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花橋榮記》有感:歲月已過 榮記不再
歲月已過 榮記不再
——讀《花橋榮記》有感
原創(chuàng): 蘇靜
因一篇《樹猶如此》,我買了本白先勇先生的小說集《臺北人》。
數(shù)九寒天,窗外陽光明媚,暫且逃離工作,重讀《花橋榮記》,臺灣的文字竟是那么好看。
榮記的老板娘春夢婆是本篇男主人翁盧先生的旁觀者和見證者,同時也是那個年代的生存者,她無法跳脫成永遠的尹雪艷,故而會在故事的開頭述說榮記米粉曾經(jīng)的風光,故事的結(jié)尾又會抱回那幅照片——從前我爺爺開的那間花橋榮記,就在漓江邊,花橋橋頭,那個路口子上?墒,對世人來說,誰還在乎這些呢?
輕淡的文字,舉重若輕地,緩緩地,低低地吟唱,歲月的滄桑和無奈就這樣汩汩地流淌出來。
夾雜的悲慘小人物如李老頭、秦癲子等,寥寥數(shù)字,畫面展現(xiàn),看得人觸目驚心。
整個故事的色調(diào)基本都是灰暗的,除了說起從前的廣西桂林,才有些綠水青山,靈透干凈的人物。
先前的盧先生一徑斯斯文文,像性情溫馴的大公雞張大雙翅護送小學生們過街,連連被欺騙后的盧先生在領著剛放學的小學生過街時,臉紫漲,脖子粗紅,額上的青筋疊暴起來,打一個小毛丫頭。第二天,便死了。
今昔對比,差距如此之大。
歲月如琉璃,看的人恍恍惚惚,一如《臺北人》的卷首語:“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時代變遷,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墒,讓人失魂落魄的不僅僅是戰(zhàn)爭本身,戰(zhàn)后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態(tài)也讓人堪憂。
有這么一類人,因為太癡迷,因為太投入,因為太純粹,隨著心中夢想的破滅,無法釋懷,走向另一個極端,破罐子破摔,生命最終以落拓收場。
我們是不是應該選擇中庸,不堅守,不評論,不言語?
家的味道融在食物里,一碗米粉一世情,回不去的故鄉(xiāng),甩不掉的離愁。
合上書本,走出辦公樓,老舊的水泥地已被無數(shù)雙腳底踩磨掉,露出黃色沙粒,有些地方出現(xiàn)小面積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四合院中,夕陽照在東樓的棕色玻璃窗上,光反射回來,映出我的影子,猶如一個透明的紙人在地面上緩緩移動。
【讀《花橋榮記》有感:歲月已過 榮記不再】相關(guān)文章:
青春已過的句子02-10
讀《流沙歲月》有感01-08
讀山居歲月有感01-02
讀《山居歲月》有感01-13
半年已過的感慨句子02-26
半年已過的感慨句子01-21
讀山居歲月有感(15篇)01-06
讀山居歲月有感精選15篇01-07
讀山居歲月有感15篇01-02
讀《山居歲月》有感(15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