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新教案【匯總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新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新教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折線統計圖第二課時P P23 例2、P24練一練,P25~P26練習四第2、5、6題。
●設計說明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使學生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據要求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
數學思考 促進學生能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中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和判斷、推理,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提高統計能力。
解決問題 體會統計與生活的聯系,感受統計是解決問題的策略,發(fā)展統計意識。
情感態(tài)度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能運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分析統計圖中的信息。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教材23頁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談話:我們已經學習過哪些統計圖?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繼續(xù)學習折線統計圖。(板書:折線統計圖)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出示地圖,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所以氣候也是變化多樣。今天我們來看看兩個地方的降水情況!
。ㄒ唬⿵土晢问秸劬統計圖的特點
1.出示例圖1
。1)仔細觀察這幅折線統計圖,說說: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知道青島市20xx年哪個月的降水量最多嗎?哪個月最少呢?
。2)你能根據圖中折線的`整體形態(tài),說說青島市20xx年各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嗎?
2.出示例圖2
。1)觀察第二幅統計圖,你又能了解哪些信息?
。2)比較:這兩張統計圖有什么共同點?
師指出:像這樣的只對某一項目的數量進行統計的折線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單式折線統計圖”。(板書:單式)
3.折線統計圖的優(yōu)點。
你覺得折線統計圖有什么優(yōu)點?
師相機補充:折線統計圖不但能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這就是折線統計圖的優(yōu)點。ò鍟阂卓闯鲎兓厔荩
。ǘ⿵褪秸劬統計圖。
1.引出復式折線統計圖
。1)比較:你能快速地比較出“這兩個城市哪個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嗎?
像這樣把兩張折線統計圖進行比較,你們覺得方便嗎?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呢?
(2)對,如果要把這兩張折線統計圖中的內容進行比較,我們可以把這兩張單式折線統計圖合并在一起,這樣比較方便。(出示青島市、昆明市20xx年各月降水量統計圖)
你能給這張統計圖取個名字嗎?(板書課題:復式折線統計圖)
2.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
。1)提問:你能看懂這幅統計圖嗎?表示青島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別是哪條折線?
怎樣才能清晰的表示兩個量呢?
對,我們可以在右上角加一個圖例。(出示圖例)現在知道了嗎?這幅統計圖完整嗎,還差什么?
(2)你能找出和單式折線統計圖不同的地方嗎?
3.綜合處理信息
。1)啟發(fā):從這幅統計圖上,你能很快看出這兩個城市哪個月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嗎?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兩個點距離最小,說明了什么?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兩個點距離最大,又說明了什么?
指出:從復式折線統計圖中,不僅能看出數量以及增、減變化的情況,而且便于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板書:便于比較)
。2)進一步討論:從圖中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
4.自學例2
、懦鍪纠2統計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⑵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
、侵赋觯簭膹褪秸劬統計圖中,不僅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而且便于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
三、聯系實際,激發(fā)興趣
師:想想,生活中還在那兒見過這種復式折線統計圖?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實物復式折線統計圖?磥硭谖覀兩钪凶饔眠真不小呢!
四、自主探索,鞏固深化
1、完成“練一練”
學生分別看圖,并根據圖下的問題在小組里交流。
2、完成練習四的第2、5題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3、完成練習四的第6題引導互相評價,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再讓學生根據交流的情況,進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畫的統計圖。
提問:根據要求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么?
師相機補充:完成復式統計圖時,要認真細心地確定表示每天最高氣溫數據的點的位置,用實線連接各點;同樣,要認真細致地確定表示每天最低氣溫數據點的位置,用虛線連接各點。畫好折線后,不要忘記填寫制圖日期。
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多媒體出現繪圖過程。(相機板書:描點、標數、畫線、統計時間)
4.出示某地區(qū)7~15歲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統計圖,回答問題。
數學新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分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種三角形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在分類中體會分類標準的嚴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三角形的分類中感受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歡歡和笑笑給同學們發(fā)來請貼,邀請大家到數學王國做客.但路上有兩道關卡,只有順利通過才能得到通行證.
