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免费视频,国产一级a作爱视频免费观9看,色五月丁香亚洲,亚洲欧美性爱在线视频,1000部黄片免费观看一区,国产亚洲性生活视频播放,三级黄色在线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初中數(shù)學教案

初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7-05 09:51:53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優(yōu))初中數(shù)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數(shù)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yōu))初中數(shù)學教案15篇

初中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不同的拼圖方法驗證公式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加深對因式分解、整式運算、面積等的認識。

  2.通過驗證過程中數(shù)與形的結合,體會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以及數(shù)學知識之間內在聯(lián)系,每一部分知識并不是孤立的。

  3.通過豐富有趣的拼圖活動,經(jīng)歷觀察、比較、拼圖、計算、推理交流等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的能力,獲得一些研究問題與合作交流方法與經(jīng)驗。

  4.通過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克服困難的經(jīng)歷,增進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通過豐富有趣拼的圖活動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重點1.通過綜合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因式分解、整式運算、面積等的認識。

  2.通過拼圖驗證公式的過程,使學習獲得一些研究問題與合作交流的方法與經(jīng)驗。

  難點利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驗證公式

  教學方法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課型新授課教具投影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情景設置:

  你已知道的關于驗證公式的拼圖方法有哪些?(教師在此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和討論的時間,讓學生回想前面拼圖。)

  新課講解:

  把幾個圖形拼成一個新的圖形,再通過圖形面積的'計算,常?梢缘玫揭恍┯杏玫氖阶印C绹诙慰偨y(tǒng)伽菲爾德就由這個圖(由兩個邊長分別為a、b、c的直角三角形和一個兩條直角邊都是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新的圖形)得出:c2=a2+b2他的證法在數(shù)學史上被傳為佳話。他是這樣分析的,如圖所示:

  教師接著在介紹教材第94頁例題的拼法及相關公式

  提問:還能通過怎樣拼圖來解決以下問題

  (1)任意選取若干塊這樣的硬紙片,嘗試拼成一個長方形,計算它的面積,并寫出相應的等式;

  (2)任意寫出一個關于a、b的二次三項式,如a2+4ab+3b2

  試用拼一個長方形的方法,把這個二次三項式因式分解。

  這個問題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討論和拼圖,教師在這要引導適度,不要限制學生思維,同時鼓勵學生在拼圖過程中進行交流合作

  了解學生拼圖的情況及利用自己的拼圖驗證的情況。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及時指導,并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拼圖及讓學生講解驗證公式的方法,并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狀況給予適當?shù)囊龑В龑W生整理結論。

  小結:

  從這節(jié)課中你有哪些收獲?

 。ń處煈o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是學生的感受和想法,教師要多鼓勵、多肯定。最后,教師要對學生所說的進行全面的總結。)

  學生回答

  a(b+c+d)=ab+ac+ad

  (a+b)(c+d)=ac+ad+bc+bd

 。╝+b)2=a2+2ab+b2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硬紙板制作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拼圖、思考、交流經(jīng)驗,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引導。

  作業(yè)第95頁第3題

  板書設計

  復習例1板演

  ………………

  ………………

  ……例2……

  ………………

  ………………

  教學后記

初中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 整理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整數(shù)、分數(shù)(包括小數(shù))的知識,掌握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概念;

  2, 能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shù)和負數(shù);

  3, 體驗數(shù)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正確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

  知識重點 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

  引入課題 上課開始時,教師應通過具體的例子,簡要說明在前兩個學段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數(shù),并由此請學生思考:生

  活中僅有這些“以前學過的數(shù)”夠用了嗎?下面的例子

  僅供參考.

  師:今天我們已經(jīng)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shù)學老師.下面我先向你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體重58.5千克,今年40歲.我們的班級是七(13)班,有60個同學,其中男同學有22個,占全班總人數(shù)的37%…

  問題1:老師剛才的介紹中出現(xiàn)了幾個數(shù)?分別是什么?你能將這些數(shù)按以前學過的數(shù)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嗎?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師:以前學過的數(shù),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shù)和分數(shù)(包括小數(shù)).

  問題2:在生活中,僅有整數(shù)和分數(shù)夠用了嗎?

  請同學們看書(觀察本節(jié)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么數(shù),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shù)的必要性)并思考討論,然后進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氣象預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

  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以前學過的數(shù)已經(jīng)不夠用了,有時候需要一種前面帶有“-”的新數(shù)。 先回顧小學里學過的數(shù)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jīng)學了整數(shù)和分數(shù),然后,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共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shù),這樣做強調了數(shù)學的嚴密性,但對于學生來說,更多

  地感到了數(shù)學的枯燥乏味為了既復習小學里學過的數(shù),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創(chuàng)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以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

  這個問題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都應予以重視。

  以上的情境和實例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通過實例,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正確建立相反意義的量奠定基礎。

  分析問題

  探究新知 問題3:前面帶有“一”號的新數(shù)我們應怎樣命名它呢?為什么要引人負數(shù)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呢?

  這些問題都必須要求學生理解.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自學,然后師生交流.

  這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表示.

  強調:用正,負數(shù)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人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shù)量,而且是同類的量. 這些問題是這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教師要清楚地向學生說明,并且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與規(guī)范,要舍得花時間讓學充分發(fā)表想法。

  舉一反三思維拓展經(jīng)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為什么要引人負數(shù),對怎樣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以加深對正數(shù)和負數(shù)概念的理解,并開拓思維.

  問題4:請同學們舉出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表示的例子.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shù)”“負整數(shù),,’’正分數(shù)”和“負分數(shù)”的呢?請舉例說明.

  能否舉出例子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xiàn),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引負數(shù)的必要性

  課堂練習 教科書第5頁練習

  小結與作業(yè)

  課堂小結 圍繞下面兩點,以師生共同交流的方式進行:

  1, 0由于實際問題中存在著相反意義的量,所以要引人負數(shù),這樣數(shù)的范圍就擴大了;

  2,正數(shù)就是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shù)(或在其前面加“+”),負數(shù)就是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shù)前面加“-”。

  本課作業(yè) 教科書第7頁習題1.1 第1,2,4,5(第3題作為下節(jié)課的思考題。

  作業(yè)可設必做題和選 做題,體現(xiàn)要求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初中數(shù)學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并會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養(yǎng)成正確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

  三、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膶W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在小學算術中,我們學習了用算術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有關知識,那么,一個實際問題能否應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呢?若能解決,怎樣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與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相比較,它有什么優(yōu)越性呢?

  為了回答上述這幾個問題,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題。

  例1 某數(shù)的3倍減2等于某數(shù)與4的和,求某數(shù)。

  (首先,用算術方法解,由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解法1:(4+2)÷(3-1)=3。

  答:某數(shù)為3。

 。ㄆ浯危么鷶(shù)方法來解,教師引導,學生口述完成)

  解法2:設某數(shù)為x,則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數(shù)為3。

  縱觀例1的這兩種解法,很明顯,算術方法不易思考,而應用設未知數(shù),列出方程并通過解方程求得應用題的解的方法,有一種化難為易之感,這就是我們學習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目的之一。

  我們知道方程是一個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個相等關系。因此對于任何一個應用題中提供的條件,應首先從中找出一個相等關系,然后再將這個相等關系表示成方程。

  本節(jié)課,我們就通過實例來說明怎樣尋找一個相等的關系和把這個相等關系轉化為方程的方法和步驟。

 。ǘ⿴熒餐治、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

  例2 某面粉倉庫存放的面粉運出15%后,還剩余42500千克,這個倉庫原來有多少面粉?

  師生共同分析:

  1.本題中給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存在著怎樣的相等關系?(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設原來面粉有x千克,則運出面粉可表示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關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過程可列表如下:

  解:設原來有x千克面粉,那么運出了15%x千克,由題意,得

  x-15%x=42 500,

  所以x=50 000。

  答:原來有50 000千克面粉。

  此時,讓學生討論:本題的相等關系除了上述表達形式以外,是否還有其他表達形式?若有,是什么?

