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學習方法的特點
小學生學習方法的特點
一、感知過程中學法的特點
1、感知學習是學生認識過程的第一階段,也是進入理解學習過程的準備階段(導的過程)
小學生在感知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觀察法和準備性實驗法了解學習新知識所必須的感性材料,以便建立起所學知識的鮮明正確的表象和觀念。感知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學法的特點:
一是由被動感知向主動感知轉變。低年級兒童一般不能主動選擇學習新知識所必須的實際材料,也不善于自覺地進入感知過程,而是要借助于課本或學校教師提供和選擇的感知材料,并在教師的介紹講解下進行有組織的感知學習。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經驗 的積累,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感知成分逐漸增加。如幫助教師制作教具、收集標本等。
二是感知手段的模示性和圖示性。小學生在感知學習過程中,既可以直接感知客觀事物的感性形象,也可以親身實踐或實驗獲得感性體驗,但多數是感知以直觀教具形式出現的模型以及教學掛圖或板圖。此外,與兒童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相符合的兒童化、形象化的語言對提高小學生感知學習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2、理解學習是學生認識過程的第二階段,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理解的過程)
學生在理解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比較對照、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實現對言語、事物類屬性質、因果關系、邏輯關系等的理解,以便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以思維方法為核心是理解學習過程中學法的基本特點。理解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學法的特點:
一是由直接理解向間接理解過渡。直接理解是各知覺過程溶合在一起,并且是立即實現的、不經過中介的思維過程。例如,兒童吃了蘋果,留下了印象,F得到蘋果,就產生了對它的直接理解:蘋果是香甜的、好吃的。間接理解是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分析綜合活動,從最初模糊的、不分化的理解逐漸達到分化的、精確的理解。例如,兒童從學會四則運算到弄清加減、乘除互逆運算關系的理解。直接理解在低年級兒童的理解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到了中、高年級,兒童隨著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智力水平的提高,間接理解逐漸占主導地位。
二是從形象性理解向抽象性理解發(fā)展。低年級兒童已能理解一些比較抽象的詞語、公式等,但仍帶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隨著年級的升高,小學兒童對學習材料表現出不同層次的理解水平。有研究資料表明:小學兒童理解寓言和比喻詞的含義,大致可分為三級水平。第一級 :只了解故事的具體情節(jié)或詞的表面含義;第二級:能理解寓言和比喻詞所描述的具體事件;第三級:能擺脫故事的具體情節(jié),脫離直觀的形象,揭示出寓言或比喻詞的深刻含義。一般說來,低年級兒童絕大多數屬于第一級水平,中年級兒童二級水平略多于三級水平的人數;高年級兒童二、三級水平的人數幾乎各占一半。
三是由被動理解到主動理解的轉變。低年級兒童對學習材料的理解依賴于教師的啟發(fā)誘導,有所謂“牽著牛鼻子過河!敝、高年級兒童逐步學會按照一的思維方式理解學習材料。
3、鞏固學習是學生認識過程的第三階段,也是由接受知識進入運用知識的過渡階段(鞏固的過程)
小學生在鞏固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各種練習方法和復習方法,及時鞏固學到的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因此,鞏固過程中,小學生學法的特點可以歸結為反復性和技能性。因為各種復習方法的運用,其目的是為了記住并能回憶出所學的知識;而各種練習方法的運用,既是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也是為了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技巧,為學生運用知識作好知識的、技能以巧上的準備。不過,小學鞏固學習的復習要及時,練習的方式要生動活潑,富于文化,且不宜過于復雜。
4、運用學習是學生認識過程的第四階段,也是單位學習進程的最后一個階段。(運用的過程)
學生在運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進一步的分析與綜合、類化和具體化等思維方法,利用所學的知識、技能技巧解決教學實踐、日常生活以及社會實踐中的相關問題。運用過程中,小學生學法的特點如下:
(1)由簡單運用向復雜運用過渡
有研究資料表明:80%以上的一年級兒童從入學的第二學期起,就可以在簡單數學運算中運用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經過二年級的過渡,三年級的大部分兒童能在簡單文字演算中運用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四年級以后逐步掌握算術運算中的二重否定律;二重否定律的掌握,是小學兒童運用運算法則能力的一個轉折點或飛躍期。如果以兒童運用法則的范圍與正確率為指示,那么小學階段掌握運算法則也可分為三級水平:一是在數字問題中運用運算法則,二是在簡單文字習題中運用運算法則;三是在代數式和幾何演算中運用運算法則。
(2)由單向運用向多向運用發(fā)展
以小學兒童解答應用題為例:小學兒童解答應用題時,總是從正條件的簡單應用題入手,逐步掌握反條件的簡單應用題,最后才能掌握多步應用題。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從分析到綜合,再從綜合到分析。從一步變成多步分散列式,再從分散列式到一步綜合式。因此,在正確的教學影響下,小學三、四年級兒童可以初步地掌握這幾種思維方向。
(3)由被動運用向主動運用轉變
小學低年級兒童往往只是習慣于被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課本和教師布置的問題,中、高年級兒童逐步學會自覺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如試編應用題等。
二、課堂學習中學法的特點。
小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方法是由任課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決定的。由于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小學課堂教學不同于大、中學校課堂教學的顯著特點就是教學方法的靈活多變。在課堂學習的場合中,教師教的方法決定了學生學的方法。因此,學法的多樣性是小學生課堂學習方法的特點之一。盡管課堂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同一堂課或同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對全班學生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相同的。因此,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的學法具有集體性和規(guī)范性。什么時候采用何種學習方法,什么時候變換學習方法,某種學習方法的使用過程中有些什么要求,都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此外,全班學生在學習方法的使用上具有互補性。小學生在課堂集體學習過程中,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使學習方法方式的運用達到完善的程度。