第一關:準確地認出他們,并說出他們的特征.(課件出示銳角、直角和鈍角)
第二關:給他們取個形象又合適的名字.(出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學們順利過關,來到了數學王國.它們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來迎接我們。(課件出示各種三角形)
1、喲,它們長得很相似的,找找它們有哪些共同點?
2、有這么多共同點,老師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還是有區(qū)別的,你們發(fā)現了嗎?
3、看著這些長得相似,但實際上大大小小、形狀各異、零零亂亂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書:三角形分類。
4、學生自由討論,給三角形分類.誰愿意上來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學生展示分類結果:
從角分: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講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斜邊。從學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說說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
從邊分:等腰三角形和沒有相等的邊的三角形。講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
從你們的學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沒有三條邊都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找出等邊三角形并證明.
三、實踐應用
1、畫三角形。選擇你最喜歡的三角形畫下來,并向同學們介紹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個直角
出示一個鈍角
出示一個銳角(能不能正確猜出是什么三角形?為什么?
3、填一 填
4、找一找:在孔雀圖中找出你喜歡的三角形說一說。
四、總結,拓展
在這節(jié)課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還想研究些什么?
1、對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嗎?)
“三角形分類”是新課程教材中“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此內容之前,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認識,能夠找出三角形,學習了角的知識,認識了常見的角,為學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從角和邊這兩種角度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做了有力的知識支撐。三角形是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學好這部分內容,為學習其他多邊形積累了知識經驗,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了基礎。
2、初讀教材,我產生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了這些問題?(我的問題一定也是學習者的問題,我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許會給學生提供啟示。)
三角形有幾種?課前收集資料
3、設想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自己學生的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他們可能會遇到什么障礙?)
1.一個三角形,如果有兩個內角是銳角,它就是銳角三角形嗎?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嗎?
4、我認為的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參里設定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難點: 理解并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5、我要給學生傳遞什么信息?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在掌握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決定!)
教學中以直觀教學為主,運用觀察、動手操作、分組討論等多種方法,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教材,讓學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的自主探索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相互之間的作用,讓學生自己在動腦、動手、動口中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在教學中,首先把握新舊知識的銜接點,由三角形的認識,引出課題“三角形分類”。接著引導學生自學課本,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交流,尋找三角形分類的方法。最后讓學生各抒己見,歸納出各種三角形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我要怎樣布置預習?(有充分的預習,才有課堂的真正自主!)
三角形分幾種?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邊三角形?
7、我有哪些資源、工具可以利用?(鼓勵思考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彩色卡紙、三角形平面圖 、固體膠、剪刀等。
8、我預設的教學程序有哪些?(模塊式主題,不用詳述。)
(1)復習鋪墊
(2)揭示課題
(3)探究新知 動手操作
(4)鞏固運用 深化理解
(5)全課小結
數學新教案3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復習的是“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注意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復習課的數學課堂鮮活而精彩。
1.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構建知識網絡。
復習整理重在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并梳理成知識網絡,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由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點眾多,各概念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學生容易混淆,因此嘗試讓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點,列出復習綱要,利用表格的'形式分別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表面積和體積的意義等知識進行整理,建構知識網絡,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注重知識間的融會貫通。
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要將長方體和正方體所有的知識點一一進行練習,那么顯然題型過多,題量過大,不利于知識間的比較。因此,本節(jié)課在練習時利用“魚缸”這個素材,把一個個知識點系統地貫穿起來,讓學生圍繞“魚缸”這一情境提出相關的問題,并加以解決。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貫通,還能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直接引入,回顧知識
1.直接揭示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復習。
2.整理知識點。
(1)展示整理要求:
①想一想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相關知識點。
、诟爬ǔ龈髦R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盡量做到簡潔明了,便于記憶。(提示:可以用圖表法、樹形圖法或列舉法表示)
(2)小組交流,要求:組長和組員相互介紹自己整理了哪些知識點。比較一下誰整理得簡潔明了,便于記憶。
(3)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投影展示)
長方體和正方體
確定位置必備的要素:確定觀測點和方向,同時還要量出距離和角度。
設計意圖:復習本節(jié)課的重要目的是知識的綜合化,因此,復習時要注意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并構建知識網絡。
⊙歸納整理,系統復習
1.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怎樣整理才能讓人很清楚地看出它們之間的異同與聯系呢?
