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免费视频,国产一级a作爱视频免费观9看,色五月丁香亚洲,亚洲欧美性爱在线视频,1000部黄片免费观看一区,国产亚洲性生活视频播放,三级黄色在线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心得體會>讀后感>《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時間:2023-10-22 18:20:27 詩琳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精選14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精選14篇)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1

  《浮生六記》為清代沈復所著,為自傳體散文,全書共分為六篇,文字優(yōu)美、細膩,恬淡寧靜,用語雖是古文,卻也淺顯易懂,是值得一讀的美文。

  本文開篇是《閨房記樂》,記錄了沈復和其妻子陳蕓的日常生活。敘述以時間為軸,娓娓道來,將古時夫妻生活的點滴用筆墨描繪出一幅精美畫卷展現(xiàn)于讀者眼前,使人在繁華亂世之中也能感受到一二閑適之情。頗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的韻味。

  弘一大師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而忘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而沈三白和陳蕓便是如此,沒有轟轟烈烈,沒有狗血劇情,有的只是止于唇齒、掩于歲月的深情。這種生活極富有詩情畫意,看似"人人皆有,確為人人所無".

  其中有篇寫到其妻陳蕓愛吃腐乳,沈復鄙夷不已,后在蕓勸說下嘗了一口,然后"真香",正是"余掩鼻咀嚼之,似覺脆美,開鼻再嚼,竟成異味,從此亦喜食。"看到此處,我也不禁莞爾一笑,沈復對生活中小事的描寫,真是趣味橫生。其情其景仿佛跨越了300年時間隔閡,重現(xiàn)于世人眼中。

  陳蕓曾發(fā)愿:"他年當與君卜筑于此,買繞屋菜園十畝,課仆嫗,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畫我繡,以為持酒之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游計也。"

  是的,布衣菜飯,可樂終身。夫妻二人最喜歡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樂趣,安度流年。我喜歡沈復文字里的恬淡如水,也喜歡那溫暖的煙火氣:守著一屋一院,一人一心,一茶一飯,遠勝過看亂世紅塵的萬千風景。

  "余年一十三,隨母歸寧,兩小無嫌"…告母曰:"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

  十三歲那年的夏天,還是少年的三白邂逅了表姐蕓娘,自此情竇初開,一片光風霽月,發(fā)誓此生非蕓娘不娶。

  三白和蕓娘的愛是活生生的,是落實到紅塵地面上的,是有情有義的溫度,是宜室宜家的。

  "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蕓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

  "撥釵沽酒,不動聲色,良辰美景,不放輕過。"

  沈復向來好客,蕓娘便準備好茶好酒好菜進行招待。有時缺酒錢,蕓就拔釵沽酒,不露絲毫聲色,良辰美景,不能辜負。

  "街頭有鮑姓者,賣餛飩為業(yè),以百錢雇其擔街","是時風日麗,遍地黃金,青衫紅袖,越阡度陌,蝶蜂亂飛,令人不飲自醉。"

  那日,城外油菜花盛開,蕓娘提議大家一起去城外賞花飲酒,還機智地雇傭賣餛鈍的小販,挑著爐火,跟大家一起去,好為大家溫酒熱飯。

  游人們看到這樣一群人在盡情地吃喝,無不羨慕這奇妙的想法。喝到有些小醉,或坐或臥,或歌或嘯。

  陳蕓,會持家,精刺繡,善烹飪,有雅意,愛看山水,愛花草,愛書畫,能吟詠詩歌,才思娟秀,能工善文,德賢兼?zhèn),有生活情趣?/p>

  沈復嘆其:求之閨中,今恐未必有此會心者矣。

  記得書中這樣寫道兩個人不動聲色的.深情。七月初七,是民間乞巧的日子,蕓娘也張羅了一番。三白就趁著佳節(jié)刻了兩枚印章,上面寫:"愿生生世世為夫妻。"他的那枚是陽刻,蕓娘的是陰刻。每當兩個人通信時,便用印章進行落款。

  每次讀到這里,都被兩個人的心思幽情所打動。我想,古人的很多情思是我們今人所無法企及的。一個人能細細體會并感知另一個人的美,亦能撫琴彈得一手好曲子,聞弦歌而知雅意。見花落淚,拂風有聲,看得懂花光燈影。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每日忙碌的我們有多久沒有手寫一封信件了呢,對著一個科技的工具日夜旋轉(zhuǎn),萬般話語只從嘴出而卻未心入,泛濫的情話使人口躁唇干。習慣使用電腦打字的我們是否還能寫出娟秀的字呢。這樣彼此心心念念的小心意和詩意真是難以尋覓了吧。

  作家慶山說:"《浮生六記》這冊薄薄的古人筆記里,引人心動的,不盡然是一對男女之間私自的情感。這樣的生活,必然和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和大眾的價值觀,和他們對待文化、自然、生命、歡樂的態(tài)度息息相通。越過兩百年,且看今日的社會,誰還能具有這樣的玩心,這樣的曠達。靈魂的宴席早已結(jié)束,剩下虛妄和空洞的游戲。兩百年后的愛情,也已失去彼此欣賞和玩味的從容心境,失卻細膩的心思和克制的禮儀。"

  一生一世一雙人,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古人的意趣及情思單純美好,花下對酌,舉杯邀月,有千年悠悠之思。抑或絲絲細雨撒落江面,江畔游人寥寥,山水青幽,觸目皆是澄澈的靜。

  當下時代熙熙攘攘,不見當年的風花與雪月,人群的喧囂與熱鬧,但終究只是鏡中花,水中月,打撈起來只是一片虛幻的影子。

  通讀全書,可以發(fā)現(xiàn),沈復是一個極具溫度并且積極樂觀的人,非熱愛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其文透露著美,于細節(jié)之處展露生機。我想: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情趣,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人間不值得,一草一木皆失顏色;人間值得,一草一木皆具風致,單看觀草觀木之人心境如何了。

  《浮生六記》是可讀性很強的一本書,其用語雖是古文,但因其以"情"字見長,故特別能夠引發(fā)人的共鳴,生活中每件小事的描述不見刻意,而能輕松地讓我們想到自己身上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從而覺得通體舒暢、有所感悟。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2

  了解《浮生六記》卻是在李白那句“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之后了。總覺得李白為這本書做了最好的詮釋。一開始為田園而去,為了沒有矯揉造作的安樂而去。循著大家的評語,伴隨著沈復,觸及著隔了百年的浮世之樂,想著心中的白月光,頓得清歡?稍绞巧钊,越是覺得苦澀。

  讀完《浮生六記》的一些感受和啟示

  生于蘇州滄浪亭旁的體面人家,按沈復的話講是“天之厚我可謂至矣”。他的前半生也確實如此,不用憂慮生計,呼朋結(jié)友,尋幽探密?勺畲蟮男沂,即使沈復不曾言明,也逃不過陳蕓其人。

  那是婦道森嚴,男尊女卑的古代。你難以想象有著這樣一位婦人,才情俱佳,恪守婦道的同時卻又不落俗套。林語堂先生說蕓是“中國文學中一個最可愛的女人”,誠非過譽。早年喪父,靠著女紅養(yǎng)活一家,自學認字,偏偏還學得極快。沈復很喜歡描寫她如何可以陪自己在閨房中談?wù)撛姇①p月飲酒。除此之外,敢于女扮男裝去看廟會,雇了餛飩擔子為丈夫的花會溫酒,主動為丈夫謀妾室,諸如此類,乍讀令人神往,覺得實在可愛;但多讀幾遍,便覺得最可貴處,是她風雅感性之后的緘默沉靜。

  在那樣一個除了丈夫的`疼愛無甚長處的家庭里當媳婦,她默默承擔著很多東西,居然還能過出安貧樂道的風雅勁來。其實,二人的夫婦生活并不算舒暢,除了前幾年的風流,往后便是苦心經(jīng)營,清寒不已,甚至難以為繼。最終,妻子早逝,讀者尚且扼腕,更遑論沈復本人。最后一句“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以過于情篤!闭Z云:“恩愛夫妻不到頭!卑笥谛乃。

  晚年沈復著此作時談及為何將閨房記樂放在篇頭,只是說及關(guān)雎位于詩經(jīng)三百篇之首。這乃夫婦情事,我也如此做。但僅僅如此嗎?他對陳蕓的愛至死都未放下。

  遍觀書中其人其事,在輕松寫意的筆下呈現(xiàn)的卻都是遺憾的悲歡離合。沈復的第一知己鴻干二十二歲便早逝;妻子結(jié)拜的姐妹憨,有意將其納為妾室,最終為人所奪,也成為妻子重病的誘因;偶然結(jié)識,相處良久的喜兒,而后拋她而去,惹得其尋短見。沈復本人自二十多歲后,便在外顛沛流離,與妻子苦心經(jīng)營,期間屢次經(jīng)商失敗。更曾帶著重病的妻子離開父母家,與子女在雪中告別。而后,妻子逝世,兒子于十八歲離世,再后來父親去世,又遭人討債。

