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有感
慧眼關注,慧心引領
———讀《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有感
永定區(qū)高陂街道小學 邱麗華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位智者對話。
我有幸拜讀了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家馬克斯·范梅南先生的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作者以其獨到的現(xiàn)象學研究方法和敏銳的教育體驗,以教師、父母和學生的生活經歷為原材料,從實際情境中探討教育學的問題,為理性的教育學注入了豐富的情感。書中提出的"教育機智"、"教師替代父母的關系"、"教育的情緒"、"教育生活的體驗"、"對學生的主體性的體驗"等等新型教育學思想和概念令人耳目一新,而作者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教育方面的問題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反思我們日常生活教育教學,更多的是從我們理解的角度看,也就是從教師的視角出發(fā),而沒有盡我們所能去感知孩子的理解、孩子的童心世界。馬克斯·范梅南先生在《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一書中不斷地強調我們要優(yōu)先考慮孩子們的幸福,始終從孩子們的角度來考慮教育方面的問題。他對課堂、對教學、對教育的機智處理令人敬佩,而他對童心的敬畏、對生命的禮贊、對人間的真情、對教育的真諦、對愛的向往則更令人敬仰。
馬克斯·范梅南先生說:"教育智慧與其說是一種知識,不如說是對孩子們的關心。"的確,在新課程標準力求實現(xiàn)的幾個功能轉移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關注學科到關注人。而只有關注學生,才會有教育智慧的生成。
機智是"智慧的化身".為此,教師要有一只慧眼,時刻關注并及時捕捉課堂上師生、生生互動中產生的有探究價值的新信息、新問題,別具匠心地運用教育機智在亮點處引領,在冷場處引領,在迷茫處引領,在錯誤處引領,把師生互動和探索引向縱深,使課堂再生新的思維碰撞和交鋒,從而再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拓展,有所創(chuàng)新,促進教學的不斷生成和發(fā)展。
下面筆者結合書中的相關內容及自己的教學點滴談談有關教學機智的運用的粗淺體會。
1.變"嚴厲"為"寬容"
馬克斯·范梅南認為,機智很大程度上是一件包容整個人的事情:"心靈、感情和身體"."教育學的滿足感并不主要在于我們內在的科學性的好奇心,而是在于為了兒童的緣故而對兒童發(fā)生的興趣;蛘,換種說法,我對兒童的教育學興趣不是由于對‘客觀的'科學的沒有感情的態(tài)度所激發(fā)的。相反,它是因為我對孩子的熱愛和關心所產生的。" [①]因此,當課堂上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認識時,不要忙著責備學生,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在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的同時,為學生指點迷津,將閱讀引向深入,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
如上《坐井觀天》這篇課文,在交流"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他們各持己見,爭論不休,聰明的小朋友,那到底是誰弄錯了?"這一問題時,有位學困生說"我認為青蛙是對的". 這一說法真是出人意料,因為他是學困生,我沒有嚴厲批評他,而是寬容地笑著請他說理由。這個男孩振振有詞地說道:"這只青蛙也沒弄錯,因為它一直生活在井里,它看到的天就是只有井口那么大,它也沒說錯啊。"他一邊還用身邊的作業(yè)本子,卷成筒狀朝著窗口望,一邊說:"你們自己試試看,天不是也變成這么大了嗎?"聽完這樣的理由,我首先表揚了他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然后請他先保留自己的看法,等讀懂后面的重點段以后我們再來探討這個話題。接下來的學習過程因為有這樣的閱讀動力,讓師生更加投入。學生借助有關學習過的資料(一葉障目)突破了教學難點,懂得要開闊自己的眼界,獲得更多的知識,做見多識廣的人。這時,我請這位同學再來談一談他對文中這只青蛙的看法。小男孩朗聲說道:"我的想法轉變了,是青蛙錯了。因為青蛙坐在井底,看到的東西少,它的見識就少,所以才會覺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 變"控制"為"引導"
"老師應該站在孩子身邊,幫助孩子認識要跨過去的地方,為孩子尋找有效的方式幫助孩子順利走到另一邊來,走到這個另外的世界中來。在這種行動中確實包含了‘培養(yǎng)或塑造’的意義,‘引入'到這個世界上來,一個增強了意識,提高了責任感和理解力,茁壯成長的世界中來。"[②] 因而,語文教學中以"求悟"為目標的讀,不是饑不擇食,不能囫圇吞棗,而應精耕細作,細嚼慢咽。教師的基本任務則是對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盲點"進行及時的"點化",促其"覺悟"、"開竅".