(1)學生小組合作整理表格。
(2)展示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1)關于表面積、體積和容積,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嗎?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容積。
(2)學生獨立整理。
(3)展示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數學新教案4
新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教案板書教學設計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8-89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理解“退1作10”的原理。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
進行筆算。
2.在觀察、操作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筆算減法的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退位減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正確進行筆算退位減法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50根小棒、投影儀、投影片或多媒體計算機軟件、口算卡片,學生準備50根小棒.
教學過程:
。ㄒ唬╀亯|
1.指名回答
13-9=17-8=32-5=
15一7=14-6=40—3=
2.改錯并說明理由
3.指名板演:(用豎式)42-21=?
4.提問: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應注意什么?
。ǘ﹦(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小朋友,你喜歡集郵嗎?郵票上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瞧,小星和小梅就是集郵迷,他們正在欣賞自己收集到的
珍貴郵票呢。(呈現例題情境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可以怎樣解決?
。1)小星和小梅一共有多少張郵票?
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會解決了,怎樣列算式?50+26=76(張)
。2)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張郵票?
這正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ㄈ┎僮魈骄,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1)提問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張郵票?你能列出算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50—26=
。2)談話:50減26等于多少?我們可以用小棒擺一擺,或者用計數器來撥一撥。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先想
一想,然后動手試一試。
引導同學分組擺學具,討論怎樣從50根小棒中減去26根?
引導學生明確:
、50根小棒就是5捆,可以把5捆小棒中的任意一捆拆散成10個1根,接著就可以拿去2捆和6根,最后剩下2捆4根,得數
就是24。
②用計數器撥一撥。
(3)豎式的寫法.
教師明確:打開的1捆小棒變成了10根,就是把1個十變成了10個一,在豎式中就是從十位里借出了1個十變成了個位上
的10個一,為了不忘記從十位上退了1,堅式計算時,要在被減數十位的上面點一個退位點.
。4)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第89頁例題。
2.反饋練習
完成教科書第90頁“試一試”.
想一想:十位上退1后,被減數的個位要算十幾減幾?
引導學生得出:從十位上退1后,個位要算13減7.
讓學生用豎式計算,然后訂正得數.
3.總結法則
討論:筆算減法應注意哪些問題?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三方面想:
。1)寫豎式要注意什么?
。2)計算時應從哪一位減起?
。3)遇到被減數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
。ㄋ模╈柟谭答
1.教科書第91頁“想想做做”(做在書上)訂正反饋.
2.數學醫(yī)院.(教師出示錯例,由學生診斷,集體訂正)
一號病例:
診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十位上要先減1再減2,上面的計算中仍用4減2,造成錯誤.
處方:
二號病例:
診斷:個位3減7不夠減,應先向十位借1再減,上面的計算是3減7不夠,就用7減3得4,造成了錯誤.
處方:
3.在xx里填什么數可以使它成為退位減法題?
師:請同學們任選兩個數,在練習本上計算.
4.觀察下面的數字墻,這里有6道減法題.從上往下看,上一層的數減去下一層的一個數,得數就是與它相鄰的數,如:82-45=37,45-27=18,37-18=19,…,19-12=7。下面請你把合適的數填入數字墻。
數學新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量用不同的方法估計。
2.能與同學交流自己估計的方法。
教學重點: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量用不同的方法估計。
教學難點:對生活中不同的方法估計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讓學生講一講自己查閱到的知識。
2.體場那麼一個體育場能有多少個座位呢?
最后出示一個看臺的具體數據,讓學生對具體的.數據進行估計。
二、估計一張報紙的一個版面的字數
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估計方法,然后進行交流。
三、旅游中的估計
1.出示圖一,也可以提問“如果從北京到廣州需要30時,那么從北京到鄭州需要幾時?”
2.第二、三幅圖也以估計為重點。所以應多鼓勵學生說一說估算的方法,對于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說的合理,都應給以肯定。
板書設計:
有多少名觀眾
教學掛圖22×32×28=教學掛圖
數學新教案6
【教學內容】:猜數游戲(6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2、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難點: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棋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我們一起玩一個小游戲?看誰最聰明。(板書課題:猜數游戲)
師:看老師手里有多少顆棋子?(讓學生數一數)老師拿出了幾顆,你們猜猜老師手里現在有幾顆棋子?
