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懲罰 “ 無情 ” 卻 “ 有情 ”
如今,在班級管理中,針對學生的教育,面臨“獎”與“罰”的選擇時,大多數(shù)的教育者都會選擇“獎勵”,避免“懲罰”,杜絕“體罰”,學校和社會也是這樣大力倡導的 , 這無疑是正確的。然而,正如硬幣都有正反兩面一樣,這種教育是不完美的。我們的教育,在當今社會大力提倡“賞識”教育的同時,根據(jù)實際情況,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舉起“懲罰”的武器,不僅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懲罰是在學生犯了錯誤之后,通過類似視力矯正式的活動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問題并自覺改正,是一種善意的挫折,真誠的幫助。由此看來,我們不但不應該丟棄懲罰教育,而且要合理的運用它。這些看似無情的懲罰卻在本質里滲透著人本主義教育的精神實質。
什么是“懲罰”?“懲罰”是對不良行為的一種強制性糾正。在我們學校教育中,這既可以精神上的,也可以物質上和行為上。精神上表現(xiàn)為對犯錯的學生進行操行扣分或紀律處分。這種精神的懲罰能起著無形的教育效果。它是一種動態(tài)的教育措施。不僅對違紀的學生扣上緊箍咒,促使其錯誤的行為得到及時有效的糾正,否則,處分將進一步的升級,而如其表現(xiàn)好了,又可撤消其處分。使這些學生的靈魂受到一次凈化 , 這對抑制學生進一步走向違法犯罪道路 , 無疑是一種最有效的辦法 . 物質上的懲罰是最為直接有效的。如對學生破壞公物 , 浪費水資源 , 圖書損壞、偷竊、遺失等行為,處予合理的賠償或罰款。這些制度的制訂對學生產(chǎn)生束縛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往往過分迷信人是可以教育好的,而西方人卻崇尚人是可以束縛好。其實,我們都知道制度和法律的完善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與民主的重要標志。至于行為上的懲罰,人們往往把它等同于“體罰”,認為這是一種傷害學生自尊心,侮辱人格的行為,其實不然,這是一種誤解。在體育課上,對那些違反課堂紀律、未完成教學任務的學生,實施“教育懲罰”,如:罰跑、做引體向上、仰臥起坐。這既能起著教育作用,又鍛煉了學生身體,何樂而不為呢?在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對“行為上的教育懲罰”大有排斥之風。其實,教育懲罰與在高度發(fā)達、高度文明的社會依然需要法律法規(guī)的存在一樣有其生存的必要,只是要把握這種教育措施的一個度的問題。教育者只是一味地追求所謂的賞識教育,時間長了,學生也會煩,于是心中沒有了行為防線,更沒有一種責任意識。在他們心中,不知做錯了會有什么后果,得到什么懲罰,任其無拘無束地發(fā)展,必然導致最后的毀滅,此乃對賞識教育莫大的嘲諷。我們必須承認“教育不是萬能的”,而“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對那些犯嚴重錯誤,屢教不改,超出學校文明教育范圍的學生,學校將其開除,也未嘗不可,我們要正視個案存在的必然性。人們觀念在轉變更新,求學之路是艱辛的,并非人人都能成才,而在這條路被淘汰走向社會的人卻未必不會成才,只是社會大環(huán)境應提供適應其生存的條件。
由于各種原因,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老師越來越不敢批評學生了。事實上確有少數(shù)學生在受到懲罰后,離家出走甚至輕生,這樣的個案如果得不到家庭和社會的理解,越來越多的老師會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放棄批評的武器。但是,教育不能沒有“懲罰”,沒有批評和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評,那他在將來的社會里很難面對挫折與失敗。而人在一生中,肯定會遇到許多挫折與失敗。所以,我們應該讓學生知道:一個人,有了缺點或錯誤,就要勇敢、正確地去面對,接受應有的處罰和教育,從思想深處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與錯誤,進行反思和借鑒,以便今后可以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是一個人一生中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學不來的,只能自己積累。從而使我們真正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然而,另一方面,據(jù)媒體報道:在杭州出現(xiàn)了神秘的“西點男孩訓練中心”,該培訓中心的創(chuàng)辦者說,他們就是要通過“打”這種極端的暴力手段讓學生記住,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這種仿效“西點軍!钡那嗌倌昱嘤栔行,出乎意料受到眾多家長的追捧,他們不惜高價將其孩子送到這里,讓他們走上“磨難教育”的求學之路。這是教育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的典型表現(xiàn),充分表現(xiàn)出家長們對獨生子女教育的無奈,乃至無能。
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它離不開管束,它既不能光靠那些蒼白無力的說教,也不能異化為扭曲的暴力教育。作為教師,對于學生的缺點或錯誤如何進行批評、教育?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問題。一方面我們需要以極大的熱情真誠地去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并予以適度張揚,以此激勵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求真、向善、審美欲望。另一方面,合理的懲罰不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這種合理的懲罰,有助于形成學生堅強的性格,能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鍛煉學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養(yǎng)學生抵抗引誘和戰(zhàn)勝引誘的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學生抗挫折的能力。通過利用批評和懲罰的手段來達到警醒學生,避免再犯錯誤,幫助其克服缺點,改正過錯。正如捷克偉大的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所說: “ 犯了錯誤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但他們之所以受罰,并非因為他的犯了過錯 … ,而是為的要使他的不再犯 ” 。是的,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勵性質的批評,可以改變一個人,使他一生受益,將一個人引向成功;相反,一個傷人自尊心的、令人消沉的批評如譏諷、嘲笑,會讓一個人精神從此一蹶不振,失去前進和向上的動力,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確實,一個文化底蘊深厚,富有情趣和人文關懷的教師,在“傳道、受業(yè)、解惑”的過程中,能否做到嚴得讓人信服,寬得讓人佩服,罰得讓人舒服,此乃教書育人的一種高超的技巧和藝術,也是一種神化的境界。那些看似無情的教育懲罰,卻體現(xiàn)了真正的人文關懷,因為它孕育著一種新生活的開始。
【懲罰 “ 無情 ” 卻 “ 有情 ”】相關文章:
有情“投資”,無情“回報”08-15
道是無情卻有情作文02-05
關于地震作文:天災無情人有情01-15
語文教學案例:道是無情卻有情08-24
命運無情人有情----愛心捐款倡議書08-16
愛心捐款倡議書:命運無情人有情08-07
四川大地震作文-地震無情人有情08-17
歲月無情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