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指導學生觀察四重奏
[作者] 楊益民
[內(nèi)容]
(山西臨汾一中 楊益民)
觀察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據(jù)視覺心理學的研究,一個正常人從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有90%以上是從視覺通道輸入的。而文章是社會生活在作者頭腦中反映的產(chǎn)物,由此可見,觀察對于寫作有著多么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呢?
一、明確認識
觀察對于寫作及整個語文學習是至關(guān)重要的方法。但是,如何使學生也認識到這一點,卻又是教師的一個重要責任。所以,教師必須高度重視,作為專題講解并反復強調(diào)。
在講解中要引經(jīng)據(jù)典,以開啟學生心扉,提高認識。例如達爾文的話:“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中人之上。”魯迅也說:“如要寫作,第一須觀察!边@些論述從不同的角度指出了觀察的重要性,會給學生以深刻的啟迪。
一般來講,觀察對于寫記敘文、說明文的作用,學生了解的比較清楚。而對議論文的作用就不然了。因而,要向?qū)W生強調(diào)指出,寫議論文自然離不開學習理論知識,但觀察仍是基礎。因為只有深入生活,掌握豐富的寫作材料,才有可能提煉出有針對性的論點和有說服力的論據(jù)。毛澤東寫《湖南農(nóng)民運動的考察報告》,深入農(nóng)村一個多月;恩格斯為寫《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花21個月時間深入工人之中,并將此書副標題命為“根據(jù)親身觀察和可靠材料”。這些都是典型實例。中學語文教材也不乏其例!墩f小》《當說必說》《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錯字小議》等,許多議論文,可以說都是深入觀察的結(jié)晶。
二、把握要領
學生認識到了觀察的作用和意義,就會激起觀察的熱情和興趣。而此時,教師指導學生把握觀察的要領就顯得尤為重要。要領如下:
1.觀察必須與思考共存。觀察不是一般地看一看,而是要有目的地科學地看。既要仔細看又要用心想。沒有思考的觀察是盲目的、缺少靈魂的。可以說,思考是觀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且是一個更為重要的部分。茅盾由白楊而想到北方的抗日軍民;楊朔由茶花而看到新中國,這些都是很好的說明。
2.觀察要抓事物的特征。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任何一種事物都具有不同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大千世界品類繁多,雖各有所屬,卻不盡相同。觀察就是要抓住這些不同。比如同樣是雨,春雨、秋雨、夏雨形態(tài)各異,大雨、小雨、雷雨情狀不同。同樣是人,男女老幼各有特色,三教九流互不雷同。這樣的例子在課本中俯拾即是。同是女人,豆腐西施、祥林嫂、黃淑英等等從外到內(nèi)差異都是極大的。因而,觀察時就必須把握觀察對象內(nèi)、外、動、靜、遠、近、高、低等各種情態(tài),從而寫出客觀、具體、逼真、形象的事物。
3.觀察要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觀察最可貴的是發(fā)人之所未發(fā),見人之所未見,從人們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事物中發(fā)掘出新鮮的東西來。如果觀察只停留在回憶、驗證前人的看法上那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將這樣的內(nèi)容寫進文章也只能是拾人牙慧、難出窠臼。因而,獨到的發(fā)現(xiàn)是觀察的最大任務!翱鬃拥翘┥蕉√煜隆,蘇軾登廬山則“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他們都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故而能給人以深刻的啟迪,能夠流傳千秋。19世紀英國畫家透納第一次將倫敦的霧畫成紅的,引起了人們的驚訝。人們是用習慣的眼光看霧的顏色的。而透納卻跳出習慣的套子,敏銳地發(fā)現(xiàn)因為曼徹斯特林立的煙囪噴出大量有火星的煤煙與其相映照的緣故,使倫敦的霧不是一般的灰色,而是獨特的紅色,這一發(fā)現(xiàn)改變了人們對倫敦霧的傳統(tǒng)看法。這就是發(fā)現(xiàn)的意義。
因而,應指導學生、鼓勵學生去發(fā)現(xiàn)。
三、授之以漁
正確的方法會使學生觀察的行為更加明確具體,更加容易把握,更加積極主動,從而也更加有效。
1.無意觀察與有意觀察。
所謂無意觀察是指沒有明確目的只從興趣出發(fā)隨時隨地進行觀察的一種方法,它也叫隨意觀察。這是積累知識和素材的重要方法。清人魏禧對這種方法的作用進行了很好的概括:“比之富人之積材,金玉布帛竹頭木屑糞土之屬,無不預貯,初不必用之,面當其必需,則糞土之用,有時與金石同功。”因此,教師必須指導學生,讓其“留心各樣的事情”。
有意觀察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有目的地選擇某一對象進行觀察的方法。這種方法目的明確,針對性強,有明顯的功利色彩。因而在觀察時必須專心耐心。《我的父親》《我最尊敬的老師》《我的同桌》《記一個熱情的售貨員》《校園晨曲》《我們的教學樓》之類的命題,都需要進行有意觀察,否則便難成佳作。
2.整體觀察與細節(jié)觀察。
整體觀察即對事物的各個方面逐個進行觀察,從而全面了解觀察對象。它包括:過程觀察,即對事物各個階段的發(fā)展變化、前因后果進行觀察。例如《景泰藍的制作》《蟬》就是如此。聯(lián)系觀察,即觀察此事物與彼事物的聯(lián)系。例如1990年全國高考題,要求以圓的想象物為描寫重點,同時又要有陪襯物,完成此文就必須注意其相互聯(lián)系。
