臺自己動手做實驗,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道數(shù)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的概念,了解數(shù)字信號的優(yōu)點。
2、知道“與”門、“或”門、“非”門電路的特征、邏輯關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與”門、“或”門、“非”門電路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三種門電路的邏輯關系。
難點
邏輯電路的電路圖分析。
教學方法
探究、講授、討論、練習、實驗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教師簡介:
隨之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手機、電腦、數(shù)碼相機、數(shù)字電視等電子產品已經(jīng)深入我們的生活。
。ǘ┻M行新課
教師介紹:現(xiàn)代信息的傳播方式就是靠數(shù)字信號和模擬信號。
一、數(shù)字信號與模擬信號
(1)數(shù)字信號在變化中只有兩個對立的狀態(tài):“有”,或者“沒有”。而模擬信號變化則是連續(xù)的。
。2)手機電量的電壓就是連續(xù)變化的,它就是模擬信號。
。3)圖示數(shù)字信號和模擬信息:
引導學生了解數(shù)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的不同特征
二、什么是邏輯邏輯電路門電路
數(shù)學信號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與“非”,而處理數(shù)字信號的電路稱數(shù)字電路,因此,數(shù)字電路就有了判別“是”與“非”的邏輯功能。下面我們將學習數(shù)字電路中最基本的邏輯電路---門電路。
(一)、實驗演示聲光控電燈
1、ppt演示:老式樓道的“節(jié)約用電”燈泡,實際上一晚上都是亮的
實驗演示:一盞神奇的燈
接通電源,燈不亮;
有聲,燈不亮;
擋住光線,全場安靜,燈不亮;
擋住光線,拍手,燈亮。
點評:通過演示聲光控感應燈,引發(fā)學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ǘ、三個元件輸入和輸出的`邏輯關系
1、實驗探究“與”門元件的輸入與輸出關系
教師介紹:所謂“門”,就是一種開關,在一定條件下它允許信號通過,如果條件不滿足,信號就被阻擋在“門”外。
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分析開關A、B對電路的控制作用。體會“與”邏輯關系。
教師指出:具有“與”邏輯關系的電路稱為“與”門電路,簡稱“與”門。
2、實驗探究“或”門元件的輸入與輸出關系
引導學生分析開關A、B對電路的控制作用。體會“或”邏輯關系。
教師指出:具有“或”邏輯關系的電路稱為“或”門電路,簡稱“或”門。
3、實驗探究“非”門元件的輸入與輸出關系
引導學生分析開關A對電路的控制作用。體會“非”邏輯關系。
教師:仍然把開關接通定義為1,斷開定義為0,燈泡亮為1,熄為0,請同學們自己探究輸入與輸出間的關系。說明什么是“非”邏輯。
教師指出:具有“非”邏輯關系的電路稱為“非”門電路,簡稱“非”門。
三、用真值表表示邏輯關系
1、“與”邏輯關系的數(shù)學表達,尋找“與”電路的真值表
。1)、把開關接通定義為1,斷開定義為0,燈泡亮為1,熄為0,下圖的情況可以用右表的數(shù)學語言來描述。這種表格稱為真值表。
。2)、學生總結“與”邏輯關系:有兩個控制條件作用會產生一個結果,當兩個條件都滿足時,結果才會成立,這種關系稱為“與”邏輯關系。
點評:讓學生理解數(shù)字信號“與”邏輯關系間的聯(lián)系,對“與”邏輯關系的仔細分析,理解記住“與”邏輯的真值表。
2、“或”邏輯關系的數(shù)學表達,尋找“或”電路的真值表
(1)、把開關接通定義為1,斷開定義為0,燈泡亮為1,熄為0,將左表制成右表。右表就是反映“或”門輸入輸出關系的真值表。
投影:
。2)、學生總結“或”邏輯關系:在幾個控制條件中,只要有一個條件得到滿足,結果就會發(fā)生。這種關系稱為“或”邏輯關系。
點評:讓學生理解數(shù)字信號“或”邏輯關系間的聯(lián)系,對“或”邏輯關系的仔細分析,理解記住“或”邏輯的真值表。
3、“非”邏輯關系的數(shù)學表達,尋找“或”電路的真值表
。1)、教師:請同學們自己畫出“非”門的真值表。如下表。
。2)、學生討論總結“非”邏輯關系,得出結論:輸出狀態(tài)和輸入狀態(tài)成相反的邏輯關系,叫做“非”邏輯。
四、用特定符號表示邏輯關系
五、教師講解“與”門電路的邏輯關系是如何實現(xiàn)的?