師:剛才同學們很投入啊,做得很好!現在老師拿了一些棋子放在兩只手里,你們看看發(fā)現了什么?
生:一只手有4顆棋子,另一只手有2顆棋子。
師:現在老師把兩只手握在一起了,你說一共有多少顆棋子呢?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會說:
1、2、3、4、5、6,一共有6顆棋子。
4之后是5、6,一共有6顆棋子。
4+2=6,可以畫圖形數出來。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跟6有關的問題的解決辦法。(板書課題:得數是6的加法和相應
的.減法)
二探究新知
1、猜一猜。
師:現在老師的兩只手里一共有6顆棋子,請同學們數一數老師的這只手里有幾顆棋子(3顆),那么老師的另一只手
握著幾顆棋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可能會說:
先擺6顆棋子,再拿走其中的3顆棋子,就還剩3顆棋子。
先畫6個圓表示這6顆棋子,劃掉其中的3個圓表示拿走了3顆,就還剩下3顆。
可以列式算出來:6
數學新教案7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46頁例4、練一練,第48頁練習七第9~14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探索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分
數除以分數的試題:
使學生在探索分數除以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點:
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口算。
23÷214÷4512÷10310÷6
9÷3104÷452÷3141÷32
2.揭示課題:分數除以分數
二、教學例4
1.出示例4,學生讀題,列式。
提問: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
追問:為什么用除法計算?怎樣列式?
2.引導探索:分數除以整數怎么算呢?
(1)請大家畫圖探索一下這個算式得多少?
各自在書上的長方形里分一分,畫一畫。
。2)指名到黑板上畫一畫,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
。3)討論:分數除以整數,能不能用被除數乘除數的倒數來計算呢?
請大家計算一下它的積,看得數與我們畫圖的結果是不是一樣?(一樣)
得數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3.練習,驗證猜想
完成練一練第1題:先再長方形中涂色表示,看看里有幾個,有幾個,再計算。
你發(fā)現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聯系前面學習的'分數除以整數和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你能說出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嗎?
根據學生的討論,板書:
三、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各自練習,并指名板演,練習后評議交流。
2.完成練習七第10題。
獨立計算后,引導比較,啟發(fā)思考:什么情況下,除得商比被除數。渴裁辞闆r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數大?
3.討論練習七第11題。
引導:你能不計算,運用已經發(fā)現的規(guī)律直接填空嗎?
4.討論練習七第12題:
指出:交換被除數和除數,所得的商與原來的商互為倒數。
四、作業(yè):
練習七第9、13、14題。
數學新教案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5、36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練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知道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
2、通過比一比,估一估,進一步掌握比較多個數大小的方法,學會有根據的進行選擇,提高估計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3、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比較多個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單雙數的含義,學會有根據的進行選擇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新課
請小朋友想想,我們這兩天學了哪些數學知識?(數的順序與比較數的大小)今天這堂課,我們就把這些知識進行鞏固和練習,比一比哪個小朋友學得好!
二、基礎練習鞏固
1、填一填,想一想,說一說。
出示課本練習六的第1題,引導學生看題,你能填出空格中的數嗎?認真觀察這幾個數,想一想,誰最接近90,為什么?那么97是接近100,還是90呢?為什么?你們能用同樣的方法,想想:93是接近100還是90呢?
2、數一數
練習六第2題,從21數到40,再從40倒著數到21。
3、郵遞員送信
練習六第3題,理解題意,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結果。
4、練習六第4題
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知道了什么?要求比大小,在○里填上合適的符號。
三、綜合發(fā)展練習
1、練習六第5題
接著填一填。讓學生先觀察找出排列規(guī)律。學生練習后交流結果。
2、認識單數、雙數
。1)練習六第6題
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明房子上的數是門牌號。提問:左邊的門牌號是哪些數,你能接著數下去嗎?右邊的呢?53號在那一邊?68號呢?它們各是單數還是雙數?