  何以給他勸慰,除了那份刻骨銘心的感情,還有山水。貫穿全文的不止有人,更有其一次次的尋幽探密,縱情山水。即使最落魄時,也依舊徜徉。

  我也是南方人,家鄉(xiāng)離其出生地蘇州很近。我也是看著江南風光長大的,連大學也是在南方?杉幢闳绱,我依舊對其筆下描寫的風景心生向往。那些最原汁原味的風光到現(xiàn)在還有幾分,那些亭臺樓閣還有幾分韻味,我腳下的河水是否因循著千百年前的足跡。偶爾也會裝模作樣的嘆惋著傳統(tǒng)的凋零。莫名的覺得與那莫說千年,便是百年的風光都隔了一條銀河。人們總是強調(diào)著傳統(tǒng)的精神,若是連最基礎(chǔ)的倚傍都凋零,何來的傳承。

  初讀嘴角總有笑,可越讀越是覺得苦澀。在那輕松寫意的筆觸之外,那些坎坷,生離死別才是常事!安贿^記其實情實事而已”。真實的令人動容。李白詩曰: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百年時光,好似一場夢,歡暢時光又有多少。終生浮于世,多受苦難。你是出生富貴,榮華加身,卻也難保一世快活;你是出生貧寒,不著一縷,還是在泥土里掙扎。最后都是塵歸塵,土歸土。

  浮生有六記,失其二。其中歡樂有,晶瑩剔透如水晶,給你最樸素的清歡。悲傷也有,黯淡如微塵,平凡卻常在,亦得勸慰。

  最后,眾生皆苦,清歡難度。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3

  讀《浮生六記》,時隔幾年仍令我印象深刻。作者是清朝乾隆時期的沈復,字三白,是個不紅不紫的畫師。本書記錄了沈復平凡而又艱難的一生,以及生活中令人難忘的片段。全書共分為六個篇章,包含了《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四篇文章。另外兩篇《中山記歷》《養(yǎng)生記道》據(jù)說是后人仿寫!陡∩洝分杏绕涞谝黄隆堕|房記樂》用深情的筆墨,描寫了聰明絕頂而又非常不幸的妻子——蕓娘。因為這個可愛而又可憐的女人,才使《浮生六記》讓世人記住,得以讓它永遠散發(fā)出了人生智慧的無窮芬芳!

  可能是年齡漸長的緣故,同一本書,同樣的我,不同的時段,不同的年齡,不一樣的心境又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五年前讀此書,似懂非懂,然后又找了其白話本看了一遍,方才了解,對其中描寫童趣的部分那時記憶深刻,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讀后覺得相當有趣,有些場景仿佛自己也曾經(jīng)身臨其境,對其后的游山玩水一略而過;五年后的我,現(xiàn)在又重溫此書,居然最最喜歡的是第一篇章《閨房記趣》,以《詩經(jīng)》為模,第一篇章也以閨房趣事為首寫開篇,本篇講與他自己的表姐結(jié)為夫妻,可是父母卻對這對恩愛夫妻的行為看不慣,對這兒媳也頗有微詞,夫妻倆雖伉儷情深,最后終被趕出家門。兩人生活舉步維艱,甚至經(jīng)常要到朋友家借宿,但能夠苦中作樂,生活過的很有情趣?上Ш髞砥拮由≡缢,沈復很悲傷,十分懷念妻子,覺得要把這段感情和記憶流傳后世,便寫了這本書。

  它是中國古代散文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然而它卻被埋沒百年之久。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它的光彩才第一次展現(xiàn)于世人眼前。林語堂、俞平伯等新文學家都極為贊譽這部作品。林語堂曾經(jīng)說過“蕓,是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可愛的`女人。”

  我深深的被文中聰慧,嫻淑,勤勞而又不失情趣,熱愛生活的蕓娘所打動,也為很多沈復與蕓娘間的夫妻生活小片段流露出來的伉儷情深所感動,因此我最喜愛的還是第一篇章《閨房記趣》。文中她的“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詞句,以及對唐詩宋詞李白杜甫詩型的精辟分析和見解,可見她又不失才氣;她對婆家尊老敬愛幼,謙和禮讓的美好品德也無一不在書中時有體現(xiàn),這也是我們現(xiàn)代諸多女子身上缺少的隱忍品格;喜愛《閨房記樂》愛的精華所在就是蕓娘一身的智慧,蕓娘的一身是短暫的,但回憶絕對是永久的,這也是我讀此書能深受感染的部分,鄉(xiāng)間的做菜種花,男耕女織,怡情小釣,逢時休閑,踏青郊游等等這些情調(diào)和記事,都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女子不能抵抗的所向往美好浪漫生活;蕓娘是可憐的,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幼年喪父,辛苦勞作,養(yǎng)母供弟維持一個家,青年喪弟失母;出嫁從夫,公婆的苛刻保守固執(zhí),導致其夫妻顛沛流離,家徒四壁;但蕓娘也是幸福的,能夠在最適當?shù)臅r機遇到自己情投意合的人,即使死在自己深愛人懷中,他們攜手走過的幾十載歲月終其一生讓沈復無法忘懷,這也是令人所羨慕的。在這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社會要想遇到這么一個人,有過這樣一段情是何其之難,“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對蕓娘,對《閑情記樂》的欣賞和喜愛,借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作為結(jié)語,沈復與妻子蕓娘沒有榮華富貴的生活,沒有揮霍無度的享受,沒有沉湎歡娛的閑情,也沒有風流浪漫的傳奇。

  一、同甘共苦,患難與共;坦誠直爽,體恤關(guān)愛的夫妻真情。

  二、勤儉淳樸,善處憂患;布衣菜食,可樂終身的簡樸生活。

  三、淡薄名利,與世無爭;恬淡自適,知足常樂的曠達胸懷。

  四、逆境逢生,善解人意;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優(yōu)良品德。

  無論是夫妻相處之道,還是為人處世之道,抑或是生活持家之道。在何種環(huán)境下總能過好簡單,質(zhì)樸又不失情趣的有滋有味生活。在人生情感上遭遇愛情、親情、友情的何種誤解和失意,我還是一樣一如既往的向前看、向前走,一如既往的笑對人生,笑看愛情,還是那句話: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寫在這個特殊而又普通的日子,給自己,給你們。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4

  沈復,出生于清朝的一個官宦世家,其父為朝廷官員,對沈復自身的教育也頗為重視;蕓娘,沈復的妻子,性格溫婉大氣,對詩書也頗有了解,被林語堂稱作“最可愛的女人”。沈復與蕓娘二人自成親以來就相敬如賓,如同模范夫妻,靈魂伴侶。而《浮生六記》一書也是沈復在蕓娘去世后所編寫的,主要是對自己的前半生的回憶,但更多的的是與蕓娘一起的故事!陡∩洝穼懹谇宄瘯r期,處于封建社會,自然有一些那個時期的詬病,但在與蕓娘一起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隱藏于中的現(xiàn)代意識。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浮生六記》中現(xiàn)代意識的覺醒。

  一.崇尚平等寬容的婚姻意識

  沈復與其妻蕓娘是表親關(guān)系,從小一起長大,可以說是青梅竹馬,而沈復也對他的母親立下“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 ?的誓言。在沈復寫的自傳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他和蕓娘之間的婚姻是處于一個平等地位的,雖然中間也有蕓娘執(zhí)意要幫沈復納妾的場景,至于這個做法的原因,我們也是不大清楚,可能就是受到那個時期的一些封建思想的影響,但不得不說,沈復與蕓娘之間是平等的。他們可以在平時拱手以禮,相敬如賓;也可以在夜晚的時候舉杯對月,吟詩論文,風花雪月。對沈復和蕓娘來說,他們不僅是大千世界里的一對普通夫妻,更是一對靈魂上的伴侶,他們之間的契合是靈魂上的契合。在沈復的回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段劇情:蕓娘羨慕廟會的熱鬧,想出去逛一逛,但在那個朝代,女子應(yīng)該是“半步不出閨門”,不然會有損“婦德”,但沈復對待蕓娘是平等的,所以他就鼓勵蕓娘扮作男子模樣,并穿上蝴蝶履跟他一起去逛廟會。蝴蝶履,是古時男人逛花樓休息時所穿的鞋子,而就沈復對此的了解,我們可以得出花樓這個地方沈復也是沒少去了。但蕓娘知道后也沒說什么,而是高高興興地跟沈復一起去逛廟會。這可以說是蕓娘對沈復的寬容。寬容與平等,是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而沈復與蕓娘二人就是熟以此道,將這種婚姻意識貫徹到生活中,所以得到靈魂的契合。

  二.追求人格自由的獨立意識

  在《浮生六記》中,我們可以看到整本書中人物形象最為鮮明的就是蕓娘了。就如當沈復因為不耐蕓娘過多的客氣時,就說蕓娘“禮多必詐”,蕓娘就當場與沈復爭辯,說她只聽過“恭而有禮”,而又哪里來的“詐”。這是蕓娘人格上的獨立,而不是如同那被封建社會的“夫唱婦隨”所禁錮的.木偶喪失了本性。在對人格的追求方面,蕓娘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無論是搬出我取軒后自己對新房子進行裝修的事情,還是不顧那個時代人們對女性的歧視與束縛,敢于在廟會時換上男裝與沈復一同出去游玩,都可以看出蕓娘對人格自由的追求,更可以看出蕓娘意識上的獨立,引得沈復發(fā)出一句“惜卿雌而伏,茍能化女為男,相與訪名山,搜勝跡,遨游天下,不亦快哉”?的感慨。這種意識在如今的21世紀并不是特別的稀奇,但對當時的那個對女性充滿歧視與束縛的時代而言,蕓娘所追求的獨立意識是難能可貴的,更是跨時代的。

