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西湖》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湖》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湖》教學反思1
《西湖》這是一片寫景的散文,課文描繪了西湖秀麗的景色,語言非常優(yōu)美,但有些句子不是很好讀。雖然課前我布置了預習,包括收集資料,讀通課文,畫出生字詞等,但學生之間的朗讀存在差異性,檢查時,很多學生的預習并沒有到位,朗讀時不是很流利,出現疙疙瘩瘩的現象。于是,第一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把詞語讀正確,然后把一些長句子、難讀的句子教學生讀了幾遍,之后讓學生自由練讀,直到把課文讀通順。
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欣賞多媒體課件,通過“綠、青、濃、淡、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等詞,知道西湖的山不僅多而且很美。在第三自然段中,讓學生找找文中的比喻句,展開想象,體會課文的'意境。再結合秀麗的風景圖來想象文中那描繪得逼真的西湖景點。于是,一邊朗讀一邊想象,在讀中感受畫面的美麗,感受那“人間天堂”。
《西湖》教學反思2
《西湖》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yōu)美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恰當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
因為學生沒有去過西湖,對西湖肯定很陌生,為了讓學生對西湖有更全面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更陶冶學生情操,所以我設計了精美的課件,讓學生先從從視覺上感受西湖的美,讓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同時也能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更好去學習課文,這樣活動的設計能為教學目標服務,從而達到目的。
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品讀。
品讀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在第二段中通過“綠”、“青”、“濃”、“淡”等詞想象多彩秀美的畫面,體會“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的美妙意境。再通過對“銀鏡”、“掠過”、“一閃一閃”等詞語的品讀,感受“平靜的湖面”那獨特迷人的景色。第三段中的“綠色鑲邊”、“蔥綠的'孤山”、有如“漂浮”在碧水之上的白堤和蘇堤,有湖心三個小島“掩映”在綠樹叢中,其倒影與白云的倒影一起在湖水中“晃動”,給人以朦朧的感覺,“仿佛仙境一般!边呑x邊看著課件想象,感受描寫畫面之美麗,體會作者遣詞造句之準確,就如同親臨西湖走一走,看一看,一樣會令人心曠神怡。在第四段中配上優(yōu)雅的音樂進行范讀,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最后給學生配上音樂,讓學生的聲音與畫面,音樂融為一體,品味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的美妙和迷人。
三、在課文中進行文本訓練。
本課中一個重點就是打比方。這對于剛升上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很大的難度,我先讓他們品讀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然后讓他們找出比喻詞、喻體、本體等(方法),弄清用來比的事物和被比的事物有哪些相同之處,在指導他們用“猶如”、“像”、“仿佛”、“宛如”進行口頭造句。
事實證明,我們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只有觸動了學生的心弦,他們才會有智慧的火花迸發(fā),才會有真摯的感情流露。
教完本節(jié)課,我覺得自己過分注重了對課文的分析。朗讀,沒有落在實處。以后的課文教學也要多吸取這一課的教訓,千萬不能錯失對學生的朗讀訓練。
《西湖》教學反思3
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yōu)美文章。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可謂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口頭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孩子走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在讀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樂磁帶
說教法、學法
一、情境創(chuàng)設法
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yōu)美的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和悠揚的音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入境的場,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
二、朗讀體驗法
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fā)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說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杭州被稱為,而西湖就是
師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你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前一堂課學習的第一段的復習,讓他們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讓他們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邊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4]
3、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4、齊讀。
過渡: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huán)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先讓同學們看圖,通過優(yōu)美的圖片把同學們帶入情境。然后讓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了交流的機會,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最后讀讀課文,說說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閱讀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建力去填補文本空白的過程,而不是機械地接納文本。因此,讓學生說說喜歡哪一句,并說說為什么,使他們有了進一步的體驗。這樣設計讓學生越來越深入地走進課文描繪的情境中,感悟語言文字,并受到它的熏陶。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
要求:(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圈出。
2.集體分析:
。1)指名答,板書
(2)你最喜歡哪個景點?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
。4)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美美地讀一讀。
。5)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說一句話嗎?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組織而又比較自由的學習方式。它營造了一種自由自在的課堂氣氛,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書,盡情地說話,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圖片,師配樂朗讀)
聽了老師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你是否也想來美美的讀一讀呢?
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你覺得哪句話特別美?