(2)練習六第7題
圈一圈,讀一讀。
3、練習六第8題。
提問: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學生獨立選擇答案
4、思考題
讀題,明確題意。交流結果。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進一步了解了哪些內容?有哪些收獲?
數學新教案9
一、 復習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請幼兒認讀。
2.游戲:碰球(復習5的分合)
師: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來是5。(依次說完5的分合)
二、 新授5的加減。
A1.出示背景圖,老師邊操作邊講解:草地上先跳來了2只小兔子,又跳來了3只小兔子,現在,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小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
3.啟發(fā)幼兒說出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4.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5.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2+3=5)
6.提問:如果草地上先跳來3只兔子,后跳來2只兔子,應該怎樣說出算式?
7.請一名幼兒說出相關的算式(3+2=5)
8.比較兩道加法算式的異同。
9.拓展練習:8+9=17 9+8=?
B1.老師再次出示背景圖,操作并講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并說出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3.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4.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5-2=3)
5.提問: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還剩下幾只兔子?
6.請幼兒交流、討論并回答。(5-3=2)
7.比較兩道減法算式的異同。
C游戲:你問我答
師:小朋友,我問你,2+3=?生:╳老師,告訴你2+3=5
依次說完所有的算式。游戲熟悉后,可以讓孩子們互相提問回答,鞏固加減法計算.
D搶答:看誰最快?
老師準備一些口頭的加減法應用題,師讀生搶答,比一比,誰最快?例如:河里游來了3只鴨子,又游來了2只鴨子,一共有幾只鴨子?(答得多又對的為勝,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勵)
數學新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7~88頁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線、角的概念,比較熟練地度量線段和角,培養(yǎng)
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直線、射線和線段
L請學生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再畫一條射線、一條直線。
提問:從線段怎樣得到射線?從線段怎樣得直線?
射線能量出長度嗎?直線呢?
2.練習十四第1題。
(1)小組交流、討論,并說說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2)指名匯報。
(3)提問:線段、射線、直線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線段和直線有什么關系?
3.練習十四第2題。
(1)學生試著練習。
(2)小結:經過4點中的任意兩點畫一條直線,最多可畫6條,如果經過4點只能畫一條直線,那么這4個點肯定是在同一條直線上。
二、復習角的認識
1.提問:怎樣的圖形叫做角?你認識了哪些角,能舉例說說嗎?
2.把學過的角按一定的順序排起來。
3.提問:什么叫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4.練習十四第4題。
(1)學生觀察鐘面后,先說說鐘面上的分針從12起各轉動了幾分?
再說說形成的角是什么角及其度數。
(2)說明:分針從12起轉動不滿15分,形成的角是銳角;轉動15
分就形成直角;轉動30分就形成平角;轉動1小時就形成周角。
5.練習十四第5題。
(1)按圖示,同學們將正方形紙折一折,再展開。
(2)完成之1、/2、/3度數的填寫。
(3)提問:直角和平角有什么關系?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關系?
(4)再按圖示將正方形紙中一個直角等分折成3折。
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并算算圖中三個角的度數。
6.提問:你怎樣知道一個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角時要注意什么?
(1)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先估計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看估計的是否差不多。
(2)練習十四第8題。
、賹W生先填寫出八個方向。
、谕纼扇嘶顒樱毫咳我鈨蓚方向之間的夾角。
7.提問:如何用量角器畫指定的度數的角?
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三、思考題
先自己想方法,再組織匯報交流,可以通過測量,也可以通過推理比較。
四、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教學反思:
略
數學新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直觀地認識角,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并能正確地數出角的個數。
教學重點:直觀地認識角,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并能正確地數出角的個數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一.你學到了什么
這一欄目,目的在于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整理,這一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關的知識。這兩副畫是對學生學過知識的一個提示,左圖是有關認識圖形的知識,右表可以利用呈現的數據練習加減法。教師可以通過這幅圖,引導學生自己說一說想到了什么,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二.我的成長足跡
這一欄目,目的在于讓學生回顧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體現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生成長記錄的方法,是學生自我評估的一種方式。教科書中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問題,比整理與復習(一)提高了一步。學生可以展示最滿意的'一次作品,可以組織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展示和交流,并適當加以指導
復習要點:平面圖形
1、數角填表補評:
銳角()個直角()鈍角()
獨立完成
交流數的方法
2、折一折并剪一剪回答問題
把一張正方形紙沿直線剪掉一個角后,剩下的部分是幾邊形,它有幾個角,說說各是什么角?