  三.不予歧視,追求平等的階級意識

  沈復是家中長子,其父在朝為官,社會地位自然是較高;而蕓娘在未與沈復成親前就與沈復是表親關(guān)系,出嫁后又從夫,所以地位自然也隨著沈復。然而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在這個階級歧視嚴重的社會中,他們卻在各階級中都有結(jié)識的好友。如沈復與蕓娘二人在江邊船上與船家女一起酌酒對飲,調(diào)笑嬉樂。這種現(xiàn)象雖在當時也算常見,但沈復與蕓娘不同的是,他們是把船家女放在平等的地位來對待的,而不是像其他的富家子弟那樣將船家女當作玩樂的對象。就如當有人“私告蕓曰:‘前日聞若婿挾兩妓飲于萬年橋舟中,子知之否?’蕓曰:‘有之,其一即我也。’”?這便可以看出蕓娘不畏世俗眼光,敢于承認與船家女的交往,而不予歧視的表現(xiàn)。所以說沈復與蕓娘的階級意識可以說是薄弱的,他們更加追求的是平等的意識。

  平等寬容的婚姻意識、人格自由的獨立意識、追求平等的階級意識,這些都是現(xiàn)代意識的表現(xiàn),而在《浮生六記》中更是表現(xiàn)出來了這些意識的特點。無論是沈復還是蕓娘,他們都是這些意識的代表人。所以在這些前提下,我們就可以得出一件事:《浮生六記》中包涵著現(xiàn)代意識的覺醒。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5

  你信命嗎?

  信命的人是矛盾的,他們總會將生活中的不幸歸結(jié)于命運,然后將生活中的幸福算成自己努力奮斗的結(jié)果。

  并不是每次努力都會有結(jié)果,也不是每場奮斗都能改變眼下的生活。

  這世上,有人看起來輕松愉悅有人總是愁眉苦臉,并不是所謂的命運不公,而是他們自己前半生的不斷積攢起了作用。

  生活始終還是那個生活,它不會改變,但人心卻不是完全相同的人心,境遇如何全憑自己的決斷。

  讀《浮生六記》后,對境遇全憑人心的觀點更認同了,故事中的人,哪一個的結(jié)局都不是命,而是自己前半生埋下的伏筆。

  也許會有人說,沈復和陳蕓這對恩愛夫妻不應(yīng)該天人兩隔,很明顯這只是傾心他們愛情美好之人的想法,縱觀全局,沈復失妻并不意外,他這一生并不專情,對妻子的照顧也僅限于在最終病重之時,其他的時間他甚至公然去逛酒樓,不僅如此還得意洋洋,頗有幾分“不是我不能,而是哥不想”的迷之自信。

  當然,沈復和陳蕓的愛情有些地方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重病的妻子,沈復為其籌錢看病奔波再難都不說難。

  同樣,陳蕓血疾復發(fā),營養(yǎng)不良,拖著病體生活再苦也不抱怨日子苦。

  就是這樣的一對滿眼只有愛情的浪漫主義夫妻,最終也是因為放錯了人生的重點,導致凄涼的結(jié)局。

  生活它始終都不會變,最終的境遇全憑人心。

  病中不言痛,求藥不說難

  在坎坷記愁這一章節(jié)中,幾乎通篇都是令人心生寒涼的細節(jié),病重的陳蕓頂著早晨的風寒“逃離”沈家,女兒和兒子雖然尚未成年,但他們也有了十多歲,嗅到了此一別便是一生的氣息。

  剛剛經(jīng)歷完親人的分離,陳蕓在鄉(xiāng)下的華家就體會到了久居別人家的不方便,然后是拖著病體四處湊合過日子,終于因為身無分文舉步維艱才提醒沈復去遠在靖江的親妹夫家討債。

  按常理說,大舅子遇到難處,作為妹夫是要伸出援手的,可他卻只是勉勉強強還上欠許久的欠款。

  這也難怪,后來蕓娘再次犯病的時候會說出“求親戚不如求朋友”的話。

  在妻子重病之時,沈復這個從來不操心的人終于不得已操心了一把,他在第二次趕去妹夫家的路上可以用餐風露宿這個詞來總結(jié)。

  人在走背運的時候,老天爺都來調(diào)戲,第一次去找妹夫,沈復剛當?shù)艉褚路,就下起了小雪,并且濕衣服在烤火的時候還被燒著了。途中的難處他都未向妻子提起。

  同樣,蕓娘在老公外出期間獨自拖著病體的日子是如何度過的亦是只字未提,這才導致我們和沈復一樣,只能從事情的表面得知,蕓娘病的很重,仆人阿雙卷錢逃跑,再后來的`夜里,蕓娘在夢中囈語尖叫“阿雙逃走了!”“憨園為什么負我?”

  夫妻二人,一個病中不言痛,另一個求藥不說難。這深情著實令人讀完心生憐憫。

  感恩是幸福,回憶徒枉然

  然而,陳蕓終究還是凡胎肉體,身患重病得不到精心照顧和對癥醫(yī)治,很快就撒手而去,即便對這世間有再多的不舍也無力同命運抗爭。

  沈復更是在妻子剛走的一段時間里,仿佛活在夢中,不愿意接受現(xiàn)實更不愿意面對現(xiàn)實。甚至還在妻子頭七的時候故意留在房間里想要再次相遇。

  沈復的花心大概是天生,他也不想,卻控制不住自己,妻子在世的時候他會對別的姑娘感興趣,妻子走后他卻回憶起二人美好的點點滴滴,并發(fā)誓“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輩子他只有一個妻,便是陳蕓。

  有時候,一個人的感恩來的太遲便只能感動自己,回憶再怎么美好也只是過去生活的幻影,人生終究是要向前走的。

  感恩是一件幸福的事,早明白早好,若等到一切都成幻影后,再怎么活在回憶中不愿意面對現(xiàn)實,皆為枉然。

  事無一蹴而就,人無始終如一

  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任何結(jié)局的出現(xiàn)都并非毫無根據(jù),每一個結(jié)果都對應(yīng)著一條或很多條線索,那是一個人在走過的路上埋下的伏筆。

  做什么事情都不會立竿見影,情感如此,生活亦是如此。

  時間在改變,人心也在改變,這世上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沒有等在原地的人,更沒有靜止不動的時空。

  改變無法避免,我們所能避免的就是不讓一切朝糟糕的方向發(fā)展。

  普天之下,事無一蹴而就,人無始終如一。不堅持到最后一刻,誰都無法得知結(jié)局,生活的境遇全憑人心,至于名譽,那是留給后人在縱觀點評之后給出的標簽。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6

  浮生六記這一本書的作者是沈復先生,他用自己的文字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文化。對于我們而言,人生何嘗不是一段旅途,我們所有的情感都在其中,逝去的也成為了難以忘記的印記。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浮生六記讀后感1300字書評。

  歷經(jīng)風霜,沈復先生用他動情的文字寫下了一幕幕流傳千古的動人畫面。讀來既有夫妻之間舉案齊眉的溫馨,又有生死闊別的哀傷;既看到祖國的大好山河,又沉浸于文人墨客高談闊論,把酒言歡的豪邁。人生就是一場旅行,各種喜怒哀樂穿插于其中,不管發(fā)生了什么,經(jīng)歷了什么,細細品味其中的過程,后來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生命中重要的篇章,不可磨滅的記憶。

  沈復先生娶了表妹為妻,兩人兩情相悅,相濡以沫。妻子知書達理,非等閑之輩,可以與先生談?wù)撛娖,游歷山河,也可以舍小家,為大家,為了整個家庭的安寧祥和默默付出與奉獻。沈復先生和妻子仿佛一對神仙眷侶,朝夕相處,情誼深厚,怎料到命運弄人,因為家庭的紛爭,經(jīng)濟的窘迫,人至中年,不得不夫妻二人背井離鄉(xiāng),割舍一對兒女,四處旅居,最終妻子病逝,留下先生一人在世間徘徊,從此再無佳人相伴,一人感受著這世間的哀愁。先生的'一句“嗚呼”,隱藏著多少的無奈與相思,終究沒能攜手白頭,獨留先生一人在墓前哀聲嘆氣,這種孤寂,雖未切身,早已淚目。

  文章能打動人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先生的真情實感,先生將自己的生平之事娓娓道來,平鋪直敘卻也將感情發(fā)揮到淋漓盡致,讀者在字里行間感受到的是切實的感情,使人恍然之間有了代入感,代入其中,置身于這人世間的各種細膩的感情之中,仿佛自己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而是滿滿的渴望去體驗這世間的所有哀與愁,喜與樂。在先生和妻子被迫離開家,與一雙兒女忍痛離別,女兒作為長女,夫妻二人叮囑要照顧好弟弟,要時時給父母寫信匯報家中狀況,兒子尚年幼,只能撒謊道母親只是外出看病,要聽家里人的話。將女兒許配給一戶人家當做童養(yǎng)媳,幫兒子找好師傅去學手藝,安排好一雙兒女之后,夫妻二人離家千里,等下次見面,一雙兒女卻再也沒有了媽媽,誰料到,那一別,竟是永別。