通過講解,理解“與”門電路實現(xiàn)“與”關系處理的電路原理,為下階段學生課后自主探究“或”關系及“或”電路作準備。
六、思考與討論:談談生活中哪些事例體現(xiàn)了“與”、“或”、“非”邏輯關系。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舉例說明生活中的一些邏輯關系,進一步理解三種基本邏輯關系,情感價值上,引導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會用伏安法測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能正確畫出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圖,并按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
。3)學會正確選擇電壓表量程,并用試觸法確定電流表的量程。
。4)理解小電燈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過程與方法:
設計實驗電路圖,并且比較各個電路圖的優(yōu)缺點,從而確定本實驗用哪個電路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實驗的熱情,產生探測未知電阻阻值的欲望,積極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感受用物理知識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
二、設計思路
用伏安法測電阻屬于歐姆定律變換式的具體應用,對于加深學生歐姆定律和電阻概念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了綜合使用初中常用電學器材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本節(jié)課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如何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問題后,由學生設計實驗,通過交流和討論發(fā)現(xiàn),應該用有滑動變阻器的電路圖進行實驗,好處是可以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并設計出實驗表格;第二部分準備需要哪些器材,了解實連接圖如何連接,并根據(jù)實物圖說出實驗中的注意點,為下面的實驗做好準備;第三部分開展實驗,先進行定值電阻阻值的測量,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討論為什么電阻兩端的電壓變了,通過它的電流也變了,電阻幾乎沒變?第四部分,仿一仿,開展實驗測量小電燈的電阻的測量,討論為什么小燈泡阻值變化比較大?從而分析出小電燈不需要求平均值。兩個實驗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能夠設計電路和表格。
2、難點:分析出燈絲電阻受溫度的影響。
四、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兩節(jié),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小燈泡(2、5V)。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ā皯浺粦洝保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電學中的一條什么重要規(guī)律?歐姆定律的表達式如何寫?(學生回答略)
。ā跋胍幌搿保
師:怎樣利用歐姆定律測量導體的電阻?引出本節(jié)。 板書:(第四節(jié) 歐姆定律的應用 測電阻)
(二)進行新課
。ā皠右粍印保
1、設計實驗
(1)測量電阻的方法
師:同學們說說看,你準備如何測量電阻的阻值?板書:(一)測未知電阻Rx
答:用電壓表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它的電流。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板書:實驗原理
答:根據(jù)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計算出它的電阻。 板書:R=u/I
(3)問:根據(jù)同學所說的方法,你們能否設計出實驗電路圖? 板書:實驗電路
學生設計,教師巡視,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幾張電路圖實物投影,師生共同評價。
師:這是同學們設計的電路圖,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哪幅電路圖更好一些,好在哪里。(提醒:實驗中總是有誤差的,為了減小誤差,我們應該怎么辦?聯(lián)系前面學的一個重要的器材,如何改進?) 投影正確的實驗電路圖
。ā翱家豢肌保
師:滑動變阻器起到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投影:①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多次測量取平均植,減小誤差。②保護電路
(“探一探”)
2、實驗準備
(1)需要哪些實驗器材?板書:實驗器材
電源(干電池2節(jié))、電流表、待測電阻R 、滑動變阻器、開關、電壓表、導線若干 (投影)
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2)設計表格 板書:設計表格
提醒:要測哪些物理量?計算什么?表格需要幾列幾行?
學生設計,教師巡視,實物投影并作出評價,強調表格的規(guī)范,并讓學生完善自己設計的表格。
問:三次測量的平均值放哪里?
