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是語文教學具有鮮明特色的個性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感情,讓學生與作者同喜同悲,教會學生敢愛敢恨,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沒有情感的課,肯定是死氣沉沉的。情感,讓語文教學充滿活力,它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某校曾組織觀看一部講述家庭親情的影片,老師感動得淚流滿面,學生則無動于衷,反以“一點都不刺激”為由大聲抗議。老師們在震怒之后陷入沉思:“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學生這么不容易被感動?為什么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如此缺乏發(fā)現(xiàn)生活美和自然美的能力?” 后來老師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個年輕人愛上了一個姑娘,想娶她為妻。姑娘說:“如果你要娶我,就帶著你母親的心來見我!蹦贻p人聽了,連忙去向他的母親要那顆心。母親二話沒說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給兒子。年輕人高興地捧著母親的心去了?墒牵飞喜恍⌒乃ち艘货。這時,那顆還滴著鮮血的心連忙問:“孩子,摔疼了嗎?”聽到這里全班一片寂靜。同學們在這一周的周記中都寫出了自己對母愛的感悟,其文章無不都表現(xiàn)了對母愛的理解和感動。
聽完此故事,我個人認為:情感教育的缺位,直接導致學生缺乏對感動的體悟,缺乏起碼的情感。忽視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教學需要情感出,學生呼喚情感來。為適應面臨的國際性競爭與挑戰(zhàn),我們的教育必須盡快走出歷史局限的誤區(qū),確立情感培養(yǎng)目標,實施情感教育。
語文教學過程,既是一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認知過程,又是一個“陶冶學生情操,引導學生走向正途”的情感過程。情感在從認識到形成能力、習慣的轉(zhuǎn)化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像催化劑,又像中藥的“藥引”.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眲e林斯基說:“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語文教學亦是如此?梢,在一個的成長過程中,情感對人們的行為的養(yǎng)成是起著巨大的作用的。一名學生如果自身修養(yǎng)差、不熱愛祖國、不關(guān)心他人,即使他的學習成績很好,當他步入社會之后,其發(fā)展也是非常令人擔憂,甚至是可怕至極的。所以,語文教學要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就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一、認識情感與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對于客觀現(xiàn)實的態(tài)度的體驗。情感是由客觀事物是否滿足個體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它反映了客觀事物與個體需要之間的關(guān)系。它是人們學習和工作的動力。它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調(diào)節(jié)支配作用。一個人對事業(yè)充滿著熱情、熱愛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他就會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就能做出成績來。所謂情感教育,是一個與認識教育相對應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為人的發(fā)展的重要領(lǐng)域之一,對其施以教育的力量,F(xiàn)代教學論認為:“情感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它更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翻開語文教材,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質(zhì)兼優(yōu)的名家名篇中充溢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大自然、對同志親友的深摯情意,字里行間洋溢著或優(yōu)美典雅,或清麗委婉,或崇高悲壯的美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僅僅傳授語文知識,而必須同時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梢赃@樣說,情感信息的傳遞,在語文教學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即使在讓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基礎(chǔ)知識的過程中,也應伴隨著種種情感活動,感之愈深,知之愈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家長教育學》),只有在肥田沃土上,才能結(jié)出豐碩的成果。
二、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