  一個時代的人要經(jīng)歷一番屬于一個時代的故事。沈復先生所處的時代,還帶有著封建的傳統(tǒng)色彩,家族制,三妻四妾,落魄的人可能溫飽問題也解決不了,要為著一石食,一斗米而奔波辛苦。沈復先生和妻子搬出家,寄居于他鄉(xiāng)之時,因為沒有錢,迫于生計,在茫茫的冬日,沈復先生不得不遠赴親戚家借錢,天大寒,硯冰堅,走在向親戚求助的路上,仿佛路沒有盡頭,儼然到了一種窮途末路的局面,默默等待著柳暗花明,幸而路上有一曾救助過的人相助,終走過一路艱辛,見到光明,完成了這艱難困苦的一路。

  當然,生活不會只有這些心酸,難過,離別與困苦,還有著太多太多開心的事情值得去感悟。家有賢妻,為沈復先生的快樂增加太多光彩,夫妻二人可以一起游歷山水,一起談天說地 ,一起與人把酒言歡,一起訴說著這人間的摯愛之情,不僅是良師,更是益友。在生活中,先生也會去鉆研養(yǎng)花養(yǎng)樹之道,應(yīng)該怎么養(yǎng),花枝應(yīng)該怎么剪,怎么擺,先生都在書中一一記敘,花草被先生寫得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最后,先生寫得是他游歷祖國大好山河的文章。生于江浙一帶的先生,一生游歷幾乎遍布整個中國,在山水之間放浪形骸,找一處僻靜之地修身養(yǎng)性,尋一處瑰麗之地把酒言歡,人生因為有了這些游歷而更加豐富多彩。先生在父親病逝,家弟為了利益翻臉的時候曾經(jīng)想到閉門修煉,不聞世事,最終在朋友的勸阻之下歸入塵世,繼續(xù)感受著這世間的各種冷暖。

  是有著足夠細膩的感情,才能將這夫妻之情,兒女之愛,朋友之義寫得如此感人至深,聽著先生娓娓道來,繼續(xù)寫著自己的故事,好好領(lǐng)悟,好好珍惜,會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不過如此簡單。有著完美的愛人,溫馨的家庭,兩三至交,游歷山水,種樹養(yǎng)花,如此也是一種簡單平凡的快樂與幸福。浮生若夢,把酒言歡。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7

  題《浮生六記》

  吳言生

  鷓鴣天

  爛漫性靈絕代稀,

  天涯攜手訪幽奇。

  浮生哀樂花經(jīng)眼,

  塵世悲歡只自知。

  情已懺,

  意猶癡,

  秋風紅葉獨眠時。

  他生若續(xù)此生夢,

  踏遍煙霞慰所思。

  佛說五百年才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同枕眠。而浮生若夢,假有百年之身,相聚相親相愛之時不過幾年。多少人同床異夢,多少人視若仇人,相互撕殺到幾時,多少人卻舉起屠刀。我們耗盡所有,筋疲力竭。愛情的火焰像魔鬼的假面誘惑,多少人奮不顧身,飛蛾撲火般壯烈,多少轟轟烈烈的愛情,卻慘淡收場。偉人,凡人,誰也脫不開一個情字。人因情緣際會而呱呱出場。卻又奔赴愛的盛宴,而圍城內(nèi)的人卻終想出來。

  沈復與蕓兒的念,因早早失去,還未演完的戲劇高潮卻退罷演,留下多少期待與遺憾。

  沈復與蕓兒在最美的時節(jié)相擁,十八歲。兩顆浪漫而有趣的心漫步塵世。何其幸。

  蕓兒的知性,活潑,聰慧,是個可人兒,其智慧與心襟遠甚古人,也許是未來穿越古代的。與沈復她是幸福的.,沈復給了她自由,平等,不僅是閨房之樂,生活之樂,靈魂之樂,他們像朋友,像閨蜜,像情人,像夫妻。在古代三從四德的時期,別人門口的風景都未看過。蕓兒卻可女扮男妝出行,也可與沈先生斗酒吟詩,互掐互搬磚。更可與眾友一起,吟詩出游飲酒。蕓兒亦是太膽,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竟奇葩到投其所好,選妾,為家公引妾,而失了本分,是猶過也,魚兒認為,報孝不是無原則地投其所好,更不因執(zhí)于此念而終。此點蕓兒有義有情有癡有愚有執(zhí)。甚至強求。后來落魄如此亦是自受。人福大多而不堪承受矣。人生得意莫盡歡,且留一線失意時。蕓兒幸而何其不幸。世人男人薄悻太多,,蕓兒不必對他們太好。家公是,反目冷血,蕓兒不是女子應(yīng)是男子,而錯生女兒身了。作為沈復妻子,蕓兒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

  作為社會人,我們有度有序,可以獨立個體的存在,又要兼顧大體。

  沈復雖有之才,有趣,胸中有墨,有義有情。卻是自私的享樂型男。他除了享樂還是享樂。魚兒不敢茍同。責任與愛不是索取無度。是讓愛的人,無憂知性優(yōu)雅地生活。

  浮生皮相盡去,且行且珍惜,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夫復下輩渺茫尋跡。

  中午悟盡如此,晚雨風急,魚兒雨中穿行,騎鐵馬,作的驢飛快。風雨兼程。魚兒念想沈復夫妻,貧寒卻詩書酒,家無塵,院含春,一竹當簾,當物慰詩友,興爐吟文章,熱湯作羹,粗菜當佳肴。亦是人間盛境。

  魚兒小時,一家十口,父母一更起,披星戴月歸,卻閑里月下二胡,與魚兒講隋唐演義,講水滸,講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講許多名人故事,講許多鬼故事,一桿長煙槍,二兩小酒。講仁義道德講善。母親說父親曾演戲,丑角,都滿堂彩的楊駝背?上~兒從來見過。物質(zhì)貧乏的時代,是什么讓一個又一個家庭充滿歡笑,是什么讓單薄的軀體屹立于無情莽原,兇險叢林。是什么賦予人類有洪荒之力。是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精神文明。

  我想起活出生命的意義中,在在納粹集中營里面活下來的人,在生命之外,我聽到他們的歌聲與滑稽表演,是什么讓人度過那腥風血雨。

  我仿佛聽見戰(zhàn)狼電影中戰(zhàn)爭廢噓下黑人歌唱家高吭的歌聲。生命生命,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在物質(zhì)文明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南轅北轍,我們?yōu)樯畋疾,多少勞燕紛飛。多少雙人望屏靜立,手心的溫度,如何穿過長長的電頻,去撫千里之外那顆孤獨的心。我開始艷羨沈復與蕓兒,琴瑟和鳴。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朝夕相擁。

  生命的意義,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仨抢淅洳恢獨q寒的夫君,沈復啊沈復,哀其不爭,幸其不爭。世人又有多少沈復穿越其中。魚兒竟自矛盾。

  人說浮生六記一個浮字入境,紅樓夢一個夢字出彩,人生若夢,浮于塵世,誰都是紅塵過客,今日美景良辰,莫辜負,今日春光獨好,江山如畫,宜鐵筆銀戟,深入淺出,層巒疊嶂,馬作的盧,紅塵一騎。莫待春華去,西風空悲。好一個洞天別院,一個是軟玉,一個是奇葩,獨成盛境。浮生若夢,夢醒涕濕襟。誰個不是怨?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8

  掩卷自有清風縈繞心尖,倍感神清氣爽。全篇六卷,最愛卷一和卷六。

  卷一為閨房記樂,可見沈復、陳蕓夫妻二人志趣相投,伉儷情深。

  平淡生活有柴米油鹽,亦有詩詞歌賦,雖為布衣菜飯,卻自得其樂。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沈復和蕓娘也改變了大多數(shù)人對舊時夫妻的刻板印象,他們相互理解與尊重、恩愛有加,令人感動。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二人常能制造出一些“小驚喜”,把平凡日子過出了“儀式感”,夫妻生活有愛又有樂,令人向往。

  蕓娘是沈復的表姐,舅舅家的女兒,與沈復同歲,但大十個月,所以沈復多以姐姐稱呼。蕓娘在父親早逝之后,靠做女紅來養(yǎng)活自己、母親和弟弟。蕓娘天資聰慧,在針線活的空閑讀書認字,自學成長。沈復十三歲時,看到蕓娘寫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钡脑娋,便被蕓娘的`蘭心蕙質(zhì)傾倒。至于沈復,我估計有點像現(xiàn)在政府機構(gòu)的“臨時工”,做的可能是書記員之類的活,后面辭職不干了,做了一小段時間的生意,然后買賣賠了,就以賣字畫為生。

  卷一中有幾個細節(jié)很打動我:

  夫妻談戀愛時,沈復來蕓娘做客,那天沈復外出夜歸后,已經(jīng)錯過了晚飯,家人給了他棗脯干果之類的,沈復嫌太甜,不想吃。蕓娘便偷偷把沈復帶到自己的房間,原來蕓娘為沈復偷偷藏了熱粥,還有一些清淡的小菜。恰好這個時候,蕓娘的堂兄叫蕓娘出門,蕓娘不開門,說我準備睡覺了。堂兄硬是把門推開,瞧見屋內(nèi)倆人,便揶揄蕓娘,“剛才我問你要粥,你說沒了,原來是給你小男朋友留著呢……”