  (還有,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余重量;原來重量-剩余重量=運出重量)

  教師應指出:

 。1)這兩種相等關系的`表達形式與“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余重量”,雖形式上不同,但實質是一樣的,可以任意選擇其中的一個相等關系來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過程較為簡捷,同學應注意模仿。

  依據(jù)例2的分析與解答過程,首先請同學們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然后,采取提問的方式,進行反饋;最后,根據(jù)學生總結的情況,教師總結如下:

 。1)仔細審題,透徹理解題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關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題中的一個合理未知數(shù);

 。2)根據(jù)題意找出能夠表示應用題全部含義的一個相等關系。(這是關鍵一步);

  (3)根據(jù)相等關系,正確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應滿足兩邊的量要相等;方程兩邊的代數(shù)式的單位要相同;題中條件應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將一個條件重復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檢驗后明確地、完整地寫出答案.這里要求的檢驗應是,檢驗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應用題有意義。

  例3 (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組同學去蘋果園參加勞動,休息時工人師傅摘蘋果分給同學,若每人3個還剩余9個;若每人5個還有一個人分4個,試問第一小組有多少學生,共摘了多少個蘋果?

 。ǚ抡绽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題,如學生在某處感到困難,教師應做適當點撥.解答過程請一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本題時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錯誤。并嚴格規(guī)范書寫格式。)

  解:設第一小組有x個學生,依題意,得

  3x+9=5x-(5-4),

  解這個方程:2x=10,

  所以x=5。

  其蘋果數(shù)為3× 5+9=24。

  答:第一小組有5名同學,共摘蘋果24個。

  學生板演后,引導學生探討此題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ㄔO第一小組共摘了x個蘋果,則依題意,得)

 。ㄈ┱n堂練習

  1.買4本練習本與3支鉛筆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鉛筆每支0.12元,問練習本每本多少元?

  2.我國城鄉(xiāng)居民1988年末的儲蓄存款達到3 802億元,比1978年末的儲蓄存款的18倍還多4億元。求1978年末的儲蓄存款。

  3.某工廠女工人占全廠總人數(shù)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廠總人數(shù)。

 。ㄋ模⿴熒餐〗Y

  首先,讓學生回答如下問題:

  1.本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是什么?

  3.在運用上述方法和步驟時應注意什么?

  依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教師總結如下:

 。1)代數(shù)方法的基本步驟是:全面掌握題意;恰當選擇變數(shù);找出相等關系;布列方程求解;檢驗書寫答案.其中第三步是關鍵;

 。2)以上步驟同學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五)作業(yè)

  1.買3千克蘋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問每千克蘋果多少錢?

  2.用76厘米長的鐵絲做一個長方形的教具,要使寬是16厘米,那么長是多少厘米?

  3.某廠去年10月份生產電視機20xx臺,這比前年10月產量的2倍還多150臺。這家工廠前年10月生產電視機多少臺?

  4.大箱子裝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裝在4個同樣大小的小箱里,裝滿后還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個小箱子里裝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獎金分給22名得獎者,一等獎每人200元,二等獎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獎與二等獎的人數(shù)。

初中數(shù)學教案4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第一節(jié)。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這為本節(jié)的學習起了鋪墊的作用。本節(jié)內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會將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形式。

  (二)數(shù)學思考:

  體會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學會獨立思考,體會數(shù)學的轉化思想和主元思想。

  (三)問題解決:

  初步學會利用二元一次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獲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意識和能力,使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學難點: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的理解;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形式。

  四、教法與學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學法、比較教學法、閱讀教學法。

  學法:閱讀、比較、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從學生熟悉的姚明受傷事件引入。

  師:火箭隊最近取得了20連勝,姚明參加了前面的12場比賽,是球隊的頂梁柱。

 。1)連勝的第12場,火箭對公牛,在這場比賽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罰球得了2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幾個兩分球?(本場比賽姚明沒投中三分球)師:能用方程解決嗎?列出來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連勝的第1場,火箭對勇士,在這場比賽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幾個兩分球,罰進了幾個球嗎?(罰進1球得1分,本場比賽姚明沒投中三分球)師:這個問題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嗎?,你能列出方程嗎?

  設姚明投進了x個兩分球,罰進了y個球,可列出方程。

  (3)在雄鹿隊與火箭隊的比賽中易建聯(lián)全場總共得了19分,其中罰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別投進幾個兩分球、幾個三分球嗎?

  設易建聯(lián)投進了x個兩分球,y個三分球,可列出方程。

  師:對于所列出來的三個方程,后面兩個你覺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嗎?那這兩個方程有什么相同點嗎?你能給它們命一個名稱嗎?

  從而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第一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體會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模型,從而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問題設置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當實際問題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滲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另外,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通過創(chuàng)設輕松的問題情境,點燃學習新知識的“導火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我要學”的主人翁姿態(tài)投入學習,而且“會學”“樂學”。)

  2.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概念思辨,歸納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師:那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學生思考后回答)

  師:翻開書本,請同學們把這個概念劃起來,想一想,你覺得和我們自己歸納出來的概念有什么區(qū)別嗎?(同學們思考后回答)

  師:根據(jù)概念,你覺得二元一次方程應具備哪幾個特征?

  活動:你自己構造一個二元一次方程。

  快速判斷: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賦2+y=0②y=2x+

  4③2x+1=2x ④ab+b=4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課設計的重點,為加深學生對“含有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的內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閱讀書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對“項的次數(shù)”的思考,進而完善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通過學生自己舉例子的活動去把“項的次數(shù)”形象化。)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師:前面列的兩個方程2x+y=36,2x+3y=16真的是二元一次方程嗎?通過方程2x+3y=16,你知道易建聯(lián)可能投中幾個兩分球,幾個三分球嗎?

  師:你是怎么考慮的?(讓學生說說他是如何得到x和y的值的,怎么證明自己的這對未知數(shù)的取值是對的)利用一個學生合理的解釋,引導學生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讓學生歸納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其記法。(學生看書本上的記法)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一對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取值,猜x和y的值,從而更深刻的體會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本質: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一對未知數(shù)的取值。引導學生看書本,目的是讓學生在記法上體會“一對未知數(shù)的取值”的真正含義。)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對于2x+3y=16,你覺得這個方程還有其它的解嗎?你能試著寫幾個嗎?師:這些解你們是如何算出來的?

 。ㄔO計意圖: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目的有三個:首先,是讓學生學會如何檢驗一對未知數(shù)的取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其次是讓學生體會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最后讓學生感受如何得到一個正確的解:只要取定一個未知數(shù)的取值,就可以代入方程算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值,這也就是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如何去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例:已知方程3x+2y=10,

 。1)當x=2時,求所對應的y的值;

 。2)取一個你自己喜歡的數(shù)作為x的值,求所對應的y的值;

  (3)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y;

 。4)用含y的代數(shù)式表示x;

 。5)當x=負2,0時,所對應的y的值是多少?

 。6)寫出方程3x+2y=10的三個解.

 。ㄔO計意圖:此處設計主要是想讓學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讓學生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再從他們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復步驟中提煉出用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然后把它與原方程比較,把一個未知數(shù)的值代入哪一個方程計算會更簡單,形成“正遷移”,引導學生體會“用關于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過程,實質是解一個關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滲透數(shù)學的主元思想。以此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

  大顯身手:

  課內練習第2題

  梳理知識,課堂升華

  本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能和大家說說你的感想嗎?3.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書本作業(yè)題1、2、3、4。

  選做題:書本作業(yè)題5、6。

  設計說明

  本節(jié)授課內容屬于概念課教學。數(shù)學學科的內容有其固有的組成規(guī)律和邏輯結構,它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數(shù)學概念作為核心和邏輯起點,形成系統(tǒng)的數(shù)學知識,所以數(shù)學概念是數(shù)學課程的核心。只有真正理解數(shù)學概念,才能理解數(shù)學。二元一次方程作為初中階段接觸的第二類方程,形成概念并不難,關鍵如何理解它的概念,因此本節(jié)課采用先讓同學自己試著下定義,然后與教材中的完整定義相互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點,進而理解“含有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一次”這句話的內涵。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讓學生體會“一個解、不止一個解、無數(shù)個解”的漸進過程,感受到用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并不能求出一對確定的未知數(shù)的取值,從而讓學生產生有后續(xù)學習的愿望。

  在講授用含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時候,采用“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學流程,以期突破難點。首先拋出問題“這幾個解你是如何求的”,

  此時注意的聚焦點是二元一次方程;其次學生歸納先定一個未知數(shù)的取值,代入原方程求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值,此時注意的聚焦點是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師引導回到二元一次方程,假如x是一個常數(shù),那么這個方程可以看成是一個關于誰的一元一次方程,此時注意的聚焦點是原來的二元一次方程;最后代入求值,此時注意的聚焦點是等號右邊的那個算式,體會“用含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在求值過程中的簡潔性,強化這種代數(shù)形式。另外,在引導學生推導“用含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過程中,滲透數(shù)學的主元思想和轉化思想。

初中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鄰補角、對頂角,能找出圖形中的一個角的鄰補角和對頂角.

