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魏書生“學法指導”
魏書生同志站在時代的高度,大膽改革,探索出一條基本適合我國國情的科學育人之路。他的教育思想是十分豐富的,最主要的表現(xiàn)在科學的方法、民主的觀念和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筆者在本文所要談及的只是魏書生老師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一部分,僅就“學法指導”談談自己的看法。
魏書生的“學法指導”整體結構主要是“一個學科,兩條原則,三大部分,九項措施”。
一、一個學科
一個學科,魏書生老師任教的是初中語文學科。然而他所教的這一學科并不是人們一般理解的初中語文,而是“大語文”。也就是說他語文教學的內容不受教材的限制,不受學科的限制;他語文教學的時間不受課堂45分鐘的限制;他語文教學的空間不受教室或校園的限制等等。
二、兩條原則
魏書生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的原則是多方面的,而我認為民主要的是如下兩條原則。
。ㄒ唬⿲嵤虑笫堑脑瓌t、魏書生要求學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知識占有的水平,然后根據(jù)自己的實際來確定自學內容。魏書生說: “我不要求學生的‘齊步走’,而要求他們‘各自為戰(zhàn)’”。
(二)循序漸進的原則。魏書生 從不要求學生在知識的占有和能力的發(fā)揮上“整齊劃一”,而是經(jīng)常鼓勵學生要“目有所得,循序漸進”。尤其是教育那些學習落后的學生,在與同學做橫向比較看不出成績時,要做自我縱向比較。“新我一定要戰(zhàn)勝舊我”,做經(jīng)常性的自我競賽,這樣久而久之,自我強化意識自然形成,自學能力也就不斷提高。
三、三大部分
魏書生常常把學生比喻成一輛汽車,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動力部分、能源部分和操作部分。
(-)動力部分、魏書生老師常常教育學生要有理想,為了實現(xiàn)理想要終生奮斗,用“理想”作為人生的動力。為了強化學生的動力,他主要采取了三項措施。
1.明確目標。魏書生教育學生要想實現(xiàn)理想就必須明確自己的目標。(1)終生的目標。你最崇拜的人是誰,要熟悉他的傳記,記住他的格 言,經(jīng)常用他來衡量自己。(2)現(xiàn)實的目標。在班級內選擇最切合實際的經(jīng)過努力后能夠追趕上的目標,寫上他的名字,時刻追趕他。(3)走出學科學習任務目標。要做到“定向、定時、定量”。
2.激發(fā)興趣。他千方百計地從不同角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魏書生把語文學科各項知識點的學習任務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分別承包給每個學生,如文字、詞匯、文學常識、 語法、修辭等等都落實在每個學生的身上,由這某一項的承包者為全班學生解答其承包項目中的知識內容,這樣全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項,都有給他人當老師的機會,同時又都是他人的學生、學生學習興趣極濃,又找到了自身的位置,明確了自身的價值,學習情緒日益高漲。
3.錘煉意志。魏書生針對初中學生意志薄弱的特點,經(jīng)常給學生們講以勤補拙的道理。他讓差生搜集達爾文、愛迪生等小時候智力不好,經(jīng)過努力后成為杰出人物的故事,把這些故事拿到“班會上”交流。 他給學生講埃及雙目失明的塔哈· 侯賽因,講法國自幼沒有雙臂的畫家戴尼斯,講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 ·凱勒等事例來激勵學生。更主要的是經(jīng)全班學生討論后規(guī)定每天要做的事必做。如規(guī)定每天每人寫日記一篇,學習筆記300字,左手小揩50字,健身長跑5000米,仰臥起坐或俯臥撐100個等等,要求人人做到,天天如此,用這些方法來磨煉學 生意志。
。ǘ┲橇Σ糠郑茉床糠郑┲橇κ菍陀^事物的認識、辨別、判斷、處理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能力。魏書生非常重視理論研究,但他更注重實踐探索,為了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他主要采取如下三項措施:
1.培養(yǎng)注意力。初一學生入學伊始,魏書生就狠抓學生注意力的養(yǎng)成。他給學生講,從小學到初中有個過渡階段。有個適應過程,這個過程的關鍵問題,就是培養(yǎng)自己注意力問題。注意力不集中,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然后,魏書生就給學生講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注意力的范圍、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轉 移、注意力的培養(yǎng)等有關基本知識。 接著讓學生寫有關注意力方面的日記,如《一談注意力》一直寫到《五談注意力》。 更主要的是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如唱歌時,讓學生的注意力必須集中在黑板的中縫的中心點,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要寫500字的“說明書”。由于嚴格訓練,即使是自習課,任何人從外邊走進教室,學生也不會看你一眼。
2.培養(yǎng)記憶力。魏書生總是由淺入深地從理論解說到實際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力。他給學生講記憶力的規(guī)律,說記憶力是人腦的一 種能力,它和人民幣相反,不是越花越少,而是越用越多,越鍛煉能力越強。每人平均具有140億個腦細胞, 根本用不完。目前杰出的科學家也不過僅用了腦量的十分之一。我們這些平常人就用得更少了。他把記憶力形象地比喻成開發(fā)露天煤礦, 上面的煤層挖掘得范圍越大,潛在的煤層露出來的就越多。如果開巴掌大的小孔,那么大量的煤層只好一輩子埋藏著。 魏書生更注重實際訓練。他講課常常從報刊上選取一些教學內容,讓一個學生讀,其他同學聽,然后讓同學憑著自己的記憶寫出內容提要或復述提綱等等。有時搞5分鐘的記憶力比賽,如背誦課文,或在聽讀后,寫一段長長的話等等。他還教給學生做記憶力“體操”,讓學生每天晨跑后拿出20分鐘背誦各科知識,由學習委員將一個月中每天要背誦的知識列成一張表,叫作“記憶力體操計劃”。