  沈復家有個小亭子,取名“我取軒”,屋外有一個蒼天大樹,屋后有一淙潺潺流水,所以到了夏天,夫妻兩就去那里避暑。夫妻二人經(jīng)常坐在哪里賞月對酌,還會行酒令。有時沈復還會和蕓娘探討對古代文人和文學作品的一些看法,蕓娘說喜歡李白,恰好又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啟蒙,沈復字三白,就開玩笑說,看來你今生和“白”字有緣分。

  沈復家附近有個水仙廟,當?shù)赜幸粋節(jié)日,家家戶戶會在里面供燈,很熱鬧,但是女眷不能入內(nèi)。沈復說可惜你是女的不能進去,蕓娘靈機一動,說自己可以變裝成男的呀。然后蕓娘就在家里喬裝打扮,還練習像男生一樣走路,后來沈復就帶著女伴男裝的蕓娘去了水仙廟。

  還有蕓娘沽簪買酒,人家沈復和朋友秋游,愁沒東西吃,蕓娘干脆把人家整個餛飩攤子都搬去了郊外,給沈復賺足了臉面。

  兩人不拜觀音,拜月老,只求“生生世世做夫妻”,情深至此……

  林語堂說蕓娘是“中國古代最可愛的女人”,大概男人都對這樣一位不流于物役,和男人談得來又能玩到一處去,聰明機靈又賢惠持家的女人充滿了向往吧。不過我覺得沈復大概也是最受女性歡迎的古代中國男人,沈復尊重女性,又懂得在生活中制造一些“小驚喜”、“小浪漫”,去哪兒都惦念著自己老婆,有情、有趣、又有才,有夫如此,蕓娘比起其它生活在封建社會的女子又是幸運多了。

  卷二閑情記趣,此篇未做深讀,寫的就是沈復平常摘花布景的一些心得,可見其在室內(nèi)美學方面頗有造詣。卷三坎坷記愁,寫的就是蕓娘后期被沈復家人嫌棄,夫妻二人顛沛流離,最后蕓娘撒手人寰的事情,確是令人扼腕。卷四就是寫沈復年輕時習幕,就是在揚州一帶的官府做臨時工時,順便到處去玩的所見所聞。卷五中山記歷,寫的是沈復到琉球群島旅游的事情,當然作為海邊人,又是日語專業(yè)學生,對此卷所述幾乎就是一眼飄過。

  但是卷六養(yǎng)生記道,原以是老者養(yǎng)身所談,興趣闌珊,不曾想字字珠璣,所談皆為立身養(yǎng)心的處世之道,讀后心中豁然開朗。再嘆中國文學之精妙,不過四五字,表達之意竟可層層推進,回味無窮。

  沈復一生清貧,命運多舛,但是志趣諸多,游戲人生。苦雖是大苦,但也及時享樂,活得通透明白,這種人大概在臨死之前會了無遺憾地說一句:“我這輩子值了!”想來,這個世上的人,哪個不是為了這句話在拼命活著嗎?

  愿你愛你所愛,行你所行,優(yōu)游閑歲月,瀟灑度時光。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9

  浮生六記》是一本自傳體小說。文章寫得坦率真實。不論是哪一章,都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情懷。《浮生六記》,分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后兩記疑是偽作《中山記歷》和《養(yǎng)生記逍》。四記穿插相聯(lián),所記所敘雖然都是日,嵤,平淡無奇,然情真意切,一點沒有忸怩作態(tài),更無學究之氣,惟是靈秀沖淡,讀來如一縷嫣然清風徐徐拂面。

  沈復,字三白,清乾嘉年間蘇州人,出生于衣冠之家,父親幕僚一生,先是生活小康,爾后家道中落。雖是平民百姓,沒有功名,卻是個多才多藝的知識分子。家計清貧,有段時間甚至是饑寒交迫,他和妻子陳蕓卻志趣高尚,情投意合,始至不渝。他們吟詩,作畫,郊游,聚友,烹肴,興趣昂然,意興飛逸。而后來,終于因為封建禮儀家教之害,歷盡坎坷,最終天人永隔。蕓死后,三白“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

  書中記錄著作者一生經(jīng)歷的起伏坎坷,悲歡離合。散發(fā)著感性色彩的文字,使我仿佛置身于當時的社會,體味著世間百態(tài)。沈復得雙眼始終瞄向自己的妻子蕓娘,這位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她的聰慧,襟懷,氣概和癡情,不得不讓讀者“閱而心醉”。是看“一身素淡”何其嫻雅,口授成誦,何其穎慧,顧盼神飛,何其纏綿,太湖縱目何其豪邁。與紅樓夢大觀園中的女兒相比,蕓娘比黛玉柔和,比寶釵淡雅,比探春體貼,比湘云豪爽,比妙玉多一份人間煙火。于當今的時尚女郎相比,蕓自是多了一份內(nèi)涵,淡雅,一份矜持。卻不料這樣一位佳人中道凄然長逝,空流下兩行痛淚。

  蕓雖思想高超,卻在處理人事方面,仍有欠缺。大家庭的弊害盡人皆知,小夫妻的'恩愛往往成為遭妒之由。沈家的家教禮儀很嚴肅的,父母,兄弟媳婦都住在一起。初始,蕓娘處處小心翼翼,后來漸漸放松了,在公開場合也和三白并起并坐,當然就有人看不順眼,慢慢起了閑話。

  有一年,三白隨父親在外任職,沈父說蕓能筆墨,就代沈母寫信。后來家中有了些閑言,沈母以為蕓寫信不清楚,就不讓她寫。沈父怒道:“想汝婦不屑代筆耳!” 蕓怕沈母不高興,便不解釋。超然大度的蕓娘,獨在家事上唯唯諾諾!可見封建家教之害人啊!

  就篇幅所占的比例來說,《浮》應(yīng)該是快樂、幸福、積極的,這些都應(yīng)和了我曾經(jīng)的人生觀:充滿光明的人生。然而就是那只占了六分之一篇幅的“坎坷記愁”,改變了我的看法。開篇的“閨房記樂”和“閑情記趣”所描寫的夫妻恩愛,歡樂融洽,使我的心情十分舒暢,也再次讓我充分的看到了生活的光明,“耳鬢相磨,親同形影,愛戀之情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這是怎樣的幸福生活!也許就是因為這太快樂,太幸福了,所以當我讀到妻子蕓“受責于公”、“失愛于姑”后與作者四處流浪,最終客死異鄉(xiāng)時,我的眼淚無可抑制的流了下來。

  生活在今天,我不會經(jīng)歷戰(zhàn)亂、饑餓、孤苦,但誰能保證,我不會遇到其他的不幸嗎?疾病、失去親人、沒有工作……這并不遙遠,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奔波于各類人才市場。顯然,我的人生觀過于理想化了。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困苦,我料想的不夠充分,不夠深刻。想來這也是我過去多次失敗的原因所在一一忽略、輕視了事情的困難面,過分樂觀,冒冒失失,失敗后又沒有及時總結(jié)經(jīng)驗,只是一味地將過失歸咎于客觀原因,從未檢查過自己的錯誤。重新打開《浮生六記》,看到“閑情記趣”,再看到“閨房記樂”,沈復在經(jīng)歷了妻死子散后竟然依然能有一份品味生活中精細微妙之美的心,實在令我感慨,快樂是什么?痛苦又是什么?我想也許就是以一份寬容恬淡而又有情趣的心,去接愛生活中將要到來的一切吧。

  我想我已經(jīng)明白了我以前對于生活的過于膚淺的理解。那么我能做什么呢?改變我的人生態(tài)度,在做事前全面的考慮,無論是好的情況還是最壞的情況。困難挫折破壞了生活的快樂,但我們可以將它轉(zhuǎn)化成另一種快樂,我們不僅要自己戰(zhàn)勝困難,也要盡我們所能幫助他人,為他人創(chuàng)造快樂與幸福。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10

  在朋友推薦下讀過一本叫做《浮生六記》的書,是一個自傳性質(zhì)的散文作品,時隔幾年仍令我印象深刻。作者是清朝乾隆時期的人,名叫沈復,字三白,是個不紅不紫的畫師。本書真實記錄了沈復平凡而又艱難的一生,以及生活中令人難忘的片段。全書共分為六個篇章,包含了《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四篇文章。另外兩篇《中山記歷》《養(yǎng)生記道》據(jù)說是后人仿寫!陡∩洝分杏绕涞谝黄隆堕|房記樂》用深情的筆墨,描寫了聰明絕頂而又非常不幸的妻子——蕓娘。因為這個可愛而又可憐的女人才使《浮生六記》讓世人記住,才得以讓它永遠散發(fā)出了人生智慧的無窮芬芳!