細節(jié)觀察就是對事物某一點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以求對事物透徹的了解。因而必須選取那些能代表整體、揭示本質(zhì)的典型細節(jié)進行觀察。例如祥林嫂的眼睛,《背影》中“父親”的背影、葛朗臺臨死時抓鍍金十字架的動作等等,都是范例,要引導學生認真體會揣摩。并可布置《老師的眼睛》《媽媽的微笑》《好動的他》之類的題目進行訓練,使學生明白“管中窺豹”、“一葉知秋”的道理。
3.比較觀察與層次觀察。
比較觀察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較,發(fā)現(xiàn)其同異之處,從而更準確地把握其特征。這是一種由此及彼的觀察方式。它包括同中求異——從相同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點;異中求同——從表面上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其內(nèi)在聯(lián)系。比較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因而,教師應把比較觀察作為重點加以介紹。比如,同樣寫老師,《我的老師們》則既要把握同中之異,更要揭示異中之同,以表現(xiàn)教師的精神品質(zhì);而《我的嚴師》《我的恩師》之類的題目,就主要在于同中求異,突出“這一個”的特點。
層次觀察即由表及里的觀察方法。對人則是由外貌到性格,對物則是由形式到內(nèi)容。對于學生來說觀察人更重要些,所以必須使學生明白人的外部特征需要以內(nèi)在特征為依據(jù),用來說明個性;內(nèi)在特征需要通過外在特征來顯露,用以表現(xiàn)個性。不能說明個性的外部特征,即使再具體生動也無多大意義,而沒有外在表現(xiàn)的內(nèi)心刻畫,則會使人感到不著邊際。部之,要使學生明白寫人必須內(nèi)外結(jié)合,進行深入細致地觀察,才能寫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加強訓練
觀察能力要在實踐中,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才能逐漸地培養(yǎng)起來。訓練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教師是有心人就可以靈活地選用。以下簡述幾種,以期引玉。
1.結(jié)合課文培養(yǎng)觀察能力。很多課文都寫到山水草木日月風雨等自然景觀。這些都是學生常見的,但由于平時觀察不細,故而難以寫好。所以很有必要借教材這個范例,啟發(fā)學生觀察。學了《春》,可讓寫《秋》《夏》,學了《荷塘月色》,可讓寫《花壇月色》《荷塘秋色》,實踐證明,有激情、有實踐、有樣板,就能寫出佳作。
2.借助圖畫培養(yǎng)觀察能力。近年高考中考都出現(xiàn)過圖畫作文。這也是對觀察力的一種考查。圖畫比文字的閱讀難度更大,所以,應引起重視,多作訓練。例如:漫畫《打井》《豬八戒照鏡子》;油畫《蒙娜麗莎》《父親》;還有名人頭像等都是訓練的好材料。讓學生通過對畫面的觀察,用準確的語言描摹出來,是很好的方式。
3.利用靜物培養(yǎng)觀察能力。一件器物,一件工藝品,一個文具,都可以做為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教材,把它放在講臺集體觀察或者教師拿著在教室巡回讓學生瀏覽,然后,展開比賽,看誰寫得又快又準又全。這樣能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觀察的欲望。
4.通過人物培養(yǎng)觀察能力。教師、同學、父母等都是學生熟悉的人,因而也是訓練的材料和內(nèi)容。比如,讓學生寫出班上的一個同學,但不說姓名,文章在班上讀后讓大家猜是誰,進而評價得失并修改完善。這種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現(xiàn)的激情。
5.通過場面培養(yǎng)觀察能力。運動會、班會、討論會、升旗儀式、打飯情景等都可以激發(fā)起學生觀察的興趣。筆者曾以“校運會上”為總題,讓學生寫作,一個學生寫了以《搶拍的兩個鏡頭》為題的文章,其中寫了兩個人:一女生跑步時掉了一只鞋,便索性甩掉另一只,赤腳在滿是石子的跑道上向前沖:一男生在長跑中因體力不支而跌倒了,但他又頑強地爬起來,艱難地堅持到終點。作者將兩個鏡頭都叫作“拼搏”!由此可見,引導得法,自有佳作。
6.走向社會,走向自然。一個市場、一家商店、一座新的建筑、一個十字路口都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教材;春游、秋游、郊游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好機會。
7.命題啟發(fā)。命題的好處就在于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觀察對象。命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a.單一性題目,如《爸爸真兇》《調(diào)皮的小貓》等。b.比較性題目,如《我的兩個同學》《我的兩家鄰居》等。c.激情性題目,如《春雨》《第一場雪》等。d.假設性命題,如《如果我當了語文老師》《假如我是設計師》等。e.啟發(fā)性題目,如《暖瓶為什么保溫》《鉗子為什么比手的勁大》等。
8.命意限制。命意就是只要求一個中心意思或限定一個范圍。比如,要求學生寫一個農(nóng)貿(mào)市場、寫一個老教師、寫秋天或春天的景色等。命意比命題靈活性更大,學生也具有更廣闊的選擇余地。
9.寫觀察日記。這是積累材料、培養(yǎng)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梢髮W生一日一記或數(shù)日一記,教師定期檢查或小組、同學互相評閱。堅持下去,積腋成裘。
總之,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重要、復雜而又長期的工作,這四重奏也只是筆者的一點粗淺體會而已,至今也還未彈奏出和諧的旋律,今奉獻出來以就教于同仁,就教于方家。【指導學生觀察四重奏】相關(guān)文章:
談談如何指導學生學會觀察08-05
指導學生寫觀察作文一例08-07
在觀察中指導幼兒游戲08-19
軍訓的四重奏08-16
閱讀“四重奏”08-17
寫作指導——細致觀察、用心感受08-16
指導閱讀觀察激發(fā)寫作興趣08-18
淺談指導學生朗讀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