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理論文:以新課程理念為引領 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
以新課程理念為引領 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上海市黃浦區(qū)黃浦學校 陳衛(wèi)國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就是經(jīng)過教學,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獲得進步與發(fā)展,使物理學科素養(yǎng)得到提升,并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新課程提出的三維教學目標是否能夠得到較好落實,關鍵在于課堂教學是否有效,而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還緣于教學過程設計是否符合新課程理念,是否有利于學生的終生發(fā)展。上海市教研室今年初頒發(fā)的《關于改進中小學基礎型課程課堂教學的若干意見(試行)》提出:課堂教學全過程設計,要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強調(diào)其有效性。因此,以新課程理念為引領,改進教學過程設計,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文力圖從“二期課改”理念的理解和實踐層面,重點探析教學過程中的新課導入 、實驗探究、練習指導等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闡述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有效性的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 新課程 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過程設計 有效性 實踐研究
毋庸置疑,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而教學過程設計又是備課的主體和關鍵!渡虾J兄袑W物理課程標準(試行稿)》(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物理教學過程要促進學生、教師和相關教學資源間的互動,逐步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不僅要求學生聽,還應指導學生去看、做、問、議、講、想、練,使學生在觀察、思維、質(zhì)疑、解惑、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獲得體驗,實現(xiàn)預定的教學目標。因此,傳統(tǒng)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單一教學形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只有通過教師日常教學行為的轉(zhuǎn)變才能得到落實;只有通過教師潛心研究分析教情和學情,優(yōu)化教學過程設計,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才能實現(xiàn)新課程提出的三維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巧妙設計新課導入,在認知沖突中啟動學生思維
新課程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出要讓學生處于主動、活躍的能動狀態(tài),全身心、多觀感地參與學習活動。物理課堂教學中,巧妙的新課導入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良好開端。恰當?shù)男抡n導入,既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習興趣,又能扣住學生的心弦,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動學生智力,激活學生思維;成功的新課導入能有效把學生引到將要探究學習的新課上來。因此,新課導入設計是教學過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新課的導入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的。設計時要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和需要,緊扣教學的中心,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力求做到簡明、實用、巧妙、生動,力求使學生形成認知沖突,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情感漣漪,引導其自然進入學習狀態(tài)。
在物理新教材實施中常用的導入方法有: ①實驗導入法:用演示實驗來導入新課。形象直觀、又具有說服力,精選加巧妙的演示,可讓學生產(chǎn)生驚奇、疑問,從而激起學生的思維,這符合亞里斯多德說的 “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如:在上“摩擦”一課時,演示“筷子提米”的實驗;還如,在講“慣性”新課時,演示”雞蛋不落地”的實驗,學習大氣壓強給學生演示小實驗“紙片托杯水”和"玻璃瓶吞蛋”等。②物理情景導入法: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物理情景,可以指引學生觀察,激發(fā)思考,如:在學習機械運動一課時,先用投影展示“歌德堡號”輪船下水的第一幅照片,請學生依據(jù)照片判斷,船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學生難以作出統(tǒng)一的回答,后又展示第二幅照片,讓學生根據(jù)這兩張不同時刻拍攝的照片,判斷輪船的運動情況。學生有了參照物后很快得出了船在運動結論;③多媒體導入法:在物理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優(yōu)勢:形象生動的動畫效果、鮮艷的色彩、優(yōu)雅的音樂、直觀的圖形,營造出情境交融的場景,能使學生融入到鮮活的、生活化的物理知識情景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譬如,在教學“合力”概念時,先給學生放一段森林中“馬蟻搬家”的視頻,然后引入“合力”概念,很容易讓學生接受;④科學故事導入法:中學生興趣廣泛,愛聽故事,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引用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科學故事、趣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在教“密度”概念時,給學生講阿基米德檢別真假黃冠的故事;學“重力”概念時,給學生介紹牛頓由蘋果落地發(fā)現(xiàn)地球有引力的傳說,學生頗感興趣。