這一段的學習,我通過語言的'描述,音樂的渲染,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感悟、體驗月光下西湖的美。在這里,學生的想象在馳騁;情感在激蕩;思維在飛躍,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總結:
1、學到這里,你覺得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麗風光。
3、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讓學生說說最想說的一句話,既是對全文的歸納,又讓學生感受了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六、作業(yè)
把你喜歡的一段背誦下來。
《西湖》教學反思
本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包含著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就是因為課文中的語言是詩一般的語言,所以教學時感到非常吃力,光是生字詞的過關就化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在詞語的理解上,,因為西湖離孩子太遙遠了,如何能讀懂這樣一篇美的課文,如何能從文中吸取起精華,又如何能從文中感受到如此的美景。只有借助遠程教育資源,于是,在理解詞語時我采用了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來理解的方法,用了很多方法,讓學生自主理解,實在沒有辦法就或詞典,總算是把這個攔路虎掃除了。如:鑲嵌,就借助戒指來理解的,鉆石的托就是天堂,而鉆石就是西湖,即把鉆石鑲嵌在鉆托里,就好象是西湖是一顆明珠鑲嵌在天堂里的。碩大,孩子們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說了一句從那邊跑過來一只碩大的老鼠,孩子們都快速地舉起了小手,說出了答案。掩映一詞的理解是借助文中的畫面來理解的。在課文的32和33頁的下方的畫面上,一片片樹林郁郁蔥蔥的,偶爾見到幾處房舍。讓學生在尋找樹林中的房舍,再來理解掩映,層層疊疊是通過畫簡筆畫來理解的。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本文內容略顯深了,孩子們不是很容易理解。通過看課件視頻,通過品味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孩子親眼看到西湖的勝景,西湖的美麗風在孩子的腦中形成畫面,在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去描繪,基本上學生能理解課文了,然后再通過配樂朗讀把課文讀美了。
在上完了全文,再一次運用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運用文中的詞語來描繪圖畫中的美景,這樣即鞏固了詞語,又復習了舊知:從畫面中理解詞語,還訓練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再一次領略了西湖的美麗風光。
《西湖》教學反思4
本文以詩化的語言來描繪了西湖秀麗的景色,表達出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
班級里大多數學生都去過西湖,或者對西湖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知識背景方面有一定的積累,對于文本中的湖光山色較之完全沒有接觸過西湖的學生來說,更容易產生共鳴。但由于本文的語言比較優(yōu)美,充滿了詩情畫意,所以,要如何做才可以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美的情趣是令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首先,這是一篇寫景文,因此在課前我進行了課件的制作,希望通過圖片來拉近學生語文本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西湖美景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以此來將文中抽象的語言變得具體化。接著,通過看課件視頻的方式,讓學生親眼見到西湖勝景。通過品味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去描繪。課文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有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出西湖的秀麗景色,景美、語言美。在教學中,我著重進行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誦讀中感知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領略文章的韻味。在我看來,本文的重點之一就是本文的比喻句,比喻的運用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除了讓學生找出本體喻體,訓練也是必不可少。讓學生學會發(fā)現句子中的成分才能在以后準確的找出比喻句,學會運用比喻句。
課程一開始,我在課件出示了三幅圖,分別是遠景西湖、近觀西湖、西湖夜景,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三者觀察角度和觀察時間的不同,并且對應到文章中去。之后圍繞觀美景、學描繪、悟情感進行教學。在交流中,我發(fā)現,學生在很多地方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難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尋不到恰當的詞匯,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找到恰當的方法去解決,在以后的教學,特別是美文的教學中,我還得要更多的去感受學生的體悟進而尋找適合學生理解的好方法。
《西湖》教學反思5
本課主要是欣賞西湖的美景,讓學生在朗讀中領悟學習方法。
通過圖片讓孩子理解濃、淡、青、綠,多讀,讓孩子領悟白鷗與平靜的湖面動靜結合的寫法,教師加以提點。第三小節(jié),我通過一個西湖平面布局圖讓孩子通過課文由外到內的欣賞文中的`句子,了解其中的景點。第四小節(jié)讓孩子欣賞夜色下的美景。
我一直認為寫景的文章是最難上的,人們總說多讀就好,這說的不錯,讀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只有多讀才能領悟美,但是我們語文教學目的除了這個以外,更多的是掌握基本的語言能力。所以如何在這種領悟美的過程中來學習這種文章呢,多看圖片,然后說句子,由此引出所要講的一些知識。但這個問題還是需要更大的思考。
