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反思
篇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反思本學期我擔任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三年級教授的是計算機入門知識,四年級講授的幻燈片制作內容。根據三、四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學習特點,我現將本學期以來的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一、打好扎實基礎,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本學期剛開始系統(tǒng)的學習計算機知識,(大部分學生接觸過電腦但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覺得幫助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開展教學工作。
對于剛開始接觸計算機的學生來說,他們一般都有較濃厚的興趣,積極性較高,但較迷茫,不知從何處學習。此時,我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計算機的發(fā)明、發(fā)展過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接受計算機基礎知識。然后,我以打比方的方式介紹計算機的組成原理,用我們人身體的各個部分來類比計算機的組成部件,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原理。接下來,我用玩游戲的方式介入鍵盤的操作知識的講授。對于剛學習計算機的學生來說,練習鍵盤本來是一件單調枯燥乏味的事情,如何保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我選擇了金山打字通軟件,該軟件里面有打字練習游戲。從此入手,學習變得輕松有趣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鍵盤操作。
二、合作探究學習,體驗學習樂趣
四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本學期的幻燈片制作課程教學中,我主要采取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各自的主題制作項目。每個小組選取一個主題制作項目,自己搜集制作所需的圖片、聲音、動畫等素材,完成各自的創(chuàng)意設計,然后制作完成各自的主題項目。在此過程中,我主要是講解關鍵的制作技術,同時輔助各小組,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根據各小組的完成情況,學生基本上能制作圖文并茂的作品。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掌握各種幻燈片制作技術,而且提高了大家互相協(xié)作的意識,增強了團隊精神。當然,項目完成的質量還不算太高,諸如創(chuàng)意設計還有待提高,我相信經過進一步努力學習,學生會有長足的進步。
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如何進一步組織好學生、組織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我長期值得研究的課題,我將一如既往的扎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標準的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
篇二: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反思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顯得越來越重要,要想在本世紀不成為新的文盲,就必須學會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如今,信息技術課程已經成為一門基礎學科,在中小學迅速得到普及和發(fā)展。篩選和獲取信息、準確地鑒別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如同“ 讀、寫、算” 一樣成為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同時信息技術教學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那么我們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基本能力呢?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 合理安排,因地適宜、因材施教。
盡管計算機和網絡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但在學生的心目中,信息技術應用的真正價值學生們很難感受到,好像懂與不懂信息技術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并沒有帶來什么不便,且各個學校的設備與學生人數都不同,能否達到一人一機,讓學生多上機練習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學校要根據自己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條件,合理安排、因地適宜、因材施教。所為 " 三人行必有我?guī)?" ,因此我在帶領學生上第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時,并沒有急于展開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水平的實際情況分組,將兩人分為一小組,一種是把操作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分在一組;另一種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混合搭配,分在一組,并在小組中選出負責人,進行管理。這樣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基礎差的學生,各組基礎好的學生也可以相互交流。這種分組合作的方法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課堂效率也明顯提高,另外組與組之間還要進行 " 較量 " ,互相促進。
二、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烏申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若詢問一個班的學生:“ 你喜歡上信息技術課嗎?” 會有全班人說“ 喜歡!” 學生這種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學中,更要吸引他們,要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變抽象為形象、變虛為實,使他們在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下自主的學習,從而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精講多練。小學信息技術課的課時安排少,學生盼著上信息技術課,如果坐在機房里,只能眼睛看著老師講,那么原有的興趣就會被消磨掉。在學生練習操作或完成任務時,可給學生播放悅耳的輕音樂,創(chuàng)造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這樣學生有了極強的參與意識,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2 、 利用形象比喻,變抽象為形象,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信息技術教學中一些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應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這樣不僅提高了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例如:在學習運用 WindowsXP 中的“ 畫圖” 程序繪畫時,需要設置前景色和背景色,這兩個詞語學生不易聽懂,我就這樣講解:“ 同學們畫畫時要準備彩筆和畫紙,前景色就像我們在畫畫時用的彩筆的顏色,背景色則是我們畫紙的顏色” 。又如在介紹文件名的知識時,學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為何要由基本名和擴展名兩部分組成,我就用了這樣一個比喻:“ 文件的名字就像我們人的姓名一樣,你的姓名是由姓和名字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擴展名就像人的姓,用來區(qū)分各種類型的文件。” 諸如此類的比喻,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3 、穿插游戲,安排競賽,保持學生學習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喜愛游戲是孩子的共性。電腦游戲由于具有極強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戰(zhàn)性,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擋不住的誘惑,電腦游戲的趣味性、刺激性、挑戰(zhàn)性能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兒童的敏感性。對于基本技能的操作(如鍵盤、鼠標的操作),如果不注意加強興趣教學,學生是很難掌握操作技能的。例如在進行鍵盤和鼠標的操作練學時,我有時安排游戲類比賽。這樣,不僅使學過的內容得以理解和消化,還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整合學科,多面發(fā)展。
計算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更應注重把所學的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于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 學有所用” 。如:在教學 Word 或記事本時,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用計算機寫作文,并且對作文進行修改等;教學畫圖軟件時,讓他們配合美術課,進行實際的繪畫;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語文、數學等學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等,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也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造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用好“ 小老師” ,師生相互協(xié)作。
上信息技術課,教師的輔導量大,經常是多個同學同時提問,教師常常輔導不過來,就應開辦興趣小組,輔助課堂教學。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學生實際學習的需求,辦課外興趣小組,讓學生通過課外興趣小組的學習,學到更多的計算機知識,而這些學生回到班上,就能成為老師的小助手,在課堂上起到骨干帶頭作用。如教學 PowerPoint 時,課本上已經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講的非常清楚了,這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學,后根據實際操作情況進一步講學生在操作時出現的問題,同學們在自主學習的同時老師挑選學的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巡視檢查其它同學的練習情況,對有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這樣形成了學生自主學、主動練的集體自主活動旋律,又使知識掌握得又快又好,并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xié)作。同時開辦興趣小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特長,也為參加各項活動做好了準備工作,如參加市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比賽。因此開辦興趣小組,可為一舉多用,只有把這項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操作技能。