  2.理解對頂角相等,并能運用它解決一些問題.

  重點:

  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的性質與應用.

  難點:

  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的探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引導語:

  我們生活的世界中,蘊涵著大量的相交線和平行線.

  本章要研究相交線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線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線的性質,研究平行線的性質和平行線的判定以及圖形的平移問題.

  二、嘗試活動,探索新知

  教師出示一塊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過程.

  教師提出問題:剪布時,用力握緊把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進而使什么也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緊把手時,隨著兩個把手之間的角逐漸變小,剪刀刀刃之間的角相應變。绻淖冇昧Ψ较颍S著兩個把手之間的角逐漸變大,剪刀刀刃之間的角也相應變大.

  教師提問:我們可以把剪刀抽象成什么簡單的圖形?

  學生回答:畫成兩條相交的直線,學生畫直線AB、CD相交于點O,并說出圖中4個角.

  教師提問:兩兩相配共能組成幾對角?各對角的位置關系如何?根據(jù)不同的位置怎么將它們分類?

  學生用量角器分別量一量各角的度數(shù),發(fā)現(xiàn)各對角的.度數(shù)有什么關系?(學生得出結論:相鄰的兩個角互補,對頂?shù)膬蓚角相等)

  學生根據(jù)觀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兩條直線相交、所形成的角、分類、位置關系、數(shù)量關系

  教師提問:

  如果改變∠AOC的大小,會改變它與其他角的位置關系和數(shù)量關系嗎?

  學生思考回答:

  只會改變數(shù)量關系而不會改變位置關系.

  師生共同定義鄰補角、對頂角:

  有一條公共邊,而且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如果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而且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個角的兩邊的反向延長線,那么這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教師提問:

  你同意下列說法嗎?如果錯誤,如何訂正?

  1.鄰補角的“鄰”就是“相鄰”,就是它們有一條“公共邊”,“補”就是“互補”,就是這兩個角的另一條邊在同一條直線上.

  2.鄰補角可看成是平角被過它的頂點的一條射線分成的兩個角.

  3.鄰補角是互補的兩個角,互補的兩個角也是鄰補角.

  學生思考回答:1、2是對的,3是錯的.

  第3個應改成:鄰補角是互補的兩個角,互補的兩個角不一定是鄰補角.

  教師讓學生說一說在學習對頂角的概念后,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的直觀體驗.

  教師把說理過程規(guī)范地板書:

  在右圖中,∠AOC的鄰補角是∠BOC和∠AOD,所以∠AOC與∠BOC互補,∠AOC與∠AOD互補,根據(jù)“同角的補角相等”,可以得出∠AOD=∠BOC,類似地有∠AOC=∠BOD.

  教師板書對頂角的性質:

  對頂角相等.

  強調對頂角的概念與對頂角的性質不能混淆:

  對頂角的概念是確定兩角的位置關系,對頂角的性質是確定互為對頂角的兩角的數(shù)量關系.

  三、例題講解

  【例】 如圖,直線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數(shù).

  【答案】 由鄰補角的定義,得∠2=180°-∠1=180°-40°=140°;由對頂角相等,得∠3=∠1=40°,∠4=∠2=140°.

  四、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圖中是否存在對頂角.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兩條直線相交,構成哪兩種特殊位置關系的角?指出下圖中具有這兩種位置關系的角.

  eq o(sup7(,圖(1)) ,圖(2))

  (2)如圖,若∠AOD= 90°,那么直線AB與CD的位置關系如何?

  【答案】

  1.都不存在對頂角.

  2.(1)對頂角,鄰補角.

  對頂角:∠AOC和∠BOD,∠AOD和∠BOC.

  鄰補角:∠AOC和∠AOD,∠AOC和∠BOC,∠AOD和∠BOD,∠BOC和∠BOD.

  (2)垂直.

  五、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本節(jié)課的小結并強調對頂角的概念與對頂角的性質不能混淆:對頂角的概念是確定兩角的位置關系,對頂角的性質是確定互為對頂角的兩角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并能積極主動地提出各類問題并解決問題,達到了基本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對新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應用方面存在不足,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選擇典型的例題,詳細講解,指導學生探求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做到熟練的應用。

初中數(shù)學教案6

  教學 建議

  一、知識結構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jié) 教學 的重點是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難點為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1.不等式的解與方程的解的意義的異同點

  相同點:定義方式相同(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的表示方法也相同.

  不同點:解的個數(shù)不同,一般地,一個不等式有無數(shù)多個解,而一個方程只有一個或幾個解,例如, 能使不等式 成立,那么 是不等式的一個解,類似地 等也能使不等式 成立,它們都是不等式 的解,事實上,當 取大于 的數(shù)時,不等式 都成立,所以不等式 有無數(shù)多個解.

  2.不等式的解與解集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不等式的解與不等式的解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等式的解是指滿足這個不等式的未知數(shù)的某個值,而不等式的解集,是指滿足這個不等式的未知數(shù)的所有的值,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了解集,解集中包括了每一個解.

  注意:不等式的解集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解集中的任何一個數(shù)值,都能使不等式成立;第二,解集外的任何一個數(shù)值,都不能使不等式成立.

  3.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用不等式表示

  一般地,一個含未知數(shù)的不等式有無數(shù)多個解,其解集是某個范圍,這個范圍可用一個最簡單的不等式表示出來,例如,不等式 的解集是 .

  (2)用數(shù)軸表示

  如不等式 的解集 ,可以用數(shù)軸上表示4的點的左邊部分表示,因為 包含 ,所以在表示4的點上畫實心圓.

  如不等式 的解集 ,可以用數(shù)軸上表示4的點的左邊部分表示,因為 包含 ,所以在表示4的點上畫實心圈.

  注意:在數(shù)軸上,右邊的點表示的數(shù)總比左邊的點表示的數(shù)大,所以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時應牢記:大于向右畫,小于向左畫;有等號的畫實心圓點,無等號的畫空心圓圈.

  一、素質 教育 目標

 。ㄒ唬┲R 教學

  1.使學生了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會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2.知道不等式的“解集”與方程“解”的不同點.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 教學 ,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并且能把數(shù)軸上的某部分數(shù)集用相應的不等式表示.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講解不等式的“解集”與方程“解”的關系,向學生滲透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觀點.

 。ㄋ模┟烙凉B透點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可利用圖形來表達,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美.

  二、學法引導

  1. 教學 方法:類比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實踐法.

  2.學生學法:明確不等式的解與解集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并能熟練地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時,要特別注意:大于向右畫,小于向左畫;有等號的畫實心圓點,無等號的畫空心圓圈.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1.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2.利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ǘ╇y點

  正確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ㄈ┮牲c

  弄不清不等式的解集與方程的解的區(qū)別、聯(lián)系.

 。ㄋ模┙鉀Q辦法

  弄清楚不等式的解與解集的概念.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直尺.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明確目標

  本節(jié)課重點學習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并會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ǘ┱w感知

  通過枚舉法來形象直觀地推出不等式的解集,再給出不等式解集的概念,從而更準確地讓學生掌握該概念.再通過師生的互動學習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從而為今后求不等式組的解集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 教學 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1)根據(jù)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把下列不等式化成 或 的形式.

 、  、

 。2)當 取下列數(shù)值時,不等式 是否成立?

  l,0,2,-2.5,-4,3.5,4,4.5,3.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并說出答案:(1)① ② .(2)當 取1,0,2,-2.5,-4時,不等式 成立;當 取3.5,4,4.5,3時,不等式 不成立.