《西湖》教學反思6
《西湖》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yōu)美詩,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那秀麗的景色, 可謂句句是景, 字字都美. 但“十里明湖”、“秀美典雅”、“掩映”、“輕風徐來”、“泛舟”這些詞是多么精練,多么抽象,又豈是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能感悟得出的? 再加上一類兩類生字共有31個, 更給課文增加了難度. 因此這篇課文雖美, 但又是難極了。
我試著引領學生看著圖,在西湖邊走一圈,讓學生對西湖的全景有了大致的了解,并通過朗讀、說話進一步去感悟西湖獨特的美麗。課文的每一段落都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側重點,第一自然段換詞造句,第二自然段在看圖基礎上練習讀,第三段自然段在讀的基礎上做導游式的介紹,第四自然段在美麗的圖片引導下練習想象說話,教學的層次和目的相當清楚,如果能比較完整地按要求上完這堂課,那學生的語文能力就可以得到一次比較好的.培養(yǎng)。
其次,反思整堂課我還發(fā)現,由于自己過分注重了對課文的朗讀,因此不少環(huán)節(jié)都沒能很好地完成,比如讓學生思考:“如果你來到西湖邊最想干什么?”那也許學生的回答會絢麗繽紛,表現出無限的欣喜和激動。如果我設計一個說話練習:“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如果你想畫畫,那么在你的畫中會有什么?如果你想作首小詩,那么在你的詩中會有什么?如果你想當小導游,那么你會介紹西湖的什么?”也許用了這樣一個結果,能夠更好地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能引導學生作廣角度探索,多方位思考。
《西湖》教學反思7
《西湖》這一課語言優(yōu)美,詞匯豐富。
四類字與二類字各有十個,文中還有11個注拼音的字。所以學生在讀通課文時遇到了不小的障礙。為此,第一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我先是領著學生把課文讀一遍,然后把一些長句子、難讀的句子教學生讀了一遍,之后讓學生自由練讀。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時,學生基本能讀通課文了。文中難懂、難理解的.詞句較多,為了分散難點,第一課時,我把一部分新詞隨著句子認讀,并理解。如學“素”,我出示了句子,讓學生先讀通句子,然后在語境理解字義。學生還是不能理解,我就讓學生查字典理解。而學“猶”“格”“般”“初”時,我讓學生把句中的“猶如”“格外”“一般”換一個詞來說一說,從而讓學生理解這些詞,同時把這些句子讀好。
這樣在課上,也就教了學生兩種解詞的方法,一是查字典理解;二是通過換詞來理解。我想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語感與閱讀理解能力會得到一點一點的提高。
《西湖》教學反思8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華麗的辭藻向我們展現 了西湖秀麗的景色,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我上完這節(jié)課的感受,那只能用“陶醉”這個詞了。我和我的學生們都陶醉在這迷人的景色當中,陶醉在這優(yōu)美的詞句當中。讀著讀著,自已仿佛已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中,看著碧澄澄的水嘩嘩地流著,有一種驚奇自在心中。
在這節(jié)課當中,我的教學手段只是朗讀加想像。讓學生美美地讀,讀出自已的.感受,讀出自已的韻味,然后再去深深地回想,想像著自已已置身于這獨特的美景當中,那可愛的古怪的樹綠得發(fā)光,綠得發(fā)亮,真是一種沉醉,一種迷戀。學生們用自己的語言去理解,去交流。感悟大家筆下的西湖的綠。我主要從兩個方面培養(yǎng)孩子:一、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 感悟語言之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擁有學習的自主權。我們要把自主 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地努力去探索,去感悟。在本課教學中,讓 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景點,細讀品味,找出認為美的句子并說 說美在哪里?只有細心去欣賞、體會,才能說出美在何
二、培養(yǎng)學生 的朗讀能力,讀中悟情。這是一篇語言精美的散文,應該在學生感悟 景物特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培養(yǎng)語感。學生選擇景點并體驗那兒的“綠”的特點,再通過朗讀表現 這種“綠’。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感悟、積累,讓他們讀得明白, 讀得清楚,讀得帶勁,讀得入情。從而,把文章讀美了。
其實,我想語文教學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外,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們在這學習當中體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西湖》教學反思9
教學片段:
師:誰愿意把第四自然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ㄅe手的寥寥無幾,指名讀也是讀得不到位,還錯了字音。)
師:同學們,我們來 比一比,男、女生分開讀,看誰讀得好,我為你們打分。
(學生立刻來勁了,躍躍欲試。)
師:要想得到高分,一個團隊里的每個人都要好好讀。當然,其他同學仔細傾聽,看對方讀得怎樣。
。ㄟ@招果然有效,學生讀得有聲有色,聲音響亮。單男生的聲音就比平時全體讀的聲音都大。大家讀得都很投入,可惜女生的聲音小了一些。于是我為男生打98分,女生打97分。頓時,男生各個眉飛色舞,歡呼起來了。)
師:我們一起讀,相信會更好。
教學感悟:
本來沉悶的課堂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平時的教學容易出現學習審美的疲勞,周而復始的學習如果沒有新鮮的刺激,課堂就難以有激情。所謂的高耗低效就是這樣產生的,這不是靠教師發(fā)脾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的,還要想些切合學生心理的辦法,充分調動主體積極性才行。
教學片段:
師:不過大家剛才有一個詞沒有讀好,“輕風徐來”讀得像“狂風暴雨”。(學生都笑了。)應該怎么讀呢?(指名讀。)這是怎樣的風?
