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復雜性科學與復雜性經濟學
復雜性科學的興起表明了科學正處于一個轉折點——那就是復雜性科學的興起(成思危,1999),是人類歷史上又一次科學范式的大變革。如果說相對論排除了絕對空間和時間的幻覺,量子力學排除了可控測量過程的牛頓迷夢,那么,作為復雜性科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的混沌論則排除了拉普拉斯決定論的可預見性的狂想(格萊克,1990)。而主流經濟學的發(fā)展歷史表明,自然科學每一次理論與方法的重大變革,都成為經濟學創(chuàng)造思維的源泉(張永安、汪應洛,1997)。因此,復雜性科學的興起必然會對經濟學的發(fā)展帶來深遠的影響。本文擬就復雜性科學與經濟學展開一些討論。
二、復雜性概念
苗東升(2000)認為,從科學方法論角度看,復雜性應是復雜性科學的首要概念,需要給出它的科學定義。按照傳統(tǒng)的理解,簡單與復雜是相對的。一個事物在未被認識以前是復雜的,一旦被認識了就簡單了。復雜性研究的提出最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明確提出建立復雜性科學也有10多年,但復雜性究竟是什么,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不同的學者基于不同的學科背景和研究對象,給出不同的復雜性定義。據郝柏林(1999)介紹,麻省理工學院的Seth Lloyd編輯了一份清單,至少有31種不同的復雜性的定義。也許根本不存在統(tǒng)一的復雜性定義,至少目前不必追求這種統(tǒng)一定義,多樣性、差異性是復雜性固有的內涵,只接受一種意義下的復雜性,就否定了復雜性本身(苗東升,2000)。
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復雜性:
(1)表現出復雜性的復雜系統(tǒng)一般是有大量的、不同的、相互作用的單元構成的網絡。每一單元都會受到其他單元變化的影響,并會引起其他單元的變化。
(2)各單元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非線性的。系統(tǒng)的整體不再為部分之和,部分與整體之間不只是現象上的因果關系,而是“一只活雞被分成兩半就不再是活雞的兩半”的關系。復雜系統(tǒng)的過程具有不可逆性。系統(tǒng)對初值具有很強的敏感性。
(3)復雜性是系統(tǒng)的某種動態(tài)行為,往往伴隨漲落。復雜性表現在系統(tǒng)是動態(tài)的、開放的、遠離平衡的;系統(tǒng)是自組織的,具有一定的自組織核心。而且復雜性也意味著系統(tǒng)處于發(fā)展變化之中并能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并對其層次結構與功能結構進行重組與完善;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系,能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不斷地適應環(huán)境的方向發(fā)展變化。
(4)復雜蘊涵著復雜多樣和層次結構。系統(tǒng)具有多層次、多功能的結構。每一層次均構筑其上一層次的單元,同時也有助于系統(tǒng)某——功能的實現。在系統(tǒng)變化無常的活動背后,呈現出某種捉摸不定的秩序。應當承認區(qū)分不同層次上的復雜性。復雜性科學試圖探索掌握不同層次的復雜系統(tǒng)活動背后的東西。
(5)復雜性是系統(tǒng)、組織的內在屬性而不是個體、單元固有的屬性。它來自復雜系統(tǒng)內各個部分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產生的自組織和適應能力。復雜性表現在系統(tǒng)的狀態(tài)能被“看到”,也可以理解,但卻無法把各要素或單元間的復雜而非簡單的相互作用進行一一的還原。在經濟系統(tǒng)中尤其如此。經濟組織在更多情況下表現為一種自我構造。如從企業(yè)的行為,我們推不出它的成員的行為;了解企業(yè)每一個成員的行為也推不出企業(yè)的表現。
復雜性的本質、內涵要求我們不能把復雜性全部歸結為認識過程的不充分性。我們必須承認存在客觀的復雜性,真正的復雜性應當是具備自身特有的規(guī)定性,即使一個復雜問題已被人們認識、找到了解決方法,但它依然是復雜的。也就是說,復雜性是客觀世界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屬性,不會因為科學的發(fā)達而消失(苗東升,2000)。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復雜性問題進行簡化的時候必須遵循這樣的路線:必須在保留系統(tǒng)產生復雜性之根源前提下進行簡化。這同經典科學在面對復雜現象時總是設法把復雜性簡化掉,即把復雜性當作簡單性處理是明顯不同的。復雜性研究的方法論原則是把復雜性當作復雜性進行處理。
三、復雜性科學與復雜性經濟學