讓學生實際操作,由于有不同的剪法,就有不同的答案:
。1)三條邊,三個角,一個直角,兩個銳角;
(2)四條邊,四個角,兩個直角,一個銳角,一個鈍角;
。3)五條邊,五個角,三個直角,兩個鈍角。
數學新教案12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8、7。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8、7。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圖
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說說從圖上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共有15把號,拿走8把,還剩多少把?
怎樣列式?
根據回答板書:
15-8=□
你想怎樣計算呢?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講述:如果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10-3=7
方法二:10-8=22+5=7
方法三:8+()=158+(7)=15
這么多種算法,小朋友覺得哪一種最容易算?
試一試。
書上P5試一試中也為你們準備了兩道題,請你用這種最容易的方法來計算,好嗎?
學生做完后,小組內互相檢查,交流算法,指導做錯的學生更正。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2)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集體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看圖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讓學生說出題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先計算,再比較。使學生加深認識“想加算減”的方法。但不要求統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看誰算得又對又快。交流時可以根據學會的錯誤說說計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過獨木橋”:同學們,如果你們算對了就可以過橋了,看誰先過橋。
。1)小組合作口算。
。2)比較十幾減8和十幾減7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師: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學生回答
,板書:十幾減8、7)
板書設計:十幾減8、7
15-8=7方法一:15
數學新教案1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和習題中,針對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等知識點進行鞏固。
2.百以內加減法的豎式計算鞏固。
3.結合所學內容嘗試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高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鞏固基礎知識,通過習題的練習能靈活運用知識點
教學難點:
提高解題的準確率,嘗試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高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經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掌握了許多數學知識,我們先來對本單元所學習的內容作一個簡單的回顧: 1.在小兔請客一節(jié)里學習了算式30+20=50和50-10=40,還知道了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2.在采松果一節(jié)里,我們能看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時,我們用到了算式25+4=29。
3.在青蛙吃害蟲一節(jié)里,我們會用計算器演示計算過程,在計算56+30=?時,我們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個位和個位相加。
4.在拔蘿卜一節(jié)里,學了用豎式計算百以內加減法,豎式計算時數位要對齊。5.這一單元我們學得很有趣,小兔、松鼠、青蛙成了我們的好朋友。
二、習題鞏固:
第1題,用計數器撥一撥動手操作后再進行計算,對于口算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用豎式算。第3題,直接寫出得數,對于口算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用豎式算。
第10題,提醒學生注意數位對齊,教師可以再多出一些類似的練習。第6題,給出了結果,請學生寫出算式,如:27+10=37 49-12=37等。教學時可以多出幾個得數請學生做。
第11題,引導學生有條理思考。如:
先取4,看53元的褲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只要3;再取5,看41元的褲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有2和3。這樣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第10題,男孩: 22+6=28(元)女孩:買一個游泳圈還差3元。23-20=3(元)或20+3=23(元)鼓勵學生看圖提出問題。
如:買一個足球和一個籃球需要多少錢?足球比游泳圈便宜多少錢?……
第11題,(選作)其中后兩題答案不唯一。鼓勵有能力的學生想出更多的算式。第13題,數學游戲,神奇的算式。11+11=22 22-11=11 12+21=33 33-21=12 13+31=44 44-31=13 14+41=55 55-41=14 15+51=66 66-51=15 16+61=77 77-61=16 17+71=88 88-71=17 18+81=99 99-81=18 鼓勵學生發(fā)現算式更多的特點。如在加法算式中,兩個加數十位和個位上的7位置顛倒,各是由兩個重疊7組成;在減法算式中,減數個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板書設計:
練習三
神奇的算式所蘊含的規(guī)律:
1、加法算式中,兩個加數十位和個位上的7位置顛倒,各是由兩個重疊7組成;在減法算式中,減數個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
2、第一組第一個加數,后一個算式比前一個算式多1;第二個加數,后一個算式比前一個算式多10,因此,后一個算式比前一個算式的得數多11。
3、第二組算式與第一組算式有密切的聯系,是逆運算。
數學新教案14
教學內容:課本第1—3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的必要性;
2.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3.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數)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測量的過程,體驗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主動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和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具: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紙條,圖釘,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別針,花生。
學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繩子,新的鉛筆一支,較長的紙條,一角的硬幣。
教學過程:
一.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1.情景設置,用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估計和測量
2.提出測量中的矛盾問題
。1)在剛才的實際測量當中,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5顆別針那么長,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4個三角形那么長,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2把小刀那么長。
師:為什么我們都是測量的同一邊量出的結果不一樣呢?