3.訓練思維力。魏書生認為,訓練學生的思維力比培養(yǎng)學生記憶力更重要。記憶的東西不一定理解,真正理解的東西才便于記憶。魏書生從來不讓學生死背硬記每篇文章的段意、中心、寫作特點,對于這些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之后自己去解決。
魏書生結合議論文教學,教給學生簡單的歸納、演繹、類比等推理方法。利用閱讀課文和課外閱讀訓練學生分析、綜合能力。如理解每篇文章從字、詞、句、段、篇到歸納中心,總結寫作特點,就是一個分析。 綜合、再分析的過程,也就是學生自我訓練思維能力的過程.
另外,魏書生也常常通過寫作來訓練學生的思維力,讓學生用同一個文題寫一百篇日記,也就是 學生變換身份,變換角度,變換時空來寫。如《談學習是樂趣》由“之一”寫到“之一百”。經(jīng)過這樣長時間的訓練,學生們的思維積極性明顯提高,思維能力大大加強。
(三)操作部分。操作部分是“學法指導”的主要部分,有了理想作為動力,有了智能作為基礎,然而不去實際操作,也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結果。魏書生在這一部分中主要采取了如下三項措施:
1.計劃、預習。魏書生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上非常重視計劃。因為只有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才會避免盲目性,減少無效勞動,于是他讓學生制訂出若干計劃;學年計劃、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等等。計劃訂完后,同學們彼此檢查計劃的落實情況,這樣就形成同學之間互相檢查、互相借 鑒、互相學習的機制。
預習,是許多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然而,魏書生的預習指導與眾不同。他不單單是指導學生課前預習,還指導單元預習,學期前的一冊書的預習。明確預習內容,交給預習方法,然后及時進行預習檢測。例如,寒暑假前把教材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假期預習,開學的第一天便進行“期末考試”,也 就是進行全冊書預習檢測,這樣便于學生更進一步明確自己本學期要學的知識體系,以便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突破難點,抓住關鍵。
2聽課鞏固。聽過魏書生課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他的課,全場同學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真正以學生為主體,視學生為主人,以導學法為主要教法,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主要目的。他探索出一條切合 初中生實際的教學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以學生自學為主的課堂六步教學法。即定向、討論、自學、答題、自測、 目結。這樣的課堂教學結構的構建,正是學生制訂自學計劃、認真預習的延伸。學生們可以利用課堂這一有利時機,把自己預習中所未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加以解決,把自己已經(jīng)學懂的知識加以鞏固。
3.復習、檢測。魏書生非常重視這一過程,教給學生科學的復習方法。他強調學生一定要實事求是,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不會什么復習什么,全班同學一般不集體復習什么知識。因為魏老師已為學生繪出了語文“知識樹”,學生可以根據(jù)“知識樹”的內容順蔓摸瓜。如果有的同學通過復習后還有弄不懂的知識,就去請教承包這一知識點的同學。這樣,同學們復習的過程也就是互相學習互相較量的過程,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復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享受到復習的樂趣。
檢測是學生檢驗自己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或操作能力如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在這一過程的處理上,魏書生首先和同學們共同研究分析典型試題,目的在于讓學生們了解各種語文知識在試卷中所占的比重。然后學生自己出試題“自測”、“他測”或“互測”。檢測后學生通過自己分析,互相分析,找出缺 陷,繼續(xù)自學。這樣做有效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推動他們學習能力的逐漸形成。 總而言之,魏書生老師的“學法指導”是系統(tǒng)而科學的,基本上使學 生達到了無師自通的程度,正像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教是為了不要教”,解決了6O年代初,教育部長蔣南翔同志所說的“是交給學生野鴨子還是交給學生獵槍”的問題。當然,這種學法指導必須建立在真正“以學生為主人,以全體學生為教育對象”的先進的教育思想的基礎上,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盤錦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蔡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