主流經濟學的發(fā)展從亞當·斯密算起,已歷經200多年,其間雖有李嘉圖、穆勒、馬歇爾、凱恩斯等數次革命,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牛頓經典科學思想在經濟學上的移植和應用。他們對于經濟現象都習慣地從單一的因果角度對復雜的世界做還原論和確定論的思考,以為經濟本質上是一個以線性關系為基本特征的、經濟的對象世界是一個滿足線性疊加的世界,那里沒有間斷、混沌,更沒有突變和分叉。他們用最優(yōu)化、均衡、理性、穩(wěn)定等概念來解釋、分析、預測經濟領域的各種現象。其相應的經濟模型是線性(或對數線性)方程加上隨機項。很明顯,這種理論、方法是一定條件下經濟系統(tǒng)的良好近似,也取得了不少成功。
而在實際經濟活動中,一方面經濟活動要素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經濟現象常常表現出隨機性、不確定性;而另一方面,經濟問題處理的是人的問題,進一步是人的集合,不是單個的人的問題。作為市場主體的人,是有血有肉的“現實人”、“社會的人”,是有思想、欲望、情感、意志等的。與自然的發(fā)生不同,人的活動更多的不是“發(fā)生”,而是“行為”,即人的意識的外在表現(劉懷德,2001)。因此,經濟的真實過程和現象往往是非線性、不可逆演化、遠離均衡等,如宏觀經濟變量的不規(guī)則漲落、股價的大幅波動以及某些經濟時間序列的高度自相關性等。但傳統(tǒng)經濟學受到牛頓力學的局限,對于這些無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即使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新古典經濟學也是如此。如借助數學的集合論和拓樸學方法,以阿羅—德布魯(Arrow - Debreu)模型為代表的公理化體系建立起來的微觀經濟學的完美數學結構與經濟實際也依然缺少聯系。在該理論中,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無逆向選擇、沒有交易成本、沒有組織問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廠商和消費者通過價格體系的自發(fā)調節(jié)實現均衡。這雖符合邏輯美學上的評判標準,但只要看一看周圍的世界,我們就知道它所說的并不真實。
作為以解釋、分析、預測經濟現象為己任的經濟學家們當然不會忽視這些缺陷的存在,他們必然會努力尋找新的方法、理論以更新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理論方法的更新過程中,從不拒絕從自然科學中汲取“有效成分”(張永安、汪應洛,1997)。經濟學家們必然會去關注并吸納同時代自然科學理論和科學方法的最新成就,應用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研究工具去研究經濟現象。給自然科學帶來巨大科學范式轉變的復雜性科學一出現就引起了經濟學家的高度重視,經濟學家當然不會
放棄這一發(fā)展和更新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的契機,將復雜性科學理論引入經濟學,給經濟學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自從普里高津證明了經濟系統(tǒng)是一個耗散結構,也遵從負熵定律以來,經濟學家就開始尋找能夠真實描述系統(tǒng)演化形態(tài)和處理不確定性因素的基本方程(傅琳,1992)。人們在研究中發(fā)現,經濟系統(tǒng)作為一個不斷演化的系統(tǒng),本質上是一個復雜的非線性系統(tǒng)(朱宏雄、張立洪,1993;戴國強、徐龍柄、陸蓉,1999;劉洪,2000)。因此,運用復雜性科學的理論、方法對經濟進行研究是必要的、可能的。如在1980年,美國經濟學家司徒澤(Michael J.Stutzer)首先將混沌理論應用于經濟學,在哈維爾模經濟增長方程中揭示了混沌現象,發(fā)表了題為“一個宏觀模型中的混沌動力學和分叉”的論文;經濟學家德依(Day,R)1982年和1983年分別發(fā)表了題為“非規(guī)則增長周期”和“經典增長中顯現的混沌”的論文則完成了復雜性經濟學理論上、試驗上的突破,從而使復雜性經濟學開始步入主流經濟學的陣地。
我們將這種經濟學與復雜性科學相結合的經濟學稱之為復雜性經濟學。復雜性經濟學是在經濟理論的指導下,運用復雜性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和揭示復雜經濟系統(tǒng)規(guī)律的一門經濟學分支。復雜性經濟學旨在揭示經濟系統(tǒng)中復雜現象的產生、演化和發(fā)展規(guī)律,以指導經濟實踐。復雜性經濟學已不再把經濟現象看成是市場穩(wěn)定和供求均衡的結果,而將經濟現象看成是由許多相互作用的個體在不穩(wěn)定的狀況下保持不斷調整關系的結果。每個個體都會根據它對未來的預測及其他個體的反應來采取行動,并且在不斷地學習和適應。由此會突現出新的經濟結構和模式,而組成經濟的結構、行為及技術等因素也會不斷地形成和重組。與過去的傳統(tǒng)經濟學強調的“穩(wěn)定”、“均衡”、“合理性行為”不同的是復雜性經濟學要強調的是“不穩(wěn)定性”、“結構變化”、“時空尺度”等。當然,穩(wěn)定、均衡、合理性等也應給予適當考慮。正如相對論、量子力學對于經典力學一樣,復雜性經濟學并不否認傳統(tǒng)經濟學,而是普適性更高的研究經濟現象的理論和方法。