三、課外、校外學習中學法的特點。
由于課外學習、校外學習與課堂學習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且多數情況下仍然是在學校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因此課外、校外學習方法與課堂學習方法有許多相同的地方。然而,課外、校外學習的時間、地點、人數和內容不象課堂學習那樣集中和統(tǒng)一,這就使得課外、校外學習方法與課堂學習相比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情境性。在什么情況下采用什么學習方法更多地受情境所制約。特別是作為課外、校外活動中的學習方法具有娛樂性、游戲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小學語文課外學習方面,讀的方法有課外閱讀、背頌、朗讀比賽等方式,寫的方法有寫文學日記、周記、剪報寫評、手抄報、板報和小廣播、編課本劇等方式;說的方法有交流讀書心得、參加演講和講故事比賽、見習小記者采訪等方式;聽的方法有聽講座、聽報告、聽廣播、聽寫比賽等方式。小學數學課外學習方面,講習方法有聽數學講座、參加數學故事會、交流閱讀數學通俗書籍的體會,參觀訪問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等方式;實踐的方法有布置數學環(huán)境、出版數學墻報、制作數學用具和教具、編制“數學小詞典”等方式;游藝的方法有做數學游戲、開數學游藝晚會、舉行數學文藝會演、進行數學行軍等方式;競賽的方法有速度比賽、測量比賽、智力競賽、解題競賽等方式?梢娦W課外學習中的學法較課堂學習更加豐富多彩、形式多樣。
四、家庭學習中學法的特點。
家庭學習是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雙重指導下的學習。因此,學生在家庭學習過程中采用什么學習方法既與學校教師的指導有關,也與學生家長的指導有關,具有雙重制約性。如果學校教師對小學生的家庭學習沒有提出明確的目的、任務和要求,沒有對學生家庭學習的結果進行認真的檢查和評價,就不能保證小學生家庭學習的有效進行,學生的家庭學習方法也就很難有所長進;另一方面,如果家長對小學生的家庭學習不聞不問,或是對學校教師的學法指導不屑一顧,同樣不能保證小學生家庭學習任務的成。反之,如果家長對小學生的家庭學習干涉過多,其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使學生養(yǎng)成過分依賴父母和成人的監(jiān)督下完成學習任務的壞習慣。例如,有些孩子在做作業(yè)時,喜歡有大人陪著,否則就不愿學習。碰到這種情況,可以讓孩子在比較安靜的環(huán)境里獨立地做功課。不過,家長應提醒他注意學習的姿勢和作業(yè)的整潔,以及在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給予必要的啟發(fā)和提示。家庭學習方法不同于課內外學習方法的另一個特點是,小學生學習的方式和效果,既與家庭環(huán)境有關,也與學生自身的個性心理特點有關,從而使得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中的小學生的學習方法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具有差別性。小學生的家庭學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水平。
五、小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學習方法的特點
從時間順序看,小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由低年級—一中年級—一高年級逐步遞增的過程。不同學習階段,小學生學法的特點依次是:
1、低年級兒童學法的特點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注意的持久性較差,思維中具體形象的成分占優(yōu)勢。概括水平的發(fā)展處于概括事物的直觀的、具體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屬性的直觀形象水平階段。他們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體的、直接感知的。因此,低年級兒童學習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注意直觀形象性和游戲活動性。操作學習法、游戲學習法、競賽學習法、故事描述法往往是組織和吸引低年級兒童積極、主地地學習的有效方法。
2、中年級兒童學法的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校學習常規(guī)的訓練,中年級兒童學習的自覺性、組織紀律性有所增強。與此同時,中年級兒童的學習能力伴隨著生理的發(fā)育和心理素質的完善逐步發(fā)展起來。感知能力的發(fā)展,注意品質的進步,記憶中有意識記憶能力的提高,都為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創(chuàng)造了條件。尤其是中年級兒童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更使小學生學習方法有了新的特點。中年級兒童具體形象成分和抽象邏輯成分的關系發(fā)生著變化。在直觀形象成分增加的同時,抽象邏輯成分開始增加。概括水平的發(fā)展處于直觀形象水平向抽象邏輯水平過渡的狀態(tài)。在他們的概括中,直觀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屬性逐漸減少,抽象的本質特征或屬性的成分逐漸增加。實踐表明,小學三 、四年級的兒童已能學習運用歸納、演繹、類化和對比推理的思維方法。因此,中年級兒童學習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充分考慮機械識記法和意義識記法的交叉滲透性,直觀形象法和抽象邏輯法的自然過渡性。
3、高年級兒童的學法特點
盡管整個小學階段,兒童的無意注意、機械識記和形象思維仍占優(yōu)勢,但是高年級兒童的有意注意能力、意義識記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發(fā)展起來。他們初步學會對事物本質特征或屬性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關系進行抽象概括,并逐步接近科學的概括。較為熟練地掌握了各科學習的方法、方式、技能和技巧,自覺能力進一步增強。因此,高年級兒童學習方法和選擇和運用一是要注意發(fā)展思維的抽象邏輯性,二是要注意學法運用的綜合性和獨立自主性。
以上是根據小學生學習過程的基本理論和規(guī)律,結合小學生的學習實踐,初步揭示出各種不同的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學法的特點。其目的就在于為小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運用和指導提供科學的方法論的依據。
【小學生學習方法的特點】相關文章:
根據內容特點指導學習方法08-07
研究性學習的特點與學習方法08-17
結合初中數學教學特點改變學生學習方法08-01
有特點的小學生評語10-23
小學生課外知識的學習方法08-20
試論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方法08-05
面試的特點08-17
競聘演講的特點04-16
我的特點作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