  可能是年齡漸長的緣故,同一本書,同樣的我,不同的時段,不同的年齡,不同經(jīng)歷過后不一樣的心境又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五年前讀此書,似懂非懂,然后又找了其白話本看了一遍才透徹明了,對其中描寫童趣的部分那時記憶深刻,寫得活靈活現(xiàn),妙趣橫生,童心幼稚可愛的舉動,讀后覺得相當有趣,有些場景仿佛自己也曾經(jīng)如作者一樣玩過一樣,身臨其境,對其后的游山玩水一略而過,如今也忘光了;五年后的現(xiàn)在又重溫此書,居然最最喜歡的是第一篇章《閨房記趣》,以《詩經(jīng)》為模,第一篇章也列閨房趣事為首寫開篇,本篇講與他自己的表姐結(jié)為夫妻,可是古代傳統(tǒng)封建的父母卻對這對恩愛夫妻的行為看不慣,對這兒媳也頗有微詞,夫妻倆雖伉儷情深,最后終被趕出家門。兩人生活舉步維艱,甚至經(jīng)常要到朋友家借宿,但能夠苦中作樂,生活過的`很有情趣。可惜后來妻子生病早死,沈復很悲傷,十分懷念妻子,覺得要把這段感情和記憶流傳后世,便寫了這本書。它是中國古代散文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然而它卻被埋沒百年之久。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它的光彩才第一次展現(xiàn)于世人眼前。林語堂、俞平伯等新文學家都極為贊譽這部作品。林語堂曾經(jīng)說過“蕓,是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可愛的女人!彼敵醢选陡∩洝贩g成英文,也曾說“應(yīng)該叫世界知道,一方面以流傳她的芳名,又一方面,因為我在這兩小無猜的夫婦簡樸生活中,看她們追求美麗,看她們窮困潦倒,遭到不如意的折磨,受奸佞小人的欺負,同時一意追求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清! 我深深的被文中聰慧,嫻淑,勤勞而又不失情趣,熱愛生活的蕓娘所打動,也為很多沈復與蕓娘間的夫妻生活小片段流露出來的伉儷情深所感動,因此現(xiàn)在的芳鄰二八的我最喜愛的還是第一篇章《閨房記趣》。文中插花擺設(shè)的花藝技巧可看出蕓娘不落俗套的生活品味,很有自己的眼光和見地;文中蕓娘用六個小碟,五圍一碟合為一梅花狀供陳用不同顏色的小菜待客,可見她蕙質(zhì)蘭心的靈巧創(chuàng)意;文中與其夫君關(guān)于“腐乳與鹵瓜”和“茉莉與佛手”小品對話故事,也讓人見識了蕓娘的聰明機智過人的頭腦;文中她的“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詞句,以及對唐詩宋詞李白杜甫詩型的精辟分析和見解,可見她又不失才氣;她對婆家尊老敬愛幼,謙和有禮的美好品德也無一不在書中時有體現(xiàn),這也是我們現(xiàn)代諸多女子身上缺少的隱忍品格;喜愛《閨房記樂》愛的精華所在就是蕓娘一身的智慧,蕓娘的一身是短暫的,但回憶絕對是綿長的,這也是我讀此書能深受感染的部分,鄉(xiāng)間的做菜種花,男耕女織,怡情小釣,逢時休閑,踏青郊游等等這些情調(diào)和記事,都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女子不能抵抗的所向往美好浪漫生活;蕓娘是可憐的,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幼年喪父,辛苦勞作養(yǎng)母供弟維持一個家,青年喪弟失母;出嫁從夫,公婆的苛刻保守固執(zhí),導致其夫妻淪落離家,顛沛流離,家徒四壁,甚至有過身無文銀的地步;但蕓娘也是幸福的,能夠在最適當?shù)臅r機遇到自己情透意合的人,并嫁給了這個志趣相投,情深義重的不離不棄的癡情男人,即使死也是合目于自己深愛人懷中,他們攜手走過的幾十載歲月終其一生讓沈復無法忘懷,這也是令人所羨慕的。在這個復復雜雜,紛紛擾擾的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社會要想遇到這么一個人,有過這樣一段情是何其之難,“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對蕓娘,對《閑情記樂》的欣賞和喜愛,才學淺薄,詞枯言寡的我,已到了無以復加,語言不能形容的地步,只能借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作為結(jié)語,才不至于毀其形象,沈復與妻子蕓娘并沒有榮華富貴的生活,并沒有揮霍無度的享受,并沒有沉湎歡娛的閑情,并沒有風流浪漫的傳奇。但是,我最欣賞、最欽佩、最注目的是他們的:

  一、同甘共苦,患難與共;坦誠直爽,體恤關(guān)愛的夫妻真情。

  二、勤儉淳樸,善處憂患;布衣菜食,可樂終身的簡樸生活。

  三、淡薄名利,與世無爭;恬淡自適,知足常樂的曠達胸懷。

  四、逆境逢生,善解人意;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優(yōu)良品德。

  我意效蕓娘,愿卿復深情。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11

  《浮生六記》作者沈復,字三白,號梅逸,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自幼入學堂拜師苦讀,好游覽山水,工于詩畫,一生歷經(jīng)坎坷波折,于四十六歲時執(zhí)筆著此書,以緬懷妻子陳蕓和記述生平事跡為主。作者卒年不詳,后書稿亦散佚,現(xiàn)僅存《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四記,此外兩記為后人偽做。書名浮生二字出自李白詩句“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書卷雖有殘缺之憾,卻幸有留存之喜。

  此書前后讀過三遍,作者以淳樸真切的話語娓娓道來,雖是文言文,讀來卻也行云流水般自如。全書以沈復和妻子陳蕓的相遇、相識、相知、相戀、相伴開始。而后寫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向往、人生追求。接著寫生活中父逝、妻亡、兒早夭、兄弟欺壓、朋友出賣、經(jīng)商失敗等,諸多悲涼與苦楚經(jīng)歷。最后寫為謀生計北上京、南下粵、西入川、東出海,顛沛流離聊度余生。作者通篇流露對妻子陳蕓的深愛,對生活美好的向往,對遭遇困苦的淡然,寄情于山水,深情于江湖。歲月待我如螻蟻,我待歲月如珍寶,在近暮年之時鋪紙研磨,寫下半生往事,此一介書生之豪邁。

  陳蕓,是沈復舅舅之女,自幼聰穎明慧,四歲時喪父,年稍長靠針線活貼補家用,自學《琵琶行》開始識字,頗喜誦讀詩詞文章。二人同年所生,自幼相識兩小無猜,一起長大互生情愫,十三歲時訂婚,十八歲時成婚,育有一兒一女,四十一歲時因病離世,二人琴瑟和鳴二十三年,情真意切都溢于字里行間。她女扮男裝陪丈夫外出看燈會,大膽突破當時封建藩籬。她精巧的手藝,為賓朋聚會增添幾分樂趣。中秋之夜攜夫游滄浪亭,談文論詩話文章。因誤會被驅(qū)出家門,別居蕭爽樓以刺繡為生,仍不失風雅之趣,吟詩作畫、聚友郊游。平日里不愛錢財,對殘缺書卷、破損字畫視為珍寶。蕓娘夢想著在鄉(xiāng)下買菜園數(shù)畝,種植瓜果蔬菜,作詩飲酒,繪畫刺繡,過平淡日子。她說:“布衣菜飯,可樂終身”,所以林語堂將她稱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

  沈復,家境優(yōu)渥,少年時追隨父親做幕僚四處輾轉(zhuǎn),借機游歷山水大川、名勝古跡,結(jié)交志趣相投的好友。后被父親過繼給叔叔,加之自己不諳官場之道,逐漸遭到原有家庭成員的排擠。書生意氣,為朋友擔保反被坑而負債累累,生活拮據(jù)不堪。奔忙于多處供職,都不盡如人意,不得已寄居人下,苦中作樂以賣字畫謀生。朋友提攜、親戚愛憐、賢妻相助,才可勉強度日。雖有諸多苦楚煩憂,卻也豁達從容,追求恬淡樸素的.布衣生活。一生輾轉(zhuǎn)奔波,踏遍中國半壁江山,而且遠渡重洋到過琉球國(今日本沖繩),此生足矣。

  書中有兩處讀時不禁落淚,其一是夫妻為了躲債逃往鄉(xiāng)下,清晨三四點收拾行囊離家,兒子醒來問母親何去?蕓娘騙他說去看醫(yī)生,含淚匆匆出門。兒子大哭不止,姐姐捂住他的嘴安慰他。此情此景不僅熱淚眼眶,若非萬不得已,怎舍母子分別,不曾想此別就是永別,更讓人肝腸寸斷。其二是蕓娘去世時夫妻的對話,蕓娘說人生百年,終歸一死,今中道長別,不能終奉箕帚,目睹逢森娶婦,心實覺耿耿,言后淚落如豆。臨終仍惦念丈夫和兒子,為妻為母之憂慮,令人潸然落淚。

  沈復生活在封建社會的清朝,距今有兩百多年,時代不同觀念不同,斷不可用當下眼光評判過去。沈復出入青樓,有納妾之意,是當時社會風氣和環(huán)境造成。沈復鐘情山水交友,無心功名利祿,一方面有文人清高之氣,另一方面也有個人志趣之因。不過沒能讓蕓娘和兒女過上安穩(wěn)的生活,沈復通過詳盡真實的敘述,從側(cè)面表達無限之愧疚。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蕓娘去世后,又經(jīng)歷幾年流離,在寫成《浮生六記》之后,沈復孑身一人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何年何月去世都不為后人知。

  假如你是沈復,生命經(jīng)歷如此挫折,你會以何種心境面對生活?回首過往你又作何感想?是否依然能柔情似水,寫下這段愛情故事;是否依然能心若止水,記下這程坎坷人生;是否依然能揮灑自如,留下這卷優(yōu)美文字。每讀完心中不覺戚戚,如果后半生也像沈復這般,我又會以何種心態(tài)去如何面對?是否也能寫下自己的《浮生六記》?