引導學生在表格后加一列平均值,為了計算方便,可以調節(jié)電路中的電流為整
數(shù)值(投影完整的實驗表格)
實驗次數(shù) 電壓
U/ V 電流
I/ A 電阻
R/ Ω 電阻平均值
R/ Ω
(3)連接實物圖(根據(jù)所設計的電路圖連接)
師:請一位同學到屏幕上將電路圖連成實物圖,其他同學在下面觀察是否正確,若有錯誤的地方,請同學們糾正。
。4)實驗注意點 板書:實驗注意點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實驗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學生要進行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實驗的注意事項:(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斷開(2)滑動變阻器應該一上一下接,實驗前將阻值調到最大處(3)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選擇 (投影)
。5)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板書:實驗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tài)。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連
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用試觸法確定量程。
②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電路中的電流,觀察電流的示數(shù)為0、1A,0、2A,0、25A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記錄在表格中。
③根據(jù)記錄的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
④實驗要求:積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投影
。ā白鲆蛔觥保
3、實驗探究(伏安法測電阻)
教師巡視,指出學生在操作中有問題的地方
。ā氨纫槐取保
哪個小組的實驗規(guī)范 準確 迅速
4、分析與討論
實物投影學生的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shù)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ā白h一議”)
分析:1、為什么電阻兩端的'電壓變了,通過它的電流也變了,電阻幾乎沒變?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不隨電壓和電流的變化而變化。
。ā胺乱环隆保
小電燈也有電阻,將待測電阻R換成小電燈,仿照剛才的實驗測小電燈的電阻。
注意:加在小電燈兩端的電壓不要超過小電燈上所標注的電壓
實驗時,觀察小電燈的亮度并用手摸一摸它的溫度
板書:(二)測小電燈的電阻
匯報測小電燈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實驗結果,然后帶領學生進行分析:
2、為什么小燈泡阻值變化比較大?
這似乎與剛才的實驗結論優(yōu)點矛盾,誰來分析一下這是什么原因呢?
小電燈的燈絲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進行工作的,電燈越亮,燈絲的溫度就越高,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有的材料受溫度影響較大,有的幾乎部首影響)
問:對于小電燈的燈絲,他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求出小電燈阻值的平均值是否有意義?表格中還有必要寫平均值嗎?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
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ㄈ┱n堂小結
(“談一談”)
師: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
師: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懂得了如何去測量一個未知電阻的阻值和小電燈的電阻,并且根據(jù)所測出的實驗數(shù)據(jù)機進行分析比較,得出了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ㄋ模┎贾米鳂I(yè) :完成本節(jié)實驗報告。
(五)說明:本節(jié)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鍟O計
四、歐姆定律的應用
。ㄒ唬y未知電阻Rx
1、原理:歐姆定律的變形式:R=u/I
2、電路圖
3、實驗器材
4、設計表格
5、實驗注意點
6、實驗步驟
。ǘy小電燈的電阻
方法:伏安法測電阻
初中物理教案13
第一節(jié),《認識靜電》教學反思
一,這堂課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幾個演示實驗:
。1)用兩個通草球分別接觸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兩個通草球互相排斥。
。2) 用兩個通草球分別接觸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兩個通草球也互相排斥。
。3) 用一個通草球接觸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用一個通草球接觸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兩個通草球卻互相吸引。