  大家知道,當 取1,2,0,-2.5,-4時,不等式 成立.同方程類似,我們就說1,2,0,-2.5,-4是不等式的解,而3.5,4,4.5,3這些使不等式 不成立的數(shù)就不是不等式 的解.

  對于不等式 ,除了上述解外,還有沒有解?解的個數(shù)是多少?將它們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觀察它們的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嘗試得出答案,指名板演如下:

  【教法說明】啟發(fā)學生用試驗方法,結合數(shù)軸直觀研究,把已說出的不等式 的解2,0,1,-2.5,-4用“實心圓點”表示,把不是 的解的數(shù)值3.5,4,4.5,3用“空心圓圈”表示,好像是“挖去了”.

  師生歸納:觀察數(shù)軸可知,用“實心圓點”表示的數(shù)都落在3的左側,3和3右側的數(shù)都用空心圓圈表示,從而我們推斷,小于3的每一個數(shù)都是不等式 的解,而大于或等于3的任何一個數(shù)都不是 的解.可以看出,不等式 有無限多個解,這無限多個解既包括小于3的正整數(shù)、正小數(shù)、又包括0、負整數(shù)、負小數(shù);把不等式 的無限多個解集中起來,就得到 的解的集會,簡稱不等式 的解集.

  2.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1)不等式的解集

  一般地,一個含有未知數(shù)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僖苑匠 為例,說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情況.

  ②不等式 的解的個數(shù)是多少?能一一說出嗎?

  (2)解不等式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解方程 求出的是方程的解,而解不等式 求出的則是不等式的解集,為什么?

  學生活動:觀察思考,指名回答.

  教師 歸納:正是因為一元一次方程只有惟一解,所以可以直接求出.例如 的解就是 ,而不等式 的解有無限多個,無法一一列舉出來,因而只能用不等式 或 揭示這些解的共同屬性,也就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實際上,求某個不等式的解集就是運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把原不等式變形為 或 的形式, 或 就是原不式的解集,例如 的解集是 ,同理, 的解集是 .

  【教法說明】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印象較深,而不等式與方程的相同點較多,因而易將“不等式的解集”與“方程的解”混為一談,這里設置上述問題,目的是使學生弄清“不等式的解集”與“方程的解”的關系.

 。3)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①表示不等式 的解集:( )

  分析:因為未知數(shù)的取值小于3,而數(shù)軸上小于3的數(shù)都在3的左邊,所以就用數(shù)軸上表示3的點的左邊部分來表示解集 .注意未知數(shù) 的取值不能為3,所以在數(shù)軸上表示3的點的位置上畫空心圓圈,表示不包括3這一點,表示如下:

  ②表示 的解集:( )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指名板演并說出分析過程.

  分析:因為未知數(shù)的取值可以為-2或大于-2的數(shù),而數(shù)軸上大于-2的數(shù)都在-2右邊,所以就用數(shù)鋼上表示-2的點和它的右邊部分來表示.如下圖所示:

  注意問題:在數(shù)軸上表示-2的點的位置上,應畫實心圓心,表示包括這一點.

  【教法說明】利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解的解集,增強了解集的直觀性,使學生形象地看到不等式的解有無限多個,這是數(shù)形結合的具體體現(xiàn). 教學 時,要特別講清“實心圓點”與“空心圓圈”的不同用法,還要反復提醒學生弄清到底是“左邊部分”還是“右邊部分”,這也是學好本節(jié)內容的關鍵.

  3.嘗試反饋,鞏固知識

 。1)不等式的解集 與 有什么不同?在數(shù)軸上表示它們時怎樣區(qū)別?分別在數(shù)軸上把這兩個解集表示出來.

 。2)在數(shù)軸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 、  ③ 、

 。3)指出不等式 的解集,并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

  師生活動:首先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然后 教師 抽查,最后與出示投影的正確答案進行對比.

  【教法說明】 教學 時,應強調2.(4)題的正確表示為:

  我們已經(jīng)能夠在數(shù)軸上準確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反之若給出數(shù)軸上的某部分數(shù)集,還要會寫出與之對應的不等式的解集來.

  4.變式訓練,培養(yǎng)能力

 。1)用不等式表示圖中所示的解集.

  【教法說明】強調“· ”“ °”在使用、表示上的區(qū)別.

 。2)單項選擇:

  ①不等式 的解集是(。

  A.   B.   C.   D.

 、诓坏仁 的正整數(shù)解為( )

  A.1,2  B.1,2,3  C.1  D.2

 、塾貌坏仁奖硎緢D中的解集,正確的是(。

  A.   B.   C.   D.

 、苡脭(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正確的是(。

  學生活動:分析思考,說出答案.( 教師 給予糾正或肯定)

  【教法說明】此題以搶答形式茁現(xiàn),更能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

 。ㄋ模┛偨Y、擴展

  學生小結, 教師 完善:

  1.? 本節(jié)重點:

 。1)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會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注意事項:

  弄清“ · ”還是“ °”,是“左邊部分”還是“右邊部分”.

  七、布置作業(yè)

初中數(shù)學教案7

  【學習目標】

  1.了解圓周角的概念.

  2.理解圓周角的定理: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都等于這條弧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3.理解圓周角定理的推論: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

  4.熟練掌握圓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靈活運用.

  設置情景,給出圓周角概念,探究這些圓周角與圓心角的關系,運用數(shù)學分類思想給予邏輯證明定理,得出推導,讓學生活動證明定理推論的正確性,最后運用定理及其推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學習過程】

  一、 溫故知新:

  (學生活動)同學們口答下面兩個問題.

  1.什么叫圓心角?

  2.圓心角、弦、弧之間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呢?

  二、 自主學習:

  自學教材P90---P93,思考下列問題:

  1、 什么叫圓周角?圓周角的兩個特征: 。

  2、 在下面空里作一個圓,在同一弧上作一些圓心角及圓周角。通過圓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問題.

  (1)一個弧上所對的圓周角的個數(shù)有多少個?

  (2).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的度數(shù)是否發(fā)生變化?

  (3).同弧上的圓周角與圓心角有什么關系?

  3、默寫圓周角定理及推論并證明。

  4、能去掉同圓或等圓嗎?若把同弧或等弧改成同弦或等弦性質成立嗎?

  5、教材92頁思考?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周角相等,它們所對的弧一定相等嗎?為什么?

  三、 典型例題:

  例1、(教材93頁例2)如圖, ⊙O的直徑AB為10cm,弦AC為6cm,,ACB的平分線交⊙O于D,求BC、AD、BD的長。

  例2、如圖,AB是⊙O的直徑,BD是⊙O的弦,延長BD到C,使AC=AB,BD與CD的大小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四、 鞏固練習:

  1、(教材P93練習1)

  解:

  2、(教材P93練習2)

  3、(教材P93練習3)

  證明:

  4、(教材P95習題24.1第9題)

  五、 總結反思:

  【達標檢測】

  1.如圖1,A、B、C三點在⊙O上,AOC=100,則ABC等于( ).

  A.140 B.110 C.120 D.130

  (1) (2) (3)

  2.如圖2,1、2、3、4的大小關系是( )

  A.3 B.32

  C.2 D.2

  3.如圖3,(中考題)AB是⊙O的直徑,BC,CD,DA是⊙O的弦,且BC=CD=DA,則BCD等于( )

  A.100 B.110 C.120 D.130

  4.半徑為2a的⊙O中,弦AB的長為2 a,則弦AB所對的圓周角的度數(shù)是________.

  5.如圖4,A、B是⊙O的直徑,C、D、E都是圓上的點,則2=_______.

  (4) (5)

  6.(中考題)如圖5, 于 ,若 ,則

  7.如圖,弦AB把圓周分成1:2的兩部分,已知⊙O半徑為1,求弦長AB.

  【拓展創(chuàng)新】

  1.如圖,已知AB=AC,APC=60

  (1)求證:△ABC是等邊三角形.

  (2)若BC=4cm,求⊙O的面積.