。2)實際生活中人們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長度單位測量,這會帶來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們需要統一的長度單位,你知道有那些嗎?
3.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1)我們要測量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請同學們拿出直尺,觀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數字、厘米)觀察這把直尺,它的每兩個刻度之間是多長?(1厘米,也就是說直尺以1厘米為單位。)
。2)今天我們來學習量比較短的東西時,用“厘米”做單位。
。3)板書課題。
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請你刻度尺和圖釘的長比一比,圖釘的長大約是1厘米;
。3)請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
三.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一測量的方法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淳毩曇坏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卡的量。
四.鞏固反饋
五.發(fā)展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討論交流,想辦法?梢杂泻芏喾椒。
六.全課小結
今天學了什么?
數學新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一個數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意義;
2、理解根號的意義,會用根號表示一個數的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
3通、過本節(jié)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通過學習乘方和開方運算是互為逆運算,體驗各事物間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激發(fā)學生探索數學奧秘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學難點: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聯系與區(qū)別。
三、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ㄒ唬┨釂
1、已知一正方形面積為50平方米,那么它的邊長應為多少?
2、已知一個數的平方等于1000,那么這個數是多少?
3、一只容積為0.125立方米的正方體容器,它的'棱長應為多少?
這些問題的共同特點是:已知乘方的結果,求底數的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這就是本節(jié)內容所要學習的下面作一個小練習,填空:
1、( 。2=9;
2、( 。2 =0.25;
3、( 。2=0.0081。
學生在完成此練習時,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丟掉負數解,在教學時應注意糾正。
由練習引出平方根的概念。
。ǘ┢椒礁拍
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就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用數學語言表達即為:若x2=a,則x叫做a的平方根。
由練習知:±3是9的平方根;
±0.5是0.25的平方根;
0的平方根是0;
±0.09是0.0081的平方根。
由此我們看到3與—3均為9的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下面看這樣一道題,填空:
。ā 。2=—4
學生思考后,得到結論此題無答案。反問學生為什么?因為正數、0、負數的平方為非負數。由此我們可以得到結論,負數是沒有平方根的下面總結一下平方根的性質(可由學生總結,教師整理)。
。ㄈ┢椒礁再|
1、一個正數有兩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
2、0有一個平方根,它是0本身。
3、負數沒有平方根。
。ㄋ模╅_平方
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的運算。
由練習我們看到3與—3的平方是9,9的平方根是3和—3,可見平方運算與開平方運算互為逆運算。根據這種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平方運算來求一個數的平方根。與其他運算法則不同之處在于只能對非負數進行運算,而且正數的運算結果是兩個。
(五)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一個正數a的正的平方根,用符號“ ”表示,a叫做被開方數,2叫做根指數,正數a的負的平方根用符號“— ”表示,a的平方根合起來記作,其中讀作“二次根號”,讀作“二次根號下a”。根指數為2時,通常將這個2省略不寫,所以正數a的平方根也可記作“ ”讀作“正、負根號a”。
練習:
1、用正確的符號表示下列各數的平方根:
①26
、247
③0.2
、3
、
解:①26的平方根是
、247的平方根是
③0.2的平方根是
、3的平方根是
⑤的平方根是
【數學新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作業(yè)改革的新嘗試02-22
數學新七年級上冊教案模板01-24
自我新期待的教案08-17
《創(chuàng)建新集體》的教案08-17
電教媒體與數學導入新課08-08
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管窺08-17
新課初中數學教學初探08-02
新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28
在課改中與新數學同行02-22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