從語文科的性質(zhì)來看,它具有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它反映著政治傾向與感情色彩,當學生接觸課文時,接受的不僅僅是文章的形式,同時也接受它的內(nèi)容——觀點和情感”.可見課文是內(nèi)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體。而選入語文課本的文章,大多是文質(zhì)兼優(yōu)的佳作,不僅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而且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可以說:語文教材提供的是豐富飽滿,異彩紛呈的情感海洋,為語文教師實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要努力運用語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摯情感,扣擊學生的心弦,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性格。另外,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來看,學生也有豐富的情感,復雜的內(nèi)心,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理”而忽視“情”的作用,是達不到教學目的的,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理”只有通過“情”的心靈內(nèi)化,才能轉(zhuǎn)化為符合規(guī)范的思想和行為,單純的說教勢必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逆反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尋找學生情感的突破口,以情感去感化學生,使課文更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那么,什么是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呢?首先,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是語文情感教育的前提。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意義,并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語文教師熱情生動的講解,使學生對語文教學內(nèi)容本身產(chǎn)生濃烈的興趣,進而迸發(fā)學習語文的熱情。 其次,理智感、審美情感和道德情操是語文情感教育的三大支柱,F(xiàn)行的中學語文教材“文質(zhì)兼美”,形神俱佳,貯藏著大量的情感因素,這為語文教師進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生動而形象的講解,把文章中這些優(yōu)美的感情移植到學生的心靈中去,使之產(chǎn)生共鳴,心靈得到凈化和升華,從而使道德情操變得高尚,審美趣味得到提高。
三、如何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情感教育。
1、以文本導情
梁啟超曾說:“用情感激發(fā)人,好像磁力吸鐵一樣,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鐵,絲毫不得躲閃。所以情感這東西,可以說是人類一切的原動力! 情感總是由一定的客觀事物引起的。語文課本中,情景交融的詩歌,富有詩意的散文,引人入勝的小說,催人淚下的戲劇文學,占相當比例,都蘊含著濃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都有助于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古人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因此,在導入課文時,精心設計導語,把學生領(lǐng)入作品的情景中,有位老師在教學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一文時,曾用這樣的導語: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曾寫過贊美母親的名詩佳篇,唐代詩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頌揚母親的詩篇,情摯意濃,膾炙人口,歷經(jīng)傳誦。同樣,人門也經(jīng)常把祖國、黃河比作“母親”.母愛歷來被公認為是世上最無私,最神圣的愛。下面我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馬上請幾位同學分別用一分鐘時間敘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母愛。寥寥數(shù)語,啟發(fā)學生對母愛的思考,無疑如投石擊水,從感情上激發(fā)了學生感悟課文情感的興趣和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注重挖掘出課本中極富感情的內(nèi)容,經(jīng)探析、理解、品味、鑒賞的思維過程,感染學生心靈,陶冶學生的性情。教師的這種引導學生對課文思想內(nèi)容深刻挖掘,不必面面俱到,但求深而有得。同時要讓學生收集一些作家的個人經(jīng)歷,讓學生了解他們的艱辛與勤奮,刻苦與睿智,從而激勵自己前進,還應對作品的背景作適當?shù)慕榻B,并結(jié)合現(xiàn)實進行點撥,盡量讓文章中的人活起來,直接和學生對話,和學生的心靈對話。好的作品是作者用心血和人生經(jīng)歷澆灌出來的。有了這樣的認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信念就不僅僅是掌握了一門工具,而是已超過了語文本身學科而成為一門極富感染力的綜合教育。
2、以誦讀悟情