  3、教材P95習題24.1第12、13題。

  【布置作業(yè)】教材P95習題24.1第10、11題。

初中數(shù)學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熟練掌握簡單圖形的移動規(guī)律,能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能夠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2、能力目標:

 、,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逐步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

 、,對組合圖形要找到一個或者幾個“基本圖案”,并能通過對“基本圖案”的平移,復制所求的圖形;

  3、情感目標:經(jīng)歷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和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發(fā)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圖形連續(xù)變化的特點;

  難點:圖形的劃分。

  三、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磁性板,若干小正六邊形,“工”字的磚,組合圖形。

  五、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課件):教材上小狗的圖案。提問:

  (1)這個圖案有什么特點?

  (2)它可以通過什么“基本圖案”,經(jīng)過怎樣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過程中,“基本圖案”的大小、形狀、位置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小組討論,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種)

  讓學生充分討論,歸納總結,老師給予適當?shù)闹笇Вγ糠N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頁圖3-9,提問:左圖是一個正六邊形,它經(jīng)過怎樣的平移能得到右圖?誰到黑板做做看?

  小組討論,派代表到臺上給大家講解。

  氣氛要熱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掘他們的想象力。

  暢所欲言,互相補充。

  課堂小結: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啟發(fā)學生在我們周圍尋找平移的例子。

  課堂練習: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觸緊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對于每種答案,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的內容并不是很復雜,借助多媒體進行直觀、形象,內容貼近生活,學生興致較高,課堂氣氛活躍,參與意識較強,學生一般都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教學過程中滲透數(shù)學美學思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初中數(shù)學教案9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能利用乘法法則正確進行有理數(shù)乘法運算。

  2、 能力與過程目標

  經(jīng)歷探索、歸納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的過程,發(fā)展學生觀察、歸納、猜測、驗證等能力。

  3、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出法則,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難點: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的探索過程,符號法則及對法則的理解。

  三、 教學過程

  1、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導入新課。

  教師:由于長期干旱,水庫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經(jīng)放了3天,現(xiàn)在水深20米,問放水抗旱前水庫水深多少米?

  學生:26米。

  教師:能寫出算式嗎?學生:……

  教師:這涉及有理數(shù)乘法運算法則,正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

  2、 小組探索、歸納法則

  (1)教師出示以下問題,學生以組為單位探索。

  以原點為起點,規(guī)定向東的方向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為負方向。

  ① 2 ×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 -2 ×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 2 ×(-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④ (-2) ×(-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2)學生歸納法則

 、俜枺涸谏鲜4個式子中,我們只看符號,有什么規(guī)律?

  (+)×(+)=( ) 同號得

 。-)×(+)=( ) 異號得

 。+)×(-)=( ) 異號得

 。-)×(-)=( ) 同號得

  ②積的絕對值等于 。

 、廴魏螖(shù)與零相乘,積仍為 。

 。3)師生共同用文字敘述有理數(shù)乘法法則。

  3、 運用法則計算,鞏固法則。

 。1)教師按課本P75 例1板書,要求學生述說每一步理由。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例子中兩因數(shù)的.關系,得出兩個有理數(shù)互為倒數(shù),它們的積為 。

  (3)學生做練習,教師評析。

  (4)教師引導學生做例題,讓學生說出每步法則,使之進一步熟悉法則,同時讓學生總結出多因數(shù)相乘的符號法則。

初中數(shù)學教案10

  學情分析:

  高三(7)是我校理科重點班,該班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數(shù)學功底,處于復習階段的他們目標更明確,學習熱情高,課堂投入,思考積極。就本節(jié)開課的內容而言,學生已掌握了“對稱問題”本質屬性,能夠從圖象和表達式上準確地理解對稱問題。但也只是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基礎上,對問題的抽象、歸納概括,引申拓展還缺乏一定的能力和意識。對于周期概念,學生沒有什么的問題。

  教材分析:

  1.對稱問題是高中數(shù)學中比較難的問題,學生一般由于問題的抽象性,同時由于這中間存在關于點對稱和關于直線對稱這兩類問題,而它們的數(shù)學表達式又是那么相似,學生如果沒有真正理解很難分清誰是誰非。而且在高考的問題中經(jīng)常會碰到,因此有必要加以澄清和深化理解。

  2.對稱問題和周期問題也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本節(jié)可以通過足夠的條件闡明這一聯(lián)系的實質。

  教學目標:

  理解一個函數(shù)存在兩次對稱(可能關于兩個點對稱或兩條直線對稱或一個點加上一個對直線)時,如何判斷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

  重點和難點

  具有兩次對稱問題的抽象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而且要求求出周期。

  教學方法:

  從簡單到復雜,以啟發(fā)思想為指導,精講重思,暴露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整節(jié)課都處于思考之中。

  教學程序:

  一、引入

  師:當一個人站在一面鏡子前,面對鏡子一定的距離,那么在鏡中的像有什么特征?

  生:(物理常識)人和像關于鏡子對稱。

  師:現(xiàn)在在此人的身后再放一面鏡子,鏡面對著人的背面,此時在此人面前的鏡子中的像又是什么?

  生:如果鏡子夠大的話,里面將是無數(shù)個排列的人。

  師:道理何在?

  生:首先是人在前面鏡中的像連同人一起要在后面鏡中成像,這一像反過來連同人又在前面鏡中成像,這樣反反復復,就得到了無數(shù)個人像,而且具有周期性(即圖象重復出現(xiàn))。

  師:如果將人看成一段函數(shù),將鏡子看成一條對稱軸,那么整個函數(shù)的圖象應該是怎樣的(圖象具有什么特征)。

  引入課題:對稱+對稱=?

  二、探究

  回顧:關于圖象的對稱問題分為兩類:一類是關于點對稱,另一類是關于直線對稱,今天我們來研究一般的函數(shù)對稱問題,我們從函數(shù)表達式來研究,對于直線對稱:若f(x)關于x=a對稱,則有f(x)=f(2a-x)或f(a+x)=f(a-x);對于點對稱:f(x)關于(a,0)對稱,則有f(x)=-(2a-x)或f(a+x)=-f(a-x)。

  對于奇函數(shù)[f(x)=-f(-x)]和偶函數(shù)[f(x)=f(-x)],則是這兩類對稱中的特例。

  延伸:若是f(a+x)=f(b+x),則函數(shù)關于什么對稱(關于直線x=(a+b)/2對稱)

  提問:請同學們找?guī)讉關于直線x=a對稱的函數(shù)的表達式?

  生:f(4a-x)=f(6a+x)

  下面研究當函數(shù)具有兩次對稱時,結果有什么特征?

  問題設計:

  ①函數(shù)f(x)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分析:由條件(2),可得f(a+x)=f(a-x),又由條件(1),所以f(x+a)=f(x-a)。

  (以x+a代替上式中的x),所以f(x)=f(2a+x),由周期定義f(x)=f(T+x),所以f(x)是以|2a|為周期的函數(shù)

  ②函數(shù)f(x)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分析:由條件(2),可得f(x)=f(2a-x)又由條件(1)f(x)=-f(-x),所以-f(-x)=f(2a-x),即-f(x)=f(2a+x),所以f(4a+x)=-f(2a+x)=f(x),可得函數(shù)f(x)是以|4a|為周期的函數(shù),

  以此類推,

 、酆瘮(shù)f(x)滿足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芎瘮(shù)f(x)滿足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莺瘮(shù)f(x)滿足

 。1)關于x=b對稱

  (2)關于x=a對稱

 、藓瘮(shù)f(x)滿足

 。1)關于(a,0)對稱

 。2)關于(b,0)對稱

 、吆瘮(shù)f(x)滿足

  (1)關于x=a對稱

 。2)關于(b,0)對稱

 。◣熒餐瓿桑

  學生練習:見復習參考書

  評教:

  教材處理恰當

  1.前面的課堂教學中已經(jīng)講了關于圖象平移,伸縮的問題,對于對稱問題在前面也分析了關于含絕對值的函數(shù)圖象問題(y=|f(x)|,y=f(|x|))。

