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教師行為的改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教師行為的改變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教師行為的改變
回龍壩中學 姓名: 章紅衛(wèi)
摘要 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關鍵詞 新課程 教師行為 組織者 引導者 合作者
新課程的新的理念,新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角色需要發(fā)生相應的轉變。 新課程的重要任務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學習平臺。學習方式的轉變期待著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學模式的轉變又開始于教師角色的轉變。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xiàn)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白鳛槠降戎械氖紫,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
組織者就是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間。組織者的含義應是組織學生發(fā)現(xiàn)、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建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學習過程中的積極的心理氛圍等。
1.1 組織學生發(fā)現(xiàn)、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
現(xiàn)代課程觀認為課程是由教材、教師、學生和環(huán)境四大因素構成的。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共同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組織學生發(fā)現(xiàn)、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是教師的一項重要職責。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中,教師把日出這一自然現(xiàn)象作為課程資源引入數(shù)學教學,學生通過回想日出的景象畫出了兩種日出的圖畫,一幅是美術圖畫,一幅是一條直線和一個圓,在學生都欣賞藝術圖畫的美時,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一條直線與一個圓的數(shù)學美和它的價值,同時也反應了自然現(xiàn)象與數(shù)學之間的性質。讓學生們看見了自然現(xiàn)象中的數(shù)學價值,同時也反應了自然現(xiàn)象與數(shù)學之間的聯(lián)系。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把變化著的自然現(xiàn)象再抽象成數(shù)學問題,引出了直線與圓的相交、相切、相離三種關系。如同日出一樣,生活中許多以生在身邊的事情司空見慣,并未引起我們的注意,更不用說把它作為課程資源共享。而新課程改革則要求教師在做有心人,組織學生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課程資源!俺闃臃椒ǖ膶嶋H應用”就提供了一個這樣的案例。在“抽樣方法的實際應用”中,教師首先讓學生統(tǒng)計自己家一天內丟棄塑料袋的個數(shù),這就是組織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課程資源,學生通過統(tǒng)計一天內每個家丟棄方便袋的個數(shù),來統(tǒng)計整個班級所有家庭丟棄方便袋的數(shù)據(jù)來看全校所有家庭丟棄方便袋的數(shù)據(jù),以致看全國所有家庭一天內丟棄方便袋的數(shù)據(jù),從局部看整體,在統(tǒng)計方便袋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如何抽取樣本,學生感受到樣本的代表性。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從而引導學生更多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探索,在學習的同時更好地認識世界。
1.2 組織學生營造教室中的積極的心理氛圍
教師的首要任務是營造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對教師來說,是否能夠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成長環(huán)境,比自身的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教學中要采用適當?shù)姆绞,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在”四邊形的復習課”中,教師提供了四個問題讓學生去選擇,這就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主的空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問題,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學生獨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有一個學生碰到老師的目光馬上就避開,老師意識到這位同學可能是不知道如何著手,教師便與她交流,啟發(fā)她組織知識結構圖有幾種類型,這就給學生知識上的啟發(fā)和心理上的支持;教師看見一個學生沒有動筆和本,便走過去摸摸她的頭,并用溫和的目光看著她問:你沒有思路嗎?學生點點頭。教師在啟發(fā)引導后,讓她與同桌交流,讓同桌幫她選定一個目標。這個看似普通的動作,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的信任、關心和理解,學生在老師的關愛下、學生的幫助下,受到激勵和鼓舞,激發(fā)起學習的興趣。教師用自己的愛心與學生一起營造了一個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教學氛圍。
2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師的價值引導和學生自主建構的辯證統(tǒng)一。一個老師應該是學生的引導者。引導者的含義是引導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經(jīng)驗,引導學生實現(xiàn)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fā)揮。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教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辯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
2.1 引導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
新課程改革表現(xiàn)在課堂上的一個重要的改變就是由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學習活動就成為教學事件的主要因素
[1] [2] 下一頁
。但是這種學習活動又不能完全由老師包辦代替,只能是幫助和引導學生自己去設計教學活動。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經(jīng)驗,實現(xiàn)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fā)揮。在“等腰三角形的識別”中,教師設計了具有生活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只知道一個底角和一個底邊的殘缺等腰三角形補全。這個學習活動有三個特點是:一是生活化,所提出的問題是生活中時常會遇到的。二是具有挑戰(zhàn)性,需要學生認真調動和組織原有知識才能解決問題。三是開放性,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惟一的。因此,這個學習活動具有多方面的價值。這就是所謂的“恰當”。補全等腰三角形這一問題。激活了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兩腰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學生的原有經(jīng)驗是用量角器和直尺。學生原有的知識不同,有的熟悉兩腰相等是等腰三角形,有的熟悉兩底角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因此學生在勾畫等腰三角形時,就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二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高、頂角平分線、底邊中線重合。從而解決了補全等腰三角形圖形這個生活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作為課程資源使課程資源達到超水平的發(fā)揮。
2.2 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礎短程和基本技能