五、組織競賽,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后,很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讓學生在競賽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于是組織開展一些計算機競賽活動,比如“ 打字小能手” 、“ 小小畫家” 等,這些競賽的舉行可使學生感受到學有所成,提高了興趣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總之,上好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師要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讓學生在玩中練,練中學;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要從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地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內在學習潛能,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篇三: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反思
通過調查與反思使我明確了一堂成功有效信息技術課,不僅要求我們教師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仔細的課堂講解,更重要的是做到如何使自己的課更貼近學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真正的主人,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更有效。針對這一目標,我經過近一個學年的教學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了我的教學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關注學生的進步
教學的有效應該是指在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工作后,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所獲得的具體進步。衡量教學有效的唯一指標也是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這里我們應該避免理解的誤區(qū)是教學有效性不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完成了自定的教學計劃,有無認真的備課和準備,如果我們的努力不能促使學生對自己所授學科感興趣,或者說學生學的很辛苦,缺乏成功的體驗,那就表明我們的教學是無效的或者是失敗的,因此在教學中,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時,我們首先應將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放在首位,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關注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例如在Flash第一課的新課引入時,我將以往展示網上的一些成功Flash作品改為展示上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這樣不僅能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同時又利用心理學中同類人群比較的特點,使學生明白只要通過認真學習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成效,從而減輕學生對學習Flash軟件的恐懼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我們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根據所授課班級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的程度和基礎,合理調整教學進度,不能一味的趕進度。我們說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使教學變得更有效,我們應該更關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
學生的學習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的興趣,而目前的信息技術學科教材在編寫上,因為需要考慮到教材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往往在一開始都安排了大量理論性的內容,針對本學科在機房上課的特點,如果一節(jié)課教師都在講理論、講概念,無論課備得如何仔細,講解得如何精彩,幾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在教學的一開始就受到重創(chuàng),從而造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脫節(jié),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我們可以將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將理論穿插在實踐操作中,使學生每節(jié)課都能保持充分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
合理地把知識的學術形態(tài)轉變?yōu)榻虒W形態(tài),實現知識重組是提高課堂效益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在第三冊教材的Flash單元中的講解按鈕時,課本上是將這部分內容分成按鈕制作和按鈕動作兩節(jié)課,但實際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對這兩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重新調整。首先通過使用共享圖庫中的按鈕先讓學生對按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再進行按鈕的制作,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在學會使用按鈕的基礎上,再對按鈕的外觀結合前面Photoshop的知識來進行個性化創(chuàng)作,在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的同時,幫助學生完成了知識的建構。
三、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
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學方法是教師在實施教學前對教學過程的準備工作,是決定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在備課中能否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幫助教師很好地把握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使得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更有效地完成學習的任務。
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運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學”、“任務驅動”、“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等多種形式,其中以“任務驅動”和“自主學習”運用的尤為突出,但就有效的課堂教學要求來看一味的使用上述方法也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講解概念性較強的內容時,如果運用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往往會造成學生對概念性的知識掌握的一知半解或根本無法理解,但如果改用選擇“接受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仔細講解下,能更快、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完成對概念性知識的理解,當然在選用“接受型”的教學方法時,我們可以選用“啟發(fā)式”或“問題教學法”來替代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在不斷提出的問題中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針對一個班學生信息技術基礎差異的問題上,我們大可以采用“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來解決差異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例如,目前在我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上就存在這樣的差異,由于我校學生中有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對信息技術接觸較少,信息技術基礎較差,在第一個學期的教學中往往存在只能完成教師本節(jié)課演示和講解過的內容,而且速度較慢,為此我讓學校在課堂上多加練習,學生在練習時可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選做拓展任務,從而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練習中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充分利用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加強課堂管理
良好的課堂管理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學校都開通了Internet,但由于網絡信息萬象,對于學生來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會存在著無序的現象,部分同學游離在課堂之外,久面久之將不僅會影響到他自己的學習,而且會影響到整個班的教學氛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上網情況的管理,強調學生在利用網上資源進行學習時必須按老師吩咐去探索。
協(xié)作學習是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協(xié)作學習時,要強調小組長的領導作用,讓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學生共同進步,避免一些學生不懂做,(www.htc668.com)又怕問,而一些學生很快做完卻去干其它事情,以保證學生有一個和諧、協(xié)作的學習環(huán)境。
五、樹立良好教師的自我反思意識
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我們必須樹立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識,只有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才能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課堂效率,使教學更有效。
1、做好每節(jié)課后的教學小結,總結經驗,尋找不足。
2、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用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
綜上所述,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新課程改革,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完善自我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水平,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已成為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當務之急。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師教學反思02-16
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師教學反思8篇02-23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1-17
教師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4-07
【薦】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3-31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熱】03-31
【熱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3-31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精】03-31
【精】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4-01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熱門】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