  2.今天這堂課分析非絕對值的對稱問題,主要是關于點對稱和直線對稱的問題。

  3.下一節(jié)殷老師構思,將一個函數(shù)的對稱變成兩個函數(shù)的對稱問題,即如:函數(shù)f(x)和函數(shù)f(-x)的關系;函數(shù)f(x)和函數(shù)f(2a-x)的關系;函數(shù)-f(x)和函數(shù)f(2a+x)的關系,即對照這堂課的內容,將一個函數(shù)變成兩個函數(shù),再尋找二者關系,以便通過其中一個函數(shù)來解決另一個函數(shù)問題。如:已知函數(shù)-f(x)的圖象,畫出函數(shù)f(2a+x)的圖象及分析其性質。

 。c評:對于教學任務的分析是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同樣的一個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各不相同,當然所得的結果也各不相同,我們評一節(jié)課好壞,同時也要關注這堂課的前述及后續(xù),只有知道前后的內容,才能把握上課之人想法,教學思路,處理教材的能力,我認為這樣的處理比較有邏輯性,能夠幫學生梳理知識,使學生對知識的結構比較清晰,符合建構主義觀點。這對高考復習內容較多的情況下更容易幫助學生的理解,體現(xiàn)上課老師對教材具有較高的處理水平。)

  引入貼近生活

  數(shù)學知識通常被學生認為是最沒用的,枯燥乏味的,原因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很少能夠和數(shù)學聯(lián)系起來,而通常這樣的聯(lián)系確定很難尋找,現(xiàn)在的新教材就加強了這一方面的聯(lián)系,這堂課殷老師就以是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照鏡子一事引入,這里我覺點有兩個地方比較不錯:

  (1)將數(shù)學知識和實際聯(lián)系起來,因此說聯(lián)系還是有的,主要我們沒有仔細體會,沒有這種思維習慣,這樣有聯(lián)系的問題學生就感興趣,自然投入更多了;

  (2)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引入不但引出了主題,還成功地解決了難點(抽象思維能力),如果是直接給出問題,學生可能不會想到結論是什么,但是由鏡子引入,學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為接下來從函數(shù)表達式上來分析埋下了墊腳石。對于問題情境的設置恰當與否,決定了能否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可改進之處:對于照鏡子問題,在實際生活同時用兩面鏡子,可能不多,因此學生要推斷也只憑想象再結合物理知識,可能有學生想出來,那么他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就憑老師的講解,還是存有疑惑,如果能現(xiàn)實操作,理解會更深,當然不可能真的取來兩面大鏡子,我們可借助于“幾何畫板”數(shù)學教學軟件,它對于對稱問題,操作簡單,下面是本人做的圖片:

  (三)問題設計巧妙

  函數(shù)f(x)滿足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诤瘮(shù)f(x)滿足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x=a對稱

 、酆瘮(shù)f(x)滿足

  (1)是偶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芎瘮(shù)f(x)滿足

  (1)是奇函數(shù)

 。2)關于(a,0)對稱

 、莺瘮(shù)f(x)滿足

  (1)關于x=b對稱

 。2)關于x=a對稱

 、藓瘮(shù)f(x)滿足

  (1)關于(a,0)對稱

 。2)關于(b,0)對稱

 、吆瘮(shù)f(x)滿足

  (1)關于x=a對稱

 。2)關于(b,0)對稱

  題組、變式訓練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常用方法

  (1)學生能通過辨析達到對問題真正理解,對于突破難點起關鍵作用。

  (2)通過一連串的結論,使學生在以后拿到類似的問題,會引起重視,究竟是其中哪一種。

  同時這里的問題設計遵循了由易到難,特殊到一般的過程,這和學生的思維認識規(guī)律相符合。

  可改進之處:對于這類問題,當然有必要讓學生理解,對于一連串問題的理解經(jīng)過思考和老師的分析是可以理解但是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是有待于提高的,到最后可能在頭腦里的印象還是比較模糊了,誰是誰非。⑤⑥⑦三個例子均可讓學生自己來演練,以便讓每個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機會。以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真正檢測學生對剛才問題的理解程度。

 。ㄋ模┥朴诓蹲綒w納

  在教學中處處留心,總能發(fā)現(xiàn)點什么,對于平時的練習也是一樣,通過平時作問題,從問題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進行提練、歸納。這節(jié)課的問題設計來自殷老師平時的留心觀察,這一點確實提醒我們這些年青教師,要善于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規(guī)律。

  (五)分析透徹易懂

  課堂45分鐘的效率如何是學生學好每一門課程的關鍵,教師分析有沒有到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聽課效率,講得多并不是好事,講少了怕學生聽不懂,這是很多新教師關心的問題,老教師上課時知道講到哪就夠了,知道學生在哪兒可能有疑惑,就重點講解,有些地方一帶而過,這節(jié)課很多地方分析的非常清楚,比如在講解,關于直線對稱和點對稱時

  求表達式,他這樣講解f(x)關于x=a對稱,為什么會f(x)=f(2a-x)

 。1)兩點關于x軸對稱,縱坐標(函數(shù)值y)沒變,所以f()=f()(f()表示函數(shù)值)

 。2)橫坐標原來為x,對稱后變了,由中點坐標公式得,x1=2a-x,所以f(x)=f(2a-x),講解關于點(a,0)對稱時求表達式,由于縱坐標變?yōu)樵瓉硐喾磾?shù),所以f()=一f(),同樣橫坐標也可以由中點公式得2a-x,所以f(x)=一f(2a-x),分析得很清楚。

 。┍┞秾W生思維

  本節(jié)課應該說學生的思維還是比較活躍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表現(xiàn)比較積極、投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提出方案,對于問題的解答反映還是比較快的,但是也不排除有個別學生可能由于問題的抽象性,對于問題的本質缺乏充分的認識及自身理解水平的問題,對于問題的下一步是什么,如何思考沒有想法。

  可改進建議:由于課堂容量較大,教師可能考慮到時間的問題,對于后幾個問題沒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思考,有些思維慢,或理解不夠的學生可能跟不上,在下面沒有反應,建議教師事先出張學案,將要研究的問題羅列出一張?zhí)峋V,讓學生在課前去思考,這樣上課的聽課效率可能會更好。

初中數(shù)學教案11

從不同方向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了解作函數(shù)圖象的一般步驟;

  2.能熟練作出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掌握一次函數(shù)及其圖象的簡單性質;

  3.初步了解函數(shù)表達式與圖象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jīng)歷作圖過程中由一般到特殊方法的轉變過程,讓學生體會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在作圖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的美;

  2.經(jīng)歷作圖過程,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作風。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的基礎上,從圖象這個角度對一次函數(shù)進行近一步的研究。教材先介紹了作函數(shù)圖象的一般方法:列表、描點、連線法,再進一步總結出作一次函數(shù)圖象的特殊方法??兩點連線法。結合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教材以議一議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索函數(shù)解析式與圖象二者間的關系,為進一步學習圖象及性質奠定了基礎。

  教學重點:了解作函數(shù)圖象的一般步驟,會熟練作出一次函數(shù)圖象。

  教學難點:一次函數(shù)及圖象之間的對應關系。

  三、學情分析

  函數(shù)的圖象的概念及作法對學生而言都是較為陌生的。教材從作函數(shù)圖象的一般步驟開始介紹,得出一次函數(shù)圖象是條直線。在此基礎上介紹用兩點連線得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學生就容易接受了。在函數(shù)解析式與圖象二者之間的探討這部分內容上,不要作更高要求,學生能回答書中的問題就可以了。教學中盡可能的多作幾個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是條直線。

  四、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

  下圖是小紅某天內體溫變化情況的曲線圖。你知道這幅圖是怎樣作出來的嗎?把每個時間與其對應的體溫分別作為點的橫坐標和縱坐標,在直角坐標系中描出這些點,這樣就可以作出這個圖象。

  二、新課講解

  把一個函數(shù)的`自變量和對應的因變量的值分別作為點的橫坐標和縱坐標,在直角坐標系內描出它的對應點,所有這些點組成的圖形叫做該函數(shù)的圖象。

  下面我們來作一次函數(shù)y = x+1的圖象

  分析:根據(jù)定義,需要在直角坐標系中描出許多點,因此我們應先計算這些點的橫、縱坐標,即x與對應的y的值。我們可借助一個表格來列出每一對x,y的值。因為一次函數(shù)的自變量X可以取一切實數(shù),所以X一般在0附近取值。

  解:列表:

  描點:以表中各組對應值作為點的坐標,在直角坐標系內描出相應的點。

  連線:把這些點依次連接起來,得到y(tǒng) = x+1圖象(如圖)它是一條直線。

  三、做一做

 。1)仿照上例,作出一次函數(shù)y= ?2x+5的圖象。

  師:回顧剛才的作圖過程,經(jīng)歷了幾個步驟?