新課導入的方法還有很多.如:提問導入法;練習導入法、置疑導入法、游戲?qū)敕、詩句和諺語導入法、社會熱點導入法等等。在此不一一贅述。各種方法并非孤立存在,實踐中往往要交叉運用?偟脑瓌t是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以服務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為宗旨,使學生形成認知沖突,啟動學生思維,從而有效進入新課題的學習。切不要為導入而導入,防止形式主義,另外導入的時間要合理安排,一般來說,新課導入的時間控制在三至四分鐘為宜。不能為了形成熱烈的氣氛而占用過多的課堂教學時間。
二、恰當設計實驗探究,在自主活動中體驗過程方法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初中物理新教材教學中提倡探究性學習,體現(xiàn)了“強調(diào)科學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理念,有利于學生逐步養(yǎng)成敢于質(zhì)疑、善于交流、樂于合作的科學態(tài)度。是增強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必要途徑。
重視實驗探究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用科學探究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 班級集體教學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它有別于個人在自學過程中自發(fā)的、個體的探究活動. 而教師的主要角色則是探究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 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即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實驗驗證—分折與歸納—交流與提高”的活動過程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guī)律,其實質(zhì)是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 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恰當選擇實驗內(nèi)容,對實驗探究活動進行設計,是優(yōu)化教學過程設計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為此,根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在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梳理的基礎上,依照教學目標來確定探究課題,選擇的探究課題應是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根據(jù)學生實際水平,設計探究活動的方法和形式,設計要體現(xiàn)教師的指導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充分動起來,要具有可操作性,從而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體驗過程和方法。譬如:
典型案例與探析 :初中物理第一冊 第2章第2節(jié) 光的折射
師:演示實驗:讓一束光從水中進入空氣中,請學生仔細觀察光的傳播路線由何改變,并描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演示1:讓一束光從水中垂直進入空氣中;
演示2:讓一束光從水中斜射進入空氣中;
生:當光從水中垂直射入空氣中,光的傳播路線不改變;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光的傳播路線發(fā)生改變(偏折)。
師:你觀察很仔細,講得很好!其實只要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光的傳播方向就會發(fā)生改變,這就是這堂課要研究的內(nèi)容:光的折射
放投影:光的折射概念內(nèi)容:請學生朗讀并在書上尋找圈劃概念的關鍵詞。
師:請同學把剛在觀察到的光的折射現(xiàn)象用光路圖畫在活動卡上,一位學生上黑板畫,(沒有自愿者就指定一名),并相互交流。
生:作圖(略)
師:在光路圖中有幾條光線?
生:有三條光線:入射光、折射光、還有反射光,
師:入射光線的位置和反射光線相比較,有何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請大家比較一下(可以討論)
生1:(交流)相同: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折射光線、法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
生2: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折射現(xiàn)象中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師:對。接下來我們就要分組實驗,來探究折射現(xiàn)象中折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系,提供的實驗器材是玻璃磚,激光筆、白紙等。先請大家研究一下,如何操作才能方便觀察到兩條光線,請哪個同學給大家做一個示范。
生:玻璃磚平放在白紙上,激光筆從玻璃磚的上面射入,就能看到空氣中和玻璃中的兩條光線了。
師:為了節(jié)約實驗的時間,我們分工合作:男生組進行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的研究;女生組進行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的研究,并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活動卡上。
以備交流。
生:分組實驗。同時教師巡回指導(10分鐘)
師:對實驗情況作小結。