作為復雜性科學研究原則的反映、結合我們對于復雜性的理解及復雜性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成思危,1999),我們認為復雜性經濟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定性判斷與定量相結合。通過定性判斷建立經濟系統(tǒng)總體及各子系統(tǒng)的概念模型,并盡可能將它們轉化為數學模型,經求解或模擬后得出定量的結論,再對這些結論進行定性歸納,以取得認識上的飛躍,形成解決經濟問題的建議。
2.局部描述與整體描述相結合。整體是由局部構成的,整體統(tǒng)攝局部,局部支撐整體,局部行為受整體的約束、支配。因此,描述經濟系統(tǒng)包括描述整體和描述局部兩方面,需要將二者結合起來。在經濟系統(tǒng)的整體觀對照下建立對局部的描述,綜合所有局部描述以建立關于經濟系統(tǒng)整體的描述。
3.微觀分析與宏觀綜合相結合。微觀分析的目的是了解經濟系統(tǒng)的組織單元及其層次結構,而宏觀綜合的目的則是了解經濟系統(tǒng)的功能及其形成過程。
4.還原論與整體論相結合。還原論強調從局部機制和微觀結構中尋求對宏觀現象的說明,例如用物理—化學規(guī)律來說明生物現象,這顯然是片面的。而整體論則強調系統(tǒng)內部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作用決定著系統(tǒng)的宏觀性質,但如果沒有對經濟系統(tǒng)局部機制和微觀結構的深刻了解,對宏觀經濟現象整體的把握也難以具體化。
5.確定性分析與不確定性分析相結合。系統(tǒng)的不確定性有很多種類,如隨機性、模糊性、信息不完全性、歧義性等。從牛頓以來,科學逐步發(fā)展了兩種并行的分析框架體系。一種是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確定性分析,另一種是由統(tǒng)計力學和量子力學發(fā)展起來的概率論分析。經濟學的發(fā)展也如此,要么是只使用確定性分析,要么是只使用概率論分析,沒有將二者很好地溝通起來。但在復雜性經濟學的研究中,應努力有意識地將確定論框架體系和概率論框架體系溝通起來,從這兩種分析體系根深蒂固的人為對立中解脫出來。
6.科學推理與哲學思辯相結合。經濟學是具有某種邏輯結構并經過一定實踐檢驗的概念系統(tǒng),經濟學家表述經濟學理論時總是力求達到符號化和形式化,使之成為嚴密的公理化體系,但是如同科學的發(fā)展一樣往往證明任何理論都不是天衣無縫的,總有一些“反!钡默F象和事件出現。這時就必須運用哲學思辯的力量,從個別和一般、必然性和偶然性等范疇以及對立統(tǒng)一、否定之否定等規(guī)律來加以解釋。
四、結束語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復雜的非線性世界。對自然、社會和經濟中的復雜性研究已成為人們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復雜性科學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貼近現實的、真實的世界,在傳統(tǒng)的思維和方法無能為力的地方,為人們建設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它表明了“穩(wěn)定、均衡、線性的模式”在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的世界中只能是一廂情愿的幻想。按照復雜性科學,經濟系統(tǒng)具有內在的不可預測性,它的行為與結果之間不再是單一的和線性的,而是耦合的與相互非線性作用的。復雜性科學的興起是科學范式的又一次大轉變,把復雜性科學引入經濟學產生的復雜性經濟學將突破經濟學原有的還原論的思維模式,為我們更貼近社會變化規(guī)律開辟了新的視野。我國經濟學界應關注復雜性經濟學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并努力應用復雜性科學的思想、理論、方法去研究經濟中的問題,并積極參與復雜性經濟學的發(fā)展、建設。
誠然,我們不能指望復雜性經濟學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不能對新的思路期望過高。實際上,復雜性科學本身還是一門正在發(fā)展的學科,距離成熟還有很大的歷程。但重要的是,它會給予我們啟示,改變我們的觀念,拓寬我們研究經濟的思路。
【復雜性科學與復雜性經濟學】相關文章:
虛擬企業(yè)的復雜性研究08-05
射頻波形生成和測量的復雜性08-06
35例復雜性肛瘺臨床診療分析08-05
論復雜性視閾中的高職院校教師團隊建設08-26
5-9歲兒童在不同復雜性任務上類比推理的發(fā)展特點08-26
簡化企業(yè)運營復雜性—— Oracle從自身發(fā)展提出企業(yè)E化三條秘訣08-05
復雜的心情句子02-15
復雜的心情作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