  生:經(jīng)歷了列表、描點、連線這三個步驟。

  師:回答得很好。作函數(shù)圖象的一般步驟是列表、描點、連線。今后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去作出更多函數(shù)的圖象。

  師:從剛才同學們作出的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一次函數(shù)圖象是一條直線。

 。2)在所作的圖象上取幾個點,找出它們的橫、縱坐標,驗證它們是否都滿足關系:y= ?2x+5

  四、議一議

  (1)滿足關系式y(tǒng)= ?2x+5的x 、 y所對應的點(x,y)都在一次函數(shù)y= ?2x+5的圖象上嗎?

  (2)一次函數(shù)y= ?2x+5的圖象上的點(x,y)都滿足關系式y(tǒng)= ?2x+5嗎?

  (3)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象有什么特點?

  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象是一條直線,因此作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時,只要確定兩個點,再過這兩個點作直線就可以了。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象也稱為直線y=kx+b

  例1做出下列函數(shù)的圖象

  教師點評:作一次函數(shù)圖象時,通常選取的兩點比較特殊,即為一次函數(shù)和X軸、 y軸的交點,在列表計算時,分別令X=0,y=0就可計算出這兩點的坐標。正比例函數(shù)當X=0時,y=0,即與x 、 y鈾的交點重合于原點。因此做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時,只需再任取一點,過它與坐標原點作一條直線即可得到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從而正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象是經(jīng)過原點(0,0)的一條直線。

  練一練:作出下列函數(shù)的圖象:

  (1)y= ?5x+2,???? (2)y= ?x

 。3)y=2x?1,(4)y=5x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是一條直線,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是經(jīng)過原點的一條直線。在作圖時,只需確定直線上兩點的位置,就可得到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一般地,作函數(shù)圖象的三個步驟是:列表、描點、連線。

  六、課后練習

  隨堂練習習題6.3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作函數(shù)圖象的一般方法,通過對一次函數(shù)圖象的認識,得到作一次函數(shù)及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的特殊方法(兩點確定一條直線)。讓學生能夠迅速找到直線與坐標軸的交點,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數(shù)形結合,找準這兩個特殊點坐標的特點(x=0或y=0),讓學生理解的記憶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初中數(shù)學教案12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使學生會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關面積、體積方面的應用問題

 。ǘ┠芰τ柧汓c: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化實際問題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會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關面積、體積方面的應用題

  2.教學難點:

  找等量關系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時,應注意是方程的解,但不一定符合題意,因此求解后一定要檢驗,以確定適合題意的解.例如線段的長度不為負值,人的個數(shù)不能為分數(shù)等

  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ǘ┱w感知

 。ㄈ┲攸c、難點的學習和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提問

 。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

 。2)長方形的周長、面積?長方體的體積?

  2.例1?現(xiàn)有長方形紙片一張,長19cm,寬15cm,需要剪去邊長是多少的小正方形才能做成底面積為77cm2的無蓋長方體型的紙盒?

  解:設需要剪去的小正方形邊長為xcm,則盒底面長方形的長為(19—2x)cm,寬為(15—2x)cm,

  據(jù)題意:(19—2x)(15—2x)=77

  整理后,得x2—17x+52=0,

  解得x1=4,x2=13

  ∴當x=13時,15—2x=—11(不合題意,舍去)

  答:截取的小正方形邊長應為4cm,可制成符合要求的無蓋盒子

  練習1章節(jié)前引例.

  學生筆答、板書、評價

  練習2教材P。42中4

  學生筆答、板書、評價

  注意:全面積=各部分面積之和

  剩余面積=原面積—截取面積

  例2要做一個容積為750cm3,高是6cm,底面的長比寬多5cm的長方形匣子,底面的長及寬應該各是多少(精確到0。1cm)?

  分析:底面的長和寬均可用含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則長×寬×高=體積,這樣便可得到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方程

  解:長方體底面的寬為xcm,則長為(x+5)cm,

  解:長方體底面的寬為xcm,則長為(x+5)cm,

  據(jù)題意,6x(x+5)=750,

  整理后,得x2+5x—125=0

  解這個方程x1=9。0,x2=—14。0(不合題意,舍去)

  當x=9。0時,x+17=26。0,x+12=21。0.

  答:可以選用寬為21cm,長為26cm的長方形鐵皮

  教師引導,學生板書,筆答,評價

  (四)總結、擴展

  1.有關面積和體積的應用題均可借助圖示加以分析,便于理解題意,搞清已知量與未知量的相互關系

  2.要深刻理解題意中的已知條件,正確決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取舍問題,例如線段的長不能為負

  3.進一步體會數(shù)字在實踐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布置作業(yè)

  教材P42中A3、6、7

  教材P41中3、4

  五、板書設計

初中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通過學生熟悉的問題情景,以過探索有理數(shù)減法法則得出的過程,理解有理數(shù)減法法則的合理性。

  (2)能熟練進行有理數(shù)的減法法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例,歸納出有理數(shù)的減法法則,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通過減法到加法的轉化,讓學生初步體會人歸的數(shù)學思想。

  重點、難點

  1、重點:有理數(shù)減法法則及其應用。

  2、難點:有理數(shù)減法法則的應用符號的改變。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有理數(shù)加法運算是怎樣做的?(-5)+3= —3+(—5)=

  —3+(+5)=

  2、-(-2)= -[-(+23)]=,+[-(-2)]=

  3、20xx的某天,北京市的最高氣溫是-20C,最低氣溫是-100C,這天北京市的.溫差是多少?

  導語:可見,有理數(shù)的減法運算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出示課題)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2)-(-10)=8=(-2)+8

  2: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為8848米,與吐魯番盆地海拔高度為-155米,珠穆朗瑪峰比吐魯番盆地高多少米?

  3、通過以上列式,你能發(fā)現(xiàn)減法運算與加法運算的關系嗎?

  (學生分組討論,大膽發(fā)言,總結有理數(shù)的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shù)等于加上這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

  教師提問、啟發(fā):(1)法則中的“減去一個數(shù)”,這個數(shù)指的是哪個數(shù)?“減去”兩字怎樣理解?(2)法則中的“加上這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加上”兩字怎樣理解?“這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又怎樣理解?(3)你能用字母表示有理數(shù)減法法則嗎?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P.24例1 計算:

  (1) 0-(-3.18)(2)(-10)-(-6)(3)-

  解:(1)0-(-3.18)=0+3.18=3.18

  (2)(-10)-(-6)=(-10)+6=-4

  (3)-=+=1

  2、課內練習:P.241、2、3

  3、游戲:兩人一組,用撲克牌做有理數(shù)減法運算游戲(每人27張牌,黑牌點數(shù)為正數(shù),紅牌點數(shù)為負數(shù),王牌點數(shù)為0。每人每次出一張牌,兩人輪流先出(先出者為被減數(shù)),先求出這兩張牌點數(shù)之差者獲勝,直至其中一人手中無牌為止)。

  四、總結反思

  (1) 有理數(shù)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shù),等于加上這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

  (2) 有理數(shù)減法的步驟:先變?yōu)榧臃ǎ俑淖儨p數(shù)的符號,最后按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計算。

  五、作業(yè)

  P.27習題1.4A組1、2、5、6

  備選題

  填空:比2小-9的數(shù)是 。

  а比а+2小 。

  若а小于0,е是非負數(shù),則2а-3е 0。

初中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通過對不等式的復習和具體實例總結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的概念。2.通過例題教會學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并教會學生通過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得到不等式組的解集,讓學生感受數(shù)形結合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實例引導學生考慮多個不等式聯(lián)合的解法。2.通過例題總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方法,并總結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之間的關系。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數(shù)軸的表示不等式組的解,讓學生加深對數(shù)形結合的作用的理解,使他們逐步熟悉和掌握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2.在對例題的講解中,使學生認識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即每個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從而滲透“交集”的思想。

  3.在解不等式組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解題的直觀性和簡潔性的數(shù)學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會用數(shù)軸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集 的情況。難點 :1.弄清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之間的關系。2.靈活運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入課題

  學生活動:請學生觀看購物街轉轉盤游戲.(在看之前先讓學生看一看游戲規(guī)則:轉輪上平均分布著5、10、15一直到100共20個數(shù)字。每位選手最多有兩次機會。選手轉動轉輪的數(shù)字之和,最大且不超過100者為勝出,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品。選手每次必須把轉輪轉動1圈才有效.)