生:代表上臺交流展示并得出結論,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等其它介質(zhì)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玻璃等其它介質(zhì)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探析:上述探究實驗的教學設計比較成功,是因為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圍繞教學中的關鍵和難點,設計演示實驗,指導學生觀察,組織開展活動;層層設疑,讓學生討論,在分析比較中,發(fā)現(xiàn)問題。以“折射現(xiàn)象中折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系”為探究點,在設計實驗方案時,教師給學生及時合理指導,設置探究活動的支架,但教師沒有代替學生思維。讓學生親歷設計方案、進行實驗與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與論證、交流與討論、評估及應用等這一系列的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感受科學探究活動的基本方法。同時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究活動中形成了“光的折射初步規(guī)律”這一光學物理規(guī)律。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營造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課程標準》中關于科學探究的五個環(huán)節(jié)是按探究的一般過程來設計的,實際進行探究活動時,不一定要按照這五個要素的排列順序進行,可以交叉進行,也可以將后面的要素提到前面進行,教師應根據(jù)探究的要求靈活掌握;探究活動的組織和對學生探究能力的要求,要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由部分探究到經(jīng)歷較為完整的探究過程。逐步提高學生的探究實驗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學生的能力有差異,因此需要分類指導,并保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切忌急于求成;組織學生探究實驗活動,需要教師花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把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考慮周到;教師要給學生設置問題的鋪墊,合理安排和選擇各個要素,合理分工,分組活動。在探究學習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實驗觀察指導和操作,通過師生共同參與、體驗、交流與互動來完成探究實驗教學。
正如波利亞所說:“在教一個科學的分支(或一個理論.一個概念)時,我們應該讓孩子重蹈人類思想發(fā)展中的那種最關鍵的步子,當然我們不應該讓他們重蹈過去的無數(shù)個錯誤,而僅僅是重蹈關鍵性步子.”通過有效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重演物理知識的發(fā)生過程,即:
充分還原稀釋——讓學生體驗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
堅持延遲判斷——讓學生探尋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
滲透思想方法——讓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設計過程
注重過程分析——讓學生親歷物理問題的解決過程
這應該成為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學追求的一種境界和教育目標。
三、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在教學互動中提高學習能力
課堂練習,是學生學習完新課后鞏固知識,掌握技能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在物理教學過程設計中,教師注重精選練習,并加強指導與反饋,是促使學生知識的內(nèi)化、應用、拓展、提高的重要途徑;優(yōu)化課堂練習設計,可以加快學生知識遷移,將知識盡快轉(zhuǎn)化為能力的有力措施。
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練習設計,要突破教材與其它教輔材料的束縛,要體現(xiàn)創(chuàng)新精神,逐步改變以概念的記憶、再現(xiàn)、模仿或機械重復的傳統(tǒng)練習形式。練習的內(nèi)容和形式要有利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激發(fā)學習興趣,練習中提供的情景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具有時代性,新穎性、開放性 。
學生練習是否有效,還與教師的指導是否恰當有關。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揚教學民主,營造和諧、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勵者和促進者;在學生練習過程中,精心設計問題,師生有效互動,在“問”和“答”的交流互動中,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對比、分析、綜合和概括,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譬如:
典型案例與探析:初中物理第三冊 第8章 8.6節(jié) 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
當學生學習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之后,設計了這樣的例題和練習進行教學:
師:去年10月,我國成功發(fā)射了神州七號,我們初三(1)班舉行慶祝班會。為了哄托歡樂的氣氛,全班30位同學每人購買一只阻值為2歐,電流為0.1安的小彩燈,然后把它們串聯(lián)成美麗的裝飾彩燈。大家想一想:這一串彩燈需要接在總電壓是多大的電源上才能正常發(fā)光?
師:同學間相互議一議
生1:得出解法一:(學生交流,老師寫):
每只等泡兩燈的電壓:U1=I1R1=0.1A×2Ω=0.2V
串聯(lián)電路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U總=nU1=30×0.2V=6V
生2:得出解法二:(學生交流,老師寫)
30只小燈串聯(lián)后的總電阻:R總=R1+R2+…+R30=nR1=30×2Ω=60Ω。
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各處電流相等的特點歐姆定律可得到總電壓:U總= IR總=0.1A×2Ω=6V
教師:這兩種解法有何不同之處?
學生:一位同學是先利用歐姆定律算出一只燈泡兩端電壓,然后再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關系求出總電壓。另一位同學是先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阻關系算出總電阻,然后再利用歐姆定律算出總電壓。
師:假如小黃同學買了一個用3節(jié)干電池工作的Disc-man,工作電流是0.6A,他想利用電壓為6v的電源,那么在學習了串聯(lián)電路知識后,大家想一想,他能否直接使用上述電源.?
生:不能。
師:你能否說明原因?
生:因為3節(jié)干電池串聯(lián)總電壓為1.5V×3=4.5V小于6 V。
師:對!但大家能不能幫他想想辦法,使小黃的Disc-man能夠使用這一電源?
