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風箏》有感:信念,靈魂深處的牽絆
信念,靈魂深處的牽絆
——讀《風箏》有感
文/梁青娥
軟磨硬纏得來《風箏》一書。讀完,感慨頗多。
人民日報韓松落說:一件好的敘事作品,要有三層境界,第一層,是故事;第二層,是情感、信念;第三層,是哲學觀念。很多敘事作品,至少能做到第二層,也就是傳遞情感和信念。而能夠觸碰某種哲學觀念的,則有可能成為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經(jīng)典。人們很容易會忘記作為載體的故事,卻會牢牢記住作品所傳達的觀念。
《風箏》一書,所傳遞的便是信念與人性激烈沖突的最終抉擇。
書中的人性,也著實讓我感動。張旭東、趙簡之,杜孝先他們本來是令人憎惡的國民黨特務,可他們?yōu)榱诵值苤椴挥嬋魏位貓笊踔劣脿奚鼇肀Wo“六哥”的時候,是無論如何也憎恨不起來的;頭號招牌的荷香,為了養(yǎng)育兩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敲掉了所有的金牙,那時候的她是善良而無私的。書中的人物不再是非黑即白。無論敵人,友人,壞人還是好人,都離不開一個“人”字。站在人性的角度去詮釋立場、階級、信仰,每一個人身上都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但最能帶給我理性思考的則是信念。它是哲學中試圖探討的深奧問題,是哲學意義上的觀念設定:信念對一個人來說,到底是不是本質(zhì)需求?信念在一個人成為“這個人”的過程中,當與人性相沖突的時候,信念會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
鄭耀先是一個天才情報員,他正直,善良,對未來充滿希翼,渴望“回家”(共產(chǎn)黨的根據(jù)地),以至于在以記者身份回延安的時候,他真情流露。但他又充滿野性,有著為了信仰奮不顧身的一面。特殊的工作,讓他走上了危險的荒野。為了這份工作,他“此生隱姓埋名,爛入泥沙”。
他把屬于自己的角色扮演的很成功,不管是言談舉止、生活習慣、為人處世,還是在權力博弈等方面,都給自己打上了環(huán)境賦予的獨特烙印。因為“扮演”太成功了,以至于他的聯(lián)絡員被假象迷惑,根據(jù)地的戰(zhàn)友也對他恨之入骨。隨著唯一聯(lián)絡人也是唯一能證明他身份的老陸的犧牲,他和組織聯(lián)系切斷了,更重要的是,他處在一個人性的路口,失去約束,失去牽絆,善惡的選擇從此全部交于他。旁證已死,自證有險,他只好走上“心證”之路,我知道我是誰,我知道我做什么,為什么而做,在假面生涯之外,時刻捂著一心,讓它永不變色。
作為書名的“風箏”,也是鄭耀先的代號,具有強烈的象征意思。牽系風箏的,只有細細的一條線,一旦這條線掙斷,風箏就會“掙扎在茫茫險惡的空中,隨時會跌落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地方”。但在風箏線斷開之后,鄭耀先已經(jīng)有了一條心靈上的繩索,這條繩索給了他方向、希望、未來和光明。
這才是這個故事的價值所在。它在特殊時代的正邪博弈背景中,加上了這樣一條線,這樣一個觀念上的追求。緊張的故事,生動的人物,都在為這條線服務。而當我們一想起這個故事, 想起鄭耀先那滿載故事的臉,都會想起藍天下一只高飛的風箏,它悠游自在,不為烏云和風暴所擾。
因為,牽系著它的,是一根牢不可破的信念之線,是一個人性最本質(zhì)的需求。
【作者】澄城卷煙廠 梁青娥。
【讀《風箏》有感:信念,靈魂深處的牽絆】相關文章:
讀《我的信念》有感04-23
讀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有感04-30
讀《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有感04-21
讀《風箏》有感04-19
信念08-31
讀《紅色家書》有感:夯實理想信念的基石05-19
讀《林海雪原》有感:信念永駐 夢想指航04-27
信念的作文03-18
信念的力量06-03
信念的語錄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