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漢語教育應是打通生命的教育
漢語教育應是打通生命的教育楊騏文
作為老師,要認識到漢語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一方面是人與自然相遇的方式。古人造字,字形和聲律,實際上是生命與自然的天然碰撞、相遇,是生命秩序與自然秩序的天然契合。我們今天的語文教育,在某種意義上可以通過漢語言恢復人與大地的精神聯(lián)系,這實際上恢復漢語言的生命,使語文教育成為一種連通生命、打通生命的教育。這種人與大地的獨特的精神聯(lián)系,也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獨特方式。正如劉鐵芳教授所說:“我們的漢字象形文字本來就是從自然出發(fā)的,即使是一萬年前的文字,也可以通過文字回到自然,象征自然和人的世界的統(tǒng)一。這是漢字的根本意義,始終標志著中國人獨特的生存方式。”所以另一方面,這種生活方式,又是中華民族民族性的重要體現(xiàn)。當然,漢語言承載的,除了民族性之外,其實還有超越民族性的人類共通性,人類千百萬年來生活在大地上的氣息和密碼,通過語言文字的承載,使人的精神生命成為一條從遠古流淌至今的河。每一個人,都從這條河中獲得精神的滋養(yǎng)。
認識到這些意義后,我覺得在我們有限的課時內,可以抓住三個關鍵詞:一是經(jīng)典誦讀與書寫,二是綜合性學習,三是大閱讀。
經(jīng)典誦讀與書寫又有三個關鍵詞:一是經(jīng)典,二是誦讀,三是書寫。經(jīng)典,特別是中國古代經(jīng)典,一方面,用文言文的方式承載著漢語言的根——今天的白話文,如果沒有文言文作為根基,將是蒼白的,今天的學生在學習現(xiàn)代文的時候,如果不從古代漢語中汲取養(yǎng)料,他們的語言表達將是輕飄虛浮的;另一方面,用語言的方式承載著中國人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生存方式、文化氣息。教師在教授教材里的經(jīng)典篇目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方式,觸摸到漢語的根和中國人的這種獨特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氣息。其中誦讀是觸摸的最好形式。誦讀,使學生的生命通過文本直面更深廣的生命所系,獲得一種生命的本真的“興發(fā)感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意通過語言的激活,使看似枯燥的文言文篇目,變得有溫度,通過以讀引讀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去接觸更多的經(jīng)典原著。書寫,是漢語言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正如現(xiàn)象學學者張祥龍所言,漢字本身有天生的構意沖動,漢字之美既與它的語義和字形相關,又與書寫的人生命的當場構成相關,它讓人的生命狀態(tài)在當場的揮灑中發(fā)揮出來,并且,這種生命的當場顯現(xiàn),是通過漢語言與天地自然、文化人心相溝通的。
關于綜合性學習,關鍵在于綜合兩個字。綜合的含義,一是內容上的綜合。長沙市南雅中學通過一個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創(chuàng)新性實踐》的研究,正在嘗試將初中語文分為體驗成長類、自然風情類、語言文字類、民俗文化類、熱門話題類、科技生活類、尋根之旅類八個主題,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打通文本與生活的聯(lián)系,打通流淌在每個中國人身上的、自古傳承至今的文化血脈。例如“自然風情類”專題,打通的是《詩經(jīng)》、先秦散文、唐宋詩詞、明清小品文、近現(xiàn)代詩歌散文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傳承變遷。二是形式的綜合,通過一些專題的任務驅動,打通聽說讀寫,并通過聽說讀寫,打通語言與實踐、人與實踐的聯(lián)系,使學生的聽說讀寫,得以在天地自然、人文化育的大語境下展開。
“大閱讀”和經(jīng)典誦讀、綜合性學習有重疊的部分。大閱讀之大,使人心得以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人類社會的歷史長河中展開,在天地自然中展開。大閱讀之大,使學生的閱讀在俯仰之間觸目即是。大閱讀之大,使閱讀在天地自然中融入“聽說讀寫”的整體實踐之中,使語文教育成為一種整體的生命活動。例如長沙市南雅中學引導學生拍攝一些自然風物的照片后,指導他們看圖說話、看圖寫作,在說話和寫作中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和加進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感悟,融入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和鮮活的生活氣息。
【漢語教育應是打通生命的教育】相關文章:
生命教育教學反思08-25
學生演講:生命教育08-24
教育:生命的“美容劑”08-23
生命教育月活動方案08-24
《生命教育》學習心得05-06
生命教育征文(通用71篇)10-26
生命安全教育心得07-27
生命成長教育實訓總結08-23
生命教育相關名言警句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