生:同桌討論交流:
生3:(板演)已知:I1=0.6A,U1=4.5V,U=6V,求:R2
解:U2=U-U1=6V-4.5V=1.5V,I1=I2=0.6A,
R2=U2/I2=1.5V/0.6A=2.5Ω。
答:只需要串聯(lián)一個2.5歐的電阻,就可以使用這個電源了。
師:很好。這個串聯(lián)的電阻,在電路中起到了分壓作用。除了上面的解法,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4:根據(jù) R1=U1/I1=4.5V/0.6A=7.5Ω
U1/U2=R1/R2得:
4.5v /(6v-4.5v)=7.5Ω/ R2,
R2=2.5Ω
生5:根據(jù)U1/U總=R1/(R1+R2)得:
4.5v /6v=7.5Ω/ (7.5Ω+R2),
R2=2.5Ω
師:好的。
現(xiàn)在若R1和R2串聯(lián)在電路中,已知R1=8Ω,R2=4Ω,U1=4V。求出電源的總電壓,你們想一想有幾種解法?小組討論并寫出解題過程。
生7-10:交流投影如下解法: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解法四
I1=I2=0.5A I1=I2=0.5A U2/ U1=R2/R1 R=R1+R2
U2=I2R2 R=R1+R2 U2 =U1R2/R1 =8Ω+4Ω
=0.5A×4Ω =8Ω+4Ω =4V×4Ω/8Ω =12Ω
=2v =12Ω =2V U=RU1/R1
U=U1+U2 U=IR U=U1+U =12×4V/8Ω
=4v+2v =0.5A×12Ω =4V+2V =6V
=6V =6V =6V
師:從上述各種解題方法中,請歸納一下,解串聯(lián)電路的計算題都要用到那些物理規(guī)律?還要注意些什么?
生11:都用到了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電壓、電阻以及歐姆定律,
生12:還有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原理;在解題時要注意電流、電壓、電阻三量的對應統(tǒng)一關系。
探析:上述設計中練習提供的情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xiàn)具有時代性,新穎性、開放性等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根據(jù)教學目標要求設計系列練習,很有針對性、層次性;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不斷加以啟發(fā)和點撥,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分組討論,一題多解,學生交流,分析比較,解題歸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不僅優(yōu)化了課堂氛圍,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練習是否有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標尺。值得注意的是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層次性。課堂上的練習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巧。要根據(jù)教學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疑點設計練習,要讓學生練到點子上、關鍵處;還要通過變式練習,溝通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達到以點帶面,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設計的練習要考慮不同班級學生的基礎和差異,能提供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要的練習。
有效的教學過程設計,要體現(xiàn)多元的教學互動,多維的信息交流,注重學生反饋,促進教學過程的動態(tài)生成。這不僅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研究表明: 教學中有效互動有諸多策略和途徑:1、設疑是有效互動的起源;2.對話是有效互動的重要方式;3.合作是有效互動的伶點,4、做中學是有效互動的新形式;5、非言語溝通是有效互動的重要手段; 6.信息技術是創(chuàng)新互動的手段。無論采用哪種策略或途徑,就具體的一堂物理課來而言,教學過程互動都應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為歸宿。
教學互動既是一種理念,又是一種方法。從理念的角度說,它倡導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發(fā)展,注重教學的開放性和生成性。從方法的角度說,它要求我們改變過去太多的“獨白”和單一,走向交流和多元,使知識在互動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組,在共享中倍增。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設計的宗旨。新課程要求現(xiàn)代課堂應充滿生機和活力。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應充分關注學生發(fā)展,善于激發(fā)學生思維。無論是新課導入、探究實驗、還是課堂練習等。其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的選擇不僅要符合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還要切合教學實際;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有利學生思維的激活,有利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和建構。我們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內(nèi)容、學生的認知心理規(guī)律和教學條件等,靈活恰當?shù)剡x用教學方法,并善于將各種教學方法、策略有機地融合起來;教法還要貼近學生的學法,教無定法,課堂有許多不確定性和可變性,教師應根據(jù)教學需要,靈活應變,并注意各個層次學生的差異,恰當?shù)夭捎弥v授、實驗、討論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長補短;同時在教學設計中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下時間和空間,為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創(chuàng)造條件,師生積極互動,課堂和諧生動,創(chuàng)造最佳的教學效果。
主要參考資料:
[1]《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試行稿)上海市教育委員會2004年10月,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解讀》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課程改革委員會2005年8月,上海教育出版社
[3]《改進中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意見》(2005年5月修訂)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
[4]《教育研究與實踐》 2008年第7期 劉立華 “談初中物理新課導入法”
[5]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長春),2006.11.4嚴國元徐小路有效課堂教學互動的實踐探索
[6]《現(xiàn)代課堂教學啟示錄》 2007年5月 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主方主編
[7]《關于改進中小學基礎型課程課堂教學的若干意見(試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2009年2月
【物理論文:以新課程理念為引領 構建有效】相關文章:
煤礦安全征文:突出文化理念引領 構建本質(zhì)安全礦井07-11
走進新課程,挑戰(zhàn)新課程論文06-02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04-13
數(shù)學新課程理念心得體會01-05
怎樣理解物理新課程的“新”?04-21
物理新課程學習心得05-07
農(nóng)村小學新課程改革論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