郭沫若在《文藝論集》中描述道:“立在海邊,聽著一種轟轟烈烈的怒濤卷起吼來的時候,我們不禁要血跳腕鳴,我們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種勇于進取的氣象!甭牴(jié)奏有力的濤聲,能引發(fā)人的情思,學生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讀,自然能引起審美情感。詩歌、散文的精彩片斷和神韻會通過朗讀這個媒體,變成一種時空藝術(shù),使學生忘卻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當然,有表情地朗讀,要求語文教師有較高的藝術(shù)功底,有真情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學生的感情漣滿,形成“物我同一情融融”的意境,產(chǎn)生求知的渴望。 國學大師梁實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誦》一文中說:詩不僅供閱讀,還要發(fā)出聲音來吟,而且要拉長聲音來吟,這樣才能陶冶性情。吟也就是朗誦。吟詠背誦,不但能博聞強記,積累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能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毛澤東喜愛韓愈詩文,一部《韓昌黎集》大部分能背誦,晚年堅持背誦李白、李賀、李商隱及辛棄疾的詩詞,正是在這吟詠之間,才涵養(yǎng)了他“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浩然之氣,F(xiàn)行語文課本中很多古今中外名篇,其深蘊的意味不借助于誦讀則體會不出的,還有一些課文所滲透的謙和、友愛、愛自然、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勞動等強烈而真摯的感情無一不是通過鏗鏘有力的語言、節(jié)奏和諧的韻律表達出來的。對此教師可通過范讀或指導學生誦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意境,讀出感情,讀出美感,讀出“弦外之音”等,變無聲的文字為有聲有情的語言,這樣更能使學生受到強烈的藝術(shù)熏陶,很快的進入審美的情感之中。
3、以藝術(shù)染情
語言和藝術(shù)是同源的,將藝術(shù)中那些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拿過來,以用于教學,是大有裨益的。用圖畫再現(xiàn)課文內(nèi)容;用音樂渲染與課文相似的氛圍,幫助學生想像課文描寫的畫面;用戲劇的形式讓學生擔當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更深切地理解課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語言和行為。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課后,可讓寫小劇本:假如菲利普一家人旅游回來后,在家門口發(fā)現(xiàn)一個貌似于勒的人,此時,又會發(fā)生什么?通過這種讓學生自寫自導自演,能夠讓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那種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該課的情感目標就在學生的表演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內(nèi)心的愛憎情感表達也就油然而生了。
4、以體語示情
語文教師的手勢、表情及走動等能傳遞管理信息,是課堂上師生相互感知到的各種意識信號。語文教師的手勢具有狀物、言志、傳情的特殊本領(lǐng),當它被“引進”語文課堂領(lǐng)域后,就成為輔助課堂管理的非語言的外部表現(xiàn)形式,可以對學生作意識上的導向,可以把課文的表現(xiàn)意圖和學生的接受意向牽引到一起,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空中按照自己所啟示的思路去領(lǐng)悟,去融會貫通,并有所發(fā)現(xiàn)。臉面是心靈之鏡。語文教師的面部表情也有一定的潛在調(diào)控作用,表現(xiàn)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期待;表示滿意的微笑和贊許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熱誠和喜愛,可以收到移情傳神之功效。眼睛是心靈之窗,課堂上,教師要用期待的目光,盡可能地去平視和環(huán)顧大多數(shù),不應老是兩手著案,貓著腰,視線緊盯著課本或前幾排學生,其余則視而不見;也不應站在講臺的一側(cè)而使視野顧此失彼。教師不論實施哪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不時地環(huán)視前后左右,特別是后排的左右兩角,要給予滿腔熱忱的關(guān)注。教師的視野所及,以目傳神,促進學生專心聽講,偶爾有個別學生面朝窗口,思想“開小差”,教師可運用目光注視的辦法,通過目光把教師想要表達的愿望、態(tài)度、思想感情和言語迅速地傳送給學生。淡漠、嚴厲、責備的目光使學生觸目知錯,立即醒悟;熱情、慈祥、贊許的目光使學生觸目會意,精神振奮。語文教師的站態(tài),與學生的空間距離和行間巡視等體態(tài)活動,也具有吸引學生注意力,組織教學的作用
語文教學會給學生情感美的滋養(yǎng),也會給學生藝術(shù)美的熏陶,它完全應該是開放的、互動的、詩意的。一朵具體的花,遠比關(guān)于她的一千種描述包含著更多的真理,情融融,意切切,方能在語文世界里為學生撐起一片朗朗的天。當然,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方法、途徑還很多, 正所謂“聽唱新翻楊柳枝,更吟別韻桃李詞。踏歌不盡心頭語,前路再和千首詩”,熱愛我們語文教學,在語文課程改革試驗中,去關(guān)注語文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思索與感動,才會讓我們的語文真正成為廣大學生的一種期待。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相關(guān)文章: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8-03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與情感滲透08-17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7-20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8-01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8-24
淺談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08-13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8-07
淺談寫字教學中的情感品德教育08-17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