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洞山指月》(南懷瑾)有感
讀《洞山指月》(南懷瑾)有感
原創(chuàng): 范曉微
《指月錄》是禪宗中曹洞宗的語錄集,洞山和曹山師徒二人并稱曹洞。
關于中國的禪宗我簡單和大家介紹下,佛教傳入中國以后,自南北朝開始,跟中國的諸子百家結合,產生了禪宗。自達摩祖師以降,衣缽傳至六祖慧能。
慧能之后,禪宗開枝散葉,形成了五宗七派。其中一支傳給南岳懷讓禪師,再傳馬祖道一,再傳百丈懷海。今天的叢林制度就是在百丈師徒手里建立的,奠定了佛教長久流布的基礎,對中國社會,政治體制等都影響深遠。
另一只傳給青原行思禪師,再傳石頭希遷,再傳藥山,云巖,洞山,曹山,最后形成了曹洞宗。
以上是禪宗傳承的路線,但何為禪呢?為何叫禪宗?禪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如何呢?按照南師的開示,禪宗剝掉了一切宗教的外衣,赤裸裸地用中國文化來表達,儒釋道三家合一都歸到禪。禪宗不講功夫,只講見地(見地里包含了功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何找出自己生命未生之前的本來功能,直接走這個路線就是禪。
同是禪宗,但教育法卻是各不相同。六祖慧能走的是頓悟路線,他的師兄神秀走的是漸修路線,慧能在南方傳法,神秀在北方布教,所以素有"北漸南頓"之說。此后希遷禪師寫《參同契》(刻意借用魏伯陽《參同契》的書名),乃至云巖、洞山《寶鏡三昧》這一路修持的方法都是以《易經》為依據下來的。雖說六祖大字不識,但希遷、藥山都是經教皆通,文采斐然。尤其到了曹洞宗,文學功底都相當深厚,教法融于詩詞,佛啊道啊提都不提。只是后來人都被美妙的詩詞章句吸引了,其背后的禪法反而忽略了,搞到今天就剩下口頭禪了,甚是可惜。
曹洞宗最有名的教法是《五位君臣頌》,節(jié)選之‘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群臣道合是兼帶語。這些講的是實證的境界,而在禪定功夫方面走的不是四禪八定,而是儒家的《大學》路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總而言之,講到中國文化,禪是核心,曹洞宗是禪宗的代表之一,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學習,通過修證提升自身的生命質量。
—— 范曉微
【讀《洞山指月》南懷瑾有感】相關文章:
讀《少年南懷瑾》有感01-03
浮戲山雪花洞導游詞02-27
讀《洞》有感04-28
海南五指山導游詞08-28
南懷瑾的語錄58條10-05
南懷瑾的語錄29句08-22
介紹海南五指山導游詞07-14
少年南懷瑾讀后感08-08
《少年南懷瑾》讀后感01-24
雁蕩山觀音洞導游詞-浙江導游詞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