  設第三位選手第二次轉的數(shù)字為x,他要勝出應滿足什么條件? 預設學生

  1x?10?75,預設學生2

  x?10?教師提出問題:這兩個條件只需滿足一個還是缺一不可?

  預設學生:同時具備??x?10?75

  x?10?100?教師活動:

  1、講解聯(lián)立符號的作用,并引入課題.2、給出定義:由幾個含有同一未知數(shù)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組成的一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設計意圖】從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入手.問題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性和探究性,目的是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教師的引導下,將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從而引出本課題.學生活動

  用心找一找:下列不等式組中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3?x?4?2x?x?2?1?2y?7?6?x?2?2a?7?1?(1)?(2)?(3)?1(4)?(5)??5x?3?4x?1 3x?3?1x?33a?3?0?1????7?2x?6?3x??x?預設學生1:(2)(3)(4)(5)預設學生2:(2)(4)(5)預設學生3:(2)(4)

  【設計意圖】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明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定義.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幾個含有同一個未知數(shù)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

  二、探索過程

  問題一:??x?10?75這兩個不等式的解分別是什么呢?

  x?10?100??x?65 ?x?90?問題二:怎么表示不等式組的解呢?

  什么是不等式組的解呢?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探討,讓學生在解不等式的過程中得出不等式組的解法和不等式組的解的表示方法.文字語言:大于65小于或等于90的數(shù).圖形語言: O***0

  數(shù)學式子:65<x≤90 學生活動:探究不等式組的解

  問題:求下列不等式組的解,并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1)??x?3?x?2?x?3?x?3(2)?(3)?(4)? ?x?7?x??5?x?5?x?7學生預設1:通過數(shù)軸,能求出不等式組的解

  學生預設2:找不出其中的規(guī)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數(shù)軸尋找不等式組的解,并表示出來,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善于現(xiàn)問題、總結規(guī)律的能力

  三、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學生活動:1.寫出下列不等式組的解

  (1)不等式組??x??5的解在數(shù)軸上表示為____________則不等式組的解為 x??2??x??5的解在數(shù)軸上表示為_______________則不等式組的解?x??2(2)不等式組?為

  (3)不等式組??x??1的解為 x?2??x??1的解為 x?2?(4)不等式組 ?2.選擇題:(1)不等式組??x?2的解是()x?2??2 ?2 C.無解 ?2(2)不等式組??x??2的負整數(shù)解是()x??3?A.–2,0,-1 B.-2 C.–2,-1 D.不能確定

  【設計意圖】讓學生及時鞏固,準確找出不等式組的解,在找不等式組的解的過程中引入整數(shù)解.四、合作小結,課外探索 學生活動:

  1每位同學寫一個以x為未知數(shù)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2、同桌的兩個不等式組在一起叫做什么?三位同學的不等式組在一起呢?

  3、每位同學把你所寫的不等式解出來;

  4、同桌所組成的不等式組的解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串,在生生、師生互動的情況下,復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定義和解.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五、布置作業(yè)

  3個小組計劃在10天內生產500件產品(每天生產量相同),按原先的生產速度,不能完成任務;如果每個小組每天比原先多生產1件產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務.每個小組原先每天生產多少件產品?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有利于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能有效地復習鞏固本堂課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板書設計】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x?10?75??x?10?100?x?65 文字語言:大于??x?9065小于或等于90的數(shù).圖形語言: O***0數(shù)學式子:65<x≤90

  求下列不等式組的解,并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1)??x?3?x?7(2)??x?2?x?3?x??5(3)??x?5(4)規(guī)律:大大取大,小小取;

  大小小大中間找

  大大小小為

初中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會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通過實例進一步加深對反比例函數(shù)的認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反比例函數(shù)的意義,理解比例系數(shù)的具體的意義.

  3.會通過已知自變量的值求相應的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運用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求相應自變量的值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重點: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難點:例3要用科學知識,又要用不等式的知識,學生不易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反比例函數(shù)的定義: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錯‖3‖)

  (1)一矩形的面積為20cm2,相鄰的兩條邊長分別為x(cm)和y(cm),變量y是變量x的反比例函數(shù).(2)圓的面積公式s??r2中,s與r成正比例.(3)矩形的長為a,寬為b,周長為C,當C為常量時,a是b的反比例函數(shù).方形的邊長為x,高為y,當其體積V為常量時,y是x的反比例函數(shù).(4)一個正四棱柱的底面正

  定時,商和除數(shù)成反比例.(5)當被除數(shù)(不為零)一

  (6)計劃修建鐵路1200km,則鋪軌天數(shù)y(d)是每日鋪軌量x(km/d)的反比例函數(shù).

  2、思考:如何確定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數(shù),比例系數(shù)是3,則函數(shù)解析式是_______

  (2)當m為何值時,函數(shù)4是反比例函數(shù),并求出其函數(shù)解析式.y?2m?2關鍵是確定比例系數(shù)!x

  二.新課

  1.例2:已知變量y與x成反比例,且當x=2時y=9,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shù)解析式和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小結:要確定一個反比例函數(shù)y?k的解析式,只需求出比例系數(shù)k。如果已知一對自變量與函數(shù)的對應值,x

  3時,y=2,求這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和自變量的取值范圍。4就可以先求出比例系數(shù),然后寫出所要求的反比例函數(shù)。2.練習:已知y是關于x的反比例函數(shù),當x=?

  3.說一說它們的求法:

  (1)已知變量y與x-5成反比例,且當x=2時y=9,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shù)解析式.

  (2)已知變量y-1與x成反比例,且當x=2時y=9,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shù)解析式.

  4.例3、設汽車前燈電路上的電壓保持不變,選用燈泡的電阻為R(Ω),通過電流的強度為I(A)。

 。1)已知一個汽車前燈的電阻為30Ω,通過的電流為0.40A,求I關于R的函數(shù)解析式,并說明比例系數(shù)的實際意義。

 。2)如果接上新燈泡的電阻大于30Ω,那么與原來的'相比,汽車前燈的亮度將發(fā)生什么變化?

  在例3的教學中可作如下啟發(fā):

 。1)電流、電阻、電壓之間有何關系?

  (2)在電壓U保持不變的前提下,電流強度I與電阻R成哪種函數(shù)關系?

  (3)前燈的亮度取決于哪個變量的大?如何決定?

  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后師生一起點評。

  三.鞏固練習:

  1.當質量一定時,二氧化碳的體積V與密度p成反比例。且V=5m3時,p=1.98kg/m3

 。1)求p與V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指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求V=9m3時,二氧化碳的密度。

  四.拓展:

  1.已知y與z成正比例,z與x成反比例,當x=-4時,z=3,y=-4.求:

  (1)Y關于x的函數(shù)解析式;

  (2)當z=-1時,x,y的值.

  2.已知y?y1?y2,y1與x成正例,y2與x成反比例,并且x?2與x?3時,y的

  值都等于10,求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五.交流反思

  求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一般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在已知條件中明確告知變量之間成反比例函數(shù)關系,如例2;另一種是變量之間的關系由已學的數(shù)量關系直接給出,如例3中的I?

  六、布置作業(yè):P4B組

  教學后記:

  U由歐姆定律得到。R

【初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數(shù)學教案11-15

初中數(shù)學教案08-12

【精】初中數(shù)學教案01-12

初中數(shù)學教案【熱門】01-12

初中數(shù)學教案【推薦】01-12

初中數(shù)學教案【薦】01-12

【推薦】初中數(shù)學教案01-26

初中數(shù)學教案模板09-29

初中數(shù)學教案精品01-13

[優(yōu)選]初中數(shù)學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