  林語堂讀完此書曾說過:“讀了沈復的書每使我感到這安樂的奧妙,遠超乎塵俗之壓迫與人身之痛苦——這安樂,我想,很像一個無罪下獄的人心地之泰然,也就是心靈已戰(zhàn)勝了肉身!

  附上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zhuǎn)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12

  周末,在書店里看書,找了本沈復的《浮生六記》看。

  看言對我說比較困難,所以看的,是由張佳偉瑋翻譯成白話的。

  《浮生六記》這書名是早就聽說了的,卻從沒有看過。如今得了一機會,花上幾個小時,慢慢翻看。

  作者沈復,字三白,號梅逸。其《浮生六記》記載了其與妻子蕓娘之間的生活軼事,亦描述了一些生活游歷的細節(jié),而且,如今僅殘余四卷,這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小書,為何在人中頗具盛名?隨手翻看,不過記錄了些細碎小事,說不上恢宏龐大,甚至連宏圖大志也全無,卻流傳甚廣,也是讓人費解。

  細細看完后,終于有點點知道,這小小一本書,里面包含的深情與意趣,確實值得回味。

  沈復的妻子陳蕓,自幼與沈復熟識,兩情相悅,婚后沈復的生活起居,均由她照顧?瓷驈兔鑼懙钠拮,處處充滿了對她的欣賞、敬佩與感激,從性格、樣貌、言行、喜好,各個方面描述得異常詳細和豐富,一位甘于犧牲、知性得體的古代女性形象躍然紙上。

  蕓娘不得不讓人欣賞。她是聰明的,自小會背誦琵琶行,翻到一冊琵琶行后,居然因為能背誦,而一個字一個字對照認字,從此識了字,通曉吟詠詩詞;蕓娘是雅致的,地上雜亂的有青苔的小石頭,也能做成假峰,種上云松,盆景之精妙立刻得之;蕓娘是大方的,往的人朋友聚在一起談?wù)撛姰,蕓娘買了釵子沽酒,沒有半點猶豫;蕓娘是巧思的,為夫君及朋友聚會想出各種辦法,讓他們能在園林中對著花烹茶煮酒;蕓娘是豪氣的,不拘小節(jié),扮作男子,與夫君一起遍處游玩,卻也隨機應(yīng)變。

  由此看,確實像翻譯者說的,沈復看起,真的有點“配不上他妻子”,甚至有點渣。這男子的形象,跟現(xiàn)如今的很多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中的丈夫形象何其相似。既調(diào)和不了父母與妻子之間的.誤解矛盾,也無法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環(huán)境,就連一日三餐也無以為繼,需要妻子處處節(jié)省精打細算。等妻子染上重病,也無錢醫(yī)治和休養(yǎng)。而稍微出去掙得一星半點,不是想著把錢趕緊拿回上繳財政,反而在廣州這花花世界一呆就是半年,日日沉醉在煙花之地。這沈復到底是有些什么好?值得蕓娘傾心付出,甚至操勞為丈夫?qū)ひ捯恢男℃粡偷枚粲艄褮g病死。

  這充滿了俠氣的女子,怎生就嫁與了沈復,并在無盡的窮苦中消耗掉最好的時光,最后抱憾而逝。

  看這《浮生六記》,讓人恨不得鉆到書里,提起沈復的耳朵,指點他怎么去賺錢,或者怎么去掙得一官半職,給家里和妻兒掙夠生活費用,而不是日日賦閑在家,凈顧得吹牛,讓妻子為縫補破舊的衣服花盡了心思。

  可是,我突然不想說這男兒到底應(yīng)該如何頂天立地,女子在古代又如何為傳統(tǒng)思想禁錮空有一身本事而仍舊需要倚仗夫君的。

  就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沈復不過這樣的生活,他還是沈復嗎?還能寫出《浮生六記》嗎?

  這世界不缺一生追逐名和利,追求富裕無憂生活的人啊。在沈復生活的年代,應(yīng)該有很多類似他一樣,學識不錯,家境還可以的子弟,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謀得錢財或官職,太太在家中富養(yǎng),還可以養(yǎng)幾個像樣的小妾,一堆仆人,有個大宅子,不用自己費心去修葺門前庭院,用廢舊的材料修修補補。

  但是,能有幾人,能像沈復一樣,生活瑣事記錄,能流傳到百年之后,仍有人津津有味地閱讀,品味,再討論?

  昨天看了李銀河的一篇,只有審美的生活才值得一過。深以為然。而沈復所過的生活,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實現(xiàn)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追求藝術(shù)的美好,給予人最大的滿足感,遠勝于追逐俗世間的名利金錢所得到的快感。這不正是我們這一代新爸媽給孩子們引導的嗎?我們帶著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學繪畫、學棋、學國學,不是為了讓他們真的就去當音樂家、畫家、藝術(shù)家,只是為他們把藝術(shù)的大門打開,讓他們能領(lǐng)略到藝術(shù)之美,領(lǐng)略到藝術(shù)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以后不進入這一行業(yè),但也能在平凡一生中,有自己自得的一隅,有所寄托,得以給寂寥或嘈雜的生活一點點不一樣的色彩。

  李銀河提到,羅曼·羅蘭曾經(jīng)說過:“藝術(shù)賦予心靈以最珍貴的財富,即自由。因此,沒有別的任何人能夠比藝術(shù)家更愉快!

  《浮生六記》里,沒有勾心斗角,沒有華麗辭藻,只是平實地描述感情、生活、旅行與景色,可你卻能在這只字片言里,發(fā)現(xiàn)作者眼里的藝術(shù)之美,并且跟著作者一起,體會夫妻之情,體會水之景,體會友聚之樂,體會小物之趣。

  不禁想起現(xiàn)在的社會,有人掙錢多了,看見另一些人沉迷于興趣中生活清苦,不僅不認同,還嗤之以鼻,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意。

  可人生本就有千種不同,無所謂誰笑話誰,誰又過得比誰更加高級?

  只是,如果能自己找尋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將生活過成詩,把柴米油鹽譜成曲子,聊以慰藉寂寥的人生,這不就夠了嗎?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13

  周末,在書店里看書,找了本沈復的《浮生六記》來看。

  看文言文對我來說比較困難,所以看的,是由張佳偉瑋翻譯成白話文的。

  《浮生六記》這書名是早就聽說了的,卻從來沒有看過。如今得了一機會,花上幾個小時,慢慢翻看。

  作者沈復,字三白,號梅逸。其《浮生六記》記載了其與妻子蕓娘之間的生活軼事,亦描述了一些生活游歷的細節(jié),而且,如今僅殘余四卷,這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小書,為何在文人中頗具盛名?隨手翻看,不過記錄了些細碎小事,說不上恢宏龐大,甚至連宏圖大志也全無,卻流傳甚廣,也是讓人費解。

  細細看完后,終于有點點知道,這小小一本書,里面包含的深情與意趣,確實值得回味。

  沈復的妻子陳蕓,自幼與沈復熟識,兩情相悅,婚后沈復的生活起居,均由她照顧?瓷驈兔鑼懙钠拮樱幪幊錆M了對她的欣賞、敬佩與感激,從性格、樣貌、言行、喜好,各個方面描述得異常詳細和豐富,一位甘于犧牲、知性得體的古代女性形象躍然紙上。

  蕓娘不得不讓人欣賞。她是聰明的,自小會背誦琵琶行,翻到一冊琵琶行后,居然因為能背誦,而一個字一個字對照認字,從此識了字,通曉吟詠詩詞;蕓娘是雅致的,地上雜亂的有青苔的小石頭,也能做成假山峰,種上云松,盆景之精妙立刻得之;蕓娘是大方的,往來的文人朋友聚在一起談?wù)撛姰,蕓娘買了釵子沽酒,沒有半點猶豫;蕓娘是巧思的,為夫君及朋友聚會想出各種辦法,讓他們能在園林中對著花烹茶煮酒;蕓娘是豪氣的,不拘小節(jié),扮作男子,與夫君一起遍處游玩,卻也隨機應(yīng)變。

  由此看來,確實像翻譯者說的,沈復看起來,真的有點“配不上他妻子”,甚至有點渣。這男子的形象,跟現(xiàn)如今的很多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中的丈夫形象何其相似。既調(diào)和不了父母與妻子之間的誤解矛盾,也無法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活環(huán)境,就連一日三餐也無以為繼,需要妻子處處節(jié)省精打細算。等妻子染上重病,也無錢醫(yī)治和休養(yǎng)。而稍微出去掙得一星半點,不是想著把錢趕緊拿回來上繳財政,反而在廣州這花花世界一呆就是半年,日日沉醉在煙花之地。這沈復到底是有些什么好?值得蕓娘傾心付出,甚至操勞為丈夫?qū)ひ捯恢男℃粡偷枚粲艄褮g病死。

  這充滿了俠氣的女子,怎生就嫁與了沈復,并在無盡的窮苦中消耗掉最好的時光,最后抱憾而逝。

  看這《浮生六記》,讓人恨不得鉆到書里,提起沈復的耳朵,指點他怎么去賺錢,或者怎么去掙得一官半職,給家里和妻兒掙夠生活費用,而不是日日賦閑在家,凈顧得吹牛,讓妻子為縫補破舊的衣服花盡了心思。

  可是,我突然不想說這男兒到底應(yīng)該如何頂天立地,女子在古代又如何為傳統(tǒng)思想禁錮空有一身本事而仍舊需要倚仗夫君的。

  就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沈復不過這樣的生活,他還是沈復嗎?還能寫出《浮生六記》嗎?