。4)使起電機的大金屬球帶上電,用一個不帶電的絕緣金屬球與之接觸,結果絕緣金屬球上的箔片張開。
。5)把帶正電荷的大金屬球C移近(不接觸)彼此接觸的金屬球A,B.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屬箔都張開了,表示A,B都帶上了電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屬箔就會閉合。如果先把A和B分開,然后移開C,可以看到A和B仍帶有電荷;如果再讓A和 B接觸,他們就不再帶電。這說明A和B分開后所帶的是異種等量的電荷,重新接觸后等量異種電荷發(fā)生中和。
課堂因實驗而精彩,由于實驗的成功,學生對于這三種起電方式的理解就比較容易。如果天氣不夠干燥,課就很難上好
二、理解物體帶電的本質時,教師反復強調:質子數(shù)目偏多,或電子數(shù)目偏多。對于理解有很好的作用,鞏固練習中的幾個題也選得比較好
三、電荷、元電荷、質子電量、電子電量下節(jié)課還要加強復習。
第二節(jié),《探究靜電力》教學反思
一、關于點電荷,不宜講得太多,知道這幾個意思就行,不是很小的帶電體就可看成點電荷,也不是很大的帶電體就不可看成點電荷,一個帶電體能否看成點電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是否可以忽略不計
二、我們不可能重復庫侖的實驗,不可能做的精準,演示實驗只是定性分析,無法定量。所以重心在對定律的理解。
三、考慮到庫侖定律是基本物理定律,庫侖扭秤的實驗對檢驗庫侖定律具有重要意義,介紹給學生,很有必要。
四,此課很難有什么特色,教學思路與別人大同小異。
第三節(jié),《電場強度》教學反思
這堂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以類比的方法解決了場強與試探電荷無關的問題。
某點的場強只能與場源電荷以及該點到場源的距離有關。這好比火爐旁邊各處的溫度,這一點的溫度是火爐本身有關,也與這點到火爐的距離有關。
試探電荷就好比是溫度表,這點的溫度是40度,用溫度表測量,溫度為40度,不用溫度表測量,它還是40度。用這個表量得是40度,那個表量也是40度。場源電荷產生的電場也是這樣,這點的場強用試探電荷來試探,它是這個值,不用試探電荷來試探,它也是這個值。用小的試探電荷來試探,它是這個值,用大點的試探電荷來試探,它也是這個值,與試探電荷完全無關
初中物理教案14
教學目標
a.知道做功可以使物體的內能增加或減少的一些實例
b.知道可以用做功來度量內能的變化
c.能用做功和內能的改變關系解釋摩擦生熱等與內能有關的常見物理現(xiàn)象
d.知道內能與功的單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學建議
“做功和內能的改變”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節(jié)內容先由一系列生活事例、實驗說明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和減小,然后上升到理論高度,進一步說明做功與內能改變的關系,并指出功和能具有相同的單位,最后又以思考題的'形式鞏固所學知識.
分析二:本節(jié)內容一方面從生活實例入手分析,另一方面從功能關系理論分析,較好地說明了做功是如何改變內能的.
“做功和內能的改變”教法建議
建議一:做好演示實驗和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是使學生學好本節(jié)內容的關鍵,因此要準備好實驗.另外為了學生比較好理解實驗,得出結論,在實驗前最好引導學生復習內能變化與溫度的關系.
建議二:做功不是改變內能唯一的途徑,熱傳遞也能改變內能,因此只有做功,而無熱傳遞時,做功多少才等于內能改變量,在講解過程中不要忽視這一前提.
建議三:由于生活實例很多是做功使物體內能增加,所以學生較容易認為做功能使物體內能增加,往往忽視它也能使物體內能減少,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做好實驗2,并提前滲透一點能的轉化與守恒的思想.
建議四:在壓縮空氣點火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用力迅速壓縮,若第一次未點燃,可重復實驗一次.注意每次實驗前要向玻璃管內注入新鮮空氣,以保持氧氣的含量.另外,乙醚的含量要適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課題
做功和內能的改變
教學重點
知道做功和內能變化的關系
教學難點
做功的物體本身的內能減少
教學方法
實驗、講授
教 具
壓縮空氣點火裝置、廣口瓶、兩用抽氣打氣筒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內能變化與溫度的關系
一般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二、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
實驗:壓縮空氣點燃棉花
三、做功的物體本身的內能減少
做實驗2
四、內能與做功的關系
甲對乙做功,甲的內能增加,乙的內能減少.
在只有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條件下,內能改變量等于做功多少
內能和做功的單位都是焦耳
五、作業(yè)
P-18頁1、2
引導
做實驗
引導
引導學生:做功能使物體內能增加,能不能使物體內能減少?使誰的內能減少?
做書本上的實驗2
分析、講解
回憶、復習
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分析實驗說明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
舉生活中類似的例子
。ㄈ缒Σ辽鸁幔诲N子錘鐵釘,鐵釘溫度升高)
類比思考問題
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分析
探究活動
調查在生活實際中有哪些事例是利用做功改變內能的?