生:輕柔的風,慢慢吹來。
師:對,就要讀出這樣的感覺。
。ㄉx,有的學生邊讀,邊做動作,尋找感覺。效果挺好。)
師:請找一找,第四自然段中哪個句子可以概括本段意思?(生讀第一句)對,這就是這段文字的中心句。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讀,展開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枋觯阂惠喢髟律饋砹,把銀色的'光輝灑向大地,一切都籠罩在月色里了。教師深情朗誦,學生表現出了陶醉的表情,甚至手臂舞動起來。)
師:請同學們來說說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月光灑在湖面上,想給湖面蓋上了被子。(師:哦,一條銀白色的被子。)
生:我仿佛看到了人們在湖邊彈琴。(師:可能是古箏,揚琴,也可能是琵琶。)
生:我仿佛看到了湖里有無數銀蛇在游動。(師:那是漂亮的路燈倒映在水里,水波蕩漾形成的。)
生:我仿佛看到明亮的月亮慢慢升起。
生:我仿佛看到了有白鷗飛快地掠過。(師:這時候,白鷗可能已經回巢了。但沒關系,這是你的想象,可不是真的。)
師:大家的想象力很豐富,我們一起美美地讀。
教學感悟:
學習語言,一定要把品味語言和想象畫面結合起來。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扎實的基本功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是情感的王子,他們很容易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想象到優(yōu)美的意境后再進行說話練習,在說中加深對語言的品析,對內容的理解,進行審美的體驗活動。如此,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語言,語文變得充滿情趣,學生學得也很扎實而有效。
《西湖》教學反思10
本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包含著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就是因為課文中的語言是詩一般的語言,所以教學時感到非常吃力。上課時,我把一部分新詞隨著句子認讀,并理解。如學“素”,我出示了句子,讓學生先讀通句子,然后在語境理解字義。學生還是不能理解,我就讓學生理解。而學“猶”“格”“般”“初”時,我讓學生把句中的“猶如”“格外”“一般”換一個詞來說一說,從而讓學生理解這些詞,同時把這些句子讀好。這樣在課上,也就教了學生兩種解詞的方法,一是理解;二是通過換詞來理解。我想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語感與閱讀理解能力會得到一點一點的提高。
在學習段落時,我仍重視對字詞的理解。我采用了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來理解的方法,如:“鑲嵌”,就借助戒指來理解的,鉆石的托就是天堂,而鉆石就是西湖,即把鉆石鑲嵌在鉆托里,就好象是西湖是一顆明珠鑲嵌在天堂里的!按T大”,孩子們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說了一句“從那邊跑過來一只碩大的老鼠”,孩子們都快速地舉起了小手,說出了答案!把谟场币辉~的理解是借助文中的畫面來理解的。在課文的`插圖上,一片片樹林郁郁蔥蔥的,偶爾見到幾處房舍。讓學生在尋找樹林中的房舍,再來理解“掩映”,“層層疊疊”是通過畫簡筆畫來理解的。
至于西湖美景,則是通過看課件視頻,通過品味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讓西湖的美麗風景在孩子的腦中形成畫面,在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去描繪,基本上學生能理解課文了,然后再通過配樂朗讀把課文讀美了。
《西湖》教學反思11
課堂上,首先通過教師設問,讓學生談談或即興模仿平時生活中了解的越劇知識,接著。教師用大半節(jié)課的時間介紹了越劇的有關知識和家鄉(xiāng)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學生們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最后和大家一起欣賞越劇唱腔《西湖好》并學唱。并讓學生談談對越劇的感受。出乎意料的學生反應讓人啼笑皆非:“我媽媽說,越劇是給年紀大的老人們聽的!薄拔矣X得越劇太嗲了!”教室里霎時哄堂大笑。
