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言儲蓄所”:讓記憶長上翅膀
苦于沒有找到有效引導和激勵的辦法,我們常為學生被動低效的背誦犯愁。教學中,我以“語言儲蓄所”為載體,建立起推動背誦的動力機制,學生在“仿真式”游戲情境中,背誦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fā),潛能獲得最大的挖掘,記憶猶如長上了翅膀。
語文新課標把積累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強調背誦是積累和培養(yǎng)語感的必要途徑和好方法,并對義務教育的各階段提出了背誦的具體篇目、數量,明確了背誦的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誦;要保護學生背誦的積極性;要充分考慮個體差異等等。
這里,實際上提出了快樂背誦、有效背誦、自主選擇、分層要求等原則,創(chuàng)設學生愉快背誦的情境,創(chuàng)建激發(fā)和培育學生背誦的動力機制,無疑是語文教改著力點之一。
一、以“語言儲蓄所”為載體,激發(fā)、挖掘學生背誦興趣和潛能
1.建立運行機制。
有一次我檢查頭天布置的《月光曲》背誦,效果很不理想。怎樣才能調動他們積極性呢?
借鑒“愛心儲蓄卡”學雷鋒活動的思路,我萌生了建立“語言儲蓄所”,讓學生自主、愉悅地進行背誦積累的想法,孩子們一聽就來了興趣。
為使“語言儲蓄所”能充分吸引學生,讓他們感到新鮮、有趣、有用,自覺積極地“儲蓄”,我抓住孩子們喜歡“仿真式”游戲這一特點,建立了“語言儲蓄所”運行機制。
首先,建立“語言儲蓄所”組織機構,語文教師當所長,科代表任副所長,組長作營業(yè)員,全班同學為儲戶。
師生一起制作了“語言儲蓄卡”,包括封面、賬戶登記、記分欄、“儲蓄須知”等內容(如圖)。要求儲戶在該組營業(yè)員處背誦,背誦一次,營業(yè)員在“存折”上記下日期、內容和積分;副所長將儲戶積分上報所長……每月匯總,孩子們自評、互評、總評,所長根據儲戶的積分情況頒發(fā)獎狀;對超額完成指定背誦內容的儲戶,頒發(fā)“優(yōu)秀儲戶獎”;各營業(yè)員和副所長的語言儲蓄手續(xù)在所長處辦理。
“儲蓄”分定、活期兩種:“定期”是“儲蓄”教材指定的背誦內容;“活期”為自主選擇背誦、鼓勵產生“暴發(fā)戶”。
教學《古詩三首》(《游園不值》《飲湖上初晴后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時,舉行了“語言儲蓄所開業(yè)典禮”,我以“所長”的身份致詞,“副所長”宣布“儲蓄須知”,“營業(yè)員”代表紛紛講話!盃I業(yè)員”為全體同學分發(fā)存折,并組織本小組的“儲戶”在存折上存入第一筆“款”(本課的三首古詩)。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到本組的“營業(yè)員”那兒去背誦,個個喜形于色。
2.和學生比賽“儲蓄”。
一節(jié)語文課上,有個學生突然問我:“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有儲蓄卡,你有嗎?老帥,你不需要儲蓄嗎?我怔了一下,說:“同學們,你們認為老帥該不該‘儲蓄’呢?”“該!該!……”“那好,從今天開始,老師和你們比賽,看誰的積分多!”
我開始背誦第一篇談文,同學們興奮地為我鼓常!巴瑢W們,你們?yōu)槲矣浂嗌俜帜?”?分!”