  這世界不缺一生追逐名和利,追求富裕無憂生活的人啊。在沈復生活的年代,應(yīng)該有很多類似他一樣,學識不錯,家境還可以的子弟,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謀得錢財或官職,太太在家中富養(yǎng),還可以養(yǎng)幾個像樣的'小妾,一堆仆人,有個大宅子,不用自己費心去修葺門前庭院,用廢舊的材料修修補補。

  但是,能有幾人,能像沈復一樣,生活瑣事記錄,能流傳到百年之后,仍有人津津有味地閱讀,品味,再來討論?

  昨天看了李銀河的一篇文章,只有審美的生活才值得一過。深以為然。而沈復所過的生活,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實現(xiàn)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追求藝術(shù)的美好,給予人最大的滿足感,遠勝于追逐俗世間的名利金錢所得到的快感。這不正是我們這一代新爸媽給孩子們引導的嗎?我們帶著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學繪畫、學棋、學國學,不是為了讓他們真的就去當音樂家、畫家、藝術(shù)家,只是為他們把藝術(shù)的大門打開,讓他們能領(lǐng)略到藝術(shù)之美,領(lǐng)略到藝術(shù)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以后不進入這一行業(yè),但也能在平凡一生中,有自己自得的一隅,有所寄托,得以給寂寥或嘈雜的生活一點點不一樣的色彩。

  李銀河提到,羅曼·羅蘭曾經(jīng)說過:“藝術(shù)...賦予心靈以最珍貴的財富,即自由。因此,沒有別的任何人能夠比藝術(shù)家更愉快!

  《浮生六記》里,沒有勾心斗角,沒有華麗辭藻,只是平實地描述感情、生活、旅行與景色,可你卻能在這只字片言里,發(fā)現(xiàn)作者眼里的藝術(shù)之美,并且跟著作者一起,體會夫妻之情,體會山水之景,體會友聚之樂,體會小物之趣。

  不禁想起現(xiàn)在的社會,有人掙錢多了,看見另一些人沉迷于興趣中生活清苦,不僅不認同,還嗤之以鼻,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意。

  可人生本來就有千種不同,無所謂誰笑話誰,誰又過得比誰更加高級?

  只是,如果能自己找尋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將生活過成詩,把柴米油鹽譜成曲子,聊以慰藉寂寥的人生,這不就夠了嗎?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 14

  我最初讀到《浮生六記》是在上海福州路上的一家古舊書店內(nèi),從一本上海世界書局三十年代出版的舊書中無意間瀏覽到的。那是在1978年的夏天,我剛參加了‘文革’后恢復的首次高考,所以雖然落榜,但古文基礎(chǔ)已初具。因此,在一番夾生半熟地啃讀后,我決定買下這本書。然而,當我設(shè)法湊足書資再次趕回到書店時,此書已被他人淘走。當時,我那種遺憾懊惱的感受可比高考失利。由此,可見我對《浮生六記》的喜愛之情。

  當我能夠再次讀到《浮生六記》,時間已是在1996年的晚秋了。這是一個由湖北辭書出版社在1995年出的版本,書名取為《閑書四種》,集中選入了明朝冒襄的‘影梅庵憶語’、清朝陳裴之的‘香畹樓憶語’、蔣坦的‘秋燈瑣憶’以及沈復的‘浮生六記’,這幾個名篇均是出自四位明清文人之手來追憶記敘家庭生活的精彩文章。而在此中,我格外贊賞的就是清代沈復所寫的‘浮生六記’。

  可以說《浮生六記》是沈復用率真自然的文字,細膩生動地記錄了自己的婚姻愛情與日常家庭生活、抒發(fā)自己對人生、對藝術(shù)、對自然、對傳統(tǒng)習俗賦予獨特見解的自敘傳。他的文采很像與他差不多同時代的英國十八、十九世紀的隨筆作家查理.蘭姆那樣的風格,文字質(zhì)樸天成、毫無矯揉造作之語。讀來倍感親切,如同傾聽自己的內(nèi)心獨白。

  坦率地說,我也不止一次地讀過與沈復同時代的曹雪芹的《紅樓夢》,并將《紅樓夢》與《浮生六記》作比照。 相比之下,我覺得《紅樓夢》似乎更適宜于讓達官貴人、巨賈富商的家族去品讀。在我看來,無論是林黛玉、賈寶玉,還是王熙鳳、薛寶釵等等一系列人物的喜怒哀樂,都與我們普通百姓階層存在著一種隔閡,畢竟我們不了解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與思想心境,因此,他們的一切演繹也就很難感動于我。而沈復在《浮生六記》中所真實敘述的他與蕓娘之間的夫妻恩愛之情、他倆間生離死別的催淚情景、以及刻畫夫婦倆所難忘的閨房之情、交友之樂,與品味大自然和藝術(shù)品的審美之趣等等的細節(jié),無一不讓我為之激動和認同。

  《浮生六記》如有些學者所論述的那樣,我也贊同前四記的藝術(shù)魅力‘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俞平伯評語)。而且,我還認為,沈復和蕓娘都是屬于普通百姓階層的人物,因此,我們也應(yīng)用同樣普通人物的坦誠要求與質(zhì)樸的文字來欣賞贊美這篇中國古代文化史中珍貴的作品與作品中栩栩如生的可愛人物。

  就說蕓娘吧,她不愧為林語堂所贊美的‘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不是嗎?當讀了《浮生六記》 中的第一記‘閨房記樂’之后,有誰不會深深地喜愛上如此可愛的女性?我覺得有必要摘錄一段散文詩般的文字如下;…七月望,俗謂鬼節(jié),蕓備小酌,擬邀月暢飲。夜忽陰云如晦,蕓愀然曰:“妾能與君白頭偕老,月輪當出!庇嘁嗨魅。但見隔岸螢光,明滅萬點,梳織于柳堤蓼渚間。余與蕓聯(lián)句以遣悶懷,而兩韻之后,逾聯(lián)逾縱,想入非夷,隨口亂道。蕓已漱涎涕淚,笑倒余懷,不能成聲矣。覺其鬃邊茉莉濃香撲鼻,因拍其背,以他詞解之曰:“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妝壓鬢,不知此花必沾油頭粉面之氣,其香更可愛,所供佛手當退三舍矣!笔|乃止笑曰:“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無意間;萊莉是香中小人,故須借人之勢,其香也如脅肩諂笑!庇嘣唬骸扒浜芜h君子而近小人?”蕓曰:“我笑君子愛小人耳。”… 簡潔的語句、新鮮生動的描述,沈復將這位天性聰穎活潑、知書達理、情意綿綿的可愛女性-蕓娘,深深地刻畫在每一個讀過《浮生六記》的讀者心中。蕓娘,也永遠地成了我心中的‘紅粉知己’!

  再說說《浮生六記》的文體吧,我很喜愛沈復那種自由自在、不拘格套的行文風格,在這點上他的文章很像我所喜愛的`另外幾位英法美隨筆散文作家的文風,譬如英國的查理.蘭姆、譬如法國的盧梭 和美國寫《瓦爾登湖》的梭羅。我有這樣一種讀書習慣,就是喜歡將風格類同的不同作家的作品,在同一天內(nèi)同時展開閱讀,往往是信手打開書籍,隨意閱讀目光所及的文章,如果有能振動我心的文章,我就會感慨自己遇到了知友,反之,我就會將此書封入紙箱從此遠避。我不知道這樣的習慣是否有點神經(jīng)質(zhì)?但我覺得,讀書和寫作如同交友一樣,我喜歡讀哪個作家的書,必定與我的經(jīng)歷、個性、血型、理念、家庭背景等等的因素同這位作家有著某種相似的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

  因此,我是否可以這樣說;我之所以喜愛沈復的《浮生六記》就是因為作者所抒寫的他與蕓娘之間那一生刻骨銘心的愛情經(jīng)歷與純真美好的夫妻恩愛之情、那洋溢著甜美氣氛的家庭生活和那寄情自然和藝術(shù)世界的韻致畫卷,也正是我內(nèi)心深處所期望的、所追求的呢!

  我相信,答案是正確的。所以,我會繼續(xù)再讀《浮生六記》這一永遠的名篇。

【《浮生六記》讀后感1500字】相關(guān)文章:

浮生六記讀后感03-18

浮生六記的讀后感08-08

《浮生六記》的讀后感07-24

浮生六記讀后感06-27

《浮生六記》讀后感05-14

《浮生六記》讀后感【推薦】07-11

【薦】《浮生六記》讀后感07-11

《浮生六記》讀后感【熱門】07-11

【熱門】《浮生六記》讀后感07-11

《浮生六記》讀后感【熱】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