反思:本例過多的非音樂化的教學內容削弱了學生對越劇欣賞的聽覺體驗。教學內容的安排應著重挖掘越劇的藝術魅力,重點圍繞著引導學生參與聽覺體驗、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情感進行。只有通過教學內容的分層遞進,引發(fā)對音樂內容的`層層情感體驗,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越劇藝術的美感。經反思調整后,從現場演唱徐派片段引入介紹徐玉蘭和家鄉(xiāng)浙江的越劇,從學生欣賞與模仿中強化學生感受越劇的旋律美與韻律美,最后欣賞《梁!返闹黝}音樂,強化學生感受越劇音樂的藝術魅力。
《西湖》教學反思12
這一課因為景美,所以作者所用的詞匯也相當豐富與華麗,這就帶來了生字多的弊端,課前我布置了學生預習并查找相關資料,但忽視了學生才剛剛進入三年級,“預習”對他們來說要求不具體,他們還不清楚怎么才算是預習了。布置了課前朗讀,更忽視了學生之間的朗讀差異性,導致部分學生第一課時學完,文章也沒讀流利,有些句子讀不通。反思這些問題,主要是兩個原因導致的。
一是課前預習時,預習的要求不明確,有些學生認真的.,自學了生字詞,讀了很多遍課文,讀流暢了。而有些不自覺的學生卻連文中的字詞都沒讀準。
比如第三小節(jié)中的幾個景點,“孤山”、“白堤”、“蘇堤”、“小瀛洲”、“阮公墩”等詞,很多同學都要讀錯。發(fā)生這種問題的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第一課時設計中的漏洞,是一個不應該忽視的錯誤,就是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點,關注學生的課文朗讀。因為詞語多,難理解,教學設計時只想著要把一些難的詞語融入課文,讓學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的過程中,在文章中學詞語。想著如何把這些詞語串起來,反而引起了反效果。因為沒有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認真地讀課文,沒有整體把握文章,所以詞語學得也那么生澀和別扭。通過這堂課的教學,讓我明白了,課上安排適當的時間給學生朗讀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容麻痹大意而忽視的,有了這個教訓,以后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這個朗讀的環(huán)節(jié)我會特別注意,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西湖》教學反思13
我總是覺得描寫得越美的文章有時越不容易教。所以在教學西湖時,我就覺得難度有些大,不僅是因為文中有很多難寫難讀的生字詞而且課文用非同尋常的語言文字描寫了西湖的美。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 具體描繪了西湖的主要景點。而課文對孤山、白堤、蘇堤、湖心的三個小島的文字描寫卻不多,但融進了柔柔的江南之美,對這樣的美可以利用文和圖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因為學生總體說來還是缺少感性認識,讓他們選擇一個景點進行想象性描述,是很不容易的,更別說做導游式的介紹了,那肯定是難上加難。在第一課時,我也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資料,使學生能全面直觀地了解西湖的美。可是盡管我精心設計了,學生在課堂中卻仍然表現平平,少有深層次的體驗。反思課堂教學,我想到,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西湖還是個比較陌生的地方,從課堂的表現來看,很多學生是一無所知,所以在面對課堂如此精彩的描寫顯得是無動于衷。這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無法與教師、文本產生共鳴的原因。如果對學生的原有認知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那就可以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出發(fā)來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如在教學前先播放有關西湖的圖片。所以,在教學第二課時的時候,我準備了不少西湖美景圖,讓學生能沉浸其中,再來體會文章中語言文字的靈動描寫。這些圖片也許與課文內容有出入,但通過一系列的圖片,可以讓學生對西湖有個初步認識,蘇堤春曉、平湖秋月、花港觀魚、斷橋殘雪、三潭印月,一張張圖片足以讓學生嘆為觀止。就在學生驚嘆不已時,讓學生帶著這些初步印象去讀文,讓語言文字與圖片形成對應,從而構畫出西湖的輪廓。此時,教師就不必多說,讓學生帶著這種喜悅之情讀文,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很順利地開展,接著再分別給予相應的圖片,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練習說話,再給予較多的.練習、準備的時間,效果可能會好些。