“老師剛才背誦的是課文中的語段,在我的‘定期儲蓄’本上有了我的第一次積分,但我的‘活期儲蓄’本上還是空白,我想在這個儲蓄本上也存上我的第一筆‘款’。”接著,我又背誦了朱自清的《匆匆》。
在以后的“語言儲蓄”中,由于我的參與,學生興致更濃,因為他們個個都想與我比個高低。當然,有時在課堂上,我和學生“比拼”背誦時,我時常會故意“卡殼”,讓他們有機會領先,以增加他們和我“比拼”的信心。
3.給困難生“加油”。
一個人如果常常處在逆境和失敗中,就會喪失信心。學生的記憶品質是有差異的,特別是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背誦課文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當然比不上其他同學。為了讓他能“知難而進”,每學一篇要求背誦的文章,我就把他們召到身邊,指導背誦。根據背誦內容的不同,我給他們提供不同的背誦方法。如背誦古詩,我讓他們先在腦子里回憶古詩描繪出的人、事、景、物的畫面,然后邊想畫面,邊背詩句;對其他文章,我注意引導他們根據內容擬出一條“記憶線索”,然后按線索練習背誦。于是,那些背誦困難的學生,也漸漸產生了“背”的興趣,不再害怕背誦。
4.讓“儲蓄”機制“活”起來。
“定期儲蓄”是讓學生背誦課本要求背誦的課文或語段,達到基本的“背誦量”;“活期儲蓄”主要是激勵學生擴大語言積累,背誦文中沒有提出背面要求的語段,或者是在課外閱讀中背誦自己喜歡的語段。
在教學中,我常常推薦一些語段讓學生背誦,如略讀課文中的一些優(yōu)美片段。指導課外閱讀,我不僅向他們推薦書目、指導閱讀方法,還鼓勵他們隨時將“好語段”背誦下來,存入“活期儲蓄卡”。
當然,對背誦內容的選擇,我沒有剝奪學生的“自主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樂”于背誦。
5.為優(yōu)勝者頒獎
“活動” 過程中引入獎勵機制,可以形成“刺激效應”。定期開展“儲蓄”評比、頒獎活動,不僅充分肯定了學生的“背誦”業(yè)績,而且激發(fā)了他們“儲蓄”的欲望。
我堅持每月“通報”儲戶的積分,并據此頒“章”頒獎。對達到指定背誦內容的儲戶,頒發(fā)“制度遵守章”;根據“活期儲蓄”積分,評選并頒發(fā)“優(yōu)秀儲戶章”。當孩子們佩戴上“獎章”時,他們臉上寫滿了自豪。
6.在期末復習中鞏固“儲蓄”成果。
背誦很容易遺忘。為鞏固背誦成果,我利用期末復習之機,借用“儲蓄所”“存取自由”的原則,引導學生復習前期的背誦內容;先讓同學們回顧“儲蓄須知”,然后對同學們說:“既然是儲蓄所,肯定是存取自由,但如果光取不存,那你就會越來越貧窮。 如果我們在復習中,抽查到你原來存入的段落或文章不能背了,就視為你已經把這筆‘款’取走,必須再次背誦后才能重新存入!蓖瑢W們生怕自己的“儲蓄”成果遺失,成為“貧困戶”,個個爭先恐后,利用課余時間加緊背誦,把我們的“營業(yè)員”忙得不可開交。
二、“語言儲蓄所”的價值還需縱深挖掘
通過建立“語言儲蓄所”,讓學生參與“儲蓄”活動,孩子們的背誦能力和背誦的自主性有了明顯提高。一學期后,課本要求背誦的13篇內容,全班“儲蓄率”高達99.5%,70%的同學課外“活期儲蓄”超過20篇,最高達48篇。從期末檢測卷中有關“背誦積累”的檢測情況看,除少數學生因書寫錯誤被扣分外,沒有一個因無法按原文背誦而失分。可以初步判定,“語言儲蓄所”讓學生長了記憶的翅膀。
然而,“語言儲蓄所”的效能遠不止于此,還有更大的發(fā)掘空間。比如,根據“儲蓄所”的經營特點,儲戶不僅要“存儲”,還要“取用”。有經營意識的儲戶應該是善于運用“資金”進行“投資”,從而獲取更豐厚的“利潤”。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儲蓄所”這一載體,鼓勵學生積極積累語言,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讓學生在“存”、“儲”語言的“流動”中實踐語言,讓語言煥發(fā)出生命力。”
(摘自:《小學教學參考·語文》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