例如:《麻雀》一文中寫老麻雀"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有一位學生問"‘落’這個詞用得好在哪里"?我點撥道:"這里為什么用‘落’而不用‘飛’呢?"同學們經過思考和小組交流后,有的說:"‘落’比飛來得猛、快,說明老麻雀心急如焚,一心想拯救小麻雀的焦急心理,用‘飛’就有點悠閑了。"我點評:"這是從心情上來說的。"有的說:"‘落’字寫出了老麻雀疾飛下來時的勇敢、果斷、堅定,‘飛’字給人的感覺是飄忽忽的,沒有這種味道。"我贊許地說:"這是從態(tài)度上說的。"……我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認識老麻雀奮不顧身的英雄形象,使他們對"落"字的體會入木三分。
3. 變"訓斥"為"鼓勵"
"兒童的生活既需要自由也需要秩序,他們需要受到控制的自由以及那種將自由推向前進的控制。" [③]由于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師所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主體,他們有著不同的知識、經驗、思想,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豐富性和復雜性,教師要及時抓住課堂上隨時呈現(xiàn)的動態(tài)生成性資源,鼓勵學生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記得在教學《窮人》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那段課文,學生通過學習已經體會到桑娜雖然內心充滿矛盾,但她一點也不后悔,所以他們讀時語感把握很好。當學生們把"嗯,揍我一頓也好!"讀完我就表揚起來。這時有位學生舉起了手,問道:"如果桑娜的丈夫回來后真的揍了她一頓,而且要把兩個孩子扔出家門,那怎么辦呢?"面對這個始料未及的問題,我先是一愣,剛想訓斥他,突然發(fā)現(xiàn)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值得研究的。于是,我鼓勵大家一起來討論:桑娜會怎么做?結果很快出來了,有人認為桑娜一定會好好勸說丈夫孩子不能跟著他們的母親一塊兒去死;有人說桑娜會痛哭流涕、以死相逼要撫養(yǎng)孩子;也有人幫桑娜出主意,可以把孩子留在西蒙那兒,偷偷地照顧這兩個孩子……總之他們斷定善良的桑娜即使被丈夫揍了一頓后也一定會保護這兩個孩子的。多好的答案啊,可見學生都已經與善良純樸的桑娜融為一體了,也把課文學出味來了。
4. 變"呆板"為"靈活"
"我們必須認識到教育學意向不是簡單的思維信念,也不是我們寫在紙上的課程計劃和學習目標。教育學意向牽涉到我們對區(qū)分什么對孩子好,什么對孩子不好的所有的積極思考。"[④]"興趣不是那種需要時就能獲得或產生的心理狀態(tài)!d趣'倒可以說是用來描述人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方式的一個詞。對什么東西感興趣就是置身于某事,參與某事,對某事持一種關心的態(tài)度。感興趣就是熱烈地投入到某事或某人當中去。"[⑤] 教育契機是經常的、大量出現(xiàn)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時教育契機又是稍縱即逝的。作為老師,不能按部就班,要多一些變通,因勢利導,調整教學計劃,靈活科學巧妙地利用各種契機為課堂教學服務。
如上完數(shù)學評優(yōu)課《圓的認識》,學生意猶未盡,上語文課了還在興致勃勃地談論著圓。我靈機一動:本單元設計了一次寫景小練筆,可不能錯失這一好時機。于是,我趁熱打鐵,播放月亮、日出、拱橋、園林拱門等美麗的畫面,學生津津有味地看著?赐旰,他們欣然動筆,寫了《美麗的圓》《生活中的圓》《無處不在的圓》《找圓》《月亮姑娘》等文章。這節(jié)課我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并從中挖掘有價值的審美因素,即興引導學生觀察,感觸眼前事物之美,信手拈來寫作材料,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力都得到了發(fā)展。
[①] 引自馬克斯·范梅南先生的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
[②]引自馬克斯·范梅南先生的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
[③]引自馬克斯·范梅南先生的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
[④]引自馬克斯·范梅南先生的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
[⑤]引自馬克斯·范梅南先生的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
【讀《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有感】相關文章: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讀書心得08-17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讀后感09-13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讀后感08-18
習作教學的生活意蘊08-24
《教學機智》讀書筆記08-23
教學機智讀后感03-29
智慧教育心得11-18
讀《教育智慧從哪里來》有感2000字08-16
反思教學與教師教育智慧的形成08-23
智慧教育讀書心得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