其次,反思整堂課我還發(fā)現,由于自己過分注重了對課文的朗讀,因此不少環(huán)節(jié)都沒能很好地完成,比如讓學生思考:“如果你來到西湖邊最想干什么?”那也許學生的回答會絢麗繽紛,表現出無限的欣喜和激動。如果我設計一個說話練習:“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如果你想畫畫,那么在你的畫中會有什么?如果你想作首小詩,那么在你的詩中會有什么?如果你想當小導游,那么你會介紹西湖的什么?”也許用了這樣一個結果,能夠更好地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能引導學生作廣角度探索,多方位思考?磥磉@些遺憾,我得再用上一節(jié)課進行訓練了。以后的課文教學也要多吸取這一課的教訓,千萬不能錯失對學生的說話訓練。
總之,通過教學《西湖》這一課,讓我感受頗多,也讓我深刻體會到,我們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只有觸動了學生的心弦,他們才會有智慧的火花迸發(fā),才會有真摯的感情流露。
《西湖》教學反思14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我上完這節(jié)課的感受,那只能用“陶醉”這個詞了。我和我的學生們都陶醉在這迷人的景色當中,陶醉在這優(yōu)美的詞句當中。讀著讀著,自已仿佛已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中,看著碧澄澄的水嘩嘩地流著,有一種驚奇自在心中。
在這節(jié)課當中,我的'教學手段只是朗讀加想像。讓學生美美地讀,讀出自已的感受,讀出自已的韻味,然后再去深深地回想,想像著自已已置身于這獨特的美景當中,那可愛的古怪的樹綠得發(fā)光,綠得發(fā)亮,真是一種沉醉,一種迷戀。學生們用自己的語言去理解,去交流。感悟大家筆下的西湖的綠。
上完這節(jié)課,讓我深深地感悟到語文教學本身應是很簡單的,重要的是能否在這簡單當中讓學生有深深地感悟,一直深入地孩子們的內心發(fā)中,連同自已也被這種情景所感動,跟著他們一起來享受這神奇的語言文字帶給我們的幸福與快樂!
其實,我想語文教學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外,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們在這學習當中體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西湖》教學反思15
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西湖秀麗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我很喜歡本文,但是我也很擔心,文章是否比較難,學生能否理解,并體會到其中的美麗。那教師怎樣把難文上的簡易,讓學生理解。我是這樣做的:
一、利用多媒體
正好有一堂信息技術課,于是我事先準備了許多關于西湖景色的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比如:三潭印月、柳絲輕拂、銀鏡一樣的湖面、綠樹鑲邊、白堤蘇堤、夜晚西湖……學生非常喜歡看,覺得他和我們的瘦西湖有些像。
在講解課文的時候,遇到這些景點,我直接可以讓學生回憶課上看到的,學生有了印象,對課文的描寫能夠欣欣然點頭。
二、類比
江南的景色是想相的。瘦西湖與西湖比起來,一點也不差。為了讓學生能夠把自己多次看到的景色內化,我提到了瘦西湖。比如柳絲輕拂,我讓學生說說以前秋游時候看到的,學生立刻能夠說出那隨風飄蕩的綠葉。
又如月光下的西湖,我親眼看過月光的瘦西湖,有同樣的`美麗。我也試圖讓學生回憶。不過學生大都沒有看過。后來我想,其實風光帶也有同樣的效果,而學生應該都是看過的,以后可以用此來引導。
不過,我還是覺得這課上得不輕松,學生對第三段的描寫學了個半懂不懂。讀起來不美,說起來也不熟練。看來景物描寫的課文,是否要等學生到一定時候才能內容比較深。
【《西湖》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西湖》教學反思04-06
《西湖的綠》教學設計08-16
[教學反思]《背影》教學反思08-17
[教學反思]《春》教學反思08-17
對教學反思的“反思”08-24
[教學反思]《美猴王》教學反思08-17
[教學反思]《撈鐵牛》教學反思08-17
[教學反思]《凡卡》教學反思08-17
教學教學反思03-22
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02-06