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淺述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淺述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qū)東方小學 陳茂凡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擦究,熱愛生活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范圍不斷擴大,急需了解社會,發(fā)展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世界和現(xiàn)實生活,讓他們在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境中去觀察、實踐和發(fā)現(xiàn),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好這門課程呢?下面淺談自己實踐中的粗淺認識:
一、把握課程目標,靈活運用教材
小學生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能力較差,愛在玩中學,動中學,體驗中學。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正適應了這一特點,以兒童的生活為依據,從兒童的現(xiàn)實需要出發(fā),安排了多姿多彩的教學內容。它為教師提供了若大的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并允許我們根據實情和兒童的興趣,以及生活的需要,適當?shù)剡x擇活動內容。這樣,不僅有利于活動準備得更充分。也有利活動開展得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以達到教學目的。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主動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陙恚以诮虒W中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等方法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特別是根據教材特點,通過與自己密切相關的生活事例,有意識地布置學生深入街道、社區(qū)調查研究,開拓視野。還特意安排學生從網絡、報刊雜志上搜補素材,拓展學習主題,研討學習的問題,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十分高漲。為了獲得滿意的效果,有的學生請求家長配合,配合恰是課程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證。例如教學《56個民族,56朵花》時,先讓學生欣賞歌曲,學生在聽音樂和看課本圖片的過程中,感覺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語言、服飾、居住環(huán)境不同,但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心相連的兄弟姐妹,都有自己古老的歷史和獨特文化。由此構成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從而產生熱愛祖國,尊重友誼,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的良好品德。
三、創(chuàng)設條件,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我在教學中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促進學生多觀察了解周圍的事物。在教學《春天來了》時,要求學生了解春天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麗,而春天的變化卻不是一兩天就能呈現(xiàn)出來的,更不是坐在教室或家里就能看到的。為了讓學生了解大自然,探尋其中的秘密,我把活動場所擴展到田野、山崗的花草樹木之中,讓他們在動物、植物、人類生活等大千世界的點滴變化中去尋找、發(fā)現(xiàn)和體驗。在與春天的親密接觸中,孩子們對春天的認識,對大自然的熱愛在不斷地積累、延伸,感覺到了大自然是如此美麗而奇妙。這種超越時空的探究活動,讓孩子們忘我地投入到了參與、發(fā)現(xiàn)、收獲的快樂之中。此時此刻,已不是活動激勵了他們,而是他們轉動了生活的舞臺。
四、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情感交流
學生的道德認識要轉化為道德行為,必須依靠道德情感的催化,道德情感具有很強的粘合力,只有它能把知、情、意緊密結合起來,樹立牢固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形成了,才能調動道德意志,最大限度地制約行為。可以說,道德情感是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的橋梁。例如:在教學《我們的地球村》時,借助08年汶川5.12大地震后,災區(qū)孩子面臨種種困難和痛苦的事件,要求學生從電視、網絡等收集抗震救災的資料,鼓勵學生向災區(qū)孩子,向困難同學獻愛心,伸出援助之手,從實際活動中去促進學生體驗生活中的堅強、勇敢、感恩、獻愛心的真情實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幫助他人,惠及自我,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的人。
五、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通過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感人的情境,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積極地體驗,從而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成為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整合實踐探究的一個重點。如在學習《安全地生活》時,可在校園用攝像機拍一些不安全的行為。例如:一位同學下樓梯不靠右行而且速度飛快,撞倒了另一名學生;幾位學生在人多的地方你追我趕,以致撞倒了其他人等等。利用這些錄像制作成課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展現(xiàn)在大家的眼前,不僅讓學生覺得安全就在我們身邊,也很容易辨別是非,引起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
總之,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只有把握了教學目標,有創(chuàng)意地靈活使用教材,采取有效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輕松、健康、愉快學習創(chuàng)設條件,聯(lián)系實際,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參與各種有意義的活動,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收獲知識和快樂,為他們成長為具備現(xiàn)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