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知識的獲得不是復制和遷移,而是學生自我建構。而學生之間的合作交往對這種自我建構具有重要意義。換句話說,這種合作交往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建構。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中,教師引導學生給直線與圓的三種關系下定義在從哪幾方面想,這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引發(fā)學生主動的思考。讓同桌之間交流一下,這是讓學生在組對中交流相互補充自己的想法,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中,我們看到教師與學生的談話,教師引導學生回憶直線和圓的定義是從點說起的,激活學生頭腦中原有知識,讓學生在原知識的基礎上,自我建構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含義,在對桌交流中,學生展示的是兩個人的思考,使學生對直線與圓的認識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又加深了一層,在第三次交流中,學生展示的是4到6個人的思考,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直線與圓的關系,又有了新的認識:學生原有的知識是直線與圓都是有點組成的,而圓的定義是用圓心和半徑下的定義。經(jīng)過三次交流,學生自我建構起新知識,達到優(yōu)化認知結構的目的。
2.3 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數(shù)學
尊重學生的不同感受極其思考的方向,引導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函數(shù)的認識”中,教師首先舉出生活中函數(shù)關系的例子,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當中的變量及變量之間的關系。對于變量,每個學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學生舉出很多種生活中的變量的例子。在感知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了四個層次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如何把生活中的函數(shù)關系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在“描點”這一步,學生把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落到了直角坐標系中,使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在“判斷”這一步,用直尺去量,找出各點之間的規(guī)律,從而斷定各點在一條直線上。這一步讓學生體驗到整個的函數(shù)關系分布的情況。在“求解”這一步,學生選擇出兩點,利用兩點求出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使學生體會到可以從具體的幾個點得出一般規(guī)律。在“驗證”這一步,使學生體會到前三步是一個猜想的過程,通過驗證,說明猜想的正確性。在這四個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現(xiàn)象,再如何把生活中的現(xiàn)象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涉及的每一步都是學生能夠達到的,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獲得不同的體驗。
3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
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創(chuàng)共生的過程,師生同屬于課程的構成因素,與學生平等地參與教學,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在參與中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與認識,一道尋找真理,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過失與錯誤。新課程要求,教師要由“老師為中心”、居高臨下、注重表演的傳授者變?yōu)楣餐媽W習的合作者,因此教師要打破“教師中心”的舊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和自主探索,教師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從居高臨下的權威中走向平等中的首席。
3.1 在觀察、傾聽和交流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并不是要把教師行為完全變成學生的學習行為。而是要以教師行為方式參與學生學習活動之中。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fā)現(xiàn)“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課堂就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多邊交流、互動的場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識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xiàn)交流。在“等腰三角形的識別”中,教師觀察出學生躍躍欲試樣子,判斷出舉手的學生已經(jīng)思考成熟,引導學生談談他的優(yōu)點并采取組對交流和組內交流,讓思考不成熟的學生從思考成熟的學生那里獲得啟發(fā)。這是教師及時觀察學生的表情和行為做出的判斷;在學生展示自己的想法時,一名學生敘述角的平分線時,只說從A引平分線,教師認真傾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糾正;如果教師知道學生明白了,不去及時的糾正,這名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敘述將還是這樣;在班級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認真聽學生的思考方法,綜合出學生的三種認識;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思考方法給學生講解。從上述的分析中我們看出教師在觀察,傾聽和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3.2 和學生一起分享感情與認識
分享是雙向的溝通、彼此的給予、共同的擁有。教育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分享千百年來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的過程,分享師生各自的生活經(jīng)驗和價值觀的過程。分享意味著教師更多的展示,而不是灌輸;是引領而不是強制;是平等的給予,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教師要走進兒童的世界,學會從兒童的眼光看世界,分享孩子們的喜怒哀樂,欣賞孩子們的“閃光”之處,從孩子們的單中獲得滿足、愉悅和歡樂。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含義”中,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第二種方式是自己沒有想到的,因此異常興奮,教師與學生同時鼓掌的時候,就是在欣賞孩子們的“閃光”之處;教師在祝賀學生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祝賀自己從孩子們那里學到了第二種解釋。這就體現(xiàn)了師生間共同分享感情和認識。
3.3 與學生一起尋找真理
新課程要求教師與學生的合作與溝通、共同構建、推進、生成課程。相互提供支持、啟迪靈感、共享智慧。在“函數(shù)圖象的平移”中,師生共同畫出函數(shù)的圖象,在畫的過程中,師生是平等的,教師沒有限制學生的思考方向,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對畫的結果師生共同評價,教師的一句“我與你們的意見一致”充分的體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平等的合作教學,師生在互動中把規(guī)律尋找出來。
“酸甜苦辣都是營養(yǎng),成功失敗都是經(jīng)驗!敝灰覀兣,只要我們用全新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就一定會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成功者。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 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
張明 生/關文信/著 《新課程理念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施》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年5月
上一頁 [1] [2]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教師行為的改變】相關文章: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教師行為的改變08-13
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08-24
淺析新課程理念下的差生08-13
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用語教學08-02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學08-22
演示實驗在新課程的理念下的作用08-17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04-13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之我見08-08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shù)學教學探討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