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略論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的有效策略
略論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的有效策略文/黃雁楠
摘 要:英語教學一定要放在相應的文化背景中進行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根據(jù)現(xiàn)代英語的教學目標,結合工作實踐,論述了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滲透文化背景知識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文化背景知識;滲透;策略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它反映著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世界。英語教學如果只是側重于語音、語法、詞匯固有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學生社會文化認識能力的提高,那么就不可能真正地掌握這門語言。在英語教學中,只有把相關文化背景知識融入教學中去,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對這門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真正達到教學目的。
一、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滲透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由于受到文化習俗和定向思維的影響,難免會遇到思維定式的影響和由于異國文化而產生的沖突和碰撞。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恰到好處地同外國人進行有效的交流,就必須盡可能地、全面地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尤其是與我國文化有差異的背景知識,如,西方人尊重別人的隱私,一般不打聽對方的私事、年齡、收入、住房、婚姻狀況等。在這一點上,語言學家沃夫森就曾指出:在跨文化交流中,外國人往往能夠容忍、原諒并理解說外語的人在語言方面的差錯,但對無視社會文化差異、使用不當?shù)难赞o或非語言行為,卻不能容忍。
2.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結合文章語境的文化背景和內涵,適當?shù)貪B透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可以引領學生進入古老和宏偉的西方文化殿堂,接觸英語國家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學、地理、人文、價值取向和社會觀念等方面的知識,領略風格迥異的異域風情,感受西方社會不同的風俗習慣,從而開闊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可以使課堂變得生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形成一個從語言到文化,再由文化到語言的良性循環(huán)。
3.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英語的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英語文章的題材各種各樣,包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實踐證明: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越豐富,閱讀水平就越強。
文化背景知識是閱讀理解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絕非可有可無。在很多時候即便讀懂、聽懂材料中的每一個單詞、句子,但由于缺乏中西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也不能理解其真正含義。如下面這句話“He is one of the literary fat cats.”按照字面翻譯是,他簡直是只大肥貓。其實 fat cat是很早就有的一個俚語,意思是“大亨”,所以原句的意思是:他是文學界的顯赫人物。英語中關于cat的習語很多,但是比作人時,一般給人的聯(lián)想都不太好,也許是因為cat 常和巫婆在一起,迷信認為遇到black cat是不吉利的征兆。英語中常用cat指包藏禍心的女人,把脾氣很壞的老太婆稱之為old cat。
二、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的有效策略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導致了語言的不同。在任何時候教授一門外語,我們必須教授這種語言的文化習俗、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觀念與行為習慣等復雜系統(tǒng)。
1.通過詞匯教學,揭示其文化內涵
詞匯(包括單詞、習語和成語等)的學習直接影響著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在詞匯教學時,教師應做到讓學生在掌握詞匯概念意義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恰當?shù)厥褂迷~語。因社會文化背景不同而產生的具有不同褒貶意義的詞匯,除了給學生講清楚其概念意義外,還要介紹它們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識,有時還可適當擴展知識內容,順便講一些相關的外國風俗習慣等。
例如“狗”這個詞在漢英兩種語言里的表意都是一樣的,但兩個文化群體里的“狗”的文化意義又相差甚遠。中國人常用“狗眼看人”“喪家犬”“狗仗人勢”“狼心狗肺”之類貶義詞語,但是英美國家的人對狗的看法與我們截然不同,他們認為“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忠誠可靠。所以“dog”在英美國家中往往含有褒義,如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個幸運兒)。
再如,Waterloo(滑鐵盧)原指比利時中部一座無名小城,因1815年拿破侖率軍在此作戰(zhàn)而聞名于世。這次戰(zhàn)役是以拿破侖慘敗而告終的,所以Waterloo一詞就成為“慘敗”和“毀滅”等悲劇性結局的化名詞。如果不了解這一文化歷史背景,學生就無法理解“meet one’s Waterloo”這一成語的真實含義。這個詞還成為一部著名電影的片名,即“Waterloo Bridge”,題目直接揭示了影片的悲劇主題,但譯者并沒有把它直譯為《滑鐵盧大橋》,而是巧妙地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借用中國歷史上另一幕著名愛情悲劇,將其譯為《魂斷藍橋》。如果譯者沒有對英語文化背景的了解,是無法譯出如此經典佳句的。
2.在閱讀過程中,依靠教材講授相關英美文化背景知識
目前各中學都沒有開設專門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課程,這就要求教師要立足于教材,盡可能多地從教材中挖掘文化信息。教師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和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向學生介紹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社會傳統(tǒng)、生活習慣、社交禮儀,還有一些常用的稱呼語、問候語等,幫助學生填補知識結構中有關外國文化背景知識的不足與空缺。如,在講解《牛津高中英語》模塊8第二單元的project From the blues to pop時,就可以把貓王、杰克遜以及披頭士的簡介和代表歌曲融入課文中,并把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人們的價值觀滲透進去,這樣學生就能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脈絡。
3.在聽力口語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
雖然學生平時花了不少時間進行英語聽力口語訓練,但是在真正提高水平上收效甚微。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識。
英美人在平時的交流中喜歡使用典故、成語和修辭等,用詞大多源于文學名著、民間傳說及《圣經》、名人演講等,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背景知識,這些往往會影響甚至制約學生的聽力理解。在收聽英語新聞節(jié)目時,這種情況更為明顯。
例如,美國《時代》周刊曾經把尼克松訪華描述成為Nixon’s Odyssey of China,其中Odyssey原為古希臘詩人荷馬(HOMER)的一部英語史詩,描述Odyssey在古城特洛伊陷落之后所經歷的一段漫長而艱難的歷程,不能不說意味深長。如果不了解這個故事,不知道Odyssey在這里是指“漫長歷程”之意,就很難理解這句話的真正意義。
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語音面貌的培養(yǎng),還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真實的文化語境。例如,創(chuàng)設初次見面、打招呼、介紹等社會生活情景,組織學生進行結對練習、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課本劇等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設想自己置身于英美文化情境中,運用英語進行語言實踐,加深學生對英語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等的理解,提高交際能力。
4.結合豐富的課外活動進行文化滲透
文化的內容包羅萬象,僅憑有限的課堂時間以及教師課上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我們應更多地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多了解英語文化,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機會,教師可在課外開設系列專題講座,介紹英美文化背景知識。
鼓勵引導學生多接觸英美原版的東西,如,報紙、雜志、電影、電視、錄像等,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了解更多的信息,從中領略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語言行為,體會英美文化與漢文化的差異。
組織學生辦英語報、開英語角、寫英語日記、舉辦優(yōu)秀作文展、朗讀、表演、寫作競賽、舉辦各種party(如,新年晚會、圣誕晚會)等各種活動,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又豐富了學習形式,使學生更順利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可以讓學生將各國的歷史故事、傳說故事、經典電影片段等改編成短劇,并進行表演比賽,在發(fā)揮學生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擴充了文化背景知識。
總之,我們需要正確認識文化背景知識在當前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并在課堂教學及課外輔導中全面地反映出來。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真正達到了學英語的目的。
【略論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的有效策略】相關文章:
例談估算教學的有效策略論文06-03
小學英語情感教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08-24
高中英語教學策略論文08-23
淺析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策略論文05-31
合作學習在文言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08-25
淺談病原生物學教學中對德育的滲透策略08-24
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08-23
略論產品營銷的十大策略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