初中物理教案15
(一)教學目的
1.知道利用內能的兩種重要方式:加熱和做功。
2.知道熱機中能的轉化。
。ǘ┙叹
鐵架臺,試管,試管夾,試管塞,水等。
。ㄈ┙虒W過程
1.復習
什么是內能?如何才能改變物體的內能?(答略)
敘述能量守恒定律(略)。
2.引入新課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轉移、轉化是能量運動的普遍形式。人類在利用能量方面所從事的主要工作正是廣泛地尋找其來源,有效地控制其去處,以達到駕馭它,利用它,讓它為人類造福的目的。
那么人們是如何利用內能的呢?這一節(jié)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3.進行新課
板書:(第二節(jié)內能的利用)
(1)利用內能來加熱
教師:任何物體都具有內能,內能的利用也是隨處可見的。我們天天吃飯,那么生米是如何變成熟飯的?
學生:是通過加熱,利用燃料燃燒放出的內能使米變熟。
教師:類似的例子還有哪些?
學生:冬季取暖利用了內能。
學生:熱水袋暖胃利用了內能。
。ń處熯可補充一些加熱的例子,如工廠的熱處理、吹制玻璃工藝品等)
教師:上面的例子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直接利用內能轉移來加熱物體的,這是利用內能的一種方式。
板書:
一、直接加熱物體
教師:用內能直接加熱物體,可以有多種方法。目前人們最普遍運用的還是用火直接加熱;,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它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也為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煙囪林立,家家生火,也有它不利的一面。
首先是能源浪費大。早在100多年前,門捷列夫就曾說過:“燒煤等于燒盧布”。因為煤、石油、天然氣等本身都是寶貴的化工原料,其產品遍及醫(yī)藥、化工、紡織、交通運輸?shù)雀鱾領域,將它們付之一炬,就失去了自然資源綜合利用的機會。再加上直接燃燒效率較低,勢必造成很大的浪費。
其次是對環(huán)境的污染。燃燒后的廢渣、廢氣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這就造成了對大氣、環(huán)境的污染。
為了趨弊興利,人們做出了種種努力。例如在冬季取暖問題上,把各家生火取暖改為分片供熱(暖氣)。用效率高的鍋爐替代簡易爐灶。有些地區(qū)還采用了大型工業(yè)鍋爐的余熱實行集中供熱的方式。在家庭用火上,推廣了以(煤)氣代煤,從而提高了內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同時也保護了環(huán)境。
(2)利用內能來做功
當然,節(jié)能降耗還有很多途徑,如改燒煤為用電就是其中之一。教師:提到用電,同學們知道電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嗎?
學生:是發(fā)電機發(fā)出來的。
教師:不錯,是發(fā)電機發(fā)出來的。那么發(fā)電機利用的又是什么能量?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個實驗。
演示:書中圖3—5所示的實驗。
教師:誰來說一下該實驗中能量的轉化過程?
學生:燃燒酒精放出的內能,傳遞給水蒸氣,水蒸氣內能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能推動塞子做功,水蒸氣的一部分內能轉化為塞子的動能。(機械能)
(以上回答可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
教師:這是利用內能的另一種方式。
板書:
二、對物體做功
教師:發(fā)電廠發(fā)電就利用了上述實驗原理。發(fā)電廠,首先要用煤加熱鍋爐中的水,水蒸氣獲得內能后,帶動發(fā)電機工作,水蒸氣的.一部分內能先轉化為發(fā)電機的機械能。接著發(fā)電機又在運轉過程中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后一轉化將在電學中學習)
利用上面實驗的原理,人們還制造出了汽油機、柴油機、噴氣發(fā)動機等。這些機器的共同之處都是利用內能來工作的。我們稱之為熱機板書:
熱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熱機的發(fā)明,是在17世紀末期。近300年來,經(jīng)過人們的不斷研制和改進,它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重要的動力機器。熱機做為工業(yè)化生產飛速發(fā)展的催化劑,必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熱機的種類很多,我們將在后面幾節(jié)介紹它們中的幾種。
4.小結(略)
5.布置作業(yè)
(1)知道內能利用的兩種方式。知道什么是熱機
(2)閱讀:熱機的發(fā)展。
(李瑞海陳海鴻)(人教版教材)
【初中物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案03-09
初中物理教案03-22
初中物理教案:功率11-18
【優(yōu)秀】初中物理教案05-23
初中物理教案【優(yōu)選】05-25
初中物理教案優(yōu)秀09-01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11-21
初中物理教案:電壓11-23
初中物理教案(熱門